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标准化与商品质量管理

商品标准化与商品质量管理

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制度

编号:SM-ZD-99654 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执行全面安全质量管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度。 1、广泛深入地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教育,强化全员创优意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健全并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安全质量控制能力。 2、制定安全质量创优规划,确定项目工程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实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 3、从单位到班组、班组到个人,层层签订安全质量责任状,终身负责制度,严格按集团公司“六大阶段性”目标任务进行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二、实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1、项目开工前,参加对审计文件的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途径,确定工程项目适用规范、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用其作为施工过程指导性文件。对设计文件有疑问或认为设计文件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矿方、监理、设计单位

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综合复习题答案

综合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可以不包括:____。 A.组织内部审核 B.制定质量方针 C.进行管理评审 D.确保获得资源 2)最高管理者承诺通过______方式提供管理承诺证据。 A.制定质量计划 B. 制定产品按收准则 C. 制定质量方针 D. 明确质量职责 3)ISO9001:2008标准规定了_____。 A.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B..选用ISO9000族标准的途径 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d.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 4)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预期输出包括:____ _。 A. 顾客要求的产品 B.半成品 C.预期提供给顾客的产品 D. 以上全都是 5)ISO9001:2008标准鼓励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采用_ ____方法。 A.过程 B.控制 C.统计 D.监督 6)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组织内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_____ A.管理的系统方法 B.过程方法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系统论 7)表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______ 。 A.程序 B.质量计划 C.规范 D.质量手册 8)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______。 A. 交货期 B. 明示的要求 C. 隐含的必须履行的要求 D. B+C+A 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______ A.为了使组织的质量管理标准化 B.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C.是为了使组织的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 D.为了使组织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10) 质量包括__C___ A.价格 B.维修费用 C.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D.A+B+C 11)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策划是____条款的要求。 A.8.1 B.5.4.2 C.7.1 D. 8.5.1 12)质量策划_____。 A.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B.要求编制质量计划 C.只要求设定质量目标 D.A+C 13)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_____。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 C.质量改进 D.持续改进 14)质量手册必须包括___ ___ 。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C.各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D.B+C 15)交付后的活动包括:______ A.提供担保 B.维修服务 C.产品回收 D.以上都是 16)某组织聘请了两位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对其供方的质量体系运行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______。 A.第一方审核 B. 第二方审核 C. 第三方审核 D.以上都不是 17)质量目标应______。 A.可测量的 B.都是量化的 C.是能达到的 D.b+c 18)管理评审工作应由______。 A.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 B.质量经理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 C.最高管理者领导进行 D.负有决策职责的董事长领导进行 19)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指______。 A.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达到顾客满意方面所需的资源 B.人力资源 C.设施 D.信息 20)针对特定产品、合同或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是______。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为了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矿安全生产水平,打造一流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构建成“五优”矿井和“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根据《义煤集团、大有能源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和“一切工作标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行为规范标准化)”的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按照“强基固本、整体推进、严抓细管、提升创新”的工作思路,强化过程

控制,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全面开展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建设,夯实安全基础,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和达标层次,实现我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持续、均衡发展,为建设常村长春,实现矿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思路 2013年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突出“一个重点”,坚持一个原则,强化“四个意识”,做到“四个并重”,“确保一个实现”。 一个重点:即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这一重点; 一个原则:坚持“全面部署、分段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 四个意识:一是强化各级干部的质量责任意识。二是强化职工的“生命工程”意识。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四是强化精品意识。 四个并重:即工程质量标准化与工作质量标准化并重,提升职工质量标准化意识与规范职工行为并重,井下质量标准化与井

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巩义邢村煤业 2011年 3 月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根据有限公司 2011 年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能源公司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提档升级步伐,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落实,特制定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时间 2011年 4月 1日起至 12月 31日,为期 9个月。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组织机构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由煤矿领导和各专业工 程技术人组成。 组长: 李松柏 副组长: 高世龙董自祥王宪忠谭晓峰陈彬刘景义李俊国曹银龙孙明其祁学武成员: 安监部工程技术部通防部调度室机电设备部办公室设在工程技术部,工程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职责分工 组长 : 矿长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项条例,并监督落实。 2、认真执行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矿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3、全面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负责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成 员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情况的监督考核。副组长(基建副矿长): 1、认真履行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2、在矿长的领导下,认真组织生产,对各项生产指标分解和落实。 3、对材料的支取和供应负责,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 4、认真组织生产对掘进、采区顺利完成生产任务负有管理责任。 5、合理调配劳动组织,制定经济分配细则,并考核。 6、认真组织各区队开好班前、班后会,认真执行和落实,矿务会议精神。 7、严格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及时的按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副组长(安全 副矿长): 1、认真履行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矿的安全质量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的要求,及时制定本矿的具体措施。 3、做好矿井的隐患排查工作,对事故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 4、对安全部的所有职员负有管理责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对“三违”人员 进行考核。 5、认真组织好安全办公会议,做到会议有记录,部署有落实、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就停产。 副组长(机电副矿长) 1、认真履行机电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借鉴部分开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决定在全市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搞好前期策划,实行质量预控标准化管理 (一)搞好图纸会审,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建设单位要切实组织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本身的缺陷、节点遗漏和平立剖图纸不符等矛盾,重点核查: 1、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栏杆安全高度、安全玻璃使用部位、节能保温防火要求,窗户的选择,以及楼梯、消防楼梯的空间尺寸等。 2、是否影响使用功能,如:空调插座与空调穿墙预留洞位置问题,暖气片与开关、插座间距问题,厨房、卫生间的排烟(气)口的朝向、高度问题,设备管道标高及各种管线标高控制问题等。 (二)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解决设计深度和精细化施工问题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各阶段施工协调综合图纸,解决设计图纸和使用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及设计深度不能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的问题。 1、在结构施工阶段,应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协调土建与安装专业预留预埋的关系,做到位置准确,不错不漏,不影响结构安全。 2、在设备安装阶段,应绘制各专业管线安装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确定专业交叉部位的安装方法,明确管线布置等。

3、在装饰装修阶段,应绘制各专业末端安装综合布置图。确定各末端设备安装位置,如吊顶上的灯具、烟感探头、消防喷淋、空调风口、音响喇叭等,做到布局合理、居中对称、美观大方,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进行图文并茂的技术交底,解决施工操作问题 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并对每个节点绘制简图,采用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进行交底,做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解决施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 二、强化现场管理,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建立材料设备样品库,封样存放材料设备样品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专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库,对确认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批次、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使用数量、确认意见等,作为大批量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依据。封样的主要建筑材料为各种规格的钢筋、墙体砌筑材料、室内外装饰材料、围护系统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铝合金型材、阳台栏杆、电线电缆、配电箱、水暖管材管件、散热器等。对于数量较少、价值较大的设备材料,如高低压柜、变压器、发电机、水泵、电梯等,可不设材料设备样板,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进场验收。 (二)设置工程样板,分层标识建筑做法,实现可视化管理 施工现场推行"样板领路",重要工序如钢筋绑扎、砌体、顶砖、挂网、线槽及脚手架眼封堵、墙身护角、滴水、内外墙抹灰、室内楼地面、防水构造处理、外墙保温、水电底盒安装定位等应分别做样板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1、设置实物样板

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鼎峰中心6#研发厂房、7#研发厂房、地下车库一期一段项目工程 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鼎峰中心6#研发厂房、7#研发厂房、地下车库一期一段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17年03月10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结构概况 (3) 建筑概况 (3) 机电专业概况 (3) 工程质量目标 (6) 3、现场质量标准化策划 (6) 质量标准化实施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6) 质量标准化内容 (7) 4、实物样板实施 (9) 钢筋加工半成品实物样板 (9) 剪力墙实物样板 (13) 地下室框架柱实物样板 (15) 后浇带实物样板 (16) 楼梯实物样板 (17)

1、编制依据 结构概况

专业设计概况

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 3、现场质量标准化策划 质量标准化实施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质量标准化实施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小组,具体情况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组员: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机电经理、质量总监、技术质量部、工程部、物资部、机电部及劳务队相关管理人员。 职责及分工 项目经理:郑鹏 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全面负责 技术负责人:李世金 负责组织质量标准化的前期策划,标准化方案审批,实物、实体样板及现场标识的质量把控与验收等工作。 生产经理:詹文举 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劳务及分包单位,质量标准化各阶段的具体实施与协调工作。 机电经理:李亮福 在责质量标准化机电部分全面负负责、配各阶段的实施 质量总监:尚正 负责质量标准化的前期策划,标准化方案的编制、方案的交底,实物、实体样板及现场标识的质量把控与验收等工作。

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承赤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一、首件工程认可制对本标段每一个分项工程实行首件工程认可,以规范工程程 序化施工。 首件工程开工前上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在监理全过程旁站条件下开工,分项工程完成后驻地办、总监办会同项目工程师对首件工程进行验收,对施工工艺、验收程序、外观质量等进行认可。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总结经验。对于好的施工工艺和措施采用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全线推广。 二、路基工程制度1、路基试验段 (1)在路堤施工前,选取长度200米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路基试验段各项准备工作。0 (2)提前14天上报试验段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开始试验段填筑。开工报告的内容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详细说明。 (3)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4)试验段结束后对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质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及时将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编制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将其作为该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2、土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 - (1)中线偏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固保护导线点至交工验收;②每填高60-80cm恢复一次路线中桩,测定路基标高及宽度; ③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翻浆、“弹簧”现象防治及管理措施:(2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土的实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采取翻拌晾晒、加白灰或换填适宜的填料,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③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防治及管理措施:(3 ①路基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③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层次。 (4)起皮、松散防治及管理措施:①起皮:严禁薄层贴补;低液限粉土填筑路 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 ②松散: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冬季施工时填筑层碾压完毕后及时封土保温。(5)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削坡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②按要求设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且随时保证完好并发挥作用;

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二0一七年“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二级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我矿“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夯实基础,筑牢“一通三防”基础防线,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与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顺利进入联合试运转,现就二0一七年我矿“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二级工作总体安排如下: 一、“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0一七年我矿“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为: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开拓思路、健全机制,强化措施,严格考核。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开展“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创建和达标活动。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实现安全高效生产;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使“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在巩固中提高,发展中完善,全面推进,再上台阶,构建起扎实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真正达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根据伦理煤业公司2017年工作思路的总体安排,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拓展延伸、稳步提高,动态达标,完成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验收工作,顺利进入联合试运转。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强化“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通风部门特成立“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组。 组长:韩建动 副组长:李海军 成员:贺志峰、康蝉兵、杨瑞雄、胡国锋、张云生、任伟伟、杨艳辉、刘振平。 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组下设通风科办公室。 瓦斯防治中心主任:李海军 成员:所有瓦斯员、巡检员、监测监控人员、标校员、通风队和科室人员。 四、二零一七年“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机制。

质量标准化工作方案

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 质 量 标 准 化 工 作 方 案 二〇一二年五月

质量标准化工作方案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煤矿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是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高效现代化矿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为全面推进“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和避灾抗灾能力,特制订《2012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组织机构: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组 组长:韩子生 副组长:窦金山菅文献申丑孩 成员:毕海波郭志信赵小龙 李健王辉张光华 下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办公室主任由韩子生兼任。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契机,加大投入,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积极创新,完善本质安全设施;开展竞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严格现场管理,选树典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向本质安全示范矿井迈进。 三、工作目标 1、采煤工作面必须争创示范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必须争创

示范工程。 2、月底组织检查并打分,全面综合考核必须达到90分。 3、按规划要求完成质量标准化重点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建设。 四、职责划分 1、领导组: 组织制定全面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安排、指导、督促和协调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各单位各部门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定。领导组组长是公司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副组长负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2、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在领导组带领下,负责牵头组织,对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进行综合检查,并对各部门、科室的检查情况进行监督、审核、汇总,提出考核建议后报领导组审定。 3、矿长: 矿长是煤矿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4、总工程师: 分管生产技术和地质测量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5、生产副矿长: 主管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具体安排,负责矿井

浅析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浅析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段锦伶 (湖北省襄樊卷烟厂) 1.当今的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管理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多次强调“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两只轮子,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表述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管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质上标准化是“载体”,质量管理是“应用”,“载体”是“应用”的依据,“应用”是“载体”的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然而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认为搞质量管理就是搞标准化。推行ISO9000标准,也不能象执行产品标准那样一成不变,更不是要使各企业的质量体系都标准化。诚然企业要建立一个符合生产管理实际需要的质量体系,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标准化,尤其是体系文件的编制更是如此。从宏观上讲,管理必须要多样化,即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管理需要,对ISO9000给出的体系要素加以适当的选择和增删。应防止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照抄照搬。管理强调的是协调和规范,其中可以用标准来进行,亦可以用法规、管理性文件或其它方法来约定,不管以何种方法,均应形成有效的文件。 2.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不能相互取代 既然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它们两者之间能否相互取代呢?对此问题,笔者认为,企业标准化体系是否建立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系统,以便使企业在产品、技术、生产、人事、财务、后勤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以各自标准为依据的管理体系。 而企业的质量体系,则是为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以及实现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综合体。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每个要素的实施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定或制订相关的标准做为支撑条件,其中大量的是管理标准(包括工作标准)。而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以满足实物质量的标准要求和顾客的市场要求。因此,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取代。两个体系都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3.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包容性”与“兼容性” 从客观上看,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可谓是企业各项管理体系之中最大的工作系统。它几乎覆盖了企业的的方方面面、所有环节,并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体现了管理上的全息性。因此,企业标准化体系对包括质量体系在内的各项管理性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而企业

中外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质量论坛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16 质量监督·聪明消费 一、引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质量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竞争的战略要素,越来越为用户、企业和各国政府着眼于质量和由此所产生的效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战略,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将是新世纪追求卓越的企业的共同选择。 所谓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就是从满足顾客要求出发,根据企业资源来确定企业持续发展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通过选择相关的质量要素、过程网络、质量职责等内容来形成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扩展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国外先进企业质量管理模式 企业质量管理模式需要经历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市场竞争的激化迫使我国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 (一)以人为中心,以创新为特征 这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其质量管理起源于泰勒,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迅速发展和变化,其思想和内容不断的发展和充实,其把统计方法的应用与改善组织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经济的生产出可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国际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称为Toatl Quatliy Management(TQM),并将TQM定义为: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在于长期的获得顾客满意以及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二)以人为中心,以改进为特征 这以日本为典型代表,政府倡导的“质量振兴计划”使日本企业走上全员参与,并通过广泛的QC活动实现不断 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道路。 二战以后,政府倡导的“质量振兴”和美国质量专家的帮助使日本走上了以全员参与、QC小组和不断改进为特征的TQM道路。战后日本从美国引进质量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大胆地进行创新,形成了日本自己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日本丰田公司的质量管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丰田的生产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三)以标准化和创新为特征 这以欧洲为典型代表,西欧国家的质量管理着重抓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问题,富有创新精神,重视标准化工作,重视国际合作,解决质量问题。 由于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也较成熟,其经济法制和人们的法制观念都较完善。反映在企业质量管理上就是强调法治,而这个“法”就是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总结欧洲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ISO9000国际标准就是其典型代表。当然,ISO9000主要以质量保证为手段、旨在满足顾客的短期需要甚至是眼前需要,所以ISO9000并没有追求不断创新以持续满足顾客的需要。 由于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和美国取得的成功,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成为时代的要求,在欧洲,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认识到TQM是管理活动取得效率、效果和竞争优势,确保长期成功,满足顾客、员工、投资人、其他受益者以及社会需要的一种途径。实施TQM能够取得很大收益,如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满意度等方面都将带来更好的绩效。 欧洲质量活动的要求是保证与创新,它们分别以ISO9000族标准和欧洲质量模型(欧洲全面质量模型和欧洲卓越企业模型的统称)为代表。以标准形式规范质量保证活动是必然的, 中外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分析了质量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指出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广大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质量管理;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宋松林 (福建省中心检验所,福建 福州 350002)

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样本

鼎峰中心6#研发厂房、 7#研发厂房、地下车库一期一段项目工程 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鼎峰中心6#研发厂房、 7#研发厂房、地下车库一期一段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 03月10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结构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建筑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机电专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工程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现场质量标准化策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质量标准化实施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质量标准化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实物样板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钢筋加工半成品实物样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剪力墙实物样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下室框架柱实物样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后浇带实物样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楼梯实物样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ISO9000系列标准发展简介 ISO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所有标准统称为ISO族标准。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第一套具有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以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的第三方认证活动,以绝对的权力和威信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及相互间的充分信任。其系列标准发展历程如下: ●1980年,“质量”一词被定义为企业动作及绩效中所展现的组织能力。导致一些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产生,而由于跨国贸易的逐渐形成,跨行业、跨国度的新标准也呼之欲出。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TC176技术委员会,联系53个国家,致力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颁布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1992年,中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形成GB/T19000系列标准。欧共体提出欧共体内部各国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完善质量体系,美国把此作为“进入全球质量运动会的规则”。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1994系列标准。世界各大企业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等纷纷通过了认证,并要求他们的分供方通过ISO9000认证。 ●1996年,我国政府部门如:电子部、石油部、建设部等逐步将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条件之一,从而推动了我国ISO9000认证事业迅速发展。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2000系列标准,更适应新时期各行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顾客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拥有ISO9000证书,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持续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是

工作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工作质量标准化实 施方案

有关工作质量标准化的学习资料 (现将此资料下发给你们,希望能够认真学习,从中汲取经验,拓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对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所帮助。) 综合科 、8、25 工作质量标准化内容 工作质量标准化根据管理内容分类,能够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操作标准。 (一)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能够分为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标准。我公司的管理标准可根据本部各部门的责任内容确立。 按照国家企业管理标准的内容分类,管理标准包括:综合经营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管理等基础内容。每一类标准下可根据需要分为若干子标准。 (二)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它是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

据。技术标准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与环境保护标准。 技术标准按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类别:基础标准、设计标准、工艺标准、安全标准、环保与卫生标准、设备标准、运输标准、贮存标准、能源标准、方法标准(检测、检验、试验)、采购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 (三)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企业标准化领域中对需要协调统一的与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有关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所制定的标准。对每项具体工作或岗位做出规定,它是工作质量标准化体系中基础的标准。工作标准的细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工作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岗位标准与操作岗位标准。操作岗位标准主要涵盖生产领域各项操作岗位,如《加油车操作规程》、《吊车安全操作规程》等。每一类操作标准还能够按照岗位分工进行更加明细的划分,分工越细越能精确规定岗位操作,可是也要考虑成本与操作的必要性。 管理岗位标准是针对非生产类操作技能制定的标准。此类标准一般是对各类固定的管理岗位或职责进行确立的。如打字员、档案管理员、出纳、调度、薪资管理等。 工作标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岗位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业务分工、职责和权限、基本技能要求、检查考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何绍华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摘 要 中国的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今后应认真贯彻实施WTO制定的《信息技术 协议》(ITA)、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立健全中国信息技术与信 息管理标准体系,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法规体系,研究开发信息技术标准。参考文献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标准化 质量管理 分类号 G35111 ABSTRAC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implement I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2 ment)of WTO and standards in ISO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and draft and revise the system of standards related to I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hina.4refs. KEY WOR DS IT. Standardization. Quality control. C LASS NUMBER G35111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围绕信息技术的开发、信息产品的研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有关信息的生产、识别、采集、分类编码、存贮、处理、传输、交换、显示、打印等环节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有关各种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管理、贯彻实施和复审环节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1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1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促进知识经济运行的手段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制造行业,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把产品制造出来。通过使用柔性制造系统(FMS),可以使产品多样化。离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面的标准,无纸化设计就无法实现;离开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STEP)方面的标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就难以进行;离开EDI标准,就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离开不间断采购和产品生命周期支援(CAL S)方面的标准,虚拟企业就无从谈起。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信息技术标准化正是信息技术的核心。199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了“面向21世纪构筑全球信息社会,创造新的应用和商务机会,发展有序的标准与法规”的全球信息社会标准大会。这次大会的目的是通过关键的市场领导者,如用户、网络服务商、信息服务商、标准机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等,共同讨论和确定全球信息社会标准化问题,尽可能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作为促进知识经济运行的科学手段,日益密切着人与人的关系,使世界日益缩小为“地球村”。但是,在这一进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1)建立在多语种和多元文化背景环境下的全球信息社会(GIS)/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II)。 (2)建立在全球GIS/GII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框架。 (3)解决GIS/GII所面临的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问题[1]。 例如,网上信息服务标准的制定是网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制定对应用软件加强管理的全球强制性标准,才能保证其传输的知识、信息及程序无害于人们的精神与心理健康,使信息装置及整个网络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运行;网上购物应能保证实物的质量,即必须对网上售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等。 标准化的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撑技术,谁占领了这块信息技术的高地,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全球信息技术竞争和知识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3年第1期 ZH ONGGU O TUSHUGUANXUEBAO

浅谈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浅谈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钻井三公司张岭岭 摘要:体系运行贯穿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体系运行依靠各种标准,而标准化体系为建立企业的各项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实施要求进行分析,阐述了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之间不可相互取代,并且具有包容性与兼容性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体系运行标准化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关系 1.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概况 1.1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要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为基础,以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企业要建立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管理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2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进行研制生产而规定的各项标准化管理要素。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企业经营决策管理、

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工作标准是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实现各项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工作标准是对各部门、单位的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办法所作的规定,包括职责权利、工作程序、办事细则、考核标准和相互关系准则等。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见图1。 图1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 1.3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指出,企业标准可以作为一个“载体”,质量管理则是企业标准体系在企业中的一项应用。也就突出了“载体”是“应用的依据,“应用”是“载体”的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两只轮子,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管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 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1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摘要】:本文简述了ISO/IEC17025:1999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验室的标准化以及实行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管理的益处,阐述了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质量标准化管理 正文: 一、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正式承认,该定义包含了:第一、认可的实施组织是权威机构;第二、具备法律地位或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验室自愿申请;第三、有资质的评审员和专家进行评审。实验室认可对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实验室认可有利于实验室公正。实验室通过认可的前提就是按照国际标准ISO/IEC17025:1999运行足够时间(一般至少6个月)并保证持续稳定运行。认可机构必要时通过采取跟踪措施进行监控,如采用监督评审、复评审以及安排能力验证活动等措施,这将有助于实验室持续施行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确保实验室的公证性。通过认可可以使实验室结果获国际承认。实验室认可是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类型检测、测量和校准技术和能力的一种方式,认可实验室发布带有认可机构标识和认可编号的检测或校准报告表明其认可地位。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对其国内实验室进行认可,这些认可机构中的大部分现已采用ISO/IEC17025:1999标准作为认可其国内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基础。实验室认可在国内和国际上被高度视为技术能力的可靠表征,在很多行业,检测任务须交由通过认可实验室来完成已完成为目前通常方式。 二、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的益处 1)检测/校准结果可以得到国内和国际上的承认;2)提高社会共总和政府部门的信任度;3)支持其他各种认证和认可活动;4)支持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5)为决策者提供可以信赖的检测/校准结果;6)提高一次检测/校准的成功率而节约成本和开支。 三、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使用新标准检验方法的确认 认为新标准检验方法经批准颁布已是成熟的方法,可拿来就用,没有考虑要通过实验来对新标准检验方法是否理解、掌握和正确地运用进行确认。 2、缺乏对仪器鉴定/校准结果的确认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海尔张瑞敏砸毁质量不合格的冰箱之后,中国企业渐渐意识到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资本,特别是在现在市场情况下,供大于需形成的买方市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选择越来越苛刻,很多企业也把质量视为生命。那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从大规模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就提出了对标准化的要求,做到标准化才有利于质量的实现,可以说是质量实现的一个基础和保障,有了标准才有了质量可言,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质量,也能在提升质量的时候降低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领域关注标准化,比如作为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鲁菜也提出了标准化制作,力求提高质量、规范市场、降低成本。总的来说,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一、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产品质量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运输、存储、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必要信息披露。狭义的来讲,它是反映产品使用功能的各种自然属性,其中包括产品的性能、效率、可靠性等综合指标;产品标准就是对产品上述质量特性作出的明确和具体的定量的技术规定。所以说质量与标准是密不可分的。产品标准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而产品质量是由标准和执行标准的状况决定的。标准与质量如同源与流,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质量是执行标准的结果。标准化实际上是确保质量的过程,而质量管理则可理解为贯彻标准的实践。 二、标准是质量的保障 前面一点已提到,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所以标准化水平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的高低。当前,我国在产品质量上做的还不够好,不够精细,以至于我国的产品在国外竞争力不强,很难做到出口创牌,中国产品往往只是廉价的代名词。我国大多数企业是按产品合格率的高低来评价质量的好坏。这是一种低标准的表现,不仅应该追求合格,更应该看重高品质高质量,并且从标准水平的角度上讲,产品合格率的高低并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优劣程度。一般来说,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个等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产品为优等品,达到国际水平的为一等品。达到标准要求的为合格品。也就是说,产品合格只是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不能称为质量优的产品。所以讲质量,首先得看标准水平,标准水平决定了产品质量的等级。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标准是质量的保障。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上较先进的标准水平,我国企业应该致力于按照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高标准能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高标准要求能够督促和激励我国产品的质量提高,对产品质量能起到鞭策作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会加大企业的压力,迫使他们加快研发创新的脚步,积极杜绝劣质品的出现,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也能增加我国市场经济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