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 ------------(西方经济学小组学习有感)

引言:

小短文是受了西方经济学兴趣小组现场讨论的启发。现学现卖,有些就是根据当时的讨论得来的结论,但是总是觉得有些地方有遗漏和偏差,可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所以就把这篇还有问题的小短文发了上来,希望我的“兴趣小组”的同门“师兄师姐”看到以后补充指正一下,多多回贴,小小师妹在这里先谢谢了。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来报到之后在食堂吃的最多的荤菜好象就是牛肉,鸡肉和鱼肉了,猪肉相比较就显得有点少了,比较喜欢的我抱怨为什么老是吃这些。后来人家说了,猪肉价格涨飞了,能让你偶尔吃吃已经很照顾你了,知足吧你!得!原来如此,刚好这几天我们的西方经济学学习小组刚学习过,我就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分析,看看自己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究竟在研究现实的理论问题的时候应用性大不大!满足满足自己!别说还真可为我们解释猪肉价格疯涨的原因。所用的就是在微观经济学前几章节里面学到的供给和需求理论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问题蕴涵的经济学含义

我们大学期间的老师曾经讲过,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是供给和需求理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供给和需求来解释。那么猪肉价格上涨就一个解释:猪肉供给减少了,但是需求增加了。由于是疯涨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猪肉供给减少的多,同时需求增加的很多。所以价格会疯涨。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在影响着猪肉的供给和需求?而他们又是怎么样产生作用的呢?

使得猪肉供给减少的因素:

1.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供给减少

从2006初开始粮油价格普遍上涨。但是2005-2006年的猪肉价格却一直比较低迷,而随着饲料等的上涨,生猪的生产成本却在上涨,养猪在亏本。于是很多农户放弃养猪,于是2007年的生猪供给量随之减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猪肉价格上涨。

使得猪肉需求相对平稳增加的因素

1.需求的相对增加

从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在平稳增长,随之带来的必然是对猪肉等消费品需求的量的稳步增加。这一因素又在推动着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必然要上涨。

2.猪肉需求的相对平稳原因

A 替代品价格上涨。人们想要用替代品来替代猪肉的欲望不强烈使得猪肉需

求相对平稳。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同时鸡肉、牛肉、价格也在增长。

B 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人对猪肉的

需求是不会仅仅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而马上就降低。

C 猪肉的需求弹性低。我们由西方经济学知道:猪肉等属于是生活必需品,

它的价格弹性比较低。所以它对价格的上涨不是很敏感。

这里面还有一个价格信号的问题。

整体物价在上涨,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猪肉价格是涨了,但是事实上它却没有涨的像人们用货币数字所看到的那样严重。名义价格是很高,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实际价格涨的并不是那么高。

所有这些影响因素用图形表示如下:

1.P07、P06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价格

2.S07、S06 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供给曲线

3.D07、D06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需求曲线

从上面的图形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从前面的分析知道,06年的猪肉价格是低于均衡价格的,它在P06处,于是生产者调整了生产,减少了猪肉生产,使得猪肉供给曲线从S06左移到S07;而与次同时,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替代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偏好的相对平稳、以及猪肉的价格需求弹性的低弹性都使得猪肉的需求增加,使得猪肉的需求曲线从D06向右移动D07。这样供给和需求共同推动猪肉价格上升到了一个新的价格水平P07(如图所示)

分析的现实意义:调控猪肉价格使其回落

知道了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逆向思维来

进行调控,来平缓猪肉价格上涨趋势并使其回落。解决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那些影响因素是我们人的因素可以起作用的?

1.从供给方面来看:

a. 短期靠进口生猪从开始饲养到出栏有一定的生产周期需要一年,所以说

在短期间内说靠增加产量来增加供给不大现实。所以在增加短期供给方面我们可

以考虑进口。以解决短期的供给不足。补足供给缺口。

b. 从长远来看,着手生产,以应对下一年度。分析06年的情况我们发现,

由于我国的猪肉生产多是家庭生产,其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度小,

同时生产成本高。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思考长期解决方法:建立猪肉期货交易,以稳定生猪生产、保护生产者利益(这方面有大米和小麦期货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同时规模化养猪,以便通过产业化来降低生产成本。

2.从需求方面来说:

在我看来这是比较难的一般是比较难的,而我觉得这也是我不愿意去调控

的,因为你不可能为了不让猪肉涨价就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因为虽然说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可是需求也可以拉动供给。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需求还是在增加着,让需求来拉动供给增加。这样我们整个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

当然并不是说需求是不可影响的,它同样可以被影响:猪肉的价格弹性来说,由于它弹性低,人力可以起的作用甚微,可是我们通过宣传影响人们的偏好,引

导人们多食营养价值高的替代品(如牛肉等)

三.小结论

由小短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猪肉价格的疯涨不是偶然,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涨的原因,就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对它产生影响,使它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四.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2.http://11.129.2.143/index/showdoc.asp?blockcode=YBQH1&filename=2

00707300733(猪肉涨价背后的产业机制分析)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与政策分析

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1级国际经济贸易系金融1班 林凤如1140314128 梁秋怡1140314149 李杰华1140314148 朱琳1140314127 洪海曼1140314138 王慧凤1140314118 【摘要】2011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猪肉价格高企的现象已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回顾此轮猪价上涨的现状特点,并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探讨,再就政府最近采取的政策进行梳理,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和结论。 【关键词】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因素政府政策政策建议 1.引言 2010年以来,在我国CPI高位的同时,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尤为突出。今年1~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占CPI涨幅的15.5%,成为拉高食品价格乃至CPI的主要动力。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类食品,猪肉价格过高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猪价过低则会阻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因此,猪肉市场的稳定对农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2.猪肉价格现状 随着近期央行公布CPI指数的飞速上扬,与之密切相关的猪肉价格的一路攀高便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而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大致有以下特点: 2.1猪价上涨持续时间长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快速上扬,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12.4%持续扩大到6月份的51.7%之后,回落至7月份的56.7%。1~7月,猪肉价格上涨直接拉动食品价格上涨2.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近0.9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15.57%,成为拉高食品价格乃至CPI的主要动力。“吃不起肉”已经成为了并非耸人听闻的现实。 2.2影响范围大 根据新华社的监测数据显示,分地区看,近七成省区市的猪肉价格上涨。其中,云南、湖南、广东的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涨幅在6%~10%。 2.3高猪价下无赢家 尽管目前猪肉市场仍能保持供给,但肉价的上涨以及供给量的急剧减少,已对市场格局造成了不少的冲击。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对“猪价太高”怨声不断,因为如此高的价位,不仅没有给销售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反而由于需求量的大幅度下降使其生意惨淡,每况愈下。 图1 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各地猪肉市场走势图(2011.7.2~9.30)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4.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5.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7、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9、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商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 10、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14、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15、蛛网理论: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6、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17、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18、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19、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0、基数效用: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21、序数效用: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22、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3、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24、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应增量即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原因: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都是递减的。还可以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集中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应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次 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 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 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 空间内部的效应: 空间集聚效应 空间扩散效应 空间的之间的效应: 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 空间的关联效应 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 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 消极的影响: 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关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次 1.外部性与集聚效应 外部性(externality):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 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

最新-肉制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精品

肉制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猪肉涨价,不是一个简单涨价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次大规模的涨价?它将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以及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涨价压力?本文拟用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机会成本;弹性需求价格;消费者剩余;市场失灵背景从五月初开始,猪肉价格一路攀升,达到了十年以来价格的最高点,这也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5月末,猪肉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猪肉大涨价啦!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就是去年上半年受疫病和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养殖户为减轻损失,缩减养殖规模,而6月份后,虽然猪肉价格逐步回升,但养殖户的补栏进度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生猪存栏水平较低,市场供应少。 原因之二是2006年以来,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 目前,商务部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各地的市场监测,引导养殖户适当补栏,增加市场供给,引导货源流向,调剂区域间的余缺。 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涨价的原因,应该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从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投入产品的价格,技术,期望,生产厂商数量来看1从价格方面来看是如何影响供给的——去年上半年受疫病和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养殖户为减轻损失,缩减养殖规模。 去年生猪收购价格低,养猪户纷纷屠宰母猪,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直接造成可繁育母猪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目前猪出栏量减少,市场上仔猪供不应求。 这一系列价格因素导致了生产规模的减少,养殖户的减少,猪肉的供给的减少是必然的。 2从生产投入的成本来看是如何影响供给的--去年四季以来,玉米等饲料原料涨价,使猪饲料从去年的138元公斤涨至今年的158元公斤,仅此一项使一头猪的成本上涨近200元;饲料价格的上涨致使饲养成本的提高。 再是屠宰费和运费上涨间接影响生猪的生产成本。 目前的屠宰费为32元头比去年同期上涨10。 由于受成品油价和交通部门限载的影响,造成生猪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上涨005元。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

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 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 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 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数理经济分析: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和表述经济学理论概念,是理论经济学推导和表述其理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数学方法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参考)

发展经济学名词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贫困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一低生存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nda, P. N.)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相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最小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 ------------(西方经济学小组学习有感) 引言: 小短文是受了西方经济学兴趣小组现场讨论的启发。现学现卖,有些就是根据当时的讨论得来的结论,但是总是觉得有些地方有遗漏和偏差,可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所以就把这篇还有问题的小短文发了上来,希望我的“兴趣小组”的同门“师兄师姐”看到以后补充指正一下,多多回贴,小小师妹在这里先谢谢了。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来报到之后在食堂吃的最多的荤菜好象就是牛肉,鸡肉和鱼肉了,猪肉相比较就显得有点少了,比较喜欢的我抱怨为什么老是吃这些。后来人家说了,猪肉价格涨飞了,能让你偶尔吃吃已经很照顾你了,知足吧你!得!原来如此,刚好这几天我们的西方经济学学习小组刚学习过,我就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分析,看看自己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究竟在研究现实的理论问题的时候应用性大不大!满足满足自己!别说还真可为我们解释猪肉价格疯涨的原因。所用的就是在微观经济学前几章节里面学到的供给和需求理论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问题蕴涵的经济学含义 我们大学期间的老师曾经讲过,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是供给和需求理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供给和需求来解释。那么猪肉价格上涨就一个解释:猪肉供给减少了,但是需求增加了。由于是疯涨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猪肉供给减少的多,同时需求增加的很多。所以价格会疯涨。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在影响着猪肉的供给和需求?而他们又是怎么样产生作用的呢? 使得猪肉供给减少的因素: 1.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供给减少 从2006初开始粮油价格普遍上涨。但是2005-2006年的猪肉价格却一直比较低迷,而随着饲料等的上涨,生猪的生产成本却在上涨,养猪在亏本。于是很多农户放弃养猪,于是2007年的生猪供给量随之减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猪肉价格上涨。 使得猪肉需求相对平稳增加的因素 1.需求的相对增加 从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在平稳增长,随之带来的必然是对猪肉等消费品需求的量的稳步增加。这一因素又在推动着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必然要上涨。 2.猪肉需求的相对平稳原因 A 替代品价格上涨。人们想要用替代品来替代猪肉的欲望不强烈使得猪肉需 求相对平稳。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同时鸡肉、牛肉、价格也在增长。 B 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人对猪肉的 需求是不会仅仅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而马上就降低。 C 猪肉的需求弹性低。我们由西方经济学知道:猪肉等属于是生活必需品, 它的价格弹性比较低。所以它对价格的上涨不是很敏感。 这里面还有一个价格信号的问题。

最新版微观经济学精品习题英文版 (with answer) (9)

Chapter 9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1. 2. 3. 4. 5. 6. 7. 8. 9. 10. _ __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_ __ 1. Nations would gain from trade if a(n) ________ exists. ( c ) a.absolute advantage b.specializ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1b8189242.html,parative advantage d.infant industry 2. If Canada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 Denmark in the production of wood, this implies that ( b ) a.it requires fewer resources in Canada than in Denmark to produce wood. b.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wood in Canada is lower than in Denmark. c.Denmark does not benefit by trading with Canada. d.Canada should buy wood from Denmark. 3. Domestic producers gain from the opportunity to export goods to foreign countries because ( a ) a.the free-trade price of the good is higher than the domestic price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b.producers are able to reach a wider market. c.although the free-trade price is lower than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producers are able to sell a greater quantity. d.production rises, although there is no change in the price of the good compared to the no-trade situation. 4. If at the world equilibrium price the U.S. quantity demanded is greater than the U.S. quantity supplied, then ( a ) a.the United States will import the good. b.the United States will export the good. c.the world price will fall. d.the world price will ris e.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 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 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我 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 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 (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 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17.宏观经济学:研究所谓“大的”问题。即研究总体经济行为。这些总体经济行为涉及的 变量包括:国民产出水品,如GDP。总储蓄水平,投资水平,总需求量,总的劳动量和就业量等,也包括这些总量的平均量和变化率,如人均收入,国民产出增长率,还包括诸如利息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 18.实证分析: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只解释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19.实证经济学:用实证方法表述的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20.规范经济学:用规范的分析方法表述的经济学。 21.主流经济学:我们要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 方法。这些被大部分学家所认可的基本经济理论——有时我们称为主流经济学。 22.古典经济学:斯密所建立的经济学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23.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学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瓦尔拉斯,英 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 24.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从异端走向正宗,并在古典经济学之后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 流地位是在19世纪末。完成这项任务的是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于189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经济学院理》。这本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门类——

发展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是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条件下,研究农业国家如何成为工业化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 狭义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落后国家或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学问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纷纷在政治上走向独立,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的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问题的增加,一般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经济发展的概念,既有量的内容,也有质的规定。经济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 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 人类发展:发展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与外生: 内生变量:因变量,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经济体制中受外部因素(政策因素为主)影响的变量。 现代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现象定义为现代经济增长。所谓现代经济增长,就是它给本国居民提供日益多样化商品的能力日益提升,这种不断提升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①国民产出量的持续上升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而提供极其丰富商品的能力是经济成熟的标志②不断提高的技术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或先决条件——一个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③为了实现新技术所固有的增长潜力,必须进行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调整。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还包括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必要条件。经济成长阶段:罗斯托 经济起飞:罗斯托,指是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20一30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之后,经济将步人自我持续增长状态。(具备条件:科学思想,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后发劣势:罗斯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仍然贫困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后发优势:俄裔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为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优势。(2)制度学习和制度模仿优势。(3)结构转换

关于猪肉价格上涨的调查(优质参考)

《关于猪肉价格上涨的调查》 摘要近期猪肉价格在不断地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对猪肉上涨的原因、影响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了解了猪肉上涨对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不同方面的建议与意见也提出了有关自己的看法与立场。 关键词猪肉涨价;调查原因;百姓的看法;政府措施;自我看法与立场 一.序言 近几个月来以来猪肉价格飞速上且涨,你有没有关注过身边也会时不时的会出现与此相关的话题。妈妈会不时的唠叨几句“哎,最近的猪肉价格可是一天比一天贵呢!”;去餐厅吃饭时,猪肉也比以前少了;而在网上关于猪肉涨价的流行语中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沙僧对孙悟空说,“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都贵了哦。”,“猪肉太贵了,孙子就爱吃肉,可我也不能变成猪给他吃啊”,市场卖猪肉的胡屠户对来给磨刀的徐老头说:“磨什么磨,老子以后不卖猪了,老子改行卖西瓜,你以后离远点!”.......从以上的种种中就可以看出猪肉大幅度的涨价以及对大部分的消费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进入大学的后的第一个暑期,为了能响应学校的号召,锻炼自身的能力,丰富暑假生活,所以对猪肉涨价之后对百姓产生的不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收获了很大的成果。在此次调查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养猪专业户的养殖基地、农贸市场、街头人多处,也在网上通过邮箱调查了一部分的朋友,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从而使得调查数据能更加的客观,更加明了。 二.问卷调查 物价上涨是个有关民生的问题,对百姓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制作了很多的问卷,对不同的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也了解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人对猪肉涨价的看法。 此次我们问访了许多的地方,也调查了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得到了不同的看法与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调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的调查更加的全面与客观。 三.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1.饲料价格上涨 近日来,饲料价格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猪肉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饲料的主要来源玉米价格在去年的9月就开始上涨,一方面是由于玉米产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玉米作为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而随着汽油的不断涨价,浴室对生物乙醇需求量不断增大,一些企业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大量收购玉米,使原本产量就不多的玉米被大量用于工业方面,从而影响玉米价格,使得饲料价格上涨。 2.生猪存栏量大量减少 2010年有许多地区都发生疫情,如禽流感之类的造成许多猪都大量死亡。加上去年养猪

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1. 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2.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类型。 3. 买方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类型。 4.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厂商销售同种但有一定差别的产品,且新厂商进入不受限制的市场。 5. 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相互竞争,且新厂商的进入是受到阻碍的市场。 6. 卡特尔市场:某些或所有的厂商公开共谋使得他们的共同利润最大化的市场。 7. 名义价格:商品的绝对价格。 8. 实际价格:经过通胀调整过的价格。 9.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10.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11. 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2. 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3. 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14.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的各种弹性类似。 15.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额外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17. 无差异曲线:描述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的曲线。 18. 边际替代率(MRS):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19.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20. 价格-消费曲线(PC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得到个人需求曲线。

(完整word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4分x5题=20,简答5分x4题=20,计算与说明5分x6题=30,论述15分x2题=30 一.名词解释 短缺点 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极 线性发展阶段论 刘易斯拐点 新型工业化 金融深化 货币化率 黄金律稳态 二元经济 循环积累因果机制 刘易斯拐点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 二.简答题 不发达经济体的共性 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观点。 世界反贫困战略有哪几种。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倒U理论假说及其成因 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简述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体内容。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及其机制 简述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框架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育的现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的主要步骤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宏观发展的推动作用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的评价指标 托达罗模型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内容 计算和说明 1.存在某一经济,其产出总量为Y,且服从储蓄等于投资的凯恩斯宏观均衡。假定技术不变、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θ、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该经济的增长率g与上述经济参数的关系。

答:Y dY g =,Y S s =,I S = dY dK Y K ==θ,k nk I dk δ--= 解得,n s g --=δθ 2)假定该经济体进入人口老龄化期间,人口增长率为-0.1%,折旧率为0.5%,为保证增长率维持在3-5%的平稳区间,则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率θ的比值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答:3.4-5.4% 2. 考虑一个二元经济(如下图),OL 表示总人口,A MP 和I MP 分别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边际生产率。其中,现代产业的制度工资是LN ,传统产业的制度工资是OC 。根据二元结构转化的有关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现代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在制度保障下,执行工资LN ,就业规模为HL 。 2) 传统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FH 处人口被迫在传统产业中就业,工资率降到很低,就业人口为OG 。 3) 此时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如果存在,请予标明;如不存在,请说明原因。 答:增加人口数,传统产业边际收益为0,存在剩余劳动力GH 。 4) 理论上现代部门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为多少。 答:KNP S 论述题【大部分都是上网查新闻凑出来的,不要见怪】 1. 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国经济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作用机制。 答:(1)当前:①工业化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②工业化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③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④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

市民对猪肉涨价的感慨说说_关于猪肉涨价的幽默说说

市民对猪肉涨价的感慨说说 最近几个月,猪肉的价格连续上涨,很多市民都减少了购买猪骨、猪肉的数量,转而购买鸡鸭和海鲜,日常三餐的荤素搭配也有了新变化。对于猪肉涨价这件事,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慨想要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猪肉涨价的感慨说说,一起来看看吧! 猪肉涨价的感慨说说 1.猪肉涨价后,只能多花些心思,研究些新菜谱,保证家人吃得饱、吃得好。 2.一条筒骨居然要60元,比牛骨还贵,现在都转吃牛肉咯。 3.最近猪肉价格这么贵,在家基本日常靠海鲜、禽类度日。 4.生为海边人,蚝仔汤,椒盐虾仔,蒸条鱼,就这样一餐也花不了什么钱,猪肉太贵不必吃。 5.以往的餐桌上常常会有一个以肉为主的‘硬菜’,例如蒸排骨、焖猪脚,现在猪肉涨价了,很长时间不做这些菜了。鸭子比较便宜,子姜焖鸭、白切鸭做了好几次;虾也不贵,养殖虾30元一斤的个头也不小,买来白灼或爆炒都不错;清蒸石斑鱼家里人也爱吃,现在30元一斤,买一条一斤三两左右的就够了。 6.排骨太贵了,我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买排骨了。广东人喜欢煲汤,我们家以往每周都要煲两次汤,一般都是买排骨或扇骨煲,现在骨头的价格那么贵,都不舍得买了。现在很少煲老火汤了,都是买瘦肉滚汤,煮些枸杞瘦肉汤、丝瓜瘦肉汤。

7.一家四口人,若买排骨煲汤得买一斤多才够,按照现在的价格,光是买骨头都要花掉近50元,再加上其他的汤料,一餐光是一个汤就要花费六七十元。 8.顾客以为猪肉价格高,我们赚很多,其实没有,现在生意更难做。现在猪肉收货价很高,我们也只能卖高价,可是价格高了,市民很难负担得起。猪肉涨价,我们做卖猪肉的小本生意,不好赚钱啊。。。 9.买腩肉、瘦肉的市民和以往差不多,毕竟猪肉还是市民最常吃的肉,但是每个人买的肉和以前相比少了。最让人苦恼的是排骨、扇骨等猪骨,骨头重称,对边砍一块都一斤多重,就要五六十元,很多市民负担不起,他们就不买猪骨,转而买鸭子、海虾替代。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陆德明教授 使用教材 ?齐良书编著:《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经世书局 参考教材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英]A. P. 瑟尔沃著:《增长与发展》(第六版,郭熙保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美]德布拉吉·瑞著:《发展经济学》(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叶静怡编著:《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第一章、导论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 1.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概论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1.1 概论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 ?只研究发展中国家* ?研究范围较宽* 1.1.2 发展中国家 ?何为“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发展中国家的共有特征 何为“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OECD国家或工业化国家* ?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简写为LDCs)、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第三世界”国家* ?“南方”与“北方”国家* ?“穷国”和“富国”*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联合国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最不发达国家、非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 ?经合组织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写为NICs)* ?世界银行则按地理位置将发展中国家分类* ?中国是怎样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共有特征 ?发展中国家各自有其相异之处,有时差异甚至很大*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8.恩格尔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量。 19.吉芬商品:指需求量随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20.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1.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2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