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八章 刑事法律制度 练习答案1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八章 刑事法律制度 练习答案1

《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八章 刑事法律制度 练习答案1
成绩:54分 回答正确:20题 回答错误:20题 练习时长:34分钟
1.(单选题)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
A.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D
2.(单选题)春竟饭店有限公司乃四人共同出资开办的一家饭店。四个出资人甲、乙、丙、丁见正常营业利润甚微,遂组织大批妇女进行卖淫, 收入顿时大增。一日,公安机关打黄办欲搜查该饭店。公安人员杜某立即向甲报告,但公安人员仍以惊人的速度抓获20名卖淫女和嫖客。杜某犯有( )。
A.协助组织卖淫罪
B.组织他人卖淫罪(共犯)
C.妨害公务罪
D.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3.(单选题)对于下列犯罪分子,刑法规定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 。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C
4.(单选题)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缓刑
B.减刑
C.假释
D.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5.(单选题)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
6.(单选题)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7.(单选题)犯罪嫌疑人甲盗窃被抓获后,主动交代了自己和同犯罪人乙共同犯盗窃罪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
A.一般自首
B.特别自首
C.坦白
D.立功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D
8.(单选题)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
A.非法组织卖血罪
B.故意伤害罪
C.非法组织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
D.医疗事故罪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C
9.(单选

题)复员兵甲男在火车站候车,遇乙女后
。两人热情攀谈。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建议出去走走,又称自己最喜欢当兵的。至公园僻静处两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经查,乙女家就住本地,是个精神病患者。甲某不知此情,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强奸罪
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
D.构成奸淫罪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B
10.(单选题)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B
成绩:54分 回答正确:20题 回答错误:20题 练习时长:34分钟
11.(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
A.某甲未经卢某同意即用卢某名义签订合同
B.某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自己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同学杨某为自己出具一份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C.某丙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的2000元定金逃匿
D.某丁借用其他单位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同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C
12.(单选题)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A
13.(单选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14.(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处罚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
15.(单选题)韩某

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
,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 )。
A.构成非法拘禁罪
B.构成绑架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C
16.(单选题)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
17.(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组成了“海鹰”集团,共同实施抢劫、盗窃活动,推选甲为头领,对每次活动进行总策划。但每次实施犯罪行为时,甲均未参加,而现场实际指挥却是乙。后此集团被司法机关摧毁。该犯罪集团主犯是( )。
A.甲、乙
B.只是甲
C.只是乙
D.甲、乙、丙、丁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18.(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D
19.(单选题)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
A.杀人预备
B.杀人未遂
C.杀人既遂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20.(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夜间去建筑工地偷木材。到工地后,发现在一间房子里有一名老工人在值班,于是他们商量由甲上前把值班室的房门锁住,不让老工人出来,由乙、丙两人去搬木材。在搬木材时,因声音较响,引起老工人警觉,他想出门来察看一下,由于值班室门被锁,老工人无法出门。甲、乙、丙三人搬完木材后即离开工地。甲、乙、丙三人构成( )。
A.盗窃罪
B.抢夺罪
C.抢劫罪
D.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B
成绩:54分 回答正确:20题 回答错误:20题 练习时长:34分钟
21.(多选题)《刑法》中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通常表现为下列哪种形式?( )
A.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犯罪后的一贯态度
D.被害人是否有过错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22.(多选题)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万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

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价值1800元
。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万元
B.许某盗窃2.5万元
C.张某盗窃3万元
D.许某盗窃1.25万元
正确答案:BC 用户选择:AB
23.(多选题)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 )。
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正确答案:AD 用户选择:ACD
24.(多选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A.再犯故意罪
B.再犯过失犯罪
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25.(多选题)剥夺政治权利指剥夺(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26.(多选题)不适用死刑的情况有( )。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D.审判时不满18岁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BCD
27.(多选题)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
A.追究刑事责任
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正确答案:BD 用户选择:BCD
28.(多选题)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ACD
29.(多选题)丁荣因犯走私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 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 )
A.必须是在没

收财产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B.必须经债权人提出请求
C.必须经过人民法院核准
D.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30.(多选题)对
累犯以及因(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不得假释。
A.绑架
B.爆炸
C.抢劫
D.强奸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成绩:54分 回答正确:20题 回答错误:20题 练习时长:34分钟
31.(判断题)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中导致他人死亡,就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错
32.(判断题)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3.(判断题)不作为犯罪是以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而构成的犯罪。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4.(判断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对
35.(判断题)对于在身体上完全被强制,丧失意志自由或者完全受欺骗,受蒙蔽而对危害结果不能预见的人,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结果,不应以胁从犯论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6.(判断题)凡在我国境内外的我国船舶、飞机、国际列车上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错
37.(判断题)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错
38.(判断题)犯罪的时间、地点或手段是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39.(判断题)根据我国刑法相关理论,犯罪对象相同,可以构成不同性质的两种犯罪。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40.(判断题)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