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后日本儿童社会福利政策发展与改革研究

战后日本儿童社会福利政策发展与改革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超过2.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6.6%,回在中国,儿童这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儿童尤为重要。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最关键的时期,但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最脆弱和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儿童不仅是家庭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也是国家的一员,也是国家成员中最脆弱的最无助的一员。儿童是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也最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

在亚洲,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并和我国具有许多相同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明显特点的发达国家。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经历了:经济恢复期(1945年一1955年)、高速增长期(1956年一1973年)、低速增长期(1974年一1990年)、长期经济停滞期(1991年.2001年)的一个发展过程。当然,社会福利事业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也经历着一个确立、发展、改革的变化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巨大提高,人们对儿童社会福利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实行“补缺型”儿童福利制度,是针对残障儿童、孤儿、单亲母子家庭等“特殊儿童”,现在已经转变为“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是面对所有一般家庭的全体儿童的。

二、研究意义

从整个社会群体来看,儿童群体最为弱小,他们也最需要人们的关爱,儿童群体是否能得到健康成长与祖国的未来建设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而儿童群体的成长情况以及在社会中的重视程度则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儿童福利事业的发

。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l.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D://,.v、vw.slats.gov.enlzgrkpeldlclywlt20110428_402722384.him.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