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植物种类

云南植物种类

云南植物种类
云南植物种类

1.黄连木(拉丁学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5~30m;树皮裂成小方块状;小枝有柔毛,冬芽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全缘,基歪斜。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或紫蓝色。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和烟的抗性较强;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长。枝密叶繁,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雌花序紫红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观;宜作庭荫树及山地风景树种。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

形态特征:落叶(常绿)乔木,高达25~30米;树干扭曲。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6对,叶轴具条纹,被微柔毛,叶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沿中脉和侧脉被卷曲微柔毛或近无毛,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小叶柄长1-2毫米。花单性异株,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紧密,长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长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内凹,长约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不等,长1-1.5毫米,边缘具睫毛;雄蕊3-5,花丝极短,长不到0.5毫米,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长0.7-1.5毫米,宽0.5-0.7毫米,外面2-4片远较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长圆形,外面无毛,边缘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无毛,径约0.5毫米,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地理分布:在中国分布广泛,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资源调查的黄连木的分布北界县市由西到东为:云南潞西、泸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肃天水-陕西富县-山西阳城-河北完县-北京,这一地理分布界限与中国境内1月均温-8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广泛分布于此线以南的地区。以北、以西地区较为少见。

2.大山樱(Prunus sargentii Rehd.)。属于蔷薇科李属,别名日本晚樱、里樱、山樱。原产于日本北海道,适合于寒冷地带栽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然分布于日本、韩国、俄罗斯(库页岛),1972年日本已故首相田中角荣在中日恢复邦交时,赠予中国,作为礼品树。

形态特征:大山樱落叶大乔木,高达25米。树皮暗棕色,有环状条纹;小枝灰褐色,幼时黄褐色,无毛。托叶早落;叶柄长1.5-3厘米,无毛,具2腺体;叶片卵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5(6)厘米,基部圆形,稀浅心形或广楔形,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具尖锐重锯齿,齿尖微具刺芒,两面无毛。花2-4朵,无总梗或近无总梗,基部芽鳞脱落;总苞片叶状,带紫色,边缘有腺齿,里面有长毛,花梗长1.5-3厘米,无毛,下部具2枚近膜质小苞片;花直径3-4厘米;花萼筒狭钟状,无毛,长约6毫米,萼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全缘,两面无毛,花瓣倒卵形,蔷薇色,先端微凹;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柱稍长于雄蕊或近等长,无毛,子房无毛。核果近球形,径约1厘米,黑紫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喜光,稍耐阴,耐寒性强,喜湿润气候及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地理分布:自然分布于日本、韩国、俄罗斯(库页岛),中国辽宁的大连、丹东、沈阳和北京有栽培。

3.香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别名:樟树、香樟、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幼时树皮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

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花,春天开。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10—11月。

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但常有栽培的。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地理分布:产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樟树已在2006年,被推选为宜宾市的“市树”,享有宜宾市“市树”的美誉,成为宜宾地区的主要林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宜宾地区形成了一大批人工种植樟树的林场,其中以宜宾县缸坪林场经营发展最为成功,为美化自然环境和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城市建设对香樟树的应用。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沭阳、浙江、安徽等地。

4.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为樟科、润楠属。商名或通称为香叶粉。香叶粉实系滇润楠(Machilns yunnanensis)、润楠(MachiIus pingii)、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等植物叶制成的粉末。人类长期以来用香叶粉作为各种熏香及蚊香的粘合剂,饮水的净化剂和提制芳香油。同时,该植物的种子油可制肥皂,树皮可作褐色染料。该属物种芽大或小,常具覆瓦状排列的鳞片。叶互生,全缘,具羽状脉。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80厘米。枝条圆柱形,具纵向条纹,幼时绿色,老时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疏离,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间或椭圆形,长(5)7—9(12)厘米,宽(2)3.5—4(5)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侧有时不对称,革质,上面绿色或黄绿色,光亮,下面淡绿或粉绿色,干时常带浅棕色,两面完全无毛,边缘软骨质而背卷,中脉在上面下部略凹陷上部近于平坦,下面明显凸起,侧脉每边约7—9条,有时分叉,弧曲,近叶缘处消失且网结,两面凸起,横脉及小脉网状,两面明显构成蜂窠状小窝穴;叶柄长1—1.75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圆形,无毛。圆锥花序由1—3花聚伞花序组成,有时圆锥花序上部或全部的聚伞花序仅具1花,后种情况花序呈假总状花序,花序长(2)3.5—7(9)厘米,多数,生于短枝下部,总梗长(1)1.5—3(3.5)厘米,与各级序轴及花梗无毛;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8毫米,外层苞片较小,外面密被锈色柔毛,内面近无毛,小苞片线形,长达4毫米,宽仅0.3毫米,外面被锈色柔毛,内面无毛。花淡绿、黄绿或黄至白色,长4—5毫米,花梗长4—10毫米;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片6,长圆形,先端急尖,近等大,外轮稍短,长3.5—4毫米,内轮长4—4.5毫米,宽均不及2毫米;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基部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无腺体,花药卵状长圆形,长1.3毫米,先端钝,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基部有2个具柄的圆状肾形腺体,腺体柄长达花丝长之半,退化雄蕊连柄长1.8毫米,先端卵状正三角形,柄基部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长1.5毫米,无毛,花柱丝状,与子房近等长,柱头小,头状。果卵球形,长达1.4厘米,宽1

厘米,先端具小尖头,熟时黑蓝色,具白粉,无毛;宿存花被片不增大,反折;果梗不增粗,顶端粗约1.2毫米。花期4—5月,果期6—10月。

地理分布:产云南中部、西部至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生于山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650—2000米。四川西南部也有。喜湿润和土壤肥沃的山坡。为深根性树种,生长良好。

5.雅榕(拉丁学名:Ficus concinna (Miq.)Miq.),桑科、榕属植物,又称小叶榕。乔木,高15-20米,胸径25-40厘米。生于路旁溪边或山地疏林中。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根、叶、果实可入药。繁殖用播种或扦插繁殖。变种有近无柄雅榕。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5-20米,胸径25-40厘米;树皮深灰色,有皮孔;小枝粗壮,无毛。叶狭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全缘,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干后灰绿色,基生侧脉短,侧脉4-8对,小脉在表面明显;叶柄短,长约1- 2厘米;托叶披针形,无毛,长约1厘米。榕果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无叶小枝叶腋,球形,直径4-5毫米;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极少数,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2,披针形,子房斜卵形,花柱侧生,柱头圆形;瘿花相似于雌花,花柱线形而短;榕果无总梗或不超过0.5毫米。花果期3-6月。

地理分布:产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北至双柏、玉溪、弥渡,海拔800-2000米)。锡金、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各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北加里曼丹也有。

6.石楠(学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别名:红树叶石岩树叶、水红树、山官木、细齿石楠、凿木、猪林子、千年红、扇骨木。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主产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华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富有观赏价值,亦可作药用。花期5-7月,果期10月。

形态特征:石楠(原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有时可达12米;枝褐灰色,全体无毛;冬芽卵形,鳞片褐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米,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中脉显著,侧脉25-30对;叶柄粗壮,长2-4厘米,幼时有绒毛,以后无毛。

花期6-7月,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10-1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密生,直径6-8毫米;萼筒杯状,长约1毫米,无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无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3-4毫米,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顶端有柔毛。果10-11月成熟,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后成褐紫色,有1粒种子;种子卵形,长2毫米,棕色,平滑。喜光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能耐短期-15℃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在焦作、西安及山东等地能露地越冬。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生于杂木林中,海拔1000-2500米。

地理分布:产陕西、甘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日本、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7.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属深根性长寿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幼树稍耐阴。在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上生长良好,不耐水湿。萌蘖更新力强,耐修剪。移栽前宜先切断主根,促使其萌发侧根、须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5-15(20)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片脱落,内皮红褐色,具有樟脑气味。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芽卵形,大,鳞片近圆形,密被绢状毛。叶互生,叶形变化很大,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厘米,宽4-6.5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有时不相等,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通常粉绿色,幼时仅下面被微柔毛,老时两面无毛或上面无毛下面多少被微柔毛,老叶变红。羽状脉或偶有近离基三出脉,侧脉每边4-5条,与中脉两面明显,斜展,在叶缘之内渐消失,侧脉脉腋在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的腺窝,窝穴内被毛或变无毛,细脉与小脉网状,微细而不明显;叶柄长1.5-3 (3.5)厘米,粗壮,腹凹背凸,近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均比叶短,长4-10厘米,具梗,总梗长2-4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花小,长达3毫米,淡黄色;花梗短,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内面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2毫米,宽达1.7毫米,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4毫米,花药卵圆形,与扁平的花丝近等长,药室4,内向,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长约1.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药室4,外向,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连柄长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

子房卵珠形,长约1.2毫米,无毛,花柱纤细,长约1.2毫米,柱头盘状,具不明显的三圆裂。果球形,直径达1厘米,黑色;果托狭长倒锥形,长约1厘米,基部宽约1毫米,顶部宽达6毫米,边缘波状,红色,有纵长条纹。花期3-5月,果期7-9月。

地理分布:产云南中部至北部、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贵州南部、西藏东南部。多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500-2500(3000)米。印度、尼泊尔、缅甸至马来西亚也有。

8.阴香(拉丁学名: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et T.Nees)Blume),为樟科 Lauraceae 樟属Cinnamomum。别名:阴草、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等,叶有离基三出脉,但脉腋无腺点,以此与香樟区别。幼嫩枝梢的气味近似檀香。产亚洲东南部,中国南部有分布。果核亦含脂肪,可榨油供工业用。叶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可入药(味辛,气香,能祛风)。此树也提供木材,常在园林作绿化树、行道树。

形态特征:阴香(原变型)常绿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粉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十分凸起,侧脉自叶基3-8毫米处生出,向叶端消失,横脉及细脉两面微隆起,多少呈网状;叶柄长0.5-1.2厘米,腹平背凸,近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比叶短,长(2)3-6厘米,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绿白色,长约5毫米;花梗纤细,长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2.5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长2.7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圆形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具柄,柄长约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长约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长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头盘状。果卵球形,长约8

毫米,宽5毫米;果托长4毫米,顶端宽3毫米,具齿裂,齿顶端截平。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喜阳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常生于肥沃、疏松、湿润而不积水的地方。自播力强,母株附近常有天然苗生长。适应范围广,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均能生长良好。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地理分布: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北和贵州。

9.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为木兰科、木兰属。属于濒危品种的植物。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及贵州东南部的局部地区,由于天然林遭到乱砍滥伐,残存的大树已不多见;又因雄花及两性花异株,两性花植株较少,有些产地仅见雄株,幼树、幼苗极为罕见,若继续滥伐,将可能灭绝。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50厘米,树皮灰白色,光滑不裂。叶薄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5-15 (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嫩叶紫红色,侧脉每边7-15条,两面网脉明显,叶柄长1-2.5厘米。花雄花两性花异株,芳香;雄花:花被片12,4轮,外轮红色,倒卵形,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内3轮白色,肉质,狭倒卵状匙形,长3-3.5厘米,基部渐狭成爪状;雄蕊约30枚,长约2.5厘米,花药长约1.5厘米,药隔伸出1毫米的短尖。花丝长约10毫米,红色,花托顶端圆;两性花:花被片与雄花同而雄蕊极少,雌蕊群卵圆形,绿色,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长约6厘米,蓇葖菱形,熟时背缝开裂;种子扁,长6-7毫米,宽约1厘米,外种皮红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云南拟单性木兰是木兰科中从两性花退化为雄花及两性花异株的植物。

生于海拔1 200-1 500米的山谷密林中。

分布区跨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雾日多,年平均温15.8--22℃,年降水量1250--1750毫米,干雨季明显,雨季多集中在5--10月,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多为山地黄壤或黄红壤,石灰岩山地亦能生长。在土壤潮湿、肥沃、枯枝落叶腐殖质层较厚(10--15厘米),有机质含量10%以上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上生长良好。阳性树种,其幼苗、幼树多生于半荫蔽的东南坡或东北坡的林缘,过于荫蔽的林下很少有幼苗生长。常与大叶木莲Manglietia megaphylla Hu et Cheng、大叶新木姜子Neolitsea levinei Merr.、滇粤山胡椒Lindera metcalffiana Allen、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及五加科、安息香料、山矾科、金缕梅科等植物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花期5月,果期9--10月。

地理分布:产于云南(屏边、金平、西畴、麻栗坡)、广西。

10.(pò)朴树(拉丁学名:Celtis sinensis Pers.)。荨麻目、榆科、朴属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根皮入药,治腰痛、漆疮。

园林朴树主产地在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

形态特征:朴树与四蕊朴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朴树的叶多为卵形或卵状椭圆形,但不带菱形,基部几乎不偏斜或仅稍偏斜,先端尖至渐尖,但不为尾状渐尖,时质地也不及前一亚种那样厚;朴树叶质较厚,阔卵形或圆形,中上部边缘有锯齿;三出脉,侧脉在六对以下,不直达叶缘,叶面无毛,叶脉沿背疏生短柔毛。果也较小,一般直径5~7毫米,很少有达8毫米的;落叶乔木。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四蕊朴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白色;当年生小枝幼时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老后毛常脱落,荨麻目去年生小枝褐色至深褐色,有时还可残留柔毛;冬芽棕色,鳞片无毛。叶厚纸质至近革质,通常卵状椭圆形或带菱形,长5~13厘米,宽3~5.5厘米,基部多偏斜,一侧近圆形,一侧楔形,先端渐尖至短尾状渐尖,边缘变异较大,近全缘至具钝齿,幼时叶背常和幼枝、叶柄一样,密生黄褐色短柔毛,老时或脱净或残存,变异也较大。

果梗常2~3枚(少有单生)生于叶腋,其中一枚果梗(实为总梗)常有2果(少有多至具4果),其它的具1果,无毛或被短柔毛,长7~17毫米;果成熟时黄色至橙黄色,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核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具4条肋,表面有网孔状凹陷。

地理分布:朴树分布于淮河流域、秦岭以南至华南各省区,长江中下游和以南诸省区以及台湾;越南,老挝也有。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产山东(青岛、崂山)、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

11.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产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树脂供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体卵形,长约1厘米,略被微毛,鳞状苞片敷有树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泽。叶薄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绿色,干后灰绿色,不发亮;下面有短柔毛,或变秃净仅在脉腋间有毛;掌状脉3-5条,在上下两面均显著,网脉明显可见;边缘有锯齿,齿尖有腺状突;叶柄长达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游离,或略与叶柄连生,长1-1.4厘米,红褐色,被毛,早落。

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长3-6厘米,偶有皮孔,无腺体;萼齿4-7个,针形,长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有柔毛,花柱长6-10毫米,先端常卷曲。

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幼树稍耐阴,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涝。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不耐移植及修剪。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不耐寒,黄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盐碱及干旱。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性耐火烧,萌生力极强。

地理分布:产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东,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及西藏,南至广东;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

12.梧桐(拉丁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木材可制乐器;种子可食或榨油;叶、花、根、种子入药,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之效。

形态特征: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5到20米,胸径50cm;树干挺直,光洁,分枝高;树皮绿色或灰绿色,平滑,常不裂。小枝粗壮,绿色,芽鳞被锈色柔毛,株高 10~20 公尺,树皮乳光滑,片状剥落;嫩枝有黄褐色绒毛;老枝光滑,红褐色。叶大,阔卵形,宽 10~22 公分,长 10~21 公分, 3~5 裂至中部,长比宽略短,基部截形、阔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宽三角形,全缘或边缘有数个粗大锯齿,上下两面幼时被灰黄色绒毛,后变无毛;叶柄长 3~10 公分,密被黄褐色绒毛;托叶长 1~1.5 公分,基部鞘状,上部开裂。圆锥花序长约20厘米,被短绒毛;花单性,无花瓣;花萼紫红色,萼管长约2毫米,裂片5,条状披针形,长约10毫米,外面密生淡黄色短绒毛;雄花的雄蕊柱约与萼裂片等长,花药约15生雄蕊柱顶端;雌花的雌蕊具柄5,心皮的子房部分离生,子房基部有退化雄蕊。蓇葖,在成熟前即裂开,纸质,长7-9.5厘米;蓇葖果,种子球形,分为5个分果,分果成熟前裂开呈小艇状,种子生在边缘。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紫色。通长 2 个,常下垂,直径约 2.5~3.5 公分。小坚果长约 0.9 公分,基部有长毛。花期 5 月,果期 9~10 月。种子4-5,球形。种子在未成熟期时成球成青色,成熟后橙红色。

梧桐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但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盐碱地栽种,又不耐草荒。积水易烂根,受涝五天即可致死。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沟生长较好。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长季节受涝3~5天即烂根致死。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早。对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强风。宜植于村边、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处。

地理分布:原产地中国,自华南至河北栽培甚广。西南广泛枝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多。

13.黄槐(学名:Senna surattensis(Burm. f.) H. S. Irwin et Barneby)。为苏木科决明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羽状复叶,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圆。基部稍偏斜;叶轴下部2或3对小叶之间有一棒状腺体。花大,鲜黄色,种子间有时略缢缩。几乎全年开花,但主要集中在3~12月。产亚洲热带至大洋洲。喜光,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分枝多,小枝有肋条;树皮颇光滑,灰褐色;嫩枝、叶轴、叶柄被微柔毛。叶长10-15厘米;叶轴及叶柄呈扁四方形,在叶轴上面最下2或3

对小叶之间和叶柄上部有棍棒状腺体2-3枚;小叶7-9对,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下面粉白色,被疏散、紧贴的长柔毛,边全缘;小叶柄长1-1.5毫米,被柔毛;托叶线形,弯曲,长约1厘米,早落。总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内;苞片卵状长圆形,外被微柔毛,长5-8毫米;萼片卵圆形,大小不等,内生的长6-8毫米,外生的长3-4毫米,有3-5脉;花瓣鲜黄至深黄色,卵形至倒卵形,长1.5-2厘米;雄蕊10枚,全部能育,最下2枚有较长自认花丝,花药长椭圆形,2侧裂;子房线形,被毛。荚果扁平,条形,开裂,长7-10厘米,宽8-12毫米,顶端具细长的喙,果颈长约5毫米,果柄明显;种子10-12颗,有光泽。在热带地区花果期几全年。

生于海拔750-1500米,如村边、路旁或公园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壤土为最好,耐土壤干旱,也耐水湿。喜光,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快;繁殖、栽培都较容易。喜高温高湿、光照,不耐寒。2℃~5℃易受冻害,在华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喜肥。

地理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开远,蒙自,河口,西双版纳等地。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有分布。各热带地区已广泛栽培。药材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

14.广玉兰(拉丁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别名:洋玉兰、荷花玉兰。原产美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方,如北京、兰州等地有引种。供观赏,花含芳香油。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故又称“荷花玉兰”,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荷花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淡褐色或灰色,薄鳞片状开裂;小枝粗壮,具横隔的髓心;小枝、芽、叶下面,叶柄、均密被褐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幼树的叶下面无毛)。叶厚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4-7(10)厘米,先端钝或短钝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1.5-4厘米,无托叶痕,具深沟。花白色,有芳香,直径15-20厘米;花被片9-12,厚肉质,倒卵形,长6-10厘米,宽5-7厘米;雄蕊长约2厘米,花丝扁平,紫色,花药内向,药隔伸出成短尖;雌蕊群椭圆体形,密被长绒毛;心皮卵形,长1-1.5厘米,花柱呈卷曲状。聚合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卵圆形,长7-10厘米,径4-5厘米,密被褐色或淡灰黄色绒毛;蓇葖背裂,背面圆,顶端外侧具长喙;种子近卵圆形或卵形,长约14毫米,径约6毫米,外种皮红色,除去外种皮的种子,顶端延长成短颈。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特点:广玉兰生长喜光,而幼时稍耐阴。喜温湿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适生于干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易发生黄化,忌积水、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碳气体有较强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特别是播种苗树干挺拔,树势雄伟,适应性强。广玉兰属于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叶革质,背被锈色绒毛,表面有光泽,边缘微反卷,叶长10—20厘米,另一变种叫狭叶广玉兰,叶较狭长,背面毛较少,耐寒性稍强。花大,呈现白色或浅黄色,清香,直径20—30厘米,花通常6瓣,花大如荷,花期5—7月,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通常广玉兰可长到30米,但普通玉兰却只能长到16—23米。树冠呈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绒毛,树枝雄伟壮丽。广玉兰树形优美,花大清香,是优良环保庭院树,适合厂矿绿化,对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分布:广玉兰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分布在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北方如北京、兰州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是江苏省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安徽省合肥市,浙江省余姚市的市树。在长江流域的上海、南京、杭州也比较多见。

15.青冈栎(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正名为青冈,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铁稠。壳斗科、青冈属常绿乔木。为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性耐瘠薄,喜钙。木材性质优良,为纺织工业木梭的重要材料。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2m,胸径1m。树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无棱,幼时有毛,后脱落。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13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上半部有梳齿,中部一下全缘,背面灰绿色,有平伏毛,侧脉8-12对,叶柄长1-2.5cm总苞单生活2-3个集生,杯状,鳞片结合成5-8条环带。坚果卵形或近球形,无毛。花期4-5月;果10月成熟。因它的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所以称为“气象树”。

五月开黄绿色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细长下垂。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十月成熟。幼树稍耐阴,大树喜光,为中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幼年生长较慢,5年后生长加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深根性,可防风、防火。

青冈栎为亚热带树种,它对气候条件反应敏感,是因为叶中所含的叶绿素和花青素的比值变化形成的。在长期干旱之后,即将下雨之前,遇上强光闷热天,叶绿素合成受阻,使花青素在叶片中占优势,叶片逐渐变成红色。有些地方的群众根据平时对青冈树的观察,得出了经验:当树叶变红时,这个地区在一两天内会下大雨。雨过天晴,树叶又呈深绿色。农民就根据这个信息,预报气象,安排农活。幼龄稍耐侧方庇荫。喜生于微碱性或中性的石灰岩土壤上,在酸性土壤上也生长良好。深根性直根系,耐干燥,可生长于多石砾的山地。萌芽力强,可采用萌芽更新。

地理分布:为亚热带树种,个别分布区处于暖温带。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常绿阔叶树种之一。朝鲜、日本、印度也有分布。暖温带中部落叶阔叶林区,如河北武安。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区,如河南栾川。长江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阳、十堰)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16.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是一类开花植物,同时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唯一一属,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

冬青高度大约是2到25米,分为乔木和灌木。种子及树皮可供药用,为强壮剂;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气管炎和烧烫伤;树皮可提取栲胶;木材坚硬,可作细工材料。树皮含鞣质,原儿茶酸、挥发油等。该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冬青为常绿乔木,一般高达13米;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当年生小枝呈浅灰色,圆柱形,具有细棱;二至多年生枝具不明显的小皮孔,叶痕新月形,凸起。花,冬青花序为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条的叶腋内或簇生于2年生枝条的叶腋内,稀单花腋生;花小,白色、粉红色或红色,辐射对称,异基数,常由于败育而呈单性,雌雄异株。花粉粒为长球形、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角圆形、三裂圆形、近三角形、圆形或近圆形,赤道轴长约17.85-43.35μm;赤道面观为宽卵形、卵形、长卵形、椭圆形、近圆形或卵圆形,极轴长17.85-43.35μm。具三孔沟。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主要为棒状、小蘑菇状、鼓槌状、短鼓槌状、瘤状、小颗粒状和几个纹饰分子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水渍状,通常1种花粉的纹饰或多或少为以上2-3种纹饰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种占优势。

雄花:花序具3-4回分枝,总花梗长7-14毫米,二级轴长2-5毫米,花梗长2毫米,无毛,每分枝具花7-24朵;花淡紫色或紫红色,4-5基数;花萼浅杯状,裂片阔卵状三角形,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5毫米,花瓣卵形,长2.5毫米,宽约2毫米,开放时反折,基部稍合生;雄蕊短于花瓣,长1.5毫米,花药椭圆形;退化子房圆锥状,长不足1毫米。

雌花:花序具1-2回分枝,具花3-7朵,总花梗长约3-10毫米,扁,二级轴发育不好;花梗长6-10毫米;花萼和花瓣同雄花,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1/2,败育花药心形;子房卵球形,柱头具不明显的4-5裂,厚盘形。果长球形,成熟时红色,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分核4-5,狭披针形,长9-11毫米,宽约2.5毫米,背面平滑,凹形,断面呈三棱形,内果皮厚革质。花期4-6月,果期7-12月。叶,冬青单叶互生,稀对生;叶片革质、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托叶小,胼胝质,通常宿存。长5-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或有时在幼叶为锯齿,具柄或近无柄。叶面绿色,有光泽,干时深褐色,背面淡绿色,主脉在叶面平,背面隆起,侧脉6-9对,在叶面不明显,叶背明显,无毛,或有时在雄株幼枝顶芽、幼叶叶柄及主脉上有长柔毛;叶柄长8-10毫米,上面平或有时具窄沟。果,冬青果为浆果状核果,通常球形,成熟时红色,稀黑色,外果皮膜质或坚纸质,中果皮肉质或明显革质,内果皮木质或石质。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分核4-5,狭披针形,长9-11毫米,宽约2.5毫米,背面平滑,凹形,断面呈三棱形,内果皮厚革质。花期4-6月,果期7-12月。表面平滑、具条纹、棱及沟槽或多皱及洼穴,具1种子。冬青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力。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碳抗性强。常生于山坡杂木林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

同时,冬青也适宜在草坪上孤植,门庭、墙际、园道两侧列植,或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冬青常采取老桩或抑生长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

地理分布:冬青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主产中南美洲和亚洲热带。在中国,冬青的种类有200余种,分布于秦岭南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而以西南和华南最多。其中具体分布大约为江苏(溧阳、苏州、宜兴、南京、无锡)、安徽(歙县、舒城、黄山、右平)、浙江(建德、奉化、泰顺、开化、寿昌、天台、瑞安、杭州、天目山)、江西(南昌、庐山、萍乡、南丰、德兴、全南、兴旺、铅山、通达、庆昌、广丰、石城、吉安、安远、浮梁、寻乌、玉山、安福、奉新、广昌、永修、贵溪)、福建(崇安、仙游、连城、沙县)、台湾、河南(信阳、新县)、湖北(巴东、利川、兴山、宣恩、鹤丰、建始、武汉)、湖南(洞口、黔阳、长沙、武岗、新宁、花垣、保靖、宜章)、广东(阳山、乐昌、乳源)、广西(兴安、桂林、临桂、灵川、恭城、全州、大瑶山、藤县和乐业)和云南(腾冲)等省区。

17.女贞(学名:Ligustrum lucidum)。别称白蜡树、冬青、蜡树、女桢、桢木、将军树等,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

女贞为亚热带树种,枝叶茂密,树形整齐,是常用观赏树种,可于庭院孤植或丛植、行道树、绿篱等。女贞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温,是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乡土树种。主要分布江浙、江西、安徽、山东、川贵、两湖、两广、福建等地。采用播种、扦插、压条法繁殖。叶可蒸馏提取冬青油,用于甜食和牙膏等的添加剂。成熟果实晒干为中药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可明目、乌发、补肝肾。

形态特征: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

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

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8~20厘米,宽8~25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实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0.5~6厘米,宽0.2~1.5厘米,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长不超过1毫米;花萼无毛,长1.5~2毫米,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毫米,花冠管长1.5~3毫米,裂片长2~2.5毫米,反折:花丝长1.5-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头棒状。

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毫米,径4~6毫米,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果梗长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为深根性树种,须根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但不耐瘠薄。对大气污染的抗性较强,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及铅蒸气均有较强抗性,也能忍受较高的粉尘、烟尘污染。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在红、黄壤土中也能生长。生海拔2 900米以下疏、密林中。对气候要求不严,能耐-12℃的低温,但适宜在湿润、背风、向阳的地方栽种,尤以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女贞对剧毒的汞蒸气反应相当敏感,一旦受熏,叶,茎,花冠,花梗和幼蕾便会变成棕色或黑色,严重时会掉叶,掉蕾。女贞还能吸收毒性很大的氟化氢,二氧化硫和氯气等。

地理分布:产于长江以南至华南、西南各省区,向西北分布至陕西、甘肃。朝鲜也有分布,印度、尼泊尔有栽培。

18.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本种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木材黄白色,可制作农具车辆等;叶可饲椿蚕(天蚕);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等效;种子含油35%。本种在北美、欧、亚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为“杂草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各具1或2个粗锯齿,齿背有腺体1个,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柔碎后具臭味。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花淡绿色,花梗长1-2.5毫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裂片长0.5-1毫米;花瓣5,长2-2.5毫米,基部两侧被硬粗毛;雄蕊10,花丝基部密被硬粗毛,雄花中的花丝长于花瓣,雌花中的花丝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心皮5,花柱粘合,柱头5裂。翅果长椭圆形,长3-4.5厘米,宽1-1.2厘米;种子位于翅的中间,扁圆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产各地,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pH的适宜范围为5.5~8.2。对中性或石灰性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适宜,对氯气抗性中等,对氟化氢及二氧化硫抗性强。生长快,根系深,萌芽力强。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及西南部,东南至台湾省。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18.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为楝科、香椿属。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或更长;小叶16-20,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另一侧楔形,不对称,边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侧脉每边18-24条,平展,与中脉几成直角开出,背面略凸起;小叶柄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被稀疏的锈色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长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齿裂或浅波状,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钝,长4-5毫米,宽2-3毫米,无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盘无毛,近念珠状;子房圆锥形,有5条细沟纹,无毛,每室有胚珠8颗,花柱比子房长,柱头盘状。

蒴果狭椭圆形,长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苍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种子基部通常钝,上端有膜质的长翅,下端无翅。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冻。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为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地理分布: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阳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达海拔1800m,耐寒区位6-11。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一)植物设计分类及配植原则 1、种植形式上分:规则式,自然式 2、规则式:中心植(孤植)、对植及行列植 3、自然式:丛植(树丛)、群植(树群)、片植(林植或纯林、混交林) (二)规则式—中心植 中心植(孤植)特点:单株配植,也可2或3株紧密栽植,形成单株栽植效果,但必须同一树种。 选择要求:树种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如:轮廓端正的雪松、金钱松;姿态丰富的罗汉松、五针松、油松;有观干价值的白皮松、梧桐;有花大而美的白玉兰、广玉兰;具观赏价值的银杏,槐树,元宝枫,鸡爪槭,七叶树,榆树,榕树。

常用尺度:依场地大小而定,体形略大,最好保留原有大树,满足观赏空间(一般是4倍的树高) 乔木:略大于常用大乔木尺度,冠幅≥10米,主杆分枝≥3米 中小乔木:冠幅5-8米 灌木:冠幅3-4米 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功能:林荫和作为观赏的主景。 场地位置:开阔草地中心;河边,湖畔,用水作背景;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桥头和道路转弯处,引导行人视线作用; 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

(三)规则式—对植和行列值 定义:一种或多种植物元素组合,按照某种形式排列 设计核心要点:阵列感(规则、对称、均衡)---给人感觉庄严、整齐 对植: 行列植: 尺度:在单体中与常用植物冠幅和高度一致。 间距:根据常用大小而定,一般大乔木5-8米(主干分枝≥2.5米),中小乔木3-5米,大灌木2-3米,小灌木1-2米。 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设计中技法:中轴相对分明,排列有序,树冠体形整齐,几何形式多样,相对均衡协调,色彩相对鲜明,轮廓富于变化。 场地位置:常用于园区入口,建筑物入口,道路两侧,广场或桥头两旁。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 自然界的植物按各自的形态、习性分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 一、乔木 1、定义: 乔木是指有明显单根主干,分枝点在2米以上,树高3米以上的植物。(按自然生长算) 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 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是以观赏树木为主,以观赏特性为依据可把乔木分为常绿类、落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枝干类、观树形类等。 3、乔木的配置方式 “园林绿化,乔木当家”,乔木体量大,占据园林绿化的最大空间,因此,乔木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形式是植物景观营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乔木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 (1)孤植——在某一空间只种植一株乔木 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 树体高大,寿命较长,特色显著;从遮荫角度来考虑孤植树应是树冠宽大,枝叶茂盛,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无飞毛、飞絮污染环境孤植树是园林构图中的主景,因而要求栽植地点位置较高,四周空旷,便于树木向四周伸展,并有较适宜的鉴赏视距,中间不要有别的景物遮挡视线。 孤植树木的形体特色大体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体形特别高大,能给人以雄伟浑厚的感觉,如榕树、香樟等;二是树体轮廓优美,姿态富于变化,

植物分类

木兰科 乔木,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有叶痕,花两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在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常见的植物:广玉兰,鹅掌楸,含笑花,八角,荷花玉兰 毛茛科 草本,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基部有距,花瓣5枚,萼片5或多数,雄蕊,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常见的植物:小毛茛,牡丹,芍药,白头翁,乌头,黄连

桑科 木本,常具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常见的植物:榕树,构树,桑树,无花果 胡桃科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下垂,葇荑花序,雌花直立,穗状花序,子房下位,花柱两个,羽毛状,种子无胚乳,子叶褶皱。

常见的植物:核桃,胡桃,青钱柳 石竹科 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例中央胎座 常见的植物:石竹,繁缕,王不留行,康乃馨,满天星 锦葵科 单叶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枚,螺旋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单体雄蕊,上位子房,中轴胎座

常见的植物:锦葵,扶桑,木槿 葫芦科 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单叶互生,叶掌状分裂,单性花,花萼,花瓣5个,雄蕊5个,分为3组,花药折叠弯曲,下位子房,果实为瓠果

常见的植物:葫芦,黄瓜,西瓜,丝瓜,苦瓜,罗汉果 杨柳科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上位子房,果为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常见的植物:胡杨,垂柳 十字花科 花瓣4片,花冠十字形,花两性,辐射对称,四强雄蕊,侧膜胎座,有假隔膜,总状花序,本科有经济价值的许多蔬菜和油料作物 (油菜),少数供药用、观赏和作饲料。 常见的植物:二月兰,油菜,青菜,白菜,萝卜,甘蓝,拟兰芥

新颖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围 91题 1、报春花科的雌蕊具 B .A. 中轴胎座 B. 特立中央胎座 C. 基底胎座 D. 边缘胎座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C A. 瓣裂 B. 纵裂 C. 孔裂 D. 横裂 3、柳科植物的花为 D A. 两性花 B. 中性花 C. 雌雄同株 D. 雌雄异株 4、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B A. 木兰属 B. 含笑属 C. 木莲属 D. 鹅掌楸属 5、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C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6、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B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7、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A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8、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 A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9、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A A. 两性花 B. 两被花 C. 单性花 D. 单被花 10、双子叶植物通常为 D A. 射出脉 B. 平行脉 C. 三出脉 D. 网状脉 11、木犀科雄蕊为 B A. 5 B. 2 C. 3 D. 4 12、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B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亚科 13、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C A. 对生叶序 B. 二强雄蕊 C. 4裂子房 D. 唇形花冠 14、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 A

A. 两侧对称花 B. 辐射对称花 C. 不整齐花 D. 左右对称花 15、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A A. 互生 B. 对生 C. 轮生 D. 簇生 16、葡萄的卷须是 B 的变态 17、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7、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 C 。 A. 花柱生子房顶部 B. 花柱生子房侧面 C. 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D. 都不对 18、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C 的特征。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亚科 19、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C 。 A. 木莲属 B. 木兰属 C. 含笑属 D. 鹅掌楸属 20、双受精现象为 D 特有。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21、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D 。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植物的认识和分类

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壹、植物认识篇: 1、前言: 2、与植物共舞:了解营养器官根、茎、叶。 3、花花世界:繁衍器官花、果实、种子。贰、现行台湾植物分类系统介绍: 1、台湾植物分类系统简介与分科。 2、植物科的特征介绍。 参、药用植物分类实例应用: 肆、食用野菜及野果介绍: 伍、有毒植物介绍: 陆、台湾的植物生态: 柒、自我测验: 捌、自我测验答案:

壹、植物认识篇: -植物观察所应具备的认识-谢春万整理 1、前言: 一、分类阶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生物分界: (一)原核生物界(细菌、蓝绿藻)。 (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纤毛虫)。 (三)真菌界(黏菌、担子菌)。 (四)植物界(湿地松、木棉、五节芒)。 (五)动物界(台湾猕猴、鸟、蝴蝶)。 三、植物界可分成四门: (一)藻类植物门:低等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非维管束植物。(二)苔藓植物门:高等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非维管束植物。(三)蕨类植物门:高等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束植物。(四)种子植物门:高等植物,种子植物(显花植物),维管束植物。四、种子植物又可分成: (一)裸子植物(二)双子叶植物(三)单子叶植物。 五、台湾现有植物概况: 可分为:(一)栽培种-外来引进种、栽培改良种。 (二)野生种-原生种(特有种、广泛种)、驯化种。 七、高等植物外观形态分成两大类: (一)营养器官:根、茎、叶,为主要提供植物生长、吸收、固定、支 持、输导与制造养分的器官。 (二)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为植物繁殖下一代而特化的器官。

2、与植物共舞:了解营养器官根、茎、叶 八、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有三个主要功能: (一)把植物固着在土壤中。 (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三)运输系统的一部分,导管携带水分和矿物质从根送到茎和叶,筛管则从叶子携带养分运送至根的每一部分,部分的根亦可贮 藏养分。 (四)植物的根的发生可分为: (1)初生根:由胚根发育而来,为植物最初的根。 (2)次生根:为初生根的分支。 (3)不定根:是从茎部或叶部生出的根。 九、依根的(变态)种类可分为: (一)气生根:由地面上的茎或枝等生出(榕属植物)。 (二)支持根:自茎上生出的根,向下深入土中后生长加粗,具加强 支持功能者(玉米、甘蔗)。 (三)板根:树木的次根向上渐次生长隆起而作薄板状,露出地面者(银叶树、木麻黄)。 (四)同化根:如风兰属的气根,扁平状,具叶绿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行光合作用(蜘蛛兰)。 (五)呼吸根:自根上分枝出的根,露于空气中,具吸收氧气的功能(海茄冬)。 (六)攀缘根:藤本植物藉以附着物体以攀爬者(辟荔、爬墙虎)。(七)寄生根:深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养分的根(桑寄生)。 (八)块根:其根部肥大而形成养分的储藏器官(甘藷)。 (九)纺锤根:纺锤形,根肥大,贮藏大量的养分(天门冬)。 (十)圆锥根:根圆锥形,根肥大,贮藏大量的养分(胡萝卜)。 十、茎:是植物主要的支撑部分,也是植物运输系统的一部分,亦可用来 贮藏水分和养分。 依茎的形态可分为: (一)直立茎:直立地上不倚靠他物者,茎干通常为圆柱形(凤凰木)。(二)攀缘茎:利用卷须、气根或叶柄攀附他物上升者(黄金葛)。(三)缠绕茎:须缠绕他物使能上升者;缠绕方向又能分为左旋及右旋(槭叶牵牛)。 (四)匍匐茎:茎细长蔓延地面,到处生根(草莓)。 (五)平卧茎:茎之横卧于地面上而节不生根者(西瓜)。 十一、茎的变态: (一)卷须茎:植物的茎上生有由小枝变成的茎卷须,可以缠绕其他物体支持主茎(葡萄)。 (二)肉质茎:植物的茎膨大而柔软多肉,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及养分(仙人掌)。

最新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 【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91题 1、报春花科的雌蕊具 B .A. 中轴胎座 B. 特立中央胎座 C. 基底胎座 D. 边缘胎座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C A. 瓣裂 B. 纵裂 C. 孔裂 D. 横裂 3、杨柳科植物的花为 D A. 两性花 B. 中性花 C. 雌雄同株 D. 雌雄异株 4、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B A. 木兰属 B. 含笑属 C. 木莲属 D. 鹅掌楸属 5、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C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6、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B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7、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A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8、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 A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9、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A A. 两性花 B. 两被花 C. 单性花 D. 单被花 10、双子叶植物通常为 D A. 射出脉 B. 平行脉 C. 三出脉 D. 网状脉 11、木犀科雄蕊为 B A. 5 B. 2 C. 3 D. 4 12、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B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3、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C A. 对生叶序 B. 二强雄蕊 C. 4裂子房 D. 唇形花冠 14、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 A A. 两侧对称花 B. 辐射对称花 C. 不整齐花 D. 左右对称花 15、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A A. 互生 B. 对生 C. 轮生 D. 簇生 16、葡萄的卷须是 B 的变态 17、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7、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 C 。 A. 花柱生子房顶部 B. 花柱生子房侧面 C. 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D. 都不对 18、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C 的特征。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9、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C 。

植物分类介绍——藤本植物

植物图片名称种类叶子形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花相花期分布范 围 花及果 绿爬山虎落叶木质 藤本。 叶为指状 复叶,小叶 3—5,以5 枚的居多, 倒卵形或 椭圆形,长 6—14厘 米,宽2—5 厘米。 。聚伞圆 锥花序开 展,与叶 对生或顶 生于侧枝 上。两侧 对称,基 部不偏 斜,背面 脉上稍有 柔毛,侧 脉7—10 对,在两 面凸起, 小叶柄长 0.5—1厘 米。 花期6—7 月,果熟 期9—10 月。 产苏 南;生 于山坡 灌丛 中;分 布于湖 北、安 徽、浙 江和江 西等省 精品

川鄂爬山虎落叶 木质 藤本 叶面有 清晰的 白色 条,嫩 叶及叶 背红紫 色。 。耐寒、 耐旱, 适应性 强,向 阳处更 有利于 其色彩 艳丽 耐寒、 耐旱, 适应 性强, 向阳 处更 有利 于其 色彩 艳丽。 川鄂 爬山虎 在早春 及入冬 前红叶 翻飞,十 分悦目; 种植在 庭院墙 壁、公园 围墙处 蔓茎纵 横,叶片 密布,形 成一道 独特的 风景。 云 南,贵 州,四 川,湖 南,河 南,陕 西,甘 肃 植物图片名称种类叶子形 态形态特 征 生态习 性 园林用 途 花相花 期 分布 范围 花及果 五叶地锦 别名:美国地锦、五叶爬山落叶 木质 藤本 卷须与叶 对生,顶 端吸盘 大。掌状 复叶,具 五小叶, 小叶长椭 老枝灰 褐色, 幼枝带 紫红 色,髓 白色。 生长势 喜温暖 气候, 也有一 定耐寒 能力; 亦耐暑 热,较 ,是庭 园墙面 绿化的 主要材 料。 花期6 月, 分布 于北 美和 亚洲 精品

精品

蝙蝠葛多年生落 叶藤本,单叶互生, 叶片肾圆 形至心脏 形,长宽均 为5~14 厘米,先端 尖或短渐 尖,基部心 形或截形, 边缘有3~ 7浅裂,裂 片三角形 长13米。 根及根茎 入药。 生于山 地林缘、 灌丛沟 谷或缠 绕岩石 上。 兴安北部 和南部、 科尔沁、 燕山北 部、阴山。 我国东 北、华北、 华东;朝 鲜、日本、 蒙古、俄 罗斯。 千金藤多年生落 叶藤本叶互生;叶 柄长 5-10cm,盾 状着生;叶 片秀丽奇 特,阔卵形 或卵圆形, 长可达 5m。全株 无毛。老 茎木质 化,小枝 纤细,有 直条纹。 分布于江 苏、安微、 浙江、江 西、福建、 台湾、河 南、湖北、 湖南、四 川等地。 精品

西南大学2017年,《观赏植物分类学》,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最重要的共同特征为 . 两性花 . 二强雄蕊 . 子房下位 . 荚果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 纵裂 . 孔裂 . 瓣裂 . 横裂 3、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4、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5、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 两性花 . 两被花 . 单性花 . 单被花

6、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 花萼排列方式 . 花冠排列方式 . 子房位置 . 果实类型 7、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 绣线菊亚科 . 苹果亚科 . 蔷薇亚科 . 李亚科 8、杜鹃花科植物的雄蕊通常为 . 花冠裂片的2倍 . 与花冠裂片同数

. 较花冠裂片数少 . 通常为多数 9、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 对生叶序 . 二强雄蕊 . 4裂子房 . 唇形花冠 10、下列为杉科植物的是 . 罗汉松 . 水松 . 金钱松 . 落叶松 11、下列特征不为银杏的是

. 叶扇形 . 具长短枝 . 雌雄异株 . 种子无胚乳 12、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 互生 . 对生 . 轮生 . 簇生 13、 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均具有。 . 子房上位 . 3心皮复雌蕊

. 子房下位 . 侧膜胎座 14、 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 木莲属 . 木兰属 . 含笑属 . 鹅掌楸属 15、 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观赏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分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掌握种的概念及主要分类单位学名的构成;掌握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2单元、观赏植物人为分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物种的概念;双名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物种概念的理解;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第二章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8时) 教学目标:掌握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为植物分类奠定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根与茎的外部形态 第2单元、叶的外部形态 第3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一) 第4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二) 第5单元、种子与果实的形态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叶的形态;2、花的形态及花序类型;3、果实类型 教学难点:1、复雌蕊心皮数目判断;2、胎座类型;3、单果的类型 第三章蕨类植物(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的蕨类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蕨类植物概述 第2单元、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第3单元、水韭亚门(Is?ephytina) 第4单元、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第5单元、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 第6单元、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2、真蕨亚门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大型叶与小型叶;2、真蕨亚门的分类及其常见植物的识别。 第四章裸子植物(7) 教学目标: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裸子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裸子植物概述 第2单元、苏铁纲(Cycadopsida) 第3单元、银杏纲(Ginkgopsida) 第4单元、松柏纲(Coniferopsida) 第5单元、红豆杉纲(Taxopsid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苏铁科、松科、杉科、柏科的分类。 教学难点:各科主要特征及其区别;常见裸子植物的识别。 第五章被子植物(34时) 教学目标:掌握木兰科、桑科、山茶科、锦葵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槭树科、唇形科、木犀科、夹竹桃、忍冬科、菊科、棕榈科、禾本科、百合科、石蒜科、兰科等科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观赏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被子植物概述:被子植物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生活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分类概况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 植物界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 万种左右)。 1 藻类植物(Algae)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类植物答约有3万余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鹅肠菜等可以食品。在海边沿岸生长的藻类,既是鱼类的食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场所,可以保护鱼卵及鱼苗的发展。藻类化石还是是探矿的指示生物,它们常常是矿藏的伴生物。 2 地衣植物门(Lichens) 地衣(Lichenes)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

待。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 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约23000种。通常分为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两纲。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将角苔从苔纲中分出,设角苔纲(Anthocerotae),与苔纲和藓纲并列。遍布世界各地,多数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林下土壤表面、树木枝干上,沼泽地带和水溪旁、墙角背阴处等,尤以森林地区生长繁茂,常聚集成片。我国约有2800种。习见种类有葫芦藓(Funaria)、地钱(Marchantia)、泥炭藓(Sphagnum)等。 4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现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

植物分类介绍灌木地被

植物图片植物名称种类叶子形 状 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花相花期分布范围花及果 紫叶小檗落叶灌 木 叶小全 缘,菱 形或倒 卵,紫 红到鲜 红,叶 背色稍 淡。 枝丛生,具 刺。幼枝紫 红色或暗 红色,老枝 灰棕色或 紫褐色。但 在光线稍 差或密度 过大时部 分叶片会 返绿 喜阳,耐半 阴。喜凉湿 气候。耐 寒。 园林常用与常绿 树种作块面色彩 布置,可用来布置 花坛、花镜,是园 林绿化中色块组 合的重要树种 4月开 花,花黄 色。果熟 期9—10 月份。 原产日本,我国 秦岭地区也有分 布。现我国各大 城市有栽培 红花继木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叶互 生,革 质,卵 形,全 缘,嫩 枝淡红 色,越 冬老叶 暗红 色。 嫩枝被暗 红色星状 毛 喜光,稍耐 阴。适应性 强,耐旱。 喜温暖,耐 寒冷。耐修 剪。耐瘠 薄。 常用于色块布置 或修剪成球形,也 是制作盆景的好 材料。 花期4~ 5月,果 期9~10 月 主要分布于长 江中下游及以 南地区、印度北 部。

南天竹常绿灌 木叶对 生,2-3 回奇数 羽状复 叶 小叶椭 圆状披 针 株高约 2m。直立, 少分枝。老 茎浅褐色, 幼枝红色。 圆锥花序 顶生,花 小,白色; 浆果球形, 鲜红色。 喜温暖多 湿及通风 良好的半 阴环境。较 耐寒。能耐 微碱性土 壤。 南天竹主要用作 园林内的植物配 置,作为花灌木, 可以观其鲜艳的 花果。也可作室内 盆栽,或者观果切 花。 花期5~ 6月,果 熟期十 月~来年 一月 产中国长江流 域及陕西,河南 潢川卜塔集 镇·河北、山 东、湖北、江苏、 浙江、安徽、江 西、广东、广西、 云南、四川等 省。日本、印度 也有。 大花六道木常绿色 叶植物 叶光 亮,叶 色随季 节而 变,春 季金黄 色,略 带绿 心,夏 季淡绿 色,霜 后为橙 黄色。 株高30~40 cm,枝条柔 顺下垂,圆 锥聚伞花 序,花小, 白色呈喇 叭状 适应性非 常强,对土 壤要求不 高,酸性和 中性土都 可以;对肥 力的要求 也不严格, 耐干旱、瘠 薄。 适于丛植、片植、 散植于庭院绿地 或用作自然式低 矮花篱。 花期 6~11月 华东、西南及华 北可露地栽培。

观赏植物的分类方法常用

观赏植物学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一、 按自然分布分类 分为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带花卉、高山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沙漠花卉。 1、 热带花卉 椰子 棕榈科,椰子属 Chamaedorea 观赏特性:茎干直立,不分枝,叶片由顶部生出,羽状全裂或羽状。高 温、湿润、半阴(袖珍椰子、散尾葵),有休眠期(秋冬季),越冬温度 控制在10℃以上。 栽培繁殖:每年春天换盆换土,春、夏、秋三季注意遮去50%~70% 的阳光。4月播种或分株繁殖(散尾葵和鱼尾葵),发芽温度24~ 26℃,发芽缓慢(2~6个月) 园林用途:布置客厅、书房、会议室等,以增添热带风光的气氛,室内 可长期摆放或适时调换。 2、 温带花卉 郁金香 百合科,郁金香属 观赏特性: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茎叶光 滑具白粉。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 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 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栽培繁殖:常用分球繁殖,以分离小鳞茎法为主。秋季9~10 月分栽小球。秋季露地播种,深度1~1.5厘米。次春可发芽,四至五年才能开花。新球与子球的膨大,常在开花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园林用途:郁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丰润、艳丽,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壮品种宜布置春季花坛,鲜艳夺目。高茎品种适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丛植于草坪边缘。中、矮品种适宜盆栽,点缀庭院、室内,切花、盆栽等,增添欢乐气氛。 3、 寒带花卉 丁香 木樨科 ,丁香属 观赏特性: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 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 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 白色和紫色为居多。 栽培繁殖: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丁香适应性强, 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 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 肥 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丁香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 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 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 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 园林用途: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按生态习性分类: 阳性植物(喜光植物):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落叶松、金钱松、水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南洋杉、火炬松、白杨、刺槐、桦木、银杏、板栗、苦楝、麻栎、栓皮栎、小叶栎、槲栎、漆树、黄连木、火炬树、泡桐、旱柳、刺楸、无患子、盐肤木、梓树、白蜡树、紫薇、木芙蓉、合欢、凌霄、核桃楸、乌桕、悬铃木、臭椿、相思树、桉树、紫藤、平枝枸子、杏树、腊梅、桃树、海棠、金钟花、连翘、黄刺玫等。 阴性植物(喜阴植物、耐荫植物):紫杉、罗汉松、香榧、冷杉、云杉、铁杉、竹柏、粗榧、南方红豆杉、福建柏、山茶、紫楠、大叶楠、苦槠、甜槠、绵槠、栲树、青冈栎、枸骨、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蚊母树、桂花、交让木、桃叶珊瑚、朱砂根、厚皮香、椤木石楠、南天竹、棕榈、丝兰、马银花、马醉木、络石、接骨木、地锦、杜鹃、栀子、天目琼花、八角金盘、玉簪、十大功劳、常春藤、六月雪等。 中性植物(喜光,耐荫):杉木、柳杉、圆柏、柏木、杜松、刺柏、华山松、日本五针松、连香树、榔榆、朴树、榉树、七叶树、枳、五角枫、元宝枫、枫杨、香樟、竹类、杜鹃、葱兰、紫羊茅、万年青、马蹄金等。 耐干旱植物: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柏、雪松、刺柏、白皮松、铅笔柏、圆柏、落叶松、黄檀、臭椿、榔榆、构树、小檗、化香、棠梨、山胡椒、旱柳、麻栎、栓皮栎、枫香、黄连木、继木、石楠、火棘、合欢、山槐、苦楝、乌桕、腊梅、盐肤木、芫花、君迁子、槐树、白榆、朴树、榉树、糙叶树、山麻杆、马甲子、紫穗槐、紫藤、石榴、柽柳、枣树、木槿、胡颓子、紫薇、赤杨、刺槐、白蜡树、丝棉木、山楂、楸树、泡桐、桃树、栾树、三角枫、白桦、山杨、雪柳、枸杞、六月雪、六道木、柿树、夹竹桃、结楼草、百喜草等。 耐水湿植物 湿地松、水松、水杉、池杉、落羽杉、圆柏、河柳、垂柳、旱柳、杞柳、龙爪柳、

我国常见的草皮植物种类介绍

我国常见草皮植物种类介绍 1、早熟禾:又名小鸡草, 属禾本科二处生草坪 植物,我国南北各地 普遍分布。(见图1) 2、草地早熟禾:又名 草原莓系,光茎兰,为 禾本科多年生优良草坪 植物,原产欧洲,现已 引入各地广泛栽培。(见图2 3、野牛草:为禾本科 多年生优良草坪植物, 原产北美西部干旱草原, 1950年引入我国,为 我国北方主要草种。(见图3) 4、狗牙根:禾于本科 多年生草坪植物,广布 于温带地区,我国华北 以南各地均有分布, 上海又称绊根草。(见图4) 5、结缕草:为禾本科 多年生优良草坪,上海称 老虎皮草,辽宁称锥子草, 青岛称崂山草。(见图5) 6、假俭草:为禾本科 多年生草坪植物,分布 华南、华中等地,是我国

长江以南理想的阔叶草坪种, 上海南方城市已有100多个 栽培历史,上海称“苏州草”、 “蜈蚣草”。(见图6) 7、小糠草:又名红顶草, 为禾本科多年生优良植物, 分布我国华北、西北、西南 及长江流域等地。(见图7) 8、黑麦草:为禾本科多年 生优良草坪活动,原产南欧、 北非及西南亚等地,现已 引入我国作牧草及草坪栽培。(见图8) 9、天鹅绒草:亦称“细叶 结缕草”,杭州称“高丽芝 草”为禾本科多年生优良 草坪植物,分布日本及朝鲜 半岛,很早就引入我国长江 以南各省栽培。(见图9) 10、羊茅草:亦称酢油 草(新疆),羊狐草,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坪 优良牧草,分布于 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见图10)11、紫羊茅:又名红狐草, 红羊茅,为禾本科多年生 的优良草坪植物,原产 欧亚及北非,我国北部 地区亦有野生。(见图11)

12、苇状羊茅:为禾本科多年生疏生性优良草坪种,分布苏联西伯利亚及我国 新疆北部地区。(见图12)13、大羊胡子草:又称 “异穗苔草”属莎草科 多年生草坪植物,分布 我国东北、华北、内蒙 等地区,为我国北方城市 重要乡土草坪。(见图13)14、小羊胡子草:亦称“白颖苔草”为莎草科 多年生草坪植物,我国北方重要乡土草种。(见图14)

《观赏植物学》复习题_文档

一、名词解释 1、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的学科。 3、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总称,是植物体的基本器官,吸收、制造、输送营养物质。 4、气生根:凡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 5、节(node):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6、节间(internode):相邻两节之间的部分。 7、叶痕:落叶植物落叶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的痕迹。 8、叶迹:叶痕中的斑点(维管束断离后的痕迹)。 9、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 10、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11、叶序: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2、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适应于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13、花序:花在花轴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4、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的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15、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为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在名称后还要附加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16、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7、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8、宿根花卉:地下部分不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19、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20、多浆植物:广义上指茎、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能力的一群植物。 21、水生花卉:生长在沼泽地或水中及耐水湿的花卉。 22、岩生植物:指抗逆性强、耐脊薄,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植物。 23、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24、春色叶植物:春季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色(与其他季节相比)的植物。

植物形态分类

植物分类方法 对于植物分类从本、叶、花、果四方面入手。具体介绍如下。 草本:具有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而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但也有地下茎发达而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绿叶的种类。 木本: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是草本植物的对应词。地上部分为多年生,分乔木和灌木。 滕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茎木质化的称木质藤本。如北五味子、葛、木通等;茎草质的称为草质藤本。如何首乌、葎草、栝楼、丝瓜、白扁豆等。

叶子是维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典型的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叶子分类有按叶片与叶柄的数目关系为分单叶与复叶,其他的还有按叶脉、叶形状及花序的分法。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单果是由一朵花中的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根据果皮及其附属部分成熟时的质地和结构不同,又可把单果分为肉质果和干果两类。 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发育而来,每一雌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花托上,如蔷薇、草莓、悬钩子。 复果(聚花果、花序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花序中的每朵花形成独立的小果, 聚集在花序轴上,外形似一果实,如桑葚、菠萝、无花果。 单果复果

聚合果 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动植物分类

动植物分类

————————————————————————————————作者: ————————————————————————————————日期:

一、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

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植物种类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 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 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植物是非常常见的,种类更是有成千上万,不管是已发现或者尚未发现的植物都是不少的, 像多肉植物、观赏植物、可食用植物就很普遍了,那植物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八大类别的植物介绍吧。 植物的种类有哪些一、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发展是非常久远的,是古生物的一种,最早出现在是古生代时期,特别是在中生 代到新生代时期,更是遍布在各大陆,是陆地上最主要的植物,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等 类型,还分为常绿的线形、叶针形、鳞形等。 植物的种类有哪些二、被子植物 在裸子植物由盛而衰时期,就发展了被子植物,这也是一亿年前的植物,后而发展成为一种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它是有花的植物,通过花来繁殖后代,几乎占据了植物界种类 的一半。 植物的种类有哪些三、苔藓植物 苔藓也是种类较多的植物,差不多有18000余种,有藓纲、苔纲、角藓纲三大类别。这种植 物一般高只有2-5公分,最高也就30公分高,是分布极广、非常耐候的植物,在极地、热带 都可见,最喜欢在潮湿环境生长。 植物的种类有哪些四、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发展与泥盆纪时期,是所有低地生长的木生植物总称,生命力极强,其形姿优美、 观赏价值高,是现在一种观叶植物,有铁线蕨、鹿角蕨、肾蕨等、波斯顿蕨等。

观赏植物学复习资料

观赏植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 单果: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组成的单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鳞茎:地下茎短缩为圆盘状的鳞茎盘,其上着生多数肉质膨大的鳞片,整体呈球形。 花: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从形态发生和解剖结构来看,花是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花被和花蕊都是变态的叶。 二强雄蕊:雄蕊4枚,其中一对较另一对长。 干果、肉果:按果实成熟时果皮的质地,结构等特征 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芽)的植物,如丁香、茉莉、接骨木、石竹等,在顶芽停止生长或顶芽分化为花芽,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如苔藓植物中的石松、卷柏等。 合轴分枝:主茎的顶芽在生长季节,生长迟缓或死亡,或顶芽分化为花芽,有紧接顶芽下面的腋芽生长,代替原顶芽,每年重复,延伸主干,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 单轴分枝:总状分枝也称单轴分枝,顶端优势明显,主干上虽然也能产生各级分枝,但主干的伸长和加粗比侧枝强的多,主干极显著。 园景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地中能独自构成景致的树木,又称为孤植树或标本树。 葇荑花序:许多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着生在柔软下垂花轴上,常无花被而苞片明显,开花或结果后,整个花序脱落。 9.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地被植物:自然高度贴近地面。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重瓣花:由雄蕊、雌蕊等花叶变化所成花瓣的现象,即由于瓣化(petalody)而原来的花瓣数增加的花。 单被花:仅具花萼或花冠两被花:一朵花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裸花:二者均无 翅果:果皮伸展成翅,瘦果状。 蒴果:由两个以上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一室或多室,种子多数。成熟

植物分类5个系统

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被子植物的分类,并建立分类系统,用以说明被子植物间的演化关系,是分类学家长期以来所寻求的目标。但由于有关植物演化的知识和证据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现介绍几个常用的分类系统。 一、恩格勒系统 这一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于188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发表的,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认为无瓣花、单性、木本、风媒传粉等为原始的性状,而有瓣花、两性、草本、虫媒传粉等是进化的性状。为此,他们把柔荑花序植物(如杨柳科、桦木科)看作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而把木兰科、毛茛科等看作是较为进化的类型,同时把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被子植物计48目,280科,1964年修订为62目,344科。 二、哈钦松系统 本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的,1973年作了修订,从原来的332科增加到411科。 哈钦松认为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各部分分离、多数的比连合、定数的较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的比轮状排列的较为原始等。他还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且这两支是平行发展的;无被花和有被花是后来演化过程中蜕化而成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三、塔赫他间系统 这系统是1954年公布的,自1959年起进行了多次修订,在1980年发表的分类系统中,把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总计92目,410科。 塔赫他间(Takhtajan)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演化出来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的具单沟舟形花粉的睡莲莼菜科。他主张单元起源,由木兰目发展出毛茛目及睡莲目,全部单子叶植物都出自睡莲目,木本单子叶植物则由木兰目演化而来,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