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探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探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探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探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探讨【摘要】帮助高校学生改变心理困难。我们应该改变援助机制,完善社会环境,还要对学生的自身进行调整。

【关键词】困难学生贫困情节心里援助调试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3-02

一、贫困情结的心理分析

(一)自卑心理

自卑一般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以及其它原因(如穿着寒酸)而产生“低人一等”、自轻、自贱的心理。由于家庭生活的相对清苦,面对其他同学富足的生活条件和优裕的个人发展环境,贫困生感到许多方面不如别人,形成一种严重的自卑感,具有很强的自我防卫心理,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他人尽情挥洒智慧和才干,总想躲在别人后面,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以增加一种自我安全感,企图减少不良刺激的概率,以免造成新的挫折感。

(二)自尊心理

自尊是个人对自身价值和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的行动。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家庭生活的相对贫苦,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生的自尊心较为强烈、敏感、脆弱。比如有的教师在没有把问题讲清之前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