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

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

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

故都的秋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

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诗人、中国古代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

秋雨——味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的秋教案三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第一幅画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学生交流后屏幕示例: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4)教师小结: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清闲淡泊的,作者的审美情趣是高雅恬淡的.通过对本段的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2、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

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3、合作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说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胜景,但游人云集,不够清静悲凉,不如民居家院,街头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适合作者心境.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散文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对情感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本人的气质.

(2)《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秋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4、自主探究

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四、总结全文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明确: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

(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六、作业布置

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秋的感悟.

3、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作者的情感.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13799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