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人体解剖的常用若干名词解释

关于人体解剖的常用若干名词解释

关于人体解剖的常用若干名词解释
关于人体解剖的常用若干名词解释

关于人体解剖的常用若干名词解释

1.绪论、运动系统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额状面:与矢状面垂直,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骺HOU软骨:小儿长骨的骨干和骺之间夹的一层软骨

椎管: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骶管裂孔:骶骨的骶管向下的开口

岬:骶骨底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的凸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肋沟:肋体内面近下缘处为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

外科颈: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骨折易发部位

尺神经沟:内上髁后下方的浅沟。

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静脉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颅囟xin: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骨性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

下颌孔:下颌支内面中央一孔,通入下颌管。

椎间盘:

胸廓:由24块分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胸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肋弓:第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肋弓

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至90度时,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提携角:伸肘时,臂和前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钝角,即提携角。

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坐骨大孔:

足弓:为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肌的牵拉,形成的一个凸向上的弓,称足弓。

滑膜囊:滑膜经纤维膜的薄弱处呈囊状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

桡骨环状韧带: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桡骨环状韧带。

膝交叉韧带:连接股骨和胫骨的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两者相互交叉排列。

腱鞘:指包围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腱鞘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纤维层位于外层,又称腱纤维鞘;滑膜层位于腱纤维鞘内,其内层包在肌腱表面称脏层,外层贴在腱纤维层的内面,称为壁层。脏壁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时的摩擦。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一斜贯腹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厘米。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称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联合腱:

跟腱:小腿三头肌向下移行形成的粗大的跟腱

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等。

2.消化系统、腹膜

咽峡:由左、右腭舌弓(或腭帆后缘和两对腭弓)与舌根共同围成的通道。

咽鼓管咽口:鼻咽的两侧壁约平下鼻甲后方1cm处,空气由此口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

梨状隐窝:在喉口两侧与咽侧壁之间各有一个深窝,称梨状隐窝,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舌下阜fu:舌系带根部两侧的小粘膜隆起。

幽门括约肌:幽门处胃的增厚的环形肌。

Treitz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被一条由少量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固定于腹后壁的十二指肠悬韧带,腹部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纵襞下端一乳头状隆起,有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

回盲瓣:回盲口的上下缘的半月形粘膜皱襞。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为麦氏点。

齿状线: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的一锯齿状环行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肛梳:齿状线以下一宽约1cm的环状带,表面光滑而略有光泽,称肛梳(痔环)

肝门:肝中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通过的横沟。

腹膜:是一层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衬于腹、盆壁的内面和腹、盆腔脏器的表面。

小网膜:是由肝门向下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大网膜:是由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构成,形似围裙,悬垂于结肠和小肠的前面。具有重要防御功能。

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和胃与腹后壁之间扁窄的腹膜间隙,是腹膜腔的一部分,又称腹膜小囊(小腹膜腔)。

系膜:指将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两层之间夹有到达该器官的神经、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

直肠子宫陷凹:腹膜在女性直肠和子宫之间形成的较大而恒定的凹陷,是腹膜腔的最低点,且与阴道穹后部相邻。

3.呼吸系统

弹性圆锥:又称环甲膜,为圆锥形弹性纤维膜,其下缘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其上缘游离,张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环甲正中韧带:弹性圆锥前部较厚,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和甲状软骨下缘中部之间,称。。。。。。由于该处位置表浅,临床上如遇急性喉阻塞病人,可经此切开或直接插入粗针头,以建立暂时通气道。

声带:喉腔中前庭襞和声韧带、声带肌三者合称声带。

前庭裂: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

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是膜间部;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是软骨间部。是喉结核好发部位。

气管隆嵴:气管杈内面形成的向上凸出的半月形纵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

肺根: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绕所形成的结构, 称肺根。

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一明显缺口。

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

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两肺周围各形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间隙。正常情况下,腔内呈负压、压力随呼吸运动而变动,是肺扩张的重要因素。胸膜腔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胸膜间的摩擦。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内,这部分的胸膜腔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纵膈: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

4.泌尿系统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为肾门。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的部位。

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腔隙为肾窦,内容纳肾盂,肾盏,肾血管及脂肪组织等

肾蒂:出入肾的所有结构(肾盂、肾血管、神经、淋巴管)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右肾蒂较左肾蒂短。肾区: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

肾椎体:肾髓质由15~20个肾椎体构成,肾椎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底朝向皮质,尖端钝圆,伸向肾窦。纤维囊:为肾的的固有膜,覆盖于肾实质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少量弹力纤维构成。在正常状态下,此膜容易从肾表面剥离。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时,由于其与肾实质粘连,则不易剥离。在肾部分切除或肾损伤时,要缝合此膜。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此区称为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5.生殖系统

睾丸小叶:由睾丸小隔将睾丸实质分隔成而成。

射精管:由输精管壶腹末端与精囊排泄管汇合而成,长约2cm,向前下穿经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前列腺沟:前列腺体后面正中一纵行浅沟为前列腺沟。活体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前列腺及前列腺沟,患前列腺肥大时此沟消失。

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管延至睾丸的上端。主要成分是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丛和淋巴管等。表面三层被膜,内到外为精索内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睾丸鞘膜腔:是睾丸鞘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

卵巢悬韧带:将卵巢与盆腔壁相连的韧带

输卵管伞:输卵管漏斗周缘形成的许多细长的指状突起。

子宫颈:为子宫下端呈圆柱状的部分,为癌症好发部位。

子宫前倾前屈:前倾即整个子宫向前倾斜,子宫长轴和阴道长轴间形成向前开放的直角。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子宫阔韧带:由子宫前后面两层腹膜构成,呈额状位,位于子宫两侧。P135

阴道后穹:阴道上端宽阔,围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间形成环状腔隙,腔隙后部为阴道后穹。

阴道前庭:是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其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阴道口两侧各有一个前庭大腺的开口。

乳房悬韧带:在乳房深部自胸筋膜发出结缔组织束穿过乳腺小叶之间连于皮肤,称乳房悬韧带,对乳腺有支持作用。

会阴:狭义的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区域的软组织。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的软组织,呈菱形。

6.循环系统

侧支循环:在主干血流受阻时,侧副管变粗大,代替主干发挥运血作用,即形成侧支循环,对恢复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

体循环:左心室收缩,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主动脉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特点是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以含氧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肺循环:右心室收缩,静脉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经肺动脉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重新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特点是行程短,血液只经过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

动脉圆锥:向左上方延伸的逐渐变细且形似倒置漏斗的结构称动脉圆锥。

卵圆窝:右心房内侧壁的后部主要由房间隔形成。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为卵圆孔,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为心的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心内膜的深面,呈扁椭圆形,从前下方发出房室束入室间隔。主要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保证心房收缩后再开始心室收缩。始终要次级起搏点,许多复杂心律失常在该处发生。

冠状窦:位于心脏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收集心脏大部分的静脉血,主要接受心大、中、小静脉。

心包腔:浆膜心包的脏、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为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壁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血压改变时,窦壁压力随之改变,通过脑的调节,可反射性地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口径,调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有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当CO2浓度改变时,可反射性调节呼吸频率及深度,维持CO2浓度。

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性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它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称为动脉韧带,若生后不闭锁有血液流通则称之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侧平掌骨中部,从弓的凸侧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和1条小指尺掌侧动脉。

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弓的凸侧发出3条掌心动脉,注入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左、右静脉角分别有胸导管、右淋巴导管注入。

危险三角:鼻根至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区为危险三角。由于面静脉经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连,又缺少静脉瓣,故三角区感染时,切忌挤压,以防细菌经上述途径进入颅内,引起感染。

乳糜池:于第1腰椎前方,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形成膨大的胸导管起始部,称之为乳糜池。

淋巴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小体,一侧凸隆,另一侧凹陷。

7.感觉器

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视神经盘: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束,并形成圆盘状的隆起,称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盘在活体上呈淡红色,正常时边缘清楚,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眼球,无感光作用,故又称生理盲点。

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约0.35c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

中央凹: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眼房:眼球内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为眼球前房和眼球后房,两房借瞳孔相通。

结膜囊:睑闭合时,结膜形成的囊状腔隙,称结膜囊,通过睑裂与外界相通。

前庭器: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是位觉感受器其中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壶腹嵴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蜗器:

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位于外耳道底与鼓室之间,其位置向前外下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面神经管凸: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一弓形隆起,称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

咽鼓管:是连通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

8.神经系统

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在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与感受器相连,其中枢突进入脑或脊髓。

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为轴突)及套在其外面的鞘状结构(即髓鞘),称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鞘状结构有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的鞘状结构则是由雪旺细胞构成。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联系的接触点,称突触。最多见的突触方式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接触,分别称为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

层的灰质分别称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颜色苍白,称白质,位于大脑和小脑深部的白质分别称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

皮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分别称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称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形状略膨大,称神经节,如脑神经节、脊神经节等。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

脊神经节: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马尾:腰、骶、尾段的脊神经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锥管内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侧角细胞:在侧角内含中、小型多极神经元,通称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它们的轴突经相应前根、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

薄束、楔束:位于后索内,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纵贯脊髓全长,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两束都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经后根入同侧后索上延而成。薄束起自同侧第4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主要传导下半身来的冲动;楔束起自同侧第4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主要传导上半身(头部除外)来的冲动。

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分别位于脊髓的外侧索和前索,传导随意运动。

锥体交叉:在锥体下端椎体束左、右交叉至对侧形成的结构称锥体交叉。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室底即菱形窝,室顶形如帐篷,朝向小脑。

四叠体:中脑背侧面,、有两对圆形隆起称四叠体,上方的一对为上丘,是视觉皮质下反射中枢;下方的一对为下丘,是听觉皮质下反射中枢。在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根出脑。

小脑扁桃体:两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称小脑扁桃体。

内侧膝状体:位于背侧丘脑后侧的外下方的一对小隆起,接受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至颞叶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位于背侧丘脑后侧的外下方的一对小隆起,接受视束纤维,发出视辐射至枕叶的视觉中枢

胼胝体:大脑纵裂裂底有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胼胝体。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几乎呈环形围于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故称边缘叶。

基底核:是在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成纹状体。纹状体是人类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协调各肌群间的运动和调节肌张力等功能。

苍白球:豆状核内侧部色泽较浅由两块组成,称苍白球,是纹状体中古老的部分,又称为旧纹状体。

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色区。在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呈“> <”形,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三部分。

鼓索:穿颞骨岩部下面的骨裂出鼓室,加入舌神经。鼓索含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球,两侧瞳孔缩小,称瞳孔对光反射。被照瞳孔缩小为直接对光反射,另一侧瞳孔缩小为间接对光反射。对光反射由视神经和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及其中枢共同完成。

锥体束: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椎体细胞,其轴突聚集形成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核束:

交感干:

灰交通支:是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进入脊神经的通路,存在于全部交感神经节和全部脊神经之间。因纤维无髓鞘,呈灰色,故称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是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通路,只见于全部胸神经和上3对腰神经与交感干神经节之间。因纤维有髓鞘,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腹腔丛:大脑镰:硬脑膜伸入到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突起,呈矢状位,形似镰刀,称大脑镰。

小脑幕:硬脑膜伸入到大、小脑之间的突起,呈水平位,形似幕张,称小脑幕。

硬脑膜窦: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腔道,内面衬有内皮细胞,含静脉血,称硬脑膜窦,脑的静脉直接注入窦内。主要硬脑膜窦有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和海绵窦。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空隙称蛛网膜下隙,隙内充满脑脊液。

硬膜外腔: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有一窄隙,称硬膜外隙,内含静脉丛、淋巴管、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此隙略呈负压,有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隙。

蛛网膜粒: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的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内的脑脊液经过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回流入静脉。

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脑膜组织及其上的毛细血管与室管膜上皮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大脑动脉环:又称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在颅底中央形成一动脉环。此环使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沟通。

三叉神经节: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1.椎间盘:亦称椎间纤维软骨,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中央 部是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成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牢固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共23个,坚韧富有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复原,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 2.板障: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分布有板障静脉 3.翼区:颞窝底由额骨、顶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组成,在四骨会合处常形 成“H”型缝,称为翼区(翼点),脑膜中动脉在此处通过。翼区骨质薄弱,极易发生骨折。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呈似“H”型的沟,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沟称为肝门,有 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5.肺根:纵膈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 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这些进出肺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 6.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 窄部位。声门裂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称膜间部,与发音有关,为喉癌好发部位;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是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7.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 能充满此空间,胸膜腔的这部分称为胸膜隐窝。重要胸膜隐窝包括:(1)肋膈隐窝:为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圆形,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

积液首先聚积于此。此隐窝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2)肋纵隔隐窝:肋胸膜与纵膈胸膜转折处,由于左肺前缘有心切迹存在,故左侧肋纵膈胸膜较大 8.膀胱三角:在膀胱的底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称为膀胱三角。此区域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该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9.静脉角: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 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10.心卵圆窝:下腔静脉瓣瓣膜向内延伸至房间隔的卵圆窝前缘,卵圆窝是胎儿 时期右心房通向左心房的卵圆孔的遗迹,下腔静脉瓣起引导血流的作用,出生后卵圆孔关闭,下腔静脉瓣也失去作用而退化,有人此瓣完全消失。11.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 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12.颈动脉小球: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 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3.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经膈的主 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静脉角。胸导管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材料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解剖教研室编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第一章绪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三、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实验指导及报告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 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 任务四观察头颈肌(系解+局解)…………………… 任务五观察躯干肌(系解+局解)…………………… 任务六观察四肢肌(系解+局解)………………… 任务七观察消化系统………………………………… 任务八观察呼吸系统……………………………….. 任务九观察泌尿系统……………………………….. 任务十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一观察女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二观察腹膜分泌系统……………………. 任务十三观察心脏模型…………………… 任务十四观察全身动脉…………………… 任务十五观察全身静脉…………………………..

任务十六观察淋巴系统……………………………. 任务十七观察眼模型……………………………… 任务十八观察耳模型…………………………………任务十九观察脊髓模型………………………………任务二十观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任务二十一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任务二十二观察脑的被膜、血管……………………任务二十三观察脑神经…………………………………任务二十四观察脊神经…………………………………任务二十五观察脏神经……………………………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习题 第一章头部 (一)名词解释 1.局部解剖学 2.眉弓 3.翼点 4.乳突 5.头皮 6.颅顶部的"危险区" 7.海绵窦 8.小脑幕

第二章颈部 一、颈部层次结构、舌骨上区和颈动脉三角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结节 2.锁骨上大窝 3.神经点 4.颈静脉弓 5.胸骨上间隙 6.气管前间隙 7.咽后间隙 8.椎前间隙 二、肌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鞘 2.颈袢 3.锁骨上三角 4.Virchow淋巴结 5.静脉角 6.甲状腺鞘 7.Sibson筋膜

一、胸壁、膈、胸膜和肺(一)名词解释 l.胸骨角 2.胸膜腔 3.肺根 4.肋膈隐窝 5.乳房悬韧带 二、纵隔(一)名词解释 1.纵隔 2心包横窦 3.心包斜窦 4.心包前下窦 5.心包腔 6.动脉韧带 7.动脉导管三角

一、腹前外侧壁(一)名词解释 1.腹直肌鞘 2.弓状线 3.半月线 4.腹白线 5.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6.腹股沟韧带 7.腹股沟镰(联合腱) 8.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9.腹股沟管 10.腹股沟管深环 二、腹膜腔与结肠上区脏器(一)名词解释 1.胃床 2.十二指肠球 3.十二指肠空肠曲 4.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5.膈下间隙 6.肝门(第一肝门) 7.肝蒂 8.胆囊三角(Calot三角) 9.肝胰壶腹(Vater壶腹) 10.胃脾韧带 三、结肠下区脏器和腹膜后隙(一)名词解释 1.左肠系膜窦 2.右肠系膜窦 3.回盲部 4.回盲瓣 5.McBurney点 6.Lanz点 7.腹膜后隙 8.肾角(脊肋角)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 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必须遵循下列观点,并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 (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椎间孔: 由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的孔,叫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2.胸骨角: 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形突起,称为胸骨角。平第2肋,是临床记数肋序数的标志 3.翼点: 颞窝的前部,有顶骨、蝶骨、额骨、颞骨四骨交汇而形成的‘H’形的骨缝区,称为翼点。(太阳穴)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伤易造成颅内出血。 4. 基底动脉环:又称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大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的动脉环。当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塞时,血液可经此动脉环重新分配,得到一定缓解。 5. 硬膜窦:硬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和脑膜层在特定部位相互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在腔隙内面衬有内皮细胞。硬膜窦中充以静脉1.血并与静脉相续,故又称静脉窦。其壁厚不易塌陷,损伤时则出血凶猛。 6.椎间盘: 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组成。纤维环破裂可以导致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出现一系列症状。 7.筋膜: 贯穿身体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它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筋膜分好几层,分别叫浅筋膜、深筋膜、内脏筋膜,它们延绵不断贯穿身体上下。 8.腱鞘: 为包围在长肌腱外面的双层结缔组织鞘管,存在于手足等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等处。 9.咽峡: 是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10.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接,期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隙。腔内流动着脑脊液。 11. 硬膜外隙: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称为硬膜外隙。内含静脉丛、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脊神经根通过此腔。 12.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向内卷曲增厚,架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检疫、临床药学、 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应用心理等40学时各专业用) 编写者:刘绍壮 审定人:徐飞 教研室主任: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 2012年4月

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骨总论、躯干骨、附肢骨、颅骨 二、重点要求: 1、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肋的概念和真、假、浮肋的划分。 5、胸骨的形态分部,胸骨角的概念。 6、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及意义。 7、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8、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 和主要形态结构。 9、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肩胛冈、肩峰、锁骨、肱骨内、外 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和外踝等。 10、颅的分部,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11、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其重要结构。 12、骨性鼻腔的主要结构及鼻旁窦的开口。 13、颅的骨性标志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一)强调实验室规章制度,安排值日制度。 (二)简述 1、以带教形式,利用托盘中的示教标本,引导学生观察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以带教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 3、四肢骨的配部(结合骨架); 4、脑颅和面颅的组成 (三)示教 1、髋骨:髋臼、髋臼切迹、闭孔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耳状面、弓状线 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 坐骨: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孔 2、整颅: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筛孔、视神经管、垂体窝、 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 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 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 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 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 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 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 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 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 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 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 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 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

解剖牛实验报告-

解剖牛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牛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椎间孔:椎骨连接时,上位椎骨的椎上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在体表可触 之,它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还正对第四胸椎体下缘水平。 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交汇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为薄弱,易发生骨折,容易损伤内面的脑膜中动脉而发生颅内血肿。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 线。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舌根和左、右腭舌弓共同围成。 肝门:肝脏脏面H形沟的横沟,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以及神经淋巴管通过。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声带:声壁内含有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合称为声带。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隔胸膜的转折处有一个肺下缘不能伸入其内的间隙,称为肋膈隐窝。 纵膈: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间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膈,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 肋之间的部位称肾区。某些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 肾锥体:肾锥体是组成肾髓质的小管道,约有15~25个。肾锥体的基底朝向肾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肾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小盏。 肾柱: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属肾皮质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门:是泌尿系统脏器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的出入部位,中部凹陷,是肾窦的开口。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即肾动脉、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合称肾蒂。 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此处由于无粘膜下组织,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古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无粘膜皱襞,是膀胱结核、

解剖学实验指导-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二十六、眼球、耳2019/9/6 一、目的要求:掌握角膜、巩膜、睫状体及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与机能。掌握眼球折光装置的各种形态结构。晶状体的附着和调节。掌握房水循环。掌握眼睑的形态。掌握结膜的形态结构。掌握泪器的组成及泪道的形态结构。掌握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及作用。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掌握外耳道的位置、弯曲、长度和分部,幼儿外耳道的特点。掌握鼓膜的位置、分部和形态。掌握鼓室的位置、六壁及其主要结构和临床意义。掌握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掌握乳突小房和鼓窦的位置。掌握骨迷路三个部分的形态。掌握膜迷路的分部及其骨迷路的关系。掌握声波传导的途径。二、模型和标本:眼球模型、牛眼球、眼外肌和眼睑标本、切开的颞骨模型、切开的颞骨标本、听小骨标本、中耳鼓室模型、内耳迷路模型。 三、标本模型观察 1、眼球模型:角膜、虹膜、瞳孔、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及其血管,视神经盘、黄斑、虹膜角膜角、眼外肌止点、视神经。 2、牛眼球:切开观察角膜、虹膜、瞳孔、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及其血管,视神经盘、黄斑、虹膜角膜角、眼外肌止点、视神经。 3、眼外肌和眼睑:上睑、下睑、睑板、眶脂体、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视神经。 4、颞骨:外耳道、中耳鼓室、半规管。 5、听小骨:锤骨、钻骨、镫骨。 6、中耳鼓室模型:鼓膜、咽鼓管半管、鼓膜张肌半管、鼓室壁(前壁:颈动脉壁、颈内动脉管;后壁:乳突壁、乳突窦口、锥隆起;上壁:鼓室盖;下壁:颈静脉壁、颈静脉窝;外壁:鼓膜壁;内壁:迷路壁、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岬)。 7、内耳迷路模型: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外侧骨半规管、壶腹脚,膜半规管、壶腹嵴、前庭、前庭窗、蜗窗、椭圆囊、球囊、连合管、骨性耳蜗、蜗底、蜗顶、骨螺旋板、基底膜、前庭膜、螺旋器、蜗轴。 实验二十七、脊神经、颈丛、臂丛 一、目的要求: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区分。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布情况。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掌握臂丛的位置和组成。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掌握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 二、标本:颈丛皮支标本、膈神经标本、上肢神经标本。 三、标本观察 1、颈丛皮支标本:颈丛皮支穿出部位、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左右膈神经。 2、膈神经标本:膈神经的行程。 3、上肢神经挂图:C5神经根、C6神经根、C7神经根、C8神经根、T1神经根、上干、中干、下干、外侧束、内侧束、后束、胸长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背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尺神经手背支、尺神经浅支、尺神经深支、桡神经、桡神经浅支、桡神经深支、腋神经、胸背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实验二十八、胸神经、腰丛、骶丛 一、目的要求: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程和节段性分布。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掌握阴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掌握胫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掌握腓总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二、标本:腰丛和骶丛及主要分支标本(显示腹后壁及盆腔的神经)、下肢神经标本、会阴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一章运动系统 1. 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若沿人体前后正中线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2. 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所留有的一线状痕迹,成为骺线。 3. 红骨髓:位于骨松质间隙内,有造血功能,呈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4.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8. 椎间盘: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连接。最上一个在C2、C3之间,最下一个在L5与骶骨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之间。有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惊、减缓冲击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9. 腱鞘:套在长腱四周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腱鞘损伤后,局部疼痛,临床上成为腱鞘炎。 10.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第二章消化系统 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 2. 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 齿状线(肛皮线):肛柱下端、肛瓣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 第三章呼吸系统 1. 嗅区:指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有嗅觉功能。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大全

系统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运动系统 1. 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若沿人体前后正中线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2. 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所留有的一线状痕迹,成为骺线。 3. 红骨髓:位于骨松质间隙内,有造血功能,呈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4.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7.骨盆:由骶骨、尾骨以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 8. 椎间盘: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连接。最上一个在C2、C3之间,最下一个在L5与骶骨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之间。有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惊、减缓冲击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9. 腱鞘:套在长腱四周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腱鞘损伤后,局部疼痛,临床上成为腱鞘炎。 10.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11.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12.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 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13.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14.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15.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 第二章消化系统 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 2. 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 齿状线(肛皮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来源、血供、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 4、Calot三角:是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肝固有动脉右支和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5、腹膜:是贴附于腹、盆壁内面、膈下面和腹盆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壁两层,具有分泌、吸收、防御、修复、保护和支持作用。 6.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左侧连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部分称肝胃韧带,内有胃左、右血管、胃左、右淋巴结、神经和淋巴管等,右侧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走行。 7.McBurne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第三章呼吸系统 1. 嗅区:指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有嗅觉功能。 2.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呈半环形的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点,即使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深入其间。胸膜炎渗出液常积于此。

1.英汉人体解剖学基本词汇(850词)

The English-Chinese Basic Glossary of Human Anatomy 英汉人体解剖学基本词汇 systematic anatomy系统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topographic anatomy)局部解剖学 anatomical position解剖学姿势 superior上 inferior下 anterior前 posterior后 medial内侧 lateral外侧 superficial浅 deep深 internal 内 external外 proximal近侧 distal远侧 vertical axis垂直轴 sagittal axis矢状轴 coronal axis(frontal axis)冠状轴(额状轴) sagittal plane矢状面 coronal plane(frontal plane)冠状面(额状面) horizontal plane(transverse plane)水平面(横切面) I.Locomotor System运动系统 1.Bony System (Osteology)骨学 long bone长骨 short bone短骨 flat bone扁骨 irregular bone不规则骨 sesamoid bone籽骨 compact bone(dense bone)骨密质 cancellous bone(spongy bone)骨松质 diploe板障 periosteum骨膜 bone marrow骨髓 (1)Bones of Trunk躯干骨 vertebrae椎骨 cervical vertebrae颈椎 thoracic vertebrae胸椎 lumbar vertebrae腰椎 sacrum骶骨 coccyx尾骨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第二版)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资料讲解

(第二版)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连贯分布之处,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 灰质。 2.皮质:在大脑、小脑的表面形成的灰质称皮质。 3.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称白质 4.髓质:在大脑、小脑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5.神经核: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神经 核, 6.神经节: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 节。 7.纤维束(神经传导束):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称为纤维束 8.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形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 9.脊髓节段:脊髓连接31对脊神经,将每队脊神经对应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 段。 10.边缘叶:是位于胼胝体周围的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一圈弧形结构的总称,包括隔区 (胼胝体下区和中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边缘叶及其邻近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组成边缘系统。 11.基底核:为半球髓质深方的灰质团块,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核杏仁体。 12.大脑半球的髓质:由皮质深方的神经纤维聚集形成,包括联络纤维、联合纤维、投射 纤维。 13.内囊:绝大部分投射纤维集中在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通过,形成了宽厚的 白质纤维板,称为内囊。是联络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和脊髓间的上、下投射纤维。 内囊在大脑水平切面上,左右略称“><”状,分三个部分: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主要有丘脑前辐射和下行的额桥束通过; 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视辐射、顶枕颞桥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 内囊膝:位于前、后肢的交角处,有皮质核束经此下行。 内囊是投射纤维高度集中的区域,该部位的小动脉破裂或栓塞时,内囊膝和后肢长受累及,可导致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对侧肢体随意运动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的“三偏综合征”。 14.语言区:左侧半球被认为是语言区的优势半球,包括说话中枢、听话中枢、书写中 枢、阅读中枢四部分。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细胞和组织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一)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理解其形态。 (三)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及功能特点,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 (四)掌握骨骼肌、肌原纤维的结构,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细胞与组织结构。 三、实验器材 ?细胞结构模型、细胞组织切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一)学习显微镜的一般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对光2.装片3.使用低倍镜4.使用高倍镜5.使用油镜 (三)观察细胞类型、细胞的形态结构 (四)观察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五、注意事项 (一)使用显微镜 携取: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放置:镜台向前,镜臂向后,置于工作台偏左侧。保护:使用时,勿使灰尘、湿气、水滴、药品等沾染显微镜的任何部位;??? (二)观察切片 六、实验作业

(一)绘制在细胞切面模型上看到的细胞结构部分并注明其结构特点。 (二)从疏松结缔组织片观察中,说明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三)在骨骼肌纤维纵切片观察中,绘制一根肌原纤维结构图,并标注明带、暗带、H带。 实验二???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和头颅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三)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四)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五)观察肩、肘、桡腕关节模型,观察髋、膝、踝关节模型,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 (六)通过观察肌肉模型,能辨认出主要肌肉,进一步了解其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理解主要肌肉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 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模型观察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通过观察肌肉模型与讨论,熟悉关节、肌肉的结构与运动功能。 三、实验器材 (一)人体骨架模型:人体骨架、人体完整散骨模型、脊柱模型等。 (二)人体完整的散骨模型: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模型,关节分类模型,椎连结模型、颅骨模型。 (三)人体肌肉模型:全身肌肉挂图和模型,上、下肢肌肉模型,躯干肌模型等。 四、实验步骤 (一)观察上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二)观察下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三)观察躯干骨、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四)观察颅骨、掌握颅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五)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用关节类型模型来观察关节类型。

正常人体解剖学(专升本)

练习题 1.(单选题)解剖学常用术语 ,近足者为()(本题 3.0 分) A、上 B、下 C、近侧 D、远侧 E、前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解 析得 3 2.(单选题)属于面颅骨的是()(本题 3.0 分) A、额骨 B、下鼻甲 C、蝶骨 D、颞骨 E、枕骨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解 得分: 3 3.(单选题)胸骨角平对()(本题 3.0 分) A、第 1 肋 B、第 2 肋 C、第 3 肋 D、第 4 肋 E、第 5 肋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解析:得分: 3 4.(单选题)成人的红骨髓存在于()(本题 3.0 分) A、指骨 B、尺骨 C、桡骨 D、胫骨 E、髂骨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 E 解析:得分: 3 5.(单选题)伸肘关节的肌肉是()(本题 3.0 分) A、肱二头肌 B、胸大肌

C、前锯肌 D、肱三头 肌 E、三角肌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 D 解 析得 3 6.(单选题)膈肌上的腔静脉裂孔有何结构通过()(本题 3.0 分) A、主动脉 B、下腔静 脉 C、迷走神 经 D、食管 E、胸导管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解 析得 3 7.(单选题)不属于上消化道的器官是()(本题 3.0 分) A、咽 B、食管 C、 胃 D、十二指 肠 E、空肠 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 E 解 析: 得 3 8.(单选题)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本题 3.0 分) A、十二指肠上部 B、十二指肠降部 C、十二指肠水平 部 D、十二指肠升部 E、十二指肠球部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解 析得 3 9.(单选题)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本题 3.0 分) A、分泌胆汁 B、吸收胆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