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与融合

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与融合

内容摘要:

本文从传统报纸的现状谈起,结合手机报纸产生的背景,分析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在当今媒体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手机报纸依托传统报纸产生,它的生存离不开传统报纸的支持,然而目前阶段却是手机报抢占上风,手机报给传统报纸带来不小的生存压力,文章对手机报与传统报纸产生竞争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指出二者主要竞争的领域,并预测未来二者的状况,传统报纸绝不会被手机报所取代,通过例举传媒史上的例子,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并不会取代旧媒体,相反只是加速了旧媒体的进步,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报纸与手机报未来一定会走上融合之路,只有融合互相借鉴,才能共同应对复杂的媒体环境,同时文章最后也提出关于二者融合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媒体环境;经济危机;共存共荣

Abstract

This artical talk about from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s ,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phones papers, analyse the location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s and mobile phones papers in today's media environment, mobile phones papers rely on traditional newspapers, its existenc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s.At this stage, however, mobile phones papers take up the advantage position and threaten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s.The article particularly analyse the competitive reason of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and mobile phones pap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point out the competence domain and forecast the status of future.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can not be substituted by mobile phones papers absolutely.By illustrating the historical example, the naissance of one new media did not replace the ancient media, on the contrary only accelerated the progress of old media.this paper finally get ou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and mobile phone papers that its future will be integrated onto the road, the combination of each other, in order to jointly cope with the complex media environment.In the end, the article also raised proposals about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and mobile phones papers.Key words:Media environment;Economical crisis;Live and let live

目录

一、相关背景分析 (4)

(一)传统报纸的现状 (4)

(二)手机报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5)

二、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 (7)

(一)传统报纸与手机报产生竞争的原因 (8)

(二)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在哪些方面进行竞争 (9)

(三)传统报纸是否会被手机报取代? (12)

三、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融合 (13)

(一)融合的现状 (13)

(二)融合的趋势 (14)

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与融合

报纸是三大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中历史最悠久的,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诞生了许多新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第五媒体—网络电视以及第六媒体—手机及其无线增值服务的产生,使得三大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传统的纸媒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同时机遇并存。其中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最为激烈,二者各有优势,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一、报业背景

(一)传统报纸的现状

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传统报纸的生存举步维艰,过去受众所接受的信息主要来自报纸,读报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而今更多的人选择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阅读,报纸的受众分流到了其他媒体,再加上报纸自身的缺陷,信息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受众凡事求新的心理,例如对于同一条新闻,互联网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发布,手机报也可以实现高速传递,而传统的报纸由于出版和印刷的限制,必须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见报,时间上落后其他媒体。这就造成了报纸发行量的下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即使像美国那样报业发达的国家,根据调查,继2008年报业寒冬之后,2009年4至9月,美国报纸的发行量平均下降一成。《纽约时报》发行量下降7%,《洛杉矶时报》发行量下降11%①。虽然报社不断降低成本,裁员、缩减版面,但成本降低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发行量萎缩的速度,报社的利益在不断下降,再加上报纸广告商的大量流失,使传统报纸的生存形势更加严峻,许多报社被迫倒闭。另外,传统报纸长期培养的优秀的采编队伍也在流失,很多采编人员跳槽到其他新兴媒体,如何才能留住这些人才,也是传统媒体必须要考虑的。由此可见,传统纸媒正面临一场空前的战役,怎样才能彻底走出困境,迎来自己新的春天?这个问题,值得整个传统报业共同探讨。

①石岩:《全民总动员拯救美国报业》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a13073041.html,/content/37554

(二)手机报背景及现状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目前手机报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短信、彩信及wap方式。

1. 手机报的技术支持

⑴手机本身功能的进步

从砖块一样的大哥大到现在的GPRS, CDMA手机,从创世之初的英文界面到现在的全中文图形界面,从单纯的通话工具到内置音频设备和视频捕捉设备,手机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硬件功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相当一部分手机已经可以支持通话、无线上网、短消息传递、游戏等功能。某些新型手机组合了PDA、数码相机、视频播放机、MP3播放机、等设备,还可以通过 Over the Air COTA、蓝牙、红外线等无线连接方式或利用USB有线连接方式实现与个人电脑的数据同步。

⑵手机基础技术的发展

手机在基带技术①方面的发展趋势是逐步成为个人移动娱乐平台,具体表现在:第一,CPU主频逐步提高和处理能力逐步增强;第二,为了适应各种业务的发展。手机内存的发展趋势是容量逐步增加。第三,音质处理也通过对MIDI和MP3的支持而日臻完善。第四,图像处理能力通过对VP、MPEG4、Video等的支持日益得到显著增强。

⑶手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GSM网络与Internet网络沟通融合在一起的WAP业务——“移动梦网”,随后中国联通推出“互动视界”。它们是目前中国最大的WAP网站,为移动通信与因特网间架起了应用平台。而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3月16日正式推出的3G门户网站,目前已成为国内内容最丰富、功能最齐全、大部分产品是

①朱清峰葛文海:《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概述》,《邮电设计技术》2005年第9期37页

基带:是手机中的一块电路,负责完成移动网络中无线信号的解调、解扰、解扩和解码工作,并将最终解码完成的数字信号传递给上层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免费的手机娱乐3G 门户站点。WAP技术能让手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用户带来更大通信空间。报纸WAP版的推出,使传统报媒进入无线平台,报纸和WAP版可以互相促动、互相补充。有关人士预测,无线互联网将是一个发展速度十倍Internet的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手机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市场前景广阔。日本I-Mode模式①的成功是有利的证明。在日本,I-Mode用户占生产年龄人口的42%,占总人口的28%,占上网手机用户总数上午60%。I-Mode深受欢迎首先在于能够使用户以低廉的费用上网,并且达到56Kbps的速度。在日本报纸发行量饱和并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报社纷纷通过I-Mode手机媒体传送新闻。日本手机用户可以菜单式地选择网络信息服务。例如,有的手机用户需要每天通过手机阅读《日本经济新闻》,可以每月增交200日元的手机费;若还需要每天通过手机阅读《朝日新闻》,可以每月再交纳200日元。这些收费由服务商与报社分成。在借鉴日本I-Mode模式过程中,我国开始发展3G技术,3G技术的应用使用户实现了高速上网,真正做到了看新闻听新闻,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真正的手机报纸是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的,虽然我国已发放3G牌照,但3G 手机及3G技术的真正普及尚需时日。

2. 手机报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手机用户数量迅速上涨,这将为手机报纸提供巨大的受众资源。相对于传统报纸,手机报纸在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立体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得益于现代化的移动通讯网络,手机报纸还能实现受众与媒介之间的良性互动。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这为手机报纸提供巨大的受众资源。据悉,杭州的手机报纸用户在运行半年时间内就突破了1万人②,发展势头十分喜人。另外,手机报传播信息方便,用

①i-Mode(其中i代表information)是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移动通信公司DoCoMo公司于1999年2月,推出的移动互联网技术。

②贺宝庆:《中国手机报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和观察和讨论》,2008年10月29日。

户随时随身携带,编辑将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发环节,而且和电视、电脑相比,它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手机报纸可以像网站一样实现新闻的动态传播,用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时刻关注它的发展过程,使用户身临其境般地感触新闻事件。手机报纸发送的新闻,不是短信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这样,用户不仅可以去看、去听,而且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更深刻地去理解新闻。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新闻的多维阅读。除此之外,手机报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互动性也极其广泛迅速,手机报纸的用户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实现与编辑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及时迅速地得到新闻,而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虽然手机报纸相对于传统报纸有独具的优势,但现阶段手机报纸还受技术的不完善、内容缺乏创新、盈利模式不完善等原因的制约,手机报纸的发展还存在瓶颈。现阶段手机报纸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报纸的翻版,没有原创内容,同时缺乏自主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虽然总体受众资源丰富,有效受众却相对较少,目前手机报的订阅价格仍然偏高,受众接受起来还是有难度。另外,目前我国移动通讯还处在2G向3G的过渡阶段,许多技术还不完善,如下载速度过慢,连接不够稳定等。无论是中国移动的GPRS(以及目前在少数城市做试点的EDGE技术)还是中国联通力推的CDMA1X,在传送速度上都比互联网要慢。当用户在手机与互联网中进行选择时,这是用户会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手机报来说,盈利模式也相对单一。从目前手机报纸的实践看,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而对于手机广告来说,现阶段的发展也受诸多因素限制。用户是否愿意接受广告?广告的收发费用由谁承担?这些都将是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在媒介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不解决利润问题,手机报纸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二、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

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归根结底都是报纸,大多数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受众,内容的相似性使二者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再加上媒体受利益的驱动,各自发展各自的媒体,都希望在当今复杂的媒体环境中抢占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传统报纸与手机报自身的优势

和劣势又决定了各自还有发展潜力,所以二者之间的竞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目前的形势是,传统报纸以悠久的历史和权威性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手机报的多样性便利性在给受众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报纸的地位,并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手机报抢占了传统报纸的受众,也抢夺了一大部分广告主,在内容上大多利用传统报纸即成资源。传统报纸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是否会被手机报取代?二者又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整个媒体大环境?

(一)传统报纸与手机报产生竞争的原因

1. 内容的相似性

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报都只是传统报纸的电子版,即使像中国移动通信推出的新闻早晚报,也不过是照搬其他纸媒的部分内容,传统报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发布的新闻也具有权威性,而手机报刚刚起步,没有自己专业的采编人员,也没有采访权,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的原创新闻,只能靠转载,这种内容的相似性模糊了读者群,只有独家才能抢占受众。因此内容的相似性加剧了二者的竞争,只有先在内容上做出差异,才能使读者有所选择,从而对各自的发行量和订阅量产生影响。

2. 媒体大环境的影响,必须竞争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利益。

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竞争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身并实现创新。一个好的媒体一定是不断创新的,一定是不断满足受众需求,只有拥有庞大且有效的受众数量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网络媒体的诞生已分流了报纸的一大部分受众,而剩余的小部分受众就成为传统报纸与手机报抢夺的目标,谁将占据主动权,谁又将实现利益最大化?抢夺受众不仅是保证发行量和订阅量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哪里有受众哪里就是广告投放的地方,因此抢夺受众的目的还包括广告收入。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竞争,是双方之间利益的竞争,没有一方甘愿损失自己的利益,而在未来,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3. 双方优劣势互补,必然也会产生竞争。

传统报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多次冲击,但自身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传统报纸发布的新闻具有原创性,信息来源也较为可靠,其公信力早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其次,由于传统报纸客观容量的限制,其发布的新闻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是依据新闻价值来进行筛选的,版面安排又体现出了不同新闻的主次关系;最后,报纸更符合人类的阅读习惯,传统报纸更具有现实感、稳定感,便于保存和收藏。然而,手机报虽是转载传统报纸的内容,但无法做到像传统报纸一样的版面安排,新闻没有主次之分。而且手机报由于通过手机发送,阅读必须通过手机屏幕,小小的屏幕只能承载部分信息,因此阅读起来自然不如纸媒畅快,对于习惯阅读纸质出版物的人来说,读手机报是得不到那种手触纸张,感受油墨芬芳的独特体验的。

另一方面,手机报的便利性、信息的广容性和与受众的互动性又是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传统报纸的优势正式手机报的劣势,而手机报的优势又正是传统报纸所欠缺的,如何才能将各自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优劣互补?传统报纸与手机报这种复杂的关系使得二者联系更加紧密,竞争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竞争,必将显现谁的优势更优、劣势更劣,同时,在竞争中实现双方优劣势的互补。

(二)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在哪些方面进行竞争

1. 受众方面

传统报纸由于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它的受众是相对固定的,拥有自己的核心受众群。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报纸的核心受众群发生了分化,年轻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和信息。一些年轻人不爱读报,主要是因为没有读报的习惯。年轻受众是由各种媒体形式“喂养”长大的,年轻人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网络和手机,报纸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失去年轻读者。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不再是年轻人的首选,大多数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在他们看来手机更方便。然而传统报纸要想发展,必须培育这些未来的读者。现在欧美很多国家都已经启动了报纸参与

教育工程(Newspaperin Educat ion简称NIE工程①),以吸引年轻人读报。所谓NIE工程,是一项由报社、学校和工商机构合作的计划,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入报纸教学,报纸腾出专门的版面,甚至整个版组的篇幅来报道那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在商业机构的赞助下,学生可以比较低的折扣、甚至免费获得报纸。根据美国报纸协会的统计,在美国几乎所有发行量在5万份以上的报纸和大多数发行量在1.5万到5万份之间的报纸都开设了NIE工程。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在NIE工程方面都开展得很好。英国各大报纸如《每日电讯报》等都十分重视开发学生市场,它们的主要做法是:组织策划面向校园的活动,如赞助学生音乐节、体育节、电影节等;在校园里销售的报纸实行半价;每年举行一次学生会议,邀请大学生刊物编辑到报社参观,并与报社有关人员座谈;四是专门为大学生出版一份名为JUICE的杂志,每期杂志还会邀请一位学生做客座编辑。此外,不断增加青年学生喜欢的体育、娱乐等内容,加强对校园生活的报道,每周出一个教育专版。除了英美外,德国、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也在开展NIE工程。世界报业协会每年颁发世界青年读者奖,以奖励那些在发展青年读者群方面有许多新创造的报纸。

2.内容方面

由于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在内容上的相似性,使得二者均无特色,若想在复杂的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内容。目前,就中国报业市场而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日报之外,有一些周报的期发量也已超过了百万,它们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周报大体可分为四类:(1)文摘类。据统计,全国正式出版的文摘类报纸约为32家,平均期发量为40余万份;(2)学习类。鼎鼎大名的《英语周报》无疑雄踞全国乃至世界之首;(3)政经类。以国内时政为主打的《南方周末》期发130万份,以国际时政为主打的《环球时报》期发180余万份,以财经为主打的《中国经营报》期发38万份;(4)服务类。以《前程无忧招聘专版》周刊为代表,每周在全国发行超过500万份②。

由此可见,只有将报业市场进行细分,发展行业类、专业类报纸,才能区分自家报纸与其他报纸,内容上与众不同,充分满足受众阅读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而作为新兴

①王青逯:《NIE工程——让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本文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1a13073041.html,/epaper/content/2007-02/09/content_732982.htm

②王伯瑛:《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态势》

媒体的手机报,现在也察觉到内容的重要性,在转载传统报纸内容的基础上,也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采编队伍,创新内容。从长远看,手机报应结合自身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从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的内容报道,以求创出自己的品牌。只有从内容上做到与众不同,才能真正保证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双方的盈利,因此,内容就成为双方的另一个重要竞争点,谁能更早挖掘出适合自己的且受众喜欢的内容,谁就获得了有利先机。

3.争抢广告主

众所周知,报纸是依赖广告而生存的,手机报也不例外,尽管不少人指出这种经营模式过于单一,但现在还看不到这种模式在未来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端倪。现实告诉我们,广告商最关注的是25—45岁的受众,因为这个年龄的受众是消费的主力群体,当这个群体远离报纸时,广告的流失会日益严重。几年前,当业界讨论新媒体时代报纸的趋势时,报纸广告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因为那时80后人群还没有进入消费主体,而现在则不同了,8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90后也将步入消费主体。80后、90后的媒体接触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是在网络和手机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远离传统报纸成为趋势。到了他们成为消费主体、成了社会主流人群时,报纸的命运大概就不说自明了。现在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体向80后、90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对报纸经营的影响将逐年加大。不仅如此,在多媒体环境和整合营销传播趋势下,广告商开始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组合的营销传播方式,尤其是面对80后、90后的媒体接触习惯,流向新媒体的广告预算比例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会对传统报纸的广告资源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报业发展极有可能面临长期的困难,展望未来几年,报纸广告可能进入成长的平台期,即缓慢增长的时期。

除了受众流失导致广告转向手机等新媒体之外,手机自身的缺陷,例如报纸印刷条件的限制,使得广告设计难度更大,不易在复杂的版面中脱颖而出,从而吸引读者注意。另外,报纸广告的时效较短,很容易被读者淡忘,这些不利因素都造成了报纸广告的流失。与传统报纸对比,手机报广告形式较多样化,目前主要是三种方式。方式一:在手机报内容中加载软文性质的广告内容,可包含图片,文字,及联系方式,网址等相关信息。方式二:传统方式的硬广投放,图片或其他方式。方式三:企业专刊的形式,即制作广告主宣传内容的手机报专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广告形式可以根据手机的自有特

性,制作可与用户充分互动的内容。例如,可以做成图片方式的电子折扣券,供用户下载出示使用的消费凭证。也可以发布用户短信方式的互动地址,例如发送A到指定端口号,实现招募会员的目的。还可以设计一些例如参与好友转发等互动逻辑,达到激励用户的参与热情及实现病毒式营销的目的。这样看来就摆脱了传统报纸单一的广告模式。然而手机报广告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广告商对于手机媒体还处于观望态度,尚未实施大规模的广告投放,但初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手机报的订阅用户都是独立的用户,并且用户是分散的,另外,用户覆盖面很大,并且,一个用户很容易影响到一个家庭的信息传递。所以,面向大众类的产品在这个方面非常适合,可以充分调动单个用户的产品购买需求。未来,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在争抢广告方面仍将愈加激烈,因为这关乎自身利益的实现。

4.人员方面

自1995年以来,互联网已使一些传统报业“人去楼空”,一些资深记者受到诱惑,转向网络媒体工作,除了经济利益的诱惑,很多编辑记者跳槽转入网络媒体是怀着对第四媒体将成为未来主流媒体的信念。而现如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也产生了同样的情境,再加上起步阶段人员缺失,必然使传统报业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传统报纸是否会被手机报取代?

1.根据历史经验,传统报纸绝不会消亡。

纵观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新老传播方式总是在展开一系列较量后,最终达到共存,然后共同发展。上世纪20年代末,当无线电广播出现时,有人预言,报纸将被扔进垃圾堆;其后20年,电视的出现,使报纸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许多人预言印刷媒体将就此衰落、消亡。但现实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报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最终还是报纸、广播、电视达成了平衡,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局面。手机媒体和手机报的兴起,使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又有人提出,报纸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传统报纸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吗?

答案是否定的。人类的传播史一再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中。正如文字传播淘汰不了语言,印刷媒介离不开文字,电子媒介取代不了印刷媒介一样,报纸和手机报也将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

手机报取代传统报纸是不可能的,传统报纸也不会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

2.未来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必将在融合中实现共存共荣

对传统报纸而言,在与手机报的博弈过程中,它并没有走向衰亡或失去什么,只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已。为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传统报纸必须借鉴和吸收手机报纸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手机报纸在优势互补中长期共存。而手机报也必须依赖传统报纸,毕竟传统报纸发展了几百年,根基雄厚。手机报的出现与其说是传统报纸遭遇了危机,不如说是传统报纸升级的绝好机会,既然无可取代,那么融合就是必经之路,只有融合,才能促进双方共同进步,从而共同面对其他媒体的挑战。在经历了最初的竞争之后,现在的传统报纸已经开始与手机报进行合作,融合之路正在一步步展开,而事实也证明了,融合确实为双方都带来了利益。

三、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融合

(一)融合的现状

09年世界媒体峰会的召开,各媒体主要发言人都强化新旧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但事实上,新旧媒体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传统报纸来说,现阶段与手机报的融合只是单纯的内容上的借鉴,手机报差不多完全是纸媒的网络版,并未实现优势互补,大多数的纸媒记者,尚未树立起利用手机媒体的观念,还不能实现新闻现场直接通过手机上传素材,记者编辑的专业技术水平仍需提高,要在全媒体环境下普及新旧媒体融合的观念。

(二)融合的趋势

1.经济危机下传统报纸与手机报如何共同应对

经济危机的影响席卷全球各个领域,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遭受了一定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纸和手机报要想走出阴霾,就更需要紧密结合,携手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对报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广告经营遭受严重打击。据慧聪邓白氏研究对中国内地报纸广告刊登数据的最新统计,2008年中国内地全年报刊广告刊登额为921.8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报纸广告刊例额约为826.8亿元,相对2007年增长8.14%。根据慧聪的统计,上半年中国内地报纸广告刊登额(按刊例价格计算)385.14亿元,同比增长15.2%。①到了8、9月份,也就是经济危机爆发时,报纸广告同比开始出现负增长,10月份虽有反弹,但是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阴影下,11月份再次呈现负增长,下半年报刊广告同比增幅不到3%。可见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报业广告市场08年上半年一度呈现出的良好前景被大大“稀释”。二是报纸发行难度继续加大。金融危机使不断攀升的纸价有所回落。据业内人士披露,目前新闻纸每吨进价已经滑落到5000元以下。这对降低发行成本是一个利好,但还不足以抵消广告市场带来的利空。必须看到,金融危机对报纸发行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一些单位包括居民开始压缩自己未来订报费用,报纸发行难度大于以往;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到来,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一些媒体已经减少了对发行网络的投入,有些甚至考虑放弃原有的发行网络,很多发行网络因裁员大大降低了对报纸的推广力度。三是现实运营弊端充分暴露。多数报业单位经营收入来自于发行和广告。在经济波动期,报业单一化经营、粗放型管理,集约化程度有限、管理水平不高、成本控制不严等不利因素逐渐显现。可见,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报业经营进入一个更加寒冷的冬季,除了自身的整合外,传统报纸与手机报的融合也会大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面对经济危机,传统报业要着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传统报纸可以进行传播内容的创新,注重即时新闻、“封面故事”与当地新闻。记者通过手机寻找新闻“由头”,及时写出即时新闻。“封面故事”也就是报纸的头版头条,由于是当天报纸的重点内容,记者和编辑在“封面故事”中做足文章。一些地域性较强的报纸,就充分利用

①汪家驷:《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中国记者》,2009年5月12日。

手机网络海量信息量的优势,发掘高质量的当地新闻。同时,对同样的内容,针对的不同受众群,打造不同的产品。手机报适合的是短消息,传统报纸以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述评新闻为特色。这样避免了内容的相似性,可以使受众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除了内容上互相补充,报纸与手机报还可以在其他许多地方进行合作,例如手机报可以为报纸做广告,预告报纸中的精彩内容,而报纸也可以刊登手机报上有关读者反馈的内容,进行点评等等。通过各种互助的方式使双方良性互动,实现各自的赢利。另外,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传统报纸与手机报作为报业媒体,还应加强与其他媒体以及国外媒体的合作,借鉴其他媒体先进的传播理念和技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博采众长从而实现自身的飞跃。

2.实现同一媒介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报纸与手机报

目前的传统纸媒与手机报媒体一般是分离的,大多只是基于一种合作关系,手机报支付传统报纸少量的转载费,这对传统报纸是十分不公平的。在未来,传统纸媒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手机报中心,采用同一个编辑部,同一批采编人员,同时运行两种媒体形态—报纸与手机报。手机报成为技术部,变成信息平台,在内容方面报纸仍然注重权威消息的发布,而手机报侧重于读者的反馈及报纸的宣传。同时报纸版面与手机报频道是相对应的,政经、国际、都市、文化、体育等版面各成中心,每个中心同时负责对应报纸版面和手机报频道的内容生产、上传。每个记者均要先写手机报稿件,之后为报纸写稿时还可整合手机报中读者评论内容,或者在评论中发现新的线索,进一步深入采访。针对突发事件,记者可以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上传内容图片,手机报不断更新内容,而报纸第二天再刊登深度报道。另外,通过手机还可以扩大新闻线索的来源,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直接联系媒体,将自己身边的新闻带给全世界,通过手机发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这种方式也增加了读者对报纸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类:

[1] (美)小约翰著.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 李良荣著.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论文类:

[1] 吴闻莺.手机报:优长、瓶颈及其前景展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2] 王伯瑛.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态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李琳琳.手机报VS传统报纸:坟墓还是春天?传播学论坛,2006年04期.

其他:

[1] 宋凯. 手机报:传统报纸的春天?《中国报业》,2006-03-01 ,第3期.

[2] 刘兵. "手机报"能否撬动未来市场?《通信世界》,2005年,第3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