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

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上)

第一节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1914 一战爆发

1927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技巧》

1937 宣传分析研究

1942-1945 卡尔·霍夫兰:在军队中的研究

1947 比戈特先生的研究

1948 《人们的选择》

1954 《投票》

1960 克拉伯:《大众传播的效力》

1968 布鲁姆勒与麦奎尔

1972 麦库姆斯与肖、医务署长的报告

1973 诺-纽曼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以及对社会及文化造成的影响。

塞弗林等将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轨迹概括为“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以及“强效果论”四个阶段,并认为这些理论呈螺旋状向前渐进。

一、传播效果的早期认识

枪弹论(Bullet Theory):

即:子弹论(施拉姆1971)、皮下注射论(伯罗1950)、“刺激-反应”理论(德弗勒1970)、还有魔弹论、S-R理论等称法。是20c20-40s,关于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

【主要观点】

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上的靶子一样,无法抵抗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和动机。

【理论形成基础】

“刺激-反应”机制(即S-R机制),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

【评价】

枪弹论是有关“媒介-受众”关系的机械、简单的认识。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媒介的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而夸大,后成为一种贬义词。

【案例及经典研究】

①一战:媒介心理战,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协约国宣传的成功

②二战:纳粹德国的恐怖心理宣传

③潘恩基金研究会:

20c20s中期,人们纷纷指责新媒介——电影——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1928年,美国电影研究评议会在民间慈善机构——潘恩基金会的协助下,邀请一群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共同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研究结果:电影对儿童有巨大影响,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态度,而流行的观点默认为,态度的变化及等于行为的变化。

研究意义:这一研究几乎运用了当时所有可能的科学研究方法,扭转了早期宣传策略的研究,并预见了意义理论和模仿理论在今天的地位,引导出态度变迁、睡眠效果、使用与满足、模仿的影响和媒介建构社会事实等理论。是传播学实证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④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10.30.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改编的广播剧播出时,在全国引起大恐慌。事后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中心立即对其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讯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某一类特定受众有很强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使某一效果极为突出和明显。

研究意义:这个结果也强化了人们对于媒介强大效果的恐惧感。但同时,该研究证明受传者自身与社会条件等因素与传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此它开启了日后研究选择性影响的方向。

⑤Lee&Lee的“宣传的几种技巧”(见第十二章“宣传与说服”)

有限效果论(the Limited-Effect Theory)

又叫“最小效果定律”,20c.40-60s

1964年,雷蒙德·鲍尔(Lymond Bauer):《顽固的受众》,为枪弹论唱了最后的挽歌

1960年,约瑟夫·克拉伯(Joseph T. Klapper):《大众传播的效果》,精彩描述了有限效果论

实际上是由其妻子霍普·克拉伯首先提出的,后由约瑟夫完善。约瑟夫在书中提出大众传播效果的五个普遍原则:

①大众传播通过中介因素儿起作用,不是产生效果的必要充分因素

②强化现有状况的时候,大众传播知识辅助力量,而非唯一动机

③在改变现有状况时,大众传播媒介发挥功能应具备两个条件:

a.中介因素不起作用,媒介效果是直接的;

b.中介因素本身就是促进改变的

(中介因素包括:个人心理倾向,选择过程,即接触、理解和记忆,所处群体及规范,人际影响,社会传播媒介)

④某些特殊状况下,大众传播能产生直接后果(即心理、生理学的功能)

⑤大众传播的功能大小,是并无定论的,他受媒介自身、传播活动本身、传播状况等各方面影响

【主要观点】

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授互动的,受众具有不同特点,具有自主性,而不是应声倒下的靶子。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下发挥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的。

【涉及理论】

个体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多级传播论、中介因素论、意见领袖论

【重要概念】

1、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

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他人的人,他们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并扩大了信息的影响,他们具有形成并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

舆论领袖的特点:a. 数量较少;b. 社交活跃;c. 与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具有共同爱好;d. 通晓特定问题;e. 乐于接受和传播信息

2、两级传播理论(two-step flow theory)

拉扎斯菲尔德进一步研究讨论了人在讯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理论认为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的过程。两级传播比大众传播更有说服力,经过意见领袖再加工的信息针对性更强,更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两级传播的缺陷:

a.大部分新闻报道不经过意见领袖而直接传播

b.舆论领袖与其追随者难以分清,更多在于分享

c.舆论领袖的信息来源可能多元化,不一定都靠大众传播媒介

d.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人际传播在劝服上可能更有效

e.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有更多级

【经典研究】

①二战中对美国士兵的劝服

1942-1945卡尔·霍夫兰等人受军方邀请对二战中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这类宣传影片在传递普通事实方面有显著效果,对某些较为直观的看法和解释也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增加对事实的了解,以及改变一些意见或对事物的看法,但对于受众固有的态度和观点,却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研究意义:该研究显示了影片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并不如枪弹论所言的是万能的,很显然走向了媒介效果有限论的研究方向。同时,调查还对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片面之词或正反意见并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强调个体差异与传播效果的现实有很大相关性。

②反对成见的漫画

1947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资助了库珀(Eunice Cooper)&贾戈达(Mare Jahoda)对反对成见的漫画效果的研究。

研究结果:人们对讽刺漫画的看法是不同的,是根据他们本身的态度决定的,持有成见的人和没有成见的人在漫画中所提炼出的信息都只是强化了他们的既存态度,即受众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传播效力。

③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

1940总统选举时,在克洛菲勒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拉扎斯菲尔德带领他的助手和学生贝雷尔森等人,以颇具代表性的俄亥俄州伊利(伊里)县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为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对选民以及影响他们行为和看法的因素和媒介的宣传在改变决策上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历时半年的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在选举过程中,只有8%的人改变了态度,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宣传的主要效果只能是在选民既有的政治倾向下进行同化、维护或催化,而不能轻易改变受众的原有态度。对选民投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居住地区及他人影响,包括“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以及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等等。

研究意义:

a. 作为第一项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长期研究的项目,清楚地表明了媒介宣传在选举中所扮演的角色。

b. 研究的调查报告《人们的选择》肯定了媒介效果的有限性:媒介的趋向不是带来变化而是鼓励维持现状。但在某种情况下,大众媒介也有重要作用,

c. 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了在人际交流中对他人态度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即形成了“大众传播→意见领袖→受众”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

d. 该研究直接否定了枪弹论,表明大众传播的影响是有限的,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

【缺陷】

①只考虑传播效果对态度的影响,而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②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而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

③只考虑短期效果,而未考虑长期效果

④只从传播者立场上考虑传播效果,而没从受众角度考虑传播效果

⑤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转变上,而没有考虑态度的加强

二、传播效果的现当代认识

从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利县做的选举调查开始,真正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传播效果。

适度效果论

20c60-70s初的传播效果理论,包括“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教养理论”(“文化规范理论”)。

塞弗林和坦卡特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对适度效果论做了评价:

①认为有限效果贬低了大众传播效果

②以往研究注重大众传播对态度和意见的影响,如果探求其他方面,就会发现大众传播有更大的效果

③以往研究只着眼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④摆脱了“传播中心论”的局限,开始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研究,并着力研究长期效果

1、使用与满足理论(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又叫“满足需要”论,是主要研究媒介受众的一种取向。

【理论发展脉络】

1944 赫尔塔·赫佐格广播肥皂剧与妇女听众目的:发泄情感、忘记苦恼、获得处世经验

1959 卡茨(Elihu Katz)提出“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强调人们需要)

1949 贝雷尔森“失去报纸意味着什么”

1964 布鲁姆勒(Blumler)&麦奎尔英国大选期间政治节目研究(人们的需求是了解政治事务信息)1974 布鲁姆勒&卡茨&格利维奇社会需求导致对媒介的需要使用的五种情况:

①社会紧张冲突需媒介来缓和②社会问题需媒介进行报道

③社会提供的接回需要大众媒介进行辅助、补充和替代性服务

④社会利用媒介增强某些价值⑤社会需要媒介来维持社会团体的领域

1974 卡茨“使用与满足模式”

社会心理根源→需求→期望→媒介披露→需求得到满足(或其他结果)

1974 罗森格伦另一个“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需求为起点(书P237)

[美] 格伯纳“教养理论”受众个体主要是在转移和逃避现实的情况下大量地看电视

【核心主张】

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在于满足某些个人化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是不同程度地使某些需求得到满足。

【主要观点】

1、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与社会因素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

a.接触媒介的可能性;

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

这种印象和评价是在受众过去媒介接触的使用经验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意义】

1、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要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出发点。

2、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个人需求来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

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

【局限】

1、科学依据不可靠,忽略了社会条件和环境制约,过分强调了个人。它假设受众十分明确自己的需求,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信息。

2、受众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其接触行为通常是仪式化的,而非高度精细的。

3、脱离了传播媒介的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传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播媒介的社会关系。

2、创新与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即采用与扩散理论、信息寻求理论。是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它将传播效果纳入宏观分析单元,认为传播效果对个体发生作用但不一定对社会也发生作用,反之亦然。

【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研究】

二战期间加布里奥首先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意见领袖、扩散的S曲线、社会经济地位在人际扩散中的作用等

瑞安&格罗斯在美国艾奥瓦州的农民中对1928年推广杂交玉米种子的研究,发现人们接触新事物的过程常以S形曲线表现出来(开始时速度很慢,扩大至一半数量居民时速度加快,接近于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提出】

最富盛名: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itchell Rogers)《创新扩散》对两级传播做了重要补充:“多级传播理论”。

【观点】

1、创新扩散分五个阶段:知晓、说服、决定、实施、确定

创新的五类采用者: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起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滞后者

可能的三种结果:满意or不满意、直接or间接后果、预料之中or预料之外的后果

2、传播渠道既可以是人际的,也可以是大众媒介的,信息来源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甚至全球的。大众传播渠道可以迅速抵达广大受众,改变立场不稳的态度。人际渠道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而且在解决接受者对信息地址或冷漠的问题上更为奏效。

3、创新扩散中,大众传播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传播和本地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得力。同时,大众传播和外地渠道较之于人际传播和本地渠道,对于早期采用者比晚期采用者更为重要。

4、传播过程呈S型曲线(见上)。

5、一般来说,接受者认为有较多的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以及更少复杂性的创新将比

【重要概念】

变革代表(change agents):

即变化中介,在评估和试验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常常启用地方意见领袖(local opinion leader)来协助某项创新的散布

【重要分支】

新闻的扩散(diffusion of news):

呈J曲线特征(知晓人数与人际来源的比例),代表:当每个人几乎得知特定事件时,其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是通过亲身接触的渠道而得知的。当不断得知事件的人口比例逐渐下降时,透过亲身接触的人的比例也开始下降,而通过媒介渠道得知的比例开始增加。

【应用与局限】

我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及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我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息,以产生预期效果。要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

3、议程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 Theory)

认为媒介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的理论

【理论发展脉络】

政治学中最早出现,李普曼《舆论学》

1958 诺顿·郎报纸决定了“大多数人将要谈论什么”

1963 伯纳德·科恩《报业与外交政策》

【提出】

1972 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唐纳德·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首先提出:“媒介报道什么,公众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公众也就越关心什么。”

【观点】

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选民们讨论和关心的主要问题,恰是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报道的问题。由此可见,议程设置理论基于两个观点:

1、各种媒介是报道世界上的新闻不可缺少的把关人

2、人们需要借助把关人的帮助,以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时间和问题中哪些是他们值得关心和注意的(筛选)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议程就是对当前问题进行报道的选择,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议程设置的“时滞”:指媒介对公众的影响从发生到产生效果需要的时间长度。学者斯通和麦库姆斯曾做过一项研究,专门用于考察媒介议程设置的时滞问题。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把先前有关公众议程的数据,与在此之前较长一段时间的媒介内容的议程数据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进而得出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所需要的时间差。对媒介事务人员来说,了解议程作用的时滞,将有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效率。

媒介间议程设置:即媒介议程的重要影响来自其他媒介,特别是精英媒介。(丹斯利&瑞斯)。指某家媒介为其他媒介设置议程的现象。一般而言,具有广泛影响的、被称为精英媒介的较大的通讯社和威望较高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往往为众多地方和较小的媒介设置了议程。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媒介间议程设置除了可以发生在同类媒介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

?克芬豪泽认为,除了实际事件的真实流程外,媒介影响公众对某一议题关注的程度取决于五种机制:

①媒介应顺应事件的流程

②过度报道重要但罕见的事情

③对总体上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选择报道其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④伪事件,或称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⑤事件的总结报道,或按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报道方式来描述无新闻价值的事件

?休梅克&瑞斯在吸收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五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

①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

②来自媒介日常工作管理的影响

③来自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

④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⑤来自意识形态的影响

【实证研究】

议程设置实证研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①媒介对于主要事件的新闻报告和集体公共议程之间的比较研究

②同样是对媒介议程的研究,但是公共议程的分析单元从全体社会成员转换到个体成员的研究,就是说,

事件议程的排列顺序是由个体决定的。

③对于同一件事,一段时间内,媒介报道和舆论倾向的关系研究

④对于同一件事,媒介报道和个体议程中该事件相应的显著性之间的匹配研究

【案例及经典研究】

1、1968 麦库姆斯&肖对总统选举期间的议程设置进行研究,证明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该研究并没有指出这两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2、1972麦库姆斯&肖策划了总统大选期间的夏洛特研究,研究成果为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些依据,即,媒介(至少是报纸)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确有效果,而不是相反。

3、耶鲁大学研究院艾英格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所强调的内容提高了受试者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验证了媒介影响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

4、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

【应用】

1、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进一步研究】

1、不仅在议题层次上发挥作用,在议题属性或称次议题的层次上亦然。

2、议程设置者中,大众媒介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

3、大众媒介常在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和互动中发挥作用。

【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尽管人们对议程设置做过许多研究,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至今尚未透彻理解,即议程设置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需要在这一层次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推动议程设置的全方位研究。

4、教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又称涵化理论、培养理论。20c60s末

【背景】

电视媒介在当时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主要内容】

1、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格伯纳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

3、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后续研究】

为了对赫希及他的批评做出反应,格伯纳及其同事重新审查了涵化理论。

1、他们又提出了两个新概念——“主流化”和“共鸣”:

①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流化”表明,不同社会团体的大量看电视者的意见趋同。但这种“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②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的时候,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涵化效果在“共鸣”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③“主流化”和“共鸣”这两个概念是对涵化理论很大的修正,涵化理论不在宣称电视对所有重度收看者都具有统一和跨界的效果了。它的主张是,电视与其他变量是相互作用的,看电视只对某些次级群体的人有很强的效果,而不是对其他所有人都有影响。

2、涵化理论最近的一个改进是将可能的效果力分为两种类型的变量:

①第一级信念:指对外在世界事实的信念

②第二级信念:指从以上事实推论得出的关于期望与倾向的信念

【评价】

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函化理论可能不支持总体的电视内容,但可能适于特定各类的电视节目。麦克劳德

5、电视暴力的效果

?属于“适度效果”的相关研究范畴,利用了教养理论和社会学系模式

?指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研究。

?有三种学说:

1、净化作用假说:认为电视中的暴力内容替代性的表达的受众的暴力倾向,可以抵制实际暴力行为的发生

2、模仿假说:认为受众从电视中模仿暴力行为并在现实中实施。

3、免除抑制假说:认为电视暴力降低受众对暴力行为的抑制,促使暴力行为实际发生。

如果最后一种假说成立,则电视起到了一种宣扬一种普遍规范的作用,使人们认为暴力是人际关系中可以被接受的方式。

?强大效果论(Powerful-Effect Theory)

20c70s以后的传播效果倾向,包括“沉默的螺旋”、“知识沟假说”、“电视暴力效果”和“第三者效果”等。

?强大效果论不是枪弹论的简单恢复,而是在适度效果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从受众角度出发,探讨媒介带来的的间接、潜在、长期的影响,同时将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1、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

【提出】

1973 [德]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重回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基本观点】

1、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鼓吹的某些观点在社会上

占有优势,会对受众造成一种压力。

大部分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态度和信念而造成孤立,因

而在表达支配意见和不表达意见的个人数量增加的时候,会放

弃原有的想法和态度,实现与主导意见趋同。同时,由于大众

媒介表达支配意见的人增多,再加上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日

益缺乏,就形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这个过程把一种意见确

立为主要意见”,持非主要观点和态度的人,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下,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少。

2、纽曼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三个方面及其交互作用来理解意见的形成。

3、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积累性、普遍性、共鸣性,三者有机结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影响。

共鸣性、统一印象形成的因素有:

①公认的新闻价值观②共同依赖的信源③对某问题的细致研究④为赢得赞许而做出的努力

4、个人在表明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一件事,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者附和。这样。一方的“沉默”势必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得“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

5、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①对什么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③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2、知识沟假说(Knowledge Gap Theory)

【背景】

20c60s 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困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提出】

1970年蒂奇纳(Tichenor)、多诺霍(Donohue)和奥里恩(Olien)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成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基本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

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扩大,而

非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较低的人以

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

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导致“知识沟”的原因分析】

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的知识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会对某些问题早有了解或更深入的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关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的。

【发展与改进】

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2、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也可能是涉及态度和行为的,因此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概念。

3、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于社会经济状况好与差的人群之间,可能还存在于对政治的兴趣多少,以及年龄不同等。

【现实意义】

1、知识沟假说提醒我们: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硬件软件上都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以缩小知识沟的差距。

2、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仍存在地域差距,因此政府应该在“硬件”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

3、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应在“软件”方面培养新媒体使用的技能,加强教育。

4、由于不同人群对媒介的接触有不同,这提醒信息活动的策划者研究受众的必要,若影响不同的受众,就应该选择不同的媒介

3、第三者效果

【提出】

1983 戴维森提出: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的影响。

【观点】

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一般读者可能影响很大。”

这种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与感受有关,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的效果;另一个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些行动组成了原来消息的效果。

人们通常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但这可能是错觉,低估了媒介对他们自己的效果。

4、其他研究

(1)1973门德尔松(Mendelsohn)&麦戈比&法夸尔参与的三个利用大众媒介的研究

指出,大众媒介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强大的效果,因为它遵循了一定的步骤:

①清楚地说明了宣传活动的目的

②对准目标受众

③努力克服受众对特定议题无所谓的态度

④发现与想要强调的内容相关的主题

(2)鲍尔-诺维奇(Ball-Rokeach)《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研究

效果研究的新方向

近期研究,主要从媒介内容分析入手,或从心理学入手。

1、对真实的社会构建(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CSR)

①瑟尔斯(John Searle):在《对真实的建构》中,对客观存在的原始事实和人们主观确认的制度化事实进行了区分,而原始事实成为人们建构社会真实的材料。

②阿多尼&梅尼:提出真实构建的三部分:

客观真实: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

符号真实: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

主观真实: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建构的真实

建议:要想调查对真实的社会建构,就应该包括对所有这三种真实形式的研究。

③埃利奥特&凯利&拜德: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开发出一种模式,表现对人们的主观真实可能带来的影响。

2、媒介的构造(Frame)

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上,人们通常可以看到争论各方竭力以自己的术语去定义(define)或构造(frame)某个议题。新闻媒介也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构造议题。对受众来说,新闻报道的构造可能比新闻报道的偏见更具某些狡猾的,或者说有力的影响。

有时候,构造由当权者定义,然后被大众媒介选中,并加以传播;有时候,对新闻报道的构造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编排设计进行的,它们在以往处理新闻时行之有效。研究结果显示,媒介的构造可以对受众成员产生效果,并影响他们最终对争议问题的解释。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未来走向

大众传播的效果是长期的、间接的、社会的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今后的研究工作要将各部类的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对传者和媒介的研究;将对受众的测试与对传播信息的归纳整理结合起来,并有所扩大;加强研究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看到传播问题的规律性特征。

20c最后20年,效果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媒介的长期效果、潜在效果和间接效果,中介因素、文化模式、传播模式、社会制度等今后仍将作为研究扩大的范围。

以美国为代表的效果研究的两个方向也将延续,并不断被充实和发展

“受众-效果”方向:从社会心理入手,探讨受众对媒介影响的制约因素

“内容-效果”方向:从媒介内容分析入手,探索媒介对现实及其含义的塑造功能的社会构造

今后的传播效果研究将趋向于强大效果论,即广义上的强效果论。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大众媒介的效果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传播”决定着人们寻求和发出信息的方式,决定着人们大部分生活的方式和支配时间的方式,决定着周围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图画及自身形象。

今天,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不单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具有全球性普遍意义的事情。

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个人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受众所希望获得的有关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大多由大众媒介所提供。离开了媒介的生活便如同与世隔绝。

现代教育需要终身教育,走出校门之后,所受的教育基本有大众传播媒介来完成。大众媒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将得到社会肯定的价值观念传给受众,从而促进了受众的社会化。于此同时,儿童也可能从媒介传播的内容中获得一些并非有益的东西。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促使人们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除对个人造成影响外,大众媒介还会对群体、社会和文化发生作用。总得来说,这就是广义的强效果,是长期的、潜在的效果。受众、媒介和社会相互作用,彼此独立而又统一、相互制约和促进着对方的发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意义重大。

【补丁】注:(新闻学概论P142)

A 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枪弹论

选择性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B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二级传播理论

含义论

模式示范论

第十二章传播效果(下)

第一节传播效果的内涵

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过一定媒介渠道的传送到达受众,使受众的思想、态度、行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大众媒介所产生的效果。

受众对信息接受的效果与传播者的初始动机相同,则效果较好。

[英]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媒介效果有以下内涵:

1、从外在形态来看,分为:

媒介的“效果”(media effect):指大众传播已经产生的直接结果,而无论其是否符合传者的期望。

媒介的“效能”(media effective):指大众媒介有关预期目标的功效。

媒介的“效力”(media power):指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或可能产生的间接效应。

2、从内在性质来看,分为:心理效果、政治效果、文化效果、经济效果

3、从媒介影响力来看,则有对个人、群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从媒介效果呈现状态上来讲:显现效果、潜在效果

5、从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讲:即时性效果、延时性效果

麦奎尔将效果分为四种类型:(图略)

有意图的短期效果(宣传、新闻学习、议程设置);无意图的短期效果(个人反应、集体反应、媒介暴力);有意图的长期效果(发展性传播、创新扩散传播);无意图的长期效果(社会化、制度性变化)。

第二节传播效果理论

?个人效果

1、刺激-反应理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

【提出】[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提出

【衍生】“枪弹论”、“皮下注射理论”(见第十一章)

【观点】受众在“S-R”机制的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产生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媒介的效果直观并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

2、认知效果(认知一致性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

?更注重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信息处理过程。

?包含的流派和理论:“格式塔学派”、“卢因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基本观点: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认知矛盾往往会打破心理平衡,使个体出现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个体做出一定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卢因拓扑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的影响和在他的影响下所创立的认知一致性理论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对受众处理媒介信息过程的研究、社会认知研究、对儿童认

(1)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提出】海德(Fritz Heider)公认最早提出认知一致理论。(广告公关)

【内容】

认知平衡理论可以用POX模型来表示:P:代表的是人,即分析的对象(自己)

O:代表的是另外某人(他人)

X:即一个物质的客体、观念或事件(环境)海德的基本假设是,不均衡的状态会使人产生心理紧张,为了减少这种紧张,便产生一种回复平衡的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改变某种关系,即是态度变化。

海德在他的模式中描绘了一个“三合一”的组合模式,即

POX模式。其中,积极肯定的态度用“+”表示,消极否定的态

度用“-”表示。当三者关系都是正的或两个负的一个正的时,

认知是均衡的,当三者关系都是负的或者两正一负时,认知是

不平衡的,而人之不均衡转向认知均衡有两种办法,要么改变

P和O的关系,要么改变P和X的关系

【评价】

1、在海德的理论中,喜欢的程度无法区分,其中的关系不是正

面的即是负面的。

2、他还假设平衡的状态是稳定的,不受外界影响,而不平衡的状态被假设为不稳定的,个人会产生心理紧张,并且这种紧张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是才能缓解。在这个论点中,传播者对该理论感兴趣的焦点所在,因为它包含这一个态度改变和抗拒态度改变的模式:由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便容易向平衡状态改变。由于稳定,平衡状态抵制改变。

(1.5)支持海德平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奥斯古德:“调和理论”——海德平衡理论中的一个特殊例子。(广告公关)

①奥斯古德与包坦于1955提出“调和理论”,认为,人们在头脑里的各种认知因素总是协调一致的,一经发生不协调、不一致,就会导致态度的改变。态度改变是使原来不协调的两种态度都朝着折中、调和的方向移动。改变态度的结果是内心紧张不安的消除或减少。

②原来的态度越是极端的,变动越小;原来态度极端程度越小,变动则越大。因为极端态度的对象对人来说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纽科姆:1953“对称理论”(ABX模式)——对海德的扩充,强调传播,主要用于人际传播。

发展了:

麦克劳德&查菲:“互向模式”,注重人际和群体间双向和互动的传播。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研究概念模式”,基于大众和人际的区别,进行了修正。

由此而言:人际传播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协调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2)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广告公关)

【提出】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在所有认知一致性理论中最具有普遍性。

【观点】

1、单独考虑知识的两个要素,如果一个要素的对应部分总是追随另一个部分的话,这两个要素便处于不和谐的关系中。

2、不和谐是心理上的不舒服产生的,它会促使人试图减轻这种不和谐感,以达到和谐。

3、除了试着减轻不和谐,人们还将积极地避免接触会增加心理不和谐的情景和信息。

【有趣的结果】

1、不和谐理论预测:在做决定时,只要被拒绝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接受的特征,或被挑中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拒绝的特征,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心理。即越难作出的决定越可能在决定后产生不和谐,越重要的决定,决定后的不和谐感越强。

2、角色扮演:人们所要顺从的自己在私下不赞同的团体规范。

3、对信息的寻求与躲避:即选择性基础和选择性注意。人们会注意到使自己有和谐感的信息而忽视违背自己立场,产生不和谐感的信息。

4、理论既可以用于参与者,又可以用于消费者。

注:与海德强调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相比,费斯廷格着重于个体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人之平衡。

3、宣传与说服

【宣传技巧】(Lee&Lee)

①辱骂法(name calling):给予某思想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

②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也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便接受或赞同另一个事物。(名人广告)

③转移法(transfer):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或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权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更可被接受。

④证词法(testimonial):要某些令人尊敬或令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坏话。(名人广告?)

⑤平民百姓法(plain folks):指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相信他或她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名人广告?)

⑥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谎言、清晰的或模糊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得说明。

⑦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做它”,因此我们必须跟上大家,“跳上乐队花车”。

在现代媒介环境下,主要有四种重要的技巧通常应用于说服:采用图形、诉诸幽默、诉诸性感和重复的效果。

【实证研究】

①卡尔·霍夫兰:二战前对美国士兵的说服研究

②“耶鲁传播与态度改变项目”(即:耶鲁研究)

是1946-1961 霍夫兰和同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大规模研究。

研究可分为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以及受众的反应四个方面。

研究从传播方式上探讨劝服艺术的四个命题: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说后说谁更有利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

③以“学习理论”来说明态度改变

【观点】

斯塔次&斯塔次(Staats&Staats,196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经历中,某些字总是同时配以某些情感经验,根据经典的条件作用一个字产生的刺激有计划地伴随着多次无条件的刺激是,这个字便会成为一种有条件的刺激,并且也会引出情绪的反应。

【说服理论的新模式】

①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态度改变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下个阶段的必要前提。

信息得到传播→注意信息→理解信息→接受和服从信息中的观点→新接受的立场得到维持→行为发生对以上各关节进行研究,各环节作用不同,以至于在总效果中可能相互抵消。

②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态度改变包括一种认知代数,态度改变是新旧信息(旧:当前态度﹢新:说服性消息)的整合过程。

每则信息有两个特征:等级值(scale value):接收者对信息的喜好程度

重量值(weight value):信息对接收者的重要性和相关程度

个体接收者对每则信息的评价(等级值和重量值)有不同的方式,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③佩蒂和卡西欧皮的详尽细节可能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研究受众接受和选择信息的精心与否及用心程度。

在受众不同的精心程度下,态度改变的过程可能是非常不同的。面对大量信息的轰炸,一些信息被仔细接收,而另一些信息则被简单、武断的对待。

两个途径:抓住主要问题的路线(the central route)

考虑细枝末节的路线(the peripheral route)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张永桃 行政学 考研笔记 背诵版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行政学》 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说明】本视频结合《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但是两个版本没有实质的差别,大家在考研复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一本。 第一章绪论 1、行政的涵义 (1)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

行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形态。 在中国古代,行政是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如《左传》中的“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在西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理解行政 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类。我国台湾学者将此观点称为“法律执行说”,即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为制定法律,行政为执行法律,司法为维护法律。 2)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不同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行政 西方早期学者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活动的领域,主要指国家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指实现国家目的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指国家政策的执行。美国学者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功能的两分法:认为在所有的政治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即是行政。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释义行政 认为凡是管理活动都是行政。1926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认为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1930年,美国行政学家费富纳在《行政学》一书中,认为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的努力,使政府的工作得以做成。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地概述行政 A、(政府组织方面)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或活动。 B、(政治运用角度)行政乃是民意的实行,国家意志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一种执行活动。 C、(管理的观点和功能的观点)行政乃是以集体的努力与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活动,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对许多人所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是一种专门艺术。 D、(行为科学观点)行政是由有关行政活动的人的行为构成的,是许多人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 我国台湾学者吴挽澜在《行政学新论》中认为,行政实系指政府机关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为达成工作目标,对有关之人、财、事、物、时、空等作有效运用之施政行为。简言之,行政便是化政令为具体行为的一种过程。此种过程,若就行政的效能观念来论,即是输入政令,经由行政系统输出为民服务的绩效。(2)科学理解行政的涵义应明确以下三方面关系 1)要明确行政与国家的关系。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是一个国家概念,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的客体或内容是国家事务,行政的基础是国家权力。行政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活动是国家意志的贯彻和执行,而国家总是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因

最新《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 1.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②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 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②战后大 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 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4.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 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 念。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③从伟人研究到过程与结构。④从 区域性角度到国际性角度。 ①媒介制度。 ②媒介机构(机构关系)。 ③媒介内容(功能关系)。 ④媒介活动(角色关系)。 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的学科: 社会学、心理学、“三论”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社会学研究范例。 ②传播学利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心理学研究范例。②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1922 李普曼《舆论学》 1927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两级传播” 1948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

分子生物学笔

(gene) RNA DNA --(exon) --(intron) 5'-3'-(UTR) () (split-gene) (genome) () DNA 3X1 09(30bp)10 DNA C(C-value Paradox)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genomics,structural genomics functional genomics proteome proteomics DNA (2--3) DNA• ()(>lO5) DNA(Satellite DNA) () 1 DNA () 2 (long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LINES (Short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SINES SINES<500bp>105Alu LINEs>1000bp(7Kb),104-105LINEl ()(Unique Sequence)

(gene family) (ancestral gene)(duplication) (gene cluster)(tandemly repeated genes)rRNA tRNA (Pseudogene) a1a1 (processed pseudogene) 1tRNA 1300tRNA tRNA 2rRNA >l00copy rRNA(28S18S 5.8s-rRNA) 3 30-40copy7q32-q36 (H1H2A H2B H3H4) intron Poly(A)- RNA 4 16p13(24Kb)5'------1--2--1--3' 11p15(60Kb)5'----Gr--Ar--------3' (Supergene family Superfamily) 1A1u 50-1003-6Kb Alu A1u300bp 2X130bp +31bp() 7-21bp(direct repeats)? Alu90%Alu Alu 2• • Variable number tamdem repeat VNTR DNA(minisatellite DNA) (6-40bp)(6-100) VNTR----DNA fingerprint. DNA H-Ras 3short tandem repeat,STR DNA microstallite DNA 2-6(10-60), l0kb

读书笔记《行政学研究》(威尔逊)doc资料

《行政学研究》(威尔逊)读书笔记 初作为跨专业的学生,理论上的不足是制约我对此专业进行研究学习的一大因素。读研选择行政管理专业,是出于我对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管理社会事务的好奇。究竟行政管理是什么,行政管理的对象又是哪些人,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这门学科有什么现实意义和作用,都是我在今后希望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威尔逊在此文中,并没有解答出我全部的困惑,而且由于知识的专业性和翻译问题,有很多生涩难解的部分需要我反复阅读体会他们的含义,但威尔逊这篇行政学开山之作确实打开了我对行政管理学认知的大门,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助益。经过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我学习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行政学研究的历史背景 威尔逊在文中提到“行政科学是已在两千两百年前开始出现的政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在本世纪,几乎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产物。”行政机关是政府中最明显、最显露的部分,它的历程也和政府一样悠久。威尔逊说“我们正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科学”,原因在于垄断资本急剧扩张,政府难以驾驭;政治和社会其他各方面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增多,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正在积累到顶点;1883年,美国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把立法和政治决策的权力归结为政党或政务类公务员的行为和活动,而把执行法律和政治决策作为文官的职责。文官制度改革运动将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方法问题推向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威尔逊认为,行政学并不是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当时的行政学的博士几乎都产自欧洲,它是由法国和德国的教授们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在美国本土应用这门科学,必须要使它美国化,以适应美国政府行政科学化的需要。文中列举了法国、德国、英国行政实践方面的成果,并与美国之间做了比照。

分子生物学笔记

分子生物学笔记 ?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 一、基因(gene) 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 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 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 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 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 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 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基因组学(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 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3%), 二、真核基因组中DNA序列的分类? (一)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lO5) 卫星DNA(Satellite DNA) (二)中度重复序列 1.中度重复序列的特点 ①重复单位序列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②散在分布于基因组中. ③序列的长度和拷贝数非常不均一, ④中度重复序列一般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作为DNA标记. ⑤中度重复序列可能是转座元件(返座子), 2.中度重复序列的分类 ①长散在重复序列(long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LINES ②短散在重复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SINES SINES:长度<500bp,拷贝数>105.如人Alu序列 LINEs:长度>1000bp(可达7Kb),拷贝数104-105,如人LINEl (三)单拷贝序列(Unique Sequence) 包括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和基因间间隔序列, 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

行政管理学习笔记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

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分子生物学笔记第一章基因的结构 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 一、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 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 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 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 ,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 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 基因组学( genomics ),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和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 蛋白质组( proteome )和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 )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 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 —>% ), 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 经重复(duplication) 和突变产生。 基因家族的特点: ①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基因簇(gene cluster)或串联重复基因(tandemly repeated genes),如 rRNA、tRNA和组蛋白的基因;②有些基因家族的成员也可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如珠蛋白基因;③有些成员不产生 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种基因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 . ¥ a1表示与a1相似的假基因. 四、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 ,Superfamily) 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结构上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但功能不同. 第四节细菌和病毒基因组 一、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1 .功能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往往串联在—起,受它们上游的共同调控区控制,形成操纵子结构,2.结构基因中没有内含子,也无重叠现象。 3 .细菌DNA大部分为编码序列。 二、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1 .每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或者DNA,或者RNA ; 2 .病毒核酸大小差别很大,3X10 3 一3X106bp ; 3.除逆病毒外,所有病毒基因都是单拷贝的。 4 .大部份病毒核酸是由一条双链或单链分子(RNA或DNA),仅少数RNA病毒由几个核酸片段组成. 5. 真核病毒基因有内含子,而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基因中无内含子. 6. 有重叠基因. 第五节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组蛋白(histone): 一类小的带有丰富正电荷<富含Lys,Arg)的核蛋白,与DNA有高亲和力. (二).端粒(telomere) :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 区域端粒DNA的特点: 1、由富含G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组成(长达数kb). 人的端粒DNA重复序列:TTAGGC。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六章

第六章 传播过程 第一节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伯洛首先提出将传播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 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过程观 结构观 二、传播模式: 用模式来表述传播的结构和运动过程。 模式: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课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 传播模式的分类: 1,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申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式……3,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的影响模式:议程设置、依赖模式、沉默的螺旋…… 4,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 5,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模式:媒介组织模式、守门人模式…… 第二节线性传播过程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一)拉斯韦尔模式 表明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缺陷:过高估计了传播效果;忽视了反馈。 (二)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与同事韦弗提出通信的数学原理 五个正功能: 一个负功能: 讯息发出的信号所接收信号讯息 二、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a、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直线、单向的过程; b、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静态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第三节控制论传播过程 一、控制论观照下的传播过程 1948,维纳,《控制论》 控制论基本思想: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 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的传播过程成为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即带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原意指控制系统中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传播学认为,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 德弗勒模式最重要的贡献:反馈机制的增加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由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提出(1954) 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兼具编码、译码、释码功能。 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坏。 编码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的制约。 译码:将符号还原成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该模式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且选择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了大众传播中的把关人和多重把关性。 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 (三)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认为传播过程是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 2,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本体运动过程,忽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系统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宏观系统认知 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过程均关注于传播过程系统的内部微观要素与环节。 系统论观点:传播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赖利夫妇模式 二、系统过程传播模式 (一)马莱茨克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1963年提出 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二)梅尔文·德弗勒模式(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的模式) 美国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条件 消费者中趣味不同的受众 投票等政治程序 保护 提供商品、服务、广告等 市场调查 消费 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支撑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内容,它是满足这个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的主要途径,这是自由市场原则支配下的大众传播体系。 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之模式

行政学笔记第二章电子教案

行政学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 一行政系统的界限 (一)定义:行政系统的界限是指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即相互区别,有彼此联系的中介环节 (二)功能:1 抵抗外界环境干扰,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 2 过滤外部环境的投入与行政系统的产出,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二行政环境 (一)定义: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二)影响行政系统运行的因素:1 行政系统之外的环境:即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 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 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 素或条件的总和。 2 行政系统内部环境:即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 响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的总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分类:1自然环境:指行政系统界限外所包括的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各种自然存在事务。 2 社会环境:(1)定义:指行政系统界限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 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 总和 (2)内容:一是对一切行政组织均发生影响的一般社会环境 二是对某种组织有直接影响的特定社会环境 三是行政组织外的团体社会环境 三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的发展不可缺失的条件,行政系统在一定行政环境的影响下存在和发展,与行政环境发生一定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二者之间基本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以行政环境为主体,表现为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系统,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若以行政系统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系统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以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四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系统的表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列〃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 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 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 ③5'-端和 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 裂基因(split-gene),外显子不连续。二、基因组(genome) 一 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 用全部 DNA 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人基因组 3X1 09(30 亿 bp),共编码约 10 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 DNA 量称为 C 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基因组学(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 点:, ①真核基因组 DNA 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 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3%), 二、真核基因组中 DNA 序列的分类 &#8226; (一)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lO5) 卫星 DNA(Satellite DNA) (二)中度重复序列 1〃中度重复序列的特点

①重复单位序列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②散在分布于基因组中〃 ③序列的长度和拷贝数非常不均一, ④中度重复序列一般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作为 DNA 标记〃 ⑤中度重复序列可能是转座元件(返座子), 2〃中度重复序列的分类 ①长散在重复序列(long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LINES ②短散在重复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repeated segments) SINES SINES:长度<500bp,拷贝数>105〃如人 Alu 序列 LINEs:长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五章

第五章 传播的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I、自我传播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达摩祖师:面壁思过 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始至今日,遗址犹存。 大江歌罢掉头东, 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主我 I 客我 Me 有 意 义 的 象 征 符 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

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主要著作: 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 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 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自我传播的主要特性 自我传播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以下三点: ①隐蔽性,这种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身,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其他人共享。 ②内动性,自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传播过程。 自我传播的形式: 1,感觉和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想象 5,情绪和感情 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理解自我传播: 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II、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

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时代背景下的行政学研究 《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引言: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的论文,第一次将行政管理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学问来研究。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是公共行政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当时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思想之所以会产生,跟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至于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离不开的主题。作为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政治文明,虽然在后期的社会发展中会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但它开辟的从行政学的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思想,以及在公共行政学科创建和理论奠基方面的贡献依旧是无可替代的。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伍德罗威尔逊简单的个人经历和大的历史背景方向阐释行政学研究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并简单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最后我想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研究,在威尔逊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从传统视角切换到更为全面,开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视角中去看问题。 背景介绍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的第28任总统,连任31和32届(1913-1921),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是美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出生于牧师家庭的他对和平更加向往,这也对他担任总统之后的外交政策有所影响。威尔逊的父母在1851年移居南方,并认同南部联邦。威尔逊的整个童年算是在教会中度过,后来甚至担任过美国长老会的首任常任秘书,并在1879年担任过一年的会议主席。整体来说威尔逊10岁之后才开始奋发图强,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和大部份行政管理领域的名人一样,他并没有拿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反而是依靠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演讲才能,再加之勤奋刻苦和博览群书才最终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对于行政管理领域而言,往往实践出真知,不能够纸上谈兵。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管理过程并深入其中细致观察才能够体会其弊病与可取之处。当然,以上有点题外话的意味,如果要谈及《行政学研究》的产生背景,我想先要从美国的内战讲起才行。 由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的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内战结束之后,美国为了拓宽疆土掀起了西进运动,这期间在位的林肯总统修了大量的铁路,为之后的移民涌入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大量涌入的移民也改变了美国城市人口的构成,使得穷人更加贫穷,富人更加奢靡,财富分配的两极化日趋严重。官商勾结的腐败行径层出不穷,官员利用手中权力与商人进行权钱交易。上至国会下至市政府,都成了贪污腐败分子聚会的场所。城市脏乱差的治理、治安的维持,工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资本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七章.r

第七章 传播者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控制分析: 1、传播者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控制; 2、传播者所受的社会因素的控制。 第一节传播者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制度与传播的四种体制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和型造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过时。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基本的原则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梅尔文·德弗勒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体制 2、自由主义传播体制 3、社会责任传播体制 4、苏维埃-极权主义传播体制 1、集权主义(君主独裁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广泛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查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2、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他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本控制。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他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②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多注意肤浅和刺激性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3、社会责任(自我约束式)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Ⅱ笔记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Ⅱ 专题一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转导(一)名词解释 (1)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是指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 (2)受体(receptor):是指细胞中能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之特异结合、引起相应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3)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是指使蛋白质磷酸化的酶。 (二)简答分析 (1)细胞通讯的方式及每种作用方式的特点。 答: (2)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的基本规律。

答:配体→膜受体→第二信使→效应蛋白→效应。(3)试以肾上腺素、干扰素、胰岛素、心纳素为例,阐述其信息转导过程。 答:①肾上腺素:cAMP-PKA途径; 过程:首先肾上腺素与其受体结合,使G蛋白被激活;然后G蛋白与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相互作用,后者将ATP转化为cAMP;最后cAMP磷酸化PKA,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②胰岛素:受体型TPK途径; 过程:胰岛素与其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使其受体中的TPK激活,随后通过下游的Ras途径继续传递信号,直至发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③干扰素:Jak-STAT途径; 过程:首先干扰素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二聚化,然后受体使JAK(细胞内TPK)激活,接着JAK将下游的STAT磷酸化形成二聚体,暴露出入核信号,最后STAT进入核内,调节基因表达,产生生物学效应。 ④心钠素:cGMP-PKG途径; 过程:心钠素与其受体结合,由于该受体属于GC型酶偶联受体,具有鸟苷酸环化酶的的活性,因此结合后可直接将GTP转化为cGMP,进而激活下游的PKG,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4)类固醇激素是如何调控基因表达的? 答:类固醇激素穿膜后与细胞内(或核内)受体结合,使受体变构形成激素受体活性复合物并进入细胞核中,然后以TF的形式作用于特异的DNA序列,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专题二基因分析的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DNA或RNA)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经退火处理,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指采用杂交的手段(方式),用一已知序列的DNA或RNA片段(探针)来测检样品中未知核苷酸顺序。 (3)探针(Probe):是指用来检测某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标记DNA或RNA片段。 (4)增色效应:是指DNA变性时260nm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 (5)解链温度(Tm):是指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 紫外光的吸光度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即50%DNA 分子发生变性的温度。 (6)转基因:是指是借助基因工程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

分子生物学笔记完全版

分子生物学笔记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 第一节基因和基因组 一、基因(gene) 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 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 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 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 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split-gene),外显子不连续。 二、基因组(genome) 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的碱基对总数表示。人基因组3X1 09(30亿bp),共编码约10万个基因。 每种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与进化的复杂性并不一致(C-value Paradox)。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基因组学(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处于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体结构中. ②真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的很小部分(2—3%), 三、基因家族(gene family)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经重复(duplication)和突变产生。 基因家族的特点: ①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基因簇(gene cluster)或串联重复基因(tandemly repeated genes),如rRNA、tRNA和组蛋白的基因;②有些基因家族的成员也可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如珠蛋白基因;③有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种基因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Ψa1表示与a1相似的假基因. 四、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 ,Superfamily) 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结构上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但功能不同. 第四节细菌和病毒基因组 一、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1.功能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往往串联在—起,受它们上游的共同调控区控制,形成操纵子结构, 2.结构基因中没有内含子,也无重叠现象。 3.细菌DNA大部分为编码序列。 二、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1.每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或者DNA,或者RNA; 2.病毒核酸大小差别很大,3X103一3X106bp; 3.除逆病毒外,所有病毒基因都是单拷贝的。 4.大部份病毒核酸是由一条双链或单链分子(RNA或DNA),仅少数RNA病毒由几个核酸片段组成. 5.真核病毒基因有内含子,而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基因中无内含子. 6.有重叠基因. 第五节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组蛋白(histone):一类小的带有丰富正电荷<富含Lys,Arg)的核蛋白,与DNA有高亲和力. (二).端粒(telomere):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区域 端粒DNA的特点: 1、由富含G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组成(长达数kb). 人的端粒DNA重复序列:TTAGGC。

行政学笔记(张永桃版本).

第一讲绪论部分 一、什么是行政学? 1、关于行政的几种权威性的解释---行政的涵义 (1)行政管理活动是从政治活动中派生出来,是行政管理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它离不开政治活动,是一种行政过程中的政治; (2)行政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相对私人部门管理的一种公共管理活动; (3)行政管理活动在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机制中只是三个分立权力部门中的一个.在其最初的制度设计中它只是执行部门,而不是决策部门. 2、行政学的定义和特点 (1)行政的通俗定义:国家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相区别)权力。 ①主体:国家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②行政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行政权力 ③客体:国家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相区别) (2)行政学的概念界定: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国家政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3)行政学的特点:公共性、合法性、强制性、操作性、一元性(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只有一个行政系统;在每个行政系统内,只有一个行政权力中心;上下级之间是命令和服从的不可逆关系) 3、总结: (1)行政学研究的主体是国家行政组织; (2)行政活动的前提是依法行政; (3)国家政务,包括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机关自身事务是行政学研究的对象;(4)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合法性、强制性、操作性和一元性的特点. (5)行政学研究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提高行政效率; (6)行政学研究的实质是探求和揭示行政活动的规律,它的表现形式为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7)行政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取得良好效果。否则,行政学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二、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行政学的研究内容:(1)行政学的特点、性质和发展历史; (2)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关系; (3)行政主体,包括行政组织及体制、行政领导者、行政人员等; (4)行政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等具体的管理活动; (5)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条件,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伦理、财务行政、后勤和办公管理等; (6)行政改革和发展 2、行政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研究方法 (2)法学研究方法 (3)事实研究方法,又称行政调查法 (4)比较研究方法 (5)系统研究方法,又称环境研究法 (6)案例研究方法,又称个案研究法 (7)摸拟研究方法 三、西方的行政学发展进程(行政学发展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科学管理时期(1887----二战前)——理论体系初构阶段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 ①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913-1921年32、33界美国总统} 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