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坛(德育)新秀评比教育教学测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学科得分

一、单选题(共计4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4.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D)

A.优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优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C. 加强师德师风

D.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A)

A.主体地位 B.主导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D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D.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7. 下列哪个不属于优秀教师成长周期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B )

A.适应期

B.过渡期

C.发展期

D.创造期

8.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C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9.学校教育的基础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班级

10.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年年

年年

1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D )

A. 课堂活动

B. 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认识活动

13.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C )

A.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4.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1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D )

A.主体

B.学的主体

C.教的主体

D.客体

19.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2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0分)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现象和现象。(教育社会、教育认识)2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

23.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4

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25.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26、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政治教育、法纪教育)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7.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答: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

28简述简述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目标正确(2)内容适切(3)方式得当(4)组织科学

(5)气氛热烈(只要围绕有效学习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29. 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答: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主体性、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0.小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作业采用“错一罚十”的方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3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很恼火,让全班30名学生纸条上写出心目中的怀疑对象即“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同学们写的条:“这就是证据!”(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参考答案](1)不对。班主任既没有了解情况,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正确处理班级的失窃现象,而采取武断的不科学的方式来选“贼”,如果这两名同学真是拿了10元钱,这种选举方式既对他们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指认错误,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同时还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①表明态度:我很生气;指出后果: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注意事项:a、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b、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c、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d、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当然,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e、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②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a、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b、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c、我目前的感受;d、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说出理由。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a、拿

别人钱物的动机;b、拿别人钱物的过程;c、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d、打算怎么办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