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篇一

历史沿革:1959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晋中专区行署批准,晋中专区文化艺术学校在祁县成立,后定名为晋中专区戏剧学校。1960年至1965年,根据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的政策,结合1962年省政府文件精神,学校实行“压缩编制、减少经费、适当补贴”的原则办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了第一批学生,1965年学校撤销。1975年9月,经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重新组建,更名为晋中地区“五七”艺术学校。学校重建初期,坚持边教学边建设,先后借居于榆次市郊聂村、车辋、省轻工业纺织学校等地,1977年初择校址于榆次市安宁村南(即现址迎宾街282号)。1978年6月,学校新校址正式落成,同年,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戏曲学校“晋中文艺班”,学生编制纳入省统一招生计划,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学校业务活动受省文化厅统一指导。1981年,学校归属晋中地区,更名为“晋中地区文艺班”。1984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山西省晋中地区艺术学校,1985年4月,晋中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县处级建制,校党支部升格为校党委,学校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2021年随着晋中地区撤地设市,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晋中市艺术学校,面对国家招生并轨政策,学校实行“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中等艺术人才”的办学方向。

2021年更名为晋中市艺术学校至今,简称“晋中艺校”,是一所全额事业单位学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66平方米。

学校现状:晋中艺校是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管理“四星级”学校,戏曲表演专业为“全省重点示范专业”。学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艺术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自立、自爱、勤学、苦练”的校训,沿着“以人才求突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路径,坚持“遵循办学规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思路,按照“思想围绕学校转,工作围绕教学转,教职工围绕学生转”的工作方法,朝着“努力把艺校打造成为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园地、传承革命文化的熔炉、发展先进文化的窗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艺术潜质、技能过硬、素质优良、德艺双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的目标,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篇二

琴潭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依然屹立在这座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中不倒。她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于2021年合并,取名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她在曲

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各行各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小学部简介:

琴潭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办于1935年,民国初期是“祝圣庵”私塾,民国30年,私塾撤销,成立西南附廊乡中心校,1935年,更名为桂林市第九小学。太平天国军队曾在这里驻扎。

1950年,学校改名为桂林市第六小学。1967年“文革”开始后,再度更名为工农践平小学。

1968年9月,学校下放到大队办学,分别为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原学校址改为桂林市甲山五七中学。

1975年,自治区大力发展中心校,桂林市将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重新整合,隶属桂林市郊区教育局管辖,称为五里圩小学。当时由莫淑英担任校长一职,后由东莲小学负责人熊克珍继任校长。

中学部简介:

农历一九六三年五月三十,桂林市郊区公所向上级交了一份拟办一所农业中学的请示报告称:除尽力设法巩固现有的两所民中外,拟由郊区统一举办一所农业中学。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成立桂林市近郊区中学(暂用名,后改名秀峰农中,校址矮山塘)于同年9月开始上课。

1968年学校逐步改为普通高中,由路口村迁至红头岭后更名为五七中学,后又更名为桂林市郊区甲山中学。刘家栋时任学校校长,当时教师人数只有20人左右。

1979年郊区政府撤销,学校改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隶属桂林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共有五个教学班,学生200人左右,教职工16人。学校环境简陋,教室为简易砖瓦房,在校生多为农村子弟。唐仕润校长利用取土建厂的机会,为学校争取到几十亩土地,扩大了校园。

1981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校长唐仕润。共有六个教学班,每年级两个班,教职工增加到20人左右。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为解决办校经费不足,唐任润校长,唐锡明副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大搞勤工俭学,先后办多个工厂(印刷厂、食品厂、服装厂、竹凉席厂等),以及多个农场(园艺场、养猪场、养鸡场、鱼塘、食用菌)。其中印刷厂承担全郊区学校的作业本和印刷品,服装厂是桂林市校服的主要生产厂之一。

1986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开始附设职业高中班,成为一校两制的学校,初中部面向甲山乡招收农业人口适龄儿童,使用全国统一普通初中教材;职高部面向全郊区招生。同年开设园艺专业班1班,学生47人;1987年增办电子专业班,招收学生42人;1988年又增设烹饪专业班,学生43人。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989年6月5日,经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名改为“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易名后,学校设初中部和职高部。职业高中班先后开设园艺、家电、烹饪、缝纫等专业。从90年代开始,学校逐步扩大规模。1992年9月,原郊区农技校合并到甲山职中,教师和学生全部并入学校。仍用“桂林市甲山职业中学”的校名。校长为唐锡明。

1990年学校建起现在的2号教学楼,92年建起3号楼。学校有了实验室,每个年级2-3个教学班,教职工人数增加到40人左右。同年9月,原郊区农技校合并到甲山职中,教师和学生全部并入学校。

1995年,按自治区统一安排,全区职业中学统一更名,学校便更名为“桂林市甲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有初中部和职高部。

1996年,由于桂林市进行行政区域划分,取消郊区,当时职高被划入象山区,初中在秀峰的区域合并成为桃江中学。1997年,学校归属秀峰区管辖。

1999年,由于职高生源变化,不再招职高生,就此职高停办;

2021年6月,经市编制办批准,更名为“桂林市桃江中学”,开始试招普通高中班,当年仅招1个班,第二年停招高中班,仅剩初中部。

进入新千年后,学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

2021年8月,秀峰区政府、教育局为在学区内建设特色义务教育,将桃江中学和五里圩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改为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当时由赵绍辉任校长一职。中小学共36个班,学生共有1400人,教师有120多人,是很有实力的学校。

2021-2021由赵绍辉任校长一职;

2021-2021由魏旭东任校长一职,后因积劳成疾,年仅35岁就离开我们;

2021-2021由龙桂丽任校长一职;

2021-至今由万丽萍任校长一职;

目前学校在万丽萍校长的带领下,正在进行的“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项目,是学校发展的巨大契机,是几代琴潭人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寻求突破的康庄大道。

70多年来,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学校蒋润珍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李和忠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汤杰成为了桂林市副市长。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78平方米(3栋教学楼、1栋办公楼、1栋综合楼),共投资金187.7万元,平整内操场50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

附官桥分校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投资4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