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S P025-01-01 分包装室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HS P025-01-01 分包装室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HS P025-01-01  分包装室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HS P025-01-01  分包装室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分包装室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冷冻干燥机清洁消毒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分包装室。

2 职责

操作人员: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工序负责人:负责本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操作,及监督检查本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质量管理员:监督检查本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 内容

3.1 冻干机房(控制区)设备的清洁

3.1.1 清洁频率

3.1.1.1 生产结束后或清场结束后超过3天。

3.1.1.2 设备维修结束后或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

3.1.2 清洁剂:饮用水、洗洁精、95%乙醇溶液。

3.1.3 清洁工具:清洁布、塑料桶。

3.1.4 清洁地点:就地清洁。

3.1.5 清洁方法

用沾有饮用水的清洁布将设备的干箱、冷凝器、压缩机、真空泵、控制柜等表面按

从上到下的顺序清洁干净,有油渍的部位用沾有95%乙醇溶液的清洁布擦拭。

3.1.6 清洁工具按《清洁工具清洁、消毒、存放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干燥后存放在控制区洁具间。

3.1.7 清洁效果评价

清洁后的设备表面无可见污渍和残留物。

3.1.8 清洁完毕后,由质量管理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悬挂“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及时填写清洁记录,如不合格则重新清洁直至合格为止。

3.2 冻干柜内(洁净区)的清洁和消毒

3.2.1 75%乙醇溶液清洁消毒频率:出柜结束后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后超过3天。

3.2.2 臭氧消毒频率:灌装入柜前一天进行。

3.2.3 清洁消毒方法

3.2.3.1 75%乙醇消毒

出柜后将各搁板提升至适宜位置,把沾有75%乙醇溶液的专用无尘布固定在专用不锈钢T型架上,深入箱体内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擦拭搁板上下表面,再擦拭冻干柜内壁及柜门所有表面,静置10分钟后,然后用沾有75%乙醇溶液的无尘布重复擦拭一遍。将搁板全部降至最低位置,清洁人员脱去洁净鞋进入冻干柜腔体内对腔体四壁、角落、盘管、进行清洁,尤其应注意四角及箱体边缘的清洁。

3.2.3.2 臭氧消毒

3.2.3.2.1 灌装人员在对冻干柜75%乙醇清洁消毒后,关闭冻干柜门。

3.2.3.2.2 冻干人员在确认洁净室内人员全部撤出后,电话通知工程技术部车间机房。

3.2.3.2.3 机房人员开启臭氧发生器和通往冻干机的臭氧阀门,并立即打开冻干柜上方的臭氧阀门。

3.2.3.2.4 臭氧输入时间应大于2小时。臭氧结束后立即关闭冻干柜上方的臭氧阀门。

3.2.4 清洁效果评价

清洁后的设备表面无可见污渍和残留物。

3.2.5 清洁完毕后,由质量管理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悬挂“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及时填写清洁记录,如不合格则重新清洁直至合格为止。

3.2.6 清洁工具按《清洁工具清洁、消毒、存放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干燥。

4 注意事项

4.1 清洁开始前,先关闭设备水、电、气(汽)能源截止阀。

4.2 清洁过程中,清洁人员应该注意对设备的保护以免在清洁过程中损坏设备。

4.3 清洁过程中,清洁人员应该注意对自身的保护以免在清洁过程中造成伤害。

4.4 清洁人员进入腔体进行清洁时应与冻干操作人员保持沟通,期间严禁搁板升降,注意人身安全。

4.5 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与非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清洁布应分开使用。

5 相关文件

《臭氧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存放标准操作规程》

粉末包装机清洗规程

粉末包装机清洗规程 TEL=Sin(158)-Sin(9002)-Sin(1455) 对于食品、兽药和医药等特殊行业,购买的粉末包装机在QS认证或GMP认证时必须提供对应的《粉末包装机验证方案》《粉末包装机维护保养规程》《粉末包装机清洗规程》《粉末包装机操作规程》,在这里我将我司的各种认证文件置于此处,以供需要的客户下载:详致:158起头,接着是9002,最后是1455 粉末包装机清洗规程 一、概述及目的 粉末包装机是按预定的重量向包装物内定量充填物料的设备。粉末包装机的正确清洗直接影响物料的纯洁度,即合理的清洗对保证不同物料在同一包装设备中包装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设备名称:粉末包装机 型号:TY-F01 生产厂家:郑州天亿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TY-F01粉末包装机 三、清洗规程内容 1、预确认 我厂采用的粉末包装机是郑州天亿包装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该设备与物料接触的部件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没有死角,便于拆卸清洗,不会对物料造成污染。 2、清洗规程 对于包装设备的清洗可按包装工艺流程的反向流程进行。即由出料到进料方向进行清洗。 清洗用具: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粗细毛刷;清洗液(严禁含强酸、强碱类,且对物料无腐蚀而易物理性溶解,无残留) 2.1螺旋、料杯的清洗 松开料斗托架后的紧固螺钉,取下料杯及螺旋,用与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螺旋和料杯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2料仓的清洗 松开料斗托架后的紧固螺钉及料斗挂钩,使料仓下滑至清洗工具能自由活动的位置,锁紧料斗拖架后的紧固螺钉,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料仓及进料口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3料仓盖的清洗 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料仓盖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4长轴的清洗 松开面板上的螺钉,取下面板,用内六方扳手拧下紧固长轴与输入小轴的螺钉,把长轴从下端取下,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料仓及进料口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5防尘罩的清洗 取下固定防尘罩的螺钉,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料仓及进料口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6搅拌架及搅拌刮刀的清洗 取下固定搅拌架及搅拌刮刀的螺钉,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黏结在防尘罩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7各紧固螺钉的清洗 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或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毛刷扫除黏结在各紧固螺钉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8机器工具的清洗 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或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毛刷扫除黏结在各机械工具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9用消毒过的手套和机械工具按原安装位置进行复位。 2.10整机外部清洗 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抹布擦除或用已消毒过的干净毛刷扫除黏结在整机上的药粉,然后用清洗液浸泡、清洗直至表面无任何附着物,并烘干或放置在无毒无污染的状态下自然风干。 2.11简易清洗

医院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医院检验科纯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目的 纯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纯洁与消毒管理。 3职责 3.1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纯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工作人员 3.2.1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纯洁与消毒工作。 3.2.2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纯洁保养工作。 3.2.3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管理要求 4.1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纯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纯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纯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1)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CFU/cm2,每月检测1次。 (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次。。 (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用氯1500mg/L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4.2.3医疗用品及其他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组织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黏膜、皮肤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4.3消毒灭茵须遵守的原则 4.3.1重复使用的物品均应遵守先消毒后清洗原则,消毒或灭菌后的物品避免再次污染。 4.3.2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所用的包布必须纯洁无破损。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需用双层包布周密包裹,大小松紧合适,并周密封口。

LSBWI型铝塑泡罩包装机平安操作规程.doc

LSB-W-I型铝塑泡罩包装机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铝塑泡罩包装机的操作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LSB-W-I铝塑泡罩包装机操作过程。 责任:LSB-W-A型铝塑泡罩包装机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班组长、车间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 1.准备工作: 1.1全面检查机器各部件,电源、气、水等是否正常。 1.2领取与生产中间产品相对应的PVC及铝箔。 1.3换上与生产中间产品相应批号的钢字粒,并在字模下面贴一块双层胶布,以免压穿PVC及铝箔。 2.操作 2.1打开机器总电源开关I键,打开控制盒中的电源锁; 2.2按下控制盒中的加热、批号键分别给PVC加热辊筒(调节至155℃-160℃),铝箔加热辊筒(调节至185℃-190℃)及批号钢字加热(120-130℃)。 2.3打开冷却水开关,保持成型辊筒温度不超过40℃,开启抽风机。 2.4按规定方向装上PVC及铝箔,并使铝箔药品名称与批号方向相同,将PVC绕过加热辊筒贴在成型辊上,最后与铝箔在铝箔加热辊筒处汇合。 2.5待达到预定温度时,按启动开关,主机顺时针转动,PVC依次绕过PVC加热辊筒、加料斗、铝箔加热辊筒、张紧轮、批号装置、冲切模具。 2.6按下压合、冲切、真空、批号键及启动开关,机器转动,检查冲切的铝塑成品是否符合要求,批号钢字体与铝箔上字体方向应一致,如相反可以调换铝箔或批号钢字的方向。 2.7检查铝塑成品网纹、批号是否清晰,铝塑压合是否平整,冲切是否完整,批号是否穿孔等外观检查。 2.8检查符合要求后,机器正常运转,放下加料斗,加入过筛的合格中间产品。 2.9打开放料阀,但要调节好加料速度与机器转速填运一致,按

04工艺用水系统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制定工艺用水系统(贮罐及其输送管道)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用以规范其相应的操作。 2.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用水系统(供水站水处理工序对工艺用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操作。 3. 责任:供水站负责人、水处理班长、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 工艺用水贮罐、输送管道示意图 4.1.1 RO水贮罐及其管道示意图 4.1.2 纯化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示意图

排放阀纯化水泵 4.2 RO水贮罐及其输送管道清洗操作 4.2.1 关上RO水贮罐排放阀,关闭送水阀,打开回水阀,往RO水贮罐内注入1吨温度30~40℃,浓度1%的NaOH溶液,启动RO水泵循环30分钟。 4.2.2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NaOH溶液排尽。 4.2.3 关闭RO水贮罐排放阀,打开回水阀,往RO水贮罐内注1吨饮用水,启动RO 水泵,循环10分钟。 4.2.4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饮用水排尽。 4.2.5 重复4.2.3和4.2.4三次,最后一次取罐内清洗水样测其PH值应为中性,如不合格重复4.2.3和4.2.4项操作直到合格为止。 4.2.6 关闭RO水贮罐排放阀,往RO水贮罐内注入1吨RO水,启动RO水泵,循环10分钟。 4.2.7 关闭RO水泵,打开RO水贮罐排放阀,直至RO水排尽。 4.2.8 重复4.2.6和4.2.7两次,最后一次取罐内水样其pH值应为 5.0~7.0之间,电导率≤50μs/cm,如不合格重复4.2.6和4.2.7项操作直至合格为止。 4.2.9 将RO水贮罐呼吸器取下用75%乙醇浸泡10分钟,用纯化水冲洗干净,然后重新安装到纯化水贮罐上。 4.2.10 清洗结束后,做好清洗记录。

麻醉流程图

麻醉实施总流程图

麻醉工作流程 1、麻醉前工作准备 1)上班时间提前10 分钟进房间准备用物。 2)仪器器材由麻醉人员检查其备用状态、清洁程度并测试其机能,如发现有故障时,该器材在未修复前禁止使用。麻醉人员发现器材有问题时应立即向仪器组组长或科主任报告。 3)检查麻醉机时应按各麻醉机型作业标准书程序,如有疑问应会同仪器组组长检查并修正之,未能立即修复的麻醉机,一律不准使用。 2、卫材、药物准备 1)喉镜规格大小是否齐全可用,亮度是否足够。 2)气管导管的规格大小(须加备前后各一号)、种类是否合适,套囊是否漏气。3)特殊卫材准备如小儿CVP、左右双腔气管导管及管蕊,分大人及小孩等。 4)麻醉时所需药品是否备齐,如需急救时所须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全,如有问题,应立即报告组长处理。 3、病人准备 1)核对病人,确保正确 2)麻醉医师除确认病人外,应确认病历的完整性,此病历应包括该科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的病历记载、麻醉前评估记录、手术及麻醉同意书及检验报告、胸部X光等。 3)麻醉前评估记录表,应包括药物过敏之有无,现在服药情形,过去麻醉经验(有无过敏或不良反应),病人之心、肺、肝、肾等机能及过去病史之有无,最后应以美国麻醉医学会病人分等评定。 4、麻醉时工作内容 1)麻醉诱导时必须有麻醉科主麻医师在场,如无主麻醉医师在场时,不得擅自开始麻

醉。 2)所有病人最起码要有心电图及ETCO2 及SaO2、血压、体温之监测。 3)麻醉过程包括使用药品、药量、静脉注射液、输液量、静脉针注射位置、留置针之大小、及CVP、气管导管固定深度等必须详细记载于记录,记载必须用正楷书写清晰4)麻醉中,需离开工作岗位,应向副麻醉医师或主巡回护士交班说明病人状态及麻醉进行情形,交班清楚方可离开。 5)麻醉过程中记录病人所有生命现象,如有任何不正常事项发生,例血压、心跳、心电图、体温之变化、呼吸道有阻碍现象、或麻醉机及器材有问题等时,应立即通知主麻醉医师到场处理。 5、麻醉后工作内容 1)手术完成,在麻醉苏醒时应有主麻醉医师在场。 2)换台时,若为一次性麻醉器材,用后应予丢弃换用,可洗涤者请用清洁剂洗涤后,用水冲淨,擦干再予使用。 3)麻醉后隔天,由专人做手术后访视含住院及门诊病患。此记录应包括麻醉过程之顺逆、恢得情况,有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病患对麻醉有无抱怨等,如有不良反应或有诉苦时,应该由主麻醉医师及时处理。 6、注意事项 麻醉护士应维持麻醉器材、麻醉机及其附属品之干净清洁,由麻醉科护士长负责安排,如发现异常应检讨清洁工作程序,并改进工作方法。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 5.程序 5.1清洁验证定义 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 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 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 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 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 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 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 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 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 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期) 5.2清洁验证流程 清洁验证前提条件 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围

包装机维护检修规程

包装机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包装机维护检修. 1。2结构简述 包装机由称重料斗、控制称重器、振动器、热封机等组成物料经振动器振动进入称重料斗,由控制器控制称重,满称重量后气动夹具松开完成称理包装。2完成标准 2。1 零部件 2.1.1 包装机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1.2仪表计量器具、控制器、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准确、灵敏。2。1。3高纯气管、控制线路安装合理,安全符合技术要求。 2。1.4 防腐蚀设施,完整有效,符合技术要求。 2。2运行性能 2。2。1 控制称重准确。 2.2.2夹具动作快捷。 2.2.3振动器运行有效。 2.2.4 设备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2。3 技术资料 2。3。1 技术文件、安装、使用说明书等资料齐全。 2。3。2设备运行记录、检修、验收记录齐全。 2.3.3 设备易损件有图纸。 2。3.4设备操作规程、维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环境宽敞。 2.4.2 运行安全、线路合理。 3 设备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随时观察震动器运行情况。 3.1.2 检查高纯气压力及夹具动作。 3。1。3 减少片碱对路线腐蚀。

3。2 定期检查内容 每周一次检查振动器的螺栓紧固情况,每月一次检查仪器、仪表线路的安全保护,保持电器柜清洁、干燥。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4.1 检查周期 4.2.1小修 4。2.1。1检修料斗连接,消除泄漏。 4。2。1.2 检查夹具螺栓、销钉是否完好. 4。2。1。3 检查仪器柜,保持干燥. 4.2.1.4 检查振动器连接是否完好、安全。 4.2。2 中修 4.2.2.1 检查线路被碱雾等腐蚀情况. 4。2.2。2 消除控制柜灰尘和杂物,更换过旧的密封条,确保控制柜门关紧。4.2.2.3 检查振动器的弹簧、轴等强度是否完好。 4.2。2。4清洗检修高纯气管线。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修理包装料槽,保持料槽平整. 4.2.3。3 检修控制柜内腐蚀情况及其线路完好情况。 4.2.3。4检修振动器线圈、电位控制器完好情况。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塑料盆、抹布、拖布、水桶、清洁布、毛刷、塑料笤帚、撮子、废物贮器。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毛刷。 C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不锈钢盆、丝光毛巾、丝光绢布、擦玻璃器、不锈钢撮子。B级和A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锈钢拖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丝光绢布。 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毛巾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毛巾,擦拭墙面及顶棚 用粉色丝光毛巾,或者使用毛巾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绢布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绢布,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绢布,擦拭墙面及顶棚用粉色丝光绢布,或者使用绢布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2.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一般生产区为洗涤剂,洁净区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洗涤剂。 消毒剂:%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要每月轮换使用) 3.清洁方法及频率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拖布、抹布、塑料笤帚每次用完后用清洁剂搓洗干净,再用饮用水反复漂洗干净,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冲洗干净,倒置存放。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丝光毛巾每天或每班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倒置存放。 每周生产结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丝光毛巾清洁后要用消毒剂浸泡15分钟,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清洁后再用消毒溶液清洗,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C级洁净区内使用的清洁工具 处理设备的白色丝光绢布每天用完后,要在两小时内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教学内容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 目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3 职责 3.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 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 工作人员 3.2.1 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2.2 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3.2.3 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 管理要求 4.1 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 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 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 清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 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1)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10 CFU/m3 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每月检测1 次。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 (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 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 次。。(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 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效氯1500mg/L 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 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PCR 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 员负责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 部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1.4.3清洁程序:先物后地、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拆后洗、先零后整。擦拭要有条理,要单方向进行,不可胡乱擦拭,最终将污物清理出去。擦拭时要注意丝光毛巾蘸取液体要适量,保持湿润即可,不要使消毒剂等液体流下。 1.4.4每天清洁完毕后检查各连接部位的密封措施是否有异常。 2.C 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2.1清洁频率和范围 2.1.1每天生产操作前使用消毒剂对C 级洁净区的各操作间、更衣室及洁净走廊进行一次清洁消毒,包括操作台面、门窗、墙面、地面、顶棚、清洁用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设备外壁等。尤其注意设备及物品下方盲角。工作结束后进行清场,对主要设备和台面进行清洁消毒。 2.1.2每周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一次,用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 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及设备内部可拆卸的部分。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2页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002]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机 一、使用前准备 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 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 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 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WS-10 版本/修改 A/0 生效日期页次第1/4页次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发 1目的 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卫生及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洁净区的控制。 3 责任人 洁净区操作人员实施、生产主管、质检员负责监督。 4 内容 4.1 清洁消毒工具 4.1.1洁净区必须配备专用清洁消毒工具,清洁消毒工具必须储藏在专用 的房间内,房间应位于相应的级区内并有明显标志。 4.1.2洁净工具为:不脱落纤维的清洁抹布、洁净扫帚、洁净拖把等。 4.1.3 清洗方法:用洁净的饮用水洗净晾干即可。 4.1.4存放:放于洁具间架子上,摆列整齐,分色管理。 4.2 消毒剂 4.2.1本公司采用甲醛、臭氧熏蒸消毒法及表面消毒法,常用的表面消毒 剂有乙醇、新洁尔灭。 4.2.2 消毒剂的浓度应按规定准确配制,稀释的消毒剂应存放在洁净容器 内,未经灭菌的不应超过贮存期。 4.2.3 使用时,每5升消毒剂所擦洗面积不得大于25m2,以确保清洁效果。 4.2.4消毒剂由车间化验员按规定配制和存放。

4.2.4消毒液应交叉使用,定期更换,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4.3 三十万级洁净区 4.3.1每日 4.3.1.1 生产前,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同时开启送风机。 4.3.1.2 生产结束后,用洁净区扫帚清扫地面,将生产遗留的废弃物清理 出本区域。 4.3.1.3按清洁工具及存放的管理规程中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干的抹布分 别将设备外壳、工作台面、凳子、门窗及室内其他用具的擦拭一遍,然后将抹布洗净,再用抹布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 将以上部位重新擦拭一遍。 4.3.1.4 将洁净区拖把洗湿,拧水至拖把不滴水。然后将地面全部拖洗, 将污迹、灰尘拖净,然后将拖把洗净,再用拖把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将地面重新擦拭一遍。 4.3.2 每周 4.3.2.1 按每日清洁要求进行清洁。 4.3.2.2每周一早晨,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每次消毒30分钟。消 毒完毕后,用净化系统进行换风30分钟。 4.3 3 每月 4.3.3.1 除按每日和每周的要求进行清洁外,应全面清洁。 4.3.3.2全面擦拭工作场所、墙面、顶棚、照明、送风口、回风口、地面、 用具及其他附属设施后,再用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将以 上部位重新擦拭一遍。 4.3.3.3室内空气消毒根据室内菌落情况决定消毒周期,一般每三个月用臭 氧消毒一次,消毒时间为2小时,同时开启送风机。 4.3.4 不连续生产 4.3.4.1更换批号或品种时按工作周的清洁内容进行清洁。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 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1 页 起草部门 审核 质管部审 核 起草日期审核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 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 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 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

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 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员负责按 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 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部QA检查员 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 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 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 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2页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或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应急物品保管和请领制度 一、各种物品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 二、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醒目。 三、要每日清扫、擦拭各项物品,保证物品清洁。 四、各项物品清洗、消毒后方可入库保管。 五、保管员要认真做好各项物品的请领和发放登记。 六、物品要保证充足,以备所需之用。 七、当物品回收时,一定要清点好数目再放回原处。 八、保管员要掌握每项物品所存放的方位和数量。 九、对损坏的应急物品要及时上报领导,并保存好做好记录,以备替换新的应急物品,保证应急物品的数量充足。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应到市疾控中心领取。 二、第一类疫苗每月必须下发到各接种单位,以保证应种儿童的正常免疫接种。 三、各种疫苗必须设专人管理、登记、储存、分发。 四、登记包括领取日期、批号、生产厂家、失效日期、领取数量、规格等等。 五、领取或接收第一类疫苗或第二类其它疫苗时,必须尽快装入冰箱内。必须按疫苗规定的温度装入冷冻室、冷藏室或低温冰箱内。 六、装入冰箱的疫苗必须距冰箱内壁5—10cm,不得紧贴冰箱内壁。 七、各种疫苗下发时,必须先下发短效期的,后下发长效期的。 八、下发一类或二类疫苗时,必须有登记,有下发日期、数量、批号、生产厂家、失效日期、经手人签字等。 九、每年的第四季度上报所需第一类疫苗计划。 十、指导与培训全县各级接种单位或接种医生对一类或二类疫苗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接种部位、剂量、异常反应等相关知识。 十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双休日除外),随时查看冰箱是否正常运转。

GMP文件 平板式包装机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AAA制药有限公司GMP文件 DPP250平板式包装机 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注:此页无正文

目的: 建立DPP250平板式包装机设备的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转。范围: 适用于DPP250平板式包装机的操作、维护保养. 责任: 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DPP250平板式包装机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的制定. 2岗位操作员、设备维修人员按本规程实施,设备及生产管理人员及QA负责监督实施. 内容 1准备工作 1.1检查平板式泡罩包装机是否具有“完好”标示及“已清洁”标示。 1.2检查水、电、气的供应情况。 1.3工作之前,使下模停在下止点进行预热(避免热封下模带走网纹板热量,延长预热时间与降低下模冷却效果)。 1.4调整温控仪升降按钮,使上加热板温度显示为110℃左右、下加热板为100℃左右(确切温度按泡成型程度而定)。 1.5、热封时加热温度约为140℃—160℃(具体按粘合程度而定)。 1.5.1、将装放在承料轴上的PVC拉出,经送料辊、加料箱、成型上下模之间,再穿过加料器底部,经面板空档处,至此同从铝箔承料轴上经转接辊而来的铝箔一起进入热封模具、压痕模具、再经过牵引气夹、锁紧装置,其端部进入冲模。 4.1. 5.2、按下电机控制启动按钮,加热板、热封上模自动放下,并延时开机(配时间继电器,可调)观察塑料、铝箔运行情况,待成型良好后打开水源开关并适度控制流量(水流量过小,会使下模发热,影响已成型的泡罩收缩),然后加料生产。 2开机运行 2.1开启总电源开关; 2.2开启进水阀; 2.3开启进气阀; 2.4各电热器按要求通电升温; 2.5由操作人员人工向PVC泡罩内添加药品; 2.6操作时随时检查泡罩的封装质量,将包装不合格的不良品剔出重新封装。 2.7 操作中随时清理废料斗内的废料置于废料桶内。 2.8将己泡罩包装成形的合格品码放整齐,以备下道工序操作使用。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消毒使用设备 1、清洗消毒剂:疾病防控制中心推荐使用的药剂(一般为含氯消毒药剂)。 2、清洗工具:清洁刷、除垢铲、水桶 3、防护用具:胶鞋、塑料手套。 (二)清洗消毒作业规程 1、清淤除垢 用抽水设备或使用泻水阀排掉积水,用消毒后的工具清洁池内淤泥及表面积垢。 2、精细清洗 开启进水阀,关掉泻水阀,用水枪和清洗工具对水池和供水设施进行清洗,然后排掉污水(清洗至少2次) 3、消毒 开启进水阀,往水池或水箱内注入清水,然后中入含氯消毒剂使其浓度达到100—200PPM,浸泡供水设施表面接触30分钟以上,以达到杀菌目的,然后放掉消毒水并用清水清洗。 4、储水并放入持续消毒器 开启进水阀放入市政供水并加入持续消毒器使其游离余氯达到0 5清理施工现场 清洗消毒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二次供水设施周边环境确保其卫生整洁 单位(公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供水管水设专职人员管理,管水人员身体健康,无

任何卫生传染疾病,并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健康合格证。 二、二次供水系统结构严密,楼顶水池入孔口处加盖上锁,地下水池边缘有高出池面50厘米的水泥围栏。 三、地下水池溢水孔、透气孔有防护网罩,排水管与下水道不得连接。 四、蓄水池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除指写管水员或专业清洗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参与水池清洗,清洗完毕后,建立水池清洗消毒记录,并接受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管理人员定期对水池周围进行清扫,确保卫生整洁,供水设备房内禁存入杂物,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六、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有关资料(卫生监督、监测等资料)需归档专人管理。 七、发生水事故进,及时向卫生、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单位(公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麻醉机操作流程

麻醉机操作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麻醉机的操作流程 1.设定潮气量(10—15ml/kg),如使用限压通气,压力一般设定为15—20cmh2O,一般不应超过40cmh2O。 2.设定呼吸频率(10—18次/分)。 3.设定吸:呼比(1:2~)。 4.选定通气模式(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 5.检查吸入麻醉药挥发罐是否有药。 6.根据病人情况设定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报警上下限(一般为预定目标值的±30%,如设计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时潮气量报警下线为350ml,上限为650ml,呼吸分钟通气量报警下线4.2L,上限为 7.8L)。 7.打开麻醉机电源,应有低氧压报警。打开中心氧气,低氧压报警消失。 8.检查氧流量表。旋流值最大时,O2流量应能大于10L/min,旋流关至最小时O2应给大于150ml/min。 9.检查快速充氧是否工作,检查快速充氧后氧压表回升至或更高。 10.检查钠石灰罐,如发现钠石灰失效应及时更换。 11.连接螺纹管和呼吸囊。 12.手堵螺纹管出口,将O2关至最小用快速充氧将压力冲至 40cmh2O,此时应有连续高压报警,同时在15秒内压力任高于30cmh2O. 13.放开螺纹管出口,开动呼吸机,风箱上下空打,麻醉机应有脱机报警。

14.手堵螺纹管出口,用快速充氧将呼吸囊充气,检查手控通气是否有效。 15.选择与病人相匹配的面罩,并检查面罩气垫是否充气。 16.对其他任何型号的麻醉机,检查都应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清洁消毒保养 1.日常消毒,每次使用完麻醉机后病人所用的呼出回路气路需拆下清洁、消毒,同时换上新的或已消毒的气路继续工作。 2.停止用麻醉机后的消毒处理需要彻底清洁、消毒后安装好,供下次使用。 3.用多酶清洗剂稀释液(1:300)浸泡去除物品上的污物、血迹、痰痂和其他残留物,再将物品浸入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消毒时各连接部件都要分离,不能拉或折管道,管腔壁上不能留有气泡,以便充分消毒,浸泡时间≥30min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装进已消毒双层袋内干燥保存备用。 4.传感器的清洗,各种传感器均为精密电了产品,价格贵,易损坏,必须根据麻醉机说明书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一般传感器不能用水冲洗,只能把能接触水的部分轻轻测洗,不能接触水的部分必要时可用75%酒精球轻轻擦干净。 5.机器消毒时,按照清洗消毒机厂商的说明选择适宜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机的最低温度至少应达到85℃-90℃,维持时间至少5分钟。 6.麻醉机主机外部的清洁消毒可用用75%医用酒精擦拭,放在室内用紫外线照射或在洁净手术间中自然净化。

泡罩包装机操作清洁维护规程

泡罩包装机操作清洁维护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泡罩包装机标准操作清洁维护规程。 范围:适用于泡罩包装机的操作、清洁、维护。 责任者:泡罩岗位生产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内容: 1开机前准备 1.1用75%酉精擦拭料斗,模具、台面等部位,晾干。 1.2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有松动或错位现象,进行校正并加以紧固。 1.3接通电源、气源、水源,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1.4将PVC和XX分别安装在各自承料轴上。 1.5确认供电电源和各电器一切正常后,将电气箱内各分路保险开关打开。1.6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再点动设备,观察运转情况,主轴应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否则应调换主电机相序。 1.7来料半成品须根据生产交接单记录核对品名,批号和数量,根据检验报告单 确定投料,不合格产品不得投料。 1.8检查批号装置,确保与来料中间体批号相同。 2操作程序 2.1开启电源,打开供气阀、供水阀。 2.2将所需的模板、台面、刀片等安装到位。 2.3串好PVC和XX在视屏操作界面设定好上加热、下加热和热封的温度。2.4将机器运行起来,进行牵引气夹的调整,松开锁紧螺钉进行移动,保证气夹 边沿与泡罩有1-2m m的间隙,并能使泡罩顺利通过。 2.5观察冲裁的效果,然后进行模具的调整。 3成型模具调整 3.1首先对成型箱体进行调整,用以调整成型、热封、冲裁各步位的同步。松 开箱体底座的锁紧螺母,旋转手轮,使箱体水平移动,根据标尺的指示,视板距将箱体调整到需要位置,旋紧底座锁紧螺母。

3.2调整成型下模以使其与导轨对齐,保持水平,使PVC牵引过轨道。3.3调整成型上模,调整PVC的牵引位置,先点动下模升至上止点,调整上下模对齐,松开圆螺母使圆螺母上表面与上模固定板下表面完全脱开,再分别手工拧紧四个球头螺母,使上下模完全吻合,然后把圆螺母旋转至成型固定板下面。 4. 热封模具调整 4.1 调整热封下箱体,松开底座的锁紧螺母,旋转手轮使箱体水平移动,根据标 尺指示,调整热封位置,调好后旋紧锁紧螺母。 4.2 松开热封下模的压板螺钉,对热封下模进行调整,保证已成型的泡罩在下模 的位置均匀,调好后锁紧压板螺钉。 4.3 松开下模球头螺母,将热封下模升至上止点,均匀调节四个立柱上圆螺母的上下位置,使上模固定板上下移动,调好后锁紧立柱球头螺母和圆螺母。 4.4点动使上下分离,将铝箔牵引过热封区,与PVC塑片保持平行,启动合模, 观察热封情况,重复调整,直至达到较好的热封效果。 5 压痕模具的调整 5.1 停止机器,将打批号的印齿装入压痕模具,并设定好打批号的温度,然后 开动机器,进行压痕模具的调整。 5.2 松开压痕模具箱体底座的锁紧螺母,旋转手轮,依据标尺刻度进行水平调 整,使泡罩大致与模具泡孔位置对齐。 5.3 若泡罩的位置和压痕的位置还有偏差则调整下模与泡罩对齐。松开 下模的压板螺钉,前后左右调整,调好后再锁紧压板螺钉。 5.4 依据压板的情况来调整上模以控制压模的压力,将下模升至上止点,调整圆螺母的上下位置, 使四个螺母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并保证螺母上表面与上模固定板下表面预留间隙大约0.5-1.5mm。锁紧球头螺母,观察压痕效果,反 复调节预留间隙,至压痕刀纹清晰,调好后锁紧圆螺母。 6 调整冲裁模具 6.1 先调节冲裁箱体,使冲裁位置大致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