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 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9 少年王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拓展积累一些描写建筑物、描写人有才华的成语,背诵第三、四小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提示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配乐朗读感受诗句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

3.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捕捉细节,采用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方式,感悟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奇才形象,并体会其写作过程,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感受诗句的意境,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能背诵第三、四小节。

难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并感悟其写作过程,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落实易错生字新词;对于文中“都”“少”多音字的读音和意义,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在整体感知环节,运用提示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谁能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名句给大家背一首?(学生背自己喜欢的古诗句)

2.老师也很喜欢古诗,尤其喜欢这一句。

出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问:知道这句诗出自谁之手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作者)

4.师简介王勃。

5.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勃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9 少年王勃)

6.说到王勃,咱们一定会想到这幢楼。课件出示滕王阁图片。师引述:这幢楼的名字叫——?(生齐答腾王阁)(板书生字——阁<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重点指导书写。这幢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根据预习单汇报所积累词语。师相机出示成语:

生齐读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 .课前大家预习了这一课。在学习课文之前,先看看这些词语和句子,能不能读好。媒体出示——

读正确,注意“昌”字的读音,多音字“都”“少”读音并组词。

2.基本的读音,字词都会读,会写了,那么下面的这些成语你能读出韵味来吗?媒体出示——

A指名读 B师范读 C齐读

通过朗读,同学们不仅都能把字音读正确了,而且多数同学读的也非常有节奏和韵味,如果我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同学们有信心读好吗?

3.读文比赛,整体感知。

(1)看来大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有的同学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了。在展示之前老师提点小

小建议:读时声音要响亮,尽量读得有感情。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听完后给出恰当的评价。

(2)指名读文,读完后评价。

★第三段:指导读好长句。

出示句子:

这句话比较长,谁能读好?指名读。

书上有幅插图,画的就是这两句话所描写的景色,先看一看图,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着图上的

情景。自由练读。

指生再读。师范读。自读全段,指名读。挑战读。

★第四段:这两个成语,能不能读好?出示,指名读。

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不断冒出来,源源不断,写作文时很顺畅)

这两个成语是说王勃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呢。

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髓,我知道大家小脑袋里装着很多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此类的成语吗?

生根据积累汇报。

4.概括文意。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少年王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本文主要写少年王勃什么事情呢?

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吗?)

出示填空:

5.抓住这个主要事件,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呢?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讨论时要说一说这样分

段的理由。

A 小组交流

B 汇报交流:把学生的分法写在黑板上。

C.

板书

一(1)参加宴会(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写成名文(客人们不敢答应都督提出的要求,但是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三(5)传诵千古(《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三)课堂作业:写字指导。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野: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昌:强调书写“昌”字与“冒”字的区分。

实物投影出示代表性较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和自己的预习单对比,教师引导学生从正确、规范、整洁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对照坐姿图坐端正;对照例字写规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2. 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环节二: 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自主感悟——关注人物,捕捉细节,深化“奇才”

1. 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读出了少年王勃的许多优点,真好!那么,作者最想表现的是王勃的哪个优点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夸夸王勃。

2.师板书“奇才!真是奇才!”这是阎都督夸奖王勃的话,你们看: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可见这位都督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奇才!真是奇才!

3.课文还有哪些词句可以体现王勃真是个奇才?出示自学提示: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幻灯一:

⑴同学们,这段话中的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它指什么意思呢?【板书:胸有成竹】你能读好它吗?

【评价:你读出了王勃的满怀信心】

⑵为了做到写诗的时候胸有成竹,王勃是怎样做的?

【红显:边看边想】他是怎样看的,他又在想什么呢?

⑶正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王勃学习。

⑷这段话中还有两个成语——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板书】。你能从这两个词读懂什么吗?

⑸你知道吗?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下的这篇《滕王阁序》洋洋洒洒共有700多字啊!

⑹读了文章,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⑺这段话中通过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将奇才王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⑻700多字的《腾王阁序》,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奇才,真是奇才!

幻灯二:

⑴同学们,王勃为什么要写《滕王阁序》呢?

⑵都督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面对都督的这个要求客人们是怎么表现的?

⑶为什么这些文人墨客都不敢答应呢?

⑷可是王勃是怎样做的?你还记得吗?

⑸在济济一堂的滕王阁宴会上,自信满满的王勃显得多么醒目呀!难怪,都督要为他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齐读】

⑹当那些知难而退的宾客们,读到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时,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⑺也许有后悔,也许有嫉妒,但我相信更多的一定是对奇才王勃的赞叹。都督夸奖王勃的话也正是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奇才!真是奇才!”

(五)自主感悟——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

(一)品诗联景

1.板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导“鹜”的书写)

2.看着黑板你能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吗?【师:嗯,你把这里边一个难读的字“鹜”给读正确了,而且还注意了停顿,很好。谁也想来读一读。】

3.让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句诗吧!

4.这句诗短短14个字,写出了哪些景物?

生汇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请生谈谈感受。

6.短短14个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一起吟诵这句诗吧!

(二)悟诗联文

1.同学们,诗句中的这些景物,在课文的第几小节中出现了?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标划出相关语句。生标划后汇报。

当时正是重阳佳节,滕王阁边的赣江上好一派迷人的秋景,你看!

【出示图片、文字渐入】

2.这景色美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3.这段话美在哪儿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你愿意把这壮美的(绚丽的、宁静的)秋景用朗读送给大家吗?

5.评价: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连小野鸭也陶醉啦!多么绚丽的美景啊!连那灿烂的云霞仿佛依偎着辽阔的天空,久久不愿离去。

6.这么美丽的赣江秋景图,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示练习背诵?

指多名学生填空。

7.那么同学们有信心把这美丽的秋景图,脱离文字帮助,仅仅根据图片的意境,展示给我们大家听吗?配图生背诵。

8.少年王勃用凝练的字词、奇妙的想象,将这赣江美景浓缩成了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诗。出示:

【齐读】

8.在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像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

9.难怪,那位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积累拓展,学写诗文。

1.让我们再一起读一下让这位都督拍案叫绝的诗文。(全班配乐朗读)

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生回答。

2.创作尝试。

不管是画画、照相,还是写文章、写诗,同学们最终的心愿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抒发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既然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古代有名的才子——王勃的故事,王勃的诗句,那我们也来作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生即兴创作,展示。修改,展示。

4.没想到我们班隐藏着这么多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才啊!把掌声送给自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集体的创作吧!(齐读)

(七)感情升华,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采用集体的智慧,作出了这首优美的《滕王阁美景》,而王勃却是一人笔走如飞,将《腾王阁序》一气呵成,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正因为他有了这几方面的素质,他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3.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他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根据图片,加上动作背诵第4自然段。

(八)作业布置: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年奇才。比如:神童骆宾王,巧称大象的曹冲,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课后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读一读。

同学们,要想让自己变得像王勃一样的聪明,我们平时就要做到:多观察、勤思考、敢创作!

九、板书设计

9 少年王勃

奇才!真是奇才!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多观察、勤思考、敢创作!

附3《少年王勃》预习单

一、读拼音,写词语。

w?n zhāng yàn huì qìng ha w?n sī rú quán

()()()()

cái qì qiū jǐng càn làn bǐ zǒu rú fēi

()()()()

以上词语中表示王勃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成语是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2.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3.水连着天,天连着水()

4.形容书写非常老练,纯熟,速度快()

三、我积累的描写建筑物的成语有:

三、我能够把作者跟古诗题目用线连起来。

王勃《清明》

卢纶《塞下曲》

杜牧《滕王阁序》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回顾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在下面。

四、想一想,文中的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来说明。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寻中心话题,让教学设计绽放美丽的花。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本节课我围绕主题设计教学,抛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在旁边只是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2)悟写作过程,把学生带入习作殿堂。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在研读教材和备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这两句也许并不是课文的重点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课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王勃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地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同时,我让学生也尝试观美景写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诗的成功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为他们以后的习作培树了自信。

不足之处:回想本课教学,虽心中明了朗读指导的方向,指导朗读的目标,但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做得还不够,学生的朗读虽情绪饱满、抑扬顿挫,可惜与作者的情感还没能产生共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