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l、统计学是一门( )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8、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

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生人数

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

业总产值”是( )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

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

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

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

和65万元,则( )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

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

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4、工资是离散变量( )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

l、统计:

2、统计指标:

3、变异

五、简答题(每题9分,共计36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2、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各是什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将统计总体按照某种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A、统计整

B、统计分组

C、统计设计

D、统计调查

2、统计表的主词是( )

A、表中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

C、各指标所说明的研究对象

D、分布在各栏中的饿指标数值

3、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90分,则“成绩”是( )

A、品质标志

B、变量值 c、变量 D、标志值

4、要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

A、询问法

B、报告法

C、直接观察法

D、问卷法

5、统计整理主要是对( )进行整理

A、历史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综合资料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表

7、编制复合分组表是因为( )

A、分组的次数太多

B、现象变动太复杂

C、分组组距太大

D、主词是复合分组

8、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9、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A、调查的方法

B、调查包括的范围 c、调查的组织形式

D、调查登记的时间

10、把统计表区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标志是( )

A、分组标志的选定

B、分组数目的多少

C、总体是否相同‘

D、看主词是否分组

ll、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 )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

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表14、次数分布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总体单位数分组形成的数列

15、某一等距连续变量数列中,某一组的下限值是12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是60,则该组的上

限值是( )

A、240 B,180 C,220 D,260

16、某水库的储水量,属于( )

A、数量标志

B、质量标志

C、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

17、对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进行调查,‘以反映基本情况,属于(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18、对灯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属于(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19、统计表的宾词是( )

A、总体单位的名称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统计表的类型

D、说明总体的性质

20、统计表适用于( )

A、调查阶段

B、汇总阶段

C、分析阶段

D、调查、分析和汇总阶段

2l、在区分事物性质的分组中,划分经济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分组,可以研究各经济

类型的(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规模大,J

D、依存关系

22、统计整理是( )

A、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

C、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

D、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

23、下列哪一种资料,宜编制单项数列( )

A、连续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

B、连续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

D、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24、统计中把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统计指标的工

作过程,叫做( )

A、统计设计

B、统计整

C、统计分析

D、统计资料的开发与应用

2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B、按品质标志分组

c、选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善于运用复合分组

26、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

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2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8、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 )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29、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灵活机动的程度不同

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

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

D、确定所要调查的单位方法不同

30、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

A、统计分组

B、统计标志

C、统计指标

D、统计数值3l、在国有工业企业的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32、企业的领料单、入库单、营业员填写的发货票均属于( )

A、原始记录

B、统计台帐

C、内部报表

D、统计报表

33、有意识的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的情况,这种调查的方式是( )

A、重点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4、调查单位就是( )

A、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

D、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

3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指数

36、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登记,从所登记的总体单位范围来看,属于( )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全面调查

37、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调查组织工作

B、调查时间和地点

C、调查任务和目的

D、调查工作计划

38、调查时间是指( )

A、进行调查的时间

B、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

c、调查的起止时间 D、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39、某市进行科技人员调查,要求在11月5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

40、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式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l、要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工业企业普查,则每个工业企业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总体

E、综合单位

2、统计资料的表达形式有( )

A、统计表

B、统计分组

C、统计图

D、统计分析报告

3、普查一般属于( )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E、专门组织的调查

4、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

有( )

A、2000年n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00年10月29日2l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C、200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200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2000年11月1日l时死亡的人

5、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

A、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B、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C、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D、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

E、可以推断总体

6、统计分组是( )

A、在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频率又称次篓.

D、各组频率大于O,频率之和等于1

E、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7、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D、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E、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

8、下列哪些属于质量指标( )

A、劳动生产率

B、人口密度

C、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

D、商品库存量

E、商品销售额

F、职工平均工资

9、假定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某月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调查方案中( )

A、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国有企

B、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个国有企业

C、调查项目是产值、利润等

D、调查时间是一个月

10、为了解全国铁路货运状况,有关单位向铁路枢纽站发出调查表,此项调查属于( )

A、典型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1、下列现象或指标中宜采用非全面调查的有( )

A、全国钢铁、原油及主要产品产量

B、物资库存

C、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经营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D、对某些产品进行破坏性质量检查

E、一个地区的新增人口数

12、抽样调查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表现在( )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灵活性

13、统计分组的含义是( )

A、对总体而言是合

B、对总体而言是分

C、对个体而言是合

D、对个体而言是分

1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

A、是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 B、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C、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D、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的组距来确定

15、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可分为( )

A、总标题B、主词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 E、数字资料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l、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

2、调查时间专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 )

3、人口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 )

4、统计报表的特点是自下而上逐级布置,自上而下的逐级填报。( )

5、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可以用来推算总体。( )

6、调查对象是指提供统计资料的单位。( )

7、某年某市人均粮食产量是相对指标。( )

8、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

9、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

10、统计指标的特点是准确、及时、全面。(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6分)

1、统计调查:

2、统计数据整理:

3、统计报表:

五、简答题:(共计14分)

l、什么是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是什么

3、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

4、什么是分组标志其选择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l、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 )

A、总体变量值总量和总体频数总量

B、时期总量和时点总量

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的时(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库存额

C、商品库存量

D、职工人数

3、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4、统计指标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的是( )

A、相对指标

B、速度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5、某商场1999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6、某市有50个零售商店,商业职工500人,商业零售总额2000万元,在研究商业职工分布和

职工的劳动效率的情况时( )

A、50个商店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

B、500人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

C、2帅0万元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

D、每个商店的零售额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

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C、各组标志值得大,J

D、权数的经济意义

8、分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计算法属于(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9、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一方

D、不受权数的影响

10、变量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倍,各组次数都加少1/2,则算术平均数( )

A、不变

B、增加2倍

C、减少1/2

D、无法确定

ll、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

D、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1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得差异程度,它们之问存在(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恒等关系

D、倒数关系

13、离散程度的测量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

C、极差

D、平均差

14、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要求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

A、相等

B、不相等

C、相差不大

D、相差极大

15、某公司下属有5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

1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 )

A、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B、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c、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D、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17、在两个同类型甲、乙两个企业中,若标准差甲小于乙,则两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小相比较( )

A、两个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相同

B、甲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高于乙企业

C、乙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高于甲企业

D、不能确定哪个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好18、通常在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时使用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19、要比较两个不同总体,平均水平不同的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需用(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0、某地区城市和乡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8.2平方米和19.4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7平方

米和6.3平方米,则调查单位人均面积的差异程度是( ) A,城市大 B、乡村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l、绝对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 ) ,

A、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

C、计算相对数的基础数据

B、从数量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

D、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

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利税总额

C、利税总额

D、职工人数

E、固定资产原值

3、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人口数

B、粮食产量

C、牲畜存栏数

D、土地面积

E、物资库存量

4、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学生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工业总产值

E、工资总额

5、某地区1999年新出生人口数为50万人,这一数值为( )

A、时期数

B、时点数 c、绝对数 D、相对数 E、平均数

6、时期指标数值( )

A、可以连续计量

B、只有间断计数

C、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

D、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D、直接相加没有独立的意义

7、平均指标所平均的对象是( )

A、总体单位数量标志

B、总体变量值总量

C、总体标志值总量

D、总体

E、总体单位

8、平均数是( )

A、一个综合指标

B、根均变量数列计算的

c、在同质总体中计算的 D、在不同质总体中计算的

9、下列应用加权权数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

A、由各营业员的工资额求平均工资

B、由营业员按工资分组的变量数列求平均工资

C、由工资总额及营业员总数计算平均工资

D、由各分数段分数及学生人数求平均成绩

E、由各个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

10、常用的反映集中趋势的代表值有(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E、众数

1l、由总体所以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D、众数

1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频率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D、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13、众数是(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14、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 )

A、指标的时间间隔相等

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C、综合标志变异指标分析平均数

D、总体各单位具有同质性

E、用分配数列补充总平均数

15、同一总体中,平均数与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关系是( )

A、标准差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系数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正比

C、标准差系数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反比

D、标准差系数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E、标准差系数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O分)

l、时期指标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与时点间隔成正比。( )

2、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应用广泛。( )

3、算术平均数可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则不能分为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

4、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标志值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 )

5、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倒数平均数。( )

6、变量离散程度是描述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数据。( )

7、如果两个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

8、权数的作用实质在于次数的多少,而不在于次数的比重。(。 )

9、集中趋势是指大量变量值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

lO、标志变异程度大,说明总体各变量值之间差别大,变量值较集中,从而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小。( )

四、简答题:(第一题3分,第二题4分,共8分)

1、什么是统计绝对数它是如何分类的

2、什么是时点总量它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题:(共计32分)

又知,乙企业的平均工资为653元,工资的标准差为127.5元,试分析比较哪个企业的平均资更具有代表性(10分)

(12)

第四章抽样技术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莉

l、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

2、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3、极限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既可以大于后者,也可以小于后者

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5、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推断总体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 )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4倍

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8、在抽样调查中( )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

c、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D、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9、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

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

B、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lo、对标志变异程度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时,宜采用(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11、抽样平均误差是( )

A、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B、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C、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D、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

12、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如果总体的方差未知,应当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样本方差中挑选出数

值( )

A、最小的

B、任意的

C、最大的

D、适中的

13、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趋近于( )

A、0.1

B、0.9

C、0.8

D、0.5

14、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15、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l、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

A、按随意原则抽取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C、由部分推断总体

D、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

E、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2、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等距抽样

E、整群抽样

3、抽样平均误差( )

A、是不可以避免的

B、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c、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计算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4、影响抽样误差数值大小的因素有( )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B、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C、概率度和样本指标的大

D、抽样的方法和抽样的组织形式不同

E、样本数目占总体单位总量的比重

5、在抽样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

A、扩大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6、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重复抽样

D、类型抽样

E、整群抽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B、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8、要提高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增加样本数目

B、减少样本数目

c、缩小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改善抽样的组织方式

E、改善抽样的方法

9、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增加样本数目

B、增大概率度t

C、增大抽样误差范围

D、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E、缩小概率度t

lO、在区间估计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率保证程度与精确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 )

A、前者越低,后者也越低

B、前者越高,后者也越高

c、前者越低,后者越高 D、前者越高,后者越低

E、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化

ll、总体平均数的准确值( )

A、等于全部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

B、通过抽样调查可以推算出来

C、等于样本平均数加一个抽样平均误差

D、等于样本平均数减一个抽样平均误差

E、通过抽样调查推算不到

12、当抽样的误差范围扩大时( )

A、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提高

B、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降低

C、抽样推断的精确度提高

D、抽样推断的精确度降低

E、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和精确度均保持不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l、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灵活性原则。( )

2、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 )

3、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4、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它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

5、允许误差可以与抽样平均误差一样大,也可以比它大或者比它小。( )

6、抽样调查的着眼点就在于对样本数量特征的认识。( )

7、极限抽样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8、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缩小抽样误差的范围,则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 )

9、缩小抽样误差的范围,则抽样调查的精确度就会提高。( )

10、由于抽样调查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所以只有登记性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 )

11、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

12、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样本指标。( )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抽样调查中的随机性原则是什么

2、抽样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抽样数目的因素有哪些

5、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

五、计算题:(共计34分)

l、某厂生产彩色电视机,规定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大于lO千

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

(1) 估计这批电视机的工作时间的范围。

(2) 估计这批电视机的合格率的范围。

2、对某批零件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随机抽查检验250个零件,发现有15个不合格,要求:

(1) 按照68.27%的概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的范围。

(2) 按照95.45%的概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的范围。

3、某乡村1997年种植水稻6000亩,为测算水稻产量,从中抽取100亩进行实割实测,测得平

均产量为410千克,标准差为45千克,要求:

(1)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 以95.45%的概率估计6000亩水稻的亩产量的范围。(3) 以95.45%的概率估计6000亩水稻的总产量的范围。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编制时间数列的时间可比原则是指( )

A、现象所属时期长短必须一致

B、两时点间的间隔必须相等

C、为了特定的目的或特殊的历史时期,现象所属时期的长短有时可以不等

D、对现象所属时期的长短和两时点的间隔完全不必考虑

2、下列指标,分子分母为时点数的有( )

A、人均粮食产量

B、每吨粮食摊到的仓库容量

C、人均国民收入

D、每百人摊到的病床数据

3、下列不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递减率

C、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增长量

D、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死亡率

三、某银行1月1日至1月8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9日至1月21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08万元,1月22日至1月31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19万元,则1月份平均存款余额为( )

A、(102/2+108+119/2)÷2

B、(102/2+108+119/2)÷3

C、(108×8+108×13+119×10)÷31

D、(102+108+119)÷3

5、以1978年为基年,2004年为报告年,计算我国钢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需要( )

A、开25次方

B、开26次方 c、开27次方 D、开28次方

6、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1年为103.5%、2002年为104%、2004年为105%,2004

年对于20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 16.4%,则200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A、113%

B、101%

C、104.5%

D、102.99%

7、移动平均是指( )

A、按所有数据全部平均

B、按所有数据逐项递移平均

C、按部分数据进行平均

D、按一定项数将所有数据顺次递移平均

8、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为yt=a+bt,若b为正数,则该现象的趋势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趋势

D、不定

9、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为( ) 4、100% B、0 C、400%D,1200%

lO、虽有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C、各期发展水平

D、平均增长速度

11、由日期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数值是(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增长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13、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为1.03,2000~2002年为1.05,试确定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

A、05

.1

03

.1?B、52

305

.1

03

.1?C、

5

05

.103.1?D 、

4

2

205.103.1?

14、某企业的产值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环比增长速度( ) A 、年年下降 B 、年年增长 C 、年年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15、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 A 、直线方程 B 、抛物线 c 、曲线 D 、指数曲线 16、累计增长量等于( )

A 、报告期水平减去前期水平

B 、报告期水平减去本期水平

C 、报告期水平减去固定基期水平

D 、报告期水平加上基期水平

17、某厂四个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依次为95%、98%、96%、92%,则这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

A 、9.52%

B 、95.2%

C 、4.8%

D 、95%

A 、345

B 、300

C 、201.5

D 、295 19、增长l %的绝对值是( )

A 、本期水平除以100

B 、上期水平除以100

C 、逐期增长量除以100

D 、累计增长量除以100 20、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

C 、某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简单算术平均法适合于( )

A 、时期数列的平均数

B 、时点数列的平均数

C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

D 、连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

2、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正确的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

B 、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C 、报告期水平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开n 次方

D 、发展的总速度开n 次方

3、符合直线趋势的动态数列修匀的有( )

A 、扩大时期法

B 、移动平均法 c 、半数平均法 D 、最小平方法

4、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变量值 B 、现象所属的时间 C 、次数 D 、反映现象的统计数据

5、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 )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各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D 、各期的逐期增长量 6、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动态平均数 D 、静态平均数 7、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有( )

A 、发展水平

B 、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平均发展速度 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l

D 、定基发展速度减1 9、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面积

B 、“十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C 、“十五”时期黄金储备

D 、几年来我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 10、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

A 、发展水平除以增长速度

B 、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

C 、前期水平除以100

D 、增长量除以发展速度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所谓动态数列是将不同时间的同一指标数值由小到大排列而成。( )

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年年下降。( )

3、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 )

4、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动态数列的一半去测定数列长期趋势( )

5、用十年问人口出生率编制的时间数列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6、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7、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

8、动态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只能用平均数表示( ) 9、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均可以用“首末折半法”( )

10、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数列项数(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是什么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是什么

五、计算题:(共计40分)

(10分) (2)第一季度平均每人每月产值。 (3)第一季度平均每人产值。

分) (2)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0分)

4、某企业近年来产量逐年增长,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8%,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0%,

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13%,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16%。试求:(10分)

(1)1998年与2002年对比,产量的总发展速度。

(2)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第六章统计指数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计划完成指标( )

A、大于100%上超额完成计划

B、小于100%是超额完成计划

C、多数情况下小于100%是超额完成计划

D、应根据现象的性质决定大于或小于100%是超额完成计划

2、不同地区、单位、部门之间的同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这种相对数是(

A、比较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3、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比结果的综合指标是( )

A、动态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4、用综合法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关键是( )

A、确定对比对象

B、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C、确定对比基期

D、计算个体指数

5、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技巧和报告期交叉

6、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在这中条件下,生产费用(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有变化

D、难以确定

7、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可变形为综合法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为( )

A、固定权数

B、报告期总额

C、基期总额

D、假定期总额

8、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必须是( )

A、报告期

B、基期

C、同一时期

D、不同时期

9、某企业为了反映所属各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情况,则编制( )

A、质量指标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

10、综合指数是( )

A、两个指标对比的相对数

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

C、编制总指数的唯一形式

D、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11、凡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时称为( )

A、数量指标指数

B、静态指标

C、质量指标指数

D、动态指数

12、工人出勤率属于相对指标中(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3、某厂去年四季度计划规定万元产值耗能比三季度下降10%,

实际下降4.6%,则该厂去年四季度能源消耗水平计划完成情况为( )

A、实际能耗水平高于计划6%,未完成计划

B、超额6%完成计划

C、差5.1%完成计划

D、完成计划的94.34%

14、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抽样数

15、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一般情况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假定期指数

16、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10%的商品,则物价指数为( )

A、100%

B、110%

C、90%

D、90.91%

17、把综合法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形式,为了( )

A、计算简便

B、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C、适应实际资料的需要

D、适应实际工作部门要求

18、如果某地区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为103

%,则( )是指数化因素

A、价格因素

B、收购量因素

C、两者皆可

D、销售额因素

19、指数按性质不同,可分为(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法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20、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90万吨,计

A、提前一年完成

B、提前9个月完成

C、提前半年完成

D、提前3个月完成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面的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社会总产值

B、劳动生产率

C、国民收入

D、人均钢产量

2、某市某年工业利润总额为10亿元,这是( )

A、质量指标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平均指标

E、总量指标

F、时期指标

3、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一注意( )

A、正确选择基数指标

B、严格保持分子与分母的可比性

C、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D、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E、要考虑随机性原则

4、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

A、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

B、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不同时期的比较5、利用指

数体系对复杂现象总量变化进行因素分析需要注意的各点中提法不正确的有( )

A、两因素指数,都应当是数量指指数

B、两因素指数,一个是数量指标指数,另一个必须是质量指标指数

C、两因素指数,在用综合指数形式编制时,同度量因素都必须固定在基期

D、两因素指数增长百分比的乘积等于所分析的总指标变化的增减绝对额

6、某厂1995年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04%,这个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静态指数

D、动态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7、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价格指数

B、产量指数 c、工资水平指数 D、单位成本指数

8、某公司报告期产品销售额为210万元,比基期多10万元,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有( )

A、产品销售额指数为105%

B、因产品出厂价格好似销售额增加4.12万元

C、产品销售量指数为102。94%

D、因产品销售量上升而增加的销售额为5.88万元

E、产品销售量指数为101.33%

9、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p,q,-~poq,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经济效果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C、综合反映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销售额的变动

D、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经济效果

lO、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平衡作用

B、同度量作用

C、权数作用

D、稳定作用

11、综合法指数的特点有( )

A、先综合后对比

B、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C、分子和分母的范围应一致

D、需要全面资料

12、总指数的表现形式有( )

A、综合法指数

B、个体指数

C、平均法指数

D、类指数13、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有( )

A、甲地总人口数是乙地人口数的20%

B、甲厂产值是乙厂产值的2倍

C、全乡人口数是全县人口数的1/30

D、某地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150人

E、某厂今年产值是上年产值的120%

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密度

C、平均成绩

D、商品流通费

E、人均粮食产量

15、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指标对比的指标有( )

A、动态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E、强度相对数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l、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大于100%不一定都是超额完成计划,小于10005不一定是未完成计划。( )

2、我国现在一年生产的钢产量相当于1 9 4 9年全年钢产量的4 6 0倍,这是动态指标( )

3、所有相对指标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无名数。( )

4、相对指标的特点是将两个具体数值抽样化。( )

5、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

6、固定组成指数是将总体内部的结构固定下来,所以这个指数也可叫做固定结构指数。( )

7、平均法指数是两个平均指标进行对比的指数。( )

8、固定组成指数=可变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

9、当综合法指数改变为调和平均法指数形式时,必须以综合法指数的分母作为权数。

10、一般综合法指数,可以改变为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加权调

和平均法指数,但是它们的计算结果必须与综合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什么是指数(狭义)指数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平均法指数什么是均值指数均值指数体系由哪些指数构成关系式是什么(文字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

l、已知某市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600万元,1991年增加为12890万元,零售物价上涨15%,试计算该市零售额总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单位:万元)。(8分)

(1)、填充表中数字 (2)、商品销售额指数

(3)、计算商品销售量变动和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值。

3、某厂三种产品的总成本为12.9万元,比去年多0.9万元,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下降3%,计算:(8分)

(1)生产总成本指数 (2)产品产量指数 (3)

产品产量的变动对

成本影响规模及其各个因

素对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

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10分)

(1)可变构成指数 (2)固定组成指数(3)分析企业工人总平均工资的变动答案: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D

4、B

5、B

6、A

7、B

8、A

9、A lO、

C ll、D

12、A 13、C 14、C 15、D 16、A 17、C 18、C 19、C 20、A

二、多选题:

1、CD

2、BCD

3、AD

4、BCD

5、ACD

6、ABE

7、ACD

8、ABCD

9、ABCD lO、BD

三、判断题:

l、× 2、√ 3、√ 4、× 5、× 6、× 7、× 8、× 9、×

lO、√

四、名词解释:略

五、简答题:略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C

4、C

5、B

6、B

7、D

8、C

9、

C lO、

D 11、C

12、B 13、B 14、C 15、A 16、C 17、B 18、A 19、B 20、

D 21、D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A 29、D 30、B 31、

C 32、A 33、D

34、C 35、C 36、D 37、C 38、D 39、B 40、C

二、多选题:

l、BC 2、ACD 3、ADE 4、ACD 5、ABCD 6、ADE 7、BCD

8、ABCF 9、ABCD lO、BD 11、ACD 12、ABCD 13、BC 14、ACD 15、ACDE

6,--8 · 8--10 10-,12 12~14 14,-,16 5 10 50 30 5 7 9 1l 13 15

35 90 550 390 75 . . .

合计

100

1140

(1)电视机的平均正常工作时间:

千小时4.111001140===∑

∑f xf x 千小74.1100304)(2

==-=

∑∑f

f x x δ

千小时17.0100

04

.32

==

=

n

u δ Δx

=t ·u=2×=千小时

x —x

≤x ≤x +Δ

x

即—≤+

≤x ≤

(2)合格品率为p=

%85%10010085

=? %57.3%100100

%)

851(%85)1(=?-?=-=

n p p u p

Δ=t ·u=2×%=%

所以p —Δp ≤p+Δp 85%—%≤p ≤85%+% %≤p ≤% 2、解:(1)不合格率p=15/250=6% 概率保证程度为68.27%,所以t=l

%5.1%100250

%)

61(%6)

1(=?-?=-=

n p p u p

Δ=t ·u=1×%=%

所以p —Δp ≤p ≤p+Δp 6%—%≤p ≤6%+% %≤p ≤% (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所以t=2

%5.1%100250

%)

61(%6)

1(=?-?=-=

n p p u p

△=t·u =2×1.5%=3%

所以p 一△p≤P≤p+△p 6%一3%≤P≤6%+3% 3%≤P≤9%

3、解:(1)重复抽样下u=n

2

δ=45/10=千克

不重复抽样下u=

千克46.4)6000

1001(10045)1(2

2

=-=-

N n n

δ

(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t-2,则6000亩水稻的平均亩产量的范围是:

重复抽样下x 一△x ≤x ≤x +△x 即410-2×4.5≤x ≤410+2×4.5 401≤x ≤419

不重复抽样下x 一△x ≤x ≤x +△x 即

410.2×4.46≤x ≤410+2×4.46 401-08≤x ≤418.92 (3)在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条件下,这6000亩水稻的总产量是: 重复抽样下:(x 一△,)N≤Q≤(x +△x )N 即40l×6000≤x ≤419×6000

不重复抽样下:(x 一△,)N≤Q≤(x +△x )N 即401.08×6000≤x ≤418.92×6000

2406480≤x ≤2513520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题 一、单选题:

l 、C 2、D 3、A 4、C 5、B 6、D 7、D 8、A 9、D 10、C ll 、A

12、D 13、D 14、A 15、A 16、C 17、B 18、D 19、B 20、C

二、多选题:

l 、AD 2、ACD 3、CD 4、BD 5、AC 6、BC 7、AC

8、ACD 9、AC 10、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略 五、计算题:

l 、解:(1)1月平均每人产值:

人元/52.10272

/5402/55056

=+

2月平均每人产值:

人元/80.11412

/5462/54062

=+

3月平均每人产值:

人元/41.11752

/5602/54656

=+

(2) b

a

c =

= 3

/)2/5605465402/550(3

/)656256(+++++

=1115.17元/人

元/52.334514/)2

5605465402550(65

6256=-+++++=

=∑b

a c

年份

1997 1998 1999

工业增加值(万元)

(发展水平) 677

732 727

增长量 逐期 55 —5 (万元)

累计

55 50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100

(1)%81.101%100100

7200011584300

011

1=?==

∑∑∑∑f

f x f f

x k 可变

∑∑1

11f

f x —

∑∑000f

f x =—720=(元) (2)%80.102%10011082000

11584300

1

10111=?==∑∑∑∑f

f x f f x k 固定

∑∑1

1

1f

f x —

∑∑1

10f

f x =—=20(元) (3)%03.99%10010072000

11584300

01

10=?==∑∑∑∑f

f x f f x k 结构

∑∑1

1

0f

f x —∑

∑0

00f f x =—720=(元) (4)该企业工人总平均工资水平上升1.81%,增加的绝对值为

13.04元,是由于工人工资平均水平上升使总平均工资上升了2.80%,上升的绝对值为20元;工人结构变化使总平均工资水平下降O .97%,降低的绝对值为6.96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四章 统计从业资格证 章节习题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法基础知识: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二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C.为领导决策服务 D.进行统计调查时出示工作证件 【答案】A 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B.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 C.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答案】A 3.统计人员有权()。 A.对违反统计法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罚款 B.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c.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 D.对不真实的统计资料自行修改 【答案】B 4.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人员只要自己不弄虚作假,对下级报来的统计资料原原本本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统计资料报送上级,就可以不对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B.统计人员对领导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不能拒绝、抵制,但应当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 C.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D.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 【答案】C 5.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 A.总统计师 B.统计局长 C.统计调研员 D.统计员 【答案】D 6.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B 7.关于部门统计工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不设统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 C.政府有关部门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设统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的,应当指定统计负责人 【答案】A 8.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 ()。 A.法定代表人 B.统计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答案】D

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一章总论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基础知识章节试题及答案之第一章总论含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 C )。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D )。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D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B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D )。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 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 A )。

A.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 B.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 C.内容与本质 D.时间先后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人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D )。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ABCDE )。

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章综合指标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B )(2012年1月) A.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间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C )(2012年1月)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 3.某企业今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而实际却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D )(2011年10月) A.5% B.50% C.-5% D.95.45% 4.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 (2011年1月) A.10% B.90.9% C.100% D.110% 5.强度相对指标表现出的两种形式是指( B ) (2011年1月) A.复名数和无名数 B.有名数和无名数 C.复名数和单名数 D.重名数和单名数 6.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5%,第二批不合格率为2%,第三批不合格率为4%,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40%,第二批占2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 (2011年1月)A.1.5% B.2.6% C.4.5% D.5.1% 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C ) (2010年10)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 B.适用条件不同 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反映了变异程度的不同 8.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2010年1) A.10% B.90.9% C.100% D.110% 9.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第二批不合格率为1.5%,第三批不合格率为2%,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2010年1) A.1.5% B.1.45% C.4.5% D.5.1% 10.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 (2010年1) A.不变 B.扩大到5倍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章节预习试题:第三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章节预习试题:第三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乡、镇统计站 C.独立的统计机构 D.乡镇统计网络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来承担。 A.国家统计机构 B.部门统计机构 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D.民间调查机构 【答案】B 【解析】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部门统计机构来承担,及时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同时完成好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

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答案】B 【解析】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或单位,一般应由具备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担任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要由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指定,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机构备案。 4.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是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多年统计实践经验,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基础建设有两个重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知识小结

附加知识: 排列组合知识小结: 一、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分类计数。 2.乘法原理:分步计数。 二、排列组合 1.排列数(与顺序有关): )(),1()2)(1(n m m n n n n A m n ≤+---=Λ !n A n n =,n A A n n ==10,1 如:25203456757=????=A ,12012345!5=????= 2.组合数(与顺序无关): !m A C m n m n =,m n n m n C C -= 如:3512344567!447 4 7 =??????==A C ,211 2672757757=??===-C C C 3.例题:(1)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组成一个没有重复的3位数,共有___6034535=??=A ____种取法。 (2)从0,1,2,3,4这五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组成一个没 有重复的3位数,共有___483442 414 =??=A A ____种取法。 (3)有5名同学照毕业照,共有__1201234555=????=A _种排法。 (4)有5名同学照毕业照,其中有两人要排在一起,那么共有 _48)1234()12(4422=?????=A A ___种排法。 (5)袋子里有8个球,从中任意取出3个,共有___38C ____种取法。 (6)袋子里有8个球,5个白球,3个红球。从中任意取出3个, 取到2个白球1个红球的方法有___1 325C C ____种。

38876 56321 C ??= =?? 第一章、基础知识小结 一、随机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事件的包含 设A ,B 为两个事件,若A 发生必然导致B 发生,则称事件B 包含于A ,记作B A ?。 2.和事件 事件“A,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为事件A 与B 的和事件,记作B A Y 或B A +。 性质:(1)B A B B A A Y Y ?? , ; (2)若B A ?,则B B A =Y 3.积事件:事件A,B 同时发生,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积事件,记作B A I 或AB 。 性质:(1),AB A AB B ??; (2)若B A ?,则A AB = 4.差事件:事件A 发生而B 不发生为事件A 与B 事件的差事件,记作()A B AB -。 性质:(1)A B A ?-; (2)若B A ?,则φ=-B A 5.互不相容事件:若事件A 与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即A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不相容的两个事件,简称A 与B 互不相容(或互斥)。 6.对立事件:称事件A 不发生为事件A 的对立事件,记作A 。 性质:(1)A A =; (2)Ω==Ωφφ,; (3)AB A B A B A -==- 设事件A,B ,若AB=Φ,A+B=?,则称A 与B 相互对立.记作 。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1 .10 2 21 1 () 210110(,,)i i x f x x e μσ=--∑=K ;2 2()12*10 1(),1x f x e x μσ-- -∞<<+∞=。 2.t 分布;9. 3.11,, 2.20100 4.解: 0 (0,1)0.3 i X N -~Q 10 1 22 ( )(10)0.3 i i X χ=∴~∑ {} {}1010222 2 11 1.441.44()(10)160.10.3 0.3i i i i X P X P P χ==??∴>=>=>=∑∑???? 5.解:4 (12,)5 X N : 可参考书中67P 页 (1){ } 121210.7372P X -<=Φ-=; (2){}125max(,,,)15P X X X

(1) ()1 c c c E X x c x dx c x dx θθθθθθθθ+∞ +∞ -+-=== -? ? 令 1c X θθ=-,得θ的估计量为$X X c θ =-,θ的估计值为$1 1 11n i i n i i x n x c n θ===-∑∑ (2)极大似然估计 (1)(1)(1)11()()()n n n L c x c x c x x θθθθθθθθθθ-+-+-+==L L 1 ln ()ln()(1)ln n i i L n c x θ θθθ==-+∑ 令1 ln ln ln 0n i i L n n c x θθ=?=+-=?∑ 得θ的估计值为$1 ln ln n i i n x n c θ ==-∑,θ的估计量为$1 ln ln n i i n X n c θ ==-∑ 3.(1) 矩估计 1214 33 X ++= = 22()122(1)3(1)32E X θθθθθ=?+?-+?-=- 令()E X X = 得θ的估计值为$5 6 θ = 极大似然估计 2256112233()()()()2(1)22L P X x P X x P X x θθθθθθθ=====?-?=- 令 ln 5101L θθθ?=-=?-,得θ的估计值为$56 θ= (2)矩估计量 1 1n i i X X n λ===∑ 极大似然估计 1 111211()()()...()... ! ! !...! i n x x x n n n n n e e L P X x P X x P X x e x x x x λ λ λλλλλ---∑ ===== = 令 ln ()0i x L n λθλ ?=-+=?∑,得λ的似然估计值为$i x n λ=∑,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教材电子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总论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变异与变量P6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可分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是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变异标志有品质便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4、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 1

(笔记整理)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

(笔记整理)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

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 第一节概述 一、生产活动统计对生产活动全过程(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各个方面的测量和计算 (判)生产活动统计既要反映价值 ..形态。 ..形态,也要反映实物 二、生产活动统计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及(其他服务业)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 生产活动统计 三、生产活动统计单位和对象 ●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的生产活动统计单位: p147 对象:从事生产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 第二节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 一、增加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增加值是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价值量指标) 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计算。 (一)生产法增加值是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总产值):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它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之和。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总产出=∑(货物×单价(含税))+∑(服务×单价) ●中间投入(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 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投入的货物×单价(含税))+∑(投入的服务×单价) 中间投入的计算一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范围一致的原则。2、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 ●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 (二)收入法(分配法)增加值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定时期内为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损耗的固定资产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价值。 ●劳动者报酬: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生产税净额:是各生产单位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生产单位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营业盈余:企事业单位从生产经营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剩余。 二、各行业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农林牧副渔总产出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产量(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用(产品法)计算。总产出=产量×单价 ●工业总产出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末差额价值 --用(工厂法)计算,总产出=产量×单价+工业劳务收入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出按现行价格计算的,现行价格指报告期内销售产品的实际出厂价格,不包括应交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三部分:建筑工程产出+安装工程产出+其他产出 :指设备安装工程价值。不包括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其他产出:建筑业总产出中除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以外的产出。包括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出、总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出计算方法:按(结算价格)计算。按照一定时期实际完成的(实务工程量×单价)+间接费率+一定比率的计划利润率和税率●运输业总产出------运输业总产出=营运收入+服务收入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第一章 概率统计基础知识(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随机变量 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它们的取值用相应的小写字母x, y, z 等表示。 假如一个随机变量仅取数轴上有限个点或可列的个数点 (见图1.2-1) ,则称此随机变量为离散随机变量,或离散型随机变量。 假如一个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充满数轴上一个区间 (a,b)( 见图1.2-2) ,则称此随机变量为连续随机变量,或连续型随机变量,其中a可以是,b 可以是+ 。 [例1.2-1] [例1.2-1] 产品的质量特性是表征产品性能的指标,产品的性能一般都具有随机性,所以每个质量特性就是一个随机变量。例如: (1) 设x是一只铸件上的瑕疵数,则x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它可以取 0,1,2,…等值。 为了方便,人们常用随机变量x的取值来表示事件,如“x=0”表示事件“铸件上无瑕疵”;“x=2”表示事件“铸件上有两个瑕疵”;"x>2"表示事件“铸件上的瑕疵超过两个"等等。这些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x取0,1,2 …等值是随机的。类似地,一平方米玻璃上的气泡数、一匹布上的疵点数、一台车床在一天内发生的故障数都是取非负整数 {0,1,2,3,…}的离散随机变量。 (2) 一台电视机的寿命x(单位:小时)是在[0,∞)上取值的连续随机变量。"x=0" 表示事件"一台电视机在开箱时就发生故障";"x 10000" 表示事件:"电视机寿命不超过10000 小时";"x>40000" 表示事件"电视机寿命超过40000小时"。 (3) 检验一个产品,结果可能是合格品,也可能是不合格品。设x表示检验一个产品的不合格品数,则x是只能取0或1两个值的随机变量。"x=0"表示产品是合格品,"x=1" 表示产品是不合格品。类似地,若检验10个产品,其中不

概率统计简明教程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讨论另一主题: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是研究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数学学科,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合理地获取数据资料,并根据试验和观察得到的数据,对随机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作出合理的推断. 本章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与样本、经验分布函数、统 计量与抽样分布,并着重介绍三种常用的统计分布:2 分布、t分布和F 分布. §1 总体与样本 1.1 总体 在数理统计中,我们把所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身高时,该班全体学生构成总体,其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又如,考察某兵工厂生产炮弹的射程,该厂生产的所有炮弹构成总体,其中每个炮弹就是一个个体. 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关心的往往是研究对象的某一数量指标(例如学生的身高),它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总体又是指刻画研究对象某一数量指标的随机变量X.当研究的指标不止一个时,可将其分成几个总体来研究.今后,凡是提到总体就是指一个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以及分布律(离散型)或概率密度(连续型)也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以及分布律或概率密度,并统称为总体的分布. 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总数叫做总体容量.如果总体的容量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否则称为无限总体.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把容量很大的有限总体当做是无限总体来研究. 1.2随机样本 在数理统计中,总体X的分布通常是未知的,或者在形式上是已知 182

183 的但含有未知参数.那么为了获得总体的分布信息,从理论上讲,需要对总体X 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测试,但这往往是做不到的.例如,由于测试炮弹的射程试验具有破坏性,一旦我们获得每个炮弹的射程数据,这批炮弹也就全部报废了.所以,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个体逐一加以观察测试,而是从总体X 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进行观察测试.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的过程叫做抽样,抽取的若干个个体称为样本,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抽取样本是为了研究总体的性质,为了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在总体中具有代表性,抽样方法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随机性 每次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均等. (2)独立性 每次抽取是相互独立的,即每次抽取的结果既不影响其它各次抽取的结果,也不受其它各次抽取结果的影响. 这种随机的、独立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由此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对于有限总体而言,有放回抽样可以得到简单随机样本,但有放回抽样使用起来不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当总体容量N 很大而样本容量n 较小时(一般当10N n ≥时),可将不放回抽样近似当作有放回抽样来处理. 对于无限总体而言,抽取一个个体不会影响它的分布,因此,通常采取不放回抽样得到简单随机样本.以后我们所涉及到的抽样和样本都是指简单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样本. 从总体X 中抽取一个个体,就是对总体X 进行一次随机试验.重复做n 次试验后,得到了总体的一组数据12(,,,)n x x x ,称为一个样本观测值.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和独立性,每个(1,2,,)i x i n = 可以看作是某个随机变量(1,2,,)i X i n = 的观测值,而(1,2,,)i X i n = 相互独立且与总体 X 具有相同的分布.习惯上称n 维随机变量12(,,,)n X X X 为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 定义1.1 设总体X 的分布函数为()F x ,若随机变量12,,,n X X X 相互独立,且都与总体X 具有相同的分布函数,则称12,,,n X X X 是来自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l、统计学是一门( )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8、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 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生人数 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 业总产值”是( )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 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 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 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 和65万元,则( )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 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 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4、工资是离散变量( )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

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知识汇总)

- 1 - 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 统一统计原则 6、公共统计原则 2、 独立统计原则 7、诚信统计原则 3、 科学统计原则 8、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4、 规范统计原则 9、统计违法必惩原则 5、 如实统计原则 第一节 统一统计原则 ①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②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 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等等 第二节 独立统计原则 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三节 科学统计原则 ①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②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③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第四节 规范统计原则 ①统计法将规范性作为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了规定。 统计法的9个基本原则

③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并按照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确保了统计调查过程和行为的规范性,为提高统计调查的可靠性、可信性建立了扎实的法制保障。 第五节如实统计原则 ①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准确,首先是基础资料要真实准确。 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③统计机关、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④统计法律制度对不如实提供、搜集、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惩戒措施。 第六节公共统计原则 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公布。 第七节诚信统计原则 ①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八节国际统计优先原则 ①统计法律制度制定中始终坚持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②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相互衔接,不得重复, ③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 2 -

《统计基础知识》时间序列复习题

财经专业统计基础知识试题(时间序列部分) 年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 B 292人 C 295 人 D 300人 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 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有8个 B有9个 C有10个 D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6.58 B 5%6.158 C 6 %6.58 D 6 %6.158 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 D 、随机变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 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 A % 100?= 基期水平增长量 增长速度 B % 100?= 报告期水平增长量 增长速度 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 D % 100?-= 基期水平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 E % 100?= 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增长速度 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 23 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 x K B a a n x n =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 (第一章) 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反映总体现象数 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如:工业企业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等。 2.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 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如:性别、工种;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 3.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4.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如:人的 性别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标志变现为20岁、30岁等。 5.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6.数量变异标志成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 数值,称为变量值。 7.连续变量如人的身高、体重;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 (第二章) 8.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9.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 和统计台账两项基础工作。 10.原始记录必须具有最初性、直接性。 11.原始记录是统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重 要依据。

12.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13.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是可以 避免的,是不可测的;代表性误差是可测的,不可避免的。 (第三章) 14.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 法。 15.统计分组的原则: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 1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7.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 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做不等距数列(或异距数列)。 18.所谓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或频数。 频数越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标致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越小。如:完成件数在500-550件之间的人数为42人,即该组的频数(次数)为42. 19.频率是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求得的 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比重或权重。由上述例子,频率为42%。 20.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或100%)。 21.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这一部分习惯上成 为主词,另一部分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这一部分习惯上成为宾词。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述(娄庆松杨静主编)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点 理解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和统计活动、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能力点 能结合现实中所遇到的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量;能识别统计数据的类型 本章结构图 一、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二、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教学目标; 1. 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职能 4.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法、学生自学和引导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新课: 一、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统计数据。例如,教学班级每天都要统计出勤人数,同学们考试后要统计总成绩、平均成绩、及格率、优良率等;企业管理人员要统计供、产、销、利、税等数字;许多媒体要报道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证券股票指数等。这些数字就是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室人们通过实际统计活动获得的。统计就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技术。。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也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学习统计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地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人们要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通过试验或调查来采集有关数据,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以便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数量表现做出统计上的解释。例如,统计需要哪一类数据,怎样去采集和加工这些数据,怎样从复杂纷繁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并解释这个结论,没有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说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本书阐述统计学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所涉及的统计工作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从其性质来讲它是一种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活动,是一门研究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如下特点: 三、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职能 (一)统计工作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