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基金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现状风险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各种风险挑战。
例如政治风险可能涉及到政策变化、政府干预等因素,经济风险可能包括市场风险、汇率波动等因素。
了解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背景介绍】的内容将为我们后续对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和风险问题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1.2 研究意义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一直备受关注,这种投资形式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中国和非洲双方而言,这种投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研究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现状和风险对于双方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了解投资风险、挑战和应对措施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协作,在合作过程中减少误解和摩擦,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深入研究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意义和影响,可以为未来双方的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双方更加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为双方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特别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与非洲之间的投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双方合作的挑战和机遇,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推动双方合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现状,也有助于深化中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 正文2.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现状分析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也日益多样化。
目前,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农业、制造业等领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参与了非洲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铁路、港口、公路等。
中非发展基金简介
中非发展基金是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宣布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之一,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2007年6月26日中非发展基金正式开业,成为了国内第一支由国家主席宣布设立、国务院领导揭牌开业的基金,也是国内唯一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
目前,中非基金一、二期资金共30亿美元,全部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
中非发展基金采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自担风险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
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中非基金选聘专业化团队管理基金。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出资人,拥有丰富的项目评审和管理经验、较为完善的专家资源库,具有较成熟的基金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并以整体资源和优势为中非基金提供专业化支持。
中非发展基金是中非互利合作进程中的一个创举,它弥补了传统模式下无偿援助和贷款之间的空白,在不加重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非发展基金充分借鉴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的操作模式,结合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基金投资和咨询服务等方式,发挥伙伴式推进器作用,引导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开展对非直接投资,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中非基金是我国政府全面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举措、新方法,在资金性质、业务范围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并致力于搭建中非经贸合作的桥梁与纽带;致力于增强非洲发展的“造血”机能;积极履行投资的环境与社会责任;以市场
化运作促进中非互利共赢。
农业展望,2022,18(9):105-110.Agricultural Outlook收稿日期:基金项目:联系方式:李众,王静怡,曲春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简称“中农发”)在中国农业走出去中起到了领军作用,以中农发为例,梳理总结了中农发在非洲负责任投资活动中的实践特点、困难遭遇。
基于此,提出了推动中国农业企业对外负责任投资的启示,即加强跨文化的研究与管理;提升社会责任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参与社会公益;建立农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农业企业;非洲;对外负责任投资;农业走出去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hina's overseas investment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grow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ADG)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going global.Taking CADG as an example,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of CADG's responsible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Africa were summarized.Based on this,the enlightenment of promoting responsible invest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was put forward,that is,strengthening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improv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participating in social public welfar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ime conditions;establishing an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anti-risk ability ofenterprises.agricultural enterprise;Africa;foreign responsible investment;agriculture going global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Foreign Responsible Investment—Taking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Group's Investment in Africa as an Example中国农业企业对外负责任投资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在非洲投资为例(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Li Zhong,Wang Jingyi,Qu Chunhong2022-05-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双循环’背景下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选择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21BGL158)李众,E-mail :***************。
·45·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4期积极响应中非合作“九项工程”号召,开发利用好非洲黑土地的思考与建议方治刚,刘林海(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31)摘要:粮食安全是关系非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黑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种植粮食的宝贵资源。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如何把天然财富、大自然馈赠人类的黑金——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
对中国和非洲的黑土地资源的禀赋、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长期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从响应习总书记关于中非合作“九项工程”的角度,建议开发利用好非洲黑土地,构建中非农业命运共同体,提出多方面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非洲黑土地;开发利用;中非合作“九项工程”0 引言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业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把黑土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作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中第二项减贫惠农工程直接和农业有关。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如何把天然财富、大自然馈赠人类的黑金——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
1 中国农业土地土壤现状不容乐观“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大黑土地,中国位列第三。
黑土地面积位列第一的是欧洲的乌克兰大平原(约190万km 2),第二位是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约120万km 2)。
分析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趋势及常见问题1956年5月30日埃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大门。
此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外交翻开新的一页。
双方本着利益一致,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双边经济贸易往来。
非洲潜在市场广阔,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对我国来说,是理想的投资地,中国在非洲投资已有50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点和模式[1]。
1.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特点分析1.1总体投资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对于非洲的投资在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额达到约3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约34%,但是从非洲的总体外企投资总额来看,2013年全球其他国家在非洲的投资达到57多亿美元,中国只占到了约6%的比重。
2015年,我国上半年对于非洲直接投资额为11.9亿美元,从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可见上半年中国对非洲投资虽然出现一些波动,但从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尤其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安哥拉、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和肯尼亚欢迎外国直接投资的公司,那里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10个经济体当中的6个[2]。
纵向比较,近些年,由于中国企业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很大;横向比较,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非洲投资总量中只是一个小角色。
1.2对于非洲投资范围广且相对集中非洲共有大小国家60多个,而我国在非洲的有投资项目的国家,已经达到52个以上,几乎涵盖了非洲所有的国家。
其中,吸收我国投资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国家占据17个,具体如下图所示:2013年吸收我国直接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非洲国家统计图虽然我国对于非洲的投资看似比较分散,但实际上接受我国投资的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计较集中的,而且高额投资的国家更为集中,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的管理以及风险的管控。
英语资源频道为⼤家整理的china daily 双语新闻:中⾮基⾦帮助中国企业在⾮洲发展,供⼤家阅读参考。
New initiatives to lift investment in the continentThe China-Africa Business Council and the 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 have decided toset up two new funds this year boost China's investment in Africa. One fund is for commercialventures, and the other, for mining activities.Zheng Yuewen, chairman of CABC, which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more than 550 Chinesecompanies in Africa, said each fund will raise $1 billion in its initial phase from membercompanies and the CADFund, China's largest private equity fund focusing on Africaninvestments.Offices for the funds will be established in Beijing this month."China has been looking to invest in different ways in Africa, instead of focusing only onbuilding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such as roads, bridges, ports and stadiums throughout thecontinent," said Zheng.The changing glob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lingering debt crisis in the eurozone haveprompted major econom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 India andJapan to shift their investment focus from traditional markets in Europe and Asia, to Africa.Additionally, Africa's hunger for urbanization, commodities, jobs, new overseas markets, andimproved manufacturing, trade, services and resource sectors, has presented unprecedented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foreign investors."African countries have good opportunities to capitalize on high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their young energetic labor forces and abundant resources," Zheng said."They also have the opportunity of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lobal investment trend to seeksolutions to poor levels of infrastructure, the high unemployment and poverty by acceleratingtransformation through commodity-based industrialization."The continent can go through the sam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s China did three decadesago, and in time it will become a major goods producer, rather than just being a shipper of rawmaterials to different foreign destinations," Zheng said.He said that during this long-term transition, more Chinese companies will move their factoriesto Africa to help the continent upgrade its technological ability.The two new funds will provide capital to Chinese enterprises seeking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in Africa, particularly in the mining sectors, commercial and trade investment.To further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Afric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consistentlyencouraged capable State-owned and private companies to invest there.It has also supported the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West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by injecting funds, canceling debts, and establishing joint funds for a number of manufacturing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China-Africa trade stood at nearly $200 billion last year, while Chinese investment in Africa hasreached $17 billion,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African affairs at China's Ministry ofForeign Affairs.In December of 2012, CABC surveyed the 198 member companies which had established apresence in 32 countries across Africa. With 34,000 local employees and 6,400 Chineseworkers, the companies had trade relations with 51 African countries and $2.4 billion in salesrevenue last year, representing about 16 percent of their total business revenues.The 198 companies, including Chongqing-based automobile producer Lifan Group,Guangdong-based shoemaker Huajian Group and power supplier Shenzhen EnergyCorporation, have so far invested $1.1 billion in the 32 African countries and have plans toinvest an additional $5 billion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Around 80 percent of CABC's members are private companies and the rest are State-ownedenterprises.Chi Jianxin, president of the CADFund, said: "In contrast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oseAfrican sales are largely based on hu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private-sector Chinesecompanies are more sophisticated in processing local products like cotton and leather intomanufactured goods such as garments and shoes."Chi added that even though logistics costs remain high in Africa, preferential tariffs for Africanexports to developed markets, low labor costs and favorable investment policies can make upfor this.More than 700,000 people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CADFund throughout the continent overthe past six years. Its investment now contributes $1 billion in tax revenues to different Africangovernments, and funds the export of some $2 billion worth of goods each year.The latest China-Africa ventures to be created include a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ese cementproducer Tangshan Jidong Cement Co Ltd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manufacturer HisenseGroup, who have created a cement plant with 1 million tons of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a home appliance factory that will be operational in South Africa this month. Elsewhere, a cotton spinning industrial park in Tanzania and an iron mine that produces 1million tons per year in Liberia, will be launch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year.查看译⽂随着中⾮经贸关系的快速成长,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到⾮洲来投资和建⽴⽣产基地。
基金简介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是中国政府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举措之一,目的是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对非投资。
基金于2007年6月开业运营,初始设计规模50亿美元,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外汇储备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再次宣布,为支持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实施,为中非发展基金增资50亿美元。
基金总规模提升为100亿美元。
自成立以来,中非发展基金积极支持中非经贸合作,重点投资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加工制造、产业园区和资源开发等项目,有力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为所在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出口创汇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促进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竞争力提升,受到了非方的普遍欢迎。
基金性质中非发展基金作为中国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实际运作中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合作理念,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着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加快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帮助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中非发展基金按照“中非合作的战略必要性、项目自身的财务可平衡性、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基本原则选择项目,重点支持非洲“三网一化”及互联互通、中国企业对非产能合作及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农业民生、资源开发和工业(经贸)园区等领域。
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一)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分担企业投资风险,为项目增信。
(二)提供融智服务,帮助企业熟悉非洲国家国情和投资环境。
(三)发挥中间桥梁作用,撮合非洲投资项目机会。
业务范围一、对非直接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准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的方式,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
二、对非投资咨询:基金可为国内外相关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多种涉非咨询服务,包括非洲信息咨询服务、投行业务、交易机会撮合、规划咨询等。
基金设立背景2006年11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三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中非发展基金的设立体现了中非发展相互关系中“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符合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利益。
200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中非发展基金成立,首期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承办。
基金概况中文名称: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中非基金”)英文名称: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基金规模:首期10亿美元,逐步达到50亿美元注册地:中国北京存续期:50年基金特点1、专注于支持非洲发展的投资中非基金以推动中、非经济合作和促进非洲发展为目标,以在非开展业务和拟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为桥梁,通过直接投资,推动中、非双方企业间合作目标的实现,促进所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中国政府对非外交、经济政策,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2、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中非基金不同于对非经济援助,不按国别分配,与合作项目结合,采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自担风险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
3、专业化团队的支持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中非基金选聘专业化团队管理基金。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股东,拥有丰富的项目评审和管理经验、较为完善的专家资源库;通过已投资的五支基金及三家专门基金管理公司,已建立较成熟的基金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
开发银行“走出去”业务为中非基金储备了必要项目,积累了在非洲投资的经验。
国家开发银行以整体资源和优势为中非基金提供专业化支持。
投资对象中非基金投资对象主要为到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和项目。
中非基金旨在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投资行为及投资对象必须遵守、符合中国及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政策。
投资方式与业务范围1. 股权投资中非基金主要对到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参股。
基金投资原则上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
2. 准股权投资选择中国政策许可的、符合投资东道国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投资,包括但不限于优先股、混合资本工具、可转换债等准股权方式。
3.基金投资作为“基金的基金”,将适当比例资金投资于其他投资于非洲的基金。
4.投资管理及咨询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中非合作的桥梁作用,有利于投资的顺利退出和保值增值,为各类企业(不限于被投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
5.经批准的其他业务。
投资行业与领域中非基金重点支持以下行业和领域:1.对非洲国家恢复、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造血”机能的农业、制造业;2.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电力及其他能源设施、交通、电信和城市给排水等;3.资源领域合作,包括油气和固体矿产等资源合作;4.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办的工业园区等。
投资阶段中非基金对投资阶段无特殊限制,既可投资于新建企业,增资扩股的扩张期企业,也可以投资并购成长后期企业。
投资退出期限与方式基金投资后考虑在一定期限内退出,主要退出方式为:⒈上市退出中非基金通过其投资的企业在境内或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实现投资退出。
⒉协议转让退出⑴中非基金投资的企业股权由被投资企业的原有股东或企业回购;⑵中非基金投资的企业股权协议转让给其他投资者;⑶中非基金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可有偿转让给所在国家政府或其他机构。
3.其它方式退出基金投资的流程⒈项目开发投资项目来源包括:⑴与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共享,由开发银行推荐;⑵管理团队自行开发;⑶申请人向基金申请投资;⑷第三方推荐。
⒉投资筛选有意申请基金投资的被投资企业或其股东向基金提交《中非发展基金项目申请书》(附后)。
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和基金调查了解的其他信息,基金投资团队对申请投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可能进入尽职调查程序的投资机会。
对于符合基金投资原则的项目,由基金通知申请人;对于基金拟放弃的项目,亦由基金通知申请人。
⒊项目立项经筛选后得到基金内部投资决策机构批准立项的项目,基金组成项目投资团队开展工作,进入尽职调查。
⒋项目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行业调查(技术水平、市场状况和竞争力),与公司股东和公司管理层面谈,对公司实地考察,对公司的设施以及经营状况开展评估。
根据需要,基金可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对公司相关法律问题和财务状况等进行调查和审计。
⒌商务谈判尽职调查后,投资团队同拟投资企业就投资要点进行商务谈判,达成基于“投资条件”的约定。
此约定主要包括预计投资金额、投资形式、投资退出约定以及与公司进行交易的主要条款和条件。
⒍投资的批准投资团队准备投资建议书并提交基金投资决策机构。
基金投资决策机构审查该投资建议书,作出是否同意投资的决定,得到批准的投资将同时确定投资的主要条款和条件。
该条款和条件将提交给拟投资的公司,公司确认同意后,开始准备投资文件。
⒎签署投资法律文件基金起草相关投资文件,该文件将明确双方达成的投资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基金与被投资企业正式签署投资文件。
⒏基金向被投资企业拨付资金按投资文件约定,基金向被投资企业拨付资金。
⒐项目投资期内管理基金对公司投资后,公司的经营活动通常由企业的原经营者或双方同意的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
但基金将通过其委派的公司董事、监事、财务主管或其他方式,依据公司章程和签署的投资协议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基金还可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如帮助企业进行财务与运营方面的战略规划,提出实施建议,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以及评估、协商并购和尽职调查等项活动。
⒑投资退出按投资文件约定的方式退出。
说明: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基金投资调研内容适当增减。
申请基金投资需提交的资料申请基金投资需要提交项目申请书,具体内容如下:中非发展基金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项目投资人:项目主营业务:项目总投资额:申请基金投资额:一、中资企业(项目投资人)概况(一)基本情况企业名称、设立时间、注册与经营地点、企业性质,企业历史变革及背景情况、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出资额、比例等;企业在非洲投资及经营活动情况;核心管理团队基本情况。
(二)市场与核心竞争力分析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同行业排名、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分布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包括技术、制造能力、对稀缺资源的控制、品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
(三)经营和财务状况近三年来销售额及增长率、利润、利润率、资产负债状况,是否存在对外投资、或有负债等。
(四)中资企业联系方式联系人姓名、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二、投资非洲项目(企业)情况(一)投资非洲项目(企业)概况项目(企业)主营业务及投资的意义,项目(企业)名称、设立时间、注册与经营地点、企业性质等情况,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出资额、比例及背景情况等;项目(企业)建设期限;发展战略等。
(二)前期工作情况项目前期的有关商业计划、可研及其他准备情况。
项目对非洲当地的社会、法律、自然环境等适应性分析。
(三)管理团队情况核心管理团队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学历、从业经历等基本情况。
(四)市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分析,在投资所在国国内及国际市场上同行业中所处地位、排名、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分布、市场进入壁垒等情况。
新建项目分析预期、计划及相关情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包括技术、制造能力、对稀缺资源的控制、品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
(五)经营和财务状况投资已有企业的,提供近三年来销售额及增长率、利润、利润率,资产负债情况,是否存在对外投资、或有负债等,同时,预测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
投资新建项目的,预测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
(六)筹集资金的用途及使用计划筹集资金的总额及来源,资金用途,希望中非基金的投资期限,与项目配套的其他融资形式及资金投入计划等。
(七)基金投资退出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基金投资退出方式及影响因素,如产权、税收、企业制度等问题。
(八)投资非洲项目(企业)联系方式联系人姓名、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三、推荐人信息推荐单位名称、地址、经办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中非基金拟增资20亿美元近日,接近国开行的消息人士透露,国开行旗下中非发展基金已启动二期募资,金额20亿美元,“中非发展基金即将在首期1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资至30亿美元。
”而中非发展基金有关人士称,“正在推进中,近期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中非发展基金是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之一,是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开拓非洲市场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2007年3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首期资金10亿美元由国开行于2007年5月17日全额出资,基金总目标为50亿美元,存续期长达50年。
中非发展基金目前已划归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二期募资的启动意味着中非发展基金已完成首期1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
与一期基金由国开行全额出资不同的是,二期将引入国内其他机构投资者。
事实上,二期募集启动已久,只是进展比外界想象的更为缓慢。
早在2009年5月7日,国开行行长蒋超良即与商务部傅自应副部长会谈,就基金二期募集进行沟通。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后,“将中非发展基金增资至30亿美元”被列入沙姆沙伊赫三年行动计划中,该协议期限为2010-2012年。
此外,记者获悉,1月10日,中非发展基金将成立第三家驻非洲国家代表处赞比亚代表处。
前两家代表处为2009年3月正式开业的南非代表处,以及2010年4月开业的埃塞俄比亚代表处。
中非发展基金通过的操作模式,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开展对非直接投资。
中非发展基金投资对象为到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和项目。
领域集中于四大板块:一是农业和制造业;二是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如能源、交通、电信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三是一些需要中非基金支持、对当地发展有利的资源开发项目,如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等;四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办的工业园区项目。
中非发展基金这半年2010年06月12日01:28昝春燕21世纪经济报道在国内一贯低调的中非发展基金,最近频频出现在镁光灯前。
5月,中国最大的镍生产商金川集团联手中非发展基金与南非小型矿业公司Wesizwe签署协议,将出资2.27亿美元,收购该公司51%的股权。
这项交易让中国首次直接参与南非的铂业。
同月,冀东发展集团和中非发展基金宣布将投资2.2亿美元帮助南非建设一家水泥厂。
紫金矿业则公告说与中非发展基金共同出资2.84亿美元收购刚果铜矿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