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必修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必修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必修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高中部李勇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知识与能力】

1、记住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核心内容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意义。

3、探究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含义

【过程与方法】

分析历史故事、图片等史料,问题探究、课堂讨论、归纳概括、课件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体会文艺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含义

三、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魏书生的“三段六步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绿鹅》的故事及问题)

“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这才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群女人。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看一眼女人,吓唬说:它们叫“绿鹅”,它们都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亲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道理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学生基本上能很快回答出答案是A。这则故事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本能,但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神学对人们的压抑和束缚。老师问:“知道这则故事是来自于哪部文学作品吗?这部文学作品诞生于什么时期?”(学生基本上不知道,老师回答)————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老师接着问:“同学们在初中历史中学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吗?”————学生一般能回答出但丁的《神曲》、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由此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课题)

【定向示标】(2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课的课程标准和知识与能力中的三个问题)(详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自学指导】(1分钟)

对照多媒体所展示的本课的课程标准和知识与能力中的三个问题,老师提出学生自行学习的要求和问题,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自学督查】(10分钟)

明确学习要求后,把学生分成12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查找、探究、讨论问题。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设计(详见前面的板书设计,答案不要写出来),老师下到学生中进行督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留意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导学释疑】(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逐题回答相关的问题,老师解释归纳)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原因、背景

指导学生看教材“导言”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兴起的原因、背景。通过课件展示中世纪时的西欧的社会状态: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一切以神学为中心,《圣经》被视为最高的权威,别的都成为异端邪说。

回答一个问题: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禁欲苦行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张扬个性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愚昧迷信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神权至上追求享乐

(这个问题学生能很快回答出来。)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缺乏理性、蒙昧的状态,但教会的势力太强大,不敢公然反对教会的神学,人们不得不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请学生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背景(老师补充、归纳)。

①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②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意大利处于东

西方贸易的中心地带,商品经济繁荣)(最重要的原因)

③意大利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古罗马的发源地)

④14世纪中期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2、时间、地点:(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4——16世纪,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地和中心。16世纪传遍欧洲。

3、实质:(指导学生阅读第55页的导言和左下角的小字文章,让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文艺复兴不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生对照教材能很快回答出表格里的内容。

老师通过课件(有图片、文字材料)介绍其中几个人物,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他们

特别是通过作品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1、文艺复兴文学“前三杰”

(1)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文艺复兴前三杰。他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十日谈》。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但其中有些故事有放纵情欲的描写,有对个人主义行为的赞扬,表现了作者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局限。《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2)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这是因为他最早提倡恢复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的“人是最宝贵”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由神转向了人,主张以“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诗篇,其中抒情诗《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2、文艺复兴艺术“后三杰”

(1)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产生了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2)画家———达·芬奇

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为当时“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艺术水平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和掌握现实主义手法上都达到新的高度,从而塑造了一系列无与伦比艺术

典型。肖像画《蒙娜丽莎》被誉为世界美术杰作之冠,(大多数学生都见过,在淡水好宜多超市对面的楼房上有一个很大的广告牌,张贴的就是该画像)表现了艺术家对女性美和人的丰

富精神生活的赞赏;壁画《最后的晚餐》则反映了艺术家创造典型人物和戏剧性场面的能力,深刻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布局严谨又富于变化,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探究点拨】达·芬奇的画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刻只能围绕着《圣经》的故事来表现。耶稣、圣母、天使和圣徒都有固定的画法,叫做“圣像图”其姿态和表情都是固定不变的。而达·芬奇得画突破了“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笔法解释了人性的善恶,画中所有的人物包括耶稣等都被刻画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形态与常人无异。

(3)画家—拉斐尔

拉斐尔是卓越的画家,被后世尊为画圣。他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加以自己的创造,在艺术的秀美、典雅方面大放异彩,留下了许多一流的杰作。他的绘画以圣母像最多最著名,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母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透过圣母像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如《西斯廷圣母》。

【探究点拨】三位伟大的艺术家的题材多取材于《圣经》的原因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垄断一切,当时的绘画和雕刻只能围绕着《圣经》的故事来表现。其次取材于《圣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表现和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3、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以及喜剧《威尼斯商人》和《仲夏夜之梦》。其中《哈姆雷特》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探究点拨】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过介绍这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反对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充满着人文主义的色彩。接下来回答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其意义。

三、含义、历史意义:

1、含义:(参照教材第55页左下角的小字内容,让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归纳)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其主要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的愚昧思想。人文主义主要起了反封建的作用。

特点: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2、历史意义:(参照教材第55页左下角的小字内容和第57页阅读与思考的内容,让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归纳)

①思想上: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基础;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精神动力。

②文艺上: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出众多思想文化巨匠。

③科学上: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的束缚,动摇了神学的权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如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物理学家伽利略做了“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使欧洲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基础。在第14课将学习宗教改

革运动(提醒同学们做好预习,下节课要学习,重点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分析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具体的预习题张贴在班级学习栏内),第15课将学习启蒙运动,第16课将学习近代科学技术革命。那么同时期的中国又是怎样的呢?

【合作探究】拓展链接:16世纪的中国与西欧的比较(6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请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课件展示)16世纪的中国明朝也出现商品经济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八股取士和宦官专权进一步控制了思想文化,与文艺复兴相比,中国社会窒息了人文主义精神。实际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正是在此时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也反映了人的进取精神,中国社会遏制了人的创造性。文艺复兴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强化皇权专制也是上层建筑的表现,二者背道而驰。清代延续明朝的特征,使中国社会更加封闭、落后。

【小结测评】(8分钟)

对照板书设计完成相关的填空,并简单归纳本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课件展示完成下列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文艺复兴时期后三杰的作品题材大都来自《圣经》,说明了

A.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 B.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他们不反对天主教会 D.新兴的阶级不愿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类的那种光荣对我就足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蒙昧主义 D.实用主义

4、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宣传新的思想。其中薄伽丘的代表作是

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最后的晚餐》

5、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们却认为这些作

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

A.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B.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6、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

A.资产阶级文化B.人文主义 B.自然科学 D.理性精神

7、材料一: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教父们会

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陷入错误中;……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摘自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材料二: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摘自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摘自《世界史·中古部分》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所述,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答案:1、C 2、A 3、B 4、B 5、A 6、B

7、(1)反对封建神学、神权、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

值。

(2)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全课结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