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荐系部思政课部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所属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负责人周宁宁

通讯地址湘潭岳塘区丝绸路6号

联系电话0732*******

课程网址

申报日期2007年9月

湖南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二ΟΟ七年四月五日

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1]情况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 教学队伍情况

3 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根据1998年春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讨论决定的“思政课”课程的设置,我院自转型以来就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自开设以来,教学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它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它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本课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帮助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理解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实起到了主渠道、主阵地、主环节的作用,很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公共理论课基础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学习成才和法律知识等方面修养的内容。

经过几年的开课实践,结合“思政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学时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些高校自2003年开始对“两课”课程做了一些整合,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整合为一门课程,名称不尽相同,2005年教育部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中共中央同意,正式把这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程,同时自学考试也做了相应课程设置改革,开考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我们也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结合我院“思政课”开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尽快按照新方案建设本课程。

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以及以我国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各个部门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人生观理论知识的教育。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讲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讲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五讲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六讲学习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精神

第七讲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第八讲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由于该课程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我们准备借鉴一些较早进行该课程改革的高校编写的教材,同时结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并根据我们学院自己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于今年编写院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助教材,并在全院学生中使用,2008年在使用一个学期的基础上在全院学生中进行调研,结合教师学生在教学学习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

同时准备为学生开出了一系列的参考书目,主要有1、沃尔特、波克(美)著,杨静宪译:《如何在大学里深造》,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2、《为人处世与菜根谭》(明)洪应明著;3、徐小结:《转变与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启示》,航天工业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4、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赵传栋:《论辩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6、李肃东,《个体道德论》;7、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九章第二节,第十一章第一节;8、施修华:《人生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沈继英:《人生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九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1993年、1999年;12、《宪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教材;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6、《刑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教材;17、《民法原理》,高等学校法学教材;18、《经济法教程》,高等学校法学教材;19、《民事诉讼法教程》高等学校;20、《刑事诉讼法教程》法学教材;21、《行政诉讼法教程》等等。帮助学生学习这门课。

并建立了2-3个实践教学基地,如革命传统教育基础,基层法院,社区等,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学习,以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深刻正确理解。同时,借助网页进行相关的网络教学,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

4. 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两门课程的整合,缩短了教学时间,克服了“两课”教学时间过长的缺陷。

2、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叠。进行多样教学方法的改革。

3、以学生为本,体现高职高专特色

4-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各高职院对这两门课程的整合工作才刚刚起步,我院是首先开始对这两门课程体系内容进行整合探索,力争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理论、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4-3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程体系内容整合尚不能完全融合,两个部分内容只在形式上做了一些整合探索,实质的溶合尚不足。

2、对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

3、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尚不完整。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加以改革完善。

5. 课程建设规划

5-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准备结合课程改革实践,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既不同于法律专业课,也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课。把原有两门课从质与量上综合为一门课,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本课程建设成具有较高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步骤:08年1月—08年12月初步整合课程体系内容。收集与课程有关的思想道德文献、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和研究文献。

09年1月—09年12月对课程内容做较深的融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创新,制作教学课件和课程录像。

10年1月—10年12月初步完成课程的全面整合,教学课件完整制作,教学资源上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5-2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6. 说明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