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基础知识历年试题集锦

三级基础知识历年试题集锦

三级基础知识历年试题集锦
三级基础知识历年试题集锦

《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2012年5月

2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差额最小化

C.效用最大化

D.差额最大化

【答案】A(基础知识P2)

【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7、()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

B.国民净收入

C.总供给

D.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C(基础知识P18)

【解析】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86、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的完善和推广。

A.收入保障制度

B.绩效考核制度

C.薪酬管理制度

D.社会保险制度

E.企业养老保险计划

【答案】AE(基础知识P6)

【解析】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保障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的完善和推广。

87、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主要包括()。

A.劳动力供给量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工会权利义务

【答案】BDE(基础知识P24)

【解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2012年11月

26、()模型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A.收支循环

B.支出循环

C.供需循环

D.收入循环

【答案】D(基础知识P2)

【解析】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它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描述一个最简单的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

27、就业量所生产产品的总供给价格称为()。

A.最低收益

B.最低预期收益

C.最低成本

D.最低预期成本

【答案】B(教材P19)

【解析】这个最低预期收益,就是该就业量所生产产品的总供给价格。

86、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阻碍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A.信息障碍

B.体制障碍

C.市场缺陷

D.人为障碍

E.经济滞后

【答案】ABC(基础知识P4)

【解析】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

87、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事业正常性失业

B.是低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C.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D.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答案】ACDE(基础知识P20)

【解析】摩擦性失业,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2013年5月

26、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

A.要素性收入分配

B.功能性收入分配

C.结构性收入分配

D.成本性收入分配

【答案】B(基础知识P15)

【解析】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27、()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答案】B(基础知识P25)

【解析】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86、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包括()。

A.女性教育水平提高

B.劳动法日益完善

C.制度劳动时间缩短

D.人口出生率下降

E.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答案】ACDE(基础知识P6)

【解析】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女性教育水平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87、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包括()。

A.社会救济

B.公共管理服务

C.社会雇员薪金报酬

D.公共工程项目

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

【答案】BDE(基础知识P23)

【解析】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

2013年11月

26、衡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

【答案】B(基础知识P26)

【解析】衡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27、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劳动力资源

B.劳动者的劳动力

C.使用劳动者的企业

D.劳动者的所有者个体

【答案】B(基础知识P11)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

86、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A.降低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E.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BC(基础知识P24)

【解析】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AE

属于货币政策,D属于收入政策。

87、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调整贴现率

B.调整税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调整政府转移支付

E.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ACE(基础知识P25)

【解析】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014年5月

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率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需求率

【答案】:C,基础P8

【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基础P20

【解析】: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86、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

(E)日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答案】:ABC,基础P16

【解析】:根据计算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有:

1)小时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2)日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3)周工资制

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87、政府支出包括()。

(A)财政税收

(B)政府购买

(C)政府赠与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基础P23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2015年5月

26、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效率最大化

C效用最大化

D差额最大化

【答案】

C(基础知识P2)

【解析】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7、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社会劳动力资源

B劳动者的劳动力

C劳动力的所有者

D使用劳动者的企业

【答案】B(基础知识P11)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86、基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劳动参与假说包括()。

A乐观性劳动力假说

B相对性劳动力假说

C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D绝对性劳动性假说

E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答案】CE(基础知识P7)

【解析】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和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是研究者们提出的基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劳动参与假说。

87、有效解决技术性失业的办法有()。

A强化职业培训

B引进先进技术

C普遍的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D鼓励技术创新

E推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答案】ACE(基础知识P20)

【解析】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第二章劳动法

2012年5月

2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的性质。

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

【答案】B(基础知识P29)

【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29、()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宪法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C(基础知识P33)

【解析】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数量多,覆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3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集体合同关系

【答案】B(基础知识P40)

【解析】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其他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与运行是以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目的。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

88、劳动法津渊源包括()。

A.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B.劳动法律

C.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D.国际劳工标准

E.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答案】ABCE(基础知识P33)

【解析】劳动法津渊源类别包括7项。(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劳动法律(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

2012年11月

28、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可以直接适用。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劳动法律规范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纪律制度

【答案】C(基础知识P29)

【解析】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极有可能出现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此时,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补充劳动法律制度的不足等。

29、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法律规范,是()。

A.最低劳动标准

B.一般劳动标准

C.最高劳动标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 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 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 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 桥信息网Chi 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 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 LCD)操作系 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

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L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 K B、MB GB 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 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 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 特点10个请看书P8)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 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 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 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 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 复习 第一章.doc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l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3、在市场经济屮,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木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1.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H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木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㈠实证研究方法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木质及其运行规律。 特点: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白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彖,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㈡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彖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 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彖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㈠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Z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P5 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稈度的指标,它木身不是影响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因索。P5 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X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XIOO% 该年龄(性别)人口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稈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T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供给无弹性Es=O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E S-8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Es=l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Es>l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供给缺乏弹性Es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1.计算机硬件分类 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特点: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很大、并且有高速的输入/输出通道和联网能力。 按应用的范围划分:入门级、工作组级、部门级、企业级 按处理器体系结构分:复杂指令集(CISC),精简指令集(RISC),超长指令字(VLIW)。 按用途划分: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 按机箱结构划分: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工作站:面向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领域的高性能计算机。 分类:(1)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专业工作站(2)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工作站。 台式机:微型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 笔记本:便携机或移动PC机。 手持设备:掌上电脑或亚笔记本。 2.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单位、存储单位、控制单元、I/O 接口单元,这些单元通过总线传递信息。 不同的计算机基本上分为: 处理器:双核处理器,服务器工作站可采用多个CPU。

内存:1M~几十G,内存编址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硬盘:几十到几百G以上 缓存:一级或二级缓存,容量1M左右 光驱:CD-ROMDVD等,具有不同倍速 显卡:具有显示内存容量,支持颜色分辨率等 网卡:以太网卡 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等 3.计算机技术指标 位数:计算机的寄存器的字长。8,16,32,64等。1字节=8bit,1word=16bit,计算机只识别0和1,称为二进制。(80286为16位芯片、80386为32位芯片、80486为32位芯片、奔腾为32位芯片、安腾为64位芯片) 速度:每秒钟处理指令的数目。运算速度与施工频率有关,有时用主频衡量CPU的速度。 容量:内存和外存之分。内存必需。单位有1K=1024,1M=1024K,1G=1024M 数据传输率:单位bps,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位数。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越长,平均修复时间MTTR 越短,可靠性越高。 产品名称与版本:一般版本不能做技术指标,但因为计算机行业发展快,高版本一般性能优于低版本。 4.微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要点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用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共享资源包括:(1).硬件资源(CPU,内存、磁盘、磁带机、打印机、绘图仪……)(2).软件资源(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工具软件、应用程序……) (3).数据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通信技术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星型网。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分组交换技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用户资源子网,1969年12月,美国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ARPANET (Internet前身)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联参模型(OSI/RM)”为标准框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公布OSI/RM,80年代中期Internet出现(TCP/IP)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信息高速公路阶段;高速性、交互性,广域性。 3.计算机网络包含的三个主要部分:(1).若干个主机(2).一个通信子网(3).一系列的 协议(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 4.透明性:用户在访问网络时,只要知道结果,无需知道是怎么访问以及所访问的资源的 地理位置。 5.计算机网络构成:网络结点,连接这些网络结点的通信链路(按拓扑结构分) 用户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按逻辑功能分) 网络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按系统组成分) 6.网络结点(网络单元):(1)访问结点(端结点):用户机和终端设备,起信源和信宿作 用。 (2)转接结点(中间结点):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起数据 交换和转换作用。 (3).混合结点(全功能结点):既作为(1)也可作为(2) 7.通信链路:物理链路,逻辑链路(真正具备数据传输控制能力) 8.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数据的传输、交换及通信控制,(网络结点,通信链路) (用户)资源子网:访问网络、处理数据(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终端) 9.网络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终端、通信设备 主机系统:服务器(文件、数据库、邮件、打印机服务器);工作站(客户机):无盘; 带盘(具有本地处理能力) 终端:不具有本地处理能力(图形终端、显示终端、打印机终端) 网络接入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 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 10.网络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NOS),网络通信协议,各种网络应用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运行状况统计、网络安全建立、网络信息通信 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多任务多用户(windows NT,windows 2000 sever,Linux,Uinx,Netware,Windows Sever 200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 )。 A.CSMA/CD B.令牌总线 C.令牌环D.100VG-AnyLan 2、X.25网络是(A)。 A.分组交换网B.专用线路网 C.线路交换网D.局域网 3、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 A.DECnet B.ARPANET C.NOVELL D.UNIX 4、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 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 5、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A.集线器B.路由器 C.交换机D.网关 6、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B ) 。 A. 段 B. 位 C. 帧 D. 报文 7、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B ) A.25米 B. 100米 C.185米 D. 2000米 8、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 C )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 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9、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1b12674916.html,N C.MAN D.WAN 10、下列那项是局域网的特征(D ) A、传输速率低 B、信息误码率高 C、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 D、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 11、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 B、5字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 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 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 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城域网(MAN)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对于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部地区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 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绝对是核心概念.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应该更能明白计算机网络为什么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了。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怎么划分? 现在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广域网(W AN)和局域网(LAN)(也有的划分再增加一个城域网(MAN))。顾名思义,所谓广域网无非就是地理上距离较远的网络连接形式,例如闻名的Internet网,Chinanet网就是典型的广域网。而一个局域网的范围通常不超过10公里,并且经常限于一个单一的建筑物或一组相距很近的建筑物.Novell网是目前最流行的计算机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什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网络的体系结构指的是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的目的是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它是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描述网络的结构.你应该注重的是,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总线、接口和网络的性能.而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恰恰就是协议和拓扑。目前最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有FDDI、以太网、令牌环网和快速以太网等。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是什么? 刚才说过网络体系结构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网络协议。而所谓协议(Protocol)就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话的作用如出一辙。依据网络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以太网)、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协议。Ethernet是总线型协议中最常见的网络低层协议,安装轻易且造价便宜;而NetBEUI可以说是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媒体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两层含义:①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数字、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编码等。②存储信息的实体, 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也称为物理媒体。 ※ITU技术角度定义媒介:感觉(语言音乐文字图形图像等),表示(编码),显示(输入输出设备),储存(光盘磁盘等),信息交换(电缆光纤),传输(储存和传输媒体或结合)。 ※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 ※数字媒体概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以网络 为主要传播载体,并具有多样性、互动性、集成性等特点,包括信息和媒介。 ※我国概念: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 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特性:数字化(数字形式储存处理与传播,可复制重复利用),交互性(以网络信息终端为介质),趣味性(数字娱乐),集成性(多种媒体结合,电脑技术 整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信息技术人文艺术)。 ※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数字媒体传输模式;超 媒体传播模式 ※产业价值链:内容创建,内容管理(存储管理,查询管理,目录、索引),内容发行,应用开发,运营接入,价值连接成,媒体应用 ※发展方向:①内容制作技术以及平台②音视频内容搜索技术③数字版权 保护技术④数字媒体人机交互与终端技术⑤数字媒体资源管理平台与服务⑥数 字媒体产品交易平台。

※为什么要数字化:通用的存储和传输格式,数字化后处理更方便;适用于光盘存储远距离传输;准确可靠,无累计失真,属于无损传输和存储。 ※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对于连续的信号,在时间轴上每隔一定的时间,采集相应的数据的过程。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原始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恢复为原始信号。图像采样:用多少个像素点的"列数×行数"表示,是对图像空间进行离散化,称为图像的分辨率。采样频率是指一秒钟时间内采样的次数。 ※汉字编码:输入码,区位码,机内码,字形码。英文编码:ASCII码 ※图像分类:二值图像,灰度图像,真彩色图像,颜色索引图像。 ※音频特征:频率(音调)、振幅(响度)、波形(音色) ※音频编码方式:波形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ADPCM));参数编码;混合编码 ※音频质量: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量化分辨率),音频流码率。 ※音频编辑:声道,音轨,时序。 ※电视制式:PAL(中国西欧625,25帧50场)NTSC(美国日本525,29.97帧60场)SECAM(法国东欧同PAL) ※视频信号类型:复合视频信号,分量视频信号,S-Video信号。 ※QCIF(176*144)CIF(352*288)SD(720480,640480,704480,720576) ※属性:视频分辨率,图像深度,帧率,压缩质量 ※镜头: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它是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 ※镜头组接:即把一段片子的每一个镜头按一定的顺序和手法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整体。

2020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20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 点总结 1、删除第七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但大纲上明确表示有这一章,不敢保证不考,所以您应该有保留旧版本教材的必要); 2、拆分第五章因特网基础为第五章第六章; 3、原来第六章网络安全顺延到第七章,部分内容有更新; 4、改动第八章网络技术展望为网络应用技术(组播技术、 P2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IPTV、VoIP、网络搜索技术); 5、其他章节部分有改动,比例约为20%;不影响以前的知识点。 6、笔试教材习题改动较大(新版习题也将是09年3月考试的重要题目); 7、虽然新教材部分变动,如您能保证自02年笔试历年真题都会做且理解,保证您xx年9月及格,但更好成绩需要您努力。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个的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 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 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 C、RIS C、VLIW(即EPIC)服务器;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的PC 工作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事业单位招考专业知识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答案附后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b_____。 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2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_____a_______个中文字。 A.72万B.144万 C.14万D.720万 24.对3寸软盘进行写保护应将_________b_____。 A.封上写保护口B.将写保护口留空 C.在盘面贴上用户标签D.改变磁盘的容量 31.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___b___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8 D.16 44.在Access97的表中,通常称一个表列为______b___。 A.1个记录B.1个字段 C.1个表页D.1个关系 51.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DEM会发出声音,称为_____c____。 A.电铃声B.开机声 C.握手声D.电波声 (二)多选题 1.在Windows98中,以下关于剪贴板的描述,正确的有__acd______。 A.关闭Windows98后,剪贴板中的内容将消失 B.各次剪切或复制到剪贴板的内容,将导致剪贴板的内容越积越多 C.剪贴板的内容可以粘贴到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D.剪贴板中只保存有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2.Windows98的桌面上一般包含有下列元素______acd______。 A.开始按钮B.显示器屏幕 C.快捷图标D.任务栏 3.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的方式有_____bcd_______。 A.按照建立文件的操作者姓名 B.按需要查找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C.按照文件最后的修改日期 D.按高级方式查找(可以给出需要查找文件的某些特征、状况) 4.如果在桌面上打开了多个窗口,使其中一个窗口变为当前窗口,可以____abd_____。A.单击位于任务栏中对应的任务按钮 B.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右键 C.在桌面的背景部分双击鼠标左键 D.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左键 5.当前常见的序号码有_____cd________。 A.五笔字型码B.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 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城域网(MAN)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对于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部地区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局域网的类型:局部地区网络(LAN);高速局域网络(HSLN);用户交换机局域网(PBX)局域网的组成:传输介质及其附属设备;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络软件(网络协议软件、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 6、网络的基本服务包括文件服务、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及目录服务。

三级基础知识练习题

基础知识100单选练习 1.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工具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2.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 3.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A)注意转移(B)注意分散(C)注意分配(D)注意转换 4.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A)锥体细胞(B)双极细胞(C)杆体细胞(D)水平细胞 5.脑神经有() A 5 B 12 C 8 D 31 6.保护暗适应的方法是带( ) 色眼镜。 A 红 B 蓝 C 绿 D 黄 7.思想开小差是注意( ) A 转移 B 分散 C 动摇 D 起伏 8.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 (A) 运动知觉(B) 时间知觉(C) 似动知觉(D) 方位知觉 9.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 (A)知觉(B)感觉(C)直觉(D)错觉 10.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 )。 (A)感觉 (B)需要(C)气质 (D)性格 11.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 (A)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B)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 (C) 脊髓和大脑(D) 脑干、间脑和大脑 12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 脑最早形成和完善的部位是( )。 (A)小脑(B)脊髓(C)丘脑(D)脑干 13.多血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1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15.全色盲的人似乎也能辨认颜色 他们依据的线索是( )。 (A)色调(B)明度(C)波长(D)饱和度 16.下丘脑是( )。 (A)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17、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 )中枢。 (A)视觉性言语(B)言语运动(C)书写性言语(D)言语听觉 18.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19.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 (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记忆顺序效应 20.人大脑皮质中威尔尼克区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 )。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三级基础知识历年试题集锦

《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2012年5月 26、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差额最小化 C.效用最大化 D.差额最大化 【答案】A(基础知识P2) 【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7、()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 B.国民净收入 C.总供给 D.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C(基础知识P18) 【解析】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86、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的完善和推广。 A.收入保障制度 B.绩效考核制度

C.薪酬管理制度 D.社会保险制度 E.企业养老保险计划 【答案】AE(基础知识P6) 【解析】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保障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的完善和推广。 87、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主要包括()。 A.劳动力供给量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工会权利义务 【答案】BDE(基础知识P24) 【解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2012年11月 26、()模型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A.收支循环 B.支出循环 C.供需循环 D.收入循环 【答案】D(基础知识P2)

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要点概论

第一章 1.电话交换网进行数据通信有两个主要缺点: ●通信线路资源的利用率低。 ●电路交换的方式不够灵活。 2.分组交换网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 3.1974年,IBM公司提出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这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是按照分层的方法制定的。 4.为了使世界上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能够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国际标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分布式处理 6. 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X.25分组交换网 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网 光以太网技术等 7.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8.早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第二章 1.数据通信的任务是传输二进制代码的比特序列,而不需要解释代码所表示的内容。 2.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比特编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3.字符分为图形字符与控制字符两类。 4.与文本、图形信息传输相比较,语音、图像信息传输要求数据通信系统具有高速率与低延时的特性; 5.传输介质主要类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 6.移动通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无线通信 微波通信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五上午第五节)授课地点永登一中微机室 授课班级高一13班授课教师李祖全 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开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协议等。 2、了解Internet的应用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任务驱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3、分层教学法4、赏识教育法 教学重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材泰山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材分析《网络基础知识》是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及任务驱动的方式了解网络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网络的相关知识及Internet的相关知识两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上学期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网络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大家都能够完成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