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918

 2011年10月第19卷第10期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

发展战略思考

龚希若 余龙昆 罗云秋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新医改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战略高度探讨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以促进医院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03(2011)10-0918-02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开等改革措施,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医改新政,积极完善与医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不断推动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1 创新机制———实施全域医疗战略 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

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批小病、慢性疾病等医保患者被大量分流到县、乡、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医院的病源。地市级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应注重前瞻思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主体作用,积极完善与国家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主动实施全区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挂帮带协作网络。

医院在加强自身优势学科技术服务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品牌宣传,密切协作关系,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延伸到县、乡、社区。通过开展技术支援、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多方面合作,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医疗资源,与区域内各级基层卫生机构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大病进地市公立医院,康复回基层、社区医院”的合作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资源利用、医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后勤

支持等一体化协作,最终实现政府、社会、各级卫生机构的共赢。

2 创新技术———实施特色医疗战略 主动拓宽巩固医疗市场

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地市级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效用带动新业务的开展,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医疗,以吸收更多的重症、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主动抢占、拓宽、巩固医疗市场,从而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1]。

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一是要跳出临床医院常规发展之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突破口,积极与高等医药院校合作办学,选择开展境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医院科教研医疗水平,抢占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兴的医疗保健业务项目,拓宽医疗市场的覆盖面。三是及时引进当地短缺的医疗设备和项目,强化现有优势医疗技术,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目标,巩固医疗市场的占有量。

3 创新学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和学科是决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化,医院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依托医疗技术的创新,更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向科技要效益。只有培育出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2]。

作者简介:龚希若(1955-),男,大专,副主任医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方向:医院管理。通信作者:余龙昆,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政工师。Email:longkun9324@163.com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

ement 2011年10月第19卷第10期919 

地市级公立医院要结合实际,将“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务求实用”的科研理念贯穿于“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管理全过程,

深化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确立区域卫生规划中骨干地位,积极创建申报省市级领先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广泛引进培养省市学科带头人,不断提升医院学科知名度。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在“以人为本”、“大人才”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和使用人才,重点要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吸引急

需人才和顶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3

],努力构建一支年

轻有为、

结构科学、富于创造的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参与,大力培育能转化为实用医疗技术的科研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含金量,带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4 创新管理—

——实施内涵发展战略 实现医院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

的病种费用控制必将成为医院争夺医保的基础[

4]

。地市级公立医院应高度重视医保服务功能和信息系统建设,坚持走适度规模、科技推动、内涵发展的路子,积极拓展公共卫生、高端健康服务项目,满足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坚持“

优质、高效、低耗”发展模式,推行成本、质量、绩效一体化管理,实施变频和弹性工作制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医疗流程和持续性流程改进,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积极探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日间手术、

日间病房工作,建立门急诊、住院的全天候工作模式(包括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主要病种为控制的重点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医院运营整体效能。充分利用门诊预约挂号、检验报告网络传输等数字化平台,优化门急诊流程。

医药费用是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医疗收费项目及标准将实现“一增四降一升”:即增加药事服务收费项目,降低虚高药价,降低药品15%的加价,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耗材费用,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收费。公立医院靠日收日支的时代将成为过

去[1]

。因此,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控费工作,教育医务

人员树立合理医疗的观念,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以及医保范围内的诊疗项目,

做到既要开药又要算账,

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控制成本,学会精打细算,实行全成本核算。

由于医疗技术对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强,设备更新周期缩短,医院需要大量的资金或贷款添置设备和改建基础设施。管理者要重视资金管理,合理筹集外部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可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以解决医院的资金不足问题。

5 创新文化—

——实施人本服务战略 努力构建和谐满意医院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优秀的医院文化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

整体发展水平[

5]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医院必须以先进的人文理念、特有的人性关怀及高品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走人性化服务基础之路。

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尊重、理解、关怀患者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最温馨、最周到的人性

化服务。[6]

医院要按照园艺化、宾馆化、家庭化标准,

营造良好的人性化服务环境;引入流程设计理念,简化就医服务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在标准化服务基础之上,

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全程免费导医、助医活动,

为患者提供延伸服务、特色服务;积极倡导“温馨式服务、主动式服务、感动式服务”,开设扶贫病房和特需病房,让病人与家属感到温馨、方便、舒适、快捷、安全。

参考文献

[1]尹明明.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

经济师,2011(1):183-

186.[2]张学军,李晓雯.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科研发展策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16-

17.[3]刘德熙,岳荣喜.运用SWOT理论研究医院发展战略[J].

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1):1050-

1052.[4

]武广华,班博,胡文杰.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实践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7):495-497.[5

]杨亚萍,钱永峰,杨晓燕.对现代医院文化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54-56.[6

]井永法.以推进人性化服务为目标,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4):56-

57.(收稿日期:2011-06-

07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

)《中医药管理杂志》投稿电子信箱:

z y y 

g@c h in a jo u r n a l.n e t.c n

浅谈新医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浅谈新医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摘要:2009年4月6日,经过三年酝酿、讨论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正式出台。经过这几年来的实践以及2012年修改后的再实践,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参考各方意见,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希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成效问题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十分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期困扰广大百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9年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医疗中的许多问题仍相当突出,新医改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一、新医改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医改涉及世界最多人口,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医改的成功不仅对本国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有利,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是一个巨大贡献。我国新医改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建立,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结束基层“以药补医”历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撬动综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破除了旧的“以药补医”机制,这是一个系统的创新,是三年医改最大的亮点。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我国新一轮医改的三年考卷成果显著,尤其在保证农村居民等这些社会最基层群体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率,保证了其公平性。 4、看病报销多、药价降幅大,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大大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 5、公立医院改革得到推进。各地不断推出解决城市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比如预约挂号、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分级医疗制度、按病种付费等,这些措施重在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客观上也形成了对大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倒逼机制。 二、新医改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一轮医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深化医改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1]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1]

XX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专家: 我院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实现“全县人民满意、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满意、全院职工满意,以全院各项工作得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按照2011年省卫生厅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要求,我院的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自开展县级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来,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立即成立了相关的各项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我院按要求制订了实施方案,并按时上报卫生主管部 二是根据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步骤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三是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负责部门的责、权、利,有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 四是医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科室与责任人, 并制订了相关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五是层层签定了责任状,六是医院多次召开相关的会议,部署了我院医改工作,七是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召开相关会议并落实医改各项工作要求。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便民惠民多措并举我院自开展 “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来,推出了多项便民惠民措施: 一是为了从根本 上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方便病人就医,让病人看好 病,今年医院斥巨资3000余万元修建门诊医技大楼,有望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今年我院还对手术室进行了改建。 二是在门(急)诊大厅开展节假日门诊开诊,有节假日门诊开诊时 间和医生安排公示,检验科、功能检查科室安排人员照常值班,有节假 日人员安排表; 三是医务科、后勤科等部门制订了节假日门诊工作预案;四是规定 了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的节假日检查结果须在 当日完成。 五是我院按照县卫生局制订的诊疗服务“一卡通”实施计划, 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我院拟定在近期启动“卡通”的相关工作(签订协议、施工、运行)。 六是制订了预约诊疗工作方案,开展了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专家门诊预约率达到20%以上(含出院病人病房诊疗)、乡镇卫生院转诊预约占门诊就诊量比例达到20%以上、本地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50%以上、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60%以上。 七是制订了缩短门诊挂号、交费、取药等候时间的工作方案和门诊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并落实了相关措施;对门(急)诊流程、布局、设施进行了改进及调整。 八是医院开展并启动了信息化过程,该系统与新农合平台实现了无 缝对接,新农合住院费用实现了“当天出院,当天补偿”。 九是晋升技术职称人员,须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半年以上。有人员 安排表、制订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计划与目标,已组

浅谈新医改的看法(终稿)

浅谈新医改的看法 ——————关于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摘要:医患关系是患者及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人员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患双方对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一个衡量标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既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也关系到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自身发展,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着力解决好医患关系问题。 关键词:医生患者现状医患关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正文 医患关系现状: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我们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这集中体现在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上:一是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68.2岁增加到2005年的73岁;二是婴儿死亡率,由1981年的34.7‰下降到2007年的15.3‰,下降了56%;三是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下降了60%。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患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医院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医患关系紧张,最直接的后果的确需要患者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实际情况还不止于此。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紧张成因复杂,涉及各个方面,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这也是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和处于战略机遇期、矛盾突显期社会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客观反映。总结下来有以下三大点: 1.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 2.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 3.更复杂的社会因素。 具体说来,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的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沟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感情问题。 从医务人员一方来讲,我们创办医疗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医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我们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如果手术前,医生与患者沟通时只是说:“这个手术有危险,出了问题你自己要承担风险,要不就别动手术。”这样的沟通肯定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医患关系能和谐吗? 医患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沟通。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意的地方,一是服务质量,二是医疗费用。如果患者花费许多钱,获得的是低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病没治好,反而加重病情,这是患者最不满意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服务环境怎么样,服务理念怎么样,服务态度如何,服务效果好不好。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千方百计减轻群众负担,多与病人进行一些感情沟通,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多替患者着想,并尽其所能减轻患者痛苦。这样,就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样才能缓解医患矛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尊重病人、理解患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学发展史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医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与营销创新

医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与营销创新

近期,人们期待已久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终于向社会公布,看过之后觉得很多内容似曾相识,正如意见稿中所说,这还是一个关于医改的基本方向和框架性方案,有关配套文件正在加紧修订中,期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 作为一名从事医药管理咨询的专业人士,笔者不想过多谈论医改方案中的具体细节,只想分析一下新医改对医药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在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与营销创新,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在医改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先机。 一、当前医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药行业经历了短期的阵痛和调整之后,2007年以来再次迎来了高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和全球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唯有我国的医药行业一支独秀,发展强劲,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推动医药市场高速成长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医保扩容带来的药品需求增加。然而这种市场增量并非均等地分配到每家医药企业,外资企业稳步成长,国内医药企业两极分化明显加大,具备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的医药企业明显提速,而一些没有特色的中小型医药企业表现平平,或出现业绩下滑。 从营销角度来看,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可谓五花八门,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中处方药利益驱动,品牌药广告拉动,普药深度分销构成了推动药品销售成长的三大动力。 首先是处方药利益驱动。尽管有医保招标、药品限价和一品两规等政策限制,但从市场数据来看,医院仍然是近年来药品销售份额最大,成长性最好的市场,面向医院销售的制药企业普遍以贿赂营销和临床挂金销售为主要手段,所谓的专业化推广只是漂亮的外衣,随着行业整风告一段落,这种趋势似乎有增无减。 其次是品牌药广告拉动。同质化竞争时代更能体现品牌价值,一些尝到甜头的制药企业仍然以广告拉动和提升品牌作为主要营销手段,不但培育出利润丰富的OTC大品牌产品,还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普遍增长,进一步巩固了自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来源:发布时间:2012-04-12 10:39:46 阅读次数:185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改革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到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为止,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当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媒体采访时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卫生部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变卖”。江苏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因为当时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同时“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中国医改再次引起关注。2007-2008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最新医改方案提交2008年3月“两会”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2009年,国务院出台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其中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此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纵观改革开放32年,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第6次改革方案,在梳理过去5次医改的得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次医改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次医疗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并且确定了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需要进行的五项重点改革。它们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比于其他四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程度还远有差距。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 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所谓的“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918  2011年10月第19卷第10期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 发展战略思考 龚希若 余龙昆 罗云秋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新医改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战略高度探讨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以促进医院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03(2011)10-0918-02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开等改革措施,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医改新政,积极完善与医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不断推动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1 创新机制———实施全域医疗战略 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 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批小病、慢性疾病等医保患者被大量分流到县、乡、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医院的病源。地市级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应注重前瞻思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主体作用,积极完善与国家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主动实施全区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挂帮带协作网络。 医院在加强自身优势学科技术服务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品牌宣传,密切协作关系,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延伸到县、乡、社区。通过开展技术支援、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多方面合作,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医疗资源,与区域内各级基层卫生机构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大病进地市公立医院,康复回基层、社区医院”的合作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资源利用、医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后勤 支持等一体化协作,最终实现政府、社会、各级卫生机构的共赢。 2 创新技术———实施特色医疗战略 主动拓宽巩固医疗市场 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地市级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效用带动新业务的开展,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医疗,以吸收更多的重症、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主动抢占、拓宽、巩固医疗市场,从而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1]。 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一是要跳出临床医院常规发展之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突破口,积极与高等医药院校合作办学,选择开展境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医院科教研医疗水平,抢占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兴的医疗保健业务项目,拓宽医疗市场的覆盖面。三是及时引进当地短缺的医疗设备和项目,强化现有优势医疗技术,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目标,巩固医疗市场的占有量。 3 创新学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和学科是决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化,医院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依托医疗技术的创新,更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向科技要效益。只有培育出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2]。 作者简介:龚希若(1955-),男,大专,副主任医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方向:医院管理。通信作者:余龙昆,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政工师。Email:longkun9324@163.com

中国特色原因+医改.doc

主题:“看病难”、“看病贵” 主要表现:①医生偷菜导致医疗事故; ②新农合; ③陕西神木现象(煤,全民全部医保); ④右腿骨折左腿动手术; ⑤医药代表; ⑥药价偏高(收药); ⑦号贩子; ⑧每天2吨血(五百万); ⑨误诊; ⑩美国奥巴马医改(对策,外国的情况一般是对策); 原因:①最主要:医药不分家(以药以医); ②城乡分配不均;城乡二元体制 ③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④行政干预,行政化管理; ⑤社会保障缺失; ⑥缺乏第三方协调组织(NGO非官方组织); ⑦对医药价格控制不利; ⑧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 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对策: 1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 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3 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4 资源共享 5 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6 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7 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8 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9 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10.医保跨区转移接续 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且不会中断。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主要政府部委: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主要学术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应中国政府之邀参与制定医改方案的三家海外独立机构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麦肯锡公司。 中国特色原因: 1 行政干预。

新形势下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市中医医院李新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推进,医院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医院体制机制的变革、群众就医需求的快速增加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等新形势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主动作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是医院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新形势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概括起来就是“理好路、定好位、管好院、做好事、服好务”。 一、医改政策给医院带来的新变化 医改的实施进程、我市医改基本情况、四年医改主要变化、十二五期间的医改 医改的实施进程 2009年4月,中央作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09年4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近期三年重点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的任务(四基本、一试点)。 2012年4月,国务院在总结三年医改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医改规划和实施方案,对2012年到2015年的医改工作作出了统一的部署,将主攻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到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重点。同时,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章丘市作为医改的前沿征地,按要求分步落实了各级医改政策。回顾四年多的时间,中国的医改坚持了“三个基本”:坚持把基本医疗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这“三个基本”是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很多改革的举措都源自这“三个基本”。 四年医改主要变化(经济):一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二是政府投入增加。 1、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带来的医药卫生行业的体制机制变化(倒逼机制—配套改革)。 医院:提高服务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医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度保障)。 药品集中招标、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合理降低,生产、流通企业重新布局--市场调节。 2、政府投入增加(保需方、促供方):医保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设施不断完善;对医院投入加大,补偿机制建立(药品差价、医院建设、经费保障等)。 把增加的投入和建新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投入来促进改革,用新的投入换来新的机制,“政府花钱买机制,花钱建机制”。 十二五期间医改:医保、医药、医疗,完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三重点、一配套),“三轮驱动”。 医改大的方向、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 二、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的挑战和功能定位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自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县人民医院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实践,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我县人民医院不是公立医院试点单位,但县人民医院作为我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为充分体现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医院在医院管理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配合医改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创新的工作,现将医院改革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在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县人民医院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手段,逐步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体系,2010年全面实施院科两级负责制,加大了院科两级的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经营理念和成本意识,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实施院、科两级管理摸式。年初出台《关于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的决定》,制定实施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完善了院科两级质控体系,赋予了临床一线科室主任更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充分调动了各科自主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推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量的增长。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中层管理干部由任命制度改为聘任制,实行

科主任一年一聘,科室副职的聘任由科主任根据工作能力等综合考核自行决定,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逐步完善用人机制。重新设置科室和岗位,加大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成本核算制,体现效益优先、按岗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经过2年来的改革,在推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形式、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了科室全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成本意识和经营理念,充分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医院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管理考核上按《kpi考核细则》进行,做好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引进kpi系数,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进一步完善奖金分配办法,将kpi考核结果与操劳补贴挂钩;各科按照pdca管理要求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实施科主任、护士长、职能科室主任、近三年毕业本科生、硕士生等人员的年度考核排位,对年轻医师的快速成长,发挥主任、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医院目标管理要求,有20个科室完成了年初制订的经济指标任务数,占全院全成本核算科室的90%以上,平均增幅在20.8%;全年完成各类创新达355项;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面

医改新形势下成本控制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医改新形势下成本控制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摘要:对于任何企业或者单位,成本控制都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对于医院而言,将医院的成本进行更好地核算和控制,一方面可以将医院的支出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对于医院内部人员成本意识的提升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以此尽可能地为医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于普通百姓,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但是依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实际情况而言,新医改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部分条件,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但是部分医院对于医院内部的运营成本难以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患者没有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导致患者压力加大。文章首先阐述医改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医改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医改新形式;成本控制;重要性;建议 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就开始重视民生改善,将改善民生作为国家重点工作之一。党的十八大召开,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新目标,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针对于以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实行新医疗体制改革,竭尽全力解决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的看病问题,是走向民生改善的重要一步。我国医院在我党正确的领导之下,极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改革惠及于民,服务于民。成本问题一直是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本文着力论述医改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对医院发展的意义以及自身对于医院成本控制的思路,希望可以为医院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医改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不管是医院的医疗设备的配给还是医院对于医疗服务的定价都是基于医疗成本的控制之上的,成本往往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合理的医疗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对于医院医疗的财政补助提供科学依据,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将极大地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做到服务于民。 (一)成本控制促使医院明确自身的定位

新医改背景下

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探讨 郭金有 【摘要】放眼看中国,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成因,重点探讨“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局面是否在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下改善,提出现代医改政策与民生改善工程能否真正切切落到实处,推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零差率”、“中医中药适宜技术”等举措是否能从微观上得到理想的治理。首先必须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凸显政府职能,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活动,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后,提出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性的主要矛盾在新的政策实施后能否进一步遏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探索。 【论文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责医疗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学生下基层药品零差率中医适宜技术 展望当代中国,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因人口众多,贫富领域不均等客观原因,当代中国“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待进一步完善,“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格局随着现代医改政策的实施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医”、“药”、“专业技术”等等科学领域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国际化,古往今来,人类的健康问题始终摆在首位。 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1.1首先“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正如字面上所表达的那样应该分为“看病难”与“看病贵”两个问题来看待:要分析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主体与对象,即谁在喊看病贵和难、难和贵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看病难”在城市中主要体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缺少,医术水平高且可以信任的医生难找。但是反过来讲,不管什么病谁都想看高级医生、住高级医院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满足的。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一般医疗资源缺乏,医务人员人数偏少、总体医疗技术水平偏低,所以对病人应进行合理分流,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小病到基层,大病才上大医院。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等病人的信任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只讲看病难,而是要作具体分析。“看病贵”指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了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其中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覆盖的广度和强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我国在于医疗保险方面的覆盖面很窄,据统计约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患者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一卫生系统:改善绩效》得出的结论是,在被评估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公平性位居188位,倒数第四。 1.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在新旧体制更换等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为此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18次连续药品降价,涉及品种规格多达万余种,2007年对医药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问题也重拳出击。尽管如此,问题的解决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先是从病人的方面来剖析: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预见,所以一去到医院,就总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刍议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刍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医院设置总会计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 求。本文从分析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标签:新医改;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 [Abstract] With the medical health system reform advances further,to set up chief accountant in hospital is put forward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status quo of chief accountants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and discussed the role orientation ofchief accountantsin public hospitals. [Key words] The New Medical Reform;Public hospital;Chief accountant;Role orientation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医改正式拉开帷幕。《意见》提出,公立医院要“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修订了1998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中“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说法。 2014年10月下旬,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方案(2014年—2020年)》,提出要建立总会计师培养制度,实现三级甲等医院都配备总会计师。 2015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1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的必要性 1.1设置总会计师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逐渐由办医院转为管医院,按照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和思路,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将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家今后将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医院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管理,医院的财务部门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设置总会计师,全面加强医院经济核算,保证医院在各项法规和政策框架内健康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新医改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案

新医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一、新医改对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医改摒弃了市场化路线,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摊,承诺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体制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为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缓解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公立医院属于差额补助单位,政府只负责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所以医院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改革。 医院现在推行的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成本核算方法,缺乏一个准确的量化标准,已无法适应新医改的需要,当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未将诸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等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它无法真实地反映各科室在医疗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更无法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解决方法 (1)首先必须提高对医院全成本核算及预算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增强院领导及各科室主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实施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其次对全成本中涉及到的间接费用分摊标准,如水电费、垃圾清运费、对外宣传费、绿化费等经院领导和各科室主任的协商共同确定,成本核算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成本分摊标准进行成本归集。 (3)加强成本控制,严格审核费用开支,降低运行成本。医院同时应精简机构,合理设置岗位,以岗定责、定员、定酬,通过实施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控制人员成本。财务部门可协助医院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标准,费用开支的申请、审核、审批及支付程序,严格各项费用开支,降低卫生材料成本,对各科室的卫生材料购进、领用、分配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结合业务量的波动,加强医院水电能源消耗管理,对办公费进行动态定额、定量管理。 (4)同时定期分析、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同期成本、同行业成本进行比较,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对有效降低

最新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第二篇:2020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第三篇: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本)第四篇:榆树市医院2020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第五篇:翁牛特旗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我院作为***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虽然不是试点单位,但作为公立医院,从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也在尝试、探索,寻求新发展。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

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23T10:11:21.1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作者:段宁赵昶 [导读] 我国党和政府在新时代下推行的新国策是新医疗制度改革,如何基于此背景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力度也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课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00 摘要:我国党和政府在新时代下推行的新国策是新医疗制度改革,如何基于此背景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力度也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新课改局势为基础背景,探究出实施医疗卫生人才管理的有效对策,为我国医疗事业良好的 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卫生人才;管理措施 一、卫生人才管理的必要性 新医改属于一项面对全社会范围较广的卫生改革措施。国家提出新医改政策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人民群众看病难,价格贵等问题做好解决,在新医疗改革中,也可以对医院自身的资源配置做好优化,促进医疗改革的有效发展,其中,卫生人才管理属于新医改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此为重点,探究出卫生人才管理的措施。 医院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加大了对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推出了适宜的卫生人才管理制度。人才竞争属于卫生人才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虽然对公立医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扶持,但是在新医改人才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人才机制过于常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等等,为了响应新医改政策的号召,提高医疗发展力度,医院开始深入落实人才管理模式,基于新医改基础上加大了卫生人才管理力度。因此,在新医疗改革基础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力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推进卫生人才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医院兴旺的根本就是人才,想要促进医院工作的有效发展,一定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首先,在人才引进待遇上要实行高薪制,加大对优秀卫生人才的吸引力度,招聘成功的主要因素和薪酬的高低息息相关,实行高薪模式也可以对外向人才传递出医院的特定信息;其次,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提高科研队伍素质,带动医院效益属于人才引进的主要目的,所以在人才引进上要在多途径基础上进行招收,具体措施是,要将医院的效益和人才引进系统相结合,构建人才不为我所用,但为我所用的崭新观念。 (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一要为卫生人员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人才效益实现最大化,加大在物资,政策和科研资金的扶持力度,为良好的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其次要为人才创造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建议有关部门要营造公开公平的和谐环境,只有创建和谐、创新、公平的外部环境,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卫生人才的发展。这对于高竞争的医疗卫生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医院人才管理的主要环节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同时,强化人才培育力度也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一种基础保障,第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训体系做好完善,采取多形式的培训模式,通过对培训力度的提高完善学科带头人创新能力,以此顺应科研制度以及科研活动的有关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建议医院机构也可以采取针对性培养模式,建议医疗机构在人才培育上也可以融合现有的发展现状,采取在职教育和人才委托培养互相融合的模式。 (四)留住人才 想要完善人才管理工作,还要杜绝人才流失过快等现象,具体改善措施包括:首先要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将人才的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有关医疗机构要为人才的创新解决后顾之忧;其次要采取分配制度改革模式,原始的一锅饭分配形式存在着较多问题不但无法肯定医疗人才的自我价值,对他们自主工作的积极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无法促进医院的可持续进展,以上等因素也是加大人才流失率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之后建议医疗部门要改善这种大锅饭现象,创新原有的常规分配制度,将人才劳动价值加以展现,在提高人才工作热情基础上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最后要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为了留住人才,稳住人才,医院机构还要创新现有的激励机制,实施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模式。 综上所述,在新医疗改革政策基础上,加强卫生人才管理力度也是医院对新政策的一种号召,在新医改背景下,强化人才管理力度不但可以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准进行提高,还为促进医疗机构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结论 完善卫生人才管理也是对患者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障,原始的卫生人才管理模式基于新医改背景基础下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新医改政策,所以在之后,医疗机构要加大对人才管理的创新力度,有关医疗机构也要加大对卫生人才管理的实践和关注力度,激发人才具备的潜能,在认可卫生人才管理价值的同时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要创新常规的人才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还为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昊,张建,王晓燕,等.新医改背景下北京市乡镇卫生院人力供需的系统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4,27 (2):21-24. [2]潘湛,张琪,杜友爱,等.新医改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3,26 (1):64-66. [3]徐英.新医改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48-148. [4]李长明.新医改环境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2):1-6. [5]孟润堂,朱国军,龚文举,等新医改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12 ,26(2):97-100. [6]难党臣,郭敏,曹文杰,等.新医改视角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J].1.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3):134-1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