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变城乡差距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贫困农村的经济建设问题是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改革中必须克服的难关,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东小河村为例,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结合本地文献资料分析了小东河村近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状东小河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13日在北京顺利结束,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在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后,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提升到新的高度。东小河村作为德州的中东部较为典型的贫困地区之一,研究它的现状,对于中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未来改革有着值得深思和探索的方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东小河村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

东小河村位于德州市武城县中东部,属黄河冲击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地面积500亩,人口约500人。近年来,武城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紧紧围绕“工作高标准,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工作要求,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为目标,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作为以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为主的东小河村来说,靠地吃饭的模式仍然制约着东小河村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

作为传统的农村代表,农业一直以来都在东小河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耕地分散,再加上农民对大型耕地机器购买力不足,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仍然制约着本村农业生产。农业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这类农业作物的种植相对经济作物而言节省劳力,但近几年由于种子、化肥价格上升,小麦和玉米生产量过度依赖于化肥量的使用,导致农民生产成本过大。长期以来,这类作物在东小河村作物产量中仅占一小部分,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的上涨,给村民带了了收益,其种植呈扩大趋势,逐步代替了以往果园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模式,十年前村庄里百亩果园现已被砍伐殆尽,仅存数十亩果园。目前一户一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