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质量检测政治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质量检测政治试卷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2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②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③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2.第三次分配就像一只共享的“温柔之手”,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下列对第三次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③培育健康的财富观,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

④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并提出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有利于()

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

②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进入21世纪,随着“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技术、土地一起形成新的经济范式,全球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提“数据”参

与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充分体现中国对新经济的高度敏感和认同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③体现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确认

④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某经济学家提出,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在改革开放前类似于“飞碟形”,改革开放后逐步从高度平均的“飞碟形”转变为收入差距较大的“金字塔形”,目前正呈现为类似“葫芦形”,即中等收入阶层还不够发达,距离“橄榄形”还有一段时间。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由“葫芦形”向“橄榄形”转变的是()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③打好脱贫攻坚战,减少低收入群体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提高全社会工资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反映了2018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该表反映了()

①在农村,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劳动报酬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农民多渠道增收的前提

④按劳分配收入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②王某的发明专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在国有企业中,科技成果可以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对作出贡献的各类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这一做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获得的主要启示是

A.按生产要素分配能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B.促进分配公平是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方式

C.提高劳动报酬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D.按劳分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9.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以来受春节和疫情影响,食品类价格上涨比较快,广东省各地及时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共计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16亿元,169.09万困难群众受益。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①属于一种社会救济

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③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④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下列属于通过再分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是()

①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④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②小孙开了一家小商店,自己经营,年获利5万元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2.近日,民政部等9部门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在2020年底前,要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设施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这表明()

①我国已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②我国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我国的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④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再分配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能体现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支付和增长保障机制

②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某公司建立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必须重点攻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2020年年底以前,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下列传导过程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脱贫致富

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兜底脱贫

③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④免征金融机构增值税→鼓励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我国的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群全覆盖,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这说明()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量力而为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严格依法监管

D.我国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16.下列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的有( )

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给予生育女职工的生育保险

④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A.属于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救济

B.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D.是农民基本的生活来源

18.受疫情影响,各地实行部分企业免征纳税人增值税和其他费用;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政策。上述举措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缓解企业经营压力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增加市场消费需求

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A.①→④→⑤→②B.⑥→②→③→⑤

C.②→⑥→④→③D.⑥→①→④→⑤

19.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储蓄率为35.6%,2008年飙升至51.8%。但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下降,预示着银行金融机构在未来经营中吸收存款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储蓄存款的风险性增大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减少

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④我国居民投资理财途径增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①要做到权责清晰

②要以维护企业利益为主要目标

③要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消除贫富差距

④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国外某经济学家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启示我们()

①要权责统一,使高收入者更多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除贫富差距

③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周礼·地官》中记载:“遗人掌邦之委积(储备粮草),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这从侧面表明社会保障能够()

①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

②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③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出境游愈发火爆。针对游客担心在境外旅游时遭遇意外问题,境内保险公司推出旅游救助保险。一旦投保人在境外出险,只要与投保公司合作的救援机构取得联系,就会得到一条龙服务。该保险

A.属于社会救助,保障陷入困境的公民获得基本的生活帮助

B.属于社会保险,保障公民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C.属于商业保险,能够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D.属于社会福利,为人们提供社会化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

24.社会救助是最早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列属于社会救助的是()

①设立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

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③中央紧急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④国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5.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数据视作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这一机制有利于()

①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②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③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④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结合材料,分析“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是如何增进人民福祉的。

27.材料: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如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村民主要来自“苦甲天下”的深度贫困地区——宁夏西海固。2014年弘德村被确定为贫困村,2019年脱贫出列。

弘德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村6646亩土地全部流传,主要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甜瓜,每年流转费收入357万元。724户从事养殖业,肉牛存栏1481头、羊存栏5989头,年收入740多万元。大力开展电焊、装修、烹饪等技能培训,2019年输出劳务近2000人,创收近3000万元,筹建了一座3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发展纸箱包

装产业,实现稳定就业100多人,人均月工资近3000元。弘德村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未来越走越好。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产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迁。农业时代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并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从技术要素中延伸出了数据要素并对经济价值创造过程产生着广泛的影响。相对于商品服务市场,中国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产权模糊,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商业转化率低,数据信息缺乏保护等问题较为突出。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意见》还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四五”国民收入分配与税费改革课题组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进行研判,发现在国民经济三部门中,居民、企业、政府无论是参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呈现出类似趋势,即住户部门(包括家庭及其所属的非法人企业)份额明显下降,企业部门份额明显上升,政府部门份额基本稳定。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上述目标。

三、图表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

注:①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增速1.7个百分点。②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生态扶贫是在一个战场上进行的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两场战役,是“双赢”之策,要做好“山水”文章,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2018年11月16日,生态扶贫专项工作会议指出,通过生态补偿、生态保育制度增加农户转移性收入,持续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强化推进生态产业扶贫,未来两年在贫困地区打造35处精品森林旅游地、15条精品森林旅游线路、7处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指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种苗花卉等生态产业;新增30万生态护林员、草管员,积极推广“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模式,确保各项收益回馈贫困人口,建立长中短相结合的多元增收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收益分红、风险共担机制。

结合材料及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做好山水文章”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 四、辨析题

32.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把产品和服务的“蛋糕”分配的公平合理,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做“蛋糕”的积极性。某班同学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和管理实际上也是劳动,由此便扩大了按劳分配的外延。只有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材料二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政

策不断出台,党和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把收入差距调节到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努力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分工协作、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经济社会格局将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回答我国实行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2)有同学认为,国家应保护各种收入形式,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C

【详解】

③④: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2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故③④入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不是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故①不选。

②:材料中做法有利于理顺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不涉及国家,故②不选。

故本题选C。

2.B

【详解】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属于再分配,故②不选。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而不是均等化,故④不选。

①③: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培育健康的财富观,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故①③入选。

故本题选B。

3.C

【详解】

①:数据要素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①错误。

②③:“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意在充分利用资源,这有利于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②③正确。

④:数据要素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B

【详解】

①③:“数据”参与分配,有利于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体现中国对新经济的高度敏感和

认同,同时也体现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确认,①③正确。

②:“数据参与分配”属于按数据要素分配;劳动报酬在公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②错误。

④:“根本性变化”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5.C

【详解】

②③: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向“橄榄形”转变,就要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因此需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同时打好脱贫攻坚战,减少低收入群体,②③符合题意。

①: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①说法错误。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超过一定限度易导致通货膨胀,且全社会工资水平普遍性提高,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A

【详解】

①②:根据《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看出,农民收入构成包括工资性收入、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经营性收入应该包括家庭承包经营收入即按劳分配收入和其他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反映了劳动报酬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①②符合题意。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不是多渠道增收的前提,③说法错误。

④:劳动分配收入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排除④。

故本题选A。

7.C

【详解】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的属于其他分配方式,要看企业性质,①错误。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信息等,王某的发明专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②正确。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工人所得工资、薪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③正确。

④: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但并不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④

故本题选C。

8.A

【详解】

A:允许科技成果参与股权和分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说明题中举措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符合题意。

B:材料反映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并不能促进分配公平,B排除。

C:虽然提高劳动报酬能够倒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但材料反映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提高劳动报酬”,C排除。

D: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说法不科学,D排除。

故本题选A。

9.B

【详解】

①④: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属于一种社会救济,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水平,①④符合题意。

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属于社会救济,②不合题意。

③:社会福利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C

【详解】

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不是再分配措施,①不合题意。

②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属于通过再分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底层公民的收入,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②④符合题意。

③: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但该项措施属于初次分配,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再分配措施,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详解】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①: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①正确。

②:小孙开了一家小店所得的收入,属于在个体经济中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②错误。

③: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③正确。

④:外资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员工的工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分配收入。④错误。故本题选C。

12.D

【详解】

②④:民政部等9部门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在2020年底前,要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设施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已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①排除。

③: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兜底保障,这属于再分配的内容,③错误。故本题选D。

13.C

【详解】

①④:某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某公司建立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都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故①④不选。

②③: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属于再分配,有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故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4.D

【详解】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增加经营性收入,而不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故①错误。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③错误。

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再分配机制,做到真脱贫、脱真贫,故②正确。④:免征金融机构增值税,减少税负,有利于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D

【详解】

D: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群全覆盖,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表明我国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D正确。

ABC:权责清晰、量力而为、严格依法监管在材料中未体现,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A

【详解】

①③: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因此①③符合题意;

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救助,②与题意不符。

④: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7.C

【详解】

A: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险而非社会救济,A错误。

B: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解决就业问题无关,B不符合题意。

C: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C符合题意。

D: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民劳动收入,D错误。

故本题选C。

18.D

【详解】

⑥:依据题意,材料所述的一系列减免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可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故⑥排在第一位,

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故①排在第二位。

④:企业经营压力缓解,可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④排在第三位。

⑤: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⑤排在第四位。

②③不合题意,材料所述的一系列减免政策和举措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增加市场消费需求无关,故②③入选。

因此,上述举措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⑥→①→④→⑤。

故本题选D。

19.C

【详解】

③④:近几年我国储蓄率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我国居民投资理财途径增加,故③④入选。

①:储蓄存款的风险性并未增大,故①错误。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而不是减少,与事实不符,故②不选。故本题选C。

20.C

【详解】

①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也需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①②正确。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充分维护人民利益的,本项说法错误,②错误。

③:贫富差距只能缩小,而无法消除,③错误。

本题选C项。

21.D

【详解】

③④:“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这讲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③④是其应有的启示,③④正确。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①说法错误。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2.A

【详解】

①②:“以恤民之艰厄”“以养老孤”“以待凶荒”表明社会保障能够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

的生存危机,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①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没有强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③不选。

④:社会保障不能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C

【详解】

A: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于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A不合题意。

B: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物质帮助。材料的保险不属于社会保险,B不合题意。

C:针对游客担心在境外旅游时遭遇意外问题,境内保险公司推出旅游救助保险。一旦投保人在境外出险,只要与投保公司合作的救援机构取得联系,就会得到一条龙服务。该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能够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C符合题意。

D: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食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要。材料保险不是社会福利,排除D。

故本题选C。

24.D

【详解】

③④: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③④符合题意。

①: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设立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属于商业保险,故排除①。

②:社会保险是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属于社会保险,均排除②。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5.A

【详解】

①②: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可能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6.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促进就业、教育、健康,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社会保障能够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切实落实脱贫攻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分析】

本题以民生是为政之要,要竭尽全力搞好民生,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所学经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

材料中,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故可以从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促进就业、教育、健康,保障基本生活权利以及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故可以从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切实落实脱贫攻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27.(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4)在收入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在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

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5)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基本民生。

【分析】

本题以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如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解答本题,可首先依据教材所学,从分配制度和初次分配角度考虑:即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根据材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可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收入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在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基本民生的角度分析。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8.①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该村脱贫致富提供制度保障。

③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该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展经济,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切实保障农村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使村民收入渠道多样化。

④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户脱贫能力,增强致富信心。该村大力开展电焊、装修、烹饪等技能培训,筹建了扶贫车间,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激发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分析】

本题以“弘德村脱贫致富”为背景,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如何发展经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知识限定不明确。材料中“弘德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村6646亩土地全部流传,主要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甜瓜,每年流转费收入357万元。724户从事养殖业,肉牛存栏1481头、羊存栏5989头,年收入740多万元”,可从分配制度角度回答制度保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

材料中“大力开展电焊、装修、烹饪等技能培训,2019年输出劳务近2000人,创收近3000万元,筹建了一座3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可知,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使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

【点睛】

解答措施类主观题,首先审设问: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其次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最后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

29.①深化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效率,培育新动能,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入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有利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科技人才凭借技术、数据要素贡献增加收入,从而激发社会创新意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数据资源有效利用。

④这是对技术、数据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分析】

本题以深化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为话题情景,考生分析材料,可以从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国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等角度作答。

【详解】

本题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