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石蕊和酚酞等酸碱指示剂能与酸溶液或碱溶液作用,生成不同颜色的物质,因此可用这些物质指示酸或碱,称为酸碱指示剂。其显色情况如下表。

指示剂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

石蕊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色无色红色

⑵很多植物色素在酸溶液或碱溶液中也显不同的颜色,也可用于作为酸碱指示剂。

2.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研钵、纱布等。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酒精、蒸馏水等。

3.探究方案:

方案一: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加入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加入酚酞试液后的颜色

食醋红色无色

石灰水蓝色红色

稀盐酸红色无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

以上实验证明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显无色,遇碱显红色。

方案二:

⑴取几种植物的有色花瓣或有色表皮,如牵牛花瓣、月季花瓣、紫卷心菜叶、胡萝卜皮等,放入研钵中捣烂,加适量的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以1∶1为宜)浸泡十分钟。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⑶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滴加到食醋、石灰水、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检测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4.探究评价:

本实验的操作很简单,但现象是否明显,在于指示剂的配制。市售的石蕊试剂中含有较多的红色素杂质,若没有除去就配成溶液,将该试液加入碱性溶液中后,由于红色素的干扰,使颜色偏紫,现象不明显。酚酞不溶于水,因此,酚酞试液浓度过大,在溶液中易形成白色浑浊,干扰了实验现象的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后会立即变无色,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遇到有理说不清的尴尬。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切不可过高,一般在0.1mol/L以下为宜。

理论上,有色植物器官的浸出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有些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变色不明显。教师要多取几种植物色素,通过比较有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一般来说,在自然条件下颜色较深的植物花瓣、果皮、茎叶表皮等,变色相对比较明显。

感谢您的阅读!

三种常见酸碱指示剂性质及其变色原理

三种常见酸碱指示剂性质及其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的变

色原理 专题简介 ---

团队。精益求精问问原创:SOSO 小虾编辑整理及扩充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有机燃料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的颜 。这种借助其颜色变色来指示溶液pH色。于是,人们就利用它们来确定溶液的 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pH 石蕊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极弱碱。它们的变色原理是由于其它分 子 的溶和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和离子的颜色也不同。在不同pH 液里,由于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的比值不同,因此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不同。代HIn例如,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它是由地衣值得的一种蓝色色素。如果用表石 蕊分子,HIn在水中发生下列电离:HIn(红色[酸色])←=→H++In-(蓝色[碱色]) (注:←=→代表可逆符号,下同). 石蕊什么情况下变色?使溶分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在酸性溶液里,液呈红色;(由于[H+]增大,平衡向左移) 在碱性溶液里,石蕊水解发生的电离平衡向

右移动,电离产生的酸根离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故使溶液呈蓝色;(由于[OH-]增大,平衡右移) 在中性溶液里,分子和酸根离子共存,因而溶液呈紫色。([HZ]=[Z-]) 遇酸变红 PH<5.0 遇碱变蓝 PH>8.0

石蕊是什么物质? 石蕊 蓝紫色粉末。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地溶解于水而显蓝色。石蕊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石蕊精蕊石含中蕊石于由是用作剂示指起. (C7H7O4N)的原因。其原理是石蕊也是一种弱酸 在中性溶液中:[HZ]=[Z-]

研究酸碱指示剂原理

研究酸碱指示剂原理自制植物花瓣酸碱指示剂 高一(11)班[摘要]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查阅资料、做实验、访问老师等方法。收集了一些常见的鲜花在酸性和碱性情况下显示不同颜色的资料,找到了酸碱指示剂的反应原理,并由此反应原理进行探索,找到了用鲜花色素代替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关键词] 花色素、颜色变化、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化学试剂,它是300多年前,由英国科学家波议耳偶然捕捉到一种奇特的实验现象,继而发现的。一天清晨,波义耳把喜爱的紫罗兰放在实验桌上开始了实验,当他从大瓶里倾倒出盐酸时,一股刺鼻的气体从瓶口涌出,倒出的淡黄色液体冒白雾,还有少许酸沫飞溅到鲜花上,他想“真可惜,盐酸洒到鲜花上了。”为洗掉花上的酸沫,他把花放到水里,一会儿发现紫罗兰颜色变红了,当时波义耳既新奇又兴奋,他认为,可能是盐酸使紫罗兰颜色变红色,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现象,他把那篮鲜花的花瓣分别放入当时已知的几种酸中,结果现象完全相同,紫罗兰都变为红色。由此他推断,不仅盐酸,而且其它各种酸都能使紫罗兰变为红色。他想:这太重要了,以后只要把紫罗兰花瓣放进溶液,看它是否变红色,就可判别这种溶液是不是酸。今天,我们使用的石蕊、酚酞或PH试纸,就是根据波义耳的发现原理研制而成的。我们就想如果在缺乏常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例如在野外:而又需判断某溶液的酸碱性,该怎么办呢? 我们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一种普遍的物体来代替酸碱指示剂,理所当然,我们想到了酸碱指示剂发现时的情况——由“花”而起。确实,花也普遍存在。所以,我们猜想,所有的花都能在或酸或碱的情况下变成另一种颜色,这样也就能辨别出溶液的酸碱性了。[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查阅收集资料:我们自成立研究组的第三周开始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资料,找到主要相关资料有《解析化学》、《栽花技巧》等并进行了自学。 二、实验: 所用器材: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小刀、一些鲜花。 1、鲜花花瓣遇酸碱的反应 步骤:1、先用小刀将花瓣切成碎片。 2、在白色点滴板的三个不同孔穴中分别放同样花瓣的碎片。 3、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观察现象。 4、用其它不同鲜花的花瓣作上述实验。 2、色素的提取及色素与酸碱的反应 步骤:1、分别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2、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得到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 将滤液分装在三支试管中。

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临朐县龙泉中学 马洪娥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回顾,探究实验,认识酸碱指示剂,理解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和碱的变色 情况,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 【课前延伸】 学习目标1:(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我观察、我知道! 生活中有很多酸性物质,如厨房中有米醋,含有_____________;碳酸饮料中含有_____________;胃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铅蓄电池中含有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能用化学式表示的用化学式) 你还记得吗?温故知新! 1.醋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_____色; 2.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遇到CO2能变_____色; 3.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色。 【课内探究】 突破目标2:(通过回顾,探究实验,认识酸碱指示剂,理解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和碱的变色情况,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_____________,遇到碱溶液变_____________。 (提示:溶液变色是指示剂溶液 .....变色,不是酸碱溶液变色) 活学活用:相信自己的能力!(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选择自己需要的药品来鉴定丢失标签药品的酸碱性,并贴好标签。) 定是酸的溶液吗? [查阅资料] (1)酸和碱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OH-; (2)有些化合物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会进一步发生水解,如Na2CO3在水中解离出Na+和CO32- ,CO32-在水中会水解出OH-,使溶液显碱性;再如NH4Cl在水中解离出NH4+和Cl-,NH4+在水中会水解出H+,使溶液显酸性。 4.归纳总结: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同理,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的是_____________。攻克目标3:(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 生活小提示:酸碱指示剂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制造酸碱指示剂的原材料,如各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题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知识点_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石蕊和酚酞等酸碱指示剂能与酸溶液或碱溶液作用,生成不同颜色的物质,因此可用这些物质指示酸或碱,称为酸碱指示剂。其显色情况如下表。 指示剂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 石蕊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色无色红色 ⑵很多植物色素在酸溶液或碱溶液中也显不同的颜色,也可用于作为酸碱指示剂。 2.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研钵、纱布等。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酒精、蒸馏水等。 3.探究方案: 方案一: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加入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加入酚酞试液后的颜色 食醋红色无色 石灰水蓝色红色 稀盐酸红色无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 以上实验证明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显无色,遇碱显红色。 方案二: ⑴取几种植物的有色花瓣或有色表皮,如牵牛花瓣、月季花瓣、紫卷心菜叶、胡萝卜皮等,放入研钵中捣烂,加适量的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以1∶1为宜)浸泡十分钟。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⑶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滴加到食醋、石灰水、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检测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4.探究评价: 本实验的操作很简单,但现象是否明显,在于指示剂的配制。市售的石蕊试剂中含有较多的红色素杂质,若没有除去就配成溶液,将该试液加入碱性溶液中后,由于红色素的干扰,使颜色偏紫,现象不明显。酚酞不溶于水,因此,酚酞试液浓度过大,在溶液中易形成白色浑浊,干扰了实验现象的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后会立即变无色,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遇到有理说不清的尴尬。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切不可过高,一般在0.1mol/L以下为宜。 理论上,有色植物器官的浸出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有些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变色不明显。教师要多取几种植物色素,通过比较有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一般来说,在自然条件下颜色较深的植物花瓣、果皮、茎叶表皮等,变色相对比较明显。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石蕊和酚酞等酸碱指示剂能与酸溶液或碱溶液作用,生成不 同颜色的物质,因此可用这些物质指示酸或碱,称为酸碱指示剂。其显色情况如下表。 指示剂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石蕊红色紫色蓝色酚酞无色无色红色⑵很多植物色素在酸溶液或碱溶液中也显 不同的颜色,也可用于作为酸碱指示剂。 2.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研钵、纱布等。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酒精、蒸馏水等。 3.探究方案: 方案一: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加入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加入酚酞试液后的颜色食醋红色无 色石灰水蓝色红色稀盐酸红色无色稀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以上实验证明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 液遇酸显无色,遇碱显红色。 方案二:

⑴取几种植物的有色花瓣或有色表皮,如牵牛花瓣、月季花瓣、紫卷心菜叶、胡萝卜皮等,放入研钵中捣烂,加适量的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以1∶1为宜〕浸泡十分钟。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⑶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滴加到食醋、石灰水、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检测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4.探究评价: 本实验的操作很简单,但现象是否明显,在于指示剂的配制。市售的石蕊试剂中含有较多的红色素杂质,假设没有除去就配成溶液,将该试液加入碱性溶液中后,由于红色素的干扰,使颜色偏紫,现象不明显。酚酞不溶于水,因此,酚酞试液浓度过大,在溶液中易形成白色浑浊,干扰了实验现象的观察。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后会立即变无色,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遇到〝有理说不清〞的尴尬。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切不可过高,一般在0.1 mol/L以下为宜。 理论上,有色植物器官的浸出液都可以做酸碱指示剂,但有些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变色不明显。教师要多取几种植物色素,通过比较有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一般来说,在自然条件下颜色较深的植物花瓣、果皮、茎叶表皮等,变色相对比较明显。

酸碱指示剂配制和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配制和变色范围 1 指示剂名称配置方法PH变色范围 2 甲基紫0.25g溶于100ml水。(GB 603--88 0.5g 溶于100ml水) 黄0.1--1.5蓝 3 间甲酚紫0.10g溶于13.6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红1.2--2.8黄 4 对--二甲苯酚蓝0.10g溶于250ml乙醇。红1.2--2.8黄 5 百里香酚蓝(麝香草酚蓝)0.10g溶于10.75ml 0.02mol/L氢氧化钠中,稀释至250ml。红1.2--2.8黄 6 二苯胺橙(桔黄IV)0.10g溶于100ml水。红1.3--3.0黄 7 茜素黄R 0.10g溶于100ml温水。红1.9--3.3黄 8 2,6-二硝基酚0.10g溶于2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无色2.4--4.0黄 9 2,4-二硝基酚0.10g溶于2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无色2.4--4.4黄 10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二甲基黄)0.10g溶于200ml乙醇。红2.9--4.0黄 11 溴酚蓝0.10g溶于13.6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GB 603-88 0.040g 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黄3.0--4.6紫 12 刚果红0.10g溶于100ml水。蓝紫3.0--5.2红 13 树脂质酸(玫红酸)1.0g溶于100ml乙醇(50%V/V)中。黄6.8--8.2红 14 喹啉蓝0.10g溶于100ml乙醇。无色7.0--8.0紫蓝 15 甲酚红0.10g溶于13.1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7.2--8.8紫红 16 1-萘酚酞1.0g溶于100ml乙醇(50%V/V)中。粉红7.0--8.6蓝绿 17 间中酚紫0.10g溶于13.1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7.4--9.0紫 18 酚酞0.10g溶于6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GB603-88 1.0g溶于6100ml乙醇中) 无色8.0--10.0红 19 邻甲酚酞0.10g溶于250ml乙醇。无色8.2--9.8红 20 1-萘酚苯0.10g溶于100ml乙醇。黄8.5--9.8绿 21 百里香酚酞(麝香草酚酞)0.10g溶于100ml乙醇。无色9.0--10.2蓝 22 茜素黄GG 0.10g溶于100ml乙醇(50%V/V)中。黄10.0--12.0棕黄 23 甲基橙0.10g溶于100ml水。红3.0--4.4黄 24 溴氯酚蓝0.10g溶于8.6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3.2--4.8紫 25 茜素磺酸钠1.0g溶于100ml水。黄3.7--5.2紫 26 2,5--二硝基酚0.10g溶于2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黄3.2--4.8紫 27 溴甲酚绿0.10g溶于7.15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3.8--5.4蓝 28 甲基红0.10g溶于3.72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红4.2--6.2黄 29 氯酚红0.10g溶于11.8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5.0--6.6玫瑰红 30 对硝基酚0.25g溶于100ml水。无色5.6--7.4黄 31 溴甲酚紫0.10g溶于9.25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5.2--6.8紫 32 溴酚红0.10g溶于9.75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5.2--7.0红 33 溴百里香酚蓝(溴麝香草酚蓝)0.10g溶于8.0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6.0--7.6蓝 34 姜黄饱和水溶液黄6.0--8.0橙红 35 苯酚红0.10g溶于14.20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6.8--8.2红 36 中性红0.10g溶于7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红6.8--8.0黄

自然界中的酸碱指示剂

自然界中的酸碱指示剂学院:生化学院 班级:化学 123班 姓名:韩晨(12280209) 2012 年 12 月 15日 自然界中的酸碱指示剂 姓名韩晨(学号12280209)

【摘要】自然界与化学息息相关,很多化学发现都源于科学家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也不例外。植物色素中有庞大的共轭体系或共轭双键结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其变色原理是植物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及其它有机酸碱,当环境pH改变时,有机酸碱的结构就改变,致使颜色发生变化,因而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植物中有颜色的花朵或叶子都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植物色素的总称。其构造大同小异,在不同的pH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利用这种特性,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的花、茎、叶中都含有色素。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植物的花、茎、叶提取物或浸出液来作为酸碱指示剂,为化学研究带来许许多多方便。 【关键词】自然界;植物;酸碱指示剂 【正文】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些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等酸碱指示剂的代用品。 1.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 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常用的酸碱 指示剂主要有以下四类: 1、硝基酚类。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2 、酚酞类。有酚酞、百里酚酞和α-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3、磺代酚酞类。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 、偶氮化合物类。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 可作碱式离解。 2.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像科学上的许多其它发现一样,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是化学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 探索的结果。 300多年前,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偶然捕捉到一种奇特的实 验现象,有一天清晨,波义耳正准备到实验室去做实验,一位花木工为他送来一篮非常鲜美 的紫罗兰,喜爱鲜花的波义耳随手取下一块带进了实验室,他把鲜花放在实验桌上便开始了 实验。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 这些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碱或共轭酸具有不同的颜 色。 现以酚酞指示剂为例加以说明。 酚酞是一有机弱酸,其 Ka=6X10-10,它在溶液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离解平衡可用 下式表示: 从离解平衡式可以看出, 当溶液由酸性变化到碱性, 平衡向右方移动,酚酞由酸式色转 变为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式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反之,由红色变为无色。 以Hln 代表弱酸性指示剂,其离解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HIn - + H 酸式色碱式色 由此可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和溶液的 pH 值相关。现以弱酸性指示剂为例来讨论指示 剂的变色与溶液pH 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弱酸性指示剂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为: . OH.心 [Hln] u W [Hln }附] 2009-10-22 16:57 【大中小]【我要纠错】

式中K in 为指示剂的离解平衡常数,通常称为指示剂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酸碱指示剂 K n 是一个常数。因此,溶液的颜色就完全决定于溶液的pH 值。 溶液中指示剂颜色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混合色。 当两种颜色的浓度之比是 10倍或10倍以上 时,我们只能看到浓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较大的那种颜色。一般认为,能够看到颜色变 化的指示剂浓度比[In -] /[HIn]的范围是1/10?10。如果用溶液的 pH 值表示,则可表示为: 1 H ~~ ------ 二 ?—— [HI 町[H*] 10 FT pH = pK k - 1 [HI 诃[H*] 当pH 值在pK n -1以下时,溶液只显指示剂的酸式色; pH 值在pK n + 1以上时,只显其碱式色。 当pH 在pK n -1到pK n +1之间时,才能看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 故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为:pH = pK | n ± 因此,根据理论上推算,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两个 pH 单位。

优质课常见的酸和碱--课时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②掌握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 ③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过程,学会自制指示剂。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法,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能使酸性碱性物质变成什么颜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能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并且能够利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利用指示剂鉴别溶液。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六组,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 实验仪器:烧杯、胶头滴管、六孔井穴板、研钵 实验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醋酸溶液、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的溶液、自来水紫甘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讲述】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的知识,在讲课之前, 老师先变一个小魔术,大家仔细看哦,奇迹就在一瞬间。 大家看,我拿的烧杯里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我称之为“白酒”我有一瓶神奇的魔液,大家看它也是无色透明,但是我把它滴到我的白酒中,白酒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学完本节内容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酸碱与指示剂作用》观看魔术 感到惊奇 用小魔术“白 酒”变“红酒” 导入新内容的 学习,减少学生 学习的枯燥,提 高学生学习的 兴趣。 2、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3、实验探究指示剂使酸碱性物质变色情况 【讲述】我们曾经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紫色石蕊在这里的作用是指示物质的酸碱性。 【总结】其实像石蕊溶液这样能够指示物质的酸碱性的溶液就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为指示剂。除了石蕊溶液,酚酞也是常用的指示剂。 【提问】那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指示物质的酸碱性是怎么指示的呢?下面我们将探究石蕊和酚酞分别遇酸和碱的变色情况。 【讲述】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的实验10-1,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根据导学案里面的自主探究实验一的内容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写在导学案自主探究实验一,并总结出指示剂使酸、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 【引导】从各组中选择代表来发言,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得出结论。【投影实验现象】 【投影】结论作好课堂笔记 【探究】按照导学案的 内容进行实验,把观察 到的现象,写在导学案 相应的内容中 【交流】交流各组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 结论 从以前做过 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的实验入 手,有助于学生 对指示剂的理 解。通过学生自 主实验探究,运 用归纳总结的 方法,获得化学 知识和实验技 能,培养学生观 察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 实事求是、严肃 认真的科学态 度和科学的学 习方法。

常见的碱和酸碱反应

一、碱: 1.碱的涵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Ca(OH)2 ,NaOH等 2.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碱的PH值大于7.PH大于七的不一定都是碱;比如 4.碱的通性: a: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H2SO4 == Ca(OH)2+2HNO3== b: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CO2== NaOH+CO2== c: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注意:两种反应物必须是溶液,生成物必须要有一种是难溶的。如: NaOH+CuSO4== NaOH+FeCl3== Ca(OH)2+Na2CO3== 二、酸性氧化物 (1)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iO2、SO3、Mn2O7等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2)注意:①酸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少数金属氧化物(如Mn2O7),可见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H2O等。 ②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也有少数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化合生成酸,如SiO2。 三、几种重要的碱 几种常见的碱

思考:氢氧化钠可以干燥哪些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氧气,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a白色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 b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c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d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接触皮肤。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制取:CaO+H2O=Ca(OH)2 注意:用熟石灰制取水溶液:加蒸馏水,不断搅拌得乳状悬浊液、静置、上层清液即为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水质碱度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水质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测定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部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组成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耍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作出解释。 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的控制的判断性指标。若碱度是由过量的碱金属盐类所形成,则碱度又是确定这种水是否适宜于灌溉的重要依据。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它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1.原理 水样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规定的pH值,其终点可由加入的酸碱指示剂在该 pH值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 当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溶液pH值即为,指示水中氢氧根离子(OH-)已被中和, 碳酸盐(CO 32-)均被转为重碳酸盐(HCO 3 -),反应如下:

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小问题

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小问题 逐日向上_yi 1、酸碱指示剂为什么会变色?即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怎样的?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弱酸或弱碱,其对应的共轭碱或共轭酸具有不同的颜色。下图乃是酚酞的变色原理:酚酞是一种弱酸,酚酞结构从强碱到强酸环境,越逐渐质子化,但是只有在强酸环境与碱性环境显现出颜色。这是因为在这两种环境下中心的碳原子为sp2杂化,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形成整个分子的大离域π键(在强酸环境下是19中心18电子π键,碱性环境下是19中心19电子π键)。 由此可知,存在大的共轭体系的分子溶液容易表现出颜色。这是由于大共轭体系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波(π→π*),从而显现出颜色。 2、酸碱指示剂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变色? 以HIn代表弱酸性指示剂,其离解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由此可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和溶液的pH值相关。现以弱酸性指示剂为例来讨论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pH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弱酸性指示剂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为:

式中K In 为指示剂的离解平衡常数,通常称为指示剂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酸碱指示剂K In 是一个常数。因此,溶液的颜色就完全决定于溶液的pH值。 溶液中指示剂颜色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混合色。当两种颜色的浓度之比是10倍或10倍以上时,我们只能看到浓度较大的那种颜色。一般认为,能够看到颜色变化的指示剂浓度比[In-]/[HIn]的范围是1/10~10。如果用溶液的pH值表示,则可表示为: 当pH值在pK In -1以下时,溶液只显指示剂的酸式色; pH值在pK In +1以上时,只显其碱式色。 当pH在pK In -1到pK In +1之间时,才能看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故指示剂 的变色范围为:pH=pK In ±1 因此,根据理论上推算,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两个pH单位。 3、使用酸碱指示剂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选择不当,加之肉眼对变色点辨认困难,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因此,在多种指示剂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要选择一种变色范围恰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或者至少要占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一部分的指示剂。这样当滴定正好在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内结束时,其最大误差不过0.1%,这是容量分析容许的。 指示剂的用量 双色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受其用量的影响,但因指示剂本身就是酸或碱,指示剂的变色要消耗一定的滴定剂,从而增大测定的误差。对于单色指示剂而言,用量过多,会使用变色范围向pH值减小的方向发生移动,也会增大滴定的误差。例如:用0.1mol/L NaOH滴定0.1mol/LHAc,pHsp=8.5,突跃范围为pH 8.70-9. 00,滴定体积若为50ml,滴入2-3滴酚酞,大约在pH=9时出现红色;若滴入10-15滴酚酞,则在pH=8时出现红色。显然后者的滴定误差要大得多。 指示剂用量过多,还会影响变色的敏锐性。例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 滴定NaOH溶液,终点为橙色,若甲基橙用量过多则终点敏锐性就较差. 温度和溶剂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指示剂电离常数和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发生变化,因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亦随之改变,对碱性指示剂的影响较酸性指示剂更为明显。不同的

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课题:酸碱指示剂及PH试纸的使用 授课班级:九年级(1)班授课教师:王莹课型:实验课授课地点:实验室 教学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 明确指示剂(石蕊、酚酞)遇酸碱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知道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和碱; 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指示剂,PH试纸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实验操作的回顾,完成相关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化学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锻炼实验操作能力; 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提取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知识链接: a、酸碱指示剂: b、PH值的范围:。 c、PH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 ②。 ③。

2、授课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指示剂(、)遇酸碱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知道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和碱; 3、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4、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注意的事项: 1、滴瓶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2、试管振荡的正确操作; 3、试纸的使用及与比色卡对照的读书; 4、酸碱的危害性。 三、实验现象及记录: 1、 2、工业盐酸的PH = ; 稀硫酸的PH = ; 氢氧化钠溶液的= 。 四、小结:(略) 五、练习巩固: 1、解释“鸟语花香”中白纸上颜色变化的原因? 2、解释“紫猫”变“红猫”的原因? 六、完成实验报告:

化学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合作者: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指示剂(、)遇酸碱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知道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和碱; 3、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4、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注意的事项: 1、滴瓶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2、试管振荡的正确操作; 3、试纸的使用及与比色卡对照的读书; 4、酸碱的危害性。 三、实验现象及记录: 1、 2、工业盐酸的PH = ; 稀硫酸的PH = ; 氢氧化钠溶液的= 。 3、解释“鸟语花香”中白纸上颜色变化的原因? 5、解释“蓝猫”变“红猫”的原因?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酸碱指示剂 序号(No.)名称(Name)pH变色范围(pHtransitioninterval)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r)pKa浓度(Concentration) 1甲基紫(第一次变色)0.13~0.5黄绿0.80.1%水溶液2甲酚红(第一次变色)0.2~1.8红黄-0.04%乙醇(50%)溶液3甲基紫(第二次变色)1.0~1.5绿蓝-0.1%水溶液4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1.2~2.8红黄1.650.1%乙醇(20%)溶液5茜素黄R(第一次变色)1.9~3.3红黄-0.1%水溶液6甲基紫(第三次变色)2.0~3.0蓝紫-0.1%水溶液7甲基黄2.9~4.0红黄3.30.1%乙醇(90%)溶液8

溴酚蓝3.0~4.6黄蓝3.850.1%乙醇(20%)溶液9甲基橙3.1~4.4红黄 3.400.1%水溶液10溴甲酚绿3.8~5.4黄蓝 4.680.1%乙醇(20%)溶液11甲基红 4.4~6.2红黄4.950.1%乙醇(60%)溶液12溴百里酚蓝6.0~7.6黄蓝7.10.1%乙醇(20%)13中性红6.8~8.0红黄7.40.1%乙醇(60%)溶液14酚红6.8~8.0黄红7.90.1%乙醇(20%)溶液15甲酚红(第二次变色)7.2~8.8黄红 8.20.04%乙醇(50%)溶液16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8.0~9.6黄蓝8.90.1%乙醇(20%)溶液17酚酞8.2~10.0无色紫红9.40.1%乙醇(60%)溶液18百里酚酞9.4~10.6无色蓝10.00.1%乙醇(90%)溶液19茜素黄R(第二次变色)10.1~12.1黄紫11.160.1%水溶液20靛胭脂红11.6~14.0蓝黄12.225%乙醇(50%)溶液 混合酸碱指示剂? 序号(No.)指示剂名称(Indicatorname)浓度(Concentration)组成(Constitution)变色点pH(TransitionpointpH)酸色(Acidcolor)碱色(Basecolor) 1甲基黄0.1%乙醇溶液1:13.28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2甲基橙0.1%水溶液1:14.3紫绿苯胺蓝0.1%水溶液3溴甲酚绿0.1%乙醇溶液3:15.1酒红绿甲基红0.2%乙醇溶液4溴甲酚绿钠盐0.1%水溶液1:16.1黄绿蓝紫氯酚红钠盐0.1%水溶液5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7.0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6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7.2玫瑰绿溴百里酚蓝0.1%乙醇溶液7甲酚红钠盐0.1%水溶液1:38.3黄紫百里酚蓝钠盐0.1%水溶液8酚酞0.1%乙醇溶液1:28.9绿紫甲基绿0.1%乙醇溶液9酚酞0.1%乙醇溶液1:19.9无色紫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10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2:110.2黄绿茜素黄0.1%乙醇溶液注:混合酸碱指示剂要保存在深色瓶中。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案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掌握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过程,学会自制指示剂。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法,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 过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能使酸性碱性物质变成什么颜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能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并且能够利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使酸性、碱性物质的变色情况,利用指示剂鉴别溶液。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六组,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六孔井穴板、研钵 实验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醋酸溶液、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纯净水、氯化钠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的溶液、自来水

授课内容: 一、情景引入 1、望梅止渴故事引入课题(5分钟) 师: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吗? 提到梅子,你首先会有什么反应?(让学生品尝杨梅的味道,并说说感受。) 师讲解:尝起来很酸,是因为我们很多水果都含有果酸,果酸只是酸中的一种,我们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含有酸,如食醋中含有醋酸; 与之相对应的一种物质叫做碱,生活中很多物质显碱性。如:我们用来洗涤的很多日用品:洗衣粉、肥皂、洗洁剂等,还有我们吃的皮蛋也是碱性物质。 师:大家想一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有什么特点呢? 生:酸尝起来酸酸的;碱摸起来滑滑的,尝起来涩涩的。 师解释:皮蛋是用石灰腌制的,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碱,我们实验室中有很多酸和碱,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问题引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3分钟) 师:实验室中有这么多的药品,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酸碱性呢?

自制鲜花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践

自制鲜花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践 博才实验学校九(六)班曹子奇周烨涛朱有琦 一、课题的提出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酸碱性,知道了酸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反应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上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来使用。比如月季花、菊花、丝瓜花和一串红等。它们为什么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准备展开研究。 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1、不同花指示酸碱功效的实验探究 为了揭开一些花能指示酸碱性之谜,我们班里的三个同学成立了探究小组,对不同花种进行实验探究。 我们取了四种不同的花的花瓣,把这些花的花瓣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30分钟,得到浸出液,然后分别滴加酸性的食醋与碱性的肥皂水,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记录。以下是我们的实验记录。 由此,我们推断,不同花种对能否指示酸碱和颜色变化有影响。那么,同种花的花瓣颜色对能否指示酸碱或颜色变化有影响吗?

于是,我们又收集了同种花不同颜色的花瓣进行实验。以下是我们的实验记录。 虽然我们的实验不够严谨,存在误差,但是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同一种花不同颜色的花瓣对能否指示酸碱及颜色变化基本无影响。 2、查找相关的知识 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有一大部分是有机弱酸。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而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

作为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主要有以下四类: (1)硝基酚类。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2)酚酞类。有酚酞、百里酚酞和α-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3)磺代酚酞类。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偶氮化合物类。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可作碱式离解。 ②为什么在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时候,要用酒精浸制? 为什么有机的弱酸和弱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小?是否物质一般在水中能溶解的就不溶于酒精,溶解于酒精的就不溶于水? 酸碱指示剂大部分为有机的弱酸和弱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小,因此,用酒精配制,增加其溶解度为什么有机的弱酸和弱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小?因为有机弱酸弱碱的极性一般都比较弱,根据相似相溶规则,他们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为酒精的极性相对而言比较小是否物质一般在水中能溶解的就不溶于酒精,溶解于酒精的就不溶于水?溶解只有溶解度大小的区别,没有绝对的不溶,有些物质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大小的不同,但有些物质,例如丙酮,它与酒精和水都是可以以任意比例混溶的。 三、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科学探究活动,我们觉得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在我们聪慧的大脑里。我们明白了,我们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反复实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才能得到科学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终点指示剂颜色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终点指示剂颜色变化 一、问题提出 酸碱中和滴定学习中,在课本的活动与探究中,用酚酞指示NaOH滴定HCl,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写着是无色变为红色。而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江苏高考题中给的答案是无色变为粉红或浅红色。由此将问题迁移到甲基橙,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变化是黄色变为橙色还是黄色变为红色? 二、教材及页码 1、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书本P76,活动与探究4 2、2007年江苏省化学高考17题(1)④ 三、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过程 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滴定时的反应为:H++OH-=H2O,现以0.1000mol·L-1NaOH滴定20.00mL0.1000mol·L-1HCl为例(常温),讨论强酸强碱相互滴定时的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滴定前:溶液的酸度等于盐酸的原始浓度,即C(H+)=0.1000mol·L-1,pH=1.00。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的pH取决于剩余HCl的浓度。例如,当滴入NaOH溶液18.00mL,此时C(H+)=0.1000mol·L-1×(20.00mL-18.00mL)÷(20.00mL+18.00mL)=5.26×10-3 mol·L-1,pH=2.28;当滴入NaOH溶液19.95mL,此时C(H+)=0.1000mol·L-1×(20.00mL-19.95mL)÷(20.00mL+19.95mL)=1.25×10-4mol·L-1,pH=3.90。 (3)化学计量点:滴入NaOH溶液20.00mL,此时溶液恰好呈中性,pH=7.00。(4)化学计量点后:溶液的碱度取决于过量NaOH的浓度。例如,滴入NaOH 溶液20.05mL,此时C(OH-)=0.1000mol·L-1×(20.05mL-20.00mL)÷(20.05mL+20.00mL)=1.25×10-4mol·L-1,此时C(H+)=8×10-11,pH=10.1。如此逐一计算,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