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启示】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48.14.202014:4514:45:21Aug-2014:45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4:458.14.202014:458.14.202014:4514:45:218.14.202014:458.14.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14.20208.14.202014:4514:4514:45:2114:45:21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Friday, August 14, 2020August 20Friday, August 14, 20208/14/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2时45分2时45分14-Aug-208.14.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8.1420.8.1420.8.14。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4:4514:45:218.14.2020Friday, August 14, 2020

人生第一课阅读参考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1、第一段从一位诗人与自己对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自然的引出下文。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是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仅自己家,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线上,但是无论童年多么艰难,也抹不去童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淘气。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3——9段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4.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5.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6.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父亲温和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7.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 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8.第9自然段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9.概括第12自然段的段意,并分析这段的内容与前文中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带狗上学,写出了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人生第一课》阅读题和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题和答案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3分) 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四年级下语文阅读选项训练(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项训练(三) 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乡村素描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这一望无垠(yín)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②整个天空染满均.(jūn jún)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晴朗。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 ③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fèi)声,站在一旁温驯(xùn)地摇着尾巴。 ④空气里弥漫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田野里鲜花盛开,散发着浓郁的令人愉快的芳香。 ⑤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pó suō),下边的树干却巳皲(jūn)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溪底的小石子仿佛在颤抖。远处,在天空和大地的尽头,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⑥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zhù)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筑有鸟巢的高高的杆子;每家的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zhù)的短鬃(zōng)小马。粗糙.(cāo zào)不平的玻璃窗上,辉映出七色彩虹。木板套窗上描绘了花瓶的模.(mó mú)样。每座小农舍前,都摆着一张完好的条凳;几只猫在墙脚周围的小土堆上蜷(quán)成一团,耸着耳朵;高高的门槛(kǎn)后边,现出凉爽、幽暗的前室。 ⑦我铺.(pū pù)开马衣,躺在沟壑边,周围一堆堆刚刚割下的干草散发着令人懒洋洋的芳香。机灵的主人们把干草散放在小农舍前边,让这些干草在向阳处晒得更干透一些,然后再把它们搬到草棚去!要是能睡在那上面,再舒服不过了。 (有删改)1.用“√”在文中()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 _____________,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执教人:株洲市工业学校曹学平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对待人生。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4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远比一些跑得快的人生重要。 如何理解选择呢?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 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大师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有选择。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学生讨论分析 教材p2,“小赵开服装店失望却从事农机维修成功,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懂得“人生必须要经由选择”的道理,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导入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客观实际”。 (二)、讲授新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事例 例1: p3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给人治病的故事。 问题:为什么的头痛病却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2: p4“存奶请客”。 问题:何因反而挤不出奶? 2、着重把握四个知识点 客观实际

第一课 《生命最重要》教案

第一课《生命最重要》教案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说的“风暴期”、“精神饥饿期”、“第二反抗期”。他们不能明辨是非,遇事好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如不及时引导、教育,很可能会走上歧路,甚至是不归路。因此明确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方式与手段:这一堂课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游戏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我的具体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1、提问引导:师生互动,逐步深入 2、分组讨论:生生互动,拓展思路 3、游戏探究:升华认识,同情共鸣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懂得生命最重要,并在生活中珍爱生命。 情感目标: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适合七年级学生使用,参加人数在40-50人之间。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教学用PPT、100元人民币。 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大家的收获真不少。我们深刻认识了生命最重要,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最重要 1、为什么生命最重要? 生命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生命最重要! 2、生命如此重要,我们又该怎样对待生命?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③善待他人的生命,不能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教育者常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就是要用无比爱心,为孩子们编织五彩的梦想,铺设人生的道路。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策略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现场,让学生的思维穿越在虚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体验探究,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惑,促进知行的统一,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数量、男女比例对本节课活动无太大影响,课前可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辅导。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75)

河南省初中名校联盟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尽.管/尽.职遂.心/半身不遂.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B.纳粹./憔悴.契.机/锲.而不舍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C.挣.扎/挣.命粜米/鬼鬼祟.祟无济.于事/扶危济.困 D.杀戮./戳.穿提.防/提.心吊胆风尘仆仆./前仆.后继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祥和流线形油光可鉴全神贯注 B.融合兵马俑遥无消息别出心裁 C.砂纸福音书噪防尘急不暇择 D.浮燥潜意识一丝不苟百无聊赖 3.古诗文默写。(8分) (1)锦帽貂裘,。(《江城子》) (2),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代文人都有着“心系万民苍生”的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杜甫关心天下百姓、愿意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岳阳楼记》)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 4.名著阅读。(4分) 在《朝花夕拾》一书中,鲁迅先生在《五猖会》和《父亲的病》中两次写到父亲,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述鲁迅先生对父亲复杂深刻的感情。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4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上网浏览商品信息,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①② 6.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2017年4月14日至15日,第14届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全国知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启示】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48.14.202014:4514:45:21Aug-2014:45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4:458.14.202014:458.14.202014:4514:45:218.14.202014:458.14.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14.20208.14.202014:4514:4514:45:2114:45:21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Friday, August 14, 2020August 20Friday, August 14, 20208/14/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2时45分2时45分14-Aug-208.14.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8.1420.8.1420.8.14。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4:4514:45:218.14.2020Friday, August 14, 2020

1.人生第一课

1.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评价: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敢说“我不懂” 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课讲完了,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点儿,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注意听讲。” 下课后,我把老师和这位学生请进了办公室。学生小声说:“校长,我以后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我对他说:“孩子,今天请你来是要表扬你,你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今后要理直气壮地问,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你说对吗?”这位学生惊奇地看着我,又看了看老师。老师点了点头,孩子高兴地飞奔而出。这位老师若有所悟地说:“我还以为自己很耐心呢!现在明白了,学生好不容易敢举手说不懂的勇气,却被我‘今后上课要用心听讲’永远地吓回去了,他以后一定会加入全班‘昕懂了’的行列。” ——我们要求老师首先教会学生说“我不会”、“我不懂”、“我有不同想法”;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表现自我。 3.利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

创业人生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创业人生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1【判断题】创业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事关民族和国家的大事。(√) 2【判断题】创业者是一群希望用商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人。(√) 1【单选题】关于创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D)。 A、自己喜欢是创业的内在动力。 B、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C、创业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D、就业难是创业的内在动因。 ( 2【单选题】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C) A、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B、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C、为了实现从塑造学生到助力学生的转变 D、为了改善应试教育的弊端 3【判断题】谈到创业,如果拿开车来类比,可以说创业者的状态更像出租车司机,工作的自由度较低。(√) 4【判断题】创新创业必须相伴而行,技术创新需要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行,因此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1【单选题】人生而自由,但无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出自(D)。 A、伏尔泰 B、塞万提斯 C、莎士比亚 D、卢梭 2【判断题】任何人都可以创业,创业是一件无门槛的事情。(×) 3【判断题】企业家是生活在产业链条之外的人,自由度相对较高。(×)

1【单选题】COO是什么职位(D) A、首席财务官 … B、首席执行官 C、首席营销官 D、首席运营官 2【单选题】从创业者的角度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D)。 A、创业者要有随时归零的勇气。 B、创业者应该抓住时代的机会,顺势而为。 C、相对于过去,当今的时代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D、当大家都在创业的时候,就应该跟上潮流去创业。 3【判断题】创业可以说是风险定价的过程。(√) 4【判断题】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当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就应该立刻跳槽。(×) : 1【单选题】O2O指的是什么(B) A、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 B、线上线下的商务机会 C、商业零售 D、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 2【单选题】创业者所说的VC资金是指什么(D) A、融资 B、天使投资 C、私募股权投资 ~ D、风险投资 3【判断题】互联网时代,创业者应该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去挑战过去的旧观念。(√)4【判断题】创业一定要回归商业本质,如果在本行业中,无法提升效率又无法降低成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1 人生,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我们每一段曲折的经历,都是人生一课,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是我们学习的一课。经历的困境是考题,让我们的心作笔,书一篇美好人生。 还仅是初秋,已有微凉的风吹拂着脸颊,神清气爽。余晖照耀在石板路的小径,洒下金黄色的麦子黄,就连行走中的人们,也染上了初秋的色彩。一抹残霞在碧蓝天空分外耀眼,夹杂着香甜的气息。 小径内,花草间,我在家中,书桌前。那一本本作业,一道道攻不克的难题,终于被降我降服。当我正准备逃离这令人讨厌的繁重气息,好好缓一口气,品一客香茗时,那流动的乐章,跳动的指尖——钢琴,又带给了我,一个无法攻克的难题。 “快,赶紧练练钢琴,这都多久没练了,可别把学来的又给退回去了!”母亲的高分贝,带着她与生俱来的不可违逆的味道。愤怒、无奈与压抑许久的悲伤,一时如泉般涌来,涌上我的心头。为什么我每天那么多作业,还要练琴?难道我要做个学习的机器,整天忙得团团转吗?我就没有一点自由吗? 我粗暴的打开琴盖,一通乱按,双脚用力的跺着地板,好像要踩去一切愤怒。我悄悄回头,想看看母亲的反应,却看见她在厨房里不停的忙着,她那光洁的额头上沾满了豆大的汗珠,那双手,那双应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染上了岁月的操劳。或许,她只是希望我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吧!她的唠叨不也蕴含着她对我的殷切期盼吗?

十指翻飞,一曲年华。我一边弹,一边回想那张含笑的面容,希望我的更好,能让你迟些变老吧。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2 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该怎么活?如果我们是一支蜡烛,我们则应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留一点痕迹,如果我们是一根火柴,在一生中也要有最闪耀的一刻,最后化为灰烬,不留遗愿。曾经想到这儿的我,一直认为,人生在结束的时候应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表示着这是一个完整又完美的人生。 上幼儿时的我是一个无知的我,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一群人打篮球,我很好奇;大哥哥大姐姐写作业,我很好奇;叔叔阿姨看手机,我很好奇……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在讨论“人生”,我认为,人生对我来说遥不可及,如果要用一个标点来形容人生,那一定是问号,因为古今中外,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了,想要全部知道并非易事,我们应该“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所以,那时的我认为人生应该是一个问号。 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儿时的迷团与疑惑被一个个解开了,于是我认为,人生应该是逗号,它是一条永远不会干涸的小溪,始终充满着希望。所以,我们要靠自己,靠自己站起来,靠自己战胜困难,靠自己找到希望,靠自己写出逗号之后的文章,从此,我渐渐地理解了人生中“逗号”的真谛,是这个“逗号”,让那时朦朦胧胧中的我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坚强。 后来,我与别人讨论人生的时候,又感觉,人生,是引号。在人生的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中职哲学与人生ppt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中职哲学与人生ppt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以供大家参考!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

王开岭《人生树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几千年来 ,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 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 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

人生第一课

人生第一课——学会做人 曾记得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 当今社会,家长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升学,但比任何时候都忽视孩子的品德,忽视做人的教育。原因是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急功近利,把孩子前途单单寄托在孩子成绩上,误认为成绩好,考上好大学,便一切都有保障了。另外,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里溺爱、包办,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做人的教育遇到了难题,孩子任性、懒惰、娇惯、心中不知有他人、不孝敬关爱父母的为数不少,加上学校应试教育的体制,学校里评价老师的工作,也往往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至于育人这方面,由于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又似乎与学校的升学率关联不大,也往往被重视不够。孩子的升学择业,几乎完全靠的是分数与文凭。因一分之差或名落孙山或多交高昂的学费,这会误导家长和孩子,会让他们产生分数比什么都重要的错误意识,弱化了学生品德的培养。 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据统计,全国家长百分之八九十都要求孩子能考上大学,争取有个好的工作前途,但百分之三十四的家长都存在溺爱、重智轻德的误区,现在全国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有不健康表现的已超过22%,对父母很满意的只占12%,超过70%的中小学生对父母的教育表示不满意,或不够满意。这自然有父母自身的许

多问题,但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亲情淡薄,不能善解人意,少有感恩之心,厌烦父母管教,文明礼貌差,善良互助精神不足,责任心、诚实、朴素、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已是十分明显的了。这些现象都为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敲响了警钟。 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孩子长大了就是要做事做人,服务于他人,造福于社会。前几年,有教师以“挣大钱娶美女”诱导孩子勤奋刻苦学习,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在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挣大钱娶美女”作为奋斗目标教育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了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从刘海洋到马加爵,再到高层知识分子犯罪率日渐升高的趋势,我认为导致这些人犯罪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人生里缺少了做人这一课。学会了做人,有了人格(做人的资格),孩子们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去奋斗拼搏。只见知识不见人、分数第一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其危害不仅仅在于导致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厌倦,更为严重的是因缺乏善良与美德的体验而造成人格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去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博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即便他毕业时成绩平平,将来也可能大有作为。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小

人生穷富的关键第一课

人生穷富的关键

在讲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觉得什么是理财? 很多人把投资和理财误以为是一件事,其实不是。投资只是理财的一部分,理财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制定家庭日常消费计划、投资计划、保险计划、教育金计划、养老金计划等等都是理财中的一部分。凡是涉及到跟钱有关的安排,都是理财。 我们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过手几十上百万。怎么去处理这些钱?怎么让有限的资源带来最大的效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在时间的积累下本来相似的人会拉开巨大的差距。 知乎上有个问题,世界上那些彩票中巨奖的人最后都怎样了?答案是95%中了彩票的人,最后的生活都变得穷困潦倒,甚至不如从前。为什么?!有句话叫做,财不配位!对于飞来横财,没有足够的能力妥善处置,巨额财富就如过眼云烟一般,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其实不光是中彩票的人。财富传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爸爸是亿万富翁,传到儿子这里可能就败光了。即使儿子没有败光,孙子也会不辱使命的。这就是常说的:富不过三代。 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生穷富?人生穷富的关键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生钱资产和耗钱资产。生钱资产、耗钱资产也是理财中最最重要的概念。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的关键就在这两个资产。 下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资产?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一切可以以货币计量的东西。 说到资产很多小伙伴应该是不陌生的,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资产。房子、车子、票子、桌子、椅子、手机、电脑、锅、碗、瓢、勺、股票、基金等都是资产。 会计上把资产是否方便变现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方便变现的比如股票、基金就是流动资产;不方便变现的比如房子、车子、电脑就是非流动资产。其实这个会计上的划分对于投资理财一点帮助都没有。这是因为资产的赚钱能力和资产的变现能力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就是因为会计上对于资产的划分不能反映资产的内涵,这样就误导了大批会计专业人士。本来学会计的人是最容易理财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但悲剧的是,会计专业人士实现财务自由的比例并不比没学过的高。 那么资产的内涵是什么呢?资产的内涵是现金流。敲黑板,资产的内涵是现金流。 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不同就决定了资产的不同。根据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不同,可以把资产分成3种。 生钱资产: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入的东西。有了生钱资产,你就可以躺着数钱了。这就是所谓的睡后收入。生钱资产养人呐。 耗钱资产: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出的东西。有了耗钱资产,你躺着的时候还在付钱。这就是所谓的睡后支出。耗钱资产需要被人养,耗钱资产耗人啊 其他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为0的东西。有了其他资产,你躺着的时候你就是在躺着。 那么这3种资产哪种资产一定能让我们变富呢? 生钱资产 那么这3种资产哪种资产一定能让我们变穷呢? 耗钱资产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与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答题要求:请将第一、二、三题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首个国家( )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央军委主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邦的总章程,是 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A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诉讼法 2. 12月1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流域全覆盖,、、、、、、等7个 海关加入改革。当天,流域12个关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纳入区域通关一体化,长江全流域真正实现了“12关如1关”。这标志着(A )三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 A.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地区 B.京津冀、黄河经济带、地区 C.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港澳地区 D.京津冀、海西经济带、地区 3.下列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B ) A .个人的体质 B .个人的性格 C .个人的家庭情况 D .个人的学业基础 4.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C ) A .不自量力 B .自知之明

C.量力而行D.妄自菲薄 5.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D) A.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B.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于物的特点(C) A.人有价值,而动物没有价值 B.人有使用价值,而动物没有使用价值 C.人有自觉能动性,而物没有自觉能动性 D.人有阶级性,而物没有阶级性 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8.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C)。 A.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B.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C.实践是人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9. “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 象的比喻表明:C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云在青天水在瓶 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云在青天水在瓶 宗璞 父亲(冯友兰)最后的日子,是艰辛的,也是辉煌的。他逃脱了政治旋涡的泥沼,他可以相当自由地思想了。1980年,他开始从头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大书。当时他已是85岁高龄。除短暂的社会活动,他每天上午都在书房度过。他的头脑便是一个图书馆,他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在他头脑里十分清楚,那是他一辈子思索的结果。哲学是他一生的依据。 像父亲那样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一代人,分布在各个学科,创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文化。不管在哪一学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祖国,要使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父亲的哲学也不是空谈哲理,也不是书斋里的机锋,他要\\\'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建设新国家的营养,永远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就是他的“所以迹”。经过多少折腾、磨难,初衷不改,他的最后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仍写着张载的那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借开太平。”他仍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父亲最后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触会贯通超过了三十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曹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 是的,他并不以写这部书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当一样,细细咀嚼储存的草料。他也在细细咀嚼原有的知识储备,用来创造。这里面自有一种乐趣。父亲著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国朋友问,“在昆明时,各种设备差,图书难得,你到哪里找资料?”父亲回答:“我写书,不需要很多资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 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他的执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帮助,甚至咀嚼困难。不能行走也罢,不能进食也罢,都阻档不了他的哲学思考。一次,因心脏病发作,我们用急救车送他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有病要治,是因为书没有写完,等书写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父亲久病后,总让人想到风烛残年这几个字,烛火在风中摇曳,可以随时熄灭,但父亲的精神之火却是不会熄灭的。他是那样顽强,坚韧,那样丰富,他不烧干自己决不甘心。 父亲那一代人责任感太强了。他们无暇逍遥。其实父亲心底是赞成孔子“吾与点也”那一句话的。曾点说,他的愿望是“浴乎沂,风乎舞考,泳而归”。父亲是欣赏这种境界的。 四十年代,常有人请父亲写字,父亲最喜写唐李翱的两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有一首是“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这两首诗,父亲写过几十幅。父亲的执著顽强,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一课 第二课上课讲义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