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2013作业答案

网络传播2013作业答案


作业ID: 78650







--------------------------------------------------------------------------------




下载office文档附件
1.
读书反馈(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从以下所列22本参考书中任意选择一本精读,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反馈,读书反馈中严禁对书中内容的大段摘抄,应当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主,重要的是就其中你感兴趣的某个观点、现象、理念做出你自己的分析、解读、评论,或提供实例进一步阐述。反馈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逻辑严密,证据充分。(所列书籍的电子版会按课程内容上传到课程论坛上供大家下载,但还是建议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购买后阅读。)



1.《网络社会的崛起》,[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美]曼纽尔?卡斯特著,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认同的力量》,[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林军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6.《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 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Mull He 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7.《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美]凯文?凯利著,东西文库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年版。

8.《长尾理论》,[美]克里斯?安德森,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9.《维基经济学》,[加]唐?泰普斯科特、[英]安东尼?D?威廉姆斯,何帆、林季红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10.《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美]豪著,牛文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11.《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上网、参与和互动》,詹姆斯.E.凯茨,郝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2.《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3.《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美] 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4.《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英]查德威克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15.《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李永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美]李,[美]贝诺夫著,陈宋卓涵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17.《互联网的未来(光荣、毁灭与救赎的预言)》,[美]齐特林著,康国平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18.《流动的世界:奔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高邦仁,王煜全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美]Themas Baldwin等著,龙耘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0.《撬动地球的Google》,[美] 戴维?怀斯,马克?马西德 ,张岩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21.《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美]安德鲁?基恩著,丁德良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版。

22.《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美]劳伦斯﹒莱斯格,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提交作业时请务必以Word文档(.doc格式)形式提交,文件名为“学号+姓名”格式要求:文章标题字号:小二;一级标题字号三号;二级标题四号;正文字号五号;署名(包含学号)字号:四号;标题字体:黑体+Times New Roman;正文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n;署名(包含学号)字体:楷体;行距:单倍;页边距:Word 默认。









--------------------------------------------------------------------------------





2.简述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的影响。(第八章第一节)

1.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是其与传统媒体对国际传播秩序影响不同的根本所在
2.网络传播改变了个体影响国际传播秩序的环境。
3.网络传播改变了个体作用域国际传播秩序的方式。
4.网络传播的优势在于对传统媒体资源的融合,共享与超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全球传播系统中的强势媒介。


--------------------------------------------------------------------------------





3.简述手机媒体的优势。(第六章第二节)

1.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
2.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3.互动性
4.受众资源及其丰富
5.多媒体
6.手机亦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
7.私密性
8.整合性
9.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
10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
11.手机传播强调个人化,人性化,强调用户参与




--------------------------------------------------------------------------------





4.简述网络传播的双刃性。(第二章第三节)

网络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其对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的正面意义远远超过负面效应,不应该对其有意无意的妖魔化。

1.互联网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主流。
互联网对物质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科学研究成果的

广泛传播。

2.不能简单的把网络问题的出现归咎于互联网络的发展。

互联网中出现的问题深受互联网空间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网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网络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来解决的。

--------------------------------------------------------------------------------





5.简述网络媒体几种常见的盈利模式。(第五章)

1.免费阅读与使用,靠广告收入来发展。代表是雅虎,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百度搜索引擎,优酷视频网站
2.适当收取阅读费。媒体对象往往是科技专业人士,政府部门,军界,代表是华尔街日报网站,汉和情报评论。
3.免费与收费结合。
4.开展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是网络直销与网上拍卖。

--------------------------------------------------------------------------------





6.简述网络舆论的特性。(第四章第六节)

1.丰富性
2.互动性
3.即时性
4.民意表达的真实性
5.匿名性
6.冲突性
7.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并存
8.群体性
9.难控性


--------------------------------------------------------------------------------





7.简述新媒体这一概念。(第一章第一节)


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



--------------------------------------------------------------------------------





8.互联网上的公众传播权(第七章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公众传播权,有别于广播,电视上的播放权,是对作者在互联网上权利的专门描述,指作者在互联网上自行传播作品和许可他人传播作品,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传播其作品,包括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对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作品违法转载,或使他人违法转载,




--------------------------------------------------------------------------------





9.搜索引擎(第九章第四节)

搜索引擎是收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源并按一定规则加以整理和组织,提供人们按相应的规则提取信息线索,并能直接链接到相关站点的网上信息搜索工具。


--------------------------------------------------------------------------------





10.电子商务(第五章第二节)

买卖双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目前电子商务是指在因特网上进行广告,订货,销售,付款、客户服务等商务活动。


--------------------------------------------------------------------------------





11.网络广告(第五章第一节)

根据美国传媒研究者霍金斯所下的定义:网络广告即电子广告,指通过电子信息服务传播给消费者的广告,


---------------------

-----------------------------------------------------------





12.网络舆论(第四章第六节)

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是网上民意的表达。


--------------------------------------------------------------------------------





13.网民(第四章第一节)

网民泛指上网者,上网者除了通过浏览等方式接受信息外,还经常通过BBS论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发布和传播信息,即扮演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


--------------------------------------------------------------------------------





14.博客(第三章第五节)

博客,Weblog,是网络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国内普遍翻译为,博客。


--------------------------------------------------------------------------------





15.Web2.0(第三章第四节)



Web2.0是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


--------------------------------------------------------------------------------





16.
网络媒体(第一章第一节)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工具。



--------------------------------------------------------------------------------





17.
网络传播(第一章第一节)

网络传播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因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





18.
网络传播的著作权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请就“王蒙、张抗抗等作家诉网络侵权传统媒体作品著作权案”进行简要分析,或自选一个网络传播著作权相关案例运用课上所学知识结合教材进行简要分析。(第七章)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性使用和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针对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侵权事件,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给整个文学版权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99年6月15日,王蒙、张洁、张抗抗、刘震云、张承志和毕淑敏六位作家通过代理律师,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由世纪互联通讯公司主办的“北

京在线”,未经许可就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登载在网上,侵犯了他们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要求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

9月18日,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将其作品登载到因特网上,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六原告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
在这起案例中,向网站提供作品的网友没有被作为共同被告起诉,但其责任也应该明确。网友未经允许将作家的作品上载到网上,已经构成了对著作权人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侵犯,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1、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
2.、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1)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
2)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
3)网页作品的著作权侵权

网络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而网络著作权保护强化到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阻碍信息的畅通,无助于文化的发展。但否定网络著作权,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不能促进信息的流通。

各位同学:每隔20分钟,请务必点击页面左下角的'临时保存'按钮,




保存您的作业!

倒计时:18分34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