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渠”义考释与“水到渠成”歧解研究

“渠”义考释与“水到渠成”歧解研究

“渠”义考释与“水到渠成”歧解研究
“渠”义考释与“水到渠成”歧解研究

“渠”义考释与“水到渠成”歧解研究

陈昌春1,2李久生2许晗之3王腊春1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处

作者简介:陈昌春,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博士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李久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腊春:南京大学教授地理与海洋学院教授;许晗之:高级工程师

摘要:渠作为人工开凿的水道,一直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千年来,在“水到渠成”的释义与理解上一直存在误读或歧解,相应地也波及了对于“渠”义的正确理解。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与当代书面释义及社会认知,对“水到渠成”的含义分歧进行了长历时、多视角的剖析,通过跨学科的集成探索,指出了当前各类辞书在“水到渠成”释义上亟待明确或纠正。为澄清“水到渠成”本源意蕴,创设“渠槽”概念,有效地界定与明确了众说纷纭的“水到渠成”本义。

关键词:水利渠槽水到渠成考释歧解

一、引言

2011年1月29日国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21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地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渠”作为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水利的重要基础,对于国家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渠”的认知存在明显分歧,尽管“渠”意释义多年来几乎未发生变化,但绝大多数字词典释义与常规理解使社会对“水到渠成”以及“渠”形成了误读。

“水到渠成”一语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使用人群与范围非常广泛,字词典的主流释义为“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主要用于比喻“一旦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成功”。字词典的释义偏差以及公众观念上对于“水到渠成”的误解造成了公众的困惑。一种比较典型的理解是“自然界中的流水常常有着不可估量的能量,流水巨大的能量,可以冲倒一切堤坝阻碍使之成为渠,汹涌磅礴流水的巨大能量是无法阻挡的。一句话,流水可以把任何地方冲成渠。”1

有关怀疑性、猜测性文字也时有可见。下面列举一些实例:

1吴瑜章在所著《渠成,水自到》中称,渐渐地领悟到“‘水到渠成’未必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或者换一句话说,‘水到渠成’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在2000年,我对“水到渠成”的理解,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渠成,水自到’。”2

2吴蔚在所著《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中说:“按照逻辑规律,通常是先挖渠后引水。一切的渠道事先挖好。”3

3 侯应南在一篇短文中说:“年轻时, 把水到渠成这句成语理解为“水一到就会成渠”,那是自然而然, 不须预虑的事。及到年老才省悟到, 若把水到渠成误会为坐待时机, 那就很糟了。”4

依群等称:“一锹一锹地挖,挖到最后一锹,渠便成了,渠成的标志是水流过来了。”5通过以上几条实例可以看出,在“水到渠成”的理解上明显存有不同的声音。此外,在因特网与有关传媒中不时听闻困惑的声音,“渠成水到”的表达并不鲜见。6

1看牛娃:《水到渠成还是渠到水成》,《东方财富网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1c13343929.html,/kanniuwa99,2010-06-26 2吴瑜章:《渠成,水自到》,中信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IX-X页

3吴蔚:《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05页

4侯应南:《“水到渠成”新悟》,国土资源成人教育,2001 年第5 期

5依群、成就:水到渠成始知耑,美术之友,2002年第2期

6曹聚:“水到渠成”和“渠成水到”—谈监理工程师的任务和工作方法,建设监理,1996第3期

再从水利工程科学理论与水利建设的实践看,先造渠后引水是水利部门工作的题中之义,这在历代庆祝开渠成功的水利类文献中屡见不鲜。之所以多年未见水利人士对于当前释义提出明显异议,不排除部分水利人士可能将成语“水到渠成”看成艺术加工与夸张。

由上述可以看出,似乎已成定论的成语“水到渠成”的主流辞书的释义与大众理解存在明显的歧读,“水到渠成”的社会认知存在明显的混乱。

本文通过详细考证与合理性分析,对“渠”义进行溯源及开展“水到渠成”歧解研究,对各类辞书释义与社会观念进行纠偏,明确指出只有一个真相,既增强了人们对水利建设的理解,也消除了公众心头的困惑,统一了对于“水到渠成”的认识。

二、渠及“水到渠成”的用例

(一)“渠”的用例

1《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氵侵)。”7

2《史记?河渠书》:“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8

3(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强。”9

4(宋)范成大《秦淮》诗:“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10

5 赵树理《求雨》:“要是开成了这条渠,以后就再不会受旱灾的威胁了!”11

(二)“水到渠成”的出处与用例

关于“水到渠成”的最早出处,据现有文献,首见于《景德传灯录》,现列出一些典型的用例:

1(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光涌禅师》:“师放下拂子,叉手。(僧)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12

2(宋)苏轼《答秦太虚书》:“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13

3(宋)苏轼《与郑靖老》二首之二:“公欲相从于溪山间,想是真诚之愿,水到渠成,亦不须预虑也。”14

4(宋)朱熹《答路德章书》:“所喻水到渠成之说,意思毕竟在渠上,未放水东流时,已先作屈曲准备了矣。”15

5(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六首之三:“学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16

6(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李子髯》:“大抵世上无难为的事,只胡乱做将去,7(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史记(简化字本),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9年1月版,第1196页

8(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史记(简化字本),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9年1月版,第1197页

9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第1版,第464页

10(宋)范成大:《《秦淮》诗,《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页。范成大在此诗序中说:“世传始皇东巡,自江乘渡,望气者以为金陵有天子气,乃凿长冈引潮水入焉,号曰秦淮。”

11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第1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第332页。

12(宋)释道原著:《景德传灯录》,四川: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发行,2000年1月第1版,第216页

13(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上),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1版,第368页

14(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下),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1版,第105页

15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3册,第2561页

16(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六首,《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6页

自有水到渠成日子。”17

7(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但其会合之故,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18

8(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这做诗一事原不是好事,弟于此道,吃了二十年的苦,才得这水到渠成地位。”19

三、“渠”义探源及各类辞书的释义

为了研究“水到渠成”的正解,必须先探讨“渠”的本义。通过检索各类汉语辞书发现,除《说文解字》及直接复述《说文解字》释义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外,诸多字词典都明确地指出“渠”为人工开凿水道。《说文解字》用字由于特别简短,仅称“水所居”,但结合用例判断,应指“人工水道”。

关于“渠”的出处,《汉字源流字典》称,构造上属于形声字、篆文从水,最初唯一的本义是“人工开凿的壕沟”,释义取自《说文》。20袁仲一等在《秦文字类编》中指出,在秦陶、秦简中已可见此字。21

现将“渠”与水有关的释义列举如下:

1、渠,水所居。

(1)《说文解字·水部》,中国书店出版,1989年1月第1版,说文十一上。

(2)《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581页。

(3)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出版,1978年10月第1版,根据中华书局1935年本重印,第121页。

(4)《中文大辞典》,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林尹、高明主编,中国文化书院出版部,民国五十七年八月,第19册第446页。释为:水所居也。人工开凿之沟也。22(5)《大辞典》,本局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第2707页。释为:水停积的地方。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2、人工开凿的水道。

(1)《说文解字句读》,(清)王筠,“河者,天生之;渠者,人凿之。”,《说文句读》,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第3册,1983年11月第1版,第451页。

(2)《辞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7月第1版,第1840页。

(3) 《辞海》,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537页。

(4)《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第605页。

(5)《古汉语大词典》,徐复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582页。(6)《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第1287页。

(7)《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645页;

17(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李子髯》,《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第241页

18(清)李渔:《大收煞》,《闲情偶寄》,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407页

19(清)夏敬渠著:《野叟曝言》(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83页

20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660页

21袁仲一等:《秦文字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480页

22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文化书院出版部,民国五十七年八月,第19册第446页。

(8)《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310页。

(9)《现代汉语大词典》,阮智富、郭忠新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521页。

(10)《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第1037页。

(11)《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1127页。

(12)《汉字古今义合解》,许威汉、陈秋祥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711页。

3沟渠,濠沟,护城河。

(1)《辞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7月第1版,第1840页。《辞源》列例:“《国语·晋语》: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

(2)《古代汉语词典》,迟铎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827页。该词典列例:“《国语·晋语》: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把景霍山作为城,把汾河、黄河、涑河、浍河作为护城河。”

(3)《古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第1287页

由以上有关字词的释义可以看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与水道相关的“渠”的含义有几种,但最主要或最基本的涵义是“人工开凿的水道”。《说文解字》的解释过于简略,单纯从“水所居”看不出是自然还是人工所为,需要结合实际用例判别。

四、“水到渠成”在各类辞书中的释义

通过上述“渠”的释义与用例可以看出,对于“渠”,几乎一致地认为指“人工开凿的水道”。虽然有部分辞书罗列了一些其它含义,但它们在实际用例上与“人工开凿的水道”能够很好地加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水到渠成”在各类辞书中的释义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不是所有辞书都显性地存在不妥之处,少数工具书语焉不详,不提本义,只讲比喻义。下面我们分项探讨。

(一)“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论(where water flows,a channnel is formed)

1《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1278页;

2《中华成语辞海》,刘万国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1121页;

3《实用成语词典》,常晓帆编,知识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第414页

4《当代汉语词典》,李国炎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24页

5《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商务印书馆,1989年9月第2版,第922页

6《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宋永培等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705页

7《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吴景荣、程镇球主编,2000年8月第1版,第1444页,Where water flows,a channnel is formed。

(二)“水一流到,渠道就自然形成”论(When water flows[comes],a channnel is formed)

关于这一种观点,《成语词典》除了释为“水一流到,就会形成渠道”外,还称亦作“水到成渠”,目前仅见此一例23。

1《辞海》,第6版,夏征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4338页;

2《汉语成语辞海》,朱祖延主编,武汉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293页;

3《中国成语大辞典》,王涛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180页;

4《成语分类应用词典》,蔡向阳、孙栋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33页;

5《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修订本)》,韩省之主编,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511页

6《新版成语小词典》,陈璧耀主编,2000年12月第1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446页;

7《当代汉语词典(国际华语版)》,龚学胜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08年1月第1版,第1719页。

8 《汉英综合大辞典》,吴光华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When water flows[comes],a channnel is formed-sth.achieved without effort。第4362页9《现代汉英词典(新版)》,本书辞书部编,2001年7月第1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858页,When the water comes,a channnel is formed。

(三)回避本义,语焉不详

1《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第1714页;

2《汉大成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第1版,第753页;

3《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100页;

4《现代汉语大词典》,阮智富、郭忠新主编,2000年12月第1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412页。

这一类释义说明编者可能已经意识到“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论与水利建设的现实不符,但无法识别本义,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通常直接采用:“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对“水到渠成”进行释义。

此类释义比较含糊,回避正面解释。但其实是“水到后渠成”的翻版。因为渠道全然是人工建筑,与“自然趋势”无关。

(四)“渠已挖好,只等水一来就大功告成”论

现在介绍做了比较正确或接近真实解读的工具书。这也是截至目前,笔者仅发现的一本释义比较准确的词典。

水到渠成:渠,人工挖掘的水道。全句是说渠已挖好,只等水一来就大功告成。

这种正确释义仅见于《最新活用成语辞典》,《最新活用成语辞典》编辑委员会

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668页

尽管本辞典释义与其他字典有别,但仅能视作一家之说。因为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并没有简要简述理由,或略加以进一步说明与论证。

(五)“水到渠成”各类辞书释义的评述

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是:这不是选择题,没有两种解释,而是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第一种观点明显不妥;第二种观点比较模糊,绕开了关键问题“流到何处”,只用了时间层次上

23常州市教育局《成语词典》编写组编著,《成语词典》修订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782页

的“来到”,并突出“自然”,此种说法也显不妥;第三种观点采取回避做法,未表明态度。第4种表述比较接近真实情景。

尽管《最新活用成语辞典》的编者根据自身判断作了比较正确的解释,但因篇幅原因,未阐述所以然,难以服众。

在社会整体层面上,近千年来,自首见于《景德传灯录》之后,对于“水到渠成”的本义的理解实际上形成长期莫衷一是、迄今仍未改变的混乱局面。

五、“渠”的起源与“水到渠成”误读原因解析

(一)“渠”在中国古代水利开发中的起源

“渠”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人工水利设施,它是一个引水系统。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号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以“渠”闻名天下。渠除了表示人工开凿、用于航运的“运河”外,经常用来表示农业灌溉的引水渠道。作为灌溉引水系统,它的出现迟于作为农田排水设施的沟洫系统。

春秋时期,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虽已出现了农田灌溉的史实,但具体的灌溉工程未见于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可以稽考的灌溉工程只有南方的楚国兴建的芍陂。因此,楚国的芍陂是春秋时期灌溉工程的唯一代表。24郭元裕也指出:“公元前6世纪,楚国人民兴建了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城南),引蓄河水进行灌溉,这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世纪,魏国的西门豹治邺(今河北临漳)时,创建了引漳十二渠25”。据《史记·河渠书》记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又详细记录了西门豹发民开凿十二渠的经过。这些是我国古代凿渠引河水灌溉农田的早期记事。

(二)“水到处渠成”论的误读原因

1对“渠”专指“人工开凿的水道”认识不清。

熟悉渠道建设与作用的水利界人士与农民,对渠的理解是比较明确的。他们心目中的“水到渠成”与缺乏正确“渠”识的普通大众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然而,他们可能并不能肯定“渠”除了指“人工开凿的水道”之外,是否还可以用于表示自然河流。

“水到”、“渠成”孰先孰后?一般大众往往觉得望文生义即能明白。这还有问题?不是明摆的嘛!这也难怪,一般人分不清“河”与“渠”,渠、沟、河对普通人来讲可能都差不多。天上下雨地上流,水常流的地方便成了河,似乎也可水流成渠。

尽管各类辞书几乎众口一词地将“渠”释作“人工开凿的水道”,但遇到“水到渠成”似乎就成天然(自然)的了。比如,《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705页)在解释“水到渠成”时明显存在误解:它先将“渠”释为‘人工开凿的水沟’,但接着称,这里指天然的水道。”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理解偏差的原因是未能区分具体情境下“渠”是专指“人工水道”还是包括“天然水道”。少量字词典中明确标明“专指”,但涉及“水到渠成”时则无法自圆其说。实际上,“渠”从时空(历史与区域)两个方面看,只有“人工”渠道,没有“天然”之途。

2文言的简洁性与习惯语序定势的影响

由于古汉语的简略性、多解性,同样的语汇可能会可不同的解读。我们看到,尽管各类工具书对“水到渠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但依据现有的各类文献,自古迄今,“渠”的含义都是唯一的、不变的,历来都主要指人工开凿形成的水道,基本上没有“天然河道”的含义(除了先秦用于表示护城河的个别例子)。

24汪家伦等,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58页

25郭元裕:《农田水利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版,第2页

按中文常规语序和逻辑判断,似乎“水到渠成”是一个时间上分为前后的并列词组。“水到”在先似乎非常自然。难怪通常的字词典解释为: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从修辞学看,可能导致“水到渠成”误读,形式上近似的顺序结构成语有:水到鱼行、水滴石穿、瓜熟蒂落、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其实,在我国传统的修辞中,倒反修辞格也非鲜见。与“水到渠成”部分类似、时间上呈现倒序的倒反修辞格有:功败垂成、事败垂成。

其实,“水到渠成”真正的结构是一个复句的压缩:水流到人工开凿的水道之后,渠就形成或完成了。具体理由我们下面将详细探讨。

此外,《管子》中的“夫水激而流渠”对造成“水到渠成”的误解可能有一定影响。《故训汇纂》中将此句的“渠”误释为“水所居”就是一例26。《管子》的原文是:管子对曰:“可。夫水激而流渠,令疾而物重。先王理其号令之徐疾,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矣。”27孤立地看上句,确实易给人“水激而形成渠”的错觉。然而,联系先后两句看,此处的“渠”是指“遽、急”。28

3“渠”义认知上存在的三解是“水到渠成”误读的关键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现象或道理(地理作用或水利进程)变得莫衷一是、扑朔迷离呢?仔细推敲,“水到渠成”误读或歧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渠”的理解差异。关键在于:对“渠”义的理解实际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认知。从逻辑学来说,必须先界定概念,然后才能进行讨论,否则就可能犯偷换概念之错了。

(1)“渠”指“天然河流”

这是一种最习见、并为各类辞书的主流释义。这种解读的错误是认为“水冲成河”。

其他“二解”由渠的正解“人工开凿的水道”续分。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创新性地将辞书中对“渠”的单一释义拆分为实际上存在的二种解读(各类辞书将“渠”简单地释作“人工开凿的水道”,由于篇幅原因可能并无不妥,此处只是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即:渠在应用层面可以区分为:

(2)“无水的渠槽”(渠A)29

(3)“含水的水渠”(渠B)。

如此区分之后,就能清楚地看出:渠是人工开挖的渠槽与水流的合称,单纯渠槽不能称之为渠,获得水流之后,渠道才能算完成。

“水到渠成”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人工设计、开凿并建成渠A(时刻T1)之后,将上游或外部之水源接入或使之流进预先建造的渠槽内,形成水流(时刻T2)。

如此区分之后,表面上的矛盾就呈水落石出、涣然冰释之势。除去上述的错误理解外,合乎情理的“渠成”相应地就分为两种情形。

情形1.将“人工设计、开凿并建成渠A(时刻T1)”视为“渠成”,此时渠槽(渠A)中并无水量,只是一个干挖结束的渠底。

情形2. 将人工设计、开凿并建成渠A(时刻T1)之后,将上游或外部之水源接入或使之流进预先建造的渠槽内,形成水流(时刻T2)。将这种槽水合一的场面视作“渠成”,此时它实现了人们使水流入需水目的地的愿望。

情形1与情形2都是从时间上、逻辑上都是合理的,但哪一种更可取、更符合现实呢?我们认为,情形2是最合适的解答。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暂且避开“水到渠成”一语,而采用“槽成、水到、渠成”这一基本没有歧义的词组进行跨学科解读,下面进行跨学科、多维度的分析。

26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第1273页

27管子:《卷第二十三·地数第七十七》,《管子》,梁运华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11页

28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315页

29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的物体,凹下的部分叫槽。如河槽。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34页。

六、“槽成、水到、渠成”的的跨学科解读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除阅读各类文献外,并征求了不少人士的意见,发现大多数人将“水到渠成”理解为“水流成河”,为了有效地改变社会认知,强化对水利的正确认识,很有必要拨乱反正。

为了深入地认识与研究“水到渠成”的社会、经济背景,本文尝试从多学科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水到渠成”的歧解其实不单纯是一个语言问题,它涉及到水利学、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需要多学科综合集成式的探索。

王铭玉在《语言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观照》30一文中说:“语言与文化研究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在这个领域内, 延续三千年的人文思维模糊性引生了符号学应用的必要性,特殊的跨学科背景以及特殊的跨学科方法给语言与文化研究带来启示和影响。语言与文化研究要全面关注语言与各类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制度的相关关系。”符号学需要借助自然科学,词汇的准确解读也一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对于“水到渠成”的本义探讨也是非常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

渠可以分为运河与灌溉渠道。运河通常是由官方或地方士绅组织的比较大型的工程,我们在分析时侧重于分析灌溉渠道的各项特征。

(一)“槽成、水到、渠成”的地理学与水利学解读

“水到渠成”的当前释义明显违背了农业水利建设的现实进程。因此从地理学与水利学角度分析是有价值的。

自古以来,河流运输一直是重要的交通手段。就运河运用而论,一般可分三个方面:(1)利用天然河流运行;(2)开人工渠,引续天然河流;(3)渠化天然河流,提高水位、稳定水流。当然,天然河流运输是最省事的,然而天然河流并不见得通连。从治理水旱灾害、开展灌溉的角度看,也需要流路的畅通,以便于泄流或输送水流。在农田水利中,渠道(与“渠”基本同义)在农田水利中的全部系统可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5级。

表1人工渠道与天然河道差异一览表

人工渠道天然河道

人为设计、开凿,渠道线路比较稳定河流位置随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而变迁

坡度比较平缓与一致,落差比较小坡度可能多变

渠槽通常连续、平稳过渡河槽可能存在跌水

断面比较规整,大小比较一致断面变化不规则

可能发生一定淤积,通过维修保持稳定通常不断下切,或者冲淤可能不规则

流量、水位变化比较稳定流量、水位变化可能不规则

以自流为主,部分区域可能有提灌完全自流

1 天然河流形成的随机性、不确定性

有道是: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河水往往是飘忽不定的。河流往往由多次冲击而成,多次冲击也方向不定、力量未知。它的位置也是随机的,遵循水文学中随机水系布局理论。

在水系的发育过程中,大小不同河流的形成及相互交汇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为随30王铭玉:《语言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观照》,中国社会科学, 2011 年第3 期

机性,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31有人称“水到渠成”是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32完全是出于“水冲成河”的误解。

在渠道建设过程中,部分渠道是依托原有的天然水道进行渠化。虽然河可以经过渠化处理成为渠,渠废弃后可能成为干沟等,但通常不再称为渠。

2 渠道勘察、施工的规整性、确定性

(1)线路选址的科学性、计划性:

由于水的流动性有它的随意性,如果想要将水引到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必须先挖一条渠,让水按照渠的路线流动,用疏导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目的。

在渠道设计上,必须遵循水性向下流的原则。然而,如果完全顺着水性流,那么水就会顺着最容易流动的方向流(几何学中称,沿曲面上某点处的梯度方向),但它的流向并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实用方向。

因此,开渠之前必须事先筹划、详细规划(根据地质、土壤、田地、作物以及人财物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然后采取行动,使所开之渠能利用水性流动又能经一定的路径到目的地。为此,实地测量地形、计算开挖土石方量等是非常重要的。

(2)渠道坡度的平缓、一致性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秦朝因军事用途而开凿的运河—广西的灵渠。落差对于灵渠这条运河来说至关重要,直线型的渠道施工量小,但落差大,顺流而下的船速度难以控制,对于逆流而上的船,上陡坡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秦朝工程师将灵渠的南北渠道开成弯弯曲曲的形状(“S”形),降低渠道坡度。虽然工程量加大,但落差减少,水的流速减缓,行船变得很容易控制。33

可以引申的说,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如果修的水渠由于勘测、施工出错,头低尾高,那么就违反自然规律,水就不能沿着水渠到达目的地了。所修的水渠就不成功。

(二)“槽成、水到、渠成”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解读

1 开渠具有有明确的经济目标

渠存在明显的使用价值,渠的作用包括:漕运、引水灌溉,或行舟运粮等等。早期的“渠”不少是出于政治目的、经济目的而开凿的运河。后来因为灌溉需要,历时建渠、修渠不断。建渠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从根本上来说,水是最终、最高的追求目标,而不是渠。渠只是实现的途径。渠是投入,水才是收益。渠是一次性投资为主,而水则是细水长流。

来看一下建渠的目的:造渠引水是因为引远水以解近渴,有如当今的所谓“筑巢引凤”。如果水到在先,近水楼台,谁还会舍近求远、劳师动众去造渠呢?渠是人口增长、环境变化之下不得已的选择。

此外,渠道建设与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修建成的水渠,只有当水拥有一定的水量,并且能够沿着它从头流到尾的时候,才是一条成功的水渠。如果渠槽建成,但水不到,或到得太少,那就是渠不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称:“汉河东太守潘亻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也”(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3310页)

2 满足社会需要,带给人们欣喜

先建渠,后引水,这对于水利部门来说是正常工作。如果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水利部门将省多少气力。

无论从时间次序还是逻辑次序看,水都是农民追求的中心与终结目标。如果渠(槽)成而31芮孝芳:《水文学原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4-35页

32https://www.doczj.com/doc/1c13343929.html,/thread-668689-2-1.html

33刘澍萌:话说灵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8页

水未至,干涸的渠道有什么意义呢?常规理解的“水到“渠成”是纯然的自然景观,而水到于(渠)槽成,则是水利能工巧匠人造的幸福图景

从关注的重点看,只有水到于(渠)槽成,才能给人带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在渠成之典礼上,假使引水能够顺利成功,做到基本同步,当属优化调度了,它也是水利工作者的理想、农民的梦想。渠成而水到,欢呼而雀跃。当然,无渠,附近无水源的庄稼与农民只能望水兴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修渠始知来水甜。相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特别是30年前常见的“河工”仍记忆犹新。身临其境者莫不对其刻骨铭心。

在水到渠成的欣喜中,水是刚刚来到的礼物和奖赏,而造渠才是长期的积累。

“渠成”是静态,水到强调的动态,含源源不断之意,类似车到山前必有路。

对于农民,渠道诚可贵,水流价更高。渠像邮差,水则是信件。

渠的价值和意义:渠是庄稼的动脉,而水则是血液。渠是庄稼的生命线。

所以说水到了,渠才成功!水才是终极追求,渠槽只是实现的途径。“槽成”类似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水流)。悦在水而不在渠,干涸的渠有何用?渠对于农民是吉祥的标志,它能带来福水。

再从“到”字来解析:既称“到”,通常是针对预期的目的地而言。否则,称“水来渠成”也未尝不可。

修渠在人,来水在天。人的努力只有体现在长年累月、扎扎实实的,甚至是岁修式的修渠行动中。近年的水旱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渠道的年久失修。

3“水到渠成”当前释义造成的负面社会效果

公众使用“水到渠成”注重的是长期的过程与积累,天然的水流不易有这样的定性(除非在特定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条件之下)。“水到渠成”当前释义在相当程度上抵销了激励作用。与“水滴石穿”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相比,它的效用明显偏低。水滴石穿是指定点定向的多次冲击,体现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淡化了人的主观努力,以为只要外在条件具备,事情就能成功。

因此,以空间、时间都飘忽不定的来水作为勉励来源无异于缘木求鱼。副作用是明显的,当前释义致使不少人的理解类似于“守株待兔”。

假设将“水到渠成”泛泛地理解为一次成型的“水到河成”、“水到沟成”、“水到溪成”,那是顺理成章的,几乎是必然事件,用不着额外的努力。从当前的辞书释义看,水到河成有什么稀奇?有如说“天上下雨地上流”,看不出什么妙处,没有惊喜,没有悬念。

吴瑜章认为成功学的思维模式是“渠成,水自到”,而非“水到渠成”。他称,“水到渠成”是不劳而获,是被动获得成功,是偶然获得成功。34

《汉英综合大辞典》,吴光华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When water flows[comes],a channnel is formed-sth.achieved without effort。第4362页将水到渠成解释成“坐等成功”。

又如,A canal is formed when water comes-sth. Achieved without effort.||What happens without extra effort.见于曹亚民主编,《汉英大辞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3264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今释义导致渠道建设的持久性、艰苦性被实质性消解。

(三)“槽成、水到、渠成”的历史学与语用学解读

语言是活生生的东西,它充满生命,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文献的丰富,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引申意义。“渠”在水领域之外了产生了很多含义。然而,我们此文重点探究的是它在历史语境中彼时彼刻的原初含义。下面我们探讨千年来对“渠”与“水到渠成”的用法。当然,既然此语产生于苏轼生活的时代或以前,我们应当放在苏轼引用之前的历史语境中

34吴瑜章:《渠成,水自到》,中信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IX-X页

考察。

1 “渠”的历史沿革

“渠”自秦代以来已成为一个专用词汇。渠在各地可以有不同名称,如“沟、河”等,但“渠”自身在“水道”一义却几乎未见用于其他场合,基本专用于“人工开凿的水道”。

几乎所有的辞书都将“渠”明确地释为“人工开凿的水道”,“渠”在古代典籍中仅在先秦出现过护城河的含义外,以后罕见或未见用于表示“天然河流”。

自司马迁以来,各个朝代修史,基本是都将“河渠”并列。《汉书·沟洫记》基本沿用《史记》的做法(核实有关说法)。《新唐书·地理志》、《宋史》河渠一~七、《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一~六、《清史稿》河渠一~四,都对“天然河”与“人工渠”作了迥然不同的区分。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也罕闻或未见名称为“渠”的天然水道。

需要注意,“渠”指“人工开凿的水道”,但是,反之则不然。人工开凿的“运河”在历史上有不同名称。比如: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就有沟通钱塘江、太湖和长江的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以及沟通江淮的邗沟等,都是经过人工开凿的。35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山东开凿了菏水36。公元前四世纪,三国东吴孙权时期,开凿了破岗渎,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37

作为“水到渠成”一语产生年代的宋朝,比任何一个朝代更为关心水利灌溉事业。官修、民修水利工程甚多。十一世纪中期,福建莆田所修的木兰陂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是一座合引、蓄、灌、排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38

2 “渠成”的用例沿革

郑国对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所言极是,继续派他主持施工。关于郑国渠的施工情况,《史记·河渠书》称:“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39

高陵(今陕西高陵县),有古白渠,宝历元年(825年),令刘仁师请更水道,渠成名曰刘公,堰曰彭城。40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忽必烈实行重农政策,派员重建引沁灌区,建设引水渠,“渠成,甚益于民,名曰广济”。广济渠建成以后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居民深得其利”41。

由以上用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渠是完全人工建造的,“渠成”是指“槽成、水到、渠成”。

3 景德传灯录与宋代文人

“水到渠成”一语首见于《景德传灯录》。该书共三十卷,宋代高僧道原撰。虽然号称是禅僧的创作,然而,杨渭生等在《两宋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568页,)中称,“例如,翰林学士杨亿等人实际上是《景德传灯录》的主编者之一。”严格说来,杨亿等是奉旨修订。

此书是佛教禅宗史中最初具有完整规模的一部。此书行世后,灯录盛行,影响后世极大。此书取材既富,又为钦点,故终宋一代此书在士人之中甚为流行。苏轼之弟苏辙曾抄《传灯录》

35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3页

36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29-30页

37岳国芳:中国大运河,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4页

38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773页

39汪家伦等: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84页

40欧阳修、宋祁等:《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新唐书》,转引自:周魁一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中国书店,1990年1月第1版,第667页

41《元史·河渠志》,转引自:汪家伦等,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300页

一卷,并作《书<传灯录)后》云:“去年冬,读《传灯录》,究观祖师悟入之理,心有所契,必手录之,置之坐隅。”42

此书的语言风格颇具特色,通俗易懂。除了文学作品, 更值得重视的是, 受禅宗语录影响而产生的宋儒语录以及史学著作等非文学作品, 也开始大量使用白话, 形成对正统文言语体的重大突破。43

4光涌法师其人其语解读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山南塔光涌禅师:“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曰:“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师竖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

当时的和尚往往从事一定的农民生产。光涌禅师(850-938)44的师父是慧寂禅师。慧寂禅师对农业生产比较了解。当朝宰相陆希声拜访他时,他讲了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镬头边。”陆希声听过偈语,这才理解了禅林的理念是,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禅机,修炼禅法不一定要死守一定的程式,和尚可以不拘小节,最重要的是心里要有把“锄头”(镬头)。南塔光涌法师在拜师之后,又曾去北方多年游历,最后归侍师父慧寂,遂引出“水到渠成”之语。

在《景德传灯录》全书中,对于光涌禅师仅录“水到渠成”一事,可见份量之重。

5.3.3 苏轼其人其语解读

苏轼在多地任职期间,进行过长期的水利实践,留下了不少水利佳话。《禹之所以通水之法》被称为苏轼治水的理论经典。作为水利行家,苏轼在颍州任职期间,曾阻止八丈沟开挖工程,减少了劳民伤财。八丈沟工程起因于开封连年水灾,颍州周边亦未能幸免,为了永绝水患,前任官员决定,在古代邓艾沟故道上,从陈州境内开挖一条354 里长的新沟,使其压颖入淮,以泄陈州之水。苏轼到任之后,亲自测量,发现设计的排水下泄河道,居然比上游水位还高,一旦工程完工,这无异于为另一场洪水灾难埋下了伏笔。掌握了确凿数据,苏轼胸有成竹地向皇帝连写了三道奏折,从历史水文到现实状况,细陈利弊。苏轼的严谨结论终于赢得了朝廷的信任,最终同意停止八丈沟工程。45

我们来看苏轼歌咏“渠成”的诗篇:

《新渠诗》五首并叙(第一首)

庚子正月,予过唐州。太守赵侯,始复三陂、疏召渠,招怀远人,散耕于唐。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独为《新渠》诗五章,以告于道路,致侯之意。其词曰:新渠之水,其来舒舒。溢流于野,至于通衢。渠成如神,民始不知。问谁为之,邦君赵侯。46

苏轼喜好参禅问道,与禅师多有往还,《景德传灯录》是他时常翻阅的书籍。苏轼《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云:“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不觉灯花落,荼毗一个僧。”47

在苏轼著作中,使用“水到渠成”的次数至少4次,现列叙如下:

1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与章子厚书》

2闻行橐无一钱,途中颇有知义者,能相济否?某虽未至此,然亦近之矣。水到渠成,不须预虑。——《答黄鲁直》

42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第128-129页

43孟昭连:宋代文白消长与小说语体之变,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 期

44震华法师遗稿:光涌禅师(850-938)简介,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45勿氽:苏轼的治水之才,中国减灾,2009年第7期,第45页

46苏轼:苏东坡全集(上),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1版,第261页

47苏轼:苏东坡诗集,学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九月再版,第2410页

3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取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答秦太虚》

4公欲相从于溪山间,想是真诚之愿,水到渠成,亦不须预虑也。——《与郑靖老》

由以上4例(时间均为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可以看出,苏轼的困顿之状非常明显,但他善于自我排解。他所说的“水到渠成”是自我安慰而已。

对于苏轼的“虑”字的含义历来存在误读。苏轼的“水到渠成,不须预虑”联用,无意间造成多种解释。他使用了一个多解的词“虑”,“虑”有两个释义:一是指“思考、谋划”,二是忧愁、担忧。关于虑字,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中有:“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虑:忧愁、担忧,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第1版,第926页)

《中国名言隽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版,第181页)将“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中的“虑”释作“思考,谋划”。《中华成语大典》称,苏轼曾给自己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写信说:“平时过日子,一点一点地节省,等积多时再做安排,自然会水到渠成,没必要做预先的计划。”48

苏轼“忧”、“愁煎”、溢于言表,且将“忧”、“愁煎”、“虑”并列,显见此处之“虑”乃“忧虑、顾虑”之意。只是由于“廪入既绝”,暂时无计可施、无法可想而已。他不愿向友人叫苦,体现了一种穷且益坚、“君子坦荡荡”而不是“小人常戚戚”的旷达气度。

因此,苏轼的“预虑”的“虑”应指“忧虑”而不是“思考、谋划”。

5 朱熹对于“水到渠成”的解读

朱熹在《答路德章》中说:“所喻水到渠成之说,意思毕竟在渠上,未放水东流时,已先作屈曲准备了矣。”49朱熹明显表达了“渠”的事先准备之意。不等水到,提前挖好了渠槽,水一到就顺渠而行。

朱熹在《答吕伯恭》中说,“闻浙中水潦疾疫,死者甚众,闻之令人酸鼻。”50他曾写过几篇《劝农文》,他写道:“当职久处田间,习知穑事”51,“陂塘水利,农事之本。今仰同用水人叶力兴修,取令多蓄水泉,准备将来灌溉。”52在《劝谕筑埂岸》中,动员农民“各将今秋田亩开浚陂塘,修筑埂岸。”,53并又撰《再劝修筑陂塘》54。

淳熙九年,即公元1182年前后,浙东连年灾荒,朝廷命朱熹提举两浙东路常平盐茶公事(1181年任命)巡视黄岩,见年久水利失修,旱涝害频繁,于是奏请朝廷重修建诸闸(如“兴修水利,拨款黄岩县、定海县修水闸”)55。朱熹的《奏巡历至台州奉行事件状》称:“旧有河泾堰闸,以时启闭,方得灌溉收成,无所损失,近年以来,多有废坏去处,虽累曾开淘修筑,又缘所费浩瀚,不能周遍。臣窃惟水利修则黄岩可无水旱之灾,黄岩熟则台州可无饥馑之苦,其为利害,委的非轻。”56

朱熹与苏轼的用法历来有人以为是矛盾的。我们认为,并非如此,两人的见解其实相似。表面上看来,朱熹与苏轼说法相左。朱熹着重指出的是“事先准备”,而苏轼则强调“不须预虑”,二人意思相反。然而,从前面的有关表述已经知道,他们在做地方官期间都具有直接的

48陈士龙:中华成语大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02月第1版,第282页

49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3册,第2561页

50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1册,第1516页

51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5册,第4588页

52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5册,第4625页

53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5册,第4589页

54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5册,第5005页

55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709、740页

56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0册,第814页

水利实践体会,拥有“渠成”的清醒认识,对于“水到渠成”的理解是一致的。

再从苏轼与朱熹学术关系上看,在地理方面,朱熹曾写了相当长的一篇有关水道和山脉的文章——特别是关于九江和彭蠡湖。他曾批评苏轼“不曾亲见东南水势,只是意想硬说”。57如果他与苏轼在“水到渠成”上意见分歧,很可能他会直接指出。

6俗语的传播与民间共识

我们注意到,苏轼的“"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中有“俗”的说法,这不见得是笔误与空穴来风。

可以估计,就“水到渠成”的出处而言,俗语的可能性大于自悟自创的禅语。

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在流传地区应当形成相当程度的共识。

暂且认为苏轼对于“水到渠成”来源——俗语的说法可靠,就此展开一些分析。俗语类似于来自民间的谚语、民谣。它与文人的想象不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常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可以高于生活。

文人眼中的“渠”义与百姓眼中的“渠”义可以有异,但百姓之渠必有共识。如果确是俗语,那么,可以肯定,渠的含义必然拥有社会共同认可的、所谓约定俗成的含义。

既云俗语,那更寄托了百姓对于水的渴望。当然,还包含着对于渠的赞美。笼统的“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式理解不会是民间的共识,更不会凝练成为“水到渠成”。

七、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对于“水到渠成”的本义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水未至而“渠先成”也是不太准确、不够严谨的。但大体上反映了建设的过程。我们也能够看出“渠成后水到”的理解也是导致歧解的重要原因。

“只有挖好了‘渠’,条件具备了,‘水’才会按照你想像的路线流动。相要成功,请事先挖好合适的‘渠’。”58中的“渠必须理解为“渠槽”,才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综合上述研究,只有“槽成、水到、渠成”的现实进程与严格界定能够解答“水到渠成”与“渠成水到”之疑。我们推荐将“水到渠成”释为:“水流到人工开凿的渠槽里,顺利地形成水渠。”或者“水流到人工开凿的渠道里,顺利地形成水渠。”

致谢

感谢《咬文嚼字》编辑部黄安靖编辑。在我写作之初向《咬文嚼字》咨询时,他表示,确实存在“水到渠成”与“渠成水到”的疑问,有一种观点认为“水到渠成”之间似乎隐含着一个“于”,即实为“水到于渠成”,建议我开展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感谢扬州大学水利学院程吉林教授,他最早向笔者指出,按照水田水利的理解,渠是人工开挖的水道与水流的合称,单纯开挖结束而未蓄水时不能称之为渠,只有获得水流之后,渠道才能算完成。

感谢语言学者周祖庠教授对于本文观点的赞同和支持,也感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顾慰祖高工、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冯国栋副教授等给予的有益建议。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范天森书记、吴效刚副院长给予的大力协助。

谨以此文纪念英年早逝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锁铨教授(陆面过程学者)与不久前仙逝的王鹏飞(气象史研究前辈)教授。

57(韩国)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03-306

58吴蔚:《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05页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canal” and ambiguity of idiom—“where water flows into man-digging trough,a channnel is formed”

Chen changchun1,2 Lijiusheng Wanglachun Xuhanzhi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ang oceangraphic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

2 School of remote sens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Taihu hydraulic engineering office,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As man-digging waterway,canal has long history in China.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idiom—“where water flows into man-digging trough,a channnel is formed” have controversial views in near millennium.It affect understanding of “canal” by chinese peple.Near all chinese dictionaries made mistakes in the idioms The paper investigated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current perception,analyzed long time,multi-angle usage of that idiom.Through integrated examination of multi-subjects,original meaning of the idiom was determined by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and reference of trough.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anal trough idiom textual research divergen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