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扣分

原因

得分

素质要求5% 1.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2.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3

2

目的5%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3

2

叙述不全面

酌情扣分

实施要点80% 评

10%

1.自我介绍,说明输液目的,询问药物过敏史。

2.评估患儿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进奶时

间与量,有无溢奶习惯等。

3.局部情况:局部皮肤、静脉血管。

4.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等。

5.健康知识:家属对疾病及输液认识程度;查

看患儿大小便,必要时换尿片。

6.环境评估:床单位整洁,室内光线充足。

2

2

2

1

2

1

未评估不得

分,评估不全

面酌情扣分

10%

一、治疗车上层:

1.输液器、已配好的药液、处置卡片。

2.治疗盘、安尔碘、无菌棉签、胶布、头皮针

(4

2

1~5

2

1号)、方盘(铺无菌巾,内放已吸好

生理盐水5ml的注射器)。

3.一次性备皮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

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4.手消毒液,剪刀。

二、治疗车下层: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2

3

3

1

1

一项不合格

扣1分

少备一项扣

1分

物品定位不

合理扣1分

60%

一、操作前:

1、携用物至床旁呼唤患儿姓名。核对医嘱或处

置卡片、床头卡,患儿腕带。

2、(1)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取得合作;

(2)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枕头靠近床沿,患

儿侧卧或平卧于床中央;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

患儿);

(3)调整点滴架。

3、打开治疗车下层各个桶盖。

4、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5、(1)操作前查对;

(2)挂输液瓶,一次排气成功,不浪费药物

(药液至乳头处距离针头约5cm)。

二、操作中:

1、(1)选择头皮静脉方法正确(动静脉判断)、

并尊重家属意愿;

3

2

4

2

1

2

2

4

2

1

3

1

1

1

1

2

每项未做不

得分,做得不

全面酌情扣

分。

(2)如所选静脉在发际内,垫治疗巾后消毒;(3)顺头发方向剃去周围毛发,以纱布擦净局部皮肤。

2、(1)更换治疗巾;

(2)消毒皮肤(直径不小于5cm、方法正确);(3)准备胶布;

(4)以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针内气体。

3、操作中查对。

4、穿刺:

(1)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绷紧静脉两端皮肤;

(2)右手持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左右处成15—30°角刺入皮肤;

(3)将针头稍稍挑起,沿静脉走行方向平行、徐徐刺入;

(4)见回血后推液少许;

(5)如无异常,右手固定针柄,左手用胶布固定(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固定针头,第三条蝶形固定针柄,第四条蝶形固定头皮针)。5、(1)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相连接(防止气体进入);

(2)调节滴速;

(3)将输液管弯绕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固定。

三、操作后:

1、操作后查对。

2、整理患儿衣被,协助取安全、相对舒适体位;无陪护下视情况应用约束带。

3、整理用物,盖桶盖、洗手、摘口罩。

4、向家属交代静脉输液的有关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5、记录、签名。2 4 2 2 4 2 1 1 2 2 1 4 1

评价10%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观念强。

2、操作熟练,一次排气成功一针见血。

3、操作过程中关心患儿,多于患儿及家属沟通。

4

3

3

总分100

一、指导要点。

1.告知家属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

2.告知家属静脉输液看护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擦碰穿刺部位,避免输液管路打折、受

压等。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注意药物配

伍禁忌。

2.针头刺入皮肤,如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以确定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且点滴顺利,证实穿刺成功。

3.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4.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观察输液情况,如速度是否合适,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动、脱出,瓶内溶液是否滴完,各连接处有无漏液,以及有无输液反应发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 1.1 确定输液部位: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 1.2 准备材料:静脉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输液管、生理盐水或其他药物。 1.3 洗手消毒:操作人员应先洗手并进行消毒,以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 二、操作步骤 2.1 消毒皮肤:用消毒棉球将输液部位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 2.2 穿刺静脉: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找到静脉后,将针头穿刺进入静脉内。 2.3 固定针头:当确认针头已经进入静脉后,用透明胶带将针头固定在位,避免移动或抽出。

2.4 连接输液管:连接好输液管和注射器,并打开药物或生理盐水流速调节器,开始进行输液。 三、注意事项 3.1 定时观察患儿情况:在输液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时观察患儿的情况,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3.2 防止感染:操作人员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 3.3 确认药物种类和用量:在进行输液前,操作人员应仔细确认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出现输液错误。 3.4 定期更换输液管和针头:为了防止感染或其他问题的发生,操作人员应定期更换输液管和针头。 四、结束操作 4.1 关闭流速调节器:在输液结束后,关闭药物或生理盐水流速调节器,并将注射器取下。 4.2 拔出针头:当确认药物已经全部注入后,将针头从静脉中拔出,并

用消毒棉球进行包扎。 4.3 观察患儿情况:输液结束后,操作人员应继续观察患儿的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五、总结 以上就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详细流程。在进行此项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定期更换输液管和针头、确认药物种类和用量等事项,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我们也需要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技能。

儿科护理技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儿科护理技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物品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吉尔碘,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巾内放有已吸入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一次性剃刀。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加入药物,并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关闭调节器。 2.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床头卡、手腕带)再次查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3.将枕头放在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患儿(家人一人固定头及躯干部,一人固定双下肢) 4.如两人操作,则一人协助固定患儿头部,另一人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消毒皮肤后,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气体后,一手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另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推液少许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

5.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调节滴速,并将输液皮条绕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固定。 6.整理用物,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2.针头刺入皮肤,如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回抽以确定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且点滴顺利,证实穿刺成功。3.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4.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观察输液情况,如速度是否合适,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动、脱出,瓶内液体是否滴完,各连接处有无漏液,以及有无输液反应发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 1.确认医嘱,核对药品、剂量和时间。 2.准备工具和药品,检查药品的质量和过期时间。 3.与家长或患儿进行交流,告知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取得他们的同意。 4.按照清洁标准进行手部消毒和佩戴无菌手套。对于患儿和周围环境也要进行清洁。 5.选择适合的头皮静脉注射针头,并对针头进行消毒处理。 6.把针头插入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点,接好输液管,按要求调节输液速度,调整输液高度。 7.定期观察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方法。 8.完成输液后,撤下针头,进行创面处理,并对患儿进行安抚和护理。 评分标准 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时,必须通过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质量。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点选择 1.头皮静脉是否突出评分标准:1分为突出;0分为不突出 2.静脉的粗细评分标准:1分为明显粗大;0分为不粗不细 3.静脉通畅评分标准:1分为通畅;0分为不通畅 输液液体 1.药品液体是否规范评分标准:1分为规范;0分为不规范 2.药品液体是否过期评分标准:1分为未过期;0分为过期 工具和设备 1.输液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评分标准:1分为选择正确,使用规范;0分为选择错误,使用不规范 2.针头的消毒处理是否规范评分标准:1分为规范;0分为不规范 操作过程 1.手部消毒是否规范评分标准:1分为规范;0分为不规范 2.输液过程中是否及时观察生命体征评分标准:1分为观察及时;0分为观察不及时 3.输液过程中是否及时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方法评分标准:1分为调整及时;0分为调整不及时或错误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一)护理评估 1. 患儿病情、年龄、营养状态、心理状态。 2. 用药目的,患儿及家长对输液的认知程度。 3. 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 (二)护理计划 1.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了解所输药液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掌握输液中常见问题的处 理方法。 2. 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消毒液及容器、棉签、弯盘、胶贴、备用头皮针等。 (3)其他物品:剃须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3. 患儿准备:排尿、为其更换尿布、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毛发。 4. 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 (三)实施要点 1 .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加入药物,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 关闭调节器。 2. 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再次核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3. 将枕头放于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约束患儿。 4. 如两人操作,则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另一人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消毒皮肤后, 一手紧绷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头皮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推液少许, 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 5. 调节滴速,将输液管妥善固定。 6. 整理用物,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四)注意事项 1. 认真查对,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 穿刺中观察患儿的面色及一般情况。 3. 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4. 正确处理输液中的各种异常情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洗手、戴口罩 头皮针、静脉输液导管、胶布、5ml注射器、 75%乙醇、棉签、剃发刀具、约束带、输液巡视记录 单 ―?同“基础护理” 患儿仰卧或侧卧位,头垫小枕 助手固定患儿头部、躯干及四肢* I >操作前准备选择静脉(静脉在发迹内应用刀具 剃净局部毛发) 用胶布固定针头和硅胶管 取下注射器接上输液导管I 七 调节好输液速度固7E 必要时约束患儿双手 整理与记录 输液完毕取下胶布u 拔针卜拔针 用无菌棉球压迫」 V 整理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I 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绷紧穿刺部位前后皮肤 I 右手持注射器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后0.3cm处, 使针头与皮肤成15%-20%角刺入皮肤 沿血管方向徐徐进针 I 见到回血,将针头推进少许以利固定 「整理用物 1 、匕「、闻蛤…岳” 记录输液时间、药物、输液量及滴数 L整理床单位 将用物归还原处 备齐用物输液前准备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袁小英 本人在儿科工作20年,现总结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体会如下: 1、准备工作 1.1药物准备:根据医嘱配置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药物的配伍禁忌;药液应现配现用。 1.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药液、输液器、输液胶贴、一次性头皮针、棉签、75%酒精、固定松紧带、一次性毛刀、弯盘、注射器、消毒棉球。 1.3患儿体位:将患儿平卧于床上,头靠床边,最好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高度约为30-50度。 1.4环境准备:操作前耐心做好家属工作,避免出现较多的人围观的情况,减少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2、操作方法 2.1血管的选择: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枝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且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输液。常选用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3岁以上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适合手背静脉的穿刺。从解剖位置讲,额正中静脉血管粗且直,易穿刺,常用于输入药物刺激性小,输液时间短的患儿;眶上静脉表浅、清晰。但是随着眨眼及眼部皮肤的活动,输液过程中容易漏针。颞浅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

2.2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光线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光线不好时,我科选用30W日光灯,位置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位置在50cm左右,以保证充分的照明条件。 2.3输液器的选择:对于出生到3岁的小儿,一般选用4.5、5.5号的输液器,连接输液瓶排尽空气。 2.4进针手法:右手持针,左手的食指及大拇指绷紧皮肤,针头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10~150夹角,将针头刺入皮肤,沿血管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用2条胶布固定针柄,再用一条胶布从针柄下面绕过交叉粘贴,头皮针细管8字型固定,头皮针细管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或碰掉,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绕头一圈,两头相粘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而且拔针时不粘头发。 2.5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 3、技巧 有些皮肤较黑、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

静脉输液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评分标准 静脉注射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 响;解释、问二便、 核对医嘱:检查液体和药物名称、剂量、用途、有效期、有否浑浊、变质 准备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注射盘、无菌治疗巾、药物、合适的针头或头皮针、 无菌注射器、无菌持物镊、安尔碘、棉签、砂轮、治疗碗、止血带、 塑料小枕、酒精棉球 治疗车下层:治疗盘、垃圾桶、锐器回收盒 铺无菌治疗盘 吸药锯安瓿→消毒→掰开→选择合适注射器(检查有效期、有无漏 气)→抽取药液→排气→置于治疗盘内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选静脉选择合适血管 穿刺部位肢体下垫小枕 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 范围:直径5×5cm 消毒 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 排气根据需要换接头皮针→再排气→排出的药液盛于治疗碗内 查对 查对、进针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约成2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

度再进少许→松止血带 一手固定注射器及针栓 固定、推药 一手缓慢推药,边推边观察 拔针棉签置于穿刺点处,快速拔针,沿静脉走向按压 查对 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项目 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操作前 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评估8 未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 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的影响 各-1 未解释、未问二便-1 核对医嘱 4 少对一项各-1 用物准备 5 少一件、摆放乱、未铺盘各-1 操作过程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 选针头 4 注射器、针头选择不当各-2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 操作 流程 操作方法 评估 告知 准备●自我介绍,查对医嘱、患者、腕带、床头卡●评估: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药物对血管的影响,询问过敏史 ●备好输液架,调好高度,一般为60-80㎝ ●告知输液,解释治疗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询问是否需要上厕所等特殊需要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环境:清洁、宽敞、湿式清洁操作台面 ●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输液器、药液(按 医嘱准备的已配好的药液)、安尔碘、 棉签、弯盘、止血带、治疗巾、输液贴、头皮针1颗、输液执行单、笔、快速手消毒液。 ●检查用物:检查棉签(开包时需注明开包日期 及时间)、安尔碘、输液器、输液贴、头皮针有效期 ●查对:执行单和药物(核对瓶贴上的信息和

选静脉 挂瓶排气 消毒穿刺 执行单信息是否一致)。 ●常规消毒瓶口,插入输液器 ●推车到床旁,再次作自我介绍,查对(第1次) 执行单、患者、床头卡,EDA扫描腕带及液体条码。 ●放下床栏,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一看二扎三摸:初步选择静脉,在穿刺部位 肢体下放以治疗巾,扎止血带,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 ●再次查对液体,挂上输液瓶 ●打开调节器排气(不能浪费药液) ●关闭调节器,将软管挂于分叉处 ●常规消毒皮肤(直径≧5㎝),待干 ●撕开胶贴包并取出输液贴,置于治疗巾上备用 ●于穿刺部位上端8-10㎝处扎止血带,再次消 毒穿刺部位皮肤,嘱患者握拳使局部血管充盈

三松一看 固定●再次查对患者信息(第2次)及液体 ●再次排气,检查无气泡后,关闭调节器,取下护针帽 ●左手绷紧穿刺部位下端皮肤,右手持头皮针 针柄,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5—30°角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放平再前行少许 ●一手固定输液针柄,一手松止血带,松调节器,嘱患者松拳 ●观察液体滴入是否流畅 ●滴入顺畅后用输液贴膜固定针头:一条贴膜 固定针翼,一条带棉片的贴膜固定穿刺处,一条贴膜将头皮针胶管S型固定,必要时用胶带加固,做到牢固、美观 ●取出治疗巾及止血带,放入治疗车下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