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显微镜下昆虫放大一百万倍高清照片_0

电子显微镜下昆虫放大一百万倍高清照片_0

电子显微镜下昆虫放大一百万倍高清照片_0
电子显微镜下昆虫放大一百万倍高清照片_0

电子显微镜下昆虫放大一百万倍高清照片5.热带毛虫头部

热带毛虫头部

热带毛虫头部的彩色扫描电子显微图6.吹泡虫头部

吹泡虫头部

吹泡虫头部下侧的彩色扫描电子显微图7.狗蚤

狗蚤

狗蚤的彩色扫描电子显微图

8.黑盾胡蜂头部

黑盾胡蜂头部

黑盾胡蜂头部的彩色扫描电子显微图

上一页123下

一页

苏州视频显微镜https://www.doczj.com/doc/1c12085551.html, 罔咃鵼

适用所有ecshop版本模板的放大镜(含小图切换大图效果)

【1】.先下载 mzp.packed.js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c12085551.html,/static/magiczoomplus-demo.zip 【2】.在模板中引入 mzp.packed.js 文件 有2种方式来引入 第一种方式:把mzp.packed.js 放到 ec根目录 js目录下面 这样在goods.dwt文件里面添加一行: 1.{insert_scripts files='common.js,mzp-packed.js'} 复制代码 第二种方式:把mzp.packed.js放到模板文件夹里面的js目录下 这样在goods.dwt里面添加一行: 1. 复制代码 如果很多朋友发现没有效果那检查下是否成功的加载了js代码 【3】在goods.dwt里面添加如下代码:我们以ecshop2.70 default模板为准其他模板依此类推 1. 2. 3.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4. 5. 6. 7.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8. 9. 复制代码 【4】找到库文件 goods_gallery.lbi 改为如下

【参考文档】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 篇一: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 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纯属原创,转载声明) 最近是对PS比较感兴趣,偶尔到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人对制作动态放大镜效果比较感兴趣,但是从提问回答情况来看,回答者要么是给的静态放大 镜效果的制作方法,要么是回答PS没有此功能,建议用FLASH做。经过本人的一些实践,将自己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割割割---------------------------------------------------------- -------------------------------割割割----------------------------------------------------- 以文字动态放大镜效果为例 具体步骤如下: 1:新建背景图层,填充色为白色; 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自己喜欢的文字如(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调整到合适大小(较大,我选的是280号),栅格化文字。 3:ctrl+E合并图层,并复制,命名为图层1 。 4:shift+ctrl+N 新建图层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与图层一相同文字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ctrl+T调整大小(较小大概是72号),使得图层2与图层1中对应的字大概在一个位置。 5:shift+ctrl+N 新建图层3,选择圆形选框工具,建立区域。 6:ctrl+T调整选取位置及大小,保证可以完全覆盖住图层1中的单个字体; 7:选取图层3 ,给选区内填充背景色白色。 8:双击图层3缩略图,设置填充不透明度为0,挖空为深,其他不变,确定:

电子显微镜的景深和显微镜的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的景深和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由于电子的波动性,当它通过小孔光阑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结果表现为每个物点形成的像是一个圆斑(周围的副光环可忽略不计)。定义这个衍射圆斑的半径为衍射像差。在像方或物方可分别表示为: (Ar&ff),=0.611/a(1一22a) (1rdff)o=0.61A/ao(1一22b)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前。可以看出加大光阑孔径角as,可以减小衍射差。但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这样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景深和焦探(11) 景深就是在保持像清晰的前提下,可允许物面在轴上的移动距离,或者说可允许物上不同部位处的凹凸差。根据图1-10,理想情况下物点P成像在Q点.如果物面在P点前后P’P"之间移动,则在Q看到的物有一定横向宽度。如果透镜有各种像差。该系统实际存在一个对物的可分辨极限(分辨率8)。显微镜价格只要P’P,,间平面上的物点宽度小于或等于s,则在Q处的成像效果与P点处几何物点造成的像斑是相同的,即其清晰度相同。因此可允许的物在轴上最大距离PP"称景深Do,它由下式定出: D0二 (1一23) 式中d一电子光学系统对物的分辨率; ao一电子束的物方有效孔径角. 对于100kV的电镜,偏光显微镜如果分辨率为lnm,物镜孔径角为5X10-1rad,则景深Do=200nm.这表示样品厚度或表面凹凸起伏不超过200nm时,能得到均匀清晰的图像.由此可见景深也常常成为对样品厚度的限制因素之一。

把景深这一特性转换到像方便可得到焦深Df。它就是为了得到清晰度相同的像,可允许的图像显示或记录平面的轴向位移量。参照(1一23)可得: Df=B;/a(1一24) 式中S;一像方的分辨率;a;一电子束的像方有效孔径角。 显微镜像方分辨率S;受观察荧光屏的分辨率所限制。通常荧光屏的分辨率为505m。如电镜最高放大倍数M=10`X,电子束孔径角ao=5X10-’rad,则最长焦深(D1),o,==100M。即使在最低放大倍数M=10’X,相应的ao=1X10-’rad时,最低焦深(Df).二50cm。可见电镜的焦深值很大.这就说明了在透射电镜中为什么我们只对荧光屏调焦,而把像记录在其下方的电子感光板或其上方的35mm胶片上时,总能得到清晰的像。 本文由广州深华实验室仪器设备整合发布

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判断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身体很小、能飞会动的小虫子都可以被称为昆虫。( )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

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 (3)在放大镜下观察苍蝇的眼睛,我们发现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2.选择题。 (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 A.头部外侧B.足的外侧C.足的内侧 (2)下列关于蚂蚁触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蚂蚁的触角具有灵敏的嗅觉功能 B.蚂蚁的触角仅能帮助它维持身体的平衡 C.蚂蚁的触角可以帮助蚂蚁接受外界的信息 (3)下列有关蝇的复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蝇的复眼长在头部上方的两侧,是一对大大的眼睛 B.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C.蝇的复眼的每只小眼面都是六角形的 (4)( )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 身体。 A.足B.触角C.耳朵 3.连线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科六下 1.2放大镜下的各种昆虫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蝇的眼睛是________,由许多________组成。 2.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________,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 3.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_组成,这些其实是________。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________侧。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________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________。它们嗅觉很________。 5.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 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7.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9.把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和你的新发现记录下来。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观察对象 在放大镜下看到 的图像 我的新 发现

蝴蝶的翅 膀 蝴蝶的触 角 苍蝇的眼 睛 二、判断题 10.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1.昆虫的身体构造很奇特,大多数昆虫的身体较小,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12.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3.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用10倍放大镜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14.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15.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被毒虫蜇伤。() 16.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17.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8.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19.昆虫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0.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21.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2.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三、连线题 23.连线题 把下列昆虫的触角与对应的昆虫用线连起来。 蚕蛾 天牛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科六下放大镜下的各种昆虫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蝇的眼睛是________,由许多________组成。 2.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像“天线”的________,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 3.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_组成,这些其实是________。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________侧。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________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________。它们嗅觉很________。 5.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7.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9.把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和你的新发现记录下来。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观察对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我的新发现 蝴蝶的翅膀

蝴蝶的触角 苍蝇的眼睛 二、判断题 10.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1.昆虫的身体构造很奇特,大多数昆虫的身体较小,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12.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3.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用10倍放大镜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14.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15.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被毒虫蜇伤。() 16.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17.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8.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19.昆虫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0.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21.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2.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三、连线题 23.连线题 把下列昆虫的触角与对应的昆虫用线连起来。 蚕蛾 天牛 蝴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 保定市竞秀区江城乡刘庄学校李猛 教材分析 这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微小世界的教学內容,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会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并能作好记录。进一步体会使用工具观察比用眼睛观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乃至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蟋蟀的外部特征,并延伸到对其它昆虫的自行探究。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到小昆虫的细微构造,并描述或记录下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哪些属于昆虫吗?在你眼中这些昆虫是什么样子呢?谁能来简单的描述一下这些昆虫呢?(指名)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能发现什么? 2、师:那么,我们今天来进一步走进昆虫的世界,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板书课题) 二、奇特的身体构造 1、课件出示问题,“想一想:人在冰面上行走,常常被滑倒,而苍蝇在垂直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能自由地爬行,这是为什么?” 2、生答:

1若H-800电镜的最高分辨率是05nm

一、选择题 1.若H-800电镜的最高分辨率是0.5nm,那么这台电镜的有效放大倍数是()。 A. 1000; B. 10000; C. 40000; D.600000。 2. 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A. 球差; B. 像散; C. 色差; D. A+B。 3. 可以提高TEM的衬度的光栏是()。 A. 第二聚光镜光栏; B. 物镜光栏; C. 选区光栏; D. 其它光栏。 4. 电子衍射成像时是将()。 A.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背焦面重合; B.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 C. 关闭中间镜; D. 关闭物镜。 5.选区光栏在TEM镜筒中的位置是()。 A. 物镜的物平面; B. 物镜的像平面 C. 物镜的背焦面; D. 物镜的前焦面。 二、正误题 1.TEM的分辨率既受衍射效应影响,也受透镜的像差影响。() 2.孔径半角α是影响分辨率的重要因素,TEM中的α角越小越好。() 3.有效放大倍数与仪器可以达到的放大倍数不同,前者取决于仪器分辨率和人眼分辨率,后者仅仅是仪器的制造水平。() 4.TEM中主要是电磁透镜,由于电磁透镜不存在凹透镜,所以不能象光学显微镜那样通过凹凸镜的组合设计来减小或消除像差,故TEM中的像差都是不可消除的。() 5.TEM的景深和焦长随分辨率Δr0的数值减小而减小;随孔径半角α的减小而增加;随放大倍数的提高而减小。() 三、填空题 1.TEM中的透镜有两种,分别是静电透镜和电磁透镜。 2.TEM中的三个可动光栏分别是第二聚光镜光栏位于第二聚光镜焦点上,物镜光栏位于 物镜的背焦面上,选区光栏位于物镜的像平面上。 3.TEM成像系统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 4.TEM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辅助部分由真空系统、 循环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5.电磁透镜的像差包括球差、像散和色差。 四、名词解释 1.景深与焦长—— 2.电子枪—— 3.点分辨与晶格分辨率—— 4.消像散器—— 5.选区衍射—— 6.分析型电镜—— 7.极靴——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参考教案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昆虫或昆虫标本、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2.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 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

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 1.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 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蝴蝶的翅,并呈现文字“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 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蜻蜓的复眼,并呈现文字“蝴蝶有 1.2 ~ 1.7 万个 小眼,蜻蜓则有 1 ~ 28 万个小眼,家蝇有 4 千个小眼。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 1 ~ 2 米远,苍蝇只能看到 40 ~ 70 毫米。可是,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蜜蜂只要 0.01 秒就能做出反应”。 昆虫的耳朵

六年级下科学同步练习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 ?判断题。 (1)身体很小、能飞会动的小虫子都可以被称为昆虫。() (2)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⑶ 在放大镜下观察苍蝇的眼睛,我们发现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2. 选择题。 (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A .头部外侧 B .足的外侧 C .足的内侧 (2)下列关于蚂蚁触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蚂蚁的触角具有灵敏的嗅觉功能 B .蚂蚁的触角仅能帮助它维持身体的平衡 C .蚂蚁的触角可以帮助蚂蚁接受外界的信息 ⑶下列有关蝇的复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蝇的复眼长在头部上方的两侧,是一对大大的眼睛 B .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C .蝇的复眼的每只小眼面都是六角形的 (4)()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 衡 身体。 A .足 B .触角 C .耳朵 3. 连线题。 请将下列昆虫触角的图片与其对应的类型、昆虫进行连线

鞭状触角 棒状触角 羽状触角 丝状触角 4 ?简答题。 (1) 昆虫头上大都长有触角,请你说说它的作用。 (2) 苍蝇为什么可以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 5 ?填空题。 (1) 蚜虫常聚集在植物的嫩茎上吸食植物的 ________ ,蚜虫的天敌之一是 _______ (选填“草蛉”或“草蜢”)。 (2) 观察草蛉的触角,我们发现它细长呈圆筒形,靠近头部的地方较粗,向端部 逐 渐变细,这样的触角属于 ________ 状触角。 6. 材料题。 草蛉的成虫和幼虫都能捕食蚜虫以及其他危害农作物的小虫, 尤其是幼虫十 分擅长捕食蚜虫,素有“蚜狮”之称。草蛉的刺吸式口器能插入蚜虫体内,但这 个过程需要在放大镜下观察才能观察到。 (1) 请根据上面的描述,写出一条食物链,并标明生产者和消费者。 (2) 蚜虫非常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请你画出一个蚜虫在放大镜下的简图。 7. 【实验题?操作】用放大镜观察苍蝇的眼睛和蝴蝶的翅膀, 请给图像配上说明,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尽可能多的写出你知道的信息。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 观察对象 图像说明 ■ 苍蝇的眼睛 天牛 蝗虫 蝴蝶 蚕蛾

js放大镜效果

js放大镜效果 鼠标放到一张图片上立刻显示出来这个图片的放大图是不是很炫!下面的代码就可以实现。 Untitl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