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2010年10月自考00282《个案社会工作》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福建省2010年10月自考00282《个案社会工作》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福建省2010年10月自考00282《个案社会工作》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福建省2010年10月自考00282《个案社会工作》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个案社会工作试卷

(课程代码 00282)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在考察求助者的精神发展时,要摆脱动机的生物学观点必须从人际互动角度分析求助者的动机,把求助者的生活理解成不同价值的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1-25 2.焦虑的最核心特征是敌意。2-41

3.最早提出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社会工作者是玛丽.杰雷特。7-135

4

6

角色和支持者角色是最基本的。

7.在肯定性动机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消除其对成功的幻想

以及对失败的担心。10-297

8.个案辅导是指在对求助者的问题的分析、理解基础上,采用专业的辅导技巧

帮助求助者克服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253

9.在基本性焦虑辅导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主要使用两种辅导技巧,即自我分析

和人际关系调整。10-299

10.个案辅导工作应以意志力丧失的阻抗消除为首要任务,并逐层消除求助

者的其它层次阻抗。11-306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学家是【A 】2-30

A.弗洛伊德 B.霍妮 C.莱恩 D.罗洛·梅

12.下列有关自信心与自主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3-52

A.自主性概念是用内部理解法考察求助者内心精神变化状况得出的结果

B.自信心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产生,它要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C.自主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需要依赖对他人不同生活方式的比较和理解

D.自信心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的特征

13.下列有关个案工作概念的基本要素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4-68

A.个案工作的帮助对象是单个个人或家庭

B.个案工作的帮助内容是所需解决的求助者的问题

C.个案工作的帮助目标是求助者要求达到的健康状态

D.个案工作的帮助方法是帮助求助者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

14.下列不属于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内容的是【 C 】7-138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A.心理动态诊断 B.原由诊断 C.治疗效果诊断 D.分类诊断

15.作为个案工作理论四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功能处理模式的提出者是【 B 】7-150

A.陶瓦鲁 B.雷恩克 C.托夫特 D.罗宾逊

16.在个案工作领域首先对行为治疗进行系统整理和运用的是【C 】7-173

A.巴浦洛夫 B.班杜拉 C.史华哲 D.唐恩娜

17.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的形成标志是【 C 】7-173

A.《我们怎样思考》一书的出版

B.《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一书的出版

D.《社会工作——连贯各理论》一书的出版

18.个案辅导工作的最后一个层次的辅导目标是【 A 】9-268

A.基本性焦虑调整 B.肯定性动机调整 C.否定性动机调整 D.意志力调整

19.由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共同商讨确定辅导目标的优点是【 D 】9-273

A.辅导目标的制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B.由个案工作者评估辅导目标的实现状况

C.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治疗的关系

D.使求助者积极、主动地与个案工作者配合,促进自己的改变

20.下列辅导目标经常会与意志力调整的个案辅导目标相混淆的是【 A 】9-264

A.消除求助者将自己视为非正常人的判断

B.寻找求助者早期的不满和挫折

C.检查和辩驳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

D.让求助者宣泄自己内心的敌意

21.反对以求助者的行为改变作为个案辅导目标的理由是【 B 】9-257

A.求助者心理变化无法脱离他所在的环境的影响

B.求助者的行为和内部感受状况是个整体,无法仅仅考察行为的改变

C.把人的活动方式与动物的活动方式混淆在一起

D.过分强调理性

22.人本治疗模式的提出者是【 D 】8-190

A.艾里斯 B.雅克·拉康 C.宾斯汪格 D.卡尔·罗杰斯

23.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模式的实施技巧的是【A 】7-165

A.系统脱敏 B.阻止变化 C.症状处方 D.定位

24.下列属于行为修正模式的治疗技术的是【 A 】7-180

A.满灌疗法 B.宣泄 C.忠告 D.有结构的规划

25.下列有关治疗模式个案辅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0-277

A.治疗模式的辅导步骤大致可分为:接触、鉴定、实施和评估

B.治疗模式借用的是病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C.治疗模式无视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之间的社会互动

D.治疗模式忽视求助者的实际社会关系的调整

26.下列不属于求助者的掩饰对话表现的是【 B 】10-285

A.夸张 B.沉默 C.固着 D.尖刻

27.下列属于肯定性动机个案辅导技巧的是【 C 】10-297

A.确认 B.描述 C.揭示 D.矫正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28.匮竭概念的提出者是【 D 】11-313

A.W·格拉塞 B.G·荣格 C.E·伯恩 D.安东尼·杨

29.下列有关阻抗产生的原因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11-304

A.对辅导工作的偏见 B.私人生活表达的限制

C.辅导技巧的限制 D.基本性焦虑的影响

30.下列不属于干扰的表现方式的是【D 】11-309

A.希望迅速结束辅导工作 B.讨厌辅导约会

C.提问缺乏目标 D.过分关注个案工作者

31.否定性焦虑 2-37

答:所谓否定性焦虑是指对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造成否定影响并为求助者意识到的焦虑。32.症状处方 7-167

答:症状处方是采用矛盾意向的一种实施技巧,它是指通过鼓励或指导求助者维护自己问题的症状的方式消除求助者的问题。

33.理性功课8-216

答:所谓理性功课是指个案工作者给于求助者各种学习理性信念的机会,尤其需要帮助求助者改变语言模式,使求助者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

34.提问者角色10-286

答:所谓提问者角色是指个案工作者对求助者的掩饰对话进行提问,让求助者重新注意被自己压制、否定和曲解的各种感受,调整求助者的理解方式,以帮助求助者消除内心的各种敌意,提高求助者介入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5.为什么说“外部评价法无法客观反映求助者的问题”?1-4

答:(1)个案工作者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替代求助者的价值标准,并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于与自己价值标准一致的加以赞扬和肯定,与自己价值标准不一致的则加以排斥和否定;

(2)个案工作者不关心自己的分析方法是否客观,没有设法消除和控制自己分析过程中的非客观因素;

(3)个案工作者不去考察求助者的感受方式,不对求助者的主观内部状况进行认识和理解。36.简述心理治疗对个案工作的影响。4-78

答:心理治疗理论对个案工作昀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动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个案工作一般都赞同心理治疗理论的观点,认为求助者的行为受到心理与外部社会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

(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心理治疗理论通常以人的需要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探讨需要怎样影响动机,最后导致人的

特定行为。个案工作中的大部分理论也是以求助者的需要作为其理论分析基点,寻找求助者

的动机以及影响其行为的规律;

(3)人的价值关系。

心理治疗理论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假设人与动物不同,具有赋予自己生活意义的能

力。因此,人在生活中需要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并给于自己的生活目标以特定的意义,离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开生活目标,人是无法积极生存的。个案工作吸收了心理治疗的这一理论假设,重视价值判

断对于求助者生活的意义以及在求助者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心理的基本结构。

个案工作的理论分析模式通常采用心理治疗理论中的有关心理基本结构的观点,即将求助者

的内部心理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几个部分,求助者的问题也经常解释为由这几方面的因

素导致的。

37.简述治疗模式这一个案辅导方法的缺陷。10-278

答:治疗模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2)无视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之间的社会互动。

(3)治疗模式对求助者的健康成长起着一些不良的作用。

(4)忽视求助者的实际社会关系的调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38.试论述功能处理模式这一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的优点及其局限。7-157

答:功能处理模式与其它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不同,它的最大特点是从社会的角度看待个

案工作,把社会因素带人个案辅导过程,突破了只从心理角度理解个案工作的视野。正是由

这种观察视甬的变化,使功能处理模式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功能处理模式的主要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视角的扩展。

2、时间阶段的划分。

3、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平等关系。

功能处理模式在注重把社会因素引入个案工作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工作机构所受的限制,

尤其对求助者的个人成长的心理机制缺乏研究,因而无法解释求助者摆脱生活危机促进成长

的具体过程。

二、功能处理模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工作机构所受的限制。

2、求助者自我成长的心理机制。

3、增强意志力的困境。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3分)

39.王某,男,22岁,某大学学生。案主出生贫寒,幼年丧母,由父亲一手拉扯大。案主

的父亲是位农民,成年在地里累死累活地干活,最大的希望是把自己的一对孪生儿女培养成

大学生。在县高中的三年里,兄妹俩不敢耽误一分钟,学习非常刻苦,但第一次高考都失败

了。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限制,再加上案主父亲得了慢性乙肝,案主的妹妹只能辍学外出打

工赚钱。第二年,案主复读考上了一所北方的大学。进入大学以后,案主虽然每天起早贪黑

地努力学习,但成绩一直不好,而且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暑假回家,案主发现父

亲的肝病已转变成肝硬化,而妹妹由于在毛衣厂干活,经常咳嗽,案主的精神压力变得更重。

回校后,案主每天都要盘腿端坐床上,口中念念有词。由于案主生病,耽误了学习,有四门

功课不及格,收到教务处的退学通知,但案主坚决不退学,拼命准备补考,坚持要拿到毕业

证。虽然后来案主顺利通过了四科补考,但毕业时并没有领到毕业证。案主绝望地回到老家,

割腕自杀。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主焦虑的发展状况。 2-35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答:根据材料描述的按住焦虑状况,可以把案主的精神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丧母后,第一次高考之前,父亲的期望成了案主不可推卸的责任,案主希望

通过努力学习实现父亲的期望,这构成案主的基本性焦虑。

所谓基本性焦虑是指对求助者的生活产生基本、长久影响但不为求助者意识到的焦虑,它通

常表现为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基本性焦虑处于焦虑的最基本层次,它由求助者基本的人际

关系决定。在与他;人交往中有些人对求助者起着比较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促使求助

者基本价值观的形成,例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通过与父母的

交往,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确立生活的基本原则,形成基本的价值

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儿童早期经历是形成基本性焦虑的重要阶段。

(2)从第一次高考失败到暑假回家,案主的生活中出现了基本价值的否定方面,这一阶段

属于否定性焦虑。

所谓否定性焦虑是指对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造成否定影响并为求助者意识到的焦虑。当求助

者的基本价值观面临威胁时,求助者就会感受到内心的困扰,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就会分化

出来,并与基本价值观相冲突,对求助者的身份构成威胁,这就是否定性焦虑。因此,否定

性焦虑对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产生否定的影响,被求助者视为异己的东西加以排斥。否定性

焦虑与基本性焦虑不同,它通常被求助者意识到,这种意识给求助者的内心造成极大压力,

求助者总足努力压制、否定和曲解否定性焦虑。

(3)从暑假回校到最后回家割腕自杀,案主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冲突,找不到任何能够肯

定自己价值的东西,这一阶段属于吞噬性焦虑。

所谓吞噬性焦虑是指求助者的基本价值面临丧失威胁的焦虑。求助者在这种焦虑中体会到自

己的基本价值逐渐被吞噬,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意义。而求助者对此却无能为力,自己

无法控制自己,无法摆脱对他人的对抗或对自己的否定,求助者感受中的否定性方面逐渐成

为主导,直接威胁求助者的身份。因此,在吞噬性焦虑中求助者的基本价值观变得非常脆弱,

求助者一方面竭力捕捉任何积极的信息证明自己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却对自己和他

人极不信任、多疑,任何与自己价值不一致的事件或东西都会产生身份丧失的威胁。

考试课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

——我们专业提供自考易考题库课件集、自考免费电子书、自考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

——我们专业提供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自考考前模拟试题!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

——为您提供各种考试学习软件课件更为便利的购买通道!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1b713598.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福建师大考研真题(语言学)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编号:318 考试科目:教育学考试日期:2005年1月23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1.教育 2.教学 3.教材 4.综合课程 5.课程目标 6.学生评价 二、简答题(共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1.课程的含义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教师直接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点? 三、论述题(共60分,2小题,每小题30分) 1.试论现代教学理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念的重构。 2.试论现代多元智力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 (以下空白)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戏曲学 考试科目编号:321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考试日期2005年1月23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共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1.文学创作如何处理雅与俗的关系? 2.鲁迅在《怎么写》(1927)中认为,艺术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的”的。你如何理解? 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请说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意义。 4.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 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 成其为诗人了。作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 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 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简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 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党的领导 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D.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对个性的束缚 1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A.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D.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13.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 1

福建师范大学 英语期末考复习

一、语法 1.They did what they could to console her. 2.The news that we are having a holiday tomorrow is not true. 3. I cannot give you the information you ask for, for the reason that I don’t know it myself. 4. I didn’t hear what he was saying because there was too much noise where I was sitting. 5. Which Mr. Smith do you mean –-- the one who teaches history or the one who teaches music? 6. ―I’m going to where I can be of most use, ― said the doctor. 7. Whoever uprooted that tree ought to be ashamed of themselves. 8. Your mother’s health is not what it ought to be. 9. It is estimated that as much as one-fourth of all timber harvested is not used. 10.Sometimes we are asked what we think the likely result of an action will be. 11. They are so alike that you can’t tell which is which. 12. How some mammals came to live in the sea is not known. 13. The people of the party were worried about Janet because no one was aware of where she had gone. 14.Why the explosion occurred was that the laboratory attendants had been careless. 15. Prof. Lee’s book will show you how what you have observed can be used in other contexts. 16. Neither of the boys who have been helping us knows when this game is over. 17. Every success and failure contributes to an individual’s growth and matur ity. 18. The kind of books an author writes depends on the kind of man he is. 19. John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aff members who is going to be transferred. 20. When the bell rang, a few were still working on the test. 21.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at the factory has been cut to a bare minimum so as to lower production costs. 22. A series of accidents has occurred at that junction. Motorists have been warned to use caution at that point. 23. Setting fires to public buildings is highly dangerous and punishable. 24. More than one example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is rule clearly. 25. This family never agrees about their shares of the property. 26. Many a student and teacher is making a careful study of his own problems. 27. Fifteen minutes seems a long time for a boy who is eager to see his girl friend. 28. Hard work and plain living a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ing people. 29. Truth and honesty is always best policy. 30. Every means has been tried since then. 31. They have all got up, and so has Jack. 32. Not only will the novel be interesting to us, but also its English will help us in composition. 33. Hardly had he finished his speech when the audience started cheering. 34. We failed to catch the train, neither did they.

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津贴分配方案

附件2: 漳州师范学院教学科研业绩奖励津贴实施办法 根据《漳州师范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改革试行方案》第八条规定,对取得突出业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创新,鼓励广大教职工多出高水平的成果。业绩奖励津贴分为科研业绩、本科教学业绩和研究生教学业绩三部分。 一、科研业绩奖励部分

注:科研项目奖励先预发一半,待按时结题后发给另一半;如逾期没结题停发另一半。 注:同一成果先后获各级奖励,按奖励标准就高享受。奖励标准仅指我校为第一主持单位;合作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我校列名第二单位按奖励标准50%计,第三单位计30%,此外名次计10%。未设等级获奖成果均按二等奖计。横向到位经费总费提取15%作为学校管理费。

不同系统收录的以最高等级奖励。 2.艺术类作品折算细则待校科研处制定后另文下发。 3. 理工科、文科B类理论成果每人每学年上限5篇兑现奖励,超过篇数的论文按相应的奖励标准转为科研经费。 4. 0.05万元/篇的理论成果奖励仅限于中级职称(含)以下或未取得职称的硕士学位(含)以下者,而且每人每学年限2篇。

二、本科教学业绩奖励部分 一半。 说明: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每年评一次,评选比例占当年任课教师的10%(其中一等奖占4%、二等奖占6%)。设立本项目旨在鼓励教师致力于本科一线教学,积极承担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含实验课),特别是要优先推荐本科教学工作量多、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率高的教师,其中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处级领导一般不参与评奖。具体评选办法由教务处另行制定。

注:1、上表中涉及多人指导的情况,由第一负责人分配。 2、参与政府举办或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大赛,由教务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认定办法。 3、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的责任者享有该成果的业绩奖励,奖励标准参照科研业绩奖励部分理论成果奖励方法。已享受科研业绩奖励部分理论成果奖励的不能重复享受,署名第一单位必须为漳州师范学校。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第 1 页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三角形的以下性质中是仿射性质的是( ) A.垂心 B.重心 C.内心 D.外心 2.以下四条直线中所含的无穷远点与其他三条不同的是( ) A. x y x y 121 )1(2+= ++ B.11 )(2=++x x y C.x +2y =0 D.过点(1,3),(3,2)的直线 3.已知A ,B ,C ,D 四点是调和点列,任意调整它们次序后所得交比不会出现的是( ) A.1 B.2 C.-1 D. 2 1 4.椭圆型射影对应的自对应元素是( ) A.两个互异的实元素 B.两个互异的虚元素 C.两个重合的实元素 D.两个重合的虚元素 5.唯一决定一条二阶曲线需无三点共线的( ) A.3点 B.4点 C.5点 D.6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两点-3u 1+u 2+2u 3=0,2u 1-u 2+3u 3=0连线的坐标是_________. 7.若对合a μμ′+b (μ+μ′)+c =0是椭圆型的,则系数满足_________. 8.完全四线形的每一条对角线上有一组调和点列,即这直线上的两个顶点和_________. 9.椭圆上四定点与其上任意第五点所联四直线的交比为_________. 10.平面上任一圆通过的两个固定点称为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求使三点A (0,0),B (1,1),C (1,-1)变到三点A ′(1,1),B ′(3,1),C (1,-1)的仿射变换. 12.已知平面上有点A (2,1),B (4,2),C (6,-3),D (-3,2),E (-5,1),求A (BC ,DE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卷A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卷A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 — Hello, this is David speaking. Is Michael there — ________________ A. Hold on. I’ll get him. B. No, he isn’t. C. Yes, I am David. D. Yes, what do you want 2. —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the window seat or the aisle seat —_____________ A. I prefer a window seat. B. I like neither. C. Both will do. D. I don’t know. 3. — Mr. Smith, must we hand in our composition next Monday —____________ A. Yes, you will. B. Yes, you must. It’s the deadline. C. No, you mustn’t. D. You can wait. 4. — You look tired. What’s the matter —________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Oh, my head aches badly. C. It is not the matter. D. Don’t worry. 5. — Mary, help yourself to some salad. —____________ A. I don’t like salad. B. Sorry, I can’t help. C. Thanks, but I’ve had enough. D. No, I can’t. 6. —You’ve won the basketball game. Congratulations!—____________ A. Oh, not really. B. No one else could do it. C. Thank you. We’re really lucky. D. It’s good of you to say so. 7. — Would you mind doing me a favor now —____________ A. No, of course. B. Yes, help yourself. C. No, of course not. D. Sure, go ahead. 8. — Excuse me, Sir. Could you hold the suitcase for me —____________ A. It’s a pleasure. B. My pleasure. C. I could. D. With pleasure. 9. —It’s really nice of you to give me a hand in time! —____________ A. Thank you. B. No, no. C. With pleasure. D. It’s my pleasure. 10. — How soon do you want to leave for the picnic —____________ A. Sooner or later. B. Be Quick. C. As I like. D. In an hour. 三、语法与词汇:30%(答案必须填在答卷表格里,否则不得分) 1. Kate said that ____________. A. she had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the night before B. she had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last day C. I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on the last night D. 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before the night 2. “Did you enjoy last night’s concert” “Yes. Though the last piece _________rather poorly.” A. was played B. played C. was playing D. playing 3. He__________ the Communist Party_____________2002. A. has joined, in B. has joined, since C. joined, on D. joined, in 4. Jack_________ in the street when I_________ on him. A. walked…called B. was walking …was calling C. walked …was calling D. was walking …called 5. David ____________ himself while he __________the machine. A. hurted… was fixing B. hurts… is fixing C. hurt …fixed D. hurt … was fixing 6. The event _________ at the time last year. A. happens B. happened C. is happened D. was happened 7. Since computers were invented, it __________ that they are indispens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 thought B. has been thought C. is thinking D. had thought 8. We all believe that computer ___________ smaller and smaller in the coming years. A. can be become B. will be got C. will be changed D. can turn 9. He ___________________ not to leave waste paper in public places any more. A. warns B. warned

福师大教育学原理样卷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基本原理》样卷 一、填空题:(15×1=15分) 1.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学记。 2.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这一问题上,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和文化本位论等不同主张。 3.不同的教育主张往往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总体来看,教育理论中主要有?性善?说、?性恶?说、??说、?性亦善亦恶?说以及?性三品?说等不同观点。 4.人的生命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性的、不断生成的个性化存在。其中,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 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6.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知识是课程的内核,知识问题构成课程问题的基础。 7.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教育活动的第一条件。 8.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并造就的合格公民。 9.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价值和终极目标。 10.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所在。 11.优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为教育主体终身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13.新课程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课程目标的。 14.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和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 1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即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 16、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夸美 纽斯的《大教学论》,科学教育学的形成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7、世界三大教育学名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 二、名词解释:(3×8=24分) 1.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2.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大全

331社会工作原理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333教育综合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6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4.0.从传统到数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2]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石长顺。《融合新闻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338生物化学 [1]张丽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5版)。高教出版社。 [2]王镜岩。《生物化学》(上、下册)。高教出版社,2003年。

346体育综合 按教指委复习考试大纲,我校自主命题。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孟迎芳、刘荣、郭春彦。《心理统计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6]张厚粲、龚耀先。《心里测量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354汉语基础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06月; [2]张博。《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2010年10月。 357英语翻译基础 按教指委复习考试大纲,我校自主命题。 431金融学综合 [1]黄达、张杰编著。《金融学》(第四版)(货币银行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斯蒂芬。A.罗斯等著。《公司理财》(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432统计学 [1]袁卫、庞皓等。《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戴朝寿。《数理统计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 C.广东 D.湖北 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奥鹏教育 离线 福建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卷A0

—____________ A. No, of course. B. Yes, help yourself. C. No, of course not. D. Sure, go ahead. 8. — Excuse me, Sir. Could you hold the suitcase for me? —____________ A. It’s a pleasure. B. My pleasure. C. I could. D. With pleasure. 9. —It’s really nice of you to give me a hand in time! —____________ A. Thank you. B. No, no. C. With pleasure. D. It’s my pleasure. 10. — How soon do you want to leave for the picnic? —____________ A. Sooner or later. B. Be Quick. C. As I like. D. In an hour. 三、语法与词汇:30%(答案必须填在答卷表格里,否则不得分) 1. Kate said that ____________. A. she had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the night before B. she had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last day C. I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on the last night D. 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before the night 2. “Did you enjoy last night’s concert?” “Yes. Though the last piece _________rather poorly.” A. was played B. played C. was playing D. playing 3. He__________ the Communist Party_____________2002. A. has joined, in B. has joined, since C. joined, on D. joined, in 4. Jack_________ in the street when I_________ on him. A. walked…called B. was walking …was calling C. walked …was calling D. was walking …called 5. David ____________ himself while he __________the machine. A. hurted… was fixing B. hurts… is fixing C. hurt …fixed D. hurt … was fixing 6. The event _________ at the time last year. A. happens B. happened C. is happened D. was happened 7. Since computers were invented, it __________ that they are indispens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 thought B. has been thought C. is thinking D. had thought 8. We all believe that computer ___________ smaller and smaller in the coming years. A. can be become B. will be got C. will be changed D. can turn 9. He ___________________ not to leave waste paper in public places any more. A. warns B. warned C. is warned D. was warned 10. Such problems ____________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 A. have solved B. have been solving C. have to solve D. have to be solved 11. If you ________ quiet, I’ll tell you what happened. A. be B. are to be C. are D. will be 12. Middle school boys _____________ not to smoke. A. always tell B. are told always C. are always told D. is always told 13. If you study hard, you _____________ the examination. A. has passed B. are passing C. have passed D. will pass 14. By the end of 2020 China _____________ much stronger and richer. A. will become B. would become C. is becoming D. will have become 15. It _______________ years since I last saw you. A. was B. is C. will be D. has been 四.英译汉:30% If you’re traveling abroad and need to book airfare, do not book the first flight you find. If you want to find cheap airfare, you need to compare prices. Search online and call the airlines to see what deals you can find. The Internet is filled with airfare discounts and cheap air tickets. (翻译答案必须填写在第1页答卷上,否则不得分)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 5.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6.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2.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 A.斯克瑞文 B.斯太克 C.普罗沃斯 D.莱斯 3.“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4.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 B.统一论 C.平行论 D.超越论 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计30分) 1.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 2.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第 1 页

012福建师大网络教学数学物理方法作业(1^3)

第一章: 1、填空题: (1). 已知复数iy x z +=,则 z (2). 已知复数?ρi e z =,则其共轭复数为 ?ρi e z = 。 (3).复数函数z e 的模为复数函数z e 的模为_____________,辐角为____sin Φ+icon Φ_____。 (4).根据测地投影,复平面上的∞点与复数球面上的 极相对应。 (5).5z i -=在复平面上表示的几何意义为 。 (6). 若复数?ρi e z =,则=n z 。 (7).复数1i +的三角形式为 ;指数形式为 。 (8). 已知?ρi e z =,则=z ln 。 (9). 若函数iv u z f +=)(是区域D 上的解析函数,则u 和v 必为 函数。 2、选择题: (1)、R C -条件的极坐标表示形式为 ( )。 A .??? ??????=????-=??ρ?ρ?ρρv u v u 11 B .?????????-=????=??ρ?ρ?ρρv u v u 11 C .??? ??????=????-=??ρ?ρ?ρρv u v u D .?????????-=????=??ρ?ρ?ρρv u v u (2)、方程51z +的解的个数为( )。 A 0个; B 3个; C 5个; D 1个。 (3)、方程Im z i z -=表示复平面中的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以上都不对 (4)、=+n i )sin (cos ??( )(其中n 为正整数)。 A .??n n n i sin cos + B .??n i n sin cos + C .??n i n sin cos - D .??n n n i sin cos - (5)、若函数),(),()(y x iv y x u z f +=是全平面上的解析函数,则有 ( )。 A .0=???v u B .0=?v u C .0=?v u D .0=???v u 3、名词解释:解析函数;共轭调和函数 () 45sin 452i con + 45sin 2i e

201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 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