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学生被澳高校录取却遇“签证难”.doc

中国学生被澳高校录取却遇“签证难”.doc

中国学生被澳高校录取却遇“签证难”.doc
中国学生被澳高校录取却遇“签证难”.doc

中国学生被澳高校录取却遇“签证难”

有媒体报道称,自去年(202X年)5月起,部分获得了澳大利亚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国家公派或全额奖学金的中国研究生与访问学者在申请澳大利亚签证时遭遇困难,部分学生迄今为止仍未收到签证。接下来和我一起了解下详细的内容吧。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在应询回复澎湃新闻时表示,目前受到影响的主要是涉及访问学者(408类别)签证的申请者。截至3月12日,尚有40位这样的签证申请者受到延迟影响。

3月15日,教育部在回复澎湃新闻的问询时表示,教育合作是中澳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国每年有数万名学生赴澳大利亚留学。但近来的确存在赴澳留学人员办理签证遇到困难的问题,主要是审查时间过长,还有部分留学人员在审查后仍无法得到签证,给申请人和澳方学校都造成不便。我们正就此事与澳方交涉,希望得到妥善解决。

澳方称有40人仍受影响

3月9日,教育部负责中国公派留学生事务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赴澳大利亚留学申请签证事宜的通告。

该通告中写到:因澳大利亚签证政策调整,近两年部分赴澳留学人员在申请赴澳签证过程中遇到困难,审查时间长,且澳方对签证进程始终不能做出说明和解释。针对此种情况,自202X年开始,国家留学基金委一直与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大学联盟、科研机构及主要高校进行联系,不断就国家公派赴澳留学人员签证问题进行交涉。在多方努力下,部分留学人员已获得签证顺利赴澳,但目前仍有部分留学人员因签证原因无法按原计划派出。

此前,1月24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致函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将部分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递交签证申请后等待数月无果的赴澳留学人员名单发送给了使馆,并表示希望可以在一个月内告知签证结果。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408类别签证申请者告诉澎湃新闻,他于去年7月递交了签证申请,原计划是去年十月份去澳大利亚学习一年回国,由于签证迟迟没有拿到,只能延期毕业了,现在正在联系新导师,准备改派。

“如果CSC(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公告没有出来,我估计就放弃等待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很多和我相似的学生都在为出国的事情受煎熬。”他说。

对此,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近日在回复澎湃新闻就相关问题的询问时称,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合作关系,并一直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密切合作。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受到影响的是允许参与澳大利亚研究和短期活动的(408类别)签证申请者,而不是学生签证(500类别)。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上的信息显示,临时活动签证(408类别)允许签证申请人前往澳大利亚临时停留,包括从事娱乐表演活动、受澳大利亚机构邀请参加活动、参与或观摩澳大利亚研究项目等。

“我们一直识别并追踪申请短期临时活动的签证。由于此类签证要求申请者通过健康、品行和国家安全核查,我们就因此遇到延迟的少数学者,并且一直在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保持联络。”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一名发言人告诉澎湃新闻。

据这位发言人介绍,澳大利亚内政部和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一直在与这些申请者和CSC进行联络,这40名被延迟的申请者尚需等候的时间因各人情况不同而各异。

与澳国内反华腔调有关?

而对于学生签证(500类别),按照上述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发言人的说法,这种签证的获签率约为97%,针对中国学生的通过率则高达99%,并皆在平均受理时间内完成评审。

然而,多名申请学生签证的中国学生向澎湃新闻表示,据他们了解,至少有近百名学生的学生签证申请被不同程度延迟。

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学生表示:“澳大利亚官方的签证通过率数字之所以看起来高,是因为他们并不直接拒签你,而是就像我们遭到的这种情况一样,一直拖着,逼着你自己放弃。”

据此前媒体报道,深陷签证困境的学生和学者从事的都是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包括电子工程、材料、微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这些中国学生学者最长的已等待10个月。澳大利亚官方回复给他们的理由“千篇一律”,都说正由第三方审核他们的签证材料,所以时间会久一些。不过澳大利亚政府网站显示,在90%情况下,审核过程不会超过74天。对此,有被耽误的中国留学生认为,他们的签证被无故耽误或与澳大利亚国内202X年前后开始不断涌现的“反华言论”有关。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言人向澎湃新闻表示,澳大利亚大使馆将继续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以支持中国研究学者。

澳大利亚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部分官员和媒体炒作中国试图对其施加影响,这也引发了澳高等教育产业的担忧,一些校方和专家发出了不同声音。据《澳大利亚人报》2月28日报道,在多项中澳教育活动被取消或延迟后,澳大利亚大学联盟将在4月组团访问中国,修补与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教育部部长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预计也将在今年访华。

而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学会副会长詹姆斯·劳伦森(James Laurenceson)也于2月27日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上撰文警告称,在国际科技发展已离不开中国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国内对所谓中国影响的指控可能会损害该国本身的科研,使澳大利亚陷入孤立。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1), 81-8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1c18595947.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c18595947.html,/10.12677/ass.2018.71014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Yida Cao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an. 3rd, 2018; accepted: Jan. 15th, 2018; published: Jan. 23rd, 2018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annual expansion of colleges,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Ever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face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finding a job.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cial competition is getting fiercer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Faced with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auses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graduates and to fi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undergraduates.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better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曹以达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8年1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3日 摘要 目前,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每年大量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况。

建筑学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建筑学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篇一: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论文1500字 剖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民以生为本 以业为基 有业为乐 无业为祸 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 为社会做贡献 实现自身价值 进入21世纪后 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 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 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 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

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四)是近年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 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 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我省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五)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 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 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 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困境尤其明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下面给大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

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如今,我国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成倍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首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个矛盾,包括国家政策,教育体制,就业机制和个人的原因。然后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原因;措施 前言: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是一个引人深思的 事。每年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就不了业,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张。2003年是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后迎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145万人)增长了46.2%,直到今年已经增长到68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在逐步下降,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门统计,近几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待业人数34万人,2003年待业人数52万人,2005年待业人数79万 人,2007年待业人数144万人。近几年,初次就业率一直只能保持在70%左右。所以,积累的未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原因:

1.1.1 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我标准的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公,经济也呈二元化。不发达地区的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等。从而使毕业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1] 1.1.2 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均衡化过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以上两点都将对就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2] 1.1.3 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逐步建立起“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很不适应。而政府并没有做好思想宣传和政治鼓动,加之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难免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问题的出现。 1.1.4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完善。 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或户籍歧视、乙肝等慢性病患者受到录用歧视等屡见不鲜。这些背离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资源的要求,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市场走向异化。某些就业潜规则仍在大行其道,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的下降。 1.2 社会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存在的用人观念问题。 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设立较高的学历门槛,单纯地依学历高低为判断依据,过分注重文凭。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是客观地与需求进行对接,而是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有名校情结,不太考虑个人能力,明确指出“名校毕业生优先录取”。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希望大学生上岗就能给企业带来变化,而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劣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因考虑女性的生理、婚姻、生育等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有的还存在生源地域歧视,这导致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智慧。 1.3 高校原因: 1.3.1 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总得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3] 1.3.2 高校教育内容偏向于为城市服务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服务城市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而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农村很可能并无用武之地,出现了学历越高,在农村反而越无法找到匹配岗位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教育体制又是定位于为城市。在农村就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倾向。 1.3.3 盲目扩招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有业不能就 调查表明因“专业技能较弱”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占48.41%,居首位。由此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

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一)

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一)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

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看法

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生需提高自身的能力“考试能抄就抄抄不到就补考补考不过还有重修大不了就是交钱……”我曾经在网上看到网友这样说很多大学生素质低学生目标不明确、混日子、谈恋爱……却很少想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的大学生在职场上不可能有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和高校扩招有关自从扩招以后大量生源涌入高校可以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我想优秀的毕业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第二我认为在高校扩招的同时有些高校忘记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初中相脱离。学生只有书本知识动手能力却不强、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另外有些学生眼高手低总想找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对自己的毕业远景高估 不能脚踏实地地干工作于是就处在待业状态 第三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竞争。例如一个单位就写到“本单位招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名要求男性身高1.75米以上”。这样的岗位和身高、性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过性别、年龄、形体相貌、地域等方面的歧视。一些人情招聘和灰色招聘也屡见不鲜 可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将来和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从现在就开始脚踏实地地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得看法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一大矛盾,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私有企业虽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再次是扎堆现象严重。专业扎堆:高校纷纷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同学们也纷纷报考,导致大家一起来哄抢就业机会,而有些就业机会却受到冷落。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觉得,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首先,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你才会成长,才会使我们的人生达到生命的制高点。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 近几年来有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

形势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000字)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大学生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

开题报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2008年11月13日 姓名院(部)课题性质应用研究 学号专业课题来源自拟 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选题的目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伴随者高校扩招而来的,在扩招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是 1999 年后才逐渐多起来。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国内出版的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理论探讨的著作并不多。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有关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治理对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也开始多起来。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在《Growth,Employment and Public Policy》一书中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提高会带来就业率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造成就业率下降的内在原因”。张培德在其主编的《就业与职业――把握通向社会的钥匙》一书中谈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为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两方面。其中外部环境包括: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当前的教育成果不能完全应对社会需求;制度上的障碍阻碍工作岗位的分配和人才分配;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自身情况包括:大学生群体本身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大学生自身能力的缺陷;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赵庆典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一书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和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史彩虹在其硕士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对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当控制高校扩招的规模、速度,规范高校扩招行为;完善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精英就业观”等当面进行了论述。时新荣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一文中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使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需求达到协调一致。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分析总结,本人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了大致的认识,并基于这些认识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本文即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1.理论意义: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或者说从理论上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对大学就业状况进行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客观的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关于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关系的认识。 2.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要理性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并试着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从教育体制的改革、政府的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对策是笔者借鉴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升华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本题的基本内容: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例如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就业的收入差异大,个人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差异大;体制内与体制外二元结构———体制内就业与体制外就业,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性差异大。这样的二元结构,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大量涌向城市、涌向体制内,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形成过度竞争,造成了人才积压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二是职介市场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就业岗位与劳动者互相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匹配成功率降低。XX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月最大岗位匹配率仅为0.66%,平均月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就意味着34%的岗位因找不到合适人选匹配,有约四分之一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由此可以看

出,职介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三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尤其是在50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的“激增人口”,对今天的就业形势影响极大,必须经过数十年才能得到逐步缓解。正是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多,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很高的客观事实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就业大环境下,其就业形势不可能不受到冲击和影响。 四是与大学生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知识层次比较,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整体仍相对落后。虽然高校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理念的前沿阵地,但在大学生中“一次性择业”、“稳定性第一”、面子问题等传统观念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到大城市去、到体制内单位去、就业岗位要令人羡慕等等,仍是现今大学生就业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学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是否能够用其所长就不再被考虑了,这也造成了学不致用、才不所专等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外部因素来说,一是要缓和我国城乡分割、体制内外分割的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现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加强劳动市场的建设,使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活化”市

论文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西安数字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2012 年 10 月 20 日

摘要 内容提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一大问题,不时能看到万人攒动争职位的景象。不过,这并非中国独有。而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具有特殊性,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和实际需要较少之间的不匹配是造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方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日渐扩大,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难以解决挑战和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就业市场方针

目录 绪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1) 1.1需要就业的人数增多,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1) 1.2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1 1.3用人标准不断提高,甚至有拨高趋势,增加了就业难度 (1) 1.4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1) 1.5就业教育,就业指导相对滞后 (2) 2. 就业指导对策 (3) 2.1提高认识,加强就业指导 (3) 2.2 及时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3)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习实践 (4) 4. 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好转变观念 (5) 5. 201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6) 6. 我国就业形势的新特点 (8) 总结 (10)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绪论 就业压力大决定了我们找工作时,只能找到我们能力所能胜任的,而非努力工作还难以胜任的较高职位。名校毕业生,可以考虑名企,一般本科就不要做名企梦,高职大专就要先解决就业问题再说。工作问题,最好在春节前搞定,即便春节前未能解决,但一定在毕业离校前解决,否则一旦到明年离校后,你会发现,两三个月时间很快过去,而工作并不好找,而很快2013届的毕业生又到了找工作的旺季,找工作只会更难。自己是个普通螺丝的材料,就不要顶替膨胀螺丝的位置,发挥好普通螺丝的作用就好了。所以,应届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定位自己,肯降下身段从基础做起。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金子总会被发现,是金子就不要太在乎今天的命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学年论文 (经管学院双学位) 题目: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综述 院( 系 )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五月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 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社会、高校,用人单位 和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 本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扮演好自己的 职场角色,使其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更高效地转 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自 我价值。 【关键词】高校扩招就业难就业现状就业理 念择业观 1.引言 2012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首先是领导人换届将会迎来权利的交接,其次是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可能又将来临了。据统计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将突破700万人。07年大学毕业生495万,就业率75%;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就业率70%;09年大学毕业生610万,到目前为止就业率40%。更有,大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逐年下降[1]。 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不是新鲜话题,且一年难过一年。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网上大多数人表示:明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的严峻! 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买方市场性质进一步加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主要原因,而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一个原因。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人文院行管12-1班郭小艳学号:3121136115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趋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的发展、稳定以及高校的生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对就业岗位的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难在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面试时甚至不顾尊严,仿佛乞人施舍。这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反而使自己错失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与时空不相匹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人才与市场的匹配问题,不能笼统地认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实,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割于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会使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下降,并有部分人会渗漏下来从事无需接受高等教育或科班的专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匹配。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但考察其原因并非如此。其实质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各种层次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从本质上讲,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岗位的高低和结构,在社会经济状况无法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问题 论点论据

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造成了这个现象。因此,是社会问题。 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弊端:盲目扩大学校规模,而不是强身健体练内功,造成人均师资、人均教学设施严重失衡,有限的实验室、实训设备成了可供参观的摆设(不够用干脆都别用),学生只能靠老师在黑板上画饼充饥。一个本科生,几年下来根本谈不上学识渊博,只能算具备了自学成材的能力,达到了学徒的水平;①大学推广西方教育模式,热衷人性化管理,结果导致谈恋爱成风、男女学生公开同居,不少学生像小燕子一样轻松愉快地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毕业时仍然是个高中学生的水平。 其次,社会原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企业股份制、私有化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生派遣机制,使计划分配一说成为历史。取消学徒期、降低用人风险和成本,淡化学历、看重能力的理性用人原则,使得掌握一技之长、上岗就能工作的技校毕业生成为抢手人才,有理论无技能、有证书无水平的大学生们被当成负担,有些企业宁愿花上5000元请技工,也不愿接受大学生学徒。我国生产工艺落后、大学生与初中生一样能用的现状和企业缺乏长远打算,看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知识的地位得不到体现,从而使大学生严重贬值。 二、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①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个个志存高远就是不能脚踏实地,渴望一步登天,不愿从头做起,这山望着那山高、找到工作也不安心,朝三暮四、频繁跳槽,使全社会都感觉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好用、不敢用,只好强调要有工作经验,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三、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当然,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需求结构有一定的畸形性,“各领风骚数几月”的各种“热”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主要指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①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

就业形势分析论文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我们国家目前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目前呈现一种就业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正日益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话题。虽然我国的专业人才总量比较缺乏,大学生在毕业后本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比较明显的不足,所以造成了目前这样一个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1.大学生需求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中国的普通高校目前才1000多所,而美国 2.7亿人口,却拥有高校近4000所。所以中国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在校大学生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2.大学生预期的收入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的匹配上的困难。根据调查,我国应届大学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而欧美等国家在10%左右。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许多应届毕业生所应对的办法仅仅是把自己简历的内容写得天花乱坠,然后附上自己所有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开始海投,或者拼命的去挤人山人海的大型招聘会……最后投出的简历还是石沉大海。其实,找工作的首要准备就是要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看看自己最适合哪方面的工作与岗位,然后制定好职业规划。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更容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跟风模仿别人,也不能蒙头瞎撞,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要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运用好求职技巧,即使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再是难事了1、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

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 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2 大学生的就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