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2]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3]

课题

第1节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5、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6、引导学生明确,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确凿的证据,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7、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上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

□自学辅导法

□启发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形式

□常规教学

□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学法点拔

导入: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资料展示与交流分析

师:现在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一起交流和讨论。

生:我们收集的是《地球生命的历程》。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球上才有简单的蓝藻类微生物。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0—5岁那年,地球常遭受小伙伴的撞击,撞击点的温度高达16000℃,一些物质蒸发,形成地球的原始大气,80%是水蒸气,其余为一氧化碳和氮。很快就使整个地球的温度达到12000℃。地球逐

渐长大后,撞击她的伙伴也减少了,温度逐渐降低,表面岩浆冷却为地壳,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则凝聚成水,降落到地球表面,形成原始海洋和江河。与此同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将原始大气上层的水蒸气分解为氧和氢。

5—7岁那年,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蛋白质和核酸,并各自发展自我复制机制。不久,蛋白质和核酸结合共生,原始生命诞生。

7—27岁,原始生命在海洋中发展。

27—40岁,生命形态逐渐进化,

通过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展示超级大陆也同样离合聚散。

40.5—42岁,多细胞生物爆炸性地增加。

42—43岁,昆虫随植物之后登陆。

43—44岁,哺乳类爬行动物在

43.5岁前出现。

师:第一组的同学把地球的生命阐述的非常清楚。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她在

7—27岁时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了。

生: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假说——化学起源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化学进化学说把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

师:第一组的同学收集了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原始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的无机物经过漫长的化学过程在原始海洋中产生的。在实验室里我们能证明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这就是我们书中介绍的著名是米勒实验,他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还有一些学者也在实验室中合成了另一些化合物。

师:米勒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生: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的其他阶段在实验室中还没有得到验证。所以,

师:生命到底怎样诞生的?

生: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毕竟在实验室中能证明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所以,这是个科学的推测,并不是凭空想象。

师:好,现在同学们继续展示搜集的材料。

生:生命的起源还有其他假说——“自然发生说”!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

生:还有“宇生说”!这一假说倡导“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的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到地球表面,即成为生命的起点。生:还有一个假说是“热泉生态系统”。部分学者认为,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因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生:还有一种假说:特创论(或神造说)。这一假说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生命是由上帝或神按照一定的目的,一次性的创造出来的。这一假说把生命的起源的问题,划归神学的范围,因而是极不科学的。

师:原始生命到底怎么诞生的呢?我们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齐全,但是所有资料都是科学家的探索和推测,所以称之为假说!原始生命是怎样诞生的?至今仍是一个科学难题!生命起源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证实!但是,科学家们的假说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倾向于那种假设呢?

生:我们支持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因为,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由米勒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

师:我也支持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但是米勒实验和其他模拟实验,只是证实了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而不能说完全证实了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但毕竟说明了化学进化的可能性。所以化学进化假说不是捏造的,而是一种科学的推测。这种说法是符合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就为基础的,虽然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推测,但这些推测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有诸如天文、地质、古生物、生物化学、生物学等多们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的!这一化学进化的说法,现在已经被广大的学者所接受、所承认!

师生共同讨论

生命起源问题一、原始生命起源于无机物——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师:原始地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那些条件?

生:原始大气:甲烷、氢气、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还有宇宙射线、闪电等能进行化学反应的条件。师:原始生命诞生在那里?

生:原始海洋。

师:原始生命有那些基本特征?

生:厌氧生物,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能与原始海洋进行直接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因为它们的生命极其简单。师:现在的自然条件下还能产生原始生命吗?

生:不能。因为现在的大气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缺乏原始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原始大气、宇宙射线和闪电、原始海洋等。

师:我们一起来看以下,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

宇宙射线随水流入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闪电原始海洋子体系原

二、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师: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问题上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的这些研究成就,不是模拟实验而是人工合成,为将来人工制造新的生命物质,改造和创造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生命的起源的意义

研究生命的起源是要弄清几十亿年生命诞生的历史,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怎样诞生的,我们从那里来?我们又将到哪里去?这是科学探究的热点课题,此难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合作,需要同学们学好各门功课,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同学们,希望我们今后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

海洋为什么是生命的源头

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在原始的地球世界里地球的陆地火山运动接连不断,而且长期处于冰川时代,所以在原始的大陆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

地球的海洋底下也在不断地发生各种程度的火山喷发活动,大量的熔浆携带着各种矿物质不断地溢出或喷出火山口,这些矿物质经过一定的温度变化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水的电离与分解构成了各种原始的活性的分子团,这些分子团再不断地演化就构成了生物多肽,于是原始的生命就在水中诞生了,这就是海洋是生命源头的真正内涵。

提问者评价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约360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29.2%。根据地理区域地球划分为七大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截止2017年,世界上共有2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5个,地区有35个。 世界人口总数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约有70.58亿人。 科学家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我们中国人属于黄色人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首都北京,1949年10月1日成立,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 。截至2004年底,中国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全国乡镇总数37334个,其中:镇19883个;乡17451个。全国共有街道办事处5904个。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7.8万个;居民小组129.6万个。村委会64.4万个;村民小组507.9万个。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陆地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 根据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其中: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0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1] 江苏拥有江淮、金陵、吴、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韵汉风是江苏文化的特色。[2-3]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特征。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的1.12%。下辖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4]

我校海洋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我校海洋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研究生处 我校是一所以海洋、水产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年)已经明确发展海洋经济、学校的发展一直与广东海洋经济事业发展和海洋发展战略紧密相结合。广东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设海洋科学学科,培养是学校的使命所在。 一、海洋学科的学科结构 我国海洋科学的学科建设,厦门大学的历史最为久远,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祥地,始于1946年。现在我国海洋科学有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厦门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共有3个,别是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两所大学是我国海洋科学学科建设的领头羊,下面就对这两所学校的学科结构进行分析,希望能从这两所大学的海洋学科的构架对我们学校海洋学科发展思路有所启发。 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环境学院,有海洋科学,海洋学,海洋管理,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5各本科专业。(070601)气象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01)物理海洋学,(070720)应用海洋学(自设),(070721)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自设),(077203)流体力学6各硕士点;070601气象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01)物理海洋学;(070720)应用海洋学(自设)和(070721)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自设)5个博士点。 2、厦门大学 本科专业: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所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厦门大学是我国海洋科学学科发展最好的一所大学,在物理海洋学科中以水声遥测遥控、河口近岸物理海洋学和海洋环境动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海洋化学学科中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同位素海洋化学,河口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方向。在海洋生物学科中以海洋浮游生物学、鱼类学、底栖无脊椎动物学、海洋动物生态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海洋地质学科中以海洋资源(油气、矿产)、海洋环境、海岸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 二、我校海洋科学学科结构现状: 本科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本科专业与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校现在仅有海洋生物学一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有海产经济动物发育生物学和海洋生物环境与资源保护两个方向。在我校申报博士授权单位规划中,海洋科学作为授权学科规划有海洋生物学、

地球化学

1.生物圈:生命活动的范围包括水圈,大气圈,浅层岩石圈。 有机圈: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质分布空间。它不仅包括生物圈,而且包括沉积岩石圈。 2.地球化学界面:是指Eh值或pH值的某种特定值或某种特定界限,特定的矿物或沉积物只在界限的一边存在,不在界限的另一边存在。 3.有机物界面:指位于Eh值为0的界面(界限),有机物在下方为还原环境,有机物能够保存,在上方为氧化环境,有机物不能保存。 4.沥青A:使用有机溶剂直接从沉积物或岩石中直接提取的可溶有机物。 沥青B:从已抽取沥青A的沉积物或岩石的残积物,经过高温热解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有机物。 沥青C:从已抽取沥青A的沉积物或岩石的残余物,经过酸(HCL)的处理后,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有机物。 5.氯仿沥青A组分:(1)油质:即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沥青部分。(2)胶质:用苯和乙醇—苯从硅胶中解析的产物。(3)沥青质:溶于氯仿而不溶于石油醚的沥青部分。 6.干酪根:泛指一切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有机质。 7.有机显微组分: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来的有机组分。 8.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是指稳定13C与12C相对原子丰度比值。 9.干酪根的类型:一,据生物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腐泥型和腐植型。二、根据显微组分、如果干酪根主要由某一显微组分组成,即称它为这种

干酪根。三、根据干酪根元素分类法:可将干酪根划分为Ⅰ、Ⅱ、Ⅲ、Ⅳ型。 10.腐泥型干酪根:主要由产烃能力高的腐泥质(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组成的干酪根。 腐殖型干酪根:主要由产烃能力低的腐殖质(高等植物组分,木质素,丹宁,纤维素)组成的干酪根。 11.有机质的成熟度:是指有机质的热演化水平,是沉积有机质在低温升高的条件下有机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总和。 12.生烃演化模式:是指有机质在生烃演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基本规律的总和。 13.生油门限:是指沉积盆地中干酪根开始热降解生烃作用的起始成熟度或深度。跨越这一成熟度或深度后,干酪根便开始有效的生烃作用。 液态窗:油气大量生成的温度范围65.6—149. 14.未熟—低熟油:是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包括在生物甲烷气生烃高峰之后,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大量生油之前,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地温生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出来的液态和气态烃。 15.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油气中和沉积有机质中源于生物具有的特征,稳定的碳骨架,在油气生成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能追溯和识别其原始先质的碳骨架化合物。 16.质谱图:化合物在电子的轰击后,会根据化合物结构属性离解成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1903年由W.E.里特教授创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1912年归属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主办人姓氏定名为斯克里普斯生物学研究所。1925年由大学董事会改为现名,开始全面研究海洋。杰出的挪威海洋学家H.U.斯韦尔德鲁普博士曾于1936~1948年任所长。该所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所。研究所下设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大洋3个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见度和生理研究3个实验室,还有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命研究组,以及供博士学位教学用的研究生院。拥有5艘海洋学研究船,2个研究平台,多用途的岸上和船上计算机系统和海洋专业图书馆,以及“深海钻探计划”岩心总库和供免费参观的水族馆等。作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研究生部,开设有覆盖地理和海洋科学领域约45门课程,PhD 项目是海洋学博士,海洋生物学博士和地球科学博士该所研究课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深海锰结核的形成及其开采,海岸侵蚀,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以及包括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在内的大洋地质演化史等200多项。近年来还增加了气候预报、二氧化碳问题和空间海洋学的研究。建所以来,研究船队总航程近400万海里,培养出许多著名海洋学家,主持和参加了深海钻探计划,提出了有划时代意义的波浪预报方式,发现了赤道潜流,在海洋科学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出版物有《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通报》、《斯克里普斯论文汇编》等。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标志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景色 研究领域 ?Atmosphere & Climate Researcher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tudy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hysical, dynamic,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the air, sea, land, ice, and biosphere. ?Biology Scripps biologists investigate the fundamental processes affecting life and energy flow in marine ecosystems. They examine biodiversity at multiple levels, and explore most marine habitats, including coral reefs, the deep sea, polar regions, the nearshore, and coastlines. ?Chemistry Scripps chemists examine natural processes and human-caused effects occurring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e atmosphere, and geophysical systems. Research combines field observations with laboratory projects and computer modeling. ?Engineering Studies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s are technology intensive. Scientists spend long periods of time at sea and on land deploying a wide range of instruments and processing enormous volumes of data ?Geosciences Geological research at Scripps encompasses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tectonics, sedimentology, paleooceanograph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 geology. ?Oceanography Physical oceanographers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energy transfer through the

盘点世界上最大海洋鱼种类

盘点世界上最大海洋鱼种类 世界上最大的鱼你见过几种,接下来带你进入鱼类的世界。 1、世界上最大的鱼;湄公河巨型鲶 别称:巨无齿、鱼芒 最大尺寸:118英寸(300厘米),661.4磅(约合300公斤) 栖息地区: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 平均寿命: 60年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高度濒危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淡水鱼,也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成年雄鱼平均长2.43米,重163.44公斤。记录中最大的湄公河巨型鲶鱼是于2005年在泰国北部捕获的,它重293公斤,长2.7米。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一般是在泰国的北部水域产卵,成长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水域。自上个世纪以来,湄公巨鲶种群数量下降了95-99%,目前大概还有几百条成年湄公巨鲶存活,它在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为高度濒危。 2、世界上最大的鱼;哲罗鲑 别称:Huchen、者罗鱼、折罗鱼、哲绿鱼 最大尺寸:成年体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长达2米左右

栖息地区:全世界现存五种,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多瑙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哲罗鲑(学名:Hucho taimen),是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流域、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哲罗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较深的水体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产卵。性凶猛,体型大,身长在1米以上,但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捕食鱼类及在依水生活的蛙类、蛇类、鼠类、鸟类等。哲罗鲑肉味鲜美,为珍贵鱼类。 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延伸达眼后缘之后。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锐齿。鳞极细小,椭圆形,鳞上环片排列极为清晰,无辐射沟,侧线鳞193-242枚,侧线完全。脂鳍较发达。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多数密集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产卵期雌雄体全显示出青铜色,腹鳍及尾鳍下叶为橙红色,雄鱼更为明显。 3、世界上最大的鱼;欧洲巨鲶 别称:六须鲶鱼 最大尺寸:197英寸(约合500厘米),675磅(约合306公斤) 栖息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

2012中国海洋大学招生专业目录解读

2012中国海洋大学招生专业目录解读(红色字体为变化部分) 一、海洋环境学院 无变化 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新增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④913自然地理学B 或808地理信息系统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复试考试科目:1.遥感概论或C++语言编程2.科技英语 复试参考书:遥感概论《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C++语言编程《C++ 程序设计》,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招生人数:4人 085215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13自然地理学B 或808 地理信息系统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复试考试科目:1.遥感概论或C++语言编程2.科技英语 复试参考书:遥感概论《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C++语言编程《C++ 程序设计》,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复试考试科目:1.遥感概论或C++语言编程2.科技英语 招生人数:5人 2、变化专业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10高级程序设计 参考书:谭浩强,C 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考试科目:程序设计实践(上机考试:用C++语言现场编程完成要求并上机通过。编程环境:中文版VC6.0)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文 硕 考 研 h t t p :/ /w w w .w e n s h o r .c o m

北京大学2019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朱金顺86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丁鼎78.5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李犇74.7同济大学测绘工程 王雪辰74同济大学测绘工程 固体地球物理学许午川90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苏培臻88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高红涛85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华思博84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刘立超80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于珍珍78山东科技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郑凯月76南京大学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方向 ) 陆威帆7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 空间物理学崔博90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侯传鹏90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杨子浩88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李京寰88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樊银龙91西北大学地质学(基地班)郜梦豪89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 兰春元8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苏懿88吉林大学地质学 薛莅治87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赵亚男86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学 地球化学姚瑶93.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刘帅奇93.3吉林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赵旭炜91.3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项楷84北京大学地质学 杨江南82北京大学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武于靖92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夏金凯9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王召平90北京大学地质学 闫沛龙89吉林大学 理科试验班(李四光地球 物理班) 祝贺暄8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 物学) 张静宜9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张书莞86.7北京大学地质学 白璐85西北大学地质学 李童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工程 凌坤82.7北京大学地质学 王璐8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柳晨7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冀锐90.5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 邓玉89.7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新)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第八届地球文 化节系列活动介绍 主办单位: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团总支 承办单位: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 2011-4-11

活动背景:地球文化节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一个传统的特设活动,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此次系列活动以世界地球日为中心点, 以地球现状为结合点,结合我院专业方面的优势,举办一次面向全校 的关于地球基础知识(非专业)的综合性系列活动。普及广大校友的 地球基础知识,呼吁师生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活动时间:2011.4.22----2011.5.12 活动安排:

地震防震知识普及讲座活动 一、活动背景:近几年来,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地震事频发,不仅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更改变了地球的外貌和运动状态。加之社会舆论的热点逐步转向对世界末日——2012的探讨,每个人不禁提出疑问“2012真的要到来了,地震频发的时代就此开启了吗?” 二、活动目的:值地球文化节期间,作为以研究地球构造为专业,以保护地球为目标的地球卫士组织,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向中学生普及有关地震、地层构造的科普知识,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识和热忱帮助中学生科学地看待地质。并且在此次活动中向学生教授地震中逃生的方法,扩展同学们的自我保护途径。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25日 四、活动对象: 主讲人:地学院地球卫士志愿者协会成员 参与者:崂山五中初一初二全体学生 五、活动流程 (一)、地震知识小问答 (二)、介绍这几年的地震大事件 (三)、认识地震 (四)、防震讲座 (五)、地震逃生小游戏 (六)、地球卫士志愿者简介

[课外阅读]地球上的水资源

[课外阅读]地球上的水资源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2700米的水圈。所以有人说地球的名字起错了,应该叫作“水球”。 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的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自古以来人们就逐水草而居。大约在50亿年前的原始地球,天空烈日似火,电击雷轰;地面熔岩滚滚,火山喷发。这种自然现象成了生命起源的“催生婆”。巨大的热能,促使原始地球各种物质激烈地运动和变化,孕育着生机。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结成雨点,又降落到地面,持续了许多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在降雨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甲烷等,有一部分带入原始海洋;雨水冲刷大地时,又有许多矿物质和有机物陆续随水汇集海洋。广漠的原始海洋,诸物际会,气象万千,大量的有机物源源不断产生出来,海洋就成了生命

的摇篮。机物——氨基酸。同时,用紫外线照射也能得到有机化合物。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胰岛素,这是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的征途上的一大步。 水大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结成雨点,又降落到地面,持续了许多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在降雨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甲烷等,有一部分带入原始海洋;雨水冲刷大地时,又有许多矿物质和有机物陆续随水汇集海洋。广漠的原始海洋,诸物际会,气象万千,大量的有机物源源不断产生出来,海洋就成了生命的摇篮。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最新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老师所划重点题目整理

海洋生态学复习思考题2014 第一章绪论 1.海洋生态学的十大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海洋初级生产力总量的研究 –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研究 –海洋新生产力研究 –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研究 –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研究 –大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 –生物泵及海洋对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调节作用研究 –热液喷口和冷渗口特殊生物群落的研究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具体说明看课件) 2.什么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答: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和对策,以达到可持续的生物圈的目的。(这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明显趋势。也是海洋生态学的研究的重要任务。) 3.哪三个研究领域为生态学优先发展的领域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答:①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包括气候、大气、陆地和水域变化的生态学原因和后果; ②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决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学意义,全球性和区域性 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③可持续的生态系统(sustainable ecosystern),探讨可持续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和策略以 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原理和技术。以上三个优先研究领域实际上阐明了生态学优先发展的领域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厄尔尼洛现象和南方涛动如何影响海洋环境和全球气候,举例说明。(看文献,写作业,ppt) (作业,自整理) 第二章海洋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 基本名词: 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500m之间、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 热常数——指有效温度(即高于生态学零度以上的温度)和发育持续时间的乘积。 K=N(T-T0) K为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N为天数,T为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T0为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 海洋生物的垂直移动——海洋动物在夜晚升到表层,随着黎明的来临又重新下降。光是影响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补偿深度——:在某一深度层,植物24小时中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消耗所平衡了,没有净生产量,这样的深度为补偿深度 临界深度(the critical depth):在这个深度上方整个水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总量等于其呼吸消耗的总量。临界深度通常大于补偿深度。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一“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需物质”。当环境中某物质的

地球系统科学中海洋研究:未来10年海洋全球变化研究前景 ―――IGBP与 SCOR提出建立新的“海洋计

第19卷第6期2004年1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EAR TH SCIENCE Vol.19 No.6 Dec.,2004 文章编号:100128166(2004)0620918203 地球系统科学中海洋研究:未来10年海洋 全球变化研究前景Ξ ———IG BP与SCOR提出建立新的“海洋计划” 李 明,侯春梅,张志强,迟秀丽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覆盖地球表面积72%的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系统的关键功能环节。叙述了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针对“全球可持续性”需求的目标,研究与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紧密联系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洋食物网的相互作用,探索气候和人文驱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新世纪海洋生态系统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是认识可持续生态系统服务与产出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海洋;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 中图分类号:P7 文献标识码:A 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在已经能够观测到海洋的大规模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海洋食物链结构、海岸带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IG BP和联合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已经联合起来制定有关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物学的综合研究计划。为了理解海洋在“地球系统”生物地球化学中的作用、预测全球变化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的影响后果,以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2004年1月IG BP2SCOR对未来10年全球变化研究中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 1 海洋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海洋有巨大的贮存和交换热量和气体的能力,因此它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海洋是地球系统的最大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组成部分。在地球系统中,海洋与大气、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讨论全球变化问题时不能对其孤立考虑。海洋可以缓冲来自大气和陆地的物理、化学信号。当然海洋也可以增强这些信号(图1)。如过去相对较小的淡水变化阻碍了北冰洋的温盐环流,引起10年尺度的气候状况突变(Dansgarrd2 Oeschger Cycles)。古气候记录显示海洋过程制约着海洋中大气CO2与进入海洋的产生铁尘埃通量的动力机制。这些变化表明地球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紧密相关,尽管我们对它的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 过去10年,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在全球尺度上对主要海洋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过去和现在的生物过程及气候对这些过程影响的了解已经越来越清楚。如实验和古记录均证实,微量元素(主要是铁)对海洋的生产力非常重要。最近确定的微生物(如广泛分布的Archaea 和异养光合细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认识。未来10年,在海洋研究中还将获得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Ξ 收稿日期:2004210205;修回日期:2004211203.  作者简介:李明(19492),男,甘肃静宁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学情报研究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1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 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 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 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中文名海洋外文名The marine/sea/ocean/mare/profound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体积约 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别名大海、大洋 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 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 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 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 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 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 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 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 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海洋形成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 享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9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将试行以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申请人须按照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和我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经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评估后确认是否给予考核资格,对符合条件者通过考核确定是否录取。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于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新组建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北大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北大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GIS等专业组成。 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5个本科生专业(地质、地球化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并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测绘学四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共有中科院院士6名,教授51名/特聘研究员11名(其中长江特聘教授6名、长江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青年千人4名,百人计划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37名/副研究员1名、讲师4名;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地质学),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空间物理学)。它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招生信息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0个: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01.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02. 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03. 空间信息智能处理与理解04. 空间分析方法和GIS建模05. 矿山空间信息应用工程06. 空间信息科学与信息工程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前 言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前言 2017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古老油气系统中的地球化学,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农业部等各下属56个单位的论文摘要604篇,内容涉及烃源岩与煤地球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地球化学、油气生成与成藏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球化学、深层-超深层油气生成与演化、分子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生物与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有机地球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第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2年5月27日-31日贵阳市举行。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经过近40年的不断发展,已经从常规油气勘探领域拓展到了页岩气、煤、生物和环境等几大主要研究领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是促进有机地球化学相关领域创新、发展与应用的平台。近年来,油气勘探领域逐渐向深层和非常规油气发展,油气资源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油气基础地质研究和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相信,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的召开,将对推动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剩余油气资源勘探、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勘探、生物与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本论文摘要汇编在编辑过程中,对部分稿件的格式进行了修改和压缩。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望作者和读者谅解。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秘书处 2017年12月

海洋地球物理

海洋重力场、磁场军事应用的若干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海洋重力场、磁场在反潜作战、水雷战、应急打捞和导航系统方面的若干应用成果,并简要论述了这些应用的目的、原理和发挥作用的形式。 关键词:海洋重磁场,军事应用,成果 Some achievements of marine gravity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in military application Han shuaichao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 Geo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I summarized the current marine gravity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in antisubmarine warfare, mine warfare, emergency salvage and navig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objective, principle and role in the applications briefly. Keyword: marine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 military application, achievement 1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数千年来主要发展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因此土地的极端重要性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在近百年来的时间里,我们都忽略了海洋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海洋中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海上运输对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不管是传统海洋强国还是濒海发展中国家都将经略海洋、开发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都致力于发展海上力量,建设海军,以期获得最大的海洋利益。可以预见,未来的海上作战是高科技军事实力的较量, 而高科技海军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需要海洋战场环境信息的有力保障。海洋重磁场信息是海洋战场环境基础信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反潜、水雷探测、应急打捞、惯性制导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为了在未来海战中占得先机,必须加大对海洋重磁场信息军事利用的研究。 2海洋磁力探测与反磁力探测 2.1磁力反潜

厦大考博辅导班:2019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厦大考博辅导班:2019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 享 我校博士研究生共有四种选拔方式: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与普通招考。我校2018年实(试)行申请考核的招生单位或学科如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在职医务人员计划除外)、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药学院、能源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南海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台湾研究院(部分专业)、教育研究院(专业学位)。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厦门大学海洋学科历史积淀深厚。早在1920年代初即有论文见诸世界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1946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1996年成立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2011年成立海洋与地球学院。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名家荟萃、人才辈出,著名学者唐世凤、郑重、金德祥、陈国珍、李法西、何恩典等先后在此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涌现出伍献文、曾呈奎、陈宜瑜等一批杰出科学家,为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后,学科点即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如今的海洋与地球学院既有传统海洋学科历史悠久、扎实雄厚的基础,又有瞄准新兴学科前沿的开拓与进取,更有与人文科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成功。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现拥有国家“海洋科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国家“海洋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科学特色专业点及福建省海洋科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海洋科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海洋科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校本科生489名;博士生334名,硕士生232名。厦门大学海洋学科已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下设五个系:物理海洋学系、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地质海洋学系。 二、招生信息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初级生产者: 具有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高能有机物质的细菌、藻 类或其它绿色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 2.河口:河流进入海洋的区域,该区域的盐度在淡水与海水之间变化。 3.赤潮:指海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使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水 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 4.溶解潜伏热:1克的冰在同样温度下溶解为1克的水所产生的热量。 5.孤雌生殖:只有雌性个体参与的单性生殖方式。 6.光照层:海洋中的表层,在该水层中的光线能够保持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 7.浮游植物:在海洋中随水漂流的微型植物,个体多小于20微米。 8.牧食食物链:生物链的起点为活的海洋藻类,可以是浮游植物、也可以是大型藻类。 9.共生关系:对共生生物和宿主都有利的关系 10.潮间带:海岸张周围涨潮时的海平面与退潮时海平面之间的地区,称为潮间带,即位于低 潮线与高潮线之间的地区。 11.Salinity:水中总的含盐量称为盐度,以千分比的形式表示。 12.最低含氧带:在水深1000米左右,由于水中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氧 气的速度与氧气的产生速度相当,而导致溶氧量低的地带。 1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 终又回到环境中。其路线包括有生命阶段和由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阶段,共同组成此循环。 14.食物链:能量和营养沿着生态系统中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群落所经历的路线称为食物链,分 为牧食链和碎屑食物链。 15.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生物为前者提供营养 物质和栖息场所。 16.游泳生物: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和生物。即可以抵抗波浪而游动的生物。 17.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的科学。 18.归纳:由各个独立的观察结果而得到普遍性原理的过程。 19.演绎:从普遍性的原则推理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20.大陆架:大陆边缘最浅的地方 21..熔化潜热:熔化潜热是指当物质加热到熔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 22.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3.表层流:在近岸区域自海面向下至1—3米水层的流动;在深海区域,自海面往下至10米 水层内的流动。 24.初级生产力:当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物多于其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时,净增 25.长的有机物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的现状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地球化学是地学的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是化学与地学各领域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原有分支迅速发展,同时新的分支相继出现。目前地球化学在地质探矿、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灾害预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地球科学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地球化学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矿产勘探实际工作来论述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作用。 一、地球化学的现状 虽然地球化学思想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但是在早期阶段,主要是对与地壳的化学组成有关的某些地球化学现象的定性的描述。直至20世纪上半叶,地球化学才独立成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登上国际舞台。 然而随着化学、物理学和地学等领域的发展,地球化学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当前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日渐先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精度不断提高,这些彰显了地球化学的活力。地球化学强劲生命力的另一个体现是原有分支的迅猛发展和新分支的不断涌现,下面通过几个主要分支的叙述来反映地球化学的发展现状。 1.元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中或地表各类岩石、矿物、矿石及各种地质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含量、分布及时空变化的学科,也是研究各种化学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学科。作为地球化学中最早出现的基础学科分支,现阶段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入了。对于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以及动植物中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对其控制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研究的元素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加,包括许多微量元素,如稀土、稀有、分散元素,因而出现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等,而且数据更精确、更合理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别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包括多种元素对比值的应用,现在己经成为探讨岩石、矿床以至行星的成因和演化的重要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