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传文献参考

左传文献参考

左传文献参考
左传文献参考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大事记式的史书。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计242年。

我国古代史书的体裁:

1、编年体:记事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的顺序叙述每年发生的历史大事,所谓“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由《春秋》(孔子所修)创立。《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国为单位,分别记载各国的历史。《国语》、《战国策》(《国语》有“周语”“鲁语”“齐语”“晋语”“楚语”等等,《战国策》有“秦策”“齐策”“楚策”“赵策”等等)

3、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司马迁《史记》创立。《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本纪→帝王;世家→侯王、贵族、外戚;列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卿士特起则曰‘列传’”。

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标题立目,独立成篇,每篇又按时间顺序编写。由南宋袁枢(shū)《通鉴纪事本末》创立的。袁枢将《资治通鉴》294卷改为42卷,并加了239个标题,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都立类定题。

“左氏”指的是左丘明,相传《左传》为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是春秋晚期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相传《国语》亦出其手。

“传”zhuàn,“解释、解说”的意思。《左传》是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它的主要内容是祥述历史事实以展现《春秋》所记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春秋》只是粗线条的大事记,《左传》依据史料,将这些大事具体化,记叙这些大事的来龙去脉、具体内容。另外,《左传》解说《春秋》还包括:①说明方法,即说明《春秋》记载历史的体例,遣词用字的用心;②订正《春秋》的错误;③《春秋》经所不载的,《左传》作者认为有必要写出来流传后代,于是有“无经之传。”.《左传》的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 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 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 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 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有

关《左传》的作者,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自西汉以来的许多记载,都说《左传》是左丘明撰的。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即《春秋》),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左氏传》三十卷”。班固自注云:“左丘明,鲁太史”。刘歆亦谓:“《春秋左氏》,邱明所修”。(《汉书?楚元王传》)然而这个说法是大成问题的。《论语?公冶长》篇载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据此,左丘明是孔子尊重的前贤,不是孔丘的弟子,年龄不会小于孔子。但《左传》记事,却说到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还称赵无恤之谥为“赵襄子”。知伯之灭在孔子死后26年,赵无恤之死更在其后,左丘明怎么能活到那时?再说,《左传》的文风绝不同于孔子。《论语?述而》篇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左传》偏爱记上述四者。可见《左传》的作者决不会是与孔子同好恶的左丘明。

鉴于《左传》所记涉及孔子死后数十年之事,而其文风又驳杂浮夸,故历来有不少学者,如唐人赵匡、宋人叶梦得、郑樵等,都认为《左传》的作者不是左丘明,而是战国时代的另一个左氏,却又说不出他的名字。

有人根据《国语?楚语》和《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左史倚相”为“良史”并“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而《左传》又载楚史较详,因此认为《左传》是左氏倚相或其子孙所作。《左传》是由“左史”所记而得名。可惜这只是一种猜测,找不到更多的论据。

另有一些学者论证,《左传》系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著。因为子夏长于文学、军事、《易》、《待》,与《左传》著者相同。子夏又参与《春秋》的传授和研究。至于其著书名为什么称《左传》,则是由于派别纠纷致使张冠李戴。显然,这个解释有些牵强。

目前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认为《左传》是由吴起纂集而成。此说源自清代的姚鼐、章炳麟,而现代学者郭沫若、童书业、钱穆等都赞同之。其理由有如下数点:

(一)《左传》成书在战国初年,而吴起正当其时。

(二)《左传》反映的思想,有儒家,也有法家;而吴起“尝学于曾子”(《史记?吴起列传》),“受业于子夏之论”(《史记?儒林列传》),又实行过变法,正有儒家后学而兼备法家思想的特点。

(三)吴起长于用兵,懂得兵法,而《左传》也对战争的描写特别详尽用力。

(四)吴起早年事鲁,《韩非子?说林上》曰:“鲁季孙论其君,吴起仕焉”;后来又在三晋之魏任西河守,最后到楚国进行变法,故《左传》记鲁事详而可信,对于晋、楚两国之事也叙述细致而着力渲染。

(五)《说苑?建本》谝云:“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而吴起对以“《春秋》之意”;刘向《别录》叙述(左传》的传授源流曰:“左邱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这说明吴起对《春秋》深有研究,并作过传授。

(六)《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吴起,卫左氏中人也”。韩子书中还多次谈到“左氏”,说明左氏是卫国有名的都邑,可能《左传》就因编纂者吴起之家乡而得名。

对于《左传》为吴起所纂集的观点,也有不少学者不同意。他们认为《左传》中有许多怪诞迷信之思想,此不应为法家兼军事家的吴起所有;再说,此书既为吴起所纂,为何不称“吴传”。而要隐晦地以其故乡命名?

学术界另有一些人主张,《左传》最初的传诵出于左丘明,他是一个双目失明、博闻强记的瞽史,后来其书又经过传习者的补充修订。《左传》非一人一时之作。故书中的历法常用“周正”,又间用“夏正”;记事的时间一直延续到战国初期。

在清代和近现代,还有一些学者,如刘运禄、康有为、徐仁甫等,认为《左传》是刘歆窜乱他书的伪作而托之左丘明。这种说法因论据不足而多为人所不取。

究竟《左传》是左丘明写的,或是左史倚相、子夏、吴起所纂,还是哪些人的集体创作?要作一个明晰的结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晋的杜预将本来分开的《春秋》和《左传》编在一起,加上前人的注释,称为〈春秋经传集解〉。唐代的孔颖达为杜预注作注疏并附上陆德明的《左传音义》,称为《春秋左传正义》。今大我们在清人阮元的《十三经注疏》中看到的,就是这个本子。《左传》在唐代被官方列人“十二经”,在宋代列人“十三经”,一直流传到现在。

解释《春秋》的著作,除《左传》外,还有《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弘序说:

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

《谷梁传》,旧说战国鲁人谷梁赤撰。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序?疏》云:

谷梁子名淑(当依《谷梁校勘记》作“俶”chù),字元始,鲁人,一名赤。(案:颜师古《汉书?艺文志注》又以为名喜)受经於子夏,为经作传,故曰《谷梁传》。《左传》,成书於战国,本用战国文字写,故为“古文”。

《公羊传》,口耳相传,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用汉隶故为“今文”。

《谷梁传》,成书在《公羊传》之后,用汉隶,为“今文”。

《左传》传事,“《公羊》,《谷梁》传义不传事,是以详於经而义未必当。”(宋人叶梦得语)

常见注本:

晋朝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现存最早的《左传》注解。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注疏本,60卷。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②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清朝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郑伯克段於鄢

本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春秋》经:“夏,五月,郑伯克段於鄢”。《左传》即用下面这一篇来叙述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郑:国名,在今河南新郑县等地。姬姓。伯:春秋时有五等爵。克:战胜。段:共叔段,郑茌公的弟弟,名段;因在兄弟中排行在末,所以名称加“叔”;后来失败出奔共国(在今河南辉县),所以称“共叔段”。

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

初: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语。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即娶申国国君之女)。

寤(wù):①杜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孔疏:“谓武姜寐(睡着)时生庄公,至寤始觉其生。”“寤”本义“睡醒”,故有此说,但此说难通。

②“寤”通“牾”,倒逆。“寤生”即胎儿脚先出来(正常的是头先出),难产。此说合理。

欲立之:杜注:“欲立以为太子。”

第一段:追述郑庄公因出生时难产遂被母亲厌恶。

佗(tuō):同“他”。

请京……谓之京城大叔:(姜氏)请京,(庄公)使居之,(庄公)(另说,此处主语为“人们”)谓之……。庄公称段为“京城大叔”,表示对他的宠爱不同于一般的臣子。

都城:都,城邑。城,城墙。

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国之害也:国,国家。

参国之一:参,同“叁”(三),国都,首都。

甲骨文作,表示用武力(戈)来保护人口。后来加“一”成“或”,“一”表土地,意思是用武力来保卫土地和人口。所以“或”是“国”的本字。由于“或”被借用为“或者”的“或”,于是又加上个大口而成“国”,大口表示疆域。(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

《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段注:从三字会意)。一,地也。”段注:“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以为疑惑当别于‘或’,此孳乳浸多之理也,既有‘国’字,则‘国’训‘邦’,而‘或’但训‘有’。汉人多以‘有’释‘或’。”

“国”上古常用义:

①诸侯的耕地,大致可对译为“国家”。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诸侯的封地叫“国”,如“齐国”、“晋国”、“郑国”。《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到西汉,诸侯王的封邑也叫“国”,《留侯世家》:“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史记?楚元王世家》:“吴王,老人也。……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

今天的“国”指“国家”,是由这个意义发展出来的。

②首都,京城。

《郑伯克段于鄢》:“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冯谖客孟尝君》:“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故国”指六朝旧都金陵)

今京不度,非制也:杜注“不合法度,非先王制”。案‘不度’指不合限度,就量的方面说。

焉辟害: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经常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辟,后来写作“避”,避免。

宠:地位高。

斃:向前倒下。《尔雅?释言》:“毙,踣也。”《说文?犬部》:“毙,顿仆也。”《玉篇?死部》:“毙,仆也,顿也。”《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斃于车中。”战后赵简子还自夸战功,可见当时没有死。此字《说文》列“獘”“斃”二体,曰:“獘,顿仆也(即向前倒下)。从犬,敝声。春秋传曰:与犬,犬獘。斃,獘或从死。”段注:“獘本因犬仆制字,假借为凡仆之称。”“向前仆倒”本用“獘”。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先秦古书中表示仆倒义的“獘”,在流传过程中住往被改成“斃”,所以,现在见到的先秦古书中的“斃”通常仍应解释为仆倒,不能理解为死亡。

贰:两屬,属二主。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

请:①“请让我干某事”这种用法在上古汉语里较常见。《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打比方)。”《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又“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②请别人干某事。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若弗与,则请除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③“请”后加名词,有两种情况:

A、名词指请求得到的对象。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为之请制”,“请京”。

《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

B、名词指服务的对象。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文赢(秦穆公女,晋文公夫人)请三帅(为秦三帅请求宽免)。”

不义不暱(nì):①杜注:“不义于君,不亲於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②等于说“不义则不暱”,意思多行不义,别人就不会亲近他。(郭师语文出版社《古代汉语》。)

完聚:①杜注:“完城郭,聚人民。”孔疏:“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段欲轻行袭郑,不作固守之资,故知聚为聚人,非聚粮也。完城者谓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是杜预与孔颖达皆以“聚”为聚集民众(以修城)。

②服虔以“聚”为聚禾黍(即聚粮),今人杨伯峻取此说,其《春秋左传注》页13曰:“聚,谓聚粮食。”案:以“聚粮”为善,必欲如孔颖达所言,因轻行袭郑,故不需聚粮,则城亦不需“完”也,又,以语法论,“完聚”当为并列,不应以“聚(人)”作“完(城)”之方法。

具卒乘:具,准备。卒,步兵。乘:兵车。

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杜注:声其罪),无曰侵(杜注:钟鼓无声),轻曰袭(杜注:掩其不备)。”孔疏:“击鼓斩木俱名为伐(高适《燕歌行》:枞金伐鼓下榆关”),鸣钟鼓声其罪,往讨伐之,若击鼓斩木然。侵者,加陵之意,寝其钟鼓,潜入其竟,往侵陵之。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啓:开门。禹之子名启,石破而出。“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塗山氏

(禹之妻)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塗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本纪》元封元年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今《潍南子》无此文)因为是石头裂开而生出来的,所以叫做“启”。

诸:①“之于”的合音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本篇)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之乎”的合音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辛丑:古人用天干(甲、乙、丙、丁……)、地支(子、丑、寅、卯……)配合起来纪年、月、日。这里的辛丑指日。

繄:句首语气词。

敢:表谦敬的副词,“冒昧地”。

阙:通“掘”,挖掘。

赋:赋诗。此疑各人随口吟其自作辞句。

君子曰:《左传》常用这种方式发表议论,其中有些是作者自己的议论,有些是取自他人的评论。

纯:笃厚,博大。《尔雅?释诂》:“纯,大也。”

施:延伸,此指影响。

诗:专指《诗经》,见《诗经?大雅?既醉》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长久地把孝赐给你(指孝子)的同类。锡:通“赐”。

其:语气词,表推测,“大概”,“是之谓”即“谓是”,代词复指双宾语前置。总结:文学方面:1、善于刻画人物。

2、文笔简练。

语法方面的重要现象:

1、宾语前置:A疑问句疑句代词宾语前置:“敢问何谓焉?”“君何患焉?”B 以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姜氏何厌之有?”“其是之谓乎?”

2、双宾语:“谓之京城大叔”“为之所”“赐之食”“语之故”“告之悔”

3、使动用法:“惊姜氏”“无生民心”

4、名词用如动词:“今京不度”“隧而相见”

齐桓公伐楚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僖公四年《春秋经》“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夏,许男新臣卒。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为何侵蔡?上溯到僖公三年:

僖公三年:

《左传》僖公三年冬天:“齐侯(齐桓公)与蔡姬(桓公夫人)乘舟于囿(苑也,其中有池),荡公(蔡姬把船左右摇晃,使桓公坐不安稳。)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把蔡姬送回母家),未之绝也(但并未正式弃绝)。蔡人嫁之(把蔡姬另嫁了)。”可见桓公侵蔡实是为了泄私愤。

为何伐楚?

僖公二年冬,楚人侵郑。

僖公三年秋,齐侯曾与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齐国的阳谷,谋伐楚。未举,而冬季,楚人又伐郑。

故。齐桓公先有伐楚之心,因有蔡姬之事,故侵蔡后,遂移兵伐楚。

及:碰上,牛喜走顺风,马喜欢逆风走,所以碰不上。

涉:①徒步渡水,甲骨文象两足涉水状,《说文》:“涉,徒行厉水也。从水步,”是个会意字。《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②引申为“渡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史记?苏秦列传》:“绝清河,涉勃海。”

③引申为“进入”、“到”。《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④经历。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点兵聚粮,文移(公文)往返,动涉岁月。”

召康公:即召公奭(shì),周文王的庶子,周成王时任太保,周初执政大臣,“召”是他的食邑(今陕西凤翔县),“康”是他的谥号。

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国的第一个国君。

姜太公,即吕尚,又叫吕望,又叫师望,又叫太公望,又叫师尚公,又叫姜牙或姜子牙,又叫太公涓。

关于“姜太公”:

《史记?齐太公世家》正义引《说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也,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望知其异。”

《古史考》辑本“吕望尝屠牛于朝哥,卖饭于孟津。”

《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五侯九伯:泛指天下诸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九伯,九州之长。

征,讨伐,这里指有征伐之权。

履:践踏,这里用作名词,所践踏的地方。①领土,杜预、孔颖达是按这一思路解释相关各句的。孔疏:“计桓公之时,齐之西竟(境),当在九河(黄河支派)之最西,徒骇盖是齐之西界。”杜预:“穆陵、无棣,皆齐竟也。履,所践履之界。齐桓又因以自言其盛。”今人释“穆陵”曰:“齐地名,即今山东临朐(qú)县南穆陵关。”释“无棣”曰“齐国北部边邑,在今山东无棣县北。”②征伐的范围,于是释“穆陵”为“地名,在楚境内。今湖北省麻城县西北一百里有穆陵山,疑即此地。”(此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释“无棣”为“即今河北卢龙附近的地带。”

案:此二说皆有可疑之处。“领土”之说,其一齐桓言此,用意不明;其二,领土南至今山东临朐,北至今山东无棣,南北何其狭也。“征伐范围”之说,其范围如南至湖北麻城,则不及越国之会稽(浙江绍兴),与“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不一致。

包茅:茅,菁(jīng)茅,茅之有毛刺者,古人拔此茅而束之,故曰包茅. 菁茅产于荆州,为楚应纳贡物之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时,楚之菁茅不贡於

天子,三年矣。”

缩酒:滤酒。一则用所束之茅滤酒去滓;一则当祭神之时,束茅立之,以酒由上浇下,其糟则留在茅中,酒汁渐渐渗透下流,象神饮之也。

菁茅为王祭不可缺少之物,《周礼?天官?甸师》所谓“祭祀共萧茅”者是也。贡之不入……问诸水滨:贡不入,罪小,故认改,昭王不复,罪大,故推诿。杜预注云:“昭王时汉非楚境,故不受罪。

次:临时驻扎。陉:楚地名,在今河南郾城县南。

宫之奇谏假道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五年》。

僖公五年《春秋经》:“冬,晋人执虞公。”

晋侯: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

复假道:僖公二年,晋以良马美玉贿虞公以借路伐虢,虞公贪财,不但借路,“且请先伐虢”,作先头部队,结果,晋虞联军“灭下阳”(下阳,虢邑,“灭”指占领)。

虢:指北虢,国名,历史上姬姓虢国有东虢、西虢、北虢三个。

东虢开国君主是文王之弟虢叔,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郑伯克段于鄢》中涉及)

西虢开国君主是文王之弟虢仲。西虢亦称城虢,在今陕西宝鸡东;西周灭亡后,支族仍留原地,称为小虢,前687年为秦所灭。

北虢在西周时也已建立,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

《国语?郑语》韦昭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虢,东虢也。虢仲之后。”虢

《汉语大词典》:“①古国名。西周文王弟虢仲之封地,故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者,是为西虢。虢叔之封地,在今河南城皋县虢亭者,是为东虢。平王东迁,西虢徙上阳,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称南虢。西虢迁徙后,其支族留居原封地者,称小虢。此外,虢仲有别支,地居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大阳之南、滨河之北者,称北虢。史称‘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者,即指此。”

虢《辞源》(修订本)“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1、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周文王弟虢仲(一说虢叔)封地。周平王东迁,西虢徒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为晋所灭。西虢迁徙时,有仍留原地者,称小虢,后为秦所灭。2、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周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封地,后为郑所灭。3、北虢(在今山西平陆县),春秋时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

北虢是文王之弟西虢君虢仲的别支,占有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前655年为晋所灭。

启:指启发晋的贪心。

翫:“玩”的异体字(wán,读音wàn)。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再:数词。①王充《论衡?骨相》:“禹耳三漏(孔隙),汤臂再肘,文王四乳。”《荀子?礼论》“故天子棺椁(guǒ)十重(chóng),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②第二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注意,“再”在上古只

有“二,第二”的意义,不同于现在用来表示行为的重复,如上古“再拜”是拜两拜;”“三年再会”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不是“三年之后再会。”古代表示行为重复,相当现代副词“再”的是副词“复”,《史记?项羽本纪》“复斩汉一都尉。”

“再”较晚才发展出副词用法,表行为重复。

辅车:①辅,面颊;车,牙床骨(杜预注)。②辅,车两旁之板,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淮南子?人间训》述宫之奇谏虞公事,云“虞之与虢,若车之有轮,轮依于车,车亦依轮。”

晋,吾宗也。晋、虞、北虢关系表

昭、穆:古代庙次以及墓次,始祖居中,左昭右穆,始祖之子为昭,孙为穆,依次递转,除始祖外之代次,奇数为昭,偶数为穆,大王是后稷之第12代孙,为穆,其子则为昭。

大伯不从:《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不从”:①不从父命。②不跟随在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P308)。

嗣,继位。

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对王室有功勋,因功受封的典策盟誓藏在盟府中。盟府,掌管功勋赏赐的策命及盟誓的政府部门。

且……其爱之也:①孔颖达疏:“虞岂能亲於桓庄乎,其当爱此虞也?”其,指晋,之,指虞。晋会爱虞吗?②倒装,实为“晋之爱虞也,能亲於桓庄乎?”(王力)此说不可取。

而以为戮:把他们当作杀戮的对象。晋献公见桓、庄后代日益强盛,遂于鲁庄公二十五年包围聚邑(今山西绛县东南),尽杀群公子,以除后患。《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不唯偪乎:唯,仅仅因为。偪,通“逼”,逼近,构成威胁,对晋君构成威胁。亲以宠偪:至亲而因地位高威胁到自己(晋君)。宠:地位高。

犹尚:同义虚词连用。

以国:以一个国家而构成威胁。

享:①用食物供奉鬼神。《尚书?盘庚上》:“兹(现在)予(我)大享于先王。”引申为“宴享,用食物招待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垂陇,地名),引申为“献”:

《考工记?玉人》:“璧琮(一种玉器)九寸,诸侯以享天子。”

②鬼神享用祭品。

《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让舜主持祭祀)而百神享之。”引申为“享受”。据:凭依。据我,凭依于我,等于说保佑我。

惟德是依:“德”指有德行的人。此连上句是说,鬼神并不是泛泛地与人亲近,它只凭依于有德之人。

皇:大。此两句说,上天对於人没有亲疏的不同,它只保佑有德行的人。辅,辅佐,此指保佑。

明德:光明的德行。

民不易物二句: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并不改变(祭品是相同的),但只有有德之人的祭品才算是(真正的)祭品。

如是……如此,这样看来。

晋灵公不君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宣公二年《春秋经》“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晋灵公不君:君,名词用作动词。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厚,重,作状语。敛,征收赋税。

辟:躲避,后来写作“避”。

①“辟”的本义是刑法,《说文》“ ,法也。从辛,节(段注:节当,俗所改也。”)制其辠(罪)也(段注:“辛从,,辠(罪)也。故辛亦训辠(罪)。”);从口。用法者也。(段注:“‘用法’上当再出‘口’字,以‘用法’说‘从口’。‘辟’合三字会意。”)”

《庄子?天道》:“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

②引申为制定与执行法的君主,包括天子和诸侯。

《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玉食,吃美好的食物)“复辟”即指失位的君主复位。

③上对下的征召任用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华佗》:“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就,就任)

④躲避,避免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避”。

⑤开辟,开垦。

《商君书?弱民》:“农辟地”。

这个意义后来写成“闢”,现在又简化为“辟”。

⑥偏僻

《史记?范睢传》“秦国辟远”

从“偏僻”引申出“邪僻”:

《孟子?梁惠王上》:“荀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偏僻”“邪僻”义后来写作“僻”。

“辟”①②③义现代汉语皆不用,④⑥义今各用“避”“僻”,唯⑤义今仍写作“辟”。

熊蹯fán:熊掌,其味甚美,然难熟。

熊掌,也称熊蹯,是黑熊、棕熊的脚掌,为吉林省长白山区的珍贵特产。黑熊、棕熊均为熊科动物,体形肥大,身长为1.7-1.9米,棕熊有的超过2米。茂密的长白山大森林,是黑熊、棕熊生息的极好环境,严冬到来,它们便寻找地穴、树洞冬眠。当地群众把黑熊、棕熊这种冬眠现象,叫做“蹲仓”。“蹲仓”时,它们习惯于舔掌,口腔分泌出的津液胶脂不时润浸掌心,是熊掌胶元脂丰富的原因之一。舔得最多的左前掌,最为肥腴。掌花明显的是熊掌中的上品。

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都有熊,但熊掌一定是长白山的最好。因为长白山夏季蜜蜂特别多,而黑熊习性是最爱吃蜂蜜,长白山的蜜蜂窝就成了黑熊的美食了。黑熊在秋天把蜂蜜吃饱了,就躲在树洞里面冬眠。黑熊冬眠的时候,是用一只掌挡住肛门口,一只掌放在嘴前面,饿了就吮几下,今年用左掌,明年一定用右掌,绝

不会弄错。所以在剖取熊掌烹调的时候一定要分开两个掌来烹调,那只天天舔吃的掌一定是肥腴厚润的。

当年新割的熊掌,是不能立刻就吃的,要等到第二年彻底干透,才能炖吃。收藏熊掌也很讲究。首先,新割的熊掌不可以见水,要用草纸把血水擦干,然后预备大口瓷昙,先用石灰垫底,然后在铺上一层厚厚的炒米,放下熊掌后四周再用炒米塞严,上面再放石灰封口,放一两年,才可以拿出来洗净烹调。

熊掌收拾干净以后,要先抹上厚厚的一层蜂蜜,在文火上煮一个小时,然后再把蜂蜜洗去,放好作料,一开始就用文火来炖,最好用炭火,用日本“乐声”牌的慢锅也可以,炖上

三个小时,一定扑鼻香,开锅烂。如果不先用蜜糖来炖,炖上三天三夜,都是没有办法下筷子的。

熊掌因为珍贵,通常都放很多配料进去一同炖,所以经常是让配料把味道抢走了。熊掌的腴润,不像是猪蹄牛筋,而更像是特厚的极品鱼唇,而且里面的小条肌肉,特别柔软肥嫩可口。熊掌一吃完,侍者会马上送上一个热毛巾擦嘴,因为熊掌的胶质太多,如果不擦嘴,第二道菜上来,嘴就粘住张不开了。

熊掌还有药用的价值,吃了熊掌,可以治风湿寒腿症。

载:①用车装。②持。《史记?晋世家》:“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

载以过朝:孔颖达“过朝以示人,令众惧己。”以,而。

入:接纳谏言。此句有二解:①“谏而不入”主语是“我们”,“之”亦指“我们”。孔疏:“言二人将欲相随入谏,士季谓盾曰‘子是尊卿,今与子俱谏而不入,则莫之能继续为谏,……’”。②(您先)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就没有谁接续您(进谏)了。“之”指赵盾,等于“您”。

三进及溜:士季前进三次,每进一次则伏地行礼,前两次之进,灵公知欲谏,故伪装不见,第三进至于阶间之溜(溜,孔疏:“溜谓檐下水溜之处。”),灵公无法回避,才理他。三进者,始进为入门;再进者,由门入庭;入庭之后,然后升堂前之阶当溜,则三进矣。

君能有终:君王能改正错误,并且坚持到底。

则社稷之固也:社稷就巩固了。之,连词。

衮:天子之服,引申为穿衮服的人,即天子。职,职责。阙,通缺,过失。贼:杀。

寝门:卧室之门。

假寐:不脱衣冠而睡。

不忘恭敬:“恭敬”指早起盛服将朝之事。

民之主也:民众的主事人。

其右:赵盾之车右。

獒:猛犬。

弃人用犬:杜预“责公不养士,而更以犬为己用。”

何为:为何,做什么,有什么用。

田:打猎,后来写作“畋”tián。

舍:住一宿。翳yì桑:①地名(江永,王引之。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二所引P661)。②杜预“翳桑,桑之多荫翳者。”

不食三日矣:《吕氏春秋?报更篇》“宣孟(即赵盾)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

宦:当贵族的仆隶。

今近焉:杜预“去距(离)家近。”

与为公介:与,yù,参加,公,晋灵公。介,jia,铠甲,指甲士。

倒戟:①杨伯峻:“倒戟犹倒戈,《晋世家》云‘反击灵公之伏士’,以‘反击’释‘倒戟’,是也。”是“倒戟”是抽象意义上的“倒戈反击”。②把兵器倒过头来。

不告而退:杜预注“不望报也。”

遂自亡也:①指灵辄逃走,杜预注“辄亦去。”《晋世家》述此事,亦以为亡者为救赵盾之人,非赵盾。

②谓赵盾逃走。王引之《经义述闻》:“此谓盾亡,非辄亡也。自宣子‘田于首山’至‘不告而退’,明盾得免之由。盾既免,遂出奔。出奔出于己意,不待君之放逐,故曰‘自亡’。有亡乃有复,故下文言‘宣子未出山而复’,而大史谓之‘亡不越竟(境)’也。”

我之怀矣二句:杜预注“逸诗也。言人多所怀恋,则自遗忧。”诒,通“贻”,遗留,送给。赵盾引诗是要说由于我怀恋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

书法:记事的原则。此谓按记事的原则记载,不隐讳赵盾的罪责。

为法受恶:王肃云“为书法受弑君之名”。为,因为。

齐晋鞌之战

本篇选自《左传?成公二年》

《春秋经》

“二年春,齐侯伐我(鲁)北鄙。夏四月丙戌(二十九日)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築(据《传》,为卫国地名),卫师败绩。六月癸酉(十七日),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

《左传》成公二年:齐伐鲁,取龙。卫侵齐(《史记》谓其为救鲁)卫败。“孙桓子(即卫之孙良夫)还於新築,不入(不入国都),遂如晋乞师。臧宣叔(即鲁国臧孙许)亦如晋乞师。)”

晋派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欒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晋国司马职掌军法),以救鲁、卫。

齐伐鲁,取龙;卫侵齐(目的是救鲁),卫败。鲁、卫向晋求救兵,晋与鲁、卫同为姬姓国,晋发兵,会合鲁、卫之师与齐(姜姓)战于鞌,齐师大败。

鞌之战前:传“齐高固(齐大夫,一称高宣子)入晋师,桀(举起)石以投人,禽之(指晋人)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桑树根系于车,示与其他兵车有别),以徇(示威)齐壘,曰‘欲勇者贾(买)余馀勇’”。(此事发生在本课文所选部分之前)

陈:zhan,“阵”的古字。

御:1、驾驶车马。

缪(mù)王使造父御,西巡狩。(《史记?赵世家》)

2、驾车马的人。

其御屡顾(《左传?成公十六年》)。

3、驾驭人,统治,治理。

百官御事(《国语?周语上》)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上》)

4、使用人或物。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屈原《涉江》)

5、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指称。

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御驾亲征,其势甚大。(《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6、控制,制止

於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7、抵挡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经?邶风?谷风》)

8、假借为“迓” 迎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

识:①知道,认识到。《史记?魏世家》“皆识秦之欲无穷也。”

《孟子?梁惠王上》“不识有诸?”

②能辨别。《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癞,恶疮),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③读zhì,记住。《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从:

①本义,跟随,随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史记?项羽本世纪》“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追赶。《左传?成公二年》“故中御而从齐侯。”

③顺从,听从。《荀子?王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

④参与,从事。曹植《杂诗》“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左并辔:主语是解张,“右援枹而鼓”主语亦是解张。

援:①取过来。②清焦循《春秋左传补疏》认为“‘援’训‘引’,亦训‘助’,‘引之’即所以‘助之’。盖一枹克执之,今张侯又加执之,张侯助力牵引郤克之手,并击鼓也。”

败绩:大败。

逐之:晋师追赶齐师。

从左右:綦毋张或主于左,或主於右,跟从着韩厥。

骖:cān,一车驾三马,也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的两旁两匹。

及:①本义,象一只手把人抓住,“追赶上”,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楚之为食,吴之及之。(《左传?定公四年》)

②达到,到。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将及华泉(《左传?成公二年》)病未及死(《左传?成公二年》)。

③趁着。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战国策?赵策》)及其未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赶得上,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涉及,发生关系。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

⑥连词“和”。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⑦介词。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縶:绊马之索(绊住马足)。杜预“絷,马绊也。执之以修臣仆之职。”古代贵族外出,奴仆“负羁絷以从。”

奉觞……:进觞璧亦以示敬。自“执絷”至“加璧以进”,孔颖达解释说:“盖古者有此礼。彼虽败绩,犹是国君,故战胜之将,示之以臣礼事之,不忍即加屈辱,所以申贵贱之义。”

舆师:军队。舆,众。

戎行:兵车的行列,指齐军。

臣辱戎士:因为我在军队里,使战士受辱,这是说充数当个战士。戎士,战士。敏:聪明。

承令: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充数承担官职。

自今:①从今以后,《史记?齐太公世家》:“晋郤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戮,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

②“自古至今”的省语(郭师语文出版社《古代汉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