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案例:滨水总体城市设计pdf
- 格式:pdf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2
滨⽔空间规划设计⽅法滨⽔空间划设计⽅法研究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1.2研究范围2.国内外滨⽔空间设计研究2.1国内滨⽔空间探究2.2国外滨⽔空间探究2.3⼩结3.滨⽔空间形态设计要素3.1空间形态3.2⽔体尺度3.3其他物质影响3.4⼩结4.规划⽅法探讨4.1.不同⽤地类型与滨⽔空间设计研究4.2不同开发形式与滨⽔空间的研究4.3⽣态保护与景观处理4.4⼩结5.结论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城市滨⽔地区是城市中⼀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体的部分。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根据毗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
城市滨⽔区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域相连的⼀定区域的称”,⼀般由⽔域、⽔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美国学者安妮·布⾥恩和迪克.⾥贝根据⽤地性质的不同,将城市滨⽔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业港⼝设施六⼤类。
另外,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分,有旧⼯业区改建的滨⽔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区、与市中⼼相连的多功能滨⽔区、旅游休憩的滨⽔区、新开发的滨⽔区、⽣态保护的滨⽔区等。
1.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以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的理解和范围的确定后明确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滨⽔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法的浅析,具体以多伦多中央滨⽔区公共空间设计⽅案案例分析,对⽐总结出国内外优缺点,并归纳总结出城市滨⽔空间可借鉴的设计⼿法和规划思想。
在滨⽔空间形态要素研究⽅⾯,把握空间形态、⽔体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联系景观环境、建筑体量、滨⽔界⾯、场地特征。
总结以上的内容,深⼊对不同⽤地类型的滨⽔空间设计⽅法研究。
包括滨⽔商业空间、滨⽔居住空间、滨⽔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态保护与景观处理,研究滨⽔景观设计。
瑞典哈马碧水城城市设计实例分析1、以水为中心的城市新区哈马碧滨水新城成为斯德哥尔摩内城的自然延伸,其特色是形式设计、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和社区结构。
哈马碧滨水新城创造了斯德哥尔摩城市建设的新纪元,即一个现代面对大海的城区,一个将封闭的传统内城与开放的现代化平台之结合。
内城的街道规模、街区大小、房屋高度、密度和功能融合,与新的开放式风格、海景视野、公园和阳光相得益彰。
有限制的楼深、内拢式顶层公寓、双层单元、大阳台和露台、大窗户、楼顶平台及对着水的明亮色彩外墙等,这些都是现代化建筑方案的应用,亦如精心挑选经久耐用的材料,例如玻璃、木材、钢材和石料等。
哈马碧滨水新城由一条三公里长、中有林荫隔开的大马路维系起来,从Mårtensdal到Danvikstull,交通和服务设施都集中在两边。
围绕着哈马碧滨水新城,建有公园、码头和风格各异的步行小路。
中央水域构成一个景观集中的公园,是这个城市新区的蓝色眼睛。
沿着哈马碧大道两边,以古典的内城风格建设了临水高楼,它们与宏大的码头设施和宽阔的水域情景交融。
Sickla半岛和Sickla运河两岸的环境让人感到更加温馨,以其自然海岸凸显小城景色。
在这里城市建筑转而逐渐降低贴近海岸,然后沿着地面隆起奔向城市大道冠部和Sickla公园。
Sickla船坞码头具有更高程度的城市化房屋风格。
大型多功能建筑沿着城市大道建设,小型街巷和花园房屋在船坞和Sjöpar-terren之间建造,后者是新的公园通道。
在哈马碧庄园(Hammarby Gård)将再建造密集的城市环境,围绕着镜片形状的公园空间,并且围绕着一个新创建的水塘。
在Lugnet地区,有两个特殊的项目。
在海岸边建设了Lugnets Terrass,一个有着游艇码头、绿茵拱道和与城市大道接壤的植物园的海滨花园。
在Lugnet还建设了哈马碧滨水新城风格最特异的建筑,它的形式是一个通透式立方体。
此建筑物比周边建筑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