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实训报告

GPS实训报告

GPS实训报告
GPS实训报告

《gps原理与应用》

实习名称 gps测量实习

地点平顶山市新城区

日期 2010年6月7日—6月10日

班级 0824082

组别第三组

姓名任路平

指导教师王晓静潘传娇

目录

一、前言----------------------------------------------------------------3

二、测区概况----------------------------------------------------------3

三、实习内容----------------------------------------------------------5

1.实习项目--------------------------------------------------------------5

2. 仪器设备及人员---------------------------------------------------5

3.已有成果资料及分析-----------------------------------------------6

4.外业观测方法及步骤-----------------------------------------------6

5.精度要求及各种限差的规定-------------------------------------15

6.外业观测记录数据表(静态)----------------------------------16

7.内业计算成果及精度评定----------------------------------------18

8.存在问题及分析对比----------------------------------------------22

四、心得体会---------------------------------------------------------23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⑴落实gps测量;

⑵完成一个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⑶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⑷通过

完成gps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

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

的教学目的。

2、实习任务和要求

(1)建立gps控制网;

(2)完成一个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⑶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

排;

⑷编写具体的布网方案、作业方法、技术要求、现有成果的联测利用等;⑸选用统

一的坐标系统;

⑹掌握rtk—gps接收机的使用。

二、测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五

月为雨季,七月至十月旱季。年最高气温不超过39℃,冬季下雪时间颇短,

冻土深度一般为5厘米。河南城建学院位于平顶山新城区地处伏牛山系末端,测区属于

丘陵地区,测区内海拔在140米左右,地势起伏不是很大。测区沿线居民点较多,大多为汉族,

并有少量的回族。测区交通便利。通视情况良好,便于测量工作。

(二)校内概况:

1、学校占地面积160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多平方米,各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

8.5万多平方米,地形为丘陵山地,高差起伏比较大,道路蜿蜒曲折,通视情况较差,不适

合布设三角网;

2、建筑大多为5-6层教学楼和宿舍楼,还有食堂、服务楼和民营超市,且楼顶都可攀

登观测;人员主要是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分布集中,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但综合素

质较高,不会发生矛盾;

3、植物多为花坛灌木,高大乔木较少,一般分布在主要道路两旁;

4、地面为水泥硬化道路,适宜布设控制点,建立标石;

5、学校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适宜布设导线网。

经全组讨论协商共埋设控制点18个,其中第18号点在图书馆房顶埋设。

(三)校外概况:

1、测区东起清风路,西至经五路,南从祥云路,北近长安大道,地形为丘陵,平均海

拔在100米左右,高差起伏较大;道路崎岖,总体脉络通畅,视野还算开阔;

阶梯式山地住宅,住宅层数以2——4层为主,适当兴建别墅式高档住宅,二类居住用地

以建设4——6层的现代化住宅为主,适当点缀高层,最高建筑为18层;因地处新城区,人

口密度较小,多为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

3、交通发达,道路成网,脉络清晰,有16路、28路、66路、68路、88路沿途通过;

4、植物多为丛林灌木,没有高大树木,且一般分布在道路两边和湖水附近;

5、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地面,非常适宜布设控制点,建立标石和长期保存。

三、实习内容

1.实习项目

1)利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对整个新城区(主要是河南城建学院学校附近)做控制测

量,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内业处理,计算出未知点坐标;

2)利用基于载波相位技术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gps)对各自测区内的控

制测量实习所建控制点做重新观测,对各点的坐标及精度做比较分析;

3)利用rtk做放样练习

4)采用西安80坐标系,平差计算投影到3°带高斯平面上进行,其中央子午线为114°,

测区的投影分带为3°的第38带。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2. 仪器设备及人员

1)仪器设备:单频gps接收机6台、笔记本1台(带内业处理软件),对

讲机6个、rtk-gps接收机一套;

2)实习每班分六小组,一般为单位为一大组,每组接收机1个,对讲篇二:gps测量实

习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测量工程专业

gps原理与应用a 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测绘1011 实习小组5 学号1020115126 姓名田野

实习地点苏州市金庭镇缥缈村

指导老师连达军

2012年 7月日~2012年 7月日

前言

gps实习目的

gps测量野外实习是gps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学习作业中我们可以得到全

方位的系统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gps定位技术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gps测量仪器的操

作和数据处理技能,是一次熟练掌握操作gps仪器的机会。

在实习期间我们一共进行了两种gps测量模式的实际操作锻炼,巩固和加深了课堂学习

的知识,进一步了解gps的原理与应用。

通过计划于组织,锻炼了项目计划和实施的能力。

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以及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熟悉gps静

态测量的步骤,学会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

gps实习任务与要求

本次实习时间为两周,gps实习周是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两个环节。第一是在苏

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进行gps实时动态(rtk)测量,第二部分在苏州科技学院缥缈村测绘实

训基地进行gps静态综合操作训练。数据处理返回校内进行。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操作训练

目的,达到规定的操作技能指标,提供合格的观测成果,编写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内容

gps测量实习项目

一、gps实时动态(rtk)测量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需要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传

输的电台。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将其观测值及坐标信息,发送给

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将自己采集的gps观测数据和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组成差

分观测值,利用静态相对测量处理方法对基线进行实时求解,然后推算出其三维位置(xk,

yk,zk)。本次实习采用gps-rtk测量方法测定比例尺为1:500的覆盖石湖校区新校区内部

主要通道带状地形图一幅。

时间:7月1日~7月3日地点:石湖校区校园内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作业方法:

(1)已知数据:gps测得的大地高属于wgs—84系统,因此必须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

来求得正常高。而高程拟合的精度高低取决于参与拟合的水准点的个数及分布的均匀程度。

对于公路放样来讲,路线两侧布设的水准点足以保证中桩高程的拟合精度。为进行gps的

wgs84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至少与两个已知点重合。

(2)最佳观测窗口选择:

1):观测窗口:观测可视卫星的几何分布情况。

2):三维精度因子pdop:反映四颗以上卫星组成几何体形状优劣质量指标,一般规定pdop

小于6 (3):观测

设置基准站: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等部分组成。

流动站设置: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掌上电脑、对

中杆等组成。

外业观测:

数据记录与传输:

结果与精度:

比较结果与分析原因: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观测略图:

二、gps静态相对定位(采用边点混合式)

(原理)

时间:7月15日~7月20日地点:苏州科技学院缥缈村实训基地 gps静态相对定

位(采用边点混合式)任务要求:本次测量基线观测按照

gps静态相对定位(采用边点混合式)任务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实习水

准网和导线的基础上布设一个gps控制网,具体包括:

技术设计:gps静态相对定位采用的是边点混合式布设gps控制点以形成gps网与导线

网构成闭合图形。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

低成本。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

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选点:gps观测点要求:(1)、观测点视野开阔,周围障碍物高度角大于10°~15°。(2)、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以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3)、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

的地方。(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受的物体,以减弱多

路径效应的影响。

因为需要将gps静态相对定位的控制网覆盖苏州科技学院缥缈村实训基地,所以要求选

10个点,点的平均间距为300m。其中有4个必选点,分别是基线端点极其备用点;余下6

个点自定,但至少应选取3个gps点,以构成结构良好的闭合图形。另外由于此次实习在野

外山上,树木较多。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点不能够被树木遮盖,要求范围10m内不能够有

树木覆盖上空。此次选点每个小组抽取一人组成新的六个小组参与选点,务必要求每个小组

至少有一个知道一个点,因此每个小组都知道六个自选点的位置,方便加设仪器节省时间加

快篇三:gps实习报告1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目的

2.分组及责任

3.实习仪器

4.实习内容

5.实习成果

6.实习心得

7.附录(数据)

1.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

2、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

3、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

4、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

5、掌握gps网平差方法;

6、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2.指导组及其职责

2.1 人员组成

实习指导组由负责指导实习的教师组成,本次实习指导组的人员安排及分工如下:

组长:肖燕

组员:赵建新、朱立成、许勤、钟万红、邓灯余

2.2 职责

指导组各成员的职责如下:

(1) 组长:负责人员的安排,仪器的使用,材料的准备和数据处理。

(2) 静态测量小组成员:测量中的各种记录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

(3)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的分发维护及后勤支持,主要工作包括:仪现、请假、迟到和缺

席情况的记录;参加对学生进行的考核。

2.3测前准备

通过一天时间将控制点位选好,以备静态测量时使用。其次,需要分配每

个小组的任务,并将测量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协调好。然后,通过gps接受仪器对所选的

控制点进行测量,每个点位保证观测两个时段。当外业测量结束后,运用南方gps处理软件

进行内业计算,得出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3.实习仪器

各组配备gps 接收机一台套和其它配件(具体型号随实习内容而定)。主要包括主机、

天线、脚架、电池、充电器、钢卷尺、背包和仪器箱等。

测量的接收机为南方s86。

3.1 gps网的分布情况

3.2 gps布网情况和要求

(1) 等级:国家e级

(2) 控制网覆盖范围:抚州市区

(3) 点数:不少于12个:

(4) 平均点间距:>400m(按e级设计);

(5) 控制点:见gps控制点成果图

(6) 成果: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每人分别制作一个点的点

之记、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并提交各自的结果。

4.实习内容

4.1 gps静态测量

4.1.1 gps静态测量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以gps卫星至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

根据已知的卫星瞬时坐标,利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对应的观测站的

位置。 gps静态定位指接收机在定位过程中位置静止不动,包含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两种

方式。静态定位又可分为测码伪距静篇四:gps实习报告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班级:姓名:吴雪薇学号:指导教师:张丰

实习报告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

09031 2009302590120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实习目的 .................................................... 1 1.2 实习

内容.................................................... 1 1.3 人员组成.................................................... 1 1.4 时间安

排 .................................................... 2 第二章gps静态测

量 (3)

2.1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设计 (3)

2.1.1项目概况 .............................................. 3 2.1.2技术设计

依据.......................................... 3 2.1.3现有测绘资

料 .......................................... 4 2.1.4选点情况(含点位分布图).............................. 4 2.1.5观测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法................................ 4 2.1.6提交成果资料的内容.................................... 5 2.2 gps控制网技术总

结 (5)

2.2.1测区概况 .............................................. 5 2.2.2技术依据.............................................. 5 2.2.3点位分布.............................................. 5 2.2.4外业观测情况.......................................... 5 2.2.5数据处理.............................................. 6 2.3 结论与建议.................................................. 6 第三章动态测量总

结 (7)

3.1 概述 ........................................................ 7 3.2 rtk

地形测量总结 (7)

3.2.1作业过程 .............................................. 7 3.2.2碎步点

图 (8)

第四章实习体会 (9)

4.1 实习情况总结 ................................................ 9 4.2 自我

评价.................................................... 9 4.3 体会与收获.................................................. 9 4.4 建议和意见................................................. 10 附

录 (11)

附录一......................................................... 11 附录

二......................................................... 19 附录

三......................................................... 20 附录

四 (21)

第一章概述

1.1 实习目的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是“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

实习,我们可以掌握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

放样等测绘工作方法。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产生对gps测量技术的感性认识,

并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实习内容

实习包括gps静态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分析,gps rtk地形测量等内容。

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武汉大学1~3校区及国际软件学院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

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利用南方gps接收机随机软件,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利用gps rtk测量技术进行碎部点测量,并用随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组为

单位,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1.3 人员组成

本实习组各成员职责如下:

队长王名越:与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联系,汇报实习情况,传达老师指令;在选点期间,

负责确定最终的点位;在外业观测期间,负责制订观测计划,并进行外业观测的现场调度;

收集各组出勤记录表、外业观测手簿、实习报告及相关资料。

组长王东旭:组内成员的考勤;与队长进行联系,汇报实习情况;每天出测前和收测后

清查仪器及其它用具,并监督组内成员爱护和保养仪器;记录或指定专人填写外业观测手簿,

收集各组员的实习报告及相关资料。

组员罗鸿、徐青、吴雪薇:按时出勤;参与选点、制订外业观测计划和外业调度方案;

外业观测期间执行指导教师、队长和组长的指令,确保人身和仪器安全。

1.4 时间安排

第二章 gps静态测量

2.1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设计

2.1.1项目概况

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武汉大学1~3校区及国际软件学院范围内布设一个控制网。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

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

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1.2技术设计依

依据gps测量规范及实习任务书,具体内容为:(1)等级:国家c级;

(2)控制网覆盖范围:武汉大学1~3校区和及国际软件学院;(3)点数:不少于25

个;(4)平均点间距:>500m;

(5)控制点:见武汉大学gps控制点成果图(注意,为确保实习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仪器

设备的安全,不要在校外设点);

(6)成果: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每人分别制作一个点的点之记、进行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并提交各自的结果。篇五:gps测量实习报告

gps测量实习

报告书

教学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生姓名:张国洋

学号: 201000815 指导教师:王铁生张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1.1 实习目的 ................................................... 。

1.2 实习内容 ................................................... 。

1.3实习原理.................................................... 。

1.4实习器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人员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时间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gps静态测量 ................................................ 。

2.1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技术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现有测绘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选点情况(含点位分布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观测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提交成果资料的内容 ......................................

2.2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测区概况 ................................................

2.2.2技术依据 ................................................

2.2.3点位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外业观测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数据处理 (12)

2.3 结论与建议 (13)

第三章动态测量总结 (13)

3.1 概述 (13)

3.2 rtk地形测量总结 (14)

3.2.1作业过程 (14)

3.2.2碎步点图 (14)

第四章实习总结.................................................... 15 附表.................................................................

附表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

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

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1.1 实习目的

(1)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数据采集、控制测量、放

样等测绘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gps

相关概念和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

(2)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以及南方gps接收机的

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并独立设计出校园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案;学会“南方测

绘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3)掌握rtk的测量原理和作业流程;学会

rtk手簿的使

用。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数据采集、控制、放样等

1.2 实习内容

(1) gps静态测量及内业数据处理分析:采用gps 静态测量技术,

在华北水院花园校区布设一个控制网,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

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评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2) gps动态测量:

①单机准站式rtk:放样点坐标上传、基准站设置、流动站设

置、坐标系建立、外业放样、数据检查。

②网络rtk测量:学会网络trk的具体操作步骤;会用手簿蓝

牙连接主机,会利用移动站接收机接收cors中心的数据进行定位。

(3)gps导航:利用导航gps76接收机进行导航,会存储并查看导航点坐标、方位,以

及航点在航

迹线或数字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最后利用导航方法计算某一区域的航迹面积。

(1) 地点:花园校区南大门及北环路;

(2) 点数:每人3 个以上;

(3) 点间距:大于5m。

1.3 实习原理:

(1)静态相对定位原理:gps静态相对定位也称为差分gps,采用载波相对定位观测量以及相位观测量的线性组合技术,消弱各类定位误差。作业时用两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gps卫星,以确定基线端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gps 相对定位是通过测量gps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时间,测定站星间的伪距。

(2) rtk原理:在两台静态型测量仪器间加上一套无线电数据通讯系统(也称数据链),将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流动站和基准站组成。基准站把接收到的所有卫星信息(包括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一些信息(如基准站的坐标、天线高等)都通过通讯系统传送到流动站。流动站本身在接收卫星数据的同时,也接收基准站传送的卫星数

据,在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并将基准站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本身接收到的载波观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基线),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参数和投影参数,即可实时求的实用的未知坐标。(3)gps导航原理:利用gps76接收机首先利用gps星系再全球的分布,只要有四颗卫星能覆盖的地方就可以精确定位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将gps定位模块得到的经纬度信息,反映到地图相应的点上,也就是当定位完成后,你可以再导航仪的电子地图上看到你当前的位置,然后定位芯片每秒中进行多次刷新定位,从而在你的位置运动过程中不断的定位到你的位置,这时你在导航仪上就能看到你的位置再地图上的运动变化。当然导航软件除了电子地图外还有一套路径引导的计算软件,根据你的需要,当你指定某个目的地时候它帮你规划出一条行走路线,然后引导你向目的行走。可以建立航点,航迹,求相应的航迹面积。

1.4 实习器材:

莱卡gps接收机3台套,每套包括:天线、控制器、电池、钢卷尺、电缆、脚架、电瓶、背包和仪器箱等。对讲机3台,

动态测量,导航用trimble r8和南方灵锐s86接收机,手持gps型号garmin gps76,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