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当代信仰缺失问题

浅析当代信仰缺失问题

浅析当代信仰缺失问题

摘要: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国家需要信仰,信仰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出现了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的缺失、科学信仰的迷失和主导信仰的动摇。走出信仰的危机,必须重塑信仰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回归生活;在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仰教育真正成为主体的理性自觉活动。

关键词:信仰缺失原因浅析

信仰,《辞源》的解释是:人们“对于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2]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与遵循,是统领和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最高意识形式。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因而,信仰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它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船上的罗盘,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人生方向,激励和督促一个人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信仰的迷失和困惑会比任何思考的失误带来的痛苦与骚乱都更大更深。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犹如一种高强度的粘合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员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基础与动力。总之,信仰无论对个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3]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轨之际,没有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没有人文精神支撑,社会和谐、民族复兴、国家富强都只能是空想

一.当前人们信仰缺失突出地表现方面

(1)人活得不快乐

任何人都承认当下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了,然而,社会竞争也更剧烈了。由于攀比心理作祟,总想赚钱多,总想位高权重,又加之饮食不当,一些人身体健康透支严重,哪怕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觉得生活压抑,精神上不快乐是导致人们活得不快乐的主要原因,而信仰又是精神上快乐与否的最大因素,所以眼下许多人哀叹“活得不快乐”的罪魁祸首应该归咎于信仰缺失。[4]

(2)道德严重滑坡

近年来媒体不断披露让人瞠目结舌的“奇案”,诸如山西黑砖窑案、河北三鹿奶粉案、湖南罗彩霞上大学被人顶替案、贵州官员嫖娼案、浙江胡斌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等等,这些案件的主犯无疑是触犯了国家法律,他们受到法律的严惩是罪有应得;可是,在这些案件的前后左右却是一些人丧失良知,他们也应当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啊![5]如今的社会,人们大多唯利是图,只为自己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为了一己之利往往会铤而走险甚至违法犯罪,心中已经失去了敬畏。

(3)政治心理浮躁和行为上的骚动

在“共产主义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信仰”中,选择“是”的有36.84%,选择“不是”几乎对等,占36.18%,还有27.18%的人不清楚。在问及入党动机时,只有5.15%的中学生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但却有42.13%的人选择了“获取政治资本,方便以后的工作或从政”。[6]另外北京市一项针对知识分子的民意调查则出现另一种情况:对马列毛邓理论认同率下滑,而对西方两院制、三权分立的支持率上升了10 个百分点。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培养了

公民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另一方面又缺乏认同感。这个悖论昭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心理浮躁就会随之产生。

(4)部分官员气节操守发生蜕变

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央党校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有46%的县处级的干部不信马列主义信鬼神,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腐败案件中,多数贪官的背后都有风水大师、或神仙巫婆之类的人在替他们把握命运、算计前程。由此可看出,气节操守这些外在表象发生变化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信仰信念出了故障。信仰缺失还可能导致干部作风漂浮,对人民群众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

二.信仰弱化或缺失的原因浅析

信仰弱化是相对的,这里相对的是全国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信仰有史以来最真诚、最坚定、最单一的一个时期。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大行于世,很多人信仰意识模糊、信仰概念缺失,以至于少信仰、无信仰,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滑坡、社会风气恶化、生存目的盲目等诸多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破无立是根本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从制度上消灭了中国存在了数千年的剥削社会,普通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治上成功的同时,由于某些特殊的需要,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伦理标准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批判,人们的信仰被自觉或强制性地集中到共产主义一个点上。[8]而这个理论与人民大众根本生活的联系与融合没有得到充分、深入、完整地阐发和培育,决定了该信仰当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就会出现与过去的环境状态一起轰然破碎的命运。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缺席。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现在处于“后信仰时代”。因此,他用《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向人们发出质问。[9]

(2)外来冲击是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历史功绩有目共睹,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和还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任何问题都具有两面性,在主流良好的同时,往往还存在着不少负面作用。数十年内我们所鄙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随着开放乘虚而入,对我们相对单一、瘠薄的信仰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我们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更是如此。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很快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信仰的悄然变化。

(3)应对不及是现实原因

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10]我们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但是真正做起来确实是抓经济硬、抓理想信念教育软。其原因是,抓经济发展容易,抓理想信念教育难;抓经济发展见效快,抓理想信念教育见效慢;抓经济发展容易被认可,抓理想信念教育短期内

不容易被认可。另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是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去管理市场经济特征愈发突出的社会,很多方面不但出现了诸多转型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只能疲于应对,而难有长远建设的规划。作为好像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不那么火燎眉毛的文化范畴内的信仰建设,就更不会在大的问题出现之前被重视。

三.信仰重建的方法

“上帝死亡”使西方人失去了终极依托,而体制转换则让东方人放弃了传统的对权威和群体的依附。[11]好的信仰不一定必须保持其存在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多元的价值观选择撼动不了真正先进的价值观的地位。在一个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实事的时代,多元的信仰选择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可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的削弱和信仰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优化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仰体系被提上议事日程。不过,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忧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元时代遭遇的挑战,反倒可以把这当作时代赋予的又一次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先进性、纯净马克思主义信仰群体的机会。至少从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种信仰能够比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合适作为中国社会信仰体系中的主导信仰。

(1)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

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避免“不懂而信”和“不懂而不信”的迷信状态,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要重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学习和宣传,努力提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知水平。信仰的真理性通常是指信仰本身体现了对科学、正义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追求真理、捍卫信仰是所有人不断完善自身的强大动力。在宣传教育方面,以往,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真理体系或知识体系”[12],只主张对其进行所谓的学术性的研究,只强调对其从科学认识或学理层面上进行深刻的理解或正确的认识, 这样只是使少数专业人士或理论水平较高的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忽视了一般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因此,在面向普通民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首先要培育良性的社会环境,让真、善、美的东西有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2)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

“信仰对象只有具有本身内在的魅力,才能够促使青年自主地将其作为终极的价值;并且,不管自己面临着何种境遇,都会对其不离不弃,产生一种持久的坚定性。”[13]信仰的价值性是指信仰满足信仰者本身的目标诉求,即信仰对信仰者的有用性。价值性表明的是信仰者希望通过他所信仰的东西实现其现实性的目标。没有目标诉求的纯粹信仰是不存的,尤其是社会信仰,人们对其的认同度和忠诚度都是源于其价值性的程度。正确认识和建构信仰的价值性,对于重建社会信仰体系、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真正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3)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个体信仰选择的自主性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信仰优化建设的保障。在多元化的时代,信仰自由原则极为重要,没有自由也就没有多元,而没有多元也就无从谈起“核心”与“主导”。我们在重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候,尤其要保证民众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在多元化的时代,政府或国家已经不可能把把某种信仰或理念强加给个人,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时,必须放弃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强制的

信仰颁布给民众的做法,必须停止要求民众朴素地、盲目地甚至是一种本能式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一种信仰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必要性,恰恰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相违背的。

通常社会个体选择信仰时,并非完全来自理性,而主要源于生活经验和对信仰的实践体验,源于个人反省、选择和对某些未知奥秘的领悟。[14]要想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发展的互动中培养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与信任。

虽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价值观多元、信仰多样的现象,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多元、多样甚至互相对立的价值观和信仰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命运和前途。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和信仰必须、并且能够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主导信仰上统一起来。在当代中国,这种统一的基础就是信仰的出发点,即信仰的根基———国家和民族,以及信仰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理想社会。[15]在这个意义上,价值观的多元和信仰的多样仅在社会信仰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承认信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只是事情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参考文献:[1]张文理.青少年信仰危机与信仰教育重塑.期刊教育学术月刊

2011-11-20

[2]《辞源》

[3][5]葛晓莉.关于当前信仰缺失的原因探析.期刊学理论.2010-08-30

[4][12]林晓,梅萍.我国青年的信仰变迁与信仰教育[J].中国德育,

2010,(11)

[6]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教育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186-193,190.

[7][8]卢勇.关于信仰问题的几点思考.期刊胜利油田党校学

报.2012-03-20

[9]王晓华.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J].中国青年研究,2000,(6).

[10]人民日报.1989-03-23

[11]张志祥.信仰缺失:无法挥去的迷茫——论当代青年的信仰选择

期刊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04-23

[13]马勇忠.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

[14]方轻.论当代中国的信仰问题.期刊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08-20

[15]许小舟.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群众信仰体系新格局.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总第337期)

行政管理1101班

彭建1109011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