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设计

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设计

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设计
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设计

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设计

潘仁元

一、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在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前两课及过去积累的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运用从三年级学习科学以来培养起来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造“环形山”,自主探究月球上布满环形山这一特殊地貌的形成原因。造“环形山”的真实目的不在于“造山”,实质上是让学生尝试制作“实验模型”,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使学生自主完成“根据人们已知的事实现象提出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利用掌握的月球知识和有关宇宙空间特别是月球周围空间的状态作出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可能原因”,“寻找验证推测的科学研究方法——尝试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推测到的那些力量,看能否造出“环形山”(建立实验模型)”,“分析造出‘环形山’所获得的信息,推想月球上环形山形成的可能原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科学模型探究、解决问题的严谨、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而就本课而言,学生在发现环形山及它的特点时就已经开始思考,这样形状的月貌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在此刻学生已经开始对于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想,根据儿童心里发展趋势,在这个时候介入是对于本课教学比较科学的处理。不过早出现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开放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所以本课我课题定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教学重点确定在学生充分的分析、推断、交流上,通过多媒体技术不断为学生的推断提供考量的资料,使学生的主

体性得到落实。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教学的三维目标定义为:

1.科学概念

(1)知道月球环形山的主要特征——大小不一、深浅不同、近似圆形、层

层叠叠。

(2)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2.探究过程

(1)推测月球环形山的诸多成因。

(2)模拟陨石撞击月面实验,推断环形山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需要大胆假说和细致检验。

(2)体验科学推理及模拟实验在解决未知现象中的重要性。

学生推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成为本课的重点,六年级具备一定的推理、交流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事情的未知性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三、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大量的关于月球知识和现象,但这些都是间接的。如何检验和解释?这正是学习本课的强大动力。通过调查学生了解的环形山的成因有这几种,陨石撞击、火山喷发、人为原因、自然形成等等。其中前两者成因的信服度往往偏高,因为这些同学往往看过类似的科普书籍,这种强烈的信

服会使得学生很难产生去考虑其他成因的思考。这点需要教师好好把握、引导。交流的时候力求有证据,教师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推断,教师只偏重证据,这也就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多媒体提供实际资料的重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

本课所用到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相机等)、模拟实验、逻辑推理、讨论交流等。通过对于环形山成因的推测形成生生交流的教学场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准备:

教师准备:

教具:PPT课件、陨石撞击月面的模拟动画,实物展台,相机。

学具:用以模拟月面的塑料水槽、沙,用以模拟陨石的大小不同的铁球,轻重不同的塑料球,尺子,盘子。

学生准备:

阅读月球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月球上的“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月球环形山的主要特征——大小不一、深浅不同、近似圆形、层

层叠叠。

(2)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2.探究过程

(1)推测月球环形山的诸多成因。

(2)模拟?陨石撞击月面?实验,推断环形山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需要大胆假说和细致检验。

(2)体验科学推理及模拟实验在解决未知现象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根据月球环形山的观察特征推测环形山的诸多成因。

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的过程推断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陨石撞击月面的模拟动画,实物展台,。

2.学具:用以模拟月面的塑料水槽、沙或面粉,用以模拟陨石的大小不同的铁球,轻重不同的塑料球,尺子,注射器、面粉、盘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长:7分钟)

1、大家知道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登月成功后,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虽然我国探月起步较晚,但航天技术正一步步趋向成熟。在我国众多的卫星当中,有一种卫星叫“嫦娥号”你们知道它的任务是什么吗?

2007年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开启探月工程的第一步,2010年承载着梦想的嫦娥二号再次起飞,让我们再来回顾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视频)。

2、通过嫦娥二号传回月球表面地貌图,(课件出示:嫦娥二号传回来的数

据图)有什么特点?

3、出示课题:我们把月球上这样的地貌称为“环形山”。介绍环形山的基本数据(课件出示:环形山的数量,最大、最深、最小环形山的数据。)

二、环形山的特点。(时长:16分钟)

1、(出示课件图片:各种环形山图;要求:宏伟、壮观)你认为环形山都有哪些特点?

(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环中有环。)板书(3分钟)

2、讨论:你觉得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这样推测的依据。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火山喷发、陨石撞击、人为挖掘….)(2分钟)

3、汇报、交流。(10分钟)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环形山大概有这几种形成的原因,这些当中你最赞同哪种?最不可能的是哪种?(统计人数,预设:陨石撞击、火山最有可能,人为挖掘最不可能。)

【先板书所有成因的可能,了解猜想原因,然后题不同意见,交流、归纳出“火山喷发”“陨石撞击”。】

4、出示图片:对比地球火山和陨石坑。

三、造“环形山”(时长:13分钟)

1、如何才能造出环形山呢?不如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老师给你提供这样一些材料,你能设计模拟这样一个过程吗?(3分钟)

【课件出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些材料:用水槽装着的面粉、不同大小和轻重的小球和尺子,能根据这些材料来模拟陨石撞击的过程吗?它们分别代

表什么?(面粉代表月球原来状态、各种小球代表各种陨石、尺子用来确定小球撞击的高度。)】

2、模拟造“环形山”。(6分钟)

3、展示各小组造出的环形山,照片出示。

(老师提问:1、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深浅不同呢?环中有环等等。)

4、小结: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小球能够造出类似“环形山”的地貌。

5、介绍科学家发现的最新对于环形山成因的解释。(出示视频:科学家模拟撞击的过程;资料:1972年月球受到陨石撞击。)

5、提问:如果是陨石撞击,那撞完的陨石都到哪里去了呢?

6、小结:环形山很有可能是因为陨石撞击形成,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找证据。

四、课堂总结:(时长:4分钟)

1、看来要证明月球上的环形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收集证据。老师这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视频)

师: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了陨石撞击和火山喷发都有可能是环形山形成的原因,要证明环形山形成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寻找新的证据。

七、板书设计

月球上的环形山

特点成因

分布杂乱陨石撞击数量众多火山喷发有大有小人工挖掘有深有浅。。。环中有环

(完整版)月亮的味道教案

《月亮的味道》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乐。 2.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现象。 活动准备: 电子绘本,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老师和孩子谈谈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吃过比较新奇的东西) 小朋友们,大家平时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呀?是什么味道的?有没有哪个小朋友举手说一下。 (提问多个孩子,时间控制在2-3分钟) 小朋友们,表现真不错,说了这么多的好吃的东西,还有它们的味道。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夜里圆圆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吗?月亮的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 那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看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接下来就让我们和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去品尝品尝月亮的味道。 二、师播放电子绘本讲述故事 1.从封面开始 师:小朋友,咱一起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小朋友看到了什么?(老

师通过鼠标或者手指引导孩子自己观察封面上的信息) 好,小朋友看到了很多信息,那老师就把小朋友的说再给大家说一遍:最上边是书的名字‘月亮的味道’。中间是……,最下边是什么……。通过封面我知道了……(引导孩子一起说一下) 2.观察扉页图片 师:我们翻到扉页,我们看到了什么?(老师引导孩子看作者、书名、出版社,观察扉页图片,给孩子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图片中圆圆的月亮,变成了阴阳脸呢?) 3.引导孩子阅读正文内容 师:好了,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了。教师讲故事……(引导孩子观察动物眼睛的数量)。 (讲故事时,每一次增加一个动物时,让孩子猜想动物们是否吃到了月亮,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讲的过程要强调小动物找人来帮忙)4.提问启发思考 师:小动物们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终于吃到了月亮,最后大家还一起分享了好好吃的月亮!(引导孩子去思考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好处与价值,让孩子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乐和惬意 …… 师:故事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数了小动物的眼睛,我知道有9只小动物的眼睛,但是为什么一起吃月亮的动物只有8只呢,另外一个去哪了?(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图书的图画内容,学会思考故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课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计_教案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 计_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2.培养查找资料的习惯,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从神奇的传说到科学地了解太阳知识,我们共同迈出了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们人类,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球悬挂在天上。从小我们就听说过月球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月球中的嫦娥使我们浮想联翩:究竟她长什么样她生活居住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直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才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但它却产生了更多的谜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描写月球的语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悬xuán挂曾cénɡ经奥ào秘努nǔ力登dēnɡ上任rèn 何一旦dàn 估ɡū计年龄línɡ遐xiá想水藻zǎo一项xiànɡ夜幕mù降临lín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幕悬奥登藻旦努左右结构:临任撒项估龄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幕--墓登--凳撒--散估--故县--悬努--奴旦--但藻--澡 (3)书写指导。 ①不要多写一笔:“临”左部不要写成“忄”。“悬”上部的“县”不要多写一横。 ②“登”右上部的笔顺:。 ③“奥”的第3笔是“”,没有钩。 ④“藻”的偏旁是“艹”,属于上下结构。 (4)用生字组词。 幕-幕布夜幕临-来临临时奥-深奥奥秘 项-项链项目估-评估估计登-攀登登场 (5)理解词语意思。 皎洁:明亮而洁白。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等植物。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绘了月球的情况。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1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上这节课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锄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还要自己准备卡片、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4、播放关于人类探索 (这些资料中有发达国家的,也有中国的。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的探月工程,我补充“嫦娥探月”的部分视频。) 说说看了这些视频,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中国的探月情况和发达国家对比,了解差距,激发斗志。) 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 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算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进地球的邻居——月球,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秘密。 板书:月球之谜 二根据课题质疑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你读了题目又有什么疑问。 三、预设问题 1、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

四、学习课文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呀,就向我们飞向月球,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的谜解开。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过渡:刚才我们到月球走了一趟,相信你们的疑问都以找到答案了吧,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的句子下面画——,在描写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的句子下面画~~。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答案。 3、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提问: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 (2)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暗,又同时感受到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吗?)指名读、齐读。 4、理解重点词语 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景色多么特别啊,所以说景色——奇异 板书景色奇异 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所以说“一片荒漠” 板书:一片荒漠 过渡:在这“一片荒漠”的地方,却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哪些不解之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月亮之谜》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月球之谜》教案 1 2 教学目标: 3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5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6 教学重点: 7 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 8 月球的不解之谜。 9 教学难点: 10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神秘的魅力。 11 教学准备: 12 利用课余时间找出和月球有关的知识和古诗。 13 教学过程: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5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 16 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 17 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18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 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图片、19 20 诗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21 检查预习,让学生们来读一读黑板上出示的字词。开火车,玩游戏的方式, 22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23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24 1、自读课文 25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 26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7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28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 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 29 30 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 31 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 32 获胜。 33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34 三、交流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 35 36 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 37 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 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38 39 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看看月球究竟是一 40 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小组讨论 41 42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设计

探索月球的秘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从资料中能获取关于月球表面的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 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将“嫦蛾奔月”的故事制成课件、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播放“嫦蛾奔月”的故事。 2、讲述:乐器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探索。 3、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里关于伽俐略观察月球的故事。 了解“月海”。 二、阅读“阿波罗”登月记 1、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

2、提问:月海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3、学生猜想。 4、呈现资料,验证猜想。 要求:资料呈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图,不仅仅是看,更要想,从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又如: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完善对月球表面的认识,解答在阅读图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明白: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月球上没有空气。 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月面上覆盖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6、通过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思考: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关于环形山形成的猜想。 2、能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并自主解决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自主认记8个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计、水藻”等词语。 2、通过文本细读、寻谜说谜,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了解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在根据材料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资料、古诗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查找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遐思,引趣导入 1、出示月亮图:同学们,这是——月亮。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2、这月亮带给你们的遐想真多。有人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读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读句子。齐读。

4、出示月球图,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 3、归纳小结。引:课文究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 三、文本细读,寻谜说谜 1、默读课文2-8小节,看谁找到的“月球之谜”最多。 2、反馈“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点拨交流: ▲板块一:品读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播放视频《彩云追月》,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师根据画面吟诵《春江花月夜》中的三句诗。 2、多么动人的月色啊!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四名学生交流) 3、出示新月图,谁给这幅新月图配上恰当的诗句?看满月图,谁能扮演诗人给这幅满月图题诗?(学生交流) 4、望着皎洁的月亮和不断变化的.月形,古代文人学士不仅吟诗作画,还寄托情怀。PPT出示图片和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自由读。 ⑵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理解“遐想”,你曾想到过什么?(评:听了你的朗读,真的让人浮想联翩)齐读。 5、师:是啊,神奇的月球曾经引起多少人的遐想,曾经牵动多少人的情怀啊!其实,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月球,共同追寻人类的脚步去探索月球之谜。(师生板书课题)理解“谜”。PPT出示“谜”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学生选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学生自读。反馈: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3、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得怎样?(PPT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质疑问难:“临”的部首、“幕”的部首,什么意思?哪个部首跟其意思有关?“旦”的意思? 小结:识记汉字要注意音形义结合。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本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读通难读的句子:“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然后用序号标出文中所写的7个月球之谜,同桌交流对照(屏显)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 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情况不同?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

《月球之谜》教案

22 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月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03课标版选修一第三章 第五节月球(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有关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问题。 2、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究兴趣,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的概况 难点:月球的运动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师:收集有关月球的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 (一)遥望月球: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等资料,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二)走近月球:你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吗?(请上网查阅资料) (深入文本,探索月球的奥秘) 过渡: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1.提出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分为哪些阶段? 2.请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查阅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人类登上月球的相关知识,用讨论、对比、交流等方法,深入浅出的理解相关内容。同时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资料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了解月球: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知识?查阅资料和大家分享

一下: 1. 月球是地球的___星? 2. 月球本身会发光吗?上面有大气吗? 3.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____? 4. 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_ _? 5. 地月之间平均距离是___? 6. 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_ _? 7.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_? 8. 月球的运动特征有哪些? 你还知道关于月球的哪些知识?(同伴合作,共享月球的资料) 过渡:登上月球,曾经让我们向往。你对月球知道多少呢?课前大家收集了 有关月球的信息,下面小组合作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分类整理。 1.组内成员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2.按照要求,学生们把交流内容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 地形特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3.播放课件,感受月地距离和月球与地球的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搜集的资料达到了资源共享,又让学 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了倾听、 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四)思考月球: 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人类目前可以移居月球吗?为什么? (学生分享,讨论,共同总结出登月的意义。) 2、小明的幻想:小明望着围绕地球转动的月球,不禁在日记上写下 了他的幻想:住在月球上多好,有蓝天白云的时候可以去放风筝;晚 上点上蜡烛,欣赏满天闪烁的星星,有时还能看到流星划过夜空。夏 天可以在树上抓知了,冬天可以堆雪人… 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看到这篇日记,你能指出他的幻想哪 些目前不能实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活学活用。也增加学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月相的成因,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迁移和能力储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资料记录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讨论、倾听等方法进行有效科学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让学生猜谜语(课件出示:月亮) 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这轮明月,你联想到了什么? (预设:嫦娥奔月、神话传说、或是月球上有什么之类的问题) 这轮明月总会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探究的欲望,那月球上真的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吗?这节课咱们就做一个月球探险家,一起登上月球,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板书课题) 二、整理信息,自主探究。 (一)活动一: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1、谈话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月球信息的情况。 提问: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呢?(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交流) 2、大胆质疑,提出开放的探究问题。 谈话: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提出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去探究?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登上月球》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登上月球》精品 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9、登上月球》精品教案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猜迷语(月亮) (课件出示:明月)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这轮明月,你联想到了什么? 预设: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或是月球上有什么之类的问题。 这轮明月总会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探究的欲望,那月球上真的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吗?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①马上就要登月了,想一想,我们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 生答师板书 你们带的东西可真不少!这些东西该不该带呢?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在遥远的月球,你所带的物品可是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呢!看来,在登月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月球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顺利的完成我们的月球探险。 2、关于月球,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月球的大小、有没有生命等,这些问题,都是月球的概貌。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月球,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月球的资料,请各小组的同学共同交流这些资料,并把你的收获填写到“探月卡”中。

在交流之前,老师给大家提示几点注意事项:(投影交流步骤) 学生小组交流资料并合作完成“探月卡”。 学生汇报,师补充。 预设: 师:刚才,教师看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一定有很多收获!哪个小组为大家汇报一下! 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课件辅助)师:38.4万千米有多远?这么说吧,假如地球与月球之间有一座桥,我们从现在出发,日夜不停的走,大约需要多少年呢? 11年!对,11年呀!那到月球时你们就都变成漂亮的姑娘、帅气的小伙了。如果再接着返回来,一共需要多少年?22年!即便乘坐火车,也需要80天,乘坐最快的飞机,也需要13.5天。看来38.4万千米确实是个天文数字。 师:大家说,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远不无啊?接着汇报。 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课件辅助) 师:假如地球是一张大嘴的话,那么一口可以吞下49个月球。 假如地球是一个篮球的话,那么月球是就是一个乒乓球。 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师:咱们这里夏天热不热?但是也只有30几度,我们还得借助风扇、空调等降温,但是月球上的120度,比刚烧开的水的温度还高,想一想,到了月球会事什么感觉?同样,冬天咱们这里最冷也就零下十几度,我们就用各种方法御寒,学校里也有暖气供应等,那月球上的零下180度就可想而知了。 月球上没有空气、液态水和生物。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重点,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 【教学过程】 一、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自主学习,汇报交流,了解人类认识月球 的历程。 二、学生通过登录网站自主学习了解月球概况。 三、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目的及意义,了解我国的探月计划。 四、根据前面了解到的月球概况,分析登月准备携带的物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自己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分析资料,提炼关键信息。 2.能区分什么是想象,什么是事实。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过程中自主学习,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合作。 3.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4.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5.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喜欢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3.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类实现登月中的问题,感受科技的魅力。

4. 知道中国探月计划,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能探索月球甚至太空更多的奥秘。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航空志向,并为此努力学习。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从古至今人类认识月球不断探索的历程。 2.了解人们各个阶段对月球的认识差异。了解认识月球几个阶段的认识差异。 3.会查阅信息源,能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认识月球的概貌。了解月球的整体概况,目标分解: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5)月球上的温差很大,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零下180℃以下。 (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 (7)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4.了解人类耗费巨大财力、人力进行探月登月研究的目的;简单了解我国的登月计划,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5.通过讨论方式让学生了解登月准备。 【教学重点】认识月球的概貌,及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历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专题网站(或魔灯)、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