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4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 考点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2014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3大纲卷)7、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2013福建卷)12.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 ×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2013江苏卷)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 H2,在III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2013高考∙重庆卷∙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① b<f ② 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S>0 ④K(1000℃)>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2013四川卷)6.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 mol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 Y()2Z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2013上海卷)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_,V逆也_减小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考点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简单来说,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它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不少。
比如说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通常就越快。
这就好比一群人干活,人越多,干活的速度可能就越快。
再比如温度,一般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就像加热能让水更快地沸腾一样,温度升高能给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让分子们更活跃,反应也就进行得更快。
还有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如果增大压强,相当于把气体分子们挤得更紧了,它们之间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也就提高了。
催化剂也是个关键因素,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但要注意,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不变的。
接下来,咱们再谈谈化学平衡。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具有一些特点。
比如动态平衡,虽然看起来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但实际上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罢了。
还有条件不变性,如果外界条件不变,平衡状态就不会改变。
但如果条件改变了,平衡就会被打破,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也不少。
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平衡,如果增大反应物浓度或者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的改变同样重要,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会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压强的变化对于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反应有影响。
增大压强,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则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通常用物质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
反应速率的公式可表示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存在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且速率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根据勒夏特列亲和定律,一个化学平衡的反应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a、b、c、d为化学计量数。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根据利奥·恩希斯的法则,当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维持化学平衡。
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移动到吸热反应的方向,而当温度降低时,则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反应动力学和反应热力学两个方面的研究对象。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速率也较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也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这种情况下,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
在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速率相等。
这并不意味着反应速率为零,而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反应速率呈稳定状态。
实际上,反应速率和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关系。
当反应物浓度偏离平衡浓度时,反应势必要重新调整以恢复平衡,从而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例如,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会相应增加,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2014·湖北省孝感市期末)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 ΔH < 0。
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2时,v 正>v 逆B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Ⅰ>Ⅱ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D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Ⅱ1.【答案】C 【解析】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
t 1~t 2时间段,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逆速率相等,A 项错误;从图看,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且反应速率逐渐变化,说明产物C 的浓度瞬间增大,但因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会改变,B 、D 项错误,C 项正确。
2. (2014·重庆市五区学业调研抽测)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 物质发生反应:3X(g)Y(g) + Z(g) △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 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0~5 min 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 -1·min -1B .5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6.25C .15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D .从初始到18 min 时,X 的转化率为30 %2.【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5min 内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1.0mol/L-0.4mol/L=0.6mol/L ,则该时间段X 的反应速率为:v(X)=0.6mol·L -1/5min=0.12 mol·L -1·min -1,A 项正确;5min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0.2 mol·L -1×0.2 mol·L -1)/(0.4 mol·L -1)3=6.25(mol·L -1)--1,B 项正确;从图像看,改变条件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X 的物质的量将增加,C 项错误;18min 时反应处于新的平衡状态,X 的转化率为30%,D 项正确。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在化学领域中,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介绍相关概念和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速度。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系数来确定。
以下为表示反应速率的一般公式:aA + bB → cC + dD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对于A和B来说,其浓度的变化率等于其摩尔系数的负值乘以反应速率。
具体公式如下:Δ[A]/Δt = - (1/a) * (ΔC/Δt) = - (1/b) * (ΔD/Δt)其中,Δ[A]/Δt表示反应物A浓度的变化率,ΔC/Δt表示生成物C 的浓度的变化率,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Δ表示变化的差值。
反应速率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促进碰撞频率和有效碰撞的发生,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2. 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粒子的碰撞机会,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稳定状态的情况。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点:1.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并且速率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偏向性,可以通过公式K = [C]^c[D]^d /[A]^a[B]^b计算,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3.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和压力可以改变化学平衡。
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反应向右移动(即生成物增加),而温度降低会使平衡反应向左移动(即反应物增加)。
考点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2014·重庆高考·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T 2下,在0~t 1时间内,v(Y)=mol ·L -1·min -1C.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D.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解析】选C 。
根据图像可知W 点消耗的X 的物质的量比M 点消耗的X 的物质的量大,因此反应进行到W 点放热多些,A 错误;0~t 1时间内X 的浓度减小了(a-b)mol ·L -1,则Y 浓度增加0.5(a-b)mol ·L -1,因此v(Y)= 0.5(a-b)/t 1mol ·L -1·min -1,B 错误;根据先拐先平知T 1>T 2,M 点的反应速率大于W 点的反应速率,N 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即N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因此M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C 正确;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X 的转化率增大,D 错误。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9)已知分解1 mol H 2O 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2O 2+I-H 2O+IO -慢H2O 2+IO -H 2O +O 2+ 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 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 ·mol -1D.v(H 2O 2)=v(H 2O)=v(O 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区别开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2)知道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纯液体和固体不能用来表示速率。
【解析】选A 。
由题意可知I -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反应热是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反应的反应热为-98 kJ·mol-1,所以B、C错误;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所以I-浓度越大,速率越快,A正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水不能用来表示反应的速率,且过氧化氢和氧气速率比为2∶1。
3.(双选)(2014·海南高考·12)将BaO 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2量增加【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解析】选C、D。
因为温度不变,只缩小体积,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缩小体积,氧气浓度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氧化钡物质的量减少,过氧化钡物质的量增加,B错误、D正确;因为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氧气的浓度不变,则压强不变,C正确。
4.(2014·上海高考·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影响因素;(2)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解析】选D。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改变浓度、压强等平衡可以发生移动,但K值不变,A、C正确、D错误;K值变化说明温度一定变化,平衡一定移动,B正确。
5.(2014·北京高考·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1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析】选C。
A选项,生成22.4 mL氧气,消耗过氧化氢0.002 mol,根据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可知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 mol÷(0.01 L×6 min)= 0.033 mol·L-1·min-1,正确;B选项,随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正确;C选项,反应至 6 min时消耗过氧化氢0.002 mol,故剩余浓度应为=0.20 mol·L-1,错误;D选项,6 min时过氧化氢转化率应为(0.002 mol÷0.004 mol)×100%=50%,正确。
6.(2014·四川高考·7)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1·min-1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温度改变时,平衡常数才会改变,由平衡常数的变化可以推测平衡移动的方向;(2)反应④可以看做是反应③扩大体积后再升温得到。
【解析】选C。
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浓度是0.005 0 mol·L-1,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同时生成N的浓度也是0.005 0 mol·L-1,因此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1.0×10-3mol·L-1·min-1,A错误;实验②中,平衡时M和N的浓度都是0.008 0 mol·L-1,消耗X与Y 的浓度均是0.008 0 mol·L-1,平衡时X和Y的浓度分别为0.002 mol·L-1和0.032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B错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如果X的转化率为60%,则X(g) + Y(g)M(g) + N(g)起始浓度(mol·L-1) 0.020 0.030 0 0转化浓度(mol·L-1) 0.012 0.012 0.012 0.012平衡浓度(mol·L-1) 0.008 0.018 0.012 0.01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K==1,即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最终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C正确;700℃时, X(g)+ Y(g)M(g) + N(g)起始浓度(mol·L-1) 0.040 0.010 0 0转化浓度(mol·L-1) 0.009 0.009 0.009 0.009平衡浓度(mol·L-1) 0.031 0.001 0.009 0.009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2.6>1,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容器④中的温度也是800℃,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则与③相比,④是平衡等效的,因此最终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b=0.5a=0.060,当温度升高到900℃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b<0.060,D 不正确。
7.(双选)(2014·江苏高考·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C.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0.15 mol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3点:(1)理解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对达到平衡时间的影响。
(2)会运用等效平衡分析平衡后各组分的量的情况。
(3)会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析】选A、D。
从表中数据知,容器Ⅲ相对于容器Ⅰ,温度降低,产物CH3OCH3和H2O的量增多,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容器Ⅱ投入量为容器Ⅰ的两倍,所以相当于加压,但是平衡不移动,所以两容器中的CH3OH体积分数相等,B项错误;容器Ⅲ的温度低,反应速率慢,达到平衡的时间长,C项错误;对于容器Ⅰ中,平衡时,c(CH3OH)=0.040 mol·L-1,K==4,Q==0.67<K,说明反应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项正确。
【误区提醒】(1)误认为起始时投入的量越多,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就越大。
(2)K的表达式中代入的是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
8.(2014·福建高考·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物质浓度的改变量;(2)半衰期为消耗物质浓度一半时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浓度越大,半衰期越大。
【解析】选A。
因为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每隔10分钟,浓度变化数值相等,从而分析任一时间段内N2O浓度变化相等,A正确、B错误;单位时间内变化量相同,半衰期随着浓度减小而缩短,C错误;单位时间内变化量相同,不同浓度下的转化率不同(浓度越小,转化率越大),浓度相同转化率相同,D项错误。
【误区提醒】(1)单位时间内变化量相同,等同于速率相同,不等于转化率相同和半衰期相同;(2)半衰期随着浓度减小而逐渐减小(单位时间内变化量相同,浓度越大,半衰期越大)。
9.(2014·安徽高考·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大小可判断反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