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导肽在进行蛋白质运送时,先要将被运送的蛋白质(),运送到预定区域后,蛋白质再进行()
A. 变性;复性
B. 解折叠;折叠
C. 磷酸化;去磷酸化
D. 甲基化;去甲基化
E. 乙酰化;去乙酰化
标准答案:B
2. 脂褐素沉积增加见于
A. 凋亡早期细胞
B. 凋亡晚期细胞
C. 衰老细胞
D. 坏死细胞
E. 正常细胞
标准答案:C
3. 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A. 吞噬作用
B. 吞饮作用
C.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D. 单纯扩散
E. 易化扩散
标准答案:C
4.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pH值的物质是
A. 无机盐
B. 单糖
C. 脂肪酸
D. 氨基酸
E. 核苷酸
标准答案:A
5. 在简单扩散的跨膜转运中,下列物质按扩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应为
A. 乙醇、硝酸钠、甘油、葡萄糖
B. 乙醇、甘油、葡萄糖、硝酸钠
C. 乙醇、硝酸钠、葡萄糖、甘油
D. 甘油、乙醇、硝酸钠、葡萄糖
E. 氧气、甘油、葡萄糖、钠离子
标准答案:E
6. 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组蛋白是
A. H2A
B. H2B
C. H3
D. H4
E. H1
标准答案:E
7. 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构改变有
A. 染色质凝集
B. 凋亡小体形成
C. 细胞皱缩
D. 细胞膜完整
E. 以上都标准
标准答案:E
8. 关于胶原结构的错误叙述是
A. 含有1/3的甘氨酸
B. 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
C. 氨基酸的组成具有规律性
D. 羟基化发生在脯氨酸和赖氨酸上
E. 糖基化发生在脯氨酸上
标准答案:E
9. 人体细胞基因组中rRNA基因通常位于几条不同的染色体上
A. 1
B. 2
C. 4
D. 5
E. 10
标准答案:E
10. 具有ATP酶活性的蛋白是
A. 肌钙蛋白
B. 肌球蛋白
C. 肌动蛋白
D. 原肌球蛋白
E. 以上都不标准
标准答案:B
11. DNA双螺旋结构的维持主要依赖哪种化学键
A. 离子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范德华力
E. 二硫键
标准答案:C
12. 有关P53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衰老有关
B. 突变可转化为癌基因
C. 可促进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D. 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E. 为癌基因
标准答案:E
13. 构成透明质酸的二糖单位是
A. 葡萄糖醛酸与N-乙酰氨基半乳糖
B. 葡萄糖醛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
C. 艾杜糖醛酸与N-乙酰氨基半乳糖
D. 艾杜糖醛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
E. 半乳糖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
标准答案:B
14. 成熟促进因子合成于
A. G1早期
B. G1晚期
C. S期
D. G2期
E. M期
标准答案:D
15. 用cyclin D的抗体处理细胞,则细胞周期被阻断在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E. G0期
标准答案:A
16. 下列不能自由通过核膜的物质是
A. 单糖
B. 水分子
C. mRNA
D. K+
E. Ca2+
标准答案:C
17. HeLa细胞是
A. 胃癌细胞
B. 肾细胞
C. 大肠癌细胞
D. 宫颈癌细胞
E. 悬浮型细胞
标准答案:D
18. 下列哪些细胞具有向三个胚层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
A. 神经干细胞
B. 皮肤干细胞
C. 间充质干细胞
D. 胚胎干细胞
E. 造血干细胞
标准答案:D
19. 生物膜中含量最高的脂类是
A. 糖脂
B. 胆固醇
C. 磷脂
D. 鞘磷脂
E. 卵磷脂
标准答案:C
20. 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
A. 顺浓度梯度转运
B. 逆浓度梯度转运
C. 需要消耗能量
D. 不消耗能量
E. 需要载体蛋白
标准答案:E
二、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原代培养
答: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直接取材于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
2. 细胞质基质
答:
细胞质基质:也称细胞基质溶胶,是细胞质中除了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稳定均质部分。
3. 胚胎诱导
答:
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一部分细胞对邻近细胞产生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的现象称为胚胎诱导。
4. 同向协同转运
答:
同向协同转运: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同时运输,若两种物质运输方向相同,称为同向协同转运。
5. 转分化
答:
转分化:从一种分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状态,这种情况称为转分化
三、论述题(共8 道试题,共60 分。)
1. 说明电镜下核仁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
答:
电镜下的核仁结构包括三个不完全分隔的区域, 即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和颗粒成分。纤
维中心为浅染的低电子密度区域,是rRNA基因rDNA的存在部位,也称为核仁组织区。致密纤维成分是核仁内电子密度最高的区域,纤维状结构以环形或半月形分布于浅染区的周围,含有正在转录的rRNA分子。颗粒成分呈致密的颗粒,是正在加工、成熟的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颗粒,多位于核仁的外周,在核仁中所占体积最大。除了上述3种特征性区域外,还有一些异染色质包围在核仁周围,称为核仁周围染色质,此外还有核仁基质。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参与rRNA的合成
2. 基底膜的化学组成有哪些?具有什么功能?
答:
组成:LN、IV型胶原、硫酸乙酰肝素、巢蛋白等。将细胞与结缔组织相隔,在物质交换中起分子筛/选择渗透性作用。维持细胞极性、调节细胞分化迁移等。
3. 动物细胞的细胞连接通常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答:
细胞连接可分为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三大类型。其中,锚定连接根据其相连的不同细胞骨架成分可进一步分为:粘着带和粘着斑(均与微丝相连),桥粒和半桥粒(均与中间纤维相连)。通讯连接可分为间隙连接和化学突触。
4. 何谓核基质?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核基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精密的网架系统,是由非组蛋白构成的纤维状结构。因为它的基本形态与细胞质中的骨架相似,并具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又被称为核骨架。核基质的功能包括:(1)作为DNA复制的支架相关实验显示,DNA复制点连续不断地结合在核基质上,并且新形成的DNA也可与核基质结合,在许多转录活跃的基因近旁存在核基质结合区。此外,DNA聚合酶和DNA拓扑异构酶在核基质上也有特定的结合位点。(2)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有证据表明,在基因转录过程中,新合成的转录本与核基质紧密结合,
5. 简述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答: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1)起因:生理性或病理性;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2)单个散在
细胞;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3)细胞膜:保持完整,一直到形成凋亡小体;破损。(4)染
色质:凝聚在核膜下呈半月状;呈絮状。(5)细胞器:无明显变化;肿胀、内质网崩解。(6)细胞体积:固缩变小;肿胀变大。(7)凋亡小体:有,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无,细
胞自溶,残余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8)基因组DNA:有控降解,电泳图谱呈梯状;随机降解,电泳图谱呈涂抹状。(9)蛋白质合成:有;无。(10)调节过程:受基因调控;被动进行。(
6. 简要说明培养细胞的过程?
答:
一、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二、取材在无菌环境
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皿中,这一过程称为取材。如是细胞株的扩大培养则无取材这一过程。机体取出的组织细胞的
首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取组织时应严格保持无菌,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其他的有害物质。为
减少污染可用抗菌素处理。三、培养将取得的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
为培养。细胞进入培养
7. 简述内质网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答:
合成分泌蛋白质的过程包括:核糖体经信号肽引导与内质网膜结合;由结合于内质网膜上的
核糖体合成的不断延长的多肽链穿过内质网进入内质网腔内;合成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进
行折叠;新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糖基化;蛋白质向高尔基体的转运等连续过程。
8. 简述中间纤维的组装过程
答:
中间纤维单体通过七重氨基酸的a和d位的疏水残基与相邻的分子相互作用,以平行且相互
对齐的方式形成双股超螺旋二聚体。二聚体再以反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四聚体,由于四聚体组
装过程中出现了反向平行的结构,这就使中间纤维两端是对称的,从而决定了中间纤维无极性。每个四聚体又进一步组装成原丝。两根原丝以相互缠绕,以半分子长度交错的原则形成
原纤维。四根原纤维相互缠绕最终形成中间纤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