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STM32系列微控制器开发工具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84
STM32使用说明STM32是一系列由STMicro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32位微控制器,它们集成了处理器核、存储器和外设,并能够在嵌入式系统中控制硬件设备。
STM32系列芯片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提供了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介绍STM32的使用说明,包括其主要特性、开发工具和开发流程。
首先,STM32微控制器的主要特性如下:1. 32位核心处理器:STM32系列采用ARM Cortex-M处理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2.多种型号选择:STM32微控制器有多种不同型号可供选择,包括主频、封装、存储容量等方面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3.丰富的外设:STM32集成了丰富的外设,包括通用输入输出(GPIO)、通用串行接口(USART)、SPI接口、I2C接口、定时器和PWM 生成器等,可用于连接各种外部传感器和执行器。
4.低功耗模式:STM32支持多种低功耗模式,通过灵活地控制功耗,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或减少功耗。
5. 丰富的开发生态系统:STMicroelectronics为STM32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和开发文档,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开发板和软件库等,方便开发者进行应用开发和调试。
其次,STM32的开发工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STM32Cube软件套件:这是STMicroelectronics提供的一套软件工具,用于开发和配置STM32芯片。
它包括STM32CubeMX配置工具和STM32Cube库,可以帮助开发者生成初始化代码、配置外设和生成项目模板。
2. Keil MDK:Keil是ARM公司提供的一套开发工具,包括C编译器、调试器和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用于编写、编译和调试STM32的应用程序。
3. IAR Embedded Workbench:IAR是一家瑞典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包括C编译器、调试器和IDE,在STM32的开发中也有广泛应用。
STM32开发板介绍STM32开发板是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基于ARM Cortex-M处理器架构的嵌入式微控制器。
STM32系列开发板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
首先,STM32开发板具有广泛的型号选择。
STMicroelectronics提供了几十个不同型号的STM32微控制器,包括STM32F0、STM32F1、STM32F2、STM32F3、STM32F4、STM32F7、STM32L0、STM32L1、STM32L4等系列。
每个系列又有多个具体型号可供选择,满足不同需求的设计师的要求。
其次,STM32开发板具有丰富的外设功能。
除了基本的GPIO、USART、I2C、SPI等通用外设之外,STM32开发板还提供了更多的专用外设,如ADC(模数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定时器和计数器、PWM(脉宽调制)控制器、USB接口、以太网控制器等。
这些外设使得STM32开发板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提高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STM32开发板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基于Cortex-M处理器架构,STM32微控制器具有高效的指令集、低功耗和高性能特性。
处理器速度可以从几十MHz到几百MHz不等,具备不同级别的性能。
高性能的处理能力使得STM32开发板可以处理复杂的算法和实时任务,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运动控制和图形处理。
第四,STM32开发板支持丰富的开发平台。
STMicroelectronics提供了STM32Cube软件套件,该套件包括了一系列的驱动程序、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示例,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快速地开发基于STM32的应用。
此外,还有基于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和ST-LINK调试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软件开发和调试。
另外,STM32开发板还兼容其他多种开发工具和软件包,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
stm32单片机应用基础与项目实践STM32单片机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它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以及易于开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从STM32单片机应用基础和项目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STM32单片机应用基础1.硬件平台STM32单片机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又有多个型号,因此在选择硬件平台时需要考虑应用场景、性能要求等因素。
通常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厂商资料手册等途径了解不同型号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硬件平台。
2.开发环境STM32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包括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目前常用的开发工具有Keil、IAR等,编程语言主要是C语言。
在进行开发之前,需要安装相应的开发工具和驱动程序,并学会使用它们。
3.编程模式STM32单片机的编程模式包括裸机编程和操作系统编程。
裸机编程是指直接在裸板上进行编程,需要自己编写所有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编程是指在单片机上运行操作系统,例如FreeRTOS、uC/OS等,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4.应用程序STM32单片机的应用程序包括驱动程序和上层应用程序。
驱动程序主要负责与硬件设备的交互,例如GPIO、USART、SPI等;上层应用程序则是在驱动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例如控制LED灯、读取温度传感器等。
二、STM32单片机项目实践1. LED灯控制LED灯控制是STM32单片机的入门项目,通过控制LED灯的亮灭,可以熟悉STM32单片机的GPIO编程。
具体实现步骤为:初始化GPIO口为输出模式,然后通过设置GPIO口电平的方式控制LED 灯的亮灭。
2. 温度传感器读取温度传感器读取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应用,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实现温度监测和控制。
具体实现步骤为:初始化SPI接口,然后通过SPI接口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为温度值进行显示。
3.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需要使用到STM32单片机的USART、SPI等多个模块。
stm32应用与全案例实践STM32是意法半导体推出的一款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计算性能和实时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
在STM32的应用中,有一些经典的案例,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案例。
1.制作DIY游戏机DIY游戏机是一个有趣的项目,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编程和电子知识。
通过使用STM32,可以构建一个基于Raspberry Pi的游戏机,它具有128x64 OLED屏幕、A/B按钮、D-pad 和杆。
使用STM32还可以实现双人游戏,通过串口连接两台游戏机。
2.智能家居应用STM32可以用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灯、智能窗帘、智能门锁等。
通过使用STM32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此外,还可以使用STM32的语音识别功能和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智能家居体验。
3.汽车电子应用STM32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中,例如车载导航、车载娱乐、车载传感器等。
STM32可以通过在汽车内部安装传感器,监测车辆的速度、转向、温度、湿度等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车载导航和娱乐系统中进行处理。
此外,STM32还可以用于汽车安全系统,例如自动紧急制动、自动驾驶等。
4.工业自动化应用STM32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例如机器人控制、PLC控制、工业传感器等。
STM32可以通过与其他工业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自动化流程的控制和监测。
此外,STM32还可以与云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整合,为工业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总之,STM32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对于学习STM32的人来说,了解这些案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STM32的应用。
stm32单片机程序设计与实现说明一、背景信息STM32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32位ARM Cortex-M系列单片机。
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STM32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
二、技术演进1. STM32单片机采用了最新的ARM Cortex-M系列核心,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度的集成度。
2. STM32单片机提供了丰富的外设功能,包括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模拟转换器(ADC、DAC)、定时器等,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3. 通过开发环境(例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提供的开发工具和库函数,开发者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STM32单片机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三、市场变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于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需求更加迫切。
STM32单片机凭借其多种型号和强大的性能优势,逐渐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单片机之一。
四、STM32单片机程序设计与实现步骤1. 硬件准备:选择适合的STM32单片机型号,并搭建相应的硬件环境,包括外围设备连接、电源供应等。
2. 开发环境配置:安装并配置相应的开发工具和库函数,确保能够正常编译、下载程序。
3. 程序设计与编写: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STM32单片机的程序架构,编写相应的C语言代码。
4. 调试与测试:通过在线调试工具或者仿真器,对程序进行调试与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烧录与运行:将程序下载到STM32单片机中,并进行实际运行和验证。
五、实用技巧与指导意义1. 程序优化:结合STM32单片机的特点,充分利用硬件资源,进行程序的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2. 低功耗设计:合理配置STM32单片机的功耗模式,采用节能策略,延长系统的电池寿命。
3. 外设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充分利用STM32单片机的外设功能,实现各种功能的扩展和接口的连接。
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一、STM32概述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系列。
该系列具有丰富的外设和性能优秀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二、STM32的特性1. Cortex-M内核STM32采用的是Cortex-M内核,该内核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设计而开发,在低功耗、高效率、可靠性方面具有相应的优势。
2. 丰富的外设STM32拥有众多的外设,包括通用型外设、高级控制外设、安全保障外设、音频外设等,能够满足不同嵌入式系统的要求。
3. 灵活性高STM32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支持,能够针对不同的嵌入式系统需求进行开发和定制,拥有极高的灵活性。
三、STM32的应用STM32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如汽车电子、程序控制器、安防系统、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四、STM32的开发方式STM32的开发方式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基于Keil MDK-ARM的开发方式,主要流程如下:1. 搭建开发环境安装Keil MDK-ARM集成开发环境,并导入STM32的支持包,同时连接开发板和PC,以便进行调试。
2. 编写代码在Keil MDK-ARM开发环境中编写C语言代码,并通过软件仿真功能调试程序。
3. 烧录程序将编写的程序烧录到MCU中,通过调试器进行在线调试和调整,直到程序稳定运行。
五、STM32的优势和未来1. 优势STM32作为一款优秀的32位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性能优越的特点,能够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未来随着新一代技术的不断发展,STM32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未来,STM32将持续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性。
六、总结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其丰富的外设和高效的性能极大地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stm32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全案例实践pdf资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STM32作为一款性能强大、功能丰富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受到了众多开发者的青睐。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STM32的应用开发技术,一份全案例实践PDF资料应运而生。
这份资料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STM32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开发过程。
首先,资料从STM32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让读者对STM32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着,资料介绍了STM32的开发环境搭建,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准备工作。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快速上手STM32的开发工作。
接下来,资料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实践,详细介绍了STM32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比如,资料介绍了如何使用STM32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包括温度控制、灯光控制等功能。
此外,资料还介绍了如何使用STM32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包括红绿灯控制、车辆识别等功能。
通过这些案例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STM32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除了案例实践,资料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和实例代码。
这些实验和实例代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TM32的开发技术。
同时,资料还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说明,让读者可以轻松地进行实验和代码的编写。
通过这些实验和实例代码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资料还介绍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硬件连接问题、软件调试问题等。
资料通过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实际开发中的困难和疑惑。
总之,这份STM32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全案例实践PDF资料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这份资料,读者可以全面了解STM32的应用开发技术,掌握STM32的开发环境搭建和实际应用开发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和实例代码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希望这份资料能够帮助更多的开发者更好地应用STM32嵌入式技术,推动嵌入式技术的发展。
stm32 cube programmer 使用说明STM32 Cube Programmer 是一款用于编程和调试ST微电子公司的STM32微控制器的软件工具。
本文将为您提供使用STM32 Cube Programmer的详细说明,以帮助您快速上手。
1. 软件安装:您需要从ST微电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下载并安装STM32 Cube Programmer软件。
安装完成后,您可以在开始菜单中找到并启动该软件。
2. 连接硬件:在开始使用STM32 Cube Programmer之前,您需要确保您的STM32微控制器板卡已经正确连接到计算机。
请使用USB线缆将STM32板卡连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
3. 打开工程:在STM32 Cube Programmer的主界面上,点击“File”并选择“Open Project”选项,然后导航到您的工程文件所在的位置。
选择并打开您要进行编程的工程文件。
4. 配置目标设置:在左侧"Target"选项卡中,选择与您所使用的STM32微控制器主板对应的型号。
您还可以选择烧录器件的存储器类型和起始地址。
5. 配置编程操作:在"Read & Write"选项卡中,您可以选择读取或编写操作。
选择“Read”以读取目标设备的存储器数据,或选择“Write”以将编程文件烧录到目标设备。
6. 选择编程文件:在"File"选项卡中,点击“Browse”按钮以导航到您的编程文件所在的位置。
选择正确的文件并点击“打开”将其载入STM32 Cube Programmer。
7. 开始编程:确保您已经正确连接了目标设备并选择了正确的编程文件后,点击"Run"选项卡中的“Start”按钮以开始编程操作。
软件将自动执行编程过程并显示进度和结果。
8. 调试功能:STM32 Cube Programmer还提供了调试功能,您可以使用该工具进行调试操作以检查程序的运行状态。
嵌⼊式单⽚机STM32应⽤技术(课本)⽬录SAIU R20 1 6 第1页第1 章. 初识STM32 (1)1.1. 课前预习 (1)1.2. 概述 (1)1.3. 什么是STM32 (1)1.4. STM32 能做什么 (2)1.5. STM32 怎么选型 (3)1.5.1. STM32 分类 (3)1.5.2. STM32 命名⽅法 (4)1.5.3. 选择合适的MCU (4)1.5.4. PCB 哪⾥打样 (6)1.6. 总结 (7)1.7. 课后练习 (7)第2 章. STM32 的结构和组成 (8)2.1. 课前预习 (8)2.2. 概述 (8)2.3. 什么是寄存器 (8)2.4. STM 32 长啥样 (8)2.5. 芯⽚⾥⾯有什么 (10)2.5.1. ICode 总线 (10)2.5.2. 驱动单元 (10)2.5.3. 被动单元 (11)2.6. 存储器映射 (13)2.7. 寄存器映射 (14)2.7.1. STM32 的外设地址映射 (15)2.7.2. 总线基地址 (15)2.7.3. 外设基地址 (15)2.7.4. 外设寄存器 (16)2.8. C 语⾔对寄存器的封装 (16)2.8.1. 封装总线和外设基地址 (16)2.8.2. 封装寄存器列表 (17)2.9. 课后练习 (20)第3 章. 初识STM32 标准库 (21)3.1. 课前预习 (21)3.2. 概述 (21)3.3. 库⽬录、⽂件简介 (21)3.4.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件夹 (24)3.5. 库各⽂件间的关系 (26)3.6. 初识库函数 (28)⽬录第2 页SAIUR201 6陈德⾦⽼师编著3.7. 课后练习 (29)第4 章. GPIO 的使⽤ (30)4.1. 课前预习 (30)4.2. 概述 (30)4.3. GPIO 简介 (30)4.4. GPIO 框图剖析 (31)4.4.1. 保护⼆极管及上、下拉电阻 (31)4.4.2. P-MOS 管和N-MOS 管 (31)4.4.3. 输出数据寄存器 (33)4.4.4. 复⽤功能输出 (34)4.4.5. 输⼊数据寄存器 (34)4.4.6. 复⽤功能输⼊ (34)4.4.7. 模拟输⼊输出 (34)4.5. GPIO ⼯作模式 (35)4.5.1. 输⼊模式(模拟/浮空/上拉/下拉) (35)4.5.2. 输出模式(推挽/开漏) (35)4.5.3. 复⽤功能(推挽/开漏) (35)4.6. 点亮LED-硬件设计 (37)第5 章. STM32 RCC 时钟系统 (43)5.1. 课前预习 (43)5.2. 概述 (43)5.3. RCC 主要作⽤—时钟部分 (43)5.4. RCC 框图剖析—时钟部分 (43)5.5. 系统时钟 (44)5.5.1. HSE ⾼速外部时钟信号 (44)5.5.2. PLL 时钟源 (45)5.5.3. PLL 时钟PLLCLK (45)5.5.4. 系统时钟SYSCLK (45)5.5.5. AHB 总线时钟HCLK (45)5.5.6. APB2 总线时钟HCLK2 (45)⽬录SAIU R20 1 6 第3页5.5.7. 总线时钟HCLK1 (46)5.6. 设置系统时钟库函数 (46)5.7. 其他时钟 (47)5.7.1. USB 时钟 (47)5.7.2. Cortex 系统时钟 (47)5.7.3. ADC 时钟 (48)5.7.4. RTC 时钟、独⽴看门狗时钟 (48)5.7.5. MCO 时钟输出 (48)5.8. 配置系统时钟实验 (48)5.8.1. 使⽤HSE (48)5.8.2. 使⽤HSI (48)5.8.3. 硬件设计 (49)5.8.4. 软件设计 (49)5.8.5. 编程要点 (49)5.8.6. 代码分析 (49)5.8.7. 下载验证 (54)第6 章. STM32 中断应⽤概览 (55)6.1. 课前预习 (55)6.2. 概述 (55)6.3. 异常类型 (55)6.4. NVIC 简介 (56)6.5. NVIC 寄存器简介 (56)6.6. NVIC 中断配置固件库 (57)6.7. 优先级的定义 (58)6.7.1. 优先级定义 (58)6.7.2. 优先级分组 (58)6.8. 中断编程 (59)6.9. 课后练习 (60)第7 章. EXTI—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 (61)7.1. 课前预习 (61)7.2. 概述 (61)7.3. EXTI 简介 (61)7.4. EXTI 功能框图 (61)7.5. 中断/事件线 (63)7.6. EXTI 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64)7.7. 外部中断控制实验 (65)7.7.1. 硬件设计 (65)7.7.2. 软件设计 (65)⽬录第4 页SAIUR201 6陈德⾦⽼师编著7.7.3. 编程要点 (65)7.7.4. 代码分析 (65)7.7.5. 下载验证 (69)7.8. 课后练习 (69)第8 章. SysTick 系统定时器 (70)8.5.4. 代码分析 (73)8.6. 课后练习 (79)第9 章. USART—串⼝通讯 (80)9.1. 课前预习 (80)9.2. 概述 (80)9.3. 串⼝通讯协议简介 (80)9.3.1. 物理层 (80)9.3.2. 协议层 (84)9.4. STM32 的USART 简介 (85)9.5. USART 功能框图 (85)9.6. USART 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90)9.7. USART1 接发通信实验 (91)9.7.1. 硬件设计 (92)9.7.2. 软件设计 (92)9.7.3. 编程要点 (92)9.7.4. 代码分析 (93)9.7.5. 下载验证 (97)9.8. 课后练习 (97)第10 章. DMA 直接存储区访问 (98)10.1. 课前预习 (98)10.2. 概述 (98)10.3. DMA 简介 (98)10.4. DMA 功能框图 (98)10.5. DMA 数据配置 (100)10.6. DMA 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01)⽬录SAIU R20 1 6 第5页10.7. DMA 存储器到存储器模式实验 (103)10.7.1. 硬件设计 (103)10.7.2. 软件设计 (103)10.7.3. 编程要点 (103)10.7.4. 代码分析 (104)10.7.5. 下载验证 (107)10.8. 课后练习 (107)第11 章. TIM 基本定时器 (108)11.1. 课前预习 (108)11.2. 概述 (108)11.3. 定时器分类 (108)11.4. 基本定时器功能框图讲解 (109)11.5. 定时器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10)11.6. 基本定时器定时实验 (111)11.6.1. 硬件设计 (111)11.6.2. 软件设计 (111)11.6.3. 编程要点 (111)11.6.4. 软件分析 (111)11.6.5. 下载验证 (114)11.7. 课后练习 (114)第12 章. TIM ⾼级定时器 (115)12.1. 课前预习 (115)12.2. 概述 (115)12.3. ⾼级控制定时器 (115)12.4. ⾼级控制定时器功能框图 (116)12.4.1. 时钟源 (117)12.4.2. 外部时钟模式1 (117)12.4.3. 外部时钟模式2 (118)12.4.4. 内部触发输⼊ (119)12.4.5. 输⼊捕获 (121)12.4.6. 输出⽐较 (122)12.4.7. 断路功能 (125)12.5. 输⼊捕获应⽤ (125)⽬录第6 页SAIUR201 6陈德⾦⽼师编著12.7.2. PWM 边沿对齐模式 (128)12.7.3. PWM 中⼼对齐模式 (129)12.8. 定时器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29)12.8.1.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130)12.8.2. TIM_OCInitTypeDef (130)12.8.3. TIM_ICInitTypeDef (131)12.8.4. TIM_BDTRInitTypeDef (132)12.9. PWM 互补输出实验 (133)12.9.1. 硬件设计 (133)12.9.2. 软件设计 (133)12.9.3. 编程要点 (133)12.9.4. 软件分析 (134)12.9.5. 下载验证 (136)第13 章. I2C 通讯 (138)13.1. 课前预习 (138)13.2. 概述 (138)13.3. I2C 协议简介 (138)13.3.1. I2C 物理层 (139)13.3.2. 协议层 (140)13.3.3. 通讯的起始和停⽌信号 (141)13.4. STM32 的I2C 特性及架构 (144)13.4.1. STM32 的I2C 外设简介 (144)13.4.2. STM32 的I2C 架构剖析 (145)13.4.3. 通讯过程 (147)13.5. I2C 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49)13.6. I2C—读写EEPROM 实验 (150)13.6.1. 硬件设计 (150)13.6.2. 软件设计 (151)13.6.3. 编程要点 (151)13.6.4. 代码分析 (152)13.6.5. 下载验证 (167)13.7. 课后练习 (168)第14 章. SPI 通讯 (169)14.1. 课前预习 (169)14.2. 概述 (169)14.3. SPI 协议简介 (169)14.3.1. SPI 物理层 (169)14.3.2. 协议层 (171)⽬录SAIU R20 1 6 第7页14.4. STM32 的SPI 特性及架构 (173)14.4.1. STM32 的SPI 外设简介 (173)14.4.2. TM32 的SPI 架构剖析 (174)14.4.3. 通讯过程 (175)14.5. SPI 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77)14.6. SPI—读写串⾏FLASH 实验 (178)14.6.1. 硬件设计 (179)14.6.2. 软件设计 (179)14.6.3. 编程要点 (180)14.6.4. 代码分析 (180)14.6.5. 下载验证 (198)14.7. 课后练习 (198)第15 章. 陀螺仪姿态检测 (199)15.1. 课前预习 (199)15.2. 概述 (199)15.3. 姿态检测 (199)15.3.1. 基本认识 (199)15.3.2. 坐标系 (200)15.4. 利⽤陀螺仪检测⾓度 (201)15.5. 利⽤加速度计检测⾓度 (202)15.9.2. MPU6050 模块的引脚功能说明 (205)15.9.3. MPU6050 模块的硬件原理图 (205)15.10. MPU6050 模块的特性参数 (206)15.11. MPU6050—获取原始数据实验 (207)15.11.1. 硬件设计 (207)15.11.2. 配套程序简介 (208)15.11.3. 软件设计 (209)15.11.4. 程序设计要点 (209)15.11.5. 代码分析 (209)15.11.6. 下载验证 (215)15.12. MPU6050—利⽤DMP 进⾏姿态解算 (216)15.12.1. 硬件设计 (216)15.12.2. 软件设计 (216)15.12.3. 程序设计要点 (216)⽬录第8 页SAIUR201 6陈德⾦⽼师编著15.12.4. 代码分析 (216)15.12.5. 下载验证 (226)15.13. MPU6050—使⽤第三⽅上位机 (227)15.13.1. 硬件设计 (227)15.13.2. 软件设计 (227)15.13.3. 程序设计要点 (227)15.13.4. 代码分析 (227)15.13.5. 下载验证 (231)第1 章.初识STM32SAIU R20 1 6 第1页第1 章. 初识STM321.1. 课前预习在书上找到答案。
stm32单片机开发资料书上手STM32单片机开发资料书[stm32单片机开发资料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STM32单片机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指导。
对于那些刚入门STM32单片机开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他们的好帮手。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这本书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需要一本STM32单片机开发资料书。
STM32是一款非常广泛使用的单片机系列,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学习和开发STM32单片机需要对其架构、寄存器、外设等有深入的了解。
而这本资料书,将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使用STM32单片机进行开发,并提供许多实用的例程和技巧。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有关STM32单片机开发资料书的问题:第一步:了解STM32系列单片机在这本资料书中,我们将学习关于STM32单片机的硬件架构、芯片规格、引脚定义等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STM3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二步:学习开发环境的搭建在本书中,我们将了解如何搭建STM32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开发工具和驱动程序,设置编译器等。
通过正确搭建开发环境,我们将能够开始进行STM32单片机的开发工作。
第三步:学习编程语言和库函数为了编写STM32单片机的应用程序,我们需要学习适用的编程语言和库函数。
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STM32单片机的程序,并给出一些常用的库函数和实用的编程技巧。
第四步:应用例程和项目设计本书将提供一些基于STM32单片机的实用例程和项目设计,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参考这些例程和项目设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和项目。
第五步:调试和故障排除在STM32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故障。
本书将介绍一些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并提高开发效率。
第六步: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在完成本书的学习后,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来提高自己的STM32单片机开发水平。
stm32单片机应用与全案例实践
STM32单片机是ST公司推出的一种32位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扩展等特点,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常见的STM32单片机系列有STM32F0、STM32F1、STM32F2、STM32F3、STM32F4、STM32L0、STM32L1、STM32L4等。
STM32单片机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安防监控、交通运输等领域。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控制器、蓝牙、核心板、开发板、智能家居、工业控制、人机界面、医疗设备、智能穿戴、安防监控、电源管理、车载电子、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军工等。
为了更好地学习STM32单片机,我们可以通过全案例实践的方式进行训练和考核。
全案例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学习STM32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芯片内部结构、时钟、引脚、GPIO、模拟量输入输出、定时器、中断等。
2.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要使用的外设,例如LED、按键、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蜂鸣器、OLED等。
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并进行PCB设计,将STM32单片机、各种元件和外设连接起来。
4. 在Keil软件中进行编程,编写程序实现所需功能。
编程要点包括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DMA传输、ADC转换等。
5.进行调试,测试程序是否满足需求。
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电路连接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存在死循环或死机等常见问题。
通过全案例实践的方式,我们可以掌握STM32单片机的应用和开发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章STM32系列微控制器开发工具与应用STM32微处理器基于ARM核,所以很多基于ARM嵌入式开发环境都可用于STM32开发平台。
开发工具都可用于STM32开发。
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可以加快开发进度,节省开发成本。
本章将先对STM32常用的开发工具Keil MDK和IAR EWARM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结合STM32_SK仿真评估板和STM32F103C的开发板讲解STM32片上资源使用,最后给出一个基于STM32的数据采集器的应用实例。
5.1 Keil MDK介绍Keil是德国知名软件公司Keil(现已并入ARM 公司)开发的微控制器软件开发平台,是目前ARM内核单片机开发的主流工具。
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功能组合在一起。
uVision当前最高版本是uVision3,它的界面和常用的微软VC++的界面相似,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在调试程序,软件仿真方面也有很强大的功能。
因此很多开发ARM应用的工程师,都对它十分喜欢。
5.1.1 开发过程及集成开发环境简介1.Keil的软件开发周期使用Keil来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周期和其他的平台软件开发周期是差不多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一个工程,选择一块目标芯片,并且做一些必要的工程配置。
2.编写C或者汇编源文件。
3.编译应用程序。
4.修改源程序中的错误。
5.联机调试。
下面这种结构图完整描述了Keil开发软件的整个过程。
©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81图5.1.Keil软件开发周期图2.uVision3 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3 IDE是一款集编辑,编译和项目管理于一身的基于窗口的软件开发环境。
uVision3集成了C语言编译器,宏编译,链接/定位,以及HEX文件产生器。
uVision3具有如下特性:功能齐全的源代码编辑器,用于配置开发工具的设备库,用于创建工程和维护工程的项目管理器,所有的工具配置都采用对话框进行,集成了源码级的仿真调试器,包括高速CPU和外设模拟器,用于往Flash ROM下载应用程序的Flash编程工具,完备的开发工具帮助文档,设备数据表和用户使用向导。
uVision3具有良好的界面风格,下图是一个典型的调试时的窗口。
©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82调试窗口反汇编窗口 工程区©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483外设对话框图5.2.uVision3 IDE 调试界面工程区:用于访问文件组和文件,调试是可以查看CPU 寄存器。
输出窗口:显示编译结果,以便快速查找错误的地方,同时还是调试命令输入输出窗口,也可以用于显示查找结果。
内存窗口:显示指定地址内村里的内容。
查看和调用栈窗口:用于查看和修改变量的值,并且现实当前函数调用树。
代码窗口:用于查看和编辑源文件。
外设对话框:检查微控制的片上外设的状态。
3. ULINK USB-JTAG 接口适配器ULINK USB-JTAG 是一个用于连接PC USB 口和开发板JTAG 口的小硬件适配器。
通过ULINK 你可以在真实的目标板上创建,下载和测试嵌入式应用。
ULINK 支持如下操作:下载目标程序。
检查内存和寄存器。
单步运行程序。
插入多个断点。
实时运行程序烧写FLASH 存储器图5.3. ULINK图5.4. ULINK连接示意图5.1.2 工程管理在项目开发中,并不是仅有一个源程序就行了,还要为这个项目选择CPU(Keil支持数百种CPU,而这些CPU的特性并不完全相同),确定编译、汇编、连接的参数,指定调试的方式,有一些项目还会有多个文件组成等,为管理和使用方便,Keil使用工程(Project)这一概念,将这些参数设置和所需的所有文件都加到一个工程中,只对工程而不是对单一的源程序进行编译(汇编)和连接等操作。
下面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例子HelloWorld来讲解如何建立工程和配置工程。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将实现开发板上的LED1闪烁,本例使用STM32F103C开发板为目标板。
5.1.2.1 新建工程点击菜单“Project”,选择“New uVision Project”,这是将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要求给将要建立的工程起一个名字。
选择你要保存的路径,输入工程文件的名字,这里我们就叫HelloWorld,uVision3工程文件的后缀为“.uv2”,然后点击“Save”。
这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你选择目标设备的型号。
©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84©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485图5.5. 芯片选择对换框你可以根据你使用的处理器来选择,如果您所使用的处理器型号在列表中找不到,也可以找一款与您使用的相兼容的型号来代替。
这里我们选择STM32F103C8,如图所示,右边一栏是对这个芯片的基本的说明,然后点击“OK ”。
图5.6. 芯片启动代码拷贝确认对换框有些芯片会提供启动代码,我们这个时候点击“Yes ”,到此一个工程就建立好了。
5.1.2.2 配置工程工程建立好了之后,还要对工程进行进一步的设置,以满足要求。
首先用鼠标右键(注意用右键)点击左边工程窗口的“Target 1”,会出现一个菜单,选择“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也可以通过点击工程窗口的Target 1”,然后使用菜单“Project ”->“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即出现工程配置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486图5.7. 工程配置选项对话框这个对话框很复杂,而且根所选择的芯片有关,这里共有10个页面,绝大多数选择默认配置即可,下面将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配置简单介绍一下。
1. Output标签页的设置图5.8. 工程设置对话框/Output 标签设置页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 :选择编译之后的目标文件存储在哪个目录里,默认位置为工程文件的目录里。
Name of Executable :生成的目标文件的名字,缺省是工程的名字。
Create Executable :生成OMF 以及HEX 文件。
OMF 文件名同工程文件名但没有带扩展名。
Debug Information :用于Debug 版本,生成调试信息,否则的话无法进行单步调试。
Create Batch File :生成用于实现整个编译过程的批处理文件,使用这个文件可以脱离IDE 对省程序进行编译。
Create Hex File:这个选项默认情况下未被选中,如果要写片做硬件实验就必须选中该项。
这一点是初学者易疏忽的,在此特别提醒注意一定要要选中,否则编译之不生成Hex文件。
Big Endian:编码格式,与CPU相关,如果CPU采用的是Big Endian编码则勾选上。
Browse Information:产生用于在源文件快速定位的信息。
Create Library:生成lib库文件,默认不选。
在我们刚刚新建的HelloWorld工程中,更改了三个地方,在工程目录下新建了一个Output目录保存目标文件,以避免和源文件混在一起。
另外选中了Create Hex File和Browse Information,如上图所示。
2.C/C++标签页的设置图5.9. 工程设置对话框/C/C++标签设置页Include Paths:指定头文件的查找路径,可以添加多个。
这里我们所有的选择保持默认选择就可以了。
3.Debug标签页的设置©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487©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488图5.10. 工程设置对话框/Debug 标签设置页左边是对应uVision3的模拟环境,右边是针对仿真器,这里选择右边的ULINK Cortex Debugger 仿真器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已经将ULINK 仿真器连接到你的电脑,点击“Settings ”你将进入ARM Target Driver Setup 界面。
图5.11. ARM 目标驱动器设置ULINK - JTAG/SWD Adapter :Serial No :列出了当前连接到主机的所有ULINK 适配器的串号,你可以通过列表选择要使用的ULINK 适配器。
ULINK Version ,Device Family 以及Firmware Version 分别列出了当前选择的ULINK 适配器©2008 MXCHIP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489的版本,设备家族和固件版本。
SWJ ,Port :根据和开发板接口的类型选择端口,有JTAG 和SW 两种,勾选SWJ 表示支持两种方式。
Max Clock :指定和开发板的最高通信时钟。
JTAG Device Chain :显示当前通过适配器连接上的开发板。
Automatic Detection :自动监测,选择系统将自动检测连接上的开发板,建议使用。
Manual Configuration :手动配置,通过手动设置ID CODE ,Device Name 和IR len 等属性来查找设备。
Debug :Cache Options :z Cache Code :通知调试器已经下载的程序代码不会改变,选中的话uVision 将不会从目标系统读取程序代码。
z Cache Memory :决定调试程序期间程序停止运行的时候,是否更新存储器显示。
Download Options :z Verify Code Download :比较目标存储器和调试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内容。
z Download to Flash :将代码下载到所有的存储器区域,如果不选中,调试器不会把代码下载到Flash Download Setup 中制定的存储器地址范围。
Misc Options :z Use Reset at Startup :选中的时候,调试器在开始调试的时候会发起一次CPU 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