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常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异常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异常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异常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亚洲与非洲地区的高发肿瘤,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指标中仍主要依赖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然而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肝细胞都分泌AFP,仍有30%~40%左右的患者(特别是小肝癌)AFP呈阴性或低浓度。肝癌的理想标志物,应存在于肝癌患者血清中,具有高度敏感性,而不存在于其他肿瘤,没有假阳性,能用于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及估价手术切除的完全程度和复发的早期发现,并能很快从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出来。因此,联合AFP等多种肿瘤标志物发现早期肝癌已经成为当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几种主要TM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1 甲胎蛋白 AFP作为肝癌标记物的价值已得到公认,通过它的检测发现和诊断,为肝癌早期诊断和肝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但是,AFP检测方法在肝癌诊断中也有其限制。最大限制是约有30%~40%肝癌患者血中AFP值在正常范围内,其AFP检查阴性,因而早期诊断还需要其他肝癌辅助诊断手段。另外,在AFP呈阳性肝癌中,与肝炎、肝硬化等活动期鉴别也非易事。就总体而言,AFP 浓度高低与肿瘤大小和预后相关,但就个体而言,AFP值低不一定是肿瘤小和预后良好,还要和一些引起AFP升高的其他疾病鉴别。 2 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HS GGT)、GGTmRNAH亚型 肝癌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升高,但特异性较差,大多数良性肝、胆、胰疾病患者GGT活性也可增高。应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可将GGT分成1~12条区带,其中Ⅱ、Ⅰ′ 、Ⅱ′被称为肝癌特异性 GGT(HS GGT)。对AFP假阴性肝癌(<50μg/L)和小肝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4.0%,78.6%(AFP仅为50%)。与AFP浓度或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1]。 3 异常凝血酶原 异常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前体,不能转化为具有凝血活性的凝血酶原而释放入血。其结构N端氨基酸未羧化,失去酶活性,肝癌时肿瘤丧失羧基酶基因表达。1999年日本Nomura采用新的免疫电子化学发光测定技术,提高了异常凝血酶原的检出率。但是,敏感性较差。 4 αL岩藻糖苷酶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其对早期肝癌诊断的特异性达82.6%(AFP 68.6%)[2],国内外均有学

例文: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王庆高广西中医学院2001级研究生(专业、学号)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病隐慝,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被称为“癌中之王”。当前,对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要措施,但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常不适于根治性切除。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药性缓和,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能提高早、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本文就近5年来中医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 目前研究者对肝癌辨治的认识不尽相同,迄今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肝癌基本证型和治疗法则。李永健等[1]统计近20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肝癌辨证分型,进行多组间 2检验,结果2492例肝癌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①气滞血瘀型;②肝郁脾虚型;③肝肾阴虚型;④肝郁气滞型;⑤脾胃虚型;而肝胆湿热型、湿热内蕴型亦为肝癌证型中常见证型。王榕平等[2]辨证分析了117例肝癌患者,归纳出肝癌的临床四大证型为脾气虚型、肝气郁结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而以肝气郁结型和肝郁脾虚型为主,约占临床患者的98.2%。 由于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不同,临床疗效报道也各异。段平等[3]分3型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1例,肝郁脾虚、瘀毒不化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抗癌之法,方取四逆散合白蛇六味汤加味(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白英、蛇莓、丹参、郁金、当归等);脾肾双亏、毒瘀互结型治以健脾补肾、养气血、解毒化瘀抗癌之法,方取四君子汤加味(黄芪、党参、云苓、白术、土茯苓、莪术、山茱萸、枸杞、桑寄生、白花蛇舌草、生地黄、当归等);热毒蕴结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利胆之法,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青皮、白英、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茵陈等);结果生存期平均8.6个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半年、1年及2~5年生存率分别为31.3%、9.5%、4.8%。熊墨年[4]分4型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七叶一枝花15g,八月札12g,白术10g,黄芪30g,牡丹皮10g,炒莱菔子15g);气滞血瘀型用自拟化瘀消瘤汤(芍药10g,三棱10g,莪术10g,郁金10g,佛手10g,水红花子10g, 1

2019年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2016年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回顾了一下2016年的肝癌研究进展,总结如下。流行病学在美国,肝癌是唯一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的恶性肿瘤。为此,美国NIH预测了现在至2030年期间美国肝癌的发病情况。基于2000年至2012年的肝癌发病特征,研究者发现,目前肝癌发病人数上升的主要在于1959年之前出生的人群的贡献,而在1960-1969年出生的人群中,肝癌的发病率已经在下降。基于不同人种的肝癌发病率变化趋势,整体而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2030年之前,肝癌的发病率还是会继续上升。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包括我国在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是确定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优先性的依据。在2016年年初,OPTN/UNOS更新了MELD评分的计算方式,将患者的血清钠水平纳入了新的评分系统,被称为MELD-Na。MELD-Na是在原有的MELD 评分(MELD(i))基础上进一步计算,计算公式是:MELD-Na = MELD(i) + ×(137-Na)–[×MELD(i)×(137-Na)]。如果血清钠低于125 mmol/L,则被设定为125;如果高于137则被设定为137。根据美国和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伴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已属晚期,不适合接受手术等根治性治疗手段。但这观念一直受到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学者的挑战。来自日本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部分伴有门脉癌栓

的患者接受手术依然有意义。6,474名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纳入了该研究,其中2,093例接受了肝切除手术,4,381例接受了其他治疗。经过匹配分析,肝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较长(年vs 年,P除非癌栓已经侵犯了门脉主干,否则还应该积极争取手术。中期肝癌的介入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简称介入)是中期肝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对于这部分患者,进一步提高介入的疗效是研究者探索的热点。在一项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中,相比较传统的介入方式,使用阿霉素洗脱微球未显示出优势。该研究对比了使用普通微球或阿霉素(150 mg)洗脱的微球进行栓塞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一共募集了101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副作用和疗效均没有显著差别。主要终点方面,两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和%,次要终点方面,包括无进展生存期(月vs 月,P=)和总体生存期(月vs 月,P=)都没有显著差别。此外,在介入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亦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副作用。索拉菲尼则是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药物治疗,将索拉菲尼的适应证扩大至中期肝癌,与介入联用,则不能进一步提高介入的疗效。在今年年初公布的SPACE研究已经已经得到了这一结论。这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研究,中国大陆也有两个中心参与其中。介入治疗使用的阿霉素洗脱的微球,所入组的患者是中期的多发肝癌患者,这些患者无大血管癌栓或肝外转移。研

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炎症密切相关。在我国,肝癌患者中约大多数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病史;在欧美及日本,肝癌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本文总结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多种炎症介质对肝癌发生、转移的促进机制,通过阻断相关炎症介质作用,探索出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减少复发、转移的新治疗途径。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及死亡病例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4%。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与炎症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炎症在肝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1][2]。本文就原发性肝癌与炎症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概述 Rudolph Virchow[3]第一次提出炎症在恶性肿瘤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认为慢性炎症可促进肿瘤的生长;随后Wiemann B[4]证明:通过给患者注射化脓性链球菌和粘质沙雷菌引起的急性炎症可使部分患者的恶性肿瘤退化。目前炎症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炎症是导致肿瘤发生或促进肿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约20%的恶性肿瘤由炎症诱发或促进[1] [2] [5]。炎症与肿瘤发展的多个环节相关,包括肿瘤细胞形成、进展、逃逸、增生、浸润、血管生成、转移。炎症引起恶性肿瘤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炎症发生后,炎性细胞在迁入炎症部位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氮物质,而且在慢性炎症过程中,内生抗氧化机制的抑制作用也可以产生超负荷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诱导DNA损伤,破坏增生细胞的基因稳定性,最终在炎症和活性物质的反复破坏下,细胞基因改变,包括点突变、基因缺失、基因重组[6]。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明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欧美及日本,肝癌主要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酒精性肝病有关。肝癌与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的关系,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部分机制已经阐明。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可以整合插入宿主基因组,改变宿主体细胞基因的表达,导致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改变,从而转化为肝癌细胞[7];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链RNA病毒,可以和多种细胞蛋白作用,促进肝细胞向肝癌细胞转化[8];酒精性肝病诱导肝癌形成过程中,酒精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或乙醇代谢产生的反应性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物直接造成DNA损伤[9]。原发性肝癌通常发生在慢性肝损伤的基础上,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这些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慢性肝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肝硬化的发展,并且激活了肝细胞的再生能力[10]。肝脏的修复机制若被短暂的激活,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迅速恢复,修复机制的持续激活可促进肝癌的形成和发展,肝炎病毒感染和长期饮酒可激活先天性免疫功能,维持持久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肝癌的形成和发展[11]。 目前研究已证明,在炎症与癌症的关系中,许多炎症介质具有重要作用。炎症介质产生于炎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由肿瘤细胞产生,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炎症介质包括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补体系统。. 原发性肝癌与Cox-2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又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是一种完整的膜结合蛋白,至少有三种形式:Cox-1位于内质网,属于结构型基因,多种正常组织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杨学刚1综述 许国辉2,吴 戈2审校 (1.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四川成都610041 ) 【摘要】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高诊断率,早期治疗肝癌对其预后尤为重要,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特点: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甲胎蛋白水平高,发病与(HCV或HB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方法有:甲胎蛋白检测是定性诊断的最佳标志物;B超是最常用方法;螺旋CT、磁共振扫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肝动脉灌注指数有可能成为诊断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指标;超顺磁性氧化铁比Gd-DTPA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MR检出小肝癌有一定优势;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与穿刺细胞学已成为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 CT/灌注成像【中图分类号】 R 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DOI:10.3969/j .issn.1672-3511.2012.07.080 通讯作者: 许国辉,E-mail:XGH0913@hotmail.com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高达百万人。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患者的55%, 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 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1] 。目前关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国内外无统一的年龄上限标准。在日本采用40岁为青年人肝癌的年龄上限, 主要由于日本肝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接近70岁[2]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好发年龄 段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这里采用40岁为青年人肝癌年龄上限。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一般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3] 。青年 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目前没有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是根据不同时期青年原发性肝癌所占肝癌总的百分比估计,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日趋增高,故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延长青年患者生存时间尤为重要。本文将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1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特点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无特异临床表现,与中老年人相比,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进展快,易漏诊、误诊,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目前认为,青年男性易患原发性肝癌是因为男性易感性高、遗传和后天获得因素不同以及暴露于致癌因素机会多。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与(HCV或HB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HCV病毒感染是西方国家终末期肝病的首位原因,HCV的核心和NS5A蛋白具备转录活性,可下调p53的功能;在细胞凋亡方面还有明显作用,可诱导HCV感染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已发现HCV核心 转基因鼠可发生肝癌[4] 。HBV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关系已有 众多的阐述,虽然它不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直接原因,但却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肝癌患者常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有文献报道,青年人(<40岁)肝癌组HBV感染阳性率达90.6%,显著高于老年人肝癌组41.37%(P<0.01)。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以巨块型和弥漫型多见,肿瘤易侵犯肝内门静 脉而发生癌栓[3] 。血清甲胎蛋白(AFP) 已是公认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记物,有研究表明,AFP具有促进肝癌细胞p53、c-fos、c-j un、N-ras等原癌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DNA合成,直接刺激肝癌细胞的增殖的功能[5] ;另外,AFP还能通过诱导 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以及降低肝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表达,最终导致肝癌细胞的逃避机体免疫监 视[6] 。故青年人血清AFP值越高, 提示肝癌恶性程度就越高,也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一个原因。2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2.1 免疫学诊断 甲胎蛋白(AFP)目前是原发性肝癌定性诊断的最佳标志物。文献报道,AFP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阳性 率76.7%[7] 。并非所有的肝癌细胞都分泌A FP,有3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值在正常水平, 甚至包括晚期肝癌[8] 。AFP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AFP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提高了低浓度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率。AFP异质体分为AFP-L1、AFP-L2和AFP-L3,其中AFP-L3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血清中的AFP-L3水平随着肝细胞癌的生长成线性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很高 的特异性,即使是处于早期的肝细胞癌也能产生AFP-L 3[9] 。丁贤等人研究表明AFP-L3用于肝癌诊断不受AFP≥400μ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的限制,如果患者血清中总AFP只有轻微升高,而AFP-L 3所占比例超过10%,就提示肝癌发生的可能性较大[10] 。AFP异质体检测方法操作繁琐, 精确度要求高,至今未在临床中推广。多种肝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有利于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报道,AFP,γ-GTⅡ,AAT及ALP-I联合检测,肝癌的阳性率为98.0%,以AFU及γ -GTⅡ及AAT联合诊断肝癌的阳性率91.7%[11] 。随着基因 组、蛋白组等组学研究进展,有学者用组学“标签”进行肝癌的早期诊断,而这些“标签”的应用价值尚需通过临床随机研究的 证实[ 12] 。2.2 影像学诊断 2.2.1 B超检查 B超检查具有无创、廉价、可重复性使用和对病人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B超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 ·2141·西部医学2012年7月第24卷第7期 Med J West China,July  2012,Vol.24,No.7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展望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展望 摘要】肝癌患者需要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式,而近年来免疫治疗由于其自身 优势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已经开展了一些免疫治疗的相关实验,这些建立在免疫基础上的临床实验显示免疫治疗方式能提升肝癌患者特异性免疫 应答,具有延长肝癌患者生命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讨论肝癌免疫治疗的研 究进展与展望,为充分肝癌免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临床展望 0.引言 就当前而言,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恶性肿瘤,我国则是肝癌大国。所以,临床需要加强对肝癌治疗的研究,促进肝癌治疗效果提高。近年来, 肝癌免疫治疗方式赢得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其对于肝癌疾病 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也同时也推动了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基于此, 加强对肝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和临床展望进行探讨尤为必要。 1.肝癌免疫在肝癌疾病中的作用 就当前而言,社会对生物免疫治疗肿瘤寄予厚望,认为生物免疫治疗是彻底 治愈恶性肿瘤的关键,其在治疗实体恶性肿瘤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治疗效果[1]。但从肝癌免疫治疗方面来看,免疫治疗仍然没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目前用于肝 癌免疫治疗的相关药物仍比较稀少,其种类不够丰富。同时,社会对肝癌免疫治 疗肝癌疾病的研究比较上,可供研究的临床试验数量有待提升。对其原因进行深 入分析,其主要是因为肝脏具有特殊的免疫抑制状态,难以找到比较有效的抗原 靶点[2]。在深入地对肝癌免疫治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免疫系统会影响患者 肝癌的发生以及发展,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觑。所以,相关人员将加大对免疫治疗 的研究,分析人体对肝癌免疫调控机制的作用效果,并开展更多地与肝癌免疫机 制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在研究中寻找新型的肝癌特异性抗原靶点,促使肝癌疫苗 以及肝癌免疫治疗方式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充分地应用。 2.肝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2.1肝癌免疫在主动免疫中的研究 充分借助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诱发机体产生一些特异性免疫,主动地对肿 瘤细胞进行杀伤,这一过程被称为主动免疫[3]。树突状主动细胞免疫、异种重组 甲胎蛋白疫苗和肿瘤细胞疫苗均属于主动免疫的类型。下面详细分析这几种疫苗 类型。 2.1.1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相关研究 树突状细胞在人体中的功能最强,该细胞的最大作用是对静息T细胞进行有 效激活。因为肿瘤患者缺少树突状细胞疫苗,其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不能有效地激发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所以在患者体外进行树突状细胞功能性 诱导显得非常有必要,其有助于主动免疫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当前而言,实 验室通常会采用细胞因子、肿瘤细胞负荷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热体克蛋白等方式 制作DC疫苗,再将这些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重输入到输体中。通过这样的方 式增强机体对肿瘤免疫的排斥力[4]。在肝癌表达率众,黑色素瘤基因的表达了甚 至到了80%的范围,这能被视为免疫治疗的攻击靶点。吴鸣宇采用多肤负载树突 状细胞在患者体内诱导出具有高特异性的抗癌免疫应答。早在20世纪90年代, 国内外研究学者就加强了对肿瘤睾丸抗原的研究,并发现了肿瘤特异性抗原[5]。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肝 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栓塞、射频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等。放化疗最大的缺点是无特异性杀伤作用,副作用大,易对机体造成继发性损伤,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只能解决局部问题, 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免疫逃逸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打破免疫耐受,激活肿瘤的杀伤功能是肿瘤免疫 治疗的主要方向。目前,肝癌的免疫治疗有多种策略。 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指利用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主 动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肝癌的主动免疫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和 异种重组甲胎蛋白疫苗。 1.1树突状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最重要的功能是激活静息T细胞。由于许多肿瘤患者缺乏功能性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在体外诱导功能性DC对于主动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实验 都是利用细胞因子或转录因子激活,或热休克蛋白和肿瘤细胞负载DC制备DC疫苗,然后将这些致敏DC疫苗回流体内,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肿瘤免疫排斥反应。MAGE-1在肝癌中的表达率高达80%,提示MAGE-1可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点。吴鸣宇等MAGE-1肽负载DC体外诱导高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肿瘤睾丸抗原(Tumor testis antigen,CT)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除 睾丸外,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NY-ESO-1是CT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抗原。结果表明,NY-ES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30%-40%)。张文敏等。用原核表达纯化的NY-ESO-1蛋白肽攻击DC,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肽刺激DC可 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CTL的产生。 1.2 甲胎蛋白(AFP)多肽疫苗 AFP不仅是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而且是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甲胎 蛋白多肽疫苗是一种刺激肝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巴特菲尔德等人。报道10 例Ⅲ-Ⅳ期肝癌患者用甲胎蛋白肽休克DC疫苗治疗。6例AFP特异性T细胞增多,6例AFP特异性T细胞合成IFN-γ的比例增加。提示AFP靶向疫苗具有免疫活性。 1.3 肝癌肿瘤疫苗 肝癌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处理,改变或消除自身或同种肝癌 细胞的致瘤性,保持免疫原性,输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Yang 等人。结果表明,H22全细胞疫苗可诱导肝癌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明显延 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过继免疫治疗 ATT是一种将具有抗瘤活性的免疫细胞诸如:LAK、TIL、CTL细胞、细 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转移给肿瘤患者的被动免疫治疗方法.

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最终版本)

原发性肝癌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人,尤其以亚太地区居多,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1]。我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及遗传学的进展, 普遍认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包括外环境致癌因素( 病毒、寄生虫、饮水污染、烟酒、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自身遗传因素相关。现将近年来有关原发性肝癌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分子靶向药物的选择性高,不易发生耐药,同时安全性优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选择针对性的阻断剂,有效地干预受该标志性分子调控和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的效果[3]。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口服的有活性的多激酶抑制剂,具有对抗酪氨酸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4]。因而,这种药物可以靶向两个主要通道,通过阻止血管生成和通过阻止Ras/MAPK激活细胞增殖来阻止肝癌形成。临床前研究显示在HCC异种移植模型中其表现出抗肿瘤活性[5]。137例晚期HCC患者的n期临床试验显示索拉非尼可使35%患者的病情稳定持续达4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部分应答率低于10%。有趣的是,有Ras/MAPKK 途径激活的患者可存活178d,未激活者仅存活46d%。 2.射频、介入治疗 RFA 系统由射频发生器、电极针、中性电极板及患者一起构成的闭合循环环路,在影像技术导引下将射频电极插入PHC组织,通过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局部组织中离子振动,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增高使肿瘤组织迅速发生凝固性坏死,直接原位杀死肿瘤细胞。①直径≤3cm的小肝癌,RFA可以取代手术切除成为首选治疗。Livragh进行的[6]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比较了小肝癌经皮RFA与手术肝切除的1、3、5年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发现手术切除并不优于RFA,而RFA 治疗的创伤、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优于手术切除者,认为小肝癌应优先选择RFA。TACE是晚期原发性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组织学发现仅有20%-50%的病例在TACE术后肿瘤呈完全坏死,绝大部分在肿瘤周边、肿瘤包膜下及包膜内显微镜下可见存活的肝癌细胞。而且TACE对大部分门静脉

最新我国肝癌临床研究进展回顾汇总

2006年我国肝癌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2006年我国肝癌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2007-3-14 9:18:59 [沈锋]今日访问/总访问:1|200 过去的一年里,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了一定发展,下面就2006年我国肝癌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诊断 由于肝癌发病具有隐匿性,导致临床上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届中晚期,很多病人因此而丧失了外科治疗机会,所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的诊断目前仍以甲胎蛋白+B超/螺旋CT/磁共振成像等为主,介入放射技术以及核素显像等检查手段也在推广使用,目前已能诊断出<1.0 cm的肝内病变。对小肝癌施行声诺维超声造影,注射造影剂后80%左右呈典型的“快进快出”现象。 外科治疗 肝癌二期切除和复发后的再切除以及继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已成为肝癌外科治疗的成熟模式。肝癌肝移植也在我国多个中心开展,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抗复发治疗等研究正在进行。 1. 肝癌的肝脏部分切除术 ①对常规肝切除术难以切除的巨大肝癌,采取离断肝脏再分离肝脏周围韧带的“逆行肝切除术”,越来越受到肝脏外科医师的重视。对于治疗效果,肿瘤恶性进展的关键阶段——癌肝微小静脉浸润是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小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应尽早切除肿瘤及受累的胆管,清除癌栓。对于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则可行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肝癌并在肝断面门静脉取除癌栓,术中行肝切除+门静脉取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生物治疗,或者术后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尚不确定。

原发性肝癌病理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

原发性肝癌病理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 关键词:肝癌病理流行病学肝癌病理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肝癌病理的学科,其为肝癌病因和防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就世界而言,不论是肝癌高发或低发国家,在尸检中肝癌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1-4〕。 一、病因意义世界各地肝癌周围肝组织的HBsAg阳性率差异甚大,德国9.52%、苏格兰9.88%、美国35.5%、泰国44.4%、日本55.2%、香港57.8%、新加坡74%、中国大陆80.2%、中国台湾85.7%和印度94%。尽管资料来源和检测方法敏感性的不同,影响非癌肝组织的HBsAg检出率,但至少就一个侧面了解世界各地肝癌与HBV相关性强度并不一致,甚至差距很大。德国、苏格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显示HBV以外的病因更为重要〔2〕。 肝癌中p53基因的突变热点,即在249密码的第三碱基上G∶T→T∶A 颠换,导致精氨酸→丝氨酸的变化。这与黄曲霉素B1(AFB1)引起动物实验的突变位置一致,间接支持了其致癌作用〔5〕。邓卓霖〔6〕等研究广西AFB1高、中、低暴露区的HCC标本,发现p53基因突变热点分别为67%、60%和10%。国内外研究表明,除中国大陆和南非AFB1高暴露区外,在肝细胞癌(HCC)中极少见有p53突变热点。世界各地肝癌p53突变热点依次为:启东8/16例和13/25例、莫桑比克3/10例、重庆6/28例、美国4/37例、台湾3/38例、泰国1/15例、欧洲1/20例,而北京、日本、新加坡〔9〕和英国均未见突变热点。

Ozturk等〔7〕从14个不同国家收集的标本,其中包括北美、欧洲、中东和日本等95例HCC均未发现突变热点。以上资料提示除个别地区外,AFB1可能不是肝癌的重要病因。 二、肝硬化与肝癌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地区肝硬化合并肝癌率有显著差别。其中低发区较高发区为低;如低发区的美国、德国和英国分别为5%、9.1%和12.3%;而高发区的乌干达、南非、香港、日本和我国大陆分别高达19%、44%、47%、55%和55.9%,以上结果提示在高发区的肝硬化癌变机会比低发区高得多。近来肝硬化并发肝癌率迅速增加。Tana-ka对日本582例肝硬化病人随访26年表明,肝癌发生率从32%增至55%;在意大利25年中从8%增至27%。其增加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检测HCC技术进展,肝硬化病人生存期延长致使暴露于致癌物的机会增加等有关。日本尸检表明,六十年代初HCC和单纯肝硬化病例数相似,而现在HCC病例的远超过肝硬化。过去并发HCC占全部尸检肝硬化的20~40%,现在约为80%,在意大利北部和美国,尸体解剖中观察到相似增高的倾向。日本的许多研究显示,所有随访的肝硬化患者中,HCC的年发生率在6%以上。最近意大利北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平均随访33个月中417例肝硬化患者(62%为病毒性)发生HCC29例(7%)。世界各国肝硬化并发肝癌率不尽相同。欧美地区肝硬化发病率高而肝癌发病率低,这可能与肝硬化类型有关。全国肝癌病理协作组报道73.6%伴发大结节型肝硬化,而大结节肝硬化中肝癌发现率为73.4%,提示肝癌与大结节型肝硬化密切相关,而低发区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