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考化学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专题复习试题(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考化学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专题复习试题(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考化学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专题复习试题(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考化学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专题复习试题(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考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原

理专题复习试题(1)

一、选择题

1.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OH)2(aq)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a2+)增大B.c(Ca2+)不变C.n(OH-)增大D.c(OH-)减小

2. 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

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 B.AgCl

C.AgCl>AgI> Ag2S D.AgI>AgCI> Ag2S

3.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

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4. 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

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A.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结石生成

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

C.适量服用低维生素E、低维生素C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防治胆结石

D.常喝水稀释钙离子,溶解沉淀

5. CaCO3在下列液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H2O B.Na2CO3溶液C.CaCl2溶液D.乙醇

6. 向含有A 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C.K sp(AgCl)增大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

7.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mol3

/L3。现向1L 0.2mol/LHF溶液中加入1L 0.2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25℃时,0.1 mol/LHF 溶液中pH =1

B .Ksp(CaF 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 .该体系中,Ksp(CaF 2)=)(1

HF Ka

D .该体系中有CaF 2沉淀产生 8. 已知Ksp(AgCl )=1.8×10-10

,Ksp(AgI)=1.0×10

-16

。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A .AgCl 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 .两种不溶物的Ksp 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 .AgI 比AgCl 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AgI

D .常温下,AgCl 若要在NaI 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 ,则NaI 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1

1.8 ×10-11

mol·L

-1

9. 在已知AgCl 和Ag 2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

mol

-2

和2.0×10

-12

mol 3·L -

3。若用难溶

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gCl 和Ag 2CrO 4的溶解度相等

B .AgCl 的溶解度大于Ag 2CrO 4

C .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直接由Ksp 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能力的大小

D .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10. 当固体AgCl 放在较浓的KI 溶液中振荡时,部分Ag Cl 转化为AgI ,其原因是. A .AgI 比AgCl 稳定

B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C .I -

的还原性比Cl -

强 D .AgI 的溶解度比AgCl 小

11. 25℃时,.1046.1)(,106.33310214----??=??=L mol CaF K L mol K sp aHF 现向1L 0.2mol·L

-1

HF 溶液中加入1L 0.2mol·L -

1CaCl 2y 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时,0.1mol·L -

1HF 溶液中pH=1 B .K sp (CaF 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 .该体系中HF 与CaCl 2反应产生沉淀 12. 在2mL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 和NaI 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 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 .只有AgCl 沉淀生成 B .只有AgI 沉淀生成

C .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 和AgI 沉淀

D .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 为主

14. 下列有关离子反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难溶于水的沉淀生成是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之一

B.离子反应发生的方向总是向着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C.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为零

D.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

15. 在产生了AgCl沉淀的试管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I-还原性比Cl-强

B. 该实验说明I-还原性比Cl-弱

C.该实验说明AgI溶解度比AgCl小

D. KI的加入对AgCl的溶解平衡没有影响

16. 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 (Ag+)为1.22×10—8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 (Ag+)

为 1.25×10—5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K+)>c (NO3—) >c (Cl—) >c (Ag+)>c (I—)

B.c (K+)>c (NO3—) >c (Ag+) >c (Cl—)>c (I—)

C.c (NO3—)>c (K+)>c (Ag+) >c (Cl—)>c (I—)

D.c (K+)>c (NO3—) >c (Ag+) = c (Cl—) +c (I—)

17. 常温下,AgCl、AgBr、AgI的溶度积常数(Ksp)依次为1.8×10-10mol2·L-2、5.0×10-13mol2·L-2、

8.3×10-17mol2·L-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Br>AgI

B.在AgCl饱和液中加入足量浓NaBr溶液有AgBr沉淀生成

C.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Cl溶液不可能有AgCl沉淀生成

D.在AgI饱和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析出

18.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25℃)

化学式AgCl Ag2SO4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4×10-10 1.4×10-5 6.3×10-507.7×10-138.51×10-16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五种物质在25℃时溶解度(mol·L-1)最大的是Ag2SO4

B.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

C.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相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19.某温度时,AgCl (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C.c点对应的Ksp小于a点对应的Ksp

D.d点有AgCl沉淀生成

20.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1,溶度积常数K SP(CaF2)=1.46×10-10mol·L

-3。现向1L0.2mol·L-1HF溶液中加人1L0.2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时,0.1mol·L-1HF溶液中pH=1

B. 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二、填空题

21.已知Ksp(Ag2S)=1.6×10—49,Ksp(CuS)=6.3×10—36,Ksp(PbS)=8×10—28,则推断可以实

现的沉淀转化关系为。

22.将足量BaCO3分别加入:①30mL 水②10mL 0.2mol/LNa2CO3溶液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④100mL 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请确定各溶液中

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三、计算题(小题,每小题分)

23.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

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 n+(aq)+nB m-(aq)[A n+]m·[B m-]n=Ksp

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Cl-] =1.8×10-10

Ksp(Ag2CrO4)=[Ag+]2[CrO2- 4] =1.1×10-12

试求:

(1)此温度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 2CrO 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mo1·L -1的AgNO 3溶液中,AgCl 与Ag 2CrO 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A B D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C

C

A

C

C

D

C

二、填空题 21.PbS→CuS→Ag 2S 22.③④①② 三、计算题 23.①AgCl(s)

Ag +

(aq)+Cl -

(aq)

1

510sp L mol 103.1108.1)AgCl (K )AgCl (c ---??=?==

Ag 2CrO 4(s)

2Ag +(aq)+CrO 42-

(aq) 2x x

(2x)2·x=Ksp

153

12

3

4242105.64

101.14)

()(---??=?==

L mol CrO Ag K CrO Ag c sp

∴ c(AgCl)<c(Ag2CrO4)

②在0.010 mol·L-1 AgNO 3溶液中,c(Ag+)=0.010 mo l·L-1

AgCl(s)

Ag +(aq) +

Cl -(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x)·x =1.8×10

-10

∵ x 很小,∴ 0.010+x ≈0.010

x =1.8×10-

8(mol·L -1) c(AgCl)= 1.8×10-

8(mol·L -1)

Ag 2CrO 4(s)

2Ag +(aq)

+ CrO2-4(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2x)2·x=1.1×10-12∵x很小,∴0.010+2x≈0.010 x=1.1×10-8(mol·L-1) ∴c(Ag2CrO4)=1.1×10-8 (mol·L-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考化学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专题复习试题(1)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考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原 理专题复习试题(1) 一、选择题 1.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OH)2(aq)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a2+)增大B.c(Ca2+)不变C.n(OH-)增大D.c(OH-)减小 2. 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 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 B.AgClAgI> Ag2S D.AgI>AgCI> Ag2S 3.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 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4. 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 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A.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结石生成 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 C.适量服用低维生素E、低维生素C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防治胆结石 D.常喝水稀释钙离子,溶解沉淀 5. CaCO3在下列液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H2O B.Na2CO3溶液C.CaCl2溶液D.乙醇 6. 向含有A 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C.K sp(AgCl)增大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 7.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mol3 /L3。现向1L 0.2mol/LHF溶液中加入1L 0.2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考试说明】 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考点解析】 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物质的溶解性 ①溶解度的大小: ②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一般固体和液体,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但物质反常。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压强:对固体和液体溶解度的影响很,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很。 例1.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A.AgCl B.BaCl2 C.CaSO4 D.Ag2S 例2.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KNO3 B.Ca(OH)2C.BaSO4 D.CO2 (2)沉淀溶解平衡: ①概念: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饱和溶液,达到 平衡状态,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② 例3)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例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Ca2+)增大B.c(Ca2+)不变. C.n(OH-)增大D.c(OH-)不变. 存在的饱和溶液中,有如下平衡:Mg(OH)2(s) Mg2+(aq)+2OH-(aq), 例5.在有固态Mg(OH) 向该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固体CH3COONa、NH4Cl时,固体Mg(OH)2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理解溶度积与物质的溶解性之间的关系。 (1)溶度积常数: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的离子积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表示。如:A m B n mA n++nB m-, (2)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同种类型的难溶物,其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度越。(3)影响溶度积常数的外因:K 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有关。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 2- 27 2- 4 c(Cr O) c(CrO) _____(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 (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 是否加入 Fe2(SO4)3 否否加入5g否 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极为石墨, 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习目标】 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阅读教材】P87~88 (引入)溶洞、钟乳石为大自然的杰作。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这与化学平衡又有什么关系? 一、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阅读教材】P87“活动与探究”1 1.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度的大小: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一般固体和液体,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但物质反常。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压强:对固体和液体溶解度的影响很,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很。 例1.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A.AgCl B.BaCl2 C.CaSO4 D.Ag2S 例2.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KNO3 B.Ca(OH)2C.BaSO4 D.CO2 【阅读教材】P87“活动与探究”2 2.沉淀溶解平衡: (1)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2)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下,当沉淀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时,形成溶质的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①AgCl的电离方程式。 ②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类似于水的离子积常数,我们可以用溶度积常数来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3)溶度积常数: ①概念:在一定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电离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通常用表示。 ②举例: 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Cl-,K sp(AgCl)=c(Ag+)·c(Cl-); Fe(OH)3的沉淀溶解Fe(OH)3Fe3++3OH-,K sp[Fe(OH)3]=c(Fe3+)·c3(OH-); 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 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

2019年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做同步练习是非常重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 溶有 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解析:此题为一计算推断题。经计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0.01 mol,反应生成的AgCl和BaSO4各为0.01 mol,溶液中剩余的是0.01 mol 、0.01 mol Cl-和0.01 mol Cu2+,所以溶液应呈蓝色,故A、C 是错误的,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增大两倍,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3 molL-1。 答案:B 2.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 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 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D.pH减小 解析:氢氧化钡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的固体和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即氢氧化钡的固体溶解到溶液中电离生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沉淀出氢氧化钡的固体,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由于溶液中固体不存在浓度问题,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可是选项中所描述的量都发生变化,与结论相矛盾。是否从该体系的另一方面分析,水的量发生变化考虑?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钡粉末在水中转化为结晶水合物,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平衡发生移动。溶解的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钡的固体,引起溶解物质相应的量发生变化。选项A中的钡离子的个数随着水的量的减少,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都相应减少,其个数必然减少。 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当平衡发生移动时,一定会引起相应物质的数量变化。若是讨论某种具体物质的数量,它应该绝对变化,如溶质微粒个数、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等。但若讨论两个量的比值,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变,如溶解度、浓度等。 答案:A 3.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高三化学--沉淀溶解平衡讲

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高三化学组2008、12、15 【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知识梳理】 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溶度积常数(溶度积):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的常数,用Ksp表示。 [练习1] 写出AgCl、Fe(OH)3、Ag2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Ksp的表达式。 AgCl Fe(OH)3 Ag2SO4 3、溶度积的影响因素 内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有关。 外因:它只与温度与沉淀的量(填有关或无关)。 (1)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2)加入电解质离子抑制沉淀的溶解 例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平衡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平衡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平衡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粒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粒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零 例3、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则平衡后溶液中() A.[Ba2+]=[SO42-]= Ksp ? B. [Ba2+]·[SO42-]>Ksp [Ba2+] = [SO42-]

C. [Ba2+]·[SO42-] =Ksp [Ba2+]>[SO42-] D. [Ba2+]·[SO42-]≠Ksp [Ba2+]<[SO42-] 例4、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正确的说法是() A. AgCl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 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其溶解度不变 4、Ksp的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注意:(1)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时能使平衡移动而Ksp不变。 (2)不能仅根据Ksp的大小比较溶解能力的强弱。只有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如: Ksp (AgCl) > Ksp (AgBr) > Ksp (AgI) 溶解度: AgCl> AgBr> AgI (3)溶解度也能反映物质的溶解能力,溶解度的大小不仅受温度的影响,还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例5、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平衡表示式为:AgCl (s) Ag++ Cl-,AgCl的K sp=1.76×10-10 mol2·L-2 ①5ml水②10ml0.2mol·L-1MgCl2③20 ml0.5 mol·L-1NaCl ④40ml0.1 mol·L- 1AlCl3⑤20 ml0.3 mol·L-1AgNO3溶解至饱和,各溶液中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判据:QcKsp 沉淀溶解 QcKsp 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cKsp 沉淀生成 5、沉淀的生成 (1) 误食可溶性钡盐,会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5.0%的Na2SO4溶液洗胃,这是因为服用Na2SO4溶液后,QcKsp (>、<、=), Ba2+与SO42-结合生成沉淀。 (2) 可用Na2S、NaHS、(NH4)2S、H2S等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 Hg2+, Pb2+等,写出用(NH4)2S除去Hg2+、Na2S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 。 6、沉淀的溶解 (1)BaSO4 和BaCO3溶解能力相差不大,为什么钡餐透视选用BaSO4而不用BaCO3 ?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002

高二化学沉淀溶解平衡002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目标】 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 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新课学习】板块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探究】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如氯化银、硫酸钡就属于难溶物。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请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将少量Agcl+cl-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外因: 板块二、溶度积常数

【交流与讨论】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归纳整理】二、溶度积常数 定义 2、表达式: 3、意义: 4、特点: 【当堂巩固】: 写出难溶物Baco3、Ag2cro4、g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①水中②10L0.1ol/LNacl溶液③5L0.1ol/L的gcl2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5、溶度积的应用: a、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1: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7.1x10-9,求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在c=0.1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b、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时g2的sp=5.61×10-12,求其溶解度S。 c、已知离子浓度求溶度积: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高中化学练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课时规范练25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天津五区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等体积的蒸馏水或0.01 mol·L-1盐酸洗涤AgCl沉淀,AgCl损失量相同 B.向MgCO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得到Mg(OH)2沉淀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或NaOH固体,溶液的pH均增大 D.盐溶液加水稀释时,c(H+)、c(OH-)均减小 2.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均会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aq)+CaSO4(s)CaCO3(s)+S(aq) C.在盐酸中,CaCO3的溶解性大于CaSO4 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 3.(2018河南林州一中月考)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10-10,K sp(AgBr)=5×10-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360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C.AgCl在水中的K sp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 D.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不相同 4.(2018湖北武汉部分重点学校调研)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5.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山东科技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学案含答案)

年 级 高三 学 科 化学 版 本 山东科技版 内容标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第3章 第3节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 2、容度积及其计算。 3、沉淀反应原理及应用和计算。 二. 教学目的: 1、理解物质的溶解是可逆的,能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溶解平衡。 2、从平衡的观点认识溶度积,并能用于计算。 3、理解掌握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三. 重点和难点: 1、溶度积的概念及其计算。 2、沉淀溶解平衡的认识。 3、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四. 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 1、判断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生成沉淀或沉淀能否溶解。 2、沉淀的转化。 3、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实验室及生活中的现象。 五. 知识要点: 1、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平衡常数叫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 (2)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______________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在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时,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2、溶度积 (1)在难溶电解质达到______________时,溶液中______________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______________常数,简称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__表示。 (2)表达式)s (B A n m )aq (nB )aq (mA m n -++ SP K ______________ (3)SP K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同类型物质,SP K 数值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在水中______________。 (4)SP K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无关。 3、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目标: 1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 2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沉淀溶解平衡 [引入]:(演示实验)向PbI2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提问)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黄色沉淀是什么物质?它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与交流]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 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此溶液是否为AgCl 的饱和溶液?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仔细阅读、思考理解,并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板书] 一. 溶度积常数 [讲解]AgCl是难溶的强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当把AgCl固体放入水中时,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AgCl表面上的Ag+离子和Cl-离子,在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反过来在水中的水合Ag+离子与水合Cl-离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其中一些 Ag+(aq)和Cl-(aq)在运动中相互碰撞,又可能沉积在固体表面。参见图9-1“AgCl的沉淀溶解过程”。当溶解速度与沉淀速度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在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表示为:

这种溶液是饱和溶液。上述平衡关系是一种多相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它亦服从化学平衡一般规律,其平衡常数表示式为: 由于固体AgCl的“浓度”是一常数,因此可并入常数K中,即: [板书] K[AgCl]=[Ag+][Cl-]=K sp 式中的K sp(或用K L表示)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举例]难溶电解质Fe(OH)3、Ca3(PO4)2的溶度积表示式为: Fe(OH)3Fe3++3OH- K sp=[Fe3+][OH-]3 [板书]溶度积的一般表示式为: A m B n(固) mA n++nB m- K sp====[A n+]m·[B m-]n 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它表示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以系数为乘幂的离子浓度的乘积。 [讲述]298K时,一些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见附录3。和其它平衡常数一样,K sp也随温度而变化,例如,BaSO4298K时,K sp=1.08×10-10,323K时,Ksp=1.98×10-10,可知随温度升高,BaSO4的Ksp稍有增大。 [板书]二.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溶度积和溶解度可以互相换算。 1.已知溶解度求溶度积:已知物质的溶解度(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就可以计算它的溶度积。 [例题]已知室温时AgBr的溶解度是8.8×10-7mol/L,MgNH4PO4溶解度是6.3×10-5mol/L,求AgBr、MgNH4PO4的溶度积? 解:AgBr(固) Ag++Br- ∵溶解的AgBr可认为完全电离 ∴[Ag+]=[Br-]=8.8×10-7mol/L K sp[AgBr]=[Ag+][Br-]=(8.8×10-7)2=7.7×10-13 同理MgNH 4PO4(固) Mg2++NH4++PO43- 因为溶解的Mg(NH4)PO4可认为完全电离, ∴[Mg2+]=[]=[]=6.3×10-5mol/L ∴K sp[Mg(NH4)PO4]=[Mg2+][][] =(6.3×10-5)3=2.5×10-13 答:AgBr的溶度积为7.7×10-13,Mg(NH4)PO4的溶度积为2.5×10-13。 [小节]通过以上计算可将溶解度求溶度积的换算公式小结如下:

2019-2020年高二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化学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教案苏教版 【目标要求】 (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 (3)能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教学重点、难点】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点。 (2)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及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B的溶液 B 0.01 0.1 m(g) 因而,难溶只是指其溶解度很小,而非绝对不溶。 思考:10mL 0.1mol/LAgNO3和11mL 0.1mol/LNaCl完合混合后,溶液中还有Ag+吗?如何证明? 一、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过程——速率v1 AgCl(s) Ag+ + Cl— 沉淀生成过程——速率v2 v1 >v2——沉淀溶解——溶液不饱和 v1 = v2——溶解的沉淀 = 生成的沉淀——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v1 ﹤v2 ——沉淀生成——溶液过饱和 ▲1、概念: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特点: 逆: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等:v1 = v2 动:v1 = v2≠ 0——动态平衡 定: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 变:当条件改变时,溶质的溶解平衡可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溶质本身的性质○1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2020届高中化学 专题6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

2020届专题六化学 考试范围: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因为CH3COOH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所以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中和醋酸消耗的NaOH比盐酸消耗的NaOH用量少 C.足量Zn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产生H2的量相同,放出H2的速率不等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PO4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2.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常温下c(H+)=10-12mol/L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3.常温下,向0.1mol·L-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a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蒋艳旻 一、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 内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内容既包括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溶解过程和沉淀过程,又牵涉到平衡知识。所以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化学平衡知识之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最后一单元。使得学生能够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溶解,离子生成沉淀,难溶强电解质溶解和生成沉淀速率相同而达到平衡状态三个层次上来学习研究这部分知识,即能用已学的离子反应和平衡的知识来帮助解决本节课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 (2)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无论对于化学本身还是对化工生产及人们的生活实际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判断沉淀能否生成或是溶解;如何使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更加完全;如何创造条件,只使某一种或某几种离子从含多种离子的溶液中完全沉淀下来,而其余的离子却保留在溶液中,这些都是实际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3)沉淀溶解平衡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的补充使得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更加完整。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订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3.知道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4.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领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2.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3.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分析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知道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学习从接触化学学习就开始了,特别是通过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反应原理的学习,特别是学到整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块的时候,教师只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如生活和工业生产真实的情境和探究实验,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平衡的知识解决部分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帮助他们设计该部分内容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基本问题,指导他们解决问题方法,帮助、指导他们总结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方法,从而能从纯粹知识的学习上升到学习方法学习和提高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上。 三、教法分析 情境法——用电脑展示图片真实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情景设计复习回顾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学习新的知识。例如:设计“吃糖为何会出现龋齿?”问题。 实验探究法——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如“向MgCO3饱和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实验,帮组学生理解难溶物在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过程。 类比法——引导学生学习溶度积Ksp时,启发学生联系已学的平衡知识和溶解度的概念,而不是单独来理解。 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一系列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主动掌握知识的目的。

高二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高二下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一)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把PbI2固体放入水中时,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PbI2表面上的Pb2+离子和I-离子,在H2O分子作用下,会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反过来在水中的水合Pb2+离子与水合I-离子持续地 作无规则运动,其中一些Pb2+(aq)和I-(aq)在运动中相互碰撞,又可 能沉积在固体表面。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在体系中便存有 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 平衡一样,一种动态平衡,其基本特征为:(1)可逆过程;(2)沉积和溶 解速率相等;(3)各离子浓度不变;(4)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平衡移动。 2、溶度积的一般表达式: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3、溶度积的影响因素: 溶度积K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 温度相关,与浓度无关。但是,当温度变化不大时,Ksp数值的改变不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室温18~25℃的常数。 4、溶度积的应用: (1)溶度积Ksp能够用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当化学 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越强。 (2)溶度积Ksp能够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情况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移 动方向。

5、溶度积(Ksp)的影响因素和性质: 溶度积(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相关,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不能改变溶度积,不同的 难溶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Ksp不同。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例如: Ksp(AgCl) >Ksp(AgBr) > Ksp(AgI),溶解度:AgCl) > Ksp(AgBr) > Ksp(AgI)。 6、溶度积规则: 在一给定的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浓度商(Qc)和溶度积(Ksp)之间存有 三种可能情况。 (1)Qc=Ksp此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 (2)Qc>Ksp溶液中将析出沉淀,直到溶液中的Qc=Ksp为止。 (3)Qc 说明:浓度商(Qc)是非平衡状态下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所以Qc值 不固定。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 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能够使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实行解释。根据平衡 移动原理和溶度积规则可知,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能够使沉淀溶解 平衡发生移动,实现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 的大小,控制离子浓度的大小,能够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1)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沉淀溶解的条件是:Q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