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

I C S01.100.20

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16671 2018

代替G B/T16671 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MM R)二最小实体

要求(L M R)和可逆要求(R P R)

G e o m e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G P S) G e o m e t r i c a l t o l e r a n c i n g

M a x i m u m m a t e r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MM R),l e a s tm a t e r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L M R)a n d

r e c i p r o c i t y r e q u i r e m e n t(R P R)

(I S O2692:2014,MO D)

2018-09-17发布2019-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代替G B/T16671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二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与G B/T16671 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为术语和定义增加引用文件信息与进一步诠释;

增加本标准适用的尺寸要素的范围限定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2692:201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MM R)二最小实体要求(L M R)和可逆要求(R P R)“三

本标准与I S O2692:201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三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1182 2018代替I S O1101:2012三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资料性附录C中,将原标准使用的I S O14638:1995的矩阵模型改为I S O14638:2015的新矩阵模型三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0)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二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二郑州大学二奥曼克(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二西安交通大学二戴克伊(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二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二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翠新二沈潇俊二邱晨曦二周江奇二张琳娜二滕丽静二徐明洋二郑鹏二俞吉长二景蔚萱二龙东飞二王慧珍二韩定中二胡敏二朱悦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16671 1996二G B/T16671 2009三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MM R)二最小实体

要求(L M R)和可逆要求(R P 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最大实体要求二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的术语和定义二基本规定二图样表示方法及应用示例三这些要求仅适用于尺寸要素三

本标准适用于工件尺寸和几何公差彼此相关以满足其特定功能的情况,例如满足零件可装配性(最大实体要求)二保证最小壁厚(最小实体要求),但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也适用于其他功能要求三考虑到尺寸和几何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当采用最大实体要求二最小实体要求或可逆要求时,在G B/T4249中所定义的独立原则不再适用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1182 201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形状二方向二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I S O1101:2017,I D T)

G B/T18780.2 200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 P S)几何要素第2部分: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提取中心线二平行平面的提取中心面二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I S O14660-2:1999,I D T)

I S O5459:20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G e o m e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G P S) G e o m e t r i c a l t o l e r a n c i n g D a t u m s a n dd a t u ms y s t e m s]

I S O14405-1:20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第1部分:线性尺寸[G e o m e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G P S) D i m e n s i o n a l t o l e r a n c i n g P a r t1:L i n e a r s i z e s]

I S O17450-1:20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 P S)几何公差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型[G e o m e t r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G P S) G e n e r a l c o n c e p t s P a r t1:M o d e l f o r g e o m e t r i c a l s p e c i f i-c a t i o na n dv e r i f i c a t i o n]

3术语和定义

G B/T18780.2 2003二I S O5459:2011二I S O14405-1:2010二I S O17450-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组成要素i n t e g r a l f e a t u r e

属于工件实际表面上或表面模型上的几何要素三

注1:组成要素所定义的是要素本身,例如工件的表面三

注2:引用自I S O17450-1:2011,定义3.3.5三

机制05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第二章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形位公差

第四节形状与位置精度 由于加工误差的影响,机械零件的几何要素不仅有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形位误差:零件的实际形状、位置对其理想形状、位置的变动量。 零件的形位误差同样将影响零件、机械的精度以及零件间配合的性质。形状和位置误差越大,其形状和位置精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要素允许的最大变动量,形位公差是用以限制形位误差。

一、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代表零件几何形状特 性的点、线、面。 几何要素可作如下分类: 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设计时在图样上 给定的要素,它不存在任何误差。在检测 中, 理想要素是评定实际要素形位误差的依 据,但 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得到。 实际要素5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得的要 、素代 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故测得的要素 并不是实际要素的真实状况。 '理想要素仁 1 ?按存在状态y

I ??? —指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接被人们所感觉到的 轮廓 要素㈡点、线、面。如图所示的锥顶、球面、圆锥面、?? 端平面、圆柱面、圆柱和圆锥的素线。| . ,它是指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衣、 中心、要素0 面。如图所示的球心、轴线等。中心要素 不能被人们所感 知,可以通过相应的轮廓 要素模拟而体现。 —指图样上给出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 做测 要素待,是检测的对象 指仅对其自身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 厂单一要素匕! 素。如图所示,0d 的圆柱面仅给出 L 了圆柱度公差要求,与其它要素无 相对位置关系,故为单一要素。 指与零件上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即 在图样上给出了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如图所示,0D 圆柱的轴线相对于0d 圆 柱的轴线有同轴功 能要求,故为被测关 联要素 '基准要素口旨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如图所 示的圆林0d 的轴线为基准要素 2 ?按结构特征分 〔关联要素仁 3 ?按在形状和位 置公差中所的地位 分 ?

几何精度设计与测试网考试题模板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被测要素是: [选项] A.上表面 B.中心面 C.下表面 D.轴 [答案]B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基准要素是:

[选项] A.圆柱面 B.平面 C.轴的轴线 D.孔的轴线 [答案]C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标注的基准约束的自由度有几个:

[选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难度]难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零件标注的直线度综合公差带是: [选项] A.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C. 圆柱面内的区域 D. 四棱柱内的区域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当孔的轴线与基准轴线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为时,其轴线间的尺寸公差为:

C. D.不确定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若某零件的同轴度要求如图所示,当测得中心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x 为+,最小距离 y 为时,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某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那么该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一定不大于 [选项]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预测试题(带答案)

互换性预测题 一、判断题 01.(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0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0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04.( 1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0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0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07.( 1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08.()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09.()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16.(1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1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1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 1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 1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 1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27.( 1 )测量内圆锥使用塞规,而测量外圆锥使用环规。 28.()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9.( 1 )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30.(1 )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 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A.ES B.EI C.es D.ei 3.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公差试卷 答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考试答案 课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答卷时间 120 分钟) 姓名: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难加工,但加工时不一定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 ) 2.圆柱形轴的基本尺寸为80mm ,公差等级为6级,基本偏差代号为k ,则在图样上标 注为mm k 002.0021.0680+ +φ。( × ) 3. 若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称为准确度高。( √ ) 4.孔轴配合在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孔的公差等级数值往往大于轴的公差等级。( √ ) 5.实际要素就是被测要素。 ( × ) 6.同轴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 ) 7.设计光滑极限量规时,应遵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规定。 ( √ ) 8.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内径的公差带位置与一般的基准孔H 的位置不同。 ( √ ) 9.国家标准对内、外螺纹的大径和中径都有具体的公差等级要求。( × ) 10.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B 。 A . 最大极限尺寸 B . 最大实体尺寸 C . 最小极限尺寸 D . 最小实体尺寸 2.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A .公称尺寸 B .极限尺寸 C .实际尺寸 D .实体尺寸 3. 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__ A___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A.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B.公差带的大小 C. 各种配合 4.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B 。 A .平行度 B .平面度 C .同轴度 D .圆跳动 5.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 A 。 A. 1mm B. 0.5mm C. 2mm 6.平面度公差带形状为 A 。 A .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B .两平行直线的区域 C .一个四棱柱 D .一个小圆柱

几何量公差与检验测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试题一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极限尺寸 。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为6.3μm ,在零件图上标注为 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和__基孔制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基孔制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基轴制制。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A . 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A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 .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6.3

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B )。 A.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 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D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 A )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 圆柱度 B. 圆度 C. 同轴度 D. 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 B )程度。 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 .在ф60H7/f6 代号中,由于轴的精度高于孔,故以轴为基准件。 (×)2.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3. 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差等级。 1.(10分)已知下列配合,画出其公差带图,指出其基准制,配合种类,并计算极限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测验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30 分 1. 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决定; 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孔轴公差等级皆分为20 个等级。 2. 齿轮副的侧隙的作用在于储存润滑油和补偿热变形等。 3. 表面粗糙度幅度特性评定参数有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两个, 其中通常选用Ra 。 4. .齿距累积总偏差是被测齿轮的 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 5. 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①50JS8,已知IT8=39 m,则该孔的上偏差为+0.019 mm, 最大实体尺寸为49.981mm最大极限尺寸为50.019mm。 6. 端面全跳动可以用端面垂直度来代替,它们体现的设计要求相同。 7. 直线度公差中,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直线;给定一个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圆柱面。 8. 用来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必检指单个齿距偏差(△ f p、齿廓总偏差(4F 9. 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都做成了最大实体尺寸,形位误差又正好等于图样上的公差的给定值,该零件处于实效状态。零件处 于该状态时的作用尺寸是实效尺寸。 10. 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①60(072. 0053. 0++mm的轴,要求安全裕度为2 m时, 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60.070 mm,下验收极限为60.055 mm0 3页

11. 在图样上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 关系绝大多数遵守 独立原 则。此时 尺寸 公差只控制 不控制形位误差。 12.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选择和规定取样长度的 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 表 对表面粗糙度 测量结果的影 响。 13. 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需 标注轴颈的公差带代号。若内 圈 相对于 符合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紧。当轴颈选用h5公差 带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性质为过度配合。 二、简答题(10分 1. ? 60M7/h 应说明基准制,配合类别基轴制过度配合 2.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 的上限制为 3.2um ;取样长度为0.8mm 。 3. ? 80k7O 采用包容原则;轴的基本尺寸为 ①80mm 轴公差带为k7 4. 说明图A 形状公差代号含义及所遵守的公差原则 (1①2圆柱体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1mm 的圆柱面内。 (2 遵守独立原则

几何量精度想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互换性; 2. 先疏后密; 3. 十进等比级数(数列); 4. 标准化; 5.互换性; 6.检验; 7.统一; 8.功能;9.3;10.R5;11.位置;12.较低;13.基轴制;14.最大实体尺寸;15.正态分布;16.类比法;17.键;18.小于等于(不大于);19.形状公差;20.唯一的;21.位置;22.几何要素;23.变动量;24.最小条件;25.加工经济性;26.1;27.波纹度;27.5;28. 取样长度;29. 小径定心;30. 载荷分布均匀性;31. 循环负荷;32. 键宽;33. 传递运动准确性;34. 局部负荷;35.基轴制;36. 齿侧间隙;37. 以下(之下);38. 位置度;39. 载荷分布均匀性;40. 对称度 二、选择填空题 1.B; 2.C; 3.C; 4.C; 5.D; 6.B; 7.C; 8.D; 9.D; 10.A; 11.B; 12.A(基轴制);13.C; 14.B;15.C; 16.D; 17.D; 18.D; 19. A(基轴制); 20.D; 21.A; 22.C;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D; 32.D; 33.C ; 34.D; 35.A; 36.B; 37.A; 38.B; 39.A; 40.D 三、简答题 四、标注与改错题 1.标注题 2. 标注题

3. 标注题 4. 标注题

5 .改错题 6. 改错题

7. 改错题 8. 改错题 五、计算题 1. 解:因为Ts=es-ei 所以ei=es- Ts=-0.040-0.021=-0.061mm 由Xmax=ES-ei=+0.013-(-0.061)=+0.074mm 有Xmin =-Xmax+2 Xav=-0.074+2×0.057=+0.040mm 则Tf= Xmax- Xmin=+0.074-0.040=0.034mm 由Ymax=EI-es 有EI=Ymax+es=+0.040-0.040=0 则Th=ES-EI=+0.013-0=0.013mm 由此可知: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尺寸公差带与配合公差带图如下:

几何公差测量 试题库_标注题:答案.

六、标注题: 1.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 (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 ,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 (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 (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 (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 的最大值为6.3μm ,其余表面Ra 的上限值为3.2μm 。 N 2.如图所示零件,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孔Φ1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 (2)、外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4mm ; (3)、圆锥孔Φ2对孔Φ1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 ; (4)、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 ; (5)、左端面对孔Φ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 1 2 1 2 A 0.03A 0.01 B A 0.020.05B 0.04

3.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的毛坯,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1)、齿轮轴孔Φ1采用包容原则; (2)、齿顶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2mm; (3)、齿顶圆锥面的斜向圆跳动度公差为0.04mm; (4)、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 (5)、右端面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3mm。 1 1 E A B 0.04A0.02 0.05B 0.06A 4.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A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 (2)Φ50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1mm; (3)Φ65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3mm; (4)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孔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5)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A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15mm。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4套

一、填空题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_极限偏差_______。。 2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基孔制___和_基轴制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基孔制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轴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实际尺寸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 、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增大。 二、选择题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B.下偏差C. 上偏差和下偏差D.上偏差或下偏差 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A.8 B. 12 C. 14 D. 16 6.垂直度公差属于()。A.形状公差B. 定位公差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A圆柱度B圆度c同轴度D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A.加工难易B.配合松紧C.尺寸精度 三、判断题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几何公差测验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决定;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孔轴公差等级皆分为 20 个等级。 2. 齿轮副的侧隙的作用在于储存润滑油和补偿热变形等。 3. 表面粗糙度幅度特性评定参数有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两个,其中通常选用Ra。 4. .齿距累积总偏差是被测齿轮的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 5.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Ф50JS8,已知IT8=39μm,则该孔的上偏差为 +0.019 mm,最大实体尺寸为 49.981mm,最大极限尺寸为 50.019mm 。 6.端面全跳动可以用端面垂直度来代替,它们体现的设计要求相同。 7.直线度公差中,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直线;给定一个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圆柱面。 8. 用来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必检指单个齿距偏差(Δf pt)、齿廓总偏差(ΔFα)。 9. 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都做成了最大实体尺寸,形位误差又正好等于图样上的公差的给定值,该零件处于实效状态。零件处

于该状态时的作用尺寸是实效尺寸。 10.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Ф60(072.0053.0++)mm的轴,要求安全裕度为2μm时,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 60.070 ㎜,下验收极限为60.055 ㎜。 3页 11.在图样上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遵守独立原则。此时尺寸 公差只控制实际尺寸的变动范围, 不控制形位误 差。 12.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选择和规定取样长度的 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 面波度 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 响。 13.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需标注轴颈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于符合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较紧。当轴颈选用h5公差带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性质为过度配合。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 30 +0.021 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 在被测要素为 最小实体状态 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 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 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 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示 配合精度 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Re 、 Ry 、 Rz 三项。 15. 含义是 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 的垂直度公差是 Φ0.1,且 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 16.φ 45+0.005 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 ,φ50-0.050 -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050 mm 。 17.完全互换是指 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 ,最小极限尺寸是Φ47.958 mm 。 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 +0.100 mm ,EI= 0 mm ,es= +0.050 mm ,ei= -0.050 mm 。 20.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 公差带形状相同 ,不同点是 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 21.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半径差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 22.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是控制 传递运动准确性 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 )是控制齿轮副 侧隙 的指标。 23.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24.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 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25.齿轮标记6DF GB10095-88的含义是:6表示 第Ⅰ,Ⅱ,Ⅲ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D 表示 齿厚上偏差 ,F 表示 齿厚下偏差 。 27.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 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作者:————————————————————————————————日期: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4套)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___________ 。。 2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 μ m ,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 3. ________________ 配合基准制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 _______ 。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 、_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公差原则分 ________ 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 _____ 、____ 、_____ 、—四种。 9.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 1. 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2 ?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A. 实际偏差 B.基本偏差C.标准公差 3 ?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 ?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 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 B.下偏差 C.上偏差和下偏差 D.上偏差或下偏差 5. 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 A. 8 B. 12 C. 14 D. 16 6 .垂直度公差属于()。A .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 D.跳动公差 7 ?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圆柱度B圆度C同轴度D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 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

公差试卷4(答案)

安徽农业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公差与技术测量》试卷(4) 考试形式: 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母线通过螺纹牙型上沟槽宽度等于螺距基本尺寸一半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称为螺纹(③ )。 ① 中径 ② 作用中径 ③ 单一中径 ④ 最大实体牙型中径 2. 按GB/T307.3-1996的规定,向心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 ③ )。 ① 2、3、4、5、6共5级 ② 0、2、3、4、5共5级 ③ 2、4、5、6、0共5级 ④ 2、3、4、5、0共5级 3. 光滑极限量规的止端(规)是控制被检验零件的(④ )不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① 最大极限尺寸 ② 最小极限尺寸 ③ 作用尺寸 ④局部实际尺寸 4. 下列配合中(④ )的配合最紧。 ① φ50H7/g6 ② φ50Js7/h6 ③ φ50H7/h6 ④ φ50H7/s6 5. 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的配合 ,是 (② ) ① 孔比轴难加工。② 减少定尺寸孔用刀具,量具的规格。 ③ 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相对测量 。 ④ 孔用的较多。 6. 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当公差值前面加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② )。 ① 两同心圆 ② 圆形或圆柱形 ③ 两同轴圆柱 ④ 两平行平面 7. 当轴的基本偏差为(①)时,与 H 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① a —h ② j —n ③ p —zc ④ a-z 8. 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Φ40(+0。-0。007032),安全裕度为0.003mm,则该孔的上验收极限为( ① )。 ① 40.004 ② 40.010 ③ 39.971 ④ 39.965 9. 对零件同一表面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Ra 或Rz 值,它们的关系为(① )。 ① RaRz ④ 不能比较 10. 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φ25m6轴的方法属于(② )。 得分 评阅人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的标注常识

形位公差的标注 (1)代号中的指引 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 接方法当被测要 素为线或表面时, 指引线的箭头应 指在该要素的轮 廓线或其延长线 上,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见下 图a。 当被测要素 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 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 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 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标准答案(套)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标准答案(套)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_极限偏差_______。。 2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基孔制___和_基轴制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基孔制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轴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实际尺寸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 、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增大。 二、选择题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B.下偏差C. 上偏差和下偏差D.上偏差或下偏差 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A.8 B. 12 C. 14 D. 16 6.垂直度公差属于()。A.形状公差B. 定位公差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A圆柱度B圆度c同轴度D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A.加工难易B.配合松紧C.尺寸精度 三、判断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