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学案

班级姓名

一、比一比,再组词。

冒()汤()己()争()轮()邦()帽()烫()纪()睁()抡()绑()昌()扬()记()挣()伦()帮()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把下面的寓言成语补充完整。

掩( )盗( ) 画( )添( ) ( )假( )威叶( )好( )

揠()助长 ( )株待( ) 亡( )补( ) 自( )矛( )

2.找出黑体词语的近义词,不用的划去。

(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高手能耐)。

(2)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理解理会)他。

3.给黑体词语选择合适的词义,在括号里画“√”表示。

(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A.回到家里() B.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首先应当练眼力。

A.辨别东西的能力() B.眼睛的力量()

4.神秘岛里神秘客人。读一读,填一填。

遨游漫游

(1)我梦想和小灵通一起()海底世界,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2)石老师教我们五年了,是她循循善诱把我们带进了文学的殿堂,是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

三、我读课文有收获。

1.飞卫认为学射箭,首先要,然后才学和。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要纪昌先练,再练。2.扁鹊认为,病在,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等死,医生再也了。这个故事说明

3.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

我觉得扁鹊

我觉得蔡桓公

《寓言两则》参考答案:

一、冒出帽子昌盛米汤敷烫扬名自己纪念记住斗争睁开挣钱年轮抡东西无与伦比多难兴邦绑住帮助

二、1.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自相矛盾

2.能手高手理睬理会

3.B A

4.漫游遨游

三、1.略

2.皮肤皮肉肠胃深入骨髓无能为力

3.略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学生)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作者是唐朝的,有文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 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 《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⑷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⑹才美不外见通“现” 见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 得⑾执策而临之:面对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9、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七、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2.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A )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 3.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A )量表。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4.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B )量表。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C )。 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6.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A )。 A.对 B.错 C.不确定 D.不存在 7.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D )。 A. 命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等比变量 8.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变量上进行的。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 B.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 C.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综合评价。

D.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C )的客观性。 A.测验的刺激 B.对反应的量化 C.绝对的标准 D.对结果的推论 11.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D )。 A.测验万能论 B.测验无用论 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D. 以上一个也不是 12.(B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高尔顿 B 比内 C.卡特尔 D.奥蒂斯 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A )研究。 A.本土化 B.数量化 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D.大量测验 14.(B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常模团体 C.受测人群 D.样本 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D )。 A. 100或2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1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B )之间。 A.1000-2000 B. 2000-3000 C. 3000-4000 D. 4000-5000 17.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A )。 A.代表性 B.特殊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 18.取样是指从(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 B.群体 C.目标人群 D.样本 19.随机号码法是(A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20.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D )。 A. 样本量 B.总体 C.哪个班 D.组距

29 寓言两则

29 寓言两则 1、《扁鹊治病》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_______.(A童话B寓言C神话) 2纪昌向___________学习射箭.扁鹊是_________时期的名医,他_______次要给____ __________治病. 二、课内语段阅读.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异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要求)给他医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3这是扁鹊第_______次看见蔡桓公,他为什么掉头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中画“_______”的部分,联系上下文说说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A皮肤:__________B皮肉之间___________C肠胃里:_____________ 《纪昌学射》 细读课文深感悟.

1、纪昌成为神箭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几种原因. 2、《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跨越时空,面对蔡桓公,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1在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纪昌练习眼力的句子用“”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纪昌学习的_____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1、《扁鹊治病》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B).(A童话B寓言C神话) 2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扁鹊是(春秋)时期的名医,他(四)次要给(蔡恒公)治病. 二、课内语段阅读.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异奇怪)(划掉奇异),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⑷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 喂⑹才美不外见通“现”见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 得⑾执策而临之:面对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 八年级语文周清(三)试卷 《马说》复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文学常识(7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 二、解词(9分)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 $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⑷食不饱() 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 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三、用原文填空。(25分)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千里马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⑸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⑺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⑻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⑼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0)一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2分)(11)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有关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有关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目:下着毛毛细雨的傍晚,你撑着伞回家,在路上你捡到一个东西,你觉得会是下列的哪个? A、笑 B、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C、哭 D、咳嗽 有关心理测试题结果分析 选择A: 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对自身比较有自信,因而你们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交际手腕相当了得,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你们的是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那样容易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可自拔,从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如此长久下去也很容易让人不喜。 选择B: 选择这个答案的你们性格有些孤僻,不喜和人交际,总是认为和别人在一起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呆着,那样更加自在更加快乐,因而你们根本不愿、也觉得没有必要进入别人的世界。你们的这种想法会在某些时候让你们远离是非中心,但是在工作中还是需要注重团队合作的,因而还是需要调整自己的这种心态。 选择C: 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对自身相当没有自信,你在与别人相处时总是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因而总是缩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敢踏出一步,在与人交往时一遇到挫折就容易缩回自己的壳中。建议你们自信一

些,这个世界上好人还是很多的,因而还是需要积极地与他人接触,那样才更加容易发现世界的美好。 选择D: 选择这个答案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有些神经质。你们非常在乎你们的人际关系,但是你们过于敏感,因而总是显得小心翼翼的, 往往将自己弄得身心俱疲,也让别人觉得不对劲。建议你们在与人 交往时放松一些,尽量以平常的心态来与他人进行交往,不要总是 一惊一乍的。(完) 社交中你的交友能力如何?测试开始: (PS:本次为计分题,请把答案后面对应括号里的分数记下来。) 1、清晨睁开眼睛,你的感觉通常是: 充满向往(5分) 挺心满意足的(3分) 想到接下来的一整天就心烦意乱(1分) 2、听说某些人(未必你认识)活得艰难坎坷。你感觉: 值得同情(5分) 这人没好运(3分) 活该(1分) 3、有人讲“完美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你意下如何? 完全赞成(5分) 部分同意(3分) 不同意(1分) 4、你对自己的未来是何态度? 十分憧憬(5分)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1.在文中给”食”注音: 2.填空 《马说》选自,作者,(朝代)着名的文学 家,世称,有文之称,被列为之首。与 共倡古文运动,合称“韩柳”。 二、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1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意思是 才美不外见同,意思是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意思是 其真无马邪同,意思是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 (2)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虽有千里之能执策而临之 (6)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 能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8)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9)虽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 5、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 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完整版)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本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公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前已被一些著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试的重要辅助试卷,据说效果很好。现在已经有人建议将来作为对公务员的必选辅助心理测试推广使用。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你更喜欢吃那种水果? a、草莓2分b、苹果3分c、西瓜5分d、菠萝10分 e、橘子15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的地方 a、郊外2分b、电影院3分c、公园5分d、商场10分e、酒吧15分f、练歌房20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2分b、依赖你的人3分c、优雅的人5分d、善良的人10分e、性情豪放的人15分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2分b、马3分c、大象5分d、猴子10分e、狗15分f、狮子20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5分b、喝冷饮10分c、开空调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蛇2分 b、猪5分 c、老鼠10分 d、苍蝇15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2分b、童话神话类3分c、自然科学类5分d、伦理道德类10分e、战争枪战类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a、打火机2分b、口红2分c、记事本3分d、纸巾5分e、手机10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2分b、自行车3分c、汽车5分d、飞机10分e、步行15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b、黑3分c、蓝5分d、白8分e、黄12分f、红15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2分b、自行车3分 c、乒乓球5分 d、拳击8分 e、足球10 f、蹦极15分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马说》练习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1.在文中给”食”注音: 2.填空 《马说》选自,作者, (朝代)着名的文学家,世称,有文之称,被列为之首。与共倡 古文运动,合称“韩柳”。 二、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 (1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意思是 才美不外见同,意思是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意思是 其真无马邪同,意思是 4、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从恋爱那时起,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努力想要实现的愿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 穿越到寻龙诀你会是哪个角色?测试开始: 题目:如果你盗墓者,那么以下古墓哪里的会更吸引你? A、雪山上 B、山林中 C、水底下 D、草原上 E、峭壁上 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结果分析 A、胡八一 胡八一精通风水八卦,对探墓极有兴趣,他和王凯旋、Shirley杨,三人搭档开始摸金校尉生涯。九死一生后,他准备在美国金盆洗手,却又听说了二十年前牺牲的初恋丁思甜可能还活着,于是和伙伴们重回内蒙,却不料这是一场更危险、超出想象的冒险。他是一个重情的人,这点与你有着很相似的地点。 B、Shirley杨 Shirley杨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美女,她的爱好是考古,后来因缘际会,与胡、王二人一起摸金探险。回到美国后,又因为胡八一回国探寻初恋生死,不忍分离,跟随胡八一、王凯旋赶赴内蒙,一起经历最惊心冒险。作为一名愿意为了爱情,不计较什么地跟随对方,她还有智谋有胆识,你也是这样的人。 C、丁思甜 丁思甜是一个长相漂亮,能歌善舞的人,她与胡八一、王凯旋一同在草原插队,是两人共同的喜欢的人。她为救胡八一和王凯旋而英勇牺牲,让胡八一、王凯旋念念不忘二十年。你就像丁思甜,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而且,带着一点儿神秘。你也不大喜欢表露自己的所有,觉得带点个人空间与神秘最好了。 D、王凯旋 王凯旋作为一名探路先锋,他是胡八一最铁的哥们儿,当然也喜欢过丁思甜。当胡八一要再回内蒙,去寻找丁思甜可能还活着的蛛丝马迹时,他也加入了。他是一个挺搞怪的人,是剧中的搞笑担当,为人仗义,相对爱情其实更加看重友情。加入寻找丁思甜的队伍,更多意义上是为了哥们胡八一。重视兄弟情,又有幽默感的你,像他。 E、大金牙 大金牙是一个在潘家园倒卖古董为生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超级无敌的忽悠本领。为人夸张,但是又不失一个挺看重友情的人。可能你也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靠谱吧,也会说一些夸大事实的话,来调节一下生活中沉闷的气氛。但是毫无疑问,你也是一个挺重视友情,有一定原则的人。经典的心理测试题目 你未来会和怎样的人结婚?测试开始: 背景故事:Y和B从小就认识,但不是很熟,后来上大学时考在同一个城市,因为是老乡彼此会相互照应,每年寒暑假回来时也会常在一起玩,后来就爱上了。感情成熟后顺利结了婚,并且婚后感情一直很好,没有任何异常。可一次偶然机会,Y发现B出轨了,那个人是B曾经追求过但遭到拒绝的对象,他们是在一次校友聚会上重遇,通过联系他们彼此产生了感情,渐渐走到了一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a案 第一课时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 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 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 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完整版)《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作者是唐朝的,有文 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 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 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 12、填空: (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家;被后人誉为 “ ”之首 (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的手法,食马者喻指,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抨击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 13、用原文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戴海琦 第三版 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1、心理测量的含义、特点;测量的含义;要素;以及测量的量表 (1)心理测量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心理测量的特点 –间接性:与物理的直接测量不同,从外显行为推测,以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相对性:测量的结果是与其所属团体比较而言。 –客观性:即测验的标准化,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3)什么是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S.S.Stevens) 事物:测量对象,在心理测量中,想测量的当然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 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4)测量的要素: 参照点:①测量工作中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 ②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起点,如长度/高度 ③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温度[水冰点]、海拔[海平面] 单位①理想的单位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不能有不同解释 ②其次应有相同的价值,即两个单位点之间差异相等。 (5)测量的量表:量表: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或量的渐进系列。 ①命名量表:数字仅仅代表分类,无任何意义;不可比较,如男女 ②顺序量表:可比较,没有相同单位和零点,不能加减;如名次 ③等距量表:可比较,有相同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不可乘除;适用多种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等,如温度 ④比例量表:最理想的量表,有等距的的单位和绝对零点,有倍数关系;如年龄。 2、什么是心理测验,如何理解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的功能; (1)什么是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①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题目 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 ③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编制、实施等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即标准化,测验的难度水平应确定 ④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⑤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心理测验的类型: ①测验对象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②按测量方式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③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④按测验功能分: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3)、心理测量的功能: (1)理论研究:收集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 (2)应用:选拔,确定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安置:进行人员和工作的最佳匹配; 诊断 评价 广泛应用于教育、人事管理、临床和咨询、社会生活以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3、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的区别?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内涵有很大重叠。 区别①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 ②心理测量则是运用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活动,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

23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⑷食不饱()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⑴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 ⑵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

心里测试题及答案

1.我喜欢忙忙碌碌过日子。①是②否 2.公安工作是一个危险的职业。①是②否 3.我一直在换工作。①是②否 4.我总是对新的工作表现一般。①是②否 5.我的胃口很好。①是②否 6.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多半觉得睡眠充足,头脑清醒。①是②否 7.我很容易被吵醒。①是②否 8.我工作时不愿意有人在一旁参观。①是②否 9.我喜欢看报纸上的犯罪新闻。①是②否 10.我的脚下经常是暖和的。①是②否

11.有时我常感到困难重重,无法克服。①是②否 12.我常想:“我要能再成为一个孩子就好了”。①是②否 13.我时常遇见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并不比我高明。①是②否 14.我经常未经医生开处方乱吃药。①是②否 15.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使我感兴趣的事情。①是②否 61.最好是把所有的法律全部不要。①是②否 62.有时我觉得我的灵魂离开了我的身体。 ①是②否 63.朋友说我工作太拼命了。①是②否

64.我的身体和我大多数朋友一样地健康。 ①是②否 65.遇到同学或不常见的朋友,除非他们先向我打招呼,不然我就装作没看见。①是②否 66.我能看到我旁边的人看不到的东西、动物或人。①是②否 67.我很想在动物身上做实验。①是②否 68.认识我的人差不多都喜欢我。①是 ②否 69.我从来没有因为胸部痛或心痛而感到苦恼。①是②否 70.天气好,心情也好。①是②否

71.我小时候,曾经因为胡闹而受过学校的处分。①是②否 72.我和别人一见面就熟了(自来熟)。①是②否 73.一切事情都由老天爷安排好了。①是②否 74.我不是每天都看报纸上的每一篇社论。 ①是②否 75.我喜欢看推理小说。①是②否 76.我从未有过正常的生活。①是②否 77.有时我会不停地做一件事,直到别人不耐烦为止。①是②否 78.我爱我的父亲。①是②否 79.即使周末我也要早起。①是②否

《战马记》练习题及答案

《战马记》练习题及答案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 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 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 性柔怯而狡猾, 故托疾不敢出一兵。 公忿忿面数之曰: “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 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 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 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 日勒民兵, 夹曹、 柴两人赴之, 与贼夹水阵。 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 曹、 柴望走, 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 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 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 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 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 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 暑腐。 然贫甚, 不能归, 尽售行李与马为资。 而王意在马, 不偿直, 竟徒手得之。 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 绐②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 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 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 畏哉!可不戒哉! ①莝(cu):铡碎的草。②绐(dài):欺骗。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部:统率 B.与王素党结避祸党:同伙的人,党徒 C.商稔公,知贼不敌稔:熟悉 D.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为:因为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3 分)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1/7

心理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 ) A、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B答案混合排列 C难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难 D依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编排题目与选项 参考答案:(B) 2、测验的使用者利用( )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A、都不是 B分布表 C对照表 D转换表 参考答案:(D) 3、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 ) ,标准差定为( ) A、100;13 B、100;16 C、100;14 D、100;15 参考答案:(D) 4、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 。 A、命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等比变量 参考答案:(D) 5、( )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A、百分等

B离差智商 C比率智商 D标准九分数 参考答案:(B) 6、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 。 A、准确性 B区分性 C可信度 D稳定性 参考答案:(A) 7、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 )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A、标准分数 B平均数 C原始分数 D标准差 参考答案:(D) 8、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 ) A、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B测验万能论 C以上一个也不是 D测验无用论 参考答案:(C) 9、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 ) ,标准差为 A、9;2 B、12;5 C、10;3

D、11;4 参考答案:(C) 10、皮亚杰发现,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 ) 岁时才会理解 质量守恒;( )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 ) 岁时才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A、7;8;9 B、5;6;7 C、2;3;4 D、4;5;6 参考答案:(B) 11、( ) 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A、比内-西蒙 B瑞文 C韦克斯勒 D斯丹福-比内 参考答案:(A) 12、1965 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L.Ebel) 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D为(),说明该项目差,必须淘汰。 A 、0 . 19 以下 B 、0 . 30 ?0. 39 C 、0 . 40 以上 D 、0 . 20?0. 29 参考答案:(A) 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 ) 研究 A、本土化 B大量测验 C数量化 D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29寓言两则(A、B案)

29寓言两则(A、B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③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②多媒体课件。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亚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亚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②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③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