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一、选择题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韩愈

【答案】B

2.本文得出了怎么样的反天命历史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B.民本思想

C.关心天下百事

D.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答案】A

3.“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尚书》

【答案】D

4.下列论说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答司马谏议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

【答案】C

二、填空题

1.欧阳修,字__________。

【答案】永叔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答案】欧阳修

3.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欧阳文忠公集》

4.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答案】“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答案】推究

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答案】祭祀

3.请其矢,盛以锦囊。

【答案】取出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答案】这里泛指绳索;用木匣装起来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答案】全都;不能,无法

6.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迷恋的人或事物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答案】当他俘虏了燕王父子,用带子捆绑起来,把梁国君臣的人头盛在盒子里……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答案】倘若忧虑劳苦,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只能够断送自己。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答案】天下的英雄都不能和他相对抗。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答案】杀身亡国,被天下人讥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小事累积形成的,而智慧和勇气往往被他迷恋的东西所困扰消磨。

五、简答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指什么人?这种人和文章中提到的后唐庄宗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伶官指在宫廷中授有官位的演艺人员。庄宗灭梁后,宠用伶人,纵情声色,朝政日非,后庄宗终因伶人作乱而国破身亡。

2.《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了哪些史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答案】这篇文章引用了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忘身的史实论据,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以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经验,指出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表现了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卓特识见。理论论据是《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

六、分析题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这段文字是要说明什么样的观点?

【答案】说明国家的兴盛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即文中所说“皆自于人”。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答案】两个方面:一是后唐庄宗兴国的史实,一是庄宗覆亡的史实。

3.这两个方面构成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构成对比关系

4.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两句话是哪两句? 【答案】“可谓壮哉”和“何其衰也”。

5.这里的论据属于哪种类别?

【答案】属于事实论据。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答案(1)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答案 (1)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憩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1.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2分) 答案: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答案:成立:成人自立。祚薄:福薄。祚:福。儿息:儿子。息:子女。婴:缠绕,缠身。 23.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形影相伴。 (二)阅读《山居秋暝》,回答下列24—26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答案:在这优美的画卷中,充满着宜人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25.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这首诗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出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些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6.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答案:《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绘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从松树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三)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7.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案:先抑后扬,凸显冯谖与众不同的“奇”。 28.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案:左右认为冯谖无好无能却“贪而不知足”。有人认为冯谖是装愚试探。 29.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4分) 答案:直接人物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倚柱弹其剑”,属于行为细节描写。 间接人物描写:用他人的反应刻画其性格,如“左右皆笑之”、“左右皆恶之”。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 第工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体裁是【】 A.五言古诗 B.五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杂言诗 2.沈从文《边城》表现的地域风情是【】 A.闽东风情 B.湘西风情 C.赣南风情 D.北平风情 3.下列诗人中,诗风苍凉悲壮的是【】 A.曹操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维 4.下列作品中,借用了乐府旧题的一组是【】 A.李白《行路难》、杜甫《蜀相》 B.陆游《关山月》、李白《行路难》 C.曹操《短歌行》、陶渊明《饮酒》 D.王昌龄《从军行》、白居易《杜陵叟》 5.下列作品中,同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陈情表》 B.《五代史伶官传序》《马伶传》 C.《李将军列传》《冯谖客孟尝君》 D.《李将军列传》《马伶传》 6.《苦恼》《猎人笔记》《麦琪的礼物》的作者依次是【】 A.屠格涅夫、欧·亨利、契诃夫 B.契诃夫、屠格涅夫、欧·亨利 C.欧·亨利、契诃夫、屠格涅夫 D.契诃夫、欧·亨利、屠格涅夫 7.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体裁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报刘一丈书》——侯方域——书信体议论文 B.《论毅力》——梁实秋——议论文 C.《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书信体驳论文 D.《陈情表》——李斯——奏章 8.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篇文赋。

B.文章的语言骈散相间,音韵和谐。 C.文章在结构上采用的是主客问答、伸客抑主的方法。 D.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体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9.关于《陌上桑》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B.是一首叙事诗。 C.诗中主人公是罗敷。 D.是一首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10.下列作品中,属于记事散文的是【】 A.曹禺《日出》 B.郁达夫《故都的秋》 C.茅盾《香市》 D.鲁迅《灯下漫笔》 11.冰心、郁达夫、徐志摩曾参加的文学社团依次是【】 A.文学研究会、新月社、创造社 B.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新月社 C.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 D.新月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2.下列关于“词”的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词起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B.词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C.词有词牌,不同词牌有不同的押韵规则。 D.词可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并以“豪放派”为正宗。 13.“天下为公”“狡兔三窟”两个成语依次出自【】 A.《礼记·大同》《冯谖客孟尝君》 B.《季氏将伐颛臾》《李将军列传》 C.《冯谖客孟尝君》《季氏将伐颛臾》 D.《李将军列传》《礼记·大同》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B.“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柳宗元。 C.“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王维、自居易。 D.“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15.下列各句中,同时采用了对偶、夸张的是【】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下列对典故的解释错误的是【】 A.襟袖红泪:相传魏文帝时,薛灵云被选人官,泣别父母,以玉壶盛泪,不久泪凝如血。B.树犹如此:相传桓温北伐路过金城,看到多年前自己种的柳树已有十围粗了,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C.周公吐哺:相传周公唯恐失天下之士,常常吃饭时停下来接待贤才。 D.乘舟梦日:相传吕尚在被文王征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经过。 17.下列句子中,含有判断句式的是【】

成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成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技巧解 密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理解B 鉴赏评价E 分析综合C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并解释其含义3.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4.归纳文章结构,掌握表达手法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方法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命题材料和题材看: 成考现代文大阅读,多以社科类议论文,散文,小小说为材料设题。 内容多涉及文艺理论(文学作品研读)、现代生活·情感体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品位。 从考点的设置看,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贴近生活,富有人文性。 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 相结合 成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应对方略 文章体式 [含体裁样式\语言表达] 话题范围 [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 相关背景 [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思路脉络 情境基调 [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 细审题干 锁定范围 筛选整合 归纳概括 规范表述解文解题

综观近几年成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 ?要求阅读者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文及翻译1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文及 翻译1 病梅馆记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阻碍它的生机,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登泰山记原文

2017年成人高考英语试题含答案(高起专)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英语试题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在下列每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的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的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找出这个词。 1. A. handsome B.candle C.distance D. land 2. A. meat B. ready C. heat D. seat 3. A. bottom B. colou C. Monday D. ton 4. A. billion B. lab C. table D. comb 5. A. tooth B. month C. father D. method 二、词汇与语法知识:共15小题;每题1.5分,共22.5分。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6.Johnson will phone his mother as soon as he in Kunming. A. arrived B. arrives C. will arrive D. iS arriving 7.The young policeman asked her name was. A. when B. who C. why D. what 3. This song is very with young people. A. pleasant B. popular C. favourite D. beautiful 9. The family at a small hotel for the night. A. put up B. went up C. got up D. jumped up 10.“We can't go out jin this weather.”said Bob, ou of the window. A. to have looked B. looked C. looking D. to look 11.-Let'S go to the concert tonight. Mary.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1卷选择题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诀窍?抉择?决一死战 B.霹雳?譬如穷乡僻壤 C.脐带?跻身光风霁月 D.姣美?皎洁?狡兔三窟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酬劳莅临巧言令色 B.通谍矜持进退维谷 C.诠释琐议文过饰非 D.就绪会晤卧薪尝胆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一旦__________就无法停止,只能按照既定__________不回头地走到底,中途停止就是夭 折。种子是一轮生命周期后的“暂停”,它__________地等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开始。 A.启发顺序清晰 B.启动顺序清醒 C.启动程序清醒 D.启发程序清晰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稻栽培、劳动保障、小额贷款是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咨询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B.这里的葡萄因皮薄、色艳、肉厚闻名遐迩,既可生吃又能酿酒,深受消费者青睐。 C.在网络空间里,众星捧月式的文化不一定是美的,曲高和寡式的文化不一定是丑的。 D.近来,移动电源突然冒烟爆炸的事件屡试不爽,一些劣质充电宝俨然成了“小炸弹”。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变得富有营养,夜光藻得以大量繁殖,从而造成了“蓝色荧光海”。 B.这次展出的数千幅摄影作品,定格了许多人与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 C.大量出土的稻作遗存、彩陶器皿表明,长江中游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属于农耕文明。 D.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构建了中国的商业,带来了电商的高速增长,改变着中国的金融。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左边的园修复了,__________。有客自海上来,__________。塔更挺拔,__________,寺更幽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河更热闹②桥更洗练③右边的园开放了④有客自异乡来⑤帆船应入画⑥石径好吟诗 A.②①③④⑤⑥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言文句式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成考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Ⅱ.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4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section.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 rked A, B, C and D. 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blacken the cor 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1. Today is Jenny’s wedding day. She _______ to Thomas. A. just has got married B. has just married C. was just married D. has just got married 正确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 -------------------------------------------------------------------------------- 12. Every officer and every soldier _______ obey the rules. A. had to B. have to C. has to D. must have to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 13. Rarely _______ so difficult a problem. A. she could have faced with B. could have she faced with C. she could have been faced with D. could she have been faced with 正确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 --------------------------------------------------------------------------------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 .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 若晨星 C .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 陌纵横 D .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 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 A .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 .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 .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 .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 .清莹 淡薄 流失 B .轻盈 淡泊 流失 C .轻盈 淡薄 流逝 D .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 的智叟式的人物。 B .在俄罗斯流光溢彩.... 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着值得我们流连。 C .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 ,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 .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 .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归去来兮辞

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归去来兮辞 复习指导 成人高考> 复习指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觉悟到现在(归隐)是正确的(选择),当初(做官)是错误的(选择).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关闭.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相违相悖,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听着亲朋的知心话使我高兴,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我的忧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及答案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一、选择题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韩愈 【答案】B 2.本文得出了怎么样的反天命历史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B.民本思想 C.关心天下百事

D.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答案】A 3.“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尚书》 【答案】D 4.下列论说中属于史论的是( ) A.《答司马谏议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谏逐客书》 【答案】C 二、填空题 1.欧阳修,字__________。 【答案】永叔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答案】欧阳修 3.欧阳修的作品集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欧阳文忠公集》 4.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

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模拟试题一 高等数学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设0 lim →x sinax x =7,则a の值是( ) A 1 7 B 1 C 5 D 7 2. 已知函数f(x)在点x 0处可等,且f ′(x 0)=3,则0 lim →h f(x 0+2h )-f(x 0) h 等于( ) A 3 B 0 C 2 D 6 3. 当x 0时,sin(x 2+5x 3)与x 2 比较是( ) A 较高阶无穷小量 B 较低阶の无穷小量 C 等价无穷小量 D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4. 设y=x -5+sinx ,则y ′等于( ) A -5x -6+cosx B -5x -4+cosx C -5x -4-cosx D -5x -6-cosx 5. 设y=4-3x 2 ,则f ′(1)等于( ) A 0 B -1 C -3 D 3 6. ??(2e x -3sinx)dx 等于( ) A 2e x +3cosx+c B 2e x +3cosx C 2e x -3cosx D 1 7. ???01 dx 1-x 2 dx 等于( ) A 0 B 1 C 2 π D π 8. 设函数 z=arctan y x ,则x z ??等于( )y x z ???2 A -y x 2+y 2 B y x 2+y 2 C x x 2+y 2 D -x x 2+y 2 9. 设y=e 2x+y 则y x z ???2=( ) A 2ye 2x+y B 2e 2x+y C e 2x+y D –e 2x+y 10. 若事件A 与B 互斥,且P (A )= P (AUB )=,则P (B )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 →x lim (1-1 x )2x =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一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一 一、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1题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 第2题请找出本诗中的象征意象并说明其寓意。 第3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莫泊桑的《米龙老爹》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那匹安静的马等候他的主人。米龙老爹骑了上去,教它用“大颠”的步儿穿过平原走开了。一小时以后,他又看见两个归营的骑兵并辔而来。他一直对准他们赶过去,又用德国话喊着:“救人!救人!”那两个普兵认明了军服,让他走近前来,绝没有一点疑忌。于是他,老翁,像弹丸一般在他们两人之间溜过去,一马刀一手枪,同时干翻了他们两个人。 随后他又宰了那两匹马,那都是德国马!然后从容地回到了石灰窑,把自己骑过的那匹马藏在那阴暗的地道中间。他在那里卸下军服,重新披上了他自己那套破衣裳,末了回家爬到床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第4题这一片段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什么? 第5题在这一片段的人物描写中,米龙老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第6题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又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竞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 第7题这一段文字是写了什么? 第8题这段描写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 第9题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曰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曰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第10题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翻译:触龙说赵太后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翻译: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注释 (1)赵太后:赵惠文王威后,赵孝成王之母。用事:执政,当权。(2)长安君:

成人高考数学试题(历年成考数学试题答案与解答提示)

成人高考数学试题(历年成考数学试题答案与解答提示)

成考数学试卷题型分类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001年 (1) 设全集M={1,2,3,4,5},N={2,4,6},T={4,5,6},则(M T)N I U 是( ) (A) }6,5,4,2{ (B) }6,5,4{ (C) }6,5,4,3,2,1{ (D) }6,4,2{ (2) 命题甲:A=B ,命题乙:sinA=sinB . 则( ) (A)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C)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2002年 (1) 设集合}2,1{=A ,集合}5,3,2{=B ,则B A I 等于( ) (A ){2} (B ){1,2,3,5} (C ){1,3} (D ){2,5} (2) 设甲:3>x ,乙:5>x ,则(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3年 (1)设集合{}2 2 (,)1M x y x y =+≤,集合{}2 2 (,)2N x y x y =+≤,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M U (B )M N=?I (C )N M ? (D )M N ? (9)设甲:1k =,且 1b =;乙:直线y kx b =+与y x =平行。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4年 (1)设集合{},,,M a b c d =,{},,N a b c =,则集合M N=U (A ){},,a b c (B ){}d (C ){},,,a b c d (D )? (2)设甲: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乙:四边形ABCD 是平行正方,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5年 (1)设集合{}P=1234,,,,5,{}Q=2,4,6,8,10,则集合P Q=I

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规定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试卷中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鱼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毗邻琵琶筚路蓝缕 B. 伶仃拎包身陷囹囤 C. 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 拾掇点缀忧心惙惙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 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 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 双赢户籍言简意骇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 大佛湾的上万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 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 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颗和另一颗之间的距离很远,像 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的宿命。 A. 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 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 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 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 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 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 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

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 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 16.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举例论证。(2分) 17.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

上的记载?(6分)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洁,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闹出笑话。(2分) “晋师三豕涉河”有违常理,“三豕”与“乙亥”字形相近。(2分) 18. 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6分) 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来审查自己听到的传闻,就可以知道真实的情况了。(3分)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

2019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及答案

语文: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晋察冀北部有一条还乡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绿的芦苇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云。 ①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②河边有个小村庄③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答案:D 2.下列各组划横线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B.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 C.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 D.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答案:A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部署装潢犄角之势 B.缉私文采偃旗息鼓 C.统考通牒以德抱怨 D.濒临钟磬不事雕啄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现在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对临川名师怀着无限的__________。 ②近年电讯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__________偏僻的农村,居民普遍安装了宽带。 ③谁都知道他是个__________、绝顶聪明的学生。 A.敬仰以至举一反三 B.景仰乃至闻一知十 C.景仰以至闻一知十 D.敬仰乃至举一反三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 B.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这个区的污水净化系统设施。 C.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答案:D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二篇】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篇】 十四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单调了,常常所以 搁笔。 每次和朋友们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 太单调了,常常所以默然。终于无语。 一次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空,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 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至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闻,“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 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使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 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 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 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很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 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个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 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 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 家!” 涵道:“姐姐,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 ‘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 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我 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逐步的从我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 地将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说:“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 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竞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的守着楫 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地寻味——思想。 一、选择题 1.诗集《繁星》的作者是( ) A.闻一多 B.郁达夫 C.郭沫若 D.冰心 【答案】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