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二维数组课堂编程练习

c语言二维数组课堂编程练习

c语言二维数组课堂编程练习
c语言二维数组课堂编程练习

完成下列程序代码

1、将二维数组(5行5列)的右上半部分置零。即:

#include

main()

{

int a[5][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for(int i=0;i<5;i++)

{

for(int j=0;j<5;j++)

{

if(i

{

printf("%3d",0);

}

else

{

printf("%3d",a[i][j]);

}

}

printf("\n");

}

}

3、求二维数组(5行5列)中最大元素值及其行列号

#include

main()

{

int a[5][5],i,j;

for(i=0;i<5;i++)

{

for(j=0;j<5;j++)

{

scanf("%d",&a[i][j]);

}

}

int sum=a[0][0],x,y;

for(i=0;i<5;i++)

{

for(j=0;j<5;j++)

{

if(sum

{

sum=a[i][j];

x=i;

y=j;

}

}

}

printf("a[%d][%d]=%d",x,y,sum);

}

4、从键盘上输入9个整数,保存在二维数组中按数组原来位置输出第一行和第一列的所有元素

#include

main()

{

int a[3][3],i,j;

for(i=0;i<3;i++)

{

for(j=0;j<3;j++)

{

scanf("%d",&a[i][j]);

}

}

for(i=0;i<3;i++)

{

for(j=0;j<3;j++)

{

if(i==0||j==0)

{

printf("%d",a[i][j]);

}

}

printf("\n");

}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是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训练。”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说是写的基础,是作文的前提。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会听、会说以后才能会写。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关注表达”、“训练表达”是当今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保有量少,扎扎实实地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这无疑是低年级老师现在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1.关注课文表达,充分利用文本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对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得到锤炼,同时也可使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语言的流畅性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带着尺子去钓鱼》是上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教材,记叙了中国客人小张在丹麦“带着尺子去钓鱼”的奇特经历。让学生体会丹麦人严格的法律意识,学习他们自觉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 认真分析了“课程标准”对于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要求后,我降低了语言训练的难度,一堂课仅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点。并仅要求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文字,用“因为……所以……”讲“原因”说清楚就行了。在设计这个语言训练时,还特别设计了先“找句子”——再“读句子”——然后看着句子“说原因”——最后出示“因为……所以……”自己把“原因”说清楚。 在教学中,我在出示“原来为了保护海洋中的自然资源,丹麦法律规定只有

c语言课堂练习题

1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半径为a 的3/4圆弧形的 导线,其中通以稳恒电流I ,导线置于均匀外磁场B 中,且B 与导线所在平 面垂直.则该载流导线bc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aIB 2 2.有一半径为a ,流过稳恒电流为I 的1/4 圆弧形载流导线bc ,按图示方式置于均 匀外磁场B 中,则该载流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B I c a

3.通有电流I的长直导线在一平面内被弯成如图形状,放于垂直进入纸面的均匀磁场 B 中,求整个导线所受的安 培力(R 为已知). 解:长直导线AC 和BD 受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故合力为 零.现计算半圆部分受力,取电流元l I d , B l I F ?=d d 即 θd d IRB F = 由于对称性 0d =∑x F ∴ RIB IRB F F F y y 2d sin d 0 ====??π θθ 方向沿y 轴正向 ? ? B 1F

4.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 1和I 2的长直导线ab 和cd 相互平 行,相距为3r ,今有载有电流I 3的导线MN = r ,水平放置, 且其两端MN 分别与I 1、I 2的 距离都是r ,ab 、cd 和MN 共面,求导线MN 所受的磁力大小和方向. 解:载流导线MN 上任一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 (21 0x r I B +π= μ)2(22 0x r I -π- μ MN 上电流元I 3d x 所受磁力: x B I F d d 3=) (2[ 1 03x r I I +π=μx x r I d ]) 2(21 0-π- μ ?-π- +π=r x x r I x r I I F 0 2 01 03d ]) 2(2) (2[ μμ -+π=?r x x r I I 013 0d [2μ]d 20 2 ?-r x x r I I I 2

C语言课后习题

习题 第三章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d,p; double r,a,m; scanf("%d %d %lf",&d,&p,&r); a=(p/(p-d*r)); m=log(a)/log(1+r); if(p>0&&d>0) { if(d<=m*p) printf("%.1f",m); else printf("God"); } else printf("0.0"); return 0; } 勾股数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n; scanf("%d",&n); for(a=1;a<=n;a++) { for(b=1;b<=n;b++) { for(c=1;c<=n;c++) { if(c*c==a*a+b*b) { if(a<=b) { printf("%d %d %d\n",a,b,c); } }

} } } return 0; } 第四章 计算分段函数值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x,y; scanf("%f",&x); if(x<1) y=x; else if(x>=1&&x<10) y=2*x-1; else if(x>=10) y=3*x-11; printf("%.2f",y); return 0; } 找出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max; scanf("%d%d%d",&a,&b,&c); max=a>b?a:b; if(c>max) max=c; printf("%d",max); return 0; } 10844成绩等级评分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scanf("%d",&x); if(x>=0&&x<=100) { switch(x/10) { case 10:

如何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如何做好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小井镇范屯小学李发军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学生跃举手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很多学生回答起来却语无伦次,他们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怎么也说不出重点,语言的条理性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如何才能使学生不但“愿意说”,而且“会说”呢?(这里的“会说”其实就是指语言表达思路清晰、富有条理性,能将自己的想法完整、清晰地表达给听者。)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阵地应该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就是我们说的“说话训练”)苦下功夫。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很多大教育家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过特别的强调,我们也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要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抓起,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其次就是如何来展开实施说话训练呢?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说话训练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工具,那就是我们的课本。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认一认”,“识字”,“练习”和“课文”五个部分。合理利用这几部分展开说话训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他们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目前苏教版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拼音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tī——梯楼梯我每天回家都要爬楼梯;tí——提提醒妈妈常常提醒我做作业要认真,细心;tǐ——体体育我最喜爱上体育课;tì——剃剃头星期天早上我陪爷爷去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又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二)、“认一认”、”识字” 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去除拼音后),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很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这样做:在教学“认

C语言课堂练习习题集

1 《C 语言程序设计》自主学习检验题汇编 第一、二章 C 程序与算法 单项选择题 1. 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是( ) A)解释 B)编译 C)汇编 D)目标 2. 不属于面向机器语言的是 ( ) A)符号语言 B)二进制语言 C)汇编语言 D)C 语言 3. 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是()。 A)解释 B)编译 C)汇编 D)二进制 4. 不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A)BASIC B)C C)ALGOL D)符号语言 5. 程序段的基本结构中,不包含()。 A)函数结构 B)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 D)分支结构 6、C 语言源程序的最小单位是( )。 A 、程序行 B 、语句 C 、函数 D 、字符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C 语言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B 、 C 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C 、 C 语言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D 、 C 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8、以下对C 语言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C 语言源程序中可以有重名的函数 B 、 C 语言源程序中要求每行只能书写一条语句

2 C 、 C 语言源程序中,注释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 D 、 最小的C 源程序中没有任何内容 9、对C 语言源程序执行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函数结束 B 、 从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到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 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到源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 、 从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 函数结束。 填空题 1. 能完成某个任务的、有始有终的C 语言__ _称为C 程序。 2. 用来编写程序的计算机语言称为____。 3.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____。 4. 用C 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简称为“C 程序”,扩展名规定为“____”。 5. C 程序经过“编译”后将获得扩展名为“OBJ ”的____。 6. C 程序经过编译后获得的中间代码文件还需要经过____,才能成为可执行的“程序”, 目标程序的扩展名规定为"EXE"。 7、ANSI C 标准中共规定了 个关键字, 条控制语句。 8、一个执行的C 语言源程序至少应包含一个 。 9. 选择结构是____选择某个操作来执行的—种程序结构。 10. 选择结构可以分为____、双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 11. 循环结构又可分为当型循环、____及次数型循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6344140.html,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作者:杨举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3期 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已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分析了语言训练的现状,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的思路和对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训练一、语文课的语言训练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 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言文字训练的理念和依据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但不是盲目机械的,它应该有理有据。 1.依据课程标准,加强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阐明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特殊任务,是其他任何学科也代替不了的。而要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依据单元、课时教学目标、课后的练习,合理选择语言训练点 单元教学目标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认真解读,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本单元的训练点。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课后的练习,也是教师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课时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是根据文本的内容、课后的练习而确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借助语言训练的手段来突破重点与难点。 3.学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主体 叶圣陶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课变成自主训练、自我提高的过程。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铃铛》时,给学生两幅图,其中一幅是故事的开头,另一幅是故事的结尾。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展开联想,编写故事的中间部分,把首尾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然后,用幻灯片出示故事的开头和

C语言习题课(附答案)

C语言习题课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A是C语言中有效的变量名称。 A._abc B.2abc C.char D.a#3 变量名只能以下划线和字母开头 2.下面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B。 A.for循环不仅可以和for循环嵌套,而且可以和While循环嵌套。 B.当在循环体内执行continue语句的时候,将结束整个循环。 C.while循环最少循环0次,do-while循环最少循环1次。 D.goto语句也可以实现循环的功能。 3.在while ( x )中的x与下面条件表达式等价的是D A.x = = 0 B.x= = 1 C.x! = 1 D.x ! = 0 4.为表示关系x≥y≥z,应使用C语言表达式A A.(x>=y)&&(y>=z) B.(x>=y)AND(y>=z) C.(x>=y>=z) D.(x>=y)&(y>=z) 5.设有如下定义:int x=9,y=2,z;则语句printf(“%d\n”,z= x/y);的输出结果是C A.1 B. C.4 D.3 整形中的“/”是整除 6.若有以下语句:static char x[ ]=”12345”;static char y[ ]={‘1’,’2’,’3’,’4’,’5’};则正 确的说法是 B 。 A.x数组和y数组的长度相同 B.x数组的长度大于y数组的长度 C.x数组的长度小于y数组的长度 D.x数组与y数组等价

字符串后有一个“\0” 7.已知有定义:char ch;则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为A。 A.ch='X' B.ch='55' C.ch="M" D.ch="55"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语言中,形参的缺省存储类型说明是: A 语言中的简单数据类型有: B A.整型实型逻辑型 B.整型实型字符型 C.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整型实型逻辑型字符型 11.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C A.1 int x=3; B.3 0 do{ C.1 -2 printf("%3d",x-=2); D.死循环 }while(!(--x)); 12.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A A.n=(i=2,++i); B.j++; C.++(i+1); D.x=y>0; 13.设a和b均为double型变量,且a=,b=,则表达式(int)a+b/b的值是: D A.B.6 C. D.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节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 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 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 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

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性,严谨、周密、有条理的表达能够增强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 2、教学语言表达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讲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 ---高尔基

第一节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 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 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 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

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性,严谨、周密、有条理的表达能够增强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 2、教学语言表达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工具性范畴,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它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语言表达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过程。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越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加自身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久而久之,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思维品质的提高。 二、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训练。”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有目的的语言训练。那么,在低年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拼音教学中渗入语言训练根据低年级儿童听觉灵敏、记忆力强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词句训练,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彩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教学韵母“o”时,彩图上画着一只公鸡“喔喔叫”,我就让学生说说:“公鸡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听记:“早晨,公鸡喔喔叫,叫人们早起。”教单韵母“ü”时,彩图上画着一条鲤鱼在水中吐泡泡,就让学生先说说:“鲤鱼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听记:“小鲤鱼一边游一边顽皮地吐泡泡。”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时,彩图上画着蓝天白云,提示:“蓝天上飘着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样,通过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说话练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拼音,还积累了词语和句子,语言训练的目标得到了落实。 二、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语言的基础,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要从小抓紧,让学生一入学就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如教“丢”时,问学生:“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一

个学生说:“去字加撇就是丢。”另一个学生说:“撇加去字就是丢。”还有一个学生说:“撇下加去就是丢。”这三个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分析丢字的字形都是对的,可我并不以此为满足,接着问:“你们想想看,哪个同学讲得最好为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继续开动脑筋,经过讨论,认为第三位同学讲得最好。因为第一位同学既没按笔顺说,也没说明“撇”的位置;第二位同学能按笔顺说,但也没说明“撇”的部位;只有第三位同学既按“丢”字的笔顺说,又说出“撇”的部位。这样教学,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突破了难点,把“丢”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了。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中心切实抓好说话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当他们升入中年级接触命题作文时,就不显得脱节和难以“攀陡坡”了。例如:用“花”组词(花盆、花朵、花篮……),然后分别用这些词造句:“这里有一个花盆”、“我有一件花衣服”等。在这个活动中,给孩子们的任务都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对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求知欲表现了对事物的兴趣,就带有了语言学习的主动性。 三、课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语言行为的实践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的训练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改变讲读分析的方法。传统的教学一般是逐句分析,逐段讲解,这样不利于语言的培养。我觉得,课文教学时,一般不要进行逐句分析,逐段讲解。对课文中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方法不要强调理性的认识,而应该强调感性的积累。对课文中字里行间包含的比较深奥的内在意义,一般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要改变讲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技能I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及其功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习情绪等)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种特殊性,首先是所学的大多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结果概括总结的认识;其次,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指导和疏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导航”开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钻研教材容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主要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容加以周密组织,能力的改造,并且用清晰,准确,简洁,生动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便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一般指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直接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教学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条理清楚,出口成章,针对性强,言简意赅,用语严谨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愿听,爱听,使学生感到真切和动听,必将有利于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各学科的产生,发展,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本学科的语言。各科教师运用的课堂语言,对学生逐步形成各学科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在学科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形式与容的脱节,实质上就是学科语言符号,公式和他们所表示的东西脱节。 第三,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高效率的说明,讲述,推理和论证,要求听讲的学生思维敏捷,有预见性,在听的过程中,辨析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良好的课堂教学过程,能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意志,行为习惯等)的发展。而这种愉快和谐,启迪智慧,积极紧的良好教学氛围,绝大部分是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的。 第四,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技能,可以促进教师的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时思维的原料,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越丰富,思维加工也就越有效。通过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使教师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储备,锻炼了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这对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也是很好的培养。语言还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师正是运用语言要素,

c语言习题及答案 爱课程mooc

第一章1.1 题目内容: 使用printf()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 提示: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输入格式: 无 输出格式: 输出提示信息:"hello world!\n" 输入样例: 输出样例: hello world!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1.2 在屏幕上输出多行信息(3分) 题目内容: 使用printf()函数在屏幕上输出以下多行信息: hello world! hello hit!

hello everyone! 提示: 在printf()函数中转义字符‘\n’表示换行。 输入格式: 输出格式: 输出提示信息: "hello world!\n" "hello hit!\n" "hello everyone!\n" 输入样例: 输出样例: hello world! hello hit! hello everyone!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printf("hello hit!\n"); printf("hello everyone!\n"); return 0; } 1.3 计算半圆弧的周长及半圆面积(3分) 题目内容: 编程并输出半径r=5.3的半圆弧的周长及该半圆的面积,的取值为3.14159。要求半径r和必须利用宏常量表示。 输入格式: 无 输出格式: 半圆的面积输出格式: "Area=%f\n" 半圆弧的周长输出格式: "circumference=%f\n" 输入样例: 输出样例: Area=44.12363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曾一度被冷落的语言文字训练越来越受到小语界同仁、特别是教学一线教师的重视。大家认为: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看待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一、为语言文字训练正名 在语文课成标准颁布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训练,致使训练声名狼藉。为了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必先为训练正名。真正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某种能力和熟练技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训练”之“训”是教师的训导和启发诱导,训练之“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操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

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下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我在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训练,着眼点主要在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大家在教学中都重视启发学生发言,课堂上学生说话的机会不少,但是,说得多不一定是训练。如果让学生发言只是为了说出课文内容,而不管用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通顺规范、简练生动,说得再多也达不到训练表达能力的目的。如果着眼于训练表达能力,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倾听,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归纳和重现,引导学生对别人和自己发言的正误优劣进行辨析、修正、重说,以至把说和写结合进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能领悟到一些语汇、语法和修辞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才算得上是训练。于永正老师在《新型玻璃》的教学中问学生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回答说:“这篇课文写了5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得清楚而有条理,但提问没有就此结束,而是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一个学生经过思考后说:“本课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听了学生的发言,于老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及其功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习情绪等)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种特殊性,首先是所学的大多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结果概括总结的认识;其次,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指导和疏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导航”开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钻研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主要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内容加以周密组织,能力的改造,并且用清晰,准确,简洁,生动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便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一般指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直接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教学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条理清楚,出口成章,针对性强,言简意赅,用语严谨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愿听,爱听,使学生感到真切和动听,必将有利于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各学科的产生,发展,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本学科的语言。各科教师运用的课堂语言,对学生逐步形成各学科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表面化的根

C语言基础练习100题(含答案)

C语言基础练习100题(含答案) 雷柳青编排 1、下面程序的输出是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 int k=11; printf("k=%d,k=%o,k=%x\n",k,k,k); } A) k=11,k=12,k=11 B) k=11,k=13,k=13 C) k=11,k=013,k=0xb D) k=11,k=13,k=b 2、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 A) ++t; B) n1=(n2=(n3=0)); C) k=i=j; D) a=b+c=1; 3、下面合法的C语言字符常量是__________. A) '\t' B) "A" C) 65 D) A 4、字符(char)型数据在微机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____. A) 反码B) 补码C) EBCDIC码D) ASCII码 5、设int a=12,则执行完语句a+=a-=a*a后,a的值是________ A) 552 B) 264 C) 144 D) -264 6、执行下面程序中的输出语句后,输出结果是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int a; printf("%d\n",(a=3*5,a*4,a+5)); } A) 65 B) 20 C) 15 D) 10 7、下面程序的输出是__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int x=023; printf("%d\n",--x); } A) 17 B) 18 C) 23 D) 24 8、下面程序的输出是___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char ch1,ch2; ch1='A'+'5'-'3'; ch2='A'+'6'-'3'; printf("%d,%c\n",ch1,ch2); } A) 67,D B) B,C C) C,D D) 不确定的值 9、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10,y=10; printf("%d %d\n",x--,--y); } A) 10 10 B) 9 9 C) 9 10 D) 10 9 10、若x和y都是int型变量,x=100,y=200,且有下面的程序片段: printf("%d",(x,y)); 上面程序片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A) 200 B) 100 C) 100 200 D) 输出格式符不够,输出不确定的值 11、阅读下面的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 i=010; j=9; printf("%d,%d",i-j,i+j); } 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 A) 1,19 B) -1,19 C) 1,17 D) -1,17 12、阅读下面的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m,n; i=8;j=10; m=++i; n=j++; printf("%d,%d,%d,%d",i,j,m,n);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_. A) 8,10,8,10 B) 9,11,8,10 C) 9,11,9,10 D) 9,10,9,11

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语言技能 1.1 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可以肯定,一个没有熟练教学技能的教师难以有效组织学生主动的学习。而在各种教学技能中,教学语言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难怪美国每年评选“年度教师”的两个主要条件之一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兴趣、传授知识、复习巩固等教学全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目标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言传身教”,无论是完成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美育教育,教学语言总是主要的信息载体。较好的掌握教学语言技能就能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半功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有些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融播音员的清晰、相声大师的幽默、评书演员的流利、故事大王的激情于一体。当然,这是教学语言的理想境界,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达到,但肯定是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终生所追求的境界。尽管随着科技进步,科技媒体语言愈来愈显重要,但是课堂教学有声语言具有的情感特质仍然是无法替代的。 一般说,教学语言应该是具有普通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双重要求。教学语言和其他语言有很多共性,例如普通语言的语音、吐字、声调、频率、响度及词汇、语法的适当要求等,还具很多自身的特色,例如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要求科学性,还要求学科性;不仅要求明确性,还要求启发性;甚至不仅要求语言本身的教育性,还要求言行一致性等。 一、教学导入语言的基本要求 众多教师的教学经验表明,由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可能总是学生正好想学的内容,学生也很难认识到当前学习的意义,因而,缺乏学习的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如果能在教学之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优秀的教师常常会利用恰当的引导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由注意生兴趣,由兴趣生动机,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教学导入语言不仅表现在每节课的开头,也应用于一节课各段教学的起始。 有的教师把教学导言比作“春色满园”中的一枝红杏,对一节课起着点睛显旨的作用;有的教师把教学导言比作一支乐曲的前奏,为整个乐章定下“基调”。如果把教学比作音乐演奏,那么导言就是演奏的第一个音符,这个音符应该是悦耳动听和先声夺人的。 导入语言的几种方法:“开门见山”式、“承前启后”式、“以问致思”式、“高度概括”式 二、教学讲授的语言要求 事实证明,教学成败的原因不仅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经验有一定关系,也和缺乏语言技能有相当的关系。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和教学性。 教学讲授语言的四大要求: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和教学性 三、课堂小结的基本要求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导言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开始也发生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一样,课堂小结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结束,也发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结束。生物学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常常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巩固,常常重视对学生反复训练,而忽略帮助或指导学生通过小结把书本“读薄”, 提炼出精华,这正是很多生物学课“虎头蛇尾”的主要原因。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小结阶段能够做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相对完整”和“回味无穷”的基本要求。

c语言课堂练习题

1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半径为a 的3/4圆弧形的导线,其中通以稳恒电流I ,导线置于均匀外磁 场B 中,且B 与导线所在平 面垂直.则该载流导线bc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aIB 2 2.有一半径为a ,流过稳恒电流为I 的1/4圆弧形载流导线bc ,按图示方式 置于均匀外磁场B 中,则该载流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B I c a

3.通有电流I的长直导线在一平面内被弯成如图形状,放于垂直进入纸面的均匀 磁场B 中,求整个导线所受 的安培力(R 为已知). 解:长直导线AC 和BD 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故合力为 零.现计算半圆部分受力,取电流元l I d , B l I F ?=d d 即 θd d IRB F = 由于对称性 0d =∑x F ∴ RIB IRB F F F y y 2d sin d 0====??π θθ 方向沿y 轴正向 B 1F

4.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 1和I 2的长直导线ab 和cd 相 互平行,相距为3r ,今有载有电流I 3的导线MN = r ,水平放 置,且其两端MN 分别与I 1、I 2 的距离都是r ,ab 、cd 和MN 共面,求导线MN 所受的磁力大小和方向. 解:载流导线MN 上任一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 (21 0x r I B +π= μ)2(22 0x r I -π- μ MN 上电流元I 3d x 所受磁力: x B I F d d 3=) (2[ 1 03x r I I +π=μx x r I d ]) 2(21 0-π- μ ?-π- +π=r x x r I x r I I F 0 2 01 03d ]) 2(2) (2[ μμ -+π=?r x x r I I 013 0d [2μ]d 20 2 ?-r x x r I I I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研究开题报告(完整资料).doc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想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1.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多数老师认为,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繁琐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注重“理解语言”训练,而忽视了“积累、表达、运用”的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十分欠缺。 (1)回避训练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实施至今,仍有许多课,尤其是公开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上比较欠缺,教者大多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做作业还要另外补课。 (2)视讲为天敌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但我们感到不少教师讳“讲”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课堂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学生的练习,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完全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 (3)漠视文本的言语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