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专长)-中药学-清热药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药学-清热药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药学-清热药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药学-清热药练习题

第六单元清热药

一、A1

1、既能清热燥湿,又能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的药物是

A、银柴胡

B、苦参

C、黄芩

D、黄连

E、黄柏

2、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主治病证

A、肺热咳嗽

B、血热吐血

C、胃热呕吐

D、湿热泻痢

E、痈疽疮毒

3、善祛中焦湿热,泻心胃火毒的药物是

A、黄连

B、栀子

C、黄芩

D、龙胆草

E、黄柏

4、治疗肺热咳嗽,当选用的药物是

A、栀子

B、大黄

C、黄芩

D、黄连

E、黄柏

5、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菟丝子

C、鸦胆子

D、沙苑子

E、牛蒡子

6、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桑叶

B、牛蒡子、葛根

C、蝉衣、升麻

D、桑叶、夏枯草

E、菊花、白芷

7、夏枯草的功效是

A、清心火,利小便

B、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C、清热泻火

D、清肺热,止咳喘

E、清胃热,降血压

8、栀子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除烦,泻火解毒,利尿

B、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C、泻火解毒,利尿

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E、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消肿止痛

9、淡竹叶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利尿

B、清热泻火

C、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D、清热除烦,生津

E、清热除烦,利尿

10、既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A、天花粉

B、白芷

C、麻黄

D、芦根

E、知母

11、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黄连

E、天花粉

12、既能清热泻火,又可滋阴润肺的药物是

A、栀子

B、芦根

C、竹叶

D、知母

E、石膏

13、石膏的功效是

A、滋阴润燥

B、除烦止渴

C、生津利尿

D、消肿生肌

E、燥湿解毒

14、大青叶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肝定惊

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C、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D、清热解毒,燥湿

E、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5、穿心莲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

B、清热解毒,养阴

C、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消肿

D、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E、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6、用治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谵语,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A、黄连、胡黄连

B、赤芍、金银花

C、石膏、知母

D、黄连、连翘心

E、玄参、牡丹皮

17、均能够治疗温病初起的药物是

A、金银花、连翘

B、蒲公英、漏芦

C、败酱草、红藤

D、鱼腥草、芦根

E、紫花地丁、菊花

18、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白芷

B、连翘

C、天花粉

D、红藤

E、蒲公英

19、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对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牛蒡子

C、牛黄、水牛角

D、金银花、连翘

E、蒲公英、紫花地丁

20、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的药物是

A、大青叶

B、板蓝根

C、青黛

D、连翘

E、金银花

21、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

A、黄柏

B、龙胆草

C、椿皮

D、苦参

E、虎杖

22、阴虚火旺、肺肾阴虚所致盗汗、骨蒸潮热、心烦等证,宜选用的药物是

A、天花粉、沙参

B、生石膏、黄柏

C、黄柏、知母

D、黄芩、地骨皮

E、牡丹皮、桑白皮

23、能够治疗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遗精等证,有退虚热、制相火作用的药物是

A、银柴胡

B、地骨皮

C、黄连

D、牡丹皮

E、黄柏

24、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清热凉血的药物是

A、牡丹皮

B、银柴胡

C、胡黄连

D、青蒿

E、地骨皮

25、生地黄、玄参均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B、清热凉血,养阴增液

C、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D、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E、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6、热毒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及瘰疬痰核等,当选用的药物是

A、白芷

B、紫花地丁

C、玄参

D、升麻

E、紫草

27、玄参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血

B、清热解毒,止血

C、清热凉血,软坚

D、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E、清热泻火,散瘀

28、下列哪项不是生地黄的功效

A、凉血

B、养阴

C、生津

D、清热

E、解毒

29、白头翁长于治疗的病证是

A、虚寒脘腹痛

B、血虚腹痛

C、肝胃不和的脘腹痛

D、肠痈腹痛

E、热毒血痢

30、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血热胎动不安的是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知母

E、栀子

31、下列药物中能治疗骨蒸劳嗽同时还能治疗目赤咽痛的药物为

A、玄参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生地黄

32、下列能用于治疗无汗骨蒸的药物是

A、赤芍

B、玄参

C、金银花

D、牡丹皮

E、生地黄

33、能用于治疗有汗骨蒸的药物是

A、连翘

B、黄芩

C、生地黄

D、牡丹皮

E、地骨皮

二、B

1、A.夏枯草

B.石膏

C.淡竹叶

D.栀子

E.黄芩

<1> 、主清肺与胃之火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善清中上焦湿热的药物是

A B C D E

2、A. 龙胆草

B. 黄芩

C. 黄连

D. 黄柏

E. 苦参

<1> 、功能清热燥湿,又善清肝胆火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功能清热燥湿,又善祛风杀虫的药物是

A B C D E

3、A.先煎

B.后下

C.冲服

D.另煎

E.以上均非

<1> 、石膏入汤剂,其用法是

A B C D E

<2> 、青黛入药,其用法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黄连:【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治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2)湿热泻痢。为治疗泻痢的要药,与木香同用以调气行滞,如香连丸;或配葛根、黄芩、甘草同用,即葛根芩连汤。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证。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治胃火炽盛牙痛,可与升麻、生地黄等配伍,如清胃散。

(5)消渴。治胃火盛之消渴证,常与麦冬等同用。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黄芩:主治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单用或入复方。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决明子:【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桑叶,夏枯草苦寒入肝经能泻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尤其适合肝火上炎的目赤。

桑叶药性平和有祛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治咳嗽,清胃火,通利大小便。故凡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证,都可用桑叶。但风寒感冒、口淡、咳嗽痰稀白者不宜服用。

夏枯草性味功用:苦、辛,寒。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平肝,清热。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淡竹叶:【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芦根:【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知母:【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治:(1)热病烦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常与石膏同用,如白虎汤。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2)肺热燥咳。本品能清肺火,润肺燥,能治肺热或肺燥咳嗽。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大青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穿心莲:【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连翘心:用治温病初起或感冒风热,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口干者,常与金银花、牛蒡子、芦根,或桑叶、菊花、薄荷等配伍;若为热病邪陷心包,烦热神昏者,又当用连翘心配黄连、玄参、麦冬、竹叶卷心等同用。用治痈肿疮毒,多与黄芩、栀子、赤芍、玄参等同用;若治瘰疬结核,又当与玄参、夏枯草、贝母、猫爪草同用。此外,配车前子、竹叶、木通,又可治热结膀胱,尿赤涩痛。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金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连翘有疮家圣药之称。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金银花:主治(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还可用治肠痈、肺痈。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如银翘散。也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如清营汤。

(3)热毒血痢。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单用浓煎有效,或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同用。【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龙胆草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知母入肺肾经而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黄柏主治:骨蒸劳热,盗汗,遗精。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牡丹皮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玄参泻火解毒力强,可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证。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白头翁为治热毒血痢良药,如白头翁汤。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黄芩具有清热安胎之功,用于治疗血热胎动不安。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玄参: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咸寒入血分而能清热凉血。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牡丹皮: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痈肿疮毒。善于散瘀消痈。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前人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

地骨皮: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

(2)肺热咳嗽。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则清素之令自行。

(3)血热出血证。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石膏:归肺、胃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黄芩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龙胆草:【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苦参:【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病证】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石膏【用法】生石膏煎服。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青黛:【用法用量】内服1.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该题针对“清热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一、A1 型题 (1)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 答案 B (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 银柴胡 B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 D (3)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答案 E (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A祛瘀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答案 C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答案 C (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是: A泻火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热安胎 D清热利湿 E清泻相火

答案 A (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黄芩 B艽 C黄柏 D生地 E山栀 答案 C (8)鸦胆子的用量用法是: A 3-10克,先煎 B 3-10粒,煎服 C 0.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答案 E (9)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的药是:A红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 答案 C (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 A山慈 B败酱草 C四季青 D半边莲 E白花蛇舌草 答案 C (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的药是: A白头翁 B皮 C马齿苋 D鸦胆子 E黄连 答案 D (12)银柴胡的功效是: A清血热,退虚热 B除湿热,清疳热 C退虚热,清肝热 D退虚热,清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 答案 D (13)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清热药)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清热药)模拟试卷5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利尿的药物是 A.黄连 B.龙胆 C.秦皮 D.苦参√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龙胆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的功效。 2.天花粉的药用部位是 A.花粉 B.根茎 C.根√ D.花蕾 天花粉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3.赤芍的归经是 A.肝经√ B.肝、肺经 C.肝、胆经 D.肾经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4.黄芩和黄柏都具有的功效是 A.除骨蒸 B.清热泻火√ C.安胎 D.止血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功效。 5.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割取地上部分入药 A.龙胆草√ B.穿心莲 C.鱼腥草 D.青蒿 龙胆草来源于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鱼腥草来源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新鲜全草;青蒿来源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穿心莲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6.紫草具有而水牛角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凉血 B.活血消肿√ C.定惊 D.清热解毒 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肿,解毒透疹的功效;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功效。 7.治疗疔毒宜选用的药物是 A.紫花地丁√ B.金银花 C.黄柏 D.知母

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疗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8.连翘的归经是 A.肺、大肠经 B.肺、心、小肠经√ C.肝、胆经 D.心、肺经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9.疏散风热、清泻里热宜用生品,热毒血痢宜用炒炭品.热暑烦渴多用露剂的是 A.板蓝根 B.金银花√ C.大青叶 D.连翘 金银花生品可用于疏散风热、清泻里热,炒炭品可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热暑烦渴。 10.下列关于药物主治病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败酱草治疗肠痈腹痛 B.白头翁治疗热毒血痢 C.射干治疗咽喉肿痛 D.白鲜皮治疗肝火头痛√ 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11.下列各药中除哪项外均不能与乌头类同用 A.白蔹 B.苦参√ C.半夏 D.天花粉 “十八反歌”记载有:“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2.有毒不宜过量服用的药物是 A.射干 B.鱼腥草 C.芦根 D.山豆根√ 山豆根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痛、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二、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 A.清热解毒 B.清热燥湿 C.清透虚热 D.清肝明目(分数:4.00) (1).野菊花、菊花功效的共同点是 A. √ B. C. D. (2).胡黄连、黄连功效的共同点是 A. B. √ C. D.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胡黄连具有退虚热,清湿热,除疳热的功效。 A.白薇 B.青蒿 C.山豆根 D.石膏(分数:4.00) (1).治疗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可选用的药物是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试卷三修订稿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试卷三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0.木瓜的功效是祛风活络,利胆和胃。 二、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 )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分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解表药入汤剂大多 ( ) A 宜先煎 B 不宜久煎 C 宜包煎 D 宜另煎 E 宜烊化冲服 2.善治脾阳不升,中气下陷,而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的药物是( ) A 黄芪 B 党参 C 白术 D 山药 E 白扁豆 3.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 ) A 人参 B 党参 C 甘草 D 黄芪 E 白术 4.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为 ( ) A 仙鹤草 B 乳香 C 没药 D 白及 E 棕榈炭 5.沉香与丁香的共同作用是 ( ) A 行气散鲒 B 温中止呕 C 破气消痞 D 理气健脾 E 温肺化痰 6.半夏的功效为 )

A 温化寒痰,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B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C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降逆止呕 D 温化寒痰,燥湿化痰,利气宽胸 E 温化寒痰,消痞散结,祛风解痉 7.治疗疟疾寒热往来的常用药是 ( ) A 葛根 B 柴胡 C 升麻 D 蝉蜕 E 薄荷 8.用治热淋涩痛,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宜选( ) A 滑石 B 车前子 C 香加皮 D 地肤子 E 木通 9.能解半夏、天南星毒的药物是 ( ) A 羌活 B 白芷 C 防风 D 生姜 E 紫苏 10.能利胆退黄的药物为 ( ) A 川芎 B 郁金 C 姜黄 D 丹参 E 桃仁 11.用治脾寒泄泻,腹中冷痛的药物是 ( ) A 淫羊藿 B 巴戟天 C 益智仁 D 续断 E 杜仲

中药学练习题

中药学练习题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首选() A.桂枝 B.紫苏 C.麻黄 D.防风 2.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 A.生姜 B.防风 C.紫苏 D.荆芥 3.治夏季贪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宜选() A.桂枝 B.香薷 C.羌活 D.麻黄 4.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5.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身痛等表寒重证,首选() A.麻黄 B.紫苏 C.羌活 D.细辛 6.白芷善冶()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7.既能外散表寒、又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咳喘的药是() A.生姜 B.白芷 C.细辛 D.麻黄 8.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定惊止痉,治疗小儿惊痫夜啼的药是() A.薄荷B.蝉蜕C.防风D.菊花 9.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 ) A.柴胡B.葛根C.牛蒡子D.升麻 10.升阳举陷,宜用柴胡配伍的药是() A.黄芩B.细辛C.升麻D.葛根 二、多项选择题 1.功能祛风解表,风寒、风热表证均可用的药是() A、羌活B、牛蒡子C、荆芥D、薄荷E、防风 2.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有() A、升麻B、柴胡C、葛根D、牛蒡子E、荆芥 3.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的药有() A、紫苏B、薄荷C、桑叶D、柴胡E、牛蒡子 4.细辛的适应证有() A、头痛B、牙痛C、鼻渊头痛D、风湿痹痛E、疮疡肿痛 5.薄荷、牛蒡子的共同特点是() A、利咽B、清利头目C、透疹D、疏散风热E、疏肝解郁 三.填空题: 1.发散风寒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发散风热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 2. 有“呕家圣药”之称,因药性辛温,故多用于呕吐。 3.荆芥生用能、、;炒炭后偏于。 4.细辛常用量为。使用时需注意、。 5.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柴胡多配伍同用;治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多配伍同用;而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柴胡又多与配伍。

中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善于治疗疔毒的药物是?紫花地丁 2主治痈肿疔疮、湿疹、蛇伤的药物是?雄黄 3善治肝热生风,惊风抽搐的药物是?重楼 4既补气,又补血的药物是?党参 5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常山 6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乌梅 7紫河车可以安胎吗?不可以 8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芒硝 9巴豆内服多入丸散,用量为?0.1~0.3g;熊胆入丸散剂 0.25~0.5g 10尤善治风湿顽痹的药物是?乌梢蛇 11“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秦艽虽味辛、苦,但辛散而不峻烈,苦而不甚燥热,质偏润性平而无伤阴之弊,对风湿痹证,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故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12既能袪风湿,又能利水而性寒的药物是?防己 13即可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散寒的药物是?苍术苍术苦燥力强,且味辛,在内燥湿健脾,在外祛风散寒 14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15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被称为“利水渗湿之要药”的药物是?茯苓 16能利水消肿、解酒毒,治疗饮酒过度,成痨吐血的药物是枳椇子 17附子、肉桂、干姜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吗?肉桂没有 18陈皮、木香共有的功效是疏肝理气吗?它们共有的功效是理气健脾(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9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山楂 20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槟榔 21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三七 22功能凉血止血,尤善治尿血、血淋的药物是?小蓟 23艾叶以产于何地者为最佳?湖北蕲州 24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川芎川芎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既升且降,其升浮而善“上行头目”,可治疗多种类型、任何部位的头痛,但以感受外邪和血瘀头痛为主,是治疗头痛的要药,所谓“头痛不离川芎”就是的了 25既能安神,又能理气,活血止痛的药物是缬草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试题有答案

第四套模拟试卷2011-03-05 13:03:39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68次评论:0条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1.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初步确立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 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3.作为十八反的药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贝母 C.藜芦反半夏 D.甘草反大戟 E.乌头反瓜蒌 4.久服较大剂量,每易引起浮肿的药物是: A.甘草 B.阿胶 C.石斛 D.黄精 E.仙茅 5.下列何药为脾肺二经之气分药? A.薄荷 B.香附 C.橘皮 D.青皮 E.柴胡 6.下列除哪味药外,均具利尿或利湿作用? A.白花蛇舌草 B.鱼腥草 C.淡竹叶 D.山慈菇 E.蒲公英 7.下列何药为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证之要药? A.吴茱萸 B.肉桂 C.附子 D.干姜 E.小茴香 8.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利咽功效? A.诃子 B.牛蒡子 C.桔梗 D.山豆根 E.鱼腥草 9.下列哪项药物的用量是不正确的? A.甘遂入丸散,-1g B.巴豆入丸散,- C.生石膏入汤剂,15-60g D.龙骨入汤剂,15-30g E.关木通入汤剂,3-15g 10.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白及 B.三七 C.茜草 D.蒲黄 E.仙鹤草 (二)、B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两次,或一次也不选用。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A.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B.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C.清热解毒,燥湿 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E.清热解毒,息风定惊 1.蚤休功能: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一、 A1 型题 (1)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得最佳药物就是: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 答案 B (2) 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得药就是: A 银柴胡 B秦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 D (3) 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答案 E (4) 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A祛瘀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答案 C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答案 C (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就是: A泻火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热安胎 D清热利湿 E清泻相火

答案 A (7) 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得药就是: A黄芩 B秦艽 C黄柏 D生地 E山栀 答案 C (8) 鸦胆子得用量用法就是: A 3-10克,先煎 B 3-10粒,煎服 C 0、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答案 E (9) 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得药就是: A红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 答案 C (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得药物就是: A山慈 B败酱草 C四季青 D半边莲 E白花蛇舌草 答案 C (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得药就是: A白头翁 B秦皮 C马齿苋 D鸦胆子 E黄连 答案 D (12) 银柴胡得功效就是: A清血热,退虚热 B除湿热,清疳热 C退虚热,清肝热 D退虚热,清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 答案 D (13) 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

最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A卷) 得分评分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 0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序字母填入 题干后的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C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活血祛瘀 D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生姜 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C ) A防风 B羌活 C紫苏 D桂枝 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C )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C A薄荷 B菊花 C葛根 D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B )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C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 A连翘 B大青叶 C板蓝根 D青黛 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B )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C ) A地骨皮 B白薇 C青蒿 D银柴胡 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巴豆 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舒筋活络 C消食 D强筋健骨 15、五加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利水 D安胎 16、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生冷,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首选( A )A藿香 B苍术 C白豆蔻 D砂仁 17、厚朴的功效是( C )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试卷三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训练试题三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改错题:在每道试题横线上方的内容中,均有错误或不正确的表述,应试者将其找出,把正确的内容写在该处的下面,并不得改动横线外的文字。 (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硫黄功效是:解毒收湿止痒,补火助阳固精。 2.白术,欲其健脾止泻宜生用,燥湿利水宜炒用。 3.鹿茸为雄鹿头上已骨化密生茸毛的老角。 4.五味的阴阳属性香、甘、淡属阳。酸、苦、麻属阴。 5.土荆皮主要用于湿疹、手足癣、疥疮。 6.补骨脂、益智仁皆能固精缩尿,但补骨脂还能摄唾,益智仁又可平喘。 7.白芍平肝敛阴,多酒炒用;养血调经,多生用。 8.僵蚕用治痰核瘰疬之证,取其攻毒散结,又可通络。

9.苏子的功效是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润肠通便。 10.木瓜的功效是祛风活络,利胆和胃。 二、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 )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分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解表药入汤剂大多( ) A 宜先煎 B 不宜久煎 C 宜包煎 D 宜另煎 E 宜烊化冲服 2.善治脾阳不升,中气下陷,而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的药物是( ) A 黄芪 B 党参 C 白术 D 山药 E 白扁豆 3.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党参 C 甘草 D 黄芪 E 白术 4.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为( ) A 仙鹤草 B 乳香 C 没药 D 白及 E 棕榈炭 5.沉香与丁香的共同作用是( ) A 行气散鲒 B 温中止呕 C 破气消痞 D 理气健脾 E 温肺化痰 6.半夏的功效为) A 温化寒痰,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B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C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降逆止呕

中医(专长)-中药学-清热药练习题

第六单元清热药 一、A1 1、既能清热燥湿,又能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的药物是 A、银柴胡 B、苦参 C、黄芩 D、黄连 E、黄柏 2、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主治病证 A、肺热咳嗽 B、血热吐血 C、胃热呕吐 D、湿热泻痢 E、痈疽疮毒 3、善祛中焦湿热,泻心胃火毒的药物是 A、黄连 B、栀子 C、黄芩 D、龙胆草 E、黄柏 4、治疗肺热咳嗽,当选用的药物是 A、栀子 B、大黄 C、黄芩 D、黄连 E、黄柏 5、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菟丝子 C、鸦胆子 D、沙苑子 E、牛蒡子 6、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桑叶 B、牛蒡子、葛根 C、蝉衣、升麻 D、桑叶、夏枯草 E、菊花、白芷 7、夏枯草的功效是 A、清心火,利小便 B、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C、清热泻火 D、清肺热,止咳喘 E、清胃热,降血压 8、栀子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除烦,泻火解毒,利尿 B、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C、泻火解毒,利尿 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E、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消肿止痛 9、淡竹叶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利尿 B、清热泻火 C、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D、清热除烦,生津 E、清热除烦,利尿 10、既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A、天花粉 B、白芷 C、麻黄 D、芦根 E、知母 11、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黄连 E、天花粉 12、既能清热泻火,又可滋阴润肺的药物是 A、栀子 B、芦根 C、竹叶 D、知母 E、石膏 13、石膏的功效是 A、滋阴润燥 B、除烦止渴 C、生津利尿 D、消肿生肌 E、燥湿解毒 14、大青叶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肝定惊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b卷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b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 0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C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活血祛瘀 D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生姜 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C ) A防风 B羌活 C紫苏 D桂枝 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C )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 C ) A薄荷 B菊花 C葛根 D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B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C )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C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 A连翘 B大青叶 C板蓝根 D青黛 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B )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C ) A地骨皮 B白薇 C青蒿 D银柴胡 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巴豆 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舒筋活络 C消食 D强筋健骨 15、五加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利水 D安胎 16、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生冷,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首选( A)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 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 [答案]D [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答案] C [题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故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答案] B [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答案] C [题解]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答案]C [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 [答案] D [题解]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 [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

《中药学》习题集-清热药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一、 A1 型题 (1)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 答案 B (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 银柴胡 B秦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 D (3)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A祛瘀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答案 C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答案 C (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是: A泻火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热安胎 D清热利湿 E清泻相火

(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黄芩 B秦艽 C黄柏 D生地 E山栀 答案 C (8)鸦胆子的用量用法是: A 3-10克,先煎 B 3-10粒,煎服 C 0.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答案 E (9)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的药是:A红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 答案 C

(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 A山慈 B败酱草 C四季青 D半边莲 E白花蛇舌草 答案 C (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的药是:A白头翁 B秦皮 C马齿苋 D鸦胆子 E黄连 答案 D (12)银柴胡的功效是: A清血热,退虚热 B除湿热,清疳热 C退虚热,清肝热 D退虚热,清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 答案 D (13)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 A.当归 B.绵马贯众 C.甘草 D.黄连 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 A.根 B.根茎 C.根及根茎 D.块茎 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平贝 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 A.蓝色 B.紫色 C.黄白色 D.金黄色 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川牛膝 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 A.块茎 B.块根 C.根 D.根茎 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 A.麦冬 B.甘草 C.黄连 D.人参 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 A.十字花科的菘蓝 B.爵床科的马蓝 C.蓼科的蓼蓝 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 A.扁长椭圆形 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 C.断面角质样 D.春麻有“红小辫” 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 A.周木型及外韧型 B.周木型及双韧性 C.周木型 D.外韧性 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 A.关木通 B.沉香 C.鸡血藤 D.川木通 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 B.来源于瑞香科 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 D.能沉水 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 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 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D.有晶鞘纤维 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 A.干皮 B.枝皮 C.根皮 D.干皮、枝皮和根皮 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A.8 B.9 C.10 D.12 18.具有硬韧部的药材是(A)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三、简答题 1.简述清热泻火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答案: 清热药中,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甚的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这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具有清肺热、清胃热、泻心火、泻肝火等功效。 2.简述石膏的功效。 答案: 石膏入药有生用、煅用之分。生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石膏清热泻火力弱,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功效。 3.比较石膏与知母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 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多用。 4.简述芦根、天花粉的功效的异同点。 答案: 芦根、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渇。芦根还能清热除烦、清胃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还能消肿排脓。 5.简述芦根、淡竹叶的性能、功效的异同点。

芦根、淡竹叶的性味甘寒,同归胃经;芦根甘味大于淡竹叶,主归肺经;淡竹叶味甘淡,主归心经,兼入小肠经;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利尿。芦根还善生津止渇、清胃止呕。 6.简述栀子的功效。 答案: 栀子入药有生栀子、焦栀子之分。生栀子偏走气分,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入血分而功偏凉血止血。 7.简述清热燥湿药的含义、药性及功效。 答案: 清热药中,燥湿力强,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因其苦寒降泄、清热力大,故多并有清热泻火作用。 8.简述黄连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的区别。 答案: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疮;姜黄连善清胃热、和胃止呕,多用于寒热互结及湿热中阻之痞满、呕吐;萸黄连善舒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9.简述黄芩、黄连、黄柏的性味、功效的异同。 答案: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苦寒,黄连为苦寒之最,黄柏次之,黄芩较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黄柏偏泻下焦相火,能除骨蒸。 10.简述龙胆的主治证。

最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博试题总结汇总

中药学试题 1. 比较麻黄与桂枝功效与主治异同。 答:相同点: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不同点:麻黄发汗之力强,尤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相对弱,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均可使用。麻黄还能宣肺平喘,主治肺气不宣之喘咳;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兼表证。桂枝还有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的功效,主治寒凝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肾、心、脾阳虚证。 2. 试述葛根、升麻、柴胡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葛根、升麻、柴胡均能疏散退热,主治表证(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风寒表证等)发热;还可升脾胃清阳,适应证各异。不同点:①葛根善发表解肌退热,适宜于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升麻清散解表,尤适宜于温病卫分证及风热表证发热;柴胡疏散退热作用好,又能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除用于风热表证、风寒表证发热外,还适用于少阳证寒热往来,常与黄芩等药同用。②葛根长于升脾胃清阳而止泻,适宜于脾气虚泄泻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治湿热泻痢初起兼表证者,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③葛根、升麻还能透疹,适用于麻疹疹出不透。此外,葛根又能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升麻还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柴胡又善疏肝解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肋疼痛等证。 3. 简述石膏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答: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机。主治病证有:①温热病气分实热证;②肺热喘咳证;③胃火牙痛、头痛;④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 4. 试对比牡丹皮与地骨皮功效和主治的异同。 答:相同点:均能清热凉血、清虚热,治疗血热出血症和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不同点:地骨皮善治有汗骨蒸,并能止血,清肺降火,还可治肺热咳嗽;牡丹皮还能活血散瘀,又可治瘀血证。 5. 为什么说连翘为“疮家圣药”?

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下学期期末中药学 - 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考前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五味,是指()(C) A.酸、苦、甜、咸、辣 B.甘、苦、涩、辛、咸 C.酸、苦、甘、辛、咸 D.酸、淡、咸、苦、寒 2.十八反中,甘草反()(D) A. 甘遂、京大戟、红花、海藻、芫花 B.细辛、海藻、芫花、瓜蒌、大戟 C.甘遂、海藻、芫花、大戟 D.甘遂、京大戟、红大戟、海藻、芫花 3.十九畏中,丁香畏()(A) A.郁金 B.三棱 C.五灵脂 D.牵牛 4.麻黄的功效是()(B) A.发汗解表,平冲降逆,利水消肿 B.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C.祛风解表,宣肺平喘,温经散寒 D.解表散寒,平冲降逆,助阳化气 5.桂枝汤的功效发汗解肌还有()(C) A.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B.温经通络,温中化气,利水消肿 C.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D.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6柴胡主治当中,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之邪。(C) A.太阳在表 B.阳明在里 C.少阳半表半里 D.少阳里表 7.石膏为清泻()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D) A.肝胆 B.心肺 C.心肾 D.肺胃 8.知母的功效是()(A) A.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B.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C.清热燥湿,除烦止呕 D.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9.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的药是()(B) A.竹叶 B.栀子 C.黄芩 D.石膏 10.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的功效是( ) (C) A.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B.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C.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D.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1. 牡丹皮的功效是()(B) A.清热凉血,解毒散肿 B.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C.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D.清热解毒,解毒消肿 12.桑寄生的功效是( A ) B ) A.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 B.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C.祛风湿,补肾阳,强筋骨,调冲任 D.祛风湿,强筋骨 13.砂仁的功效是( A ) A.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B.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 一、A1型题 (1)治疗疟疾寒热撫感署邪者得最佳药物就是: A柴胡 B青蒿 C黄苓 D白薇 E鸦胆子 答案B (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得药就是: A银柴胡 B秦苑 C地許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D (3)连翘除具有淸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淸肺利咽 E消痈散结 答案E (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A祛瘀 B F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答案C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答案C (6)黄苓、黄连打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就是: A泻火解毒

C淸热安胎 D淸热利湿 E淸泻相火 答案A (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得药就是: A黄苓 B秦苑 C黄柏 D生地 E山栃 答案C (8)鸦胆子得用量用法就是: A 3-10克,先煎 B3-I0粒,煎服 CO、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答案E (9)功能淸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得药就是:A红藤 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 答案C (10)功能淸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得药物就是: A山慈 B败酱草 C四季青 D半边莲 E白花蛇舌草 答案C (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得药就是: A白头翁 B秦皮 C马齿觅 D鸦胆子 E黄连 答案D (12)银柴胡得功效就是: A淸血热,退虚热

C退虚热,淸肝热 D退虚热,淸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 答案D (13)生地黄除能淸热凉血外,还能: A养阴生津 B泻火解毒 C淸热利尿 D安神定惊 E退除虚热 答案A (14)功能淸热燥湿而长于泻肺经之热得药就是: A黄苓 B黄连 C黄柏 D龙胆草 E苦参 答案A (15)风热目疾,翳膜遮睛之证,应首选: A谷辅草 B密蒙花 C夏牯草 D青箱子 E石决明 答案A 16)既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又可用于肝虚目昏干涩得药就是:A夏枯草 B青箱子 C谷精草 D密蒙花 E枸杞子 答案D (17)鸭跖草主治除何iiE以外得病证? A热病发热 B热淋水肿 C咽喉肿痛 D痈肿疮毒 E风热火眼 答案E (18)寒水石得功效就是:

成都中医大学中药学期末试题A(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序字母填入 题干后的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A 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 活血祛瘀 D 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麻黄 B 桂枝 C 白芷 D 生姜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A 防风 B 羌活 C 紫苏 D 桂枝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A 细辛 B 白芷 C 羌活 D 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w w w . z h i n a n c h e .c o m

A 薄荷 B 菊花 C 葛根 D 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A 葛根 B 柴胡 C 升麻 D 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A 石膏 B 知母 C 黄芩 D 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A 黄连 B 黄芩 C 黄柏 D 连翘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连翘 B 大青叶 C 板蓝根 D 青黛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A 生地黄B 玄参 C 牡丹皮 D 赤芍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A 地骨皮 B 白薇 C 青蒿 D 银柴胡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大黄 B 芒硝 C 芦荟 D 巴豆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A 祛风湿 B 舒筋活络 C 消食 D 强筋健骨 w w w . z h i n a n c h e .c o m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模拟试题

中药学 习题集 主编:钟仕卿 副主编:黄兆胜 编委:钟仕卿黄兆胜颜燕银蓝森麟吴庆光韦品清李盛青参加工作人员:何国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 中药学习题集 ** 主编:钟仕卿 副主编:黄兆胜 编委:钟仕卿黄兆胜颜燕银蓝森麟吴庆光韦品清李盛青 参加工作人员:何国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复习资料》编写组 (Ⅰ) 选择题 A 型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得答案。 1、我国现存得最早得药学专着就是:( )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求真》 E、《神农本草经》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就是:( ) A、《本草经集注》 B、《本草拾遗》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3、《神农本草经》成书于:( ) A、公元前五世纪 B、公元前二世纪 C、公元二世纪 D、公元四世纪 E、公元五世纪 4、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得药学名著就是:( )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草拾遗》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5、《神农本草经》载药数就是:( ) A、675 种 B、365 种 C、844 种 D、921 种 E、730 种 6、《本草纲目》得作者就是:( ) A、苏敬 B、李勣 C、李时珍 D、陶弘景 E、唐慎微 7、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得古代地方本草就是:( ) A、《证类本草》 B、《唐本草》 C、《本草求真》 D、《本草拾遗》 E、《滇南本草》 8、能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得方法就是:( ) A、炮制、配伍 B、配伍、服法 C、炮制、服法 D、煎法、服法 E、以上均不就是 9、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得在于:( ) A、提高疗效 B、改变药物性能 C、便于服用 D、改变药物作用部位 E、消除或降低毒性 10、能发散或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得药物,在煎煮时宜:( ) A、先煎 B、久煎 C、包煎 D、另煎 E、不宜久煎 11、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称为:( ) A、修制 B、水制 C、火制 D、炮制 E、水火共制 12、下列除( )外,均就是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得方法? A、炮制 B、配伍 C、剂量 D、煎法 E、服法 13、归经得理论基础与依据就是:( ) A、以四气五味为基础,以所治病为依据。 B、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C、以药性为基础,药效为依据。 D、以治法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E、以药味为基础,脏腑为依据。 14、大戟、甘遂、川乌、巴豆等药物内服需炮制,其目得在于:( ) A、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副作用 B、改变药物性能 C、提高疗效 D、便于服用 E、扩大用药范围

中药学习题课件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首选()。 A.桂枝 B.紫苏 C.麻黄 D.防风 2.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 A.生姜 B.防风 C.紫苏 D.荆芥 3.治夏季贪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宜选()。 A.桂枝 B.香薷 C.羌活 D.麻黄 4.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5.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身痛等表寒重证,首选()。 A.麻黄 B.紫苏 C.羌活 D.细辛 6.白芷善冶()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7.既能外散表寒、又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咳喘的药是()。 A.生姜 B.白芷 C.细辛 D.麻黄 8.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定惊止痉,治疗小儿惊痫夜啼的药是()。 A.薄荷B.蝉蜕C.防风D.菊花 9.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 A.柴胡B.葛根C.牛蒡子D.升麻 10.升阳举陷,宜用柴胡配伍的药是()。 A.黄芩B.细辛C.升麻D.葛根 答案:1.C 2. C 3.B 4.B 5.C 6.A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发散风寒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发散风热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 2. 有“呕家圣药”之称,因药性辛温,故多用于呕吐。 3.荆芥生用能、、;炒炭后偏于。 4.细辛常用量为。使用时需注意、。 5.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柴胡多配伍同用;治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多配伍同用;而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柴胡又多与配伍。 答案:1.辛温风寒表证辛凉风热表证 2.生姜胃寒 3.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4.1—3克用量不宜过大反藜芦 5.葛根黄芩升麻 三.判断说明题 1.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使之汗出过多。() 2.解表药多含挥发油,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3.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化湿和中,故有“夏月解表药”之称。() 4.细辛既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又能温肺化饮,消肿排脓。() 5.葛根生津止渴宜煨用,升阳止泻宜生用。() 答案: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麻黄不能化湿和中。改错: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有“夏月麻黄”之称。 4. ×说明:细辛不能消肿排脓。改错:细辛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5. ×说明:葛根升阳止泻宜煨用。改错:葛根退热生津生用,升阳止泻煨用 四、简答题 1.比较桑叶、菊花功效、适应证的异同点。 2.比较荆芥、防风功效、适应证的异同点? 3.简述薄荷的功效及适应证。 答案: 1. 共同点: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及肝热目赤肿痛。不同点:桑叶疏散之力较菊花强,又能清肺润燥,治疗肺热燥咳。菊花清肝明目之功较桑叶好,又能平抑肝阳,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清热解毒,治疔疮肿毒。 2.共同点:二药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不同点:荆芥又能透疹、消疮,治疗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炒炭能止血,治疗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防风又能胜湿止痛、止痉,治疗风湿痹痛,破伤风;炒用能止泻,治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