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D4017 分段调光实验报告

CD4017 分段调光实验报告

CD4017 分段调光实验报告
CD4017 分段调光实验报告

CD4017 分段调光

【实验目的】

1.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与区别,了解分段调光的概念。

2.了解十进制计数器CD4017 的工作原理。

3.掌握排阻和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

4.掌握模块电路的独立调试和混合调试的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用具】

PCB 板、元器件、焊锡丝、导线;电烙铁、镊子、稳压限流直流电源、VC890C+数字万用表、示波器、PT4115 恒流驱动模块、LED 灯。

页脚内容1

图s4-1 CD4017 分段PWM 调光电路板实物图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清单如表s4-1 所示。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实验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TL494死区控制电压的连续调节可以实现 LED 的无级 PWM 调光。如果将死区控制电压被设置成若干可选的固定值,则可以实现无级调光变成了分段调光。最后就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亮度。设置出电灯的档位。

由电阻分压原理,把控制电压和相应占空比的 PWM 信号,通过一个单刀开关来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就可以获得不同占空比的 PWM 调光信号,选择不同的亮度输出,即构成分段式的调光控制。

而本实验利用十进制计数器 CD4017 设计了一个电子选择开关,实现从多种电阻串联组合选择其中之一的功能,电路只需要一个轻触式的按键就可以进行操作。电路可分为两个部分,如图 s4-2 和 2-3

示,前者是为了使连续的模拟调光改造成离散的分段调光而把TL494 的死区时间控制部分进行了轻微的修改,后者是基于CD4017 十进制计数器设计的电子选择开关电路。

页脚内容4

图s4-2 所示的TL494 模块电路工作原理与实验三的TL494 模块相同,只是把RP1 改成固定阻值的R13,R13 的阻值较大,仅用于对死区电压进行最后的微调。此外,在输出端留有接口,其中P表示输出到P端留有接口,其中P表示输出到PT4115模块的DIM引脚的PWM调光信号,+、-为向PT4115模块电路供电的12V 电源的正负极。TL494 第4 脚的输入信号来自图电子选择开关(图s4-3 )的DT 输出端。

图s4-3 所示实际上是一个按键动作的处理电路,该模块由十进制计数器CD4017 及其外围电路构成,CD4017 的引脚和功能如图s4-4 所示。

页脚内容5

CD4017 与实验三介绍的TL494 一样,具有16 只引脚,其封装也有DIP 和SOP 两种,引脚中VDD 和Vss 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工作电压3~15V;Reset 为复位端,高电平复位;上升沿有效;EN 为使能端,低电平允许计数脉冲生效;Co 为进位信号,当计数至第10 个脉冲时输出此脚输出一个脉冲,为下一级提供进位信号;Y0~Y9为计数结果输出端,当CD4017 复位或计数到第10 个脉冲时,Y0 输出高电平,其余引脚输出低电平,以后每输入一个计数脉冲,则Y1~Y9 依次输出高电平,其余引脚为低电平,因此通过Cp 脚的计数脉冲,可以选择Y0~Y9 引脚之一输出高电平,实现选择开关的功能。

图s4-3 中,C6、R12 构成CD4017 的上电复位电路,上电时向15 脚(Reset)

一个正脉冲,CD4017 复位,Y0 端输出高电平。SW1、C5 和R10 构成计数脉冲输入电路,每按一次按键(SW1),向14 脚输入一个正脉冲,CD4017 依次使Y0~Y9 端输出高电

并且每次只有其中一个输出端为高电平,其余均为低电平,周而复此。输出高电平电压接近电源电压Vcc,因此在不同的输出端用不同的电阻串联分压,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电压值

页脚内容6

制TL494 的死区时间,得到不同点空比的PWM 调光信号。排阻Rs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8个相同阻值的电阻,所有电阻其中一端连接到公共端,另一端独立引出,如图s4-5 所示。

图s4-3 中,排阻Rs 的公共端接地,8 个独立引脚则与8 个Re 相连,构成8 种串联分压电路,每一路中间引出不同的电压输入到TL494 的死区时间控制端(4 脚)。由于调

光的段数只需要8 段,当计数至Y8 时CD4017 要复位到Y0,通过D3 把Y8 输出接到CD4017的复位端即可。

此外,由于8 路输出电压最终都是连接到TL494 的DT 端,即每一路串联分压输出(R与Rs 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可以想象,如果不采用隔离措施,则无论选择那一路输出,

由于所有电阻都连在一起,输出的电压都是一样的,这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了。图s4-3 中8 个1N4148 二极管的作用就是对每个输出进行隔离,这样才能使每一路输出相互隔离

不影响。DT 端输出的电压可用式(s4-1)计算

页脚内容7

Rs 采用固定阻值的排阻,Re 可根据期望每一段的亮度进行调节,R13 为整体亮度的微调。只要使Y0~Y7 输出端的电阻分压从3V(典型值,须根据具体情况调试)递减

每按一次按键LED 亮度逐渐调高,实现分段调光的功能。图s4-3 中留有的C/R 接口是为下一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分工刘仲棠詹鑫江

第一步焊接检查电路摆放

第二步测量安排仪器连接

第三步讨论实验结果

问题遇到开关要按5下完成一次循环的情况

解决1重新检查电路焊接是否虚焊或者焊错位置

2.检查仪器连接问题

页脚内容8

结论导线触碰到电路板,导致短路。

【实验结果与分析】

档位0123

U DT 1.89 1.620.860.78

页脚内容9

数据分析:

四个档位分别对应上个实验的占空比:

0档对应D=0%,1档对应D=11.40%,2档对应D=63.3%,3档对应D=97.6%

误差分析:

对应的档位所占占空比并非于理论值相等,其原因主要来源焊接以及TL494实际的工作参数。

实验现象:

1.当电位器关断时,按键档位仍然可正常使用;

2.当电位器调未关断但灯板处于熄灭时,按键档位处于熄灭;

3.当电位器调未关断但灯板处于弱发光时,按键档位均可使用,但0档是发弱光;

4.当电位器调至灯板发光最亮时,无论怎么调节按键档位,亮度依旧保持不变。

页脚内容10

结论:

电位器决定了按键档位的下限。

【心得体会】

1.认识了新的元器件——排阻,它是由是个相同的电阻组成的,其公共端有一个圆圈标记,排阻一般应用在数字电路上,比如:作为某个并行口的上拉或者下拉电阻用。使用排阻比用若干只固定电阻更方便。

2.了解了瓷片电容的默认规矩,电容容量为50V的一般为褐色,而1000V的颜色为蓝色.

3.对于焊接已经越来约顺手了,大致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元器件识别与焊接方法,而且焊接的效率和质量也不是一开始能够比拟的,明显感受到了自身的进步。

页脚内容11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第5节光的色散 整体设计 本节学习光的色散。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看不见的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类的现象见之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本课采用先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探究其特征和原因,进而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判断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 .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迈克耳孙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19世纪末,迈克耳孙(A、A、Michelson)与其合作者曾用此仪器进行了“以太漂移”实验、标定米尺及推断光谱精细结构等三项著名的实验。第一项实验解决了当时关于“以太”的争论,并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二项工作实现了长度单位的标准化。迈克耳孙发现镉红线(波长 λ=643、84696nm)就是一种理想的单色光源。可用它的波长作为米尺标准化的基准。她定义1m=1553164、13镉红线波长,精度达到10-9,这项工作对近代计量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迈克耳孙研究了干涉条纹视见度随光程差变化的规律,并以此推断光谱线的精细结构。 今天,迈克耳孙干涉仪已被更完善的现代干涉仪取代,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基本结构仍然就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原理与调节方法。 2、观察等倾干涉与等厚干涉图样。 3、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定He-Ne激光束的波长与钠光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He-Ne激光束,钠光灯,扩束镜,毛玻璃 迈克耳孙干涉仪就是应用光的干涉原理,测量长度或长度变化的精密的光学仪器,其光路图如图7-1所示。 S-激光束;L-扩束镜;G1-分光板;G2-补偿板;M1、M2- 反射镜;E-观察屏。 图7-1迈克耳孙干涉仪光路图 从氦氖激光器发出的单色光s,经扩束镜L将光束扩束成一个理想的发散光束,该光束射到与光束成45?倾斜的分光板G1上,G1的后表面镀有铝或银的半反射膜,光束被半反射膜分成强度大致相同的反射光(1)与(2)。这两束光沿着不同的方向射到两个平面镜M1与M2上,经两平面镜反射至G1后汇合在一起。仔细调节M1与M2,就可以在E处观察到干涉条纹。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说明 每个实验做完以后,按照实验报告模板格式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存储为word 文档,最终提交的实验文档数量种类和命名原则如下例:(不按要求 者拒收) 目录结构图目录实验 1 内的文件种类和命名原则实验报告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算到期末总成绩中。 实验报告严禁相互抄袭,一经发现抄袭和被抄袭者本次实验按零分计算!

实验1 C 的实验环境和C 语言的数据类型 1. 实验目的 ⑴ 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 程序。 ⑵ 通过运行简单的C 程序,初步了解C 源程序的特点。 ⑶ 掌握C 语言数据类型, 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 们赋值的方法。 ⑷ 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⑸ 学会使用C 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 +)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2. 实验内容和步骤 检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是否已安装了C 编译系统并确定他所在的子目录。 进入所用的集成环境。 熟悉集成环境的界面和有关菜单的使用方法。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正确的程序。 3. 实验题目 输入下面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 "This is a c program.\n" ); } 程序无误,其运行的结果为:(请填写) ⑵ 输入并编辑一个有错误的 C 程序。 # include “ stdio.h ” void main() { int a,b,sum a=123; b=456; sum=a+b print( “ suism%d n” ,sum); } 运行后程序出现几处错误,请分别指出,并逐一更改: ⑶ 若k,g 均为int 型变量, 则下列语句的输出为, :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k, g; k=017; g=111;

光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三十四全息照相 物理学院1300061311 二下 6 组 03 号 2015.4.15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学习全息照相的实验技术,拍摄合格的全息图; 3 ?了解摄影暗室技术. 二. 实验仪器 光学平台,He-Ne 激光器及电源,快门及定时曝光器,扩束透镜,反射镜和 分束器,光功率计,全息底片,被摄物体,显微镜,暗室技术使用的设备. 三.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中所记录和重现的是物光波前的振幅和相位,即全部信息,这是全 息照相名称的山来?但是,感光乳胶和一切光敬元件都是“相位盲S 不能直接记 录相位?必须借助于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条纹,间接 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相位?直接观察拍好的全息图,看不到像?只有照明光按一定 方向照在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才能重现物光波前,使我们看到物的立 体像?故全息照相包括波前的全息记录和重现两部分内容。下面是透射式全息照 相原理。 1?全息记录 如果将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条纹用感光底片记录下来,那就记录了底片所在位 置物光波前的振幅和相位 物光一点发出的球面波波前: 〃0(如刃=人(忑y )exp [诫)(兀y )] 参考光波前: 则底片上总复振幅: 光强分布: Ig) = UU 感光底片在曝光后经显影和定影等暗室技术处理,成为全息图?适当控制曝光 量及显影条件,可以使全息图的振幅透过率:与曝光量E (正比于光强1)成线性关 系,即 心,刃=山一例(九y ) ? 2兀 匕(兀 y) = A r exp[/ — ysina] Ug y) = U Q (x.y)+U r (x, y)

《光的色散》省优获奖教案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 教材分析重点 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 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演示用:三棱镜白板红色、蓝色玻璃片。 学法指导实验观察—交流讨论—概述总结—性质应用—指导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 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简单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一般不等(空气中大) 你见过彩虹吗?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你画过这样美术作品吗?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色光的混合 新 授 [想一想] 太阳光是白色的,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1、光的色散 同学们看课本图4-30实验, 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照下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白屏上能看到什么。 8 [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光的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 ? 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提问] 假如你们班级要开晚会?你们将如何处理灯光? [提示] 用一些彩色纸把日光灯包住,使班级更加绚丽多彩。 [多媒体演示] 请同学们看演示色光的混合,填些下表: 色光的混合 色光 红绿 红蓝 绿蓝 红绿蓝 色光的混合 黄色 品红色 青色 白色 3、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混合 颜料混合 红黄 红蓝 黄蓝 混合后可看到的颜色 橙色 紫色 绿色 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是什么颜色?(黑色) [比较]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基色 ①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而色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 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

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 [目的要求] 1学习记录家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2 观察并分析肺牵张反射及不同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呼吸运动所以能持续地、节律性地进行,是由于体内调节机制的存在。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或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肺的牵张反射参与呼吸节律的调节。 [动物与器材] 家兔、兔体手术台,手术器械、张力传感与滑轮或动物呼吸传感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20ml与50ml注射器、橡皮管、20%或25%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0.5%KCN 装有CO2的气袋、装有纳石灰的气袋。 [方法与步骤] 急性动物实验时,记录呼吸运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气管插管连接记录;另一种是通过系在胸(或腹)部、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呼吸带记录;第三种是通过张力传感器记录隔肌运动。 先将动物麻醉、固定、进行颈部气管、动脉及神经分离术,插入气管插管,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和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1、剑突软骨分离术 切开胸骨下端剑突部位的皮肤,再沿腹白线切开长约2ml的切口。细心分离表面的组织(勿伤及胸骨),暴露出剑突与骨柄,用金冠剪剪去一段剑突软骨的骨柄,使剑突软骨于胸骨完全分离,但必须保留附于其下方的隔肌片,并使之完好无损。此时隔肌的运动可牵动剑突软骨。

2、将系有长线的金属钩钩住游离的剑突软骨中间部位,线的另一端通过万能滑轮系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上。 3、开启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的输入通道,调节记录系统,使呼吸曲线清楚地显示在显示器上。 4、实验观察 (1)记录呼吸运动曲线,并仔细识别吸气与呼气运动与曲线方向的关系。 (2)增加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将长约1.5m、内径1cm的橡皮管连与气管的一个侧管上,然后用止血钳夹闭另一侧管,以增加无效腔。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曲线的改变。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橡皮管待呼吸正常。 (3)CO2对呼吸的影响 将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接通装有CO2的气袋,同时夹闭另一侧管,使家兔对着CO2气袋呼吸,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CO2气袋,待呼吸恢复正常。 (4)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接通装有纳石灰的气袋,同时夹闭另一侧管,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一旦出现明显变化,则立即打开止血钳,去除气袋,待呼吸恢复正常。 (5)增加气道阻力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待呼吸运动恢复正常后,将气管插管的两个侧管同时夹闭数秒钟,观察呼吸变化。 (6)KCN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由耳缘静脉注射1mlKCN溶液,观察并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 (7)肺牵帐反射 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在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连同一个20ml注射器,并吸入20ml空气。待呼吸运动平稳后,用相当正常呼吸时的三个呼吸节律的时间,徐徐向肺内注入20ml,与此同时夹闭另一侧管。注意观察呼吸节律的变化及运动的状态。实验后立即打开夹闭的侧管,待呼吸恢复正常。同法,于呼气末用注射器抽取肺内气体,观察呼吸的状态有何区别(注意:注气与抽气时间仅限于三个呼吸节律的时间,然后立即打开夹闭的侧管)。 (8)待呼吸运动恢复正常后,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二人同时操作,第一结一定

Web应用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材料

Web应用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网上购物系统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院(系): 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2014 年 7月 6 日

1、选题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人口的增加,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广播,也越来越来越丰富,网上商城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一股潮流。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和可交互性使其在与传统媒体行业和传统贸易行业的竞争中是具有不可抗拒的优势。在忙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开始追求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是越来越多的上网爱好者实现购物的一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网络交易能大大提高交易速度、节约成本。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依靠管理人员人工传递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因而开发了这样一个具有前台后台的网上商城系统,以满足购物者和企业的需求。 因此这次毕业设计题目就以目前现有的网上商城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网上商城的业务流程,猜测其各个功能模块及其组合、连接方式,并分析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最后使用Java加web服务器和数据库完成一个网上商城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可以提高自己Java编程的水准,也练习了怎样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到设计,直至编码、测试并运行,熟悉并掌握一个完整的Web开发流程,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1.1设计任务 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网络商城的基本功能: 1、用户部分: (1)用户的登录和注册,用户必须注册才能购物,注册时系统会对注册信息进行验证,进入系统或是结账时,用户可以进行登录,登录时,如果密码错误,系统会进行验证并提示错误。 (2)浏览商品,实现用户可以在网络商店中随意浏览商品,商品按类别分类,方便用户查找不同类别的商品 (3)购物车管理,能实现添加商品、删除商品、更新商品的功能。 (4)生成订单,查看购物车后单击下一步则生成订单信息表,一旦提交订单,则购物车就不能被改变。 2、管理员部分:

LED调光实验报告

LED调光实验报告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在各种领域应用普及,并要求LED具备有调光功能。在现在的几种调光技术中,从简单的可变电阻负载到复杂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开关,每一种方法均有其利弊。PWM调光的效率最高,电流控制也最精准。本文以LED驱动器LM3405为例,论述LED在调光时的特性,例如亮度与正向电流的关系、波长的变化(色移)和控制器的工作周期限制等。 由于LED的功率低于1 W,所以可用任何类型的电压源(开关器、晶体管)和串串联电阻建构一个电流源。对于少数光线输出端电流的改变而造成亮度和颜色的变化,人的肉眼是不容易察觉出来。不过,一旦将多个LED串联,该稳压器便必需担当电流源的角色。这是因为LED的正向电压VF会随正向电流IF变化,图1是LED波长随着正向电流IF变化图,而该变化对于每个LED都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批产品也有区别。在较大的电流下,光线的强度变化通常约为20%。而 LED制造商一般都会采用较大的VF范围来增加亮度和颜色,因此上述情况尤其突出。然而,除了电流外,正向电压还会受到温度影响。假如只采用镇流电阻器,则光源的颜色和亮度变化很大,而唯一可确保色温稳定的方法是稳定前正向电流IF。 大部分设计人员只习惯为LED设计稳压器,但在设计电流调节器方面显然有不同的要求。电压输出必须要配合固定的输出电流。虽

然在大多数应用中, LED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可容许误差±10%,而直流电流的输出纹波更可高达20%,一旦纹波超出20%,人的肉眼便会察觉到亮度的变化,假如输出纹波进一步增加到40%,肉眼就无法承受。 一般而言,电流调节器的设计都需使用比较大的电感以使电感电流IL的变化少于20%。这里可采用LM3405,即使电感由于1.6 MHz 的高开关频率而变得较小,仍可发挥很好的效用。LM3405性能参数如下: 控制方法: 封装:电流模式 TSOT-6 最大输入电压: 15V 应用:工业照明 1A 1~22uF 4.7~10uH 驱动电流:输出电容:电感: 3、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技术

初中物理光的色散实验

【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1.白光是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 2.把各种颜色的色光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3.单色光不能再分解成其他的色光。 【仪器和器材】 三棱镜、白色光屏(可用白墙代替)、凸透镜、平面镜、狭缝、红色玻璃和蓝色玻璃,或“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 【实验方法】 1.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2.10-1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 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2.在棱镜和光屏中间放一个凸透镜,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得由三棱镜射出的各种颜色的色光都会聚在光屏上,得到白色的亮条,表明各种颜色的色光合 在一起成为白光。 3.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 光(或蓝光)。 【注意事项】

1.仪器要在课前组装调整好,下面的调整顺序可供参考。按图2.10-2所示大致先摆好平面镜、棱镜和光屏的位置。转动平面镜使一束日光照到棱镜上,再稍稍转动棱镜的方位,在光屏上就可以见到彩色的光带。最后再在棱镜前面放上狭缝,调整狭缝的宽度,使得光屏上的几种颜色分辨得更清楚。要注意,狭缝的宽度要适当,例如3~5毫米左右。缝越宽,屏上光带的亮度越强,但是不同色光的光带会重叠,几种颜色不容易完全辨清。 2.日光的强度高,平行度好,而且日光的色温较高,是理想的白光光源,实验容易做好,如果狭缝取宽一些,实验可在一般教室中进行。光源也可以用普通平行光源来代替,由于白炽灯的色温较低,光的颜色偏黄,同时,光的强度也 较弱,实验需在暗室中进行。 3.用凸透镜把各种颜色的色光合成为白光的实验原理,如图2.10-3所示。如果在棱镜的出射面上加一个光阑,从出射面的AB部分射出的光通过光阑后照到凸透镜上。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AB成实像于光屏上,实像A′B′是白色的。棱镜的出射面AB上的每一点发出的光包含了从该点射出的各种色光,并且这些不同的色光出射角是不相同的。经过凸透镜的折射,会聚在光屏上相应的像点处,每个像点都是由各种色光会聚的,因此,像A′B′是白色的。 实验时,应选择通光口径φ和焦距f都大一些的凸透镜。三棱镜出射光的侧面与光屏的距离要略大于透镜4倍焦距。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棱镜出射光的侧

CD4017分段调光实验报告

CD4017分段调光 【实验目的】 1. 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与区别,了解分段调光的概念。 2. 了解十进制计数器 CD4017的工作原理。 3. 掌握排阻和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 4. 掌握模块电路的独立调试和混合调试的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用具】 图s4-1 CD4017分段PWM 调光电路板实物图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清单如表 S4-1所示。 表£41物料清单 符号 名称 型号参数 厂商 C4 定时电容 104瓷片 任意 C5 防抖电容 561瓷片 任意 C6 上电复位延时电 容 473瓷片 任意 D3 复付二极俗 1N4148 任意 D4 -D11 隔离二极管 1N4148 任意 R5 定时电阻 10k, 1%精度 任意 — 百- R10 计数脉冲电阻 10k> 1%#SK 任意 R12 更位电阻 33k 1%精度 R13 亮度微调电阻 220k, 1幣精度 任意 Rel 上分压电阻 20k, 0805 任意 H l-F- 任意 VC890C+ 数字 PCB 板、元器件、焊锡丝、导线;电烙铁、镊子、稳压限流直流电源、 万用表、示波器、PT4115恒流驱动模块、LED 灯。 "■讣? CD401? CCMD17 r O

Re3 上分压电阻 15k t 0805 任意 Rs 卜?分压电阳 2.2k 排阻 任意 SW1 计数脉冲按键 轻触开关 任意 U2 PWM 控制器 TL494 TI U6 十进制计数器 CD4017 任意 【实验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 TL494死区控制电压的连续调节可以实现 LED 的无级PWM 调光。如果 将死区控制电压被设置成若干可选的固定值,则可以实现无级调光变成了分段调光。最后 就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亮度。设置出电灯的档位。 由电阻分压原理,把控制电压和相应占空比的 PWM 信号,通过一个单刀开关来选择不 同阻值的电阻,就可以获得不同占空比的 PWM 调光信号,选择不同的亮度输出,即构成分 段式的调光控制。 而本实验利用十进制计数器 CD4017设计了一个电子选择开关,实现从多种电阻串联 组合选择其中之一的功能,电路只需要一个轻触式的按键就可以进行操作。电路可分为两 个部分,如图S4-2和2- 3所示,前者是为了使连续的模拟调光改造成离散的分段调光而 把TL494的死区时间控制部分进行了轻微的修改, 后者是基于CD4017十进制计数器设计 的电子选择开关电路。 CaLOT^contral ? ------ ------- d 11 — f=lkHi GND 阁 *2 TL494的分段式PWM 调光信号电路 rnu 1 2 IC 15 3 14 * 13 S 12 6 11 7 10 、 i g 3- 5-7 - S

《网站编程技术》上机实验指导书

南阳理工学院 《网站编程技术》上机实验指导书 (2013版) 软件学院·网络工程教研室 2013.03

目录 实验1 PHP基础 (1) 实验2 PHP表达式 (3) 实验3 PHP流程控制 (5) 实验4 PHP数组 (9) 实验5 PHP数据采集 (11) 实验6 PHP函数 (15) 实验7基于Mysql的PHP管理系统数据库 (17) 实验8 PHP会话控制 (21) 实验9 字符串处理 (25) 实验10 PHP综合应用 (28)

实验1 PHP基础 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WAMP或LAMP等PHP环境的部署; 2.掌握最基本的PHP程序的结构; 3.掌握基本的输出语句以及PHP代码和HTML代码的混合编写。 实验内容: 1、下载并安装WampServer,构建PHP运行环境; 2、构建PHP开发环境,编写并运行一个PHP程序,最终在屏幕上显示“hello world”以及服务器的系统时钟。要求,为程序的每一行都加上必要的注释说明。 3、编写register.html,此页面包含一个简单的表单,用户可以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等信息并可以提交表单。(选作) 4、编写register.php,用来处理register.html中用户提交的数据,把用户输入的信息输出到网页中。(选作) 实验预作记录: 1、下载并安装wampserver软件 2、配置php的时区,在php.ini文件中时区配置为date.timezone=Asia/ShangHai,然后重新启动所有的服务。 3、在WWW目录中新建一个目录1,在目录1中新建一个文件名为helloword.php 的php文件。注意PHP程序的输写方法,开头需要是<?php ,结束是?>。 4、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 !,在helloworld文件中写的php语句,对这个语句进行注释。 #在浏览器上显示服务器的系统时钟 echo date("Y年m月d日H时i分s秒"); 5、在文件中写php语句将服务器的时钟显示在屏幕上,对这个语句进行注释。#在浏览器上显示服务器的系统时钟 echo date("Y年m月d日H时i分s秒"); 6、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进行测试,正常情况下网页中应该出现“helloworld”等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 (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 (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 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 (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 实验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 趣和亲和感; (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 (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 三棱镜,屏幕; 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 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 纸。(4人/组)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 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 ,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情景引入 演示、观察、归纳 演示、引导、归纳 实演、讨论、交流 演示、交流、授课 光的色散 单、复色光 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归纳小结 巩固反馈 课后巩固拓展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呼吸运动得调节 一、实验目得 1.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改变对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得影响及机制。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得作用及机制。 2.学习气管插管术与神经血管分离术。 二、实验原理 呼吸运动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呼吸肌节律性得运动造成胸廓节律性地扩大或缩小。呼吸运动除了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外,一些理化因素(包括代谢产物、药物以及肺得扩大与缩小等)可通过如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肺牵张反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调节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运动及隔肌放电得频率与幅度等改变。 化学因素(包括代谢产物、药物等)可直接作用于中枢或通过化学感受器作用于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纤维,如膈神经、肋间神经将控制信号传至呼吸肌,引起呼吸运动发生改变。肺牵张反射指肺扩张时引起吸气抑制得反射,其传入神经就是迷走神经。 三、实验结果 1、通入CO2

吸入CO2后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 2、通入N2 吸入N2后呼吸加深,频率加快,但其幅度较CO2小。

3、增大无效腔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显著加深,频率显著加快。 4、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后,呼吸深度与频率均变化不明显。5、剪断双侧迷走神经

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深度基本不变,呼吸频率大幅度减慢。 四、讨论 1.通入CO2 CO2就是调节呼吸运动最主要得体液因素。当外周血液中CO2浓度适度增多时,呼吸表现为加深加快。CO2就是脂溶性小分子,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其中得水结合成碳酸,碳酸迅速解离出氢离子,从而以氢离子得形式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分布在延髓腹外侧浅表区),兴奋呼吸。其次,一小部分CO2也能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 2.通入N2 通入N2后,因吸入气体中缺乏O2,动脉血中PO2下降,反射性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并且轻度缺氧时,对外周化学感受器得兴奋作用强于对呼吸中枢得直接抑制作用,故表现为呼吸兴奋。 3.增大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增大无效腔时,肺泡通气量减少,故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血液缺氧与CO2增多,从而兴奋呼吸。 4.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实验七-网络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汇总

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winsock 编程接口实验实验类型:设计型 指导教师:贾浩 专业班级:信安1204 姓名:马灿 学号:20123252 电子邮件: 实验地点:东6 E307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七网络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摘要:本课程设计包含了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文件传送协议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层协议按照客户/服务器的模式进行工作,提供交互式的访问,是INTERNET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TCP/IP网络体系结构之上,使用socket编程接口编写两个程序,分别为客户程序(client.c)和服务器程序(server.c),利用了已有网络环境设计并实现简单应用层协议。本设计包括了具体设计任务,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设计流程图,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实验运行结果,核心程序,个人体会及建议等。 关键词:SOCKET编程,FTPclient/server程序 一.问题描述及设计思路 1.1 问题描述 服务器端: 1.指定一个目录作为FTP目录(之后所有的文件操作均在此目录下进行) 2.接收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客户端:完成与FTP用户的人机界面,以命令的方式向服务器请求服务,主要的命令有:1.CONNECTIP地址端口号 2.指定FT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到服务器。响应:连接成功/失败。 3.LOGIN用户名 4.用户登录(假设在服务器端有用户管理功能)

5.响应:若用户不存在,提示“无此用户”;若用户存在,提示“密码:”;用户输入密码后,若正确提示“登录成功”;若不成功,提示“密码错误”。6.3.DIR 7.显示FTP服务器的FTP目录的文件列表(假设无子目录) 8.响应:目录列表(只要文件名即可)。 9.4.GET文件名 10.将FTP目录下的文件下载到本地,支持断点续传 11.响应:传送成功/失败/无此文件。 12.5.PUT文件名 13.将本地文件上传到FTP目录,支持断点续传 14.响应:传送成功/失败/无此文件。 15.6.HEL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均有该功能) 16.实验环境本次实验采用MFC工程工程采用MFC对话框界面工程名称为MyServer和FTPSOCKET。 17.详细设计过程 1.2 设计思路 1. FTP协议基础 FTP 是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该协议是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它由一系列规格说明文档组成。目标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使存储介质对用户透明和可靠高效地传送数据。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或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在TCP/IP协议中FTP标准命令TCP端口号为21,Port

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 ——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 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星期二3月12年2013日期: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 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实验原理 (1)用照度计测量: P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即: φφP=P/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 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 P=EE P/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E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量被测表面的照度E和亮度L后按下式计算 πL/EP= 2;被测表面的亮度,cd/m式中:L---E—被测表面的照度,lx 。 2.测量内容 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每种材料面随机取3个点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测量方法 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开关拨至“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BATT”字样,则需要换电池; 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开关拨至适当位置,例如,拨在×1挡,测量的仪器显示值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另有一种自动量程照度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有的照度计为自动量程,直接读取照度计数字即为测量结果。 ③在稳定光源下,将光接收器背面紧贴被测表面,测其入射照度E;然后将光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同一位置,逐渐平移光接收器平行离开测点,照度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约300mm左右),读;ρ,即可计算出光反射比Ep取反射照度值 ④测量时尽量缩短入射照度和反光照度间的时间间隔,并尽可能的保持周围光环境的一致性。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2.5光的色散 山东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岳正国王泽礼 教案背景 1、面向全体学生,初二上学期。 2、课时,一课时 3、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做好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物理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涉及的生活实例比较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乐观主义精神,由热爱生活出发,继而热爱科学探索。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光现象两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 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教师要适时指导。 教学重点 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基色。 教学难点 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三棱镜,白屏,盘子,平面镜,各种颜色的透明胶片,红色玻璃、红纸,绿纸、绘面颜料,调色盘,白纸,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语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迷。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与颜料的三原色。 2、通过探究,知道物体的颜色决定的因素,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示:重点是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与颜料的三原色。难点是物体的颜色决定的因素 学习活动 一、观察实验:光的色散 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另一侧的白纸屏 上可看到一条彩色光带。 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 按、、、、、、 的顺序排列的。这种现象 叫。 思考:什么叫光的色散?举例说明: 练习:用彩色笔画出七色光 知识卡片: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组成。 “彩虹”是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多小水珠色散而形成了彩色光带 二、小组合作: 1、色光的混合 将有顏色的薄膜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就是薄膜的顏色。如果我们将红、绿、蓝不同顏色的光按下图组合,我可以看到顏色? 红光、绿光组合成;红光、蓝光组合成;红光、绿光、蓝光组合成。

调试实验实验报告

光栅常数与光源光谱影响的研究 实验者:冯洁同组实验者:李琪琪指导教师:芦立娟 (A09化工(1)班,090702136,653339) 【摘要】 本文根据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有关光栅常数与光源光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Excel)对光栅常数与光源光谱实验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光栅常数与光源光谱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光波波长与其衍射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光栅常数分光计偏转角波长 【实验原理】 一、光栅衍射的原理[1]: 光栅是根据多缝衍射原理制成的一种分光元件,它能产生谱线间距宽的匀排光谱。所得光谱线的亮度比用棱镜分光时要小些,但光栅的分辨本领比棱镜大。光栅不仅适用于可见光,还能用于红外和紫外光波,常用在光谱仪上。衍射光栅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它们都相当于一组数目很多、排列紧密均匀的平行狭缝,透射光栅是用金刚石刻刀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刻成的,而反射光栅则把刻缝刻在磨光的硬质合金上。实验教学用的是复制光栅(透射式),由明胶或动物胶在金属反射光栅印下痕线,再用平面玻璃夹好,以免损坏。 图1 光栅衍射图2 光栅衍射后加会聚透

二、根据夫琅和费衍射的理论,当平行光垂直地投射到光栅平面上,则光被衍射后,凡衍射角适合条件 K=0,1,2, (1) 时光将会加强,其它方向将完全抵消。式中是衍射角,d=(a+b)是缝距,称为光栅常数(如图1),K是光谱的级数。如果用会聚透镜把这些衍射后的平行光会聚起来,则在透镜焦面上将出现亮线,称为谱线。在的方向上可以观察到中央极强,称为零级谱线。其他级数的谱线对称地分布在零级谱线的两侧,如图2。如果光源中包含几种不同的波长,则同一级谱线对不同波长又将有不同衍射角,从而在不同的地方形成色光线,称为光谱。测出各种波长谱线的衍射角和光栅常数d,即可由式(1)算出波长。 【调试方案设计】 1、仪器用具:分光计,透射光栅(1/300mm,1/600mm ) ,汞灯 2、调试方法步骤: ⑴调整分光计 总要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具体要求: ①将双面镜放在载物台上;三个螺钉高度分别为“h” ②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接收平行光) ③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自准法) ④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⑵放置光栅。 旋转载物台,使望远镜中看到它反射回来的两绿“+”字反射像,均与分光板的调整用线(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线)重合。 ⑶观察汞灯光谱谱线。 锁定平台,旋转望远镜观察汞灯光谱。将可看到蓝紫色、绿色、黄色等不同等级谱线。观察汞灯光谱谱线随偏转角改变时的现象。 ?。 ⑷测量偏转角 调节平台左右倾斜度,使各谱线的高度相同。已知光栅常数为1/300与1/600,利用分 ?(具体操作:光计分别测出在光栅常数为1/300与1/600时黄、绿、蓝、紫光的偏转角 将望远镜缓慢旋转到载物台左边,找到一级谱线与二级谱线的交汇处后,从左到右小心缓慢 ? 旋转望远镜,并依次记下一级不同类别谱线的偏转角),并用(1)式求出各色光的波长。 ⑸利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通过作图比较不同光栅常数对光源光谱的影响。

互联网络程序设计实验实验

实验5定时器【实验原理】 timerfd是Linux为用户程序提供的一个定时器接口。这个接口基于文件描述符,通过文件描述符的可读事件进行超时通知,所以能够被用于select/poll的应用场景。timerfd是linux 内核2.6.25版本中加入的接口。 timerfd、eventfd、signalfd配合epoll使用,可以构造出一个零轮询的程序,但程序没有处理的事件时,程序是被阻塞的。这样的话在某些移动设备上程序更省电。 clock_gettime函数可以获取系统时钟,精确到纳秒。需要在编译时指定库:-lrt。可以获取两种类型事件: CLOCK_REALTIME:相对时间,从1970.1.1到目前的时间。更改系统时间会更改获取的值。也就是,它以系统时间为坐标。 CLOCK_MONOTONIC:与CLOCK_REALTIME相反,它是以绝对时间为准,获取的时间为系统重启到现在的时间,更改系统时间对齐没有影响。 timerfd_create:生成一个定时器对象,返回与之关联的文件描述符。接收两个入参,一个是clockid,填写CLOCK_REALTIME或者CLOCK_MONOTONIC,参数意义同上。第二个可以传递控制标志:TFD_NONBLOCK(非阻塞),TFD_CLOEXEC(同O_CLOEXEC)注:timerfd的进度要比usleep要高。 timerfd_settime:能够启动和停止定时器;可以设置第二个参数:flags,0表示是相对定时器,TFD_TIMER_ABSTIME表示是绝对定时器。 第三个参数设置超时时间,如果为0则表示停止定时器。定时器设置超时方法: 1、设置超时时间是需要调用clock_gettime获取当前时间,如果是绝对定时器,那么需要获取CLOCK_REALTIME,在加上要超时的时间。如果是相对定时器,要获取CLOCK_MONOTONIC时间。 2、数据结构: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long tv_nsec; /* Nanoseconds */ }; struct itimerspec { struct timespec it_interval; /* Interval for periodic timer */ struct timespec it_value; /* Initial expiration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