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

(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

(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

(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

(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

(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

(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

(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

(1)总投资概况

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

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

②土地调查经费

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

④数据库建设经费

⑤成果汇总经费

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

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

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⑨不可预见费

4.年度投资计划

按照投资年度划分:

(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

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

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

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1)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编制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预算及说明》;

(2)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7年编制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

(3)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1999年颁布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4)部分采用了近年来土地变更调查市场价格,进行测算。

三、各项工作经费的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1.准备工作经费

(1)标准化建设费用

(2)技术准备费用

(3)调查资料图件购置费

(4)田埂系数复查费

(5)行政界线、面积复核及控制面积复查费

(6)图幅理论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制作复查费

2.土地调查经费

(1)农村土地调查经费

平均按600~800元/平方公里计算,

(2)城镇土地调查经费

按6~8万元/平方公里计算。

(3)基本农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经费

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经费,用于调查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4)各类专项用地统计调查经费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县城以下乡镇、村庄采用1:2000比例尺地籍调查。到2009年上半年不能完成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的,通过统计调查,获得各类专项用地面积。

(5)开发园区调查主要是对开发园区的位置、界线、面积、用途进行调查。查清其内部各类土地的地类、权属、面积、分布等数据,并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

务用地、住宅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

开发园区调查经费可参照1:500比例尺地籍调查经费6~8万元/km2计算。也可参照1:2000比例尺地籍调查经费2.6~3万/km2计算。

3.成果数据核查复查费

成果核查的目的是保证这次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由于地方局部利益而对调查结果加入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数据失真。成果核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成败与否的关健工作,国家要求对内业全面检查,外业30%抽查核实,所以,应聘请专业队伍对调查成果逐地块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对重点地区、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以保证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并在核查的基础上进行预检验收。按照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测算成果核查复查经费。

(1)土地利用一致性核查复查费

内业一致性检查以县为单位进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影像判读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数据汇总检核、数据成果统计分析、核查报告编写。全面进行内业核查复查,(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按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85%计算),需要核查复查费用约XX万元。详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内业一致性核查费用估算

(2)土地利用外业核查复查费

土地利用外业核查复查费按本地区的1/3计算、经测算,需要核查复查费用约XX万元。详见表2。

表2 外业核查经费测量表

(3)基本农田核查复查费

按1997-2010年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XX亩,折合XX平方公里, (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按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85%计算),共需核查复查费约XX万元。详见表3。

表3 基本农田核查复查费测算表

(4)开发园区调查核查复查费

本地共有开发园区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开发区调查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开发区产业用地面积、空间布局和结构,土地利用集约度等进行核查。按1:2千地籍调查经费2.6万/平方公里的50%计算,即1.3万元/平方公里,需经费约XX万元。

根据国家标准,按照调查经费的10%进行计算,需核查复查经费XX万元

4.数据库建设费

第二次土地调查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采用特制的软件工具,对本地上报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据质量检查与处理、面积数据汇总检查与核对、数据格式检查与转换和数据接边处理,数据入库,数据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分级并生成矢量、栅格数据及相应的属性分级等11项内容。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XXX万元、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XXX万元、基本农田数据库XXX万元。经测算,共需XXX万元。

(1)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表4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费

(2)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

表5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费

(3)基本农田数据库

表6 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费

5.成果汇总费

成果汇总经费是在各级完成汇总,由上一级统一组织,开展对下一级成果的检核,数据的汇总,形成上一级成果的制作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数据汇总、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及制图、专题图集编著与出版、成果专著编著及出版、二次调查成果研究、二次调查总结及表彰。共需经费约为XX万元。

(1)数据汇总

将检查合格的数据库成果经格式转换后导入数据库,在接边无误的情况下,对面积数据进行计算和汇总。经测算按平均每县(市、区)XX 万元计算,共约需经费XXX万元。

(2)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及制图

根据全国二次调查的要求,省级负责1:5万-1:25万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处理,并制作出版,需要经费XX万元。

(3)专题图集编著与出版

土地利用图集约需XX万;

基本农田保护图集XX万;

开发区图集XX万。

(4)成果专著编著及出版

根据汇总成果,组织编写第二次土地调查专著、图集系列并出版

发行。约需经费XX万元。

(5)二次调查成果研究

面对宏观调控和国土资源管理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专项成果研究。约需经费XX万元。

(6)二次调查总结及表彰

待二次调查圆满完成后,拟对二次调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约需经费XX万元。

6.组织实施及其它工程费

包括第二次土地调查人员培训、舆论宣传、各市、县(区) 组织调查成果的自查、复查、核查、预检、验收、办公经费、工程监理、招投标代理费。

(1)培训费用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要求,对参加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所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及承担二次调查任务的单位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项目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培训。

(A)购买教材费和调查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培训费

(B)培训班费用

培训班费用主要包括讲义费、场地及设备租用费、讲课费、食宿费、证件工本费等,培训班收费按国家预算标准为25元/人/学时。培训内容包括为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建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确权办法(每项内容约20课时)等。

本级国土资源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X期,

人数约XX人,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100学时,预算经费XX万元。

承担第二次土地调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X期,人数XX人,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80学时,计划向培训人员收取15元/人/学时,则需补贴10/人/学时,预算经费XX万元。

(2)舆论宣传费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户外广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为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具体为开办网站宣传专题讲座、印刷专题宣传材料、印制调查宣传袋,电台电视台公益广告及报纸专题宣传栏目和专题节目、编制工作简报等。经测算,需宣传费用XXX 万元。

(3)组织成果自查、复查等费用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聘请技术指导组对本地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自查、复查等预算经费XX万元。

(4)办公经费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成立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全面负责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本辖区内抽调或聘用XX人,主要费用有:人员费、场地费、材料费、办公设备费、汽车购置费、汽车保养费、会务费和差旅费等。

表7 二次调查办公经费测算表

(5)工程监理费

按本级工程、县(市、区)工程预算投资总额的0.5%计约XX万元。

(6)招投标代理费

按本级工程、县(市、区)工程预算投资总额的0.5%计约XX万元。

(7)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费

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第二次土地调查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根据实施方案设计,管理系统包括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土地调查数据中心建设、土地调查管理系统建设、系统安全建设四部分。其中,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服务器平台建设,存储备份系统建设、数据中心环境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城镇地籍数据

库管理系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地资源变化信息更新及快速更新反应系统、工程软件包;系统安全建设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应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网络、机房等设备,补充增购软硬件设备用于二次调查实施期间必要的数据采集、储存、整合和系统运行,待二次调查结束后移交专门部门管理,进行每年的变更调查。

表8 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费测算表

(8)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按国家要求,进行土地调查成果统一时点变更,将成果统一到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逐级汇总土地调查成果,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快速更新机制。

(9)不可预见费

工程不可预见费按经费总预算的5%计算。

四、项目预期成果及技术经济分析

1.项目预期成果

通过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本地的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信息,形成一系列土地调查成果,包括数据成果、图形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数据成果:

(1)行政区域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行政区域的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3)行政区域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4)行政区域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

(5)行政区域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图件成果:

(1)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2)基本农田分布图件;

(3)市、县(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土地权属界线图件;

(5)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文字成果:

A.综合报告:

(1)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4)XX土地资源专著

B.专题报告

(1)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

(2)市、县(区)城镇土地调查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1)土地利用数据库;

(2)土地权属数据库;

(3)遥感影像数据库;

(4)基本农田数据库;

(5)市、县(区)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

2.技术经济分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立国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取得预期的土地调查成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调查数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

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土地家底,服务科学发展。对有效保护我省耕地面积,划定耕地保护的红线、黄线、绿线,为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集约节约用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升值和增值潜力,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件1 财政经费分项预算表(单位:万元)

附件2 财政投入经费测算汇总表(单位:万元)

附件3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二〇〇七年六月

19

类别:土地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单位:元

20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316号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3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耕地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重点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示范项目是指国家在耕地开发中,为完成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补助项目是指国家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

第三条项目的审查确定和组织实施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四)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的审查确定、年度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五条国家对项目建设实行一年一定制度。新建项目实行年度申报与审定,续建项目实行年度核定。

国土资源勘查预算标准(2007)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二○○七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地形测绘 (1) 第一节地形测量 (1) 一、控制测量 (1) (一)工作内容 (1) (二)困难类别 (1) (三)控制测量预算标准 (1) 二、地形测量 (2) (一)工作内容 (2) (二)困难类别 (2) (三)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2) 第二节制图 (2) 一、地形图编绘 (2) (一)工作内容 (2) (二)困难类别 (2) (三)地形图编绘预算标准 (3) 二、地形图数字化 (3) (一)困难类别 (3) (二)地形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4) 三、地质图数字化 (4) (一)困难类别 (4) (二)地质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4) 四、地质图计算机成图 (4) (一)困难类别 (4) (二)地质图计算机成图预算标准 (5) 第二章地质测量 (6) 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 (6) 一、工作内容 (6)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6) 三、区域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6) 第二节专项地质测量 (6) 一、工作内容 (6)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6) 三、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7) 四、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7) 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7) 一、工作内容 (7)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7) 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8) 四、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8) 第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8) 一、工作内容 (8)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8) 三、专项水文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9)

第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9) 一、工作内容 (9)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9) 三、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10) 四、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10) 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10) 一、工作内容 (10)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10) 三、专项工程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10) 四、专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预算标准 (11) 第三章遥感地质 (12) 第一节航空遥感彩色摄影 (12) 一、工作内容 (12) 二、航空摄影类区划分 (12) 三、航空遥感彩色摄影预算标准 (12) 第二节遥感地质解译 (13) 一、工作内容 (13) 二、航(卫)片可解程度分类 (13) 三、遥感地质解译预算标准 (13) 第四章物化探 (14) 第一节地形等级划分 (14) 一、物化探工作确定地形等级的界限: (14) 二、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 (14) 三、地形等级确定表 (14) 第二节物探 (14) 一、磁法 (14) (一)工作内容 (14) (二)磁法测量预算标准 (15) (三)磁法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5) 二、重力 (15) (一)工作内容 (15) (二)区域重力测量预算标准 (15) (三)重力测量预算标准 (15) (四)重力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6) 三、电法 (16) (一)工作内容 (16) (二)激电中梯(长导线)测量预算标准 (16) (三)激电中梯(长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6) (四)激电中梯(短导线)测量预算标准 (16) (五)激电中梯(短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7) (六)激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17) (七)视电阻率中梯测量预算标准 (17) (八)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7) (九)视电阻率垂向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1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 通知 重要 国土资源部财务司财[2001]41号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部研究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部财务司联系。 二OO一年七月十八日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或国家参与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制,并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第四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计划、设计(即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参照国家或省最新颁布实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预算标准,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 第五条预算文件由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计算表格及附件组成。 第六条预算文件的封面和扉页应按规定格式制作,扉页应有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复核人员姓名并加盖印章,编制日期等内容(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年试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〇〇九年十月

说明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九、本预算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其它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十、本预算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2007年52号文)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财建【2007】52号 说明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九、本预算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其它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十、本预算标准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 (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 (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 (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

(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 (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 (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 (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 (1)总投资概况 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 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 ②土地调查经费 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 ④数据库建设经费 ⑤成果汇总经费 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 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 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⑨不可预见费 4.年度投资计划 按照投资年度划分: (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 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 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 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1)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编制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预算及说明》; (2)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7年编制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 (3)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1999年颁布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4)部分采用了近年来土地变更调查市场价格,进行测算。 三、各项工作经费的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1.准备工作经费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年试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

说明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

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九、本预算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

申报材料编写要求-国土资源部

附件2、申报材料编写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单位报送正文一式一份(并附磁介质文件);立项申请书一式三份(A、B卷及磁介质文件)。 (一)申报单位正文应说明:项目名称、起止年份、探矿权设置情况、主要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预期成果、勘查单位等。 (二)项目立项申请书按附件2-1格式要求分别编写A、B卷。A卷中不得涉及项目勘查单位的相关信息。A、B卷分别装订成册。 (三)项目勘查周期一般为2-3年。立项申请书应包括总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第一年主要完成勘查区预查工作,第二、第三年则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见煤情况,优选普查区开展普查工作。 (四)项目经费预算应在项目立项申请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项目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Excel格式)组成。预算编制说明应包括:项目概况、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项目预算中有外协经费支出的,应予以重点说明。 项目预算编制方法按投入的工作手段逐项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工作手段预算表》(附件2-2)。在此基础上,归集有关费用支出项目,编制《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汇总表》(附件2-3),作为经费概算审核的依据。 经费预算标准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7年印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及相关行业标准,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并作必要说明。项目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编制。 附件: 2--1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2--2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工作手段预算表 2--3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汇总表 附件2--1: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 (编写提纲) A卷(技术部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湖南省补充编制规定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得组成 (4) 第三章项目划分 (4) 第四章费用构成 (5) 第一节概述 (5) 第四节其她费用 (5) 第五章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7) 第一节基础单价编制 (7) 第二节工程施工费单价编制 (10) 第三节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 (11) 第六章预算表格及格式 (14)

第一章总则 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与新得财务制度要求,加强土地整治工程投资管理,确保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得合理、有效使用,依据财政部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 [2011]128号),结合湖南省近年土地整治工程自身行业特点,制定本编制规定。它就是编制与审批土地整治工程设计预算得依据,也就是编制工程标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与工程结算得指导性标准。 二、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应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有资格得单位负责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应认真贯彻国家得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得政策法令,熟悉工程,坚持原则,实事求就是,广泛收集资料,合理选用定额、费率标准与价格,保证编制质量。 三、本规定适用于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 四、本规定由湖南省财政厅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与解释。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得组成第三章项目划分 第三部分其她费用

第四章费用构成 第一节概述 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她费用与不可预见费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第四节其她费用 其她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与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 四、竣工验收费(G) 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得管理等发生得各项支出。包括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项目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重估与登记费。

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源部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0〕316号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三章项目审查和年度项目计划与预算下达 第四章项目实施管理 第五章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耕地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重点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示范项目是指国家在耕地开发中,为完成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补助项目是指国家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项目的审查确定和组织实施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四)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的审查确定、年度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五条 国家对项目建设实行一年一定制度。新建项目实行年度申报与审定,续建项目实行年度核定。 第六条 各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预算负责组织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的项目须经地(市)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集中报国土资源部。项目申报 实行一年一报,每年申报时间为第四季度。 申报项目原则上以重点项目为主,示范项目与补助项目为辅。对于土地违法严重,造成耕地大量减少 的地区,不应安排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重点项目申报条件 1.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 2.建设规模: 土地开发:丘陵山区100~600公顷(1500~9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3 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 少于50公顷(75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整理:丘陵山区100~1000公顷(15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40公顷(6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 不少于60公顷(9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复垦:丘陵山区60~400公顷(900~6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3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200~1000公顷(30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 于60公顷(9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3.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 4.资金配套: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安排投资。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原则上按1∶比例配套,其中

市场调查的经费预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2、市场调查的经费预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在进行经费预算时,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总体方案策划费或设计费 (2)抽样方案设计费(或实验方案设计) (3)调查问卷设计费(包括测试费) (4)调查问卷印刷费?(5)调查实施费(包括选拔、培训调查员,试调查,交通费,调查员劳务费,管理督导人员劳务费,礼品或谢金费,复查费等等) ?(6)数据录入费(包括编码、录入、查错等) ?(7)数据统计分析费(包括上机、统计、制表、作图、购买必需品等)?(8)调研报告撰写费 (9)资料费、复印费、通讯联络等办公费用 (10)专家咨询费 12)上交管理费或税金?(1(11)劳务费(公关、协作人员劳务费等)?( 3)鉴定费、新闻发布会及出版印刷费用等。?在进行预算时,要将可能需要的费用尽可能考虑全面,以免将来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调查的进度。例如,预算中没有鉴定费,但是调查结束后需要对成果作出科学鉴定,否则无法发布或报奖。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当然,没有必要的费用就不要列上,必要的费用也应该认真核算作出一个合理的估计,切不可随意多报乱报。不合实际的预算将不利于调研方案的审批或竞争。因此既要全面细致,又要实事求是,此为正规调研机构的执业规则。

13、市场调查的项目进度安排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在总体方案的设计或策划过程中,要制定整个调研工作完成的期限、以及各个阶段的进程,即必须有详细的进度计划安排,以便督促或检查各个阶段的工作,保证按时完成调研工作。进度安排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总体方案的论证、设计?(2)抽样方案的设计,调查实施的各种具体细节的制定?(3)问卷的设计、测试、问卷的修改和最后的定稿(4)问卷的印刷,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5)调查实施?(6)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分析?(7)调研报告的撰写 (8)鉴定、论证、新闻发布会?(9)调研成果的出版?最后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每项调研都必须进行的,但前7个部分的内容是一般抽样问卷调查所必不可少的。 ?14、如何控制市场调查的经费预算及项目进度?? 方案设计一旦完成,就考虑经费预算和进度安排,以保证项目在可能的财力、人力和时间限制要求下完成。?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应当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费用――效益分析,看看项目是否应当完全按所设计的方案进行,或许还要重新考虑该项目是否应当进行。?考虑费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时间。一个调研项目有时需要六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有可能由于决策的延迟要冒失去最有利时机的风险。例如如果一项考察某新产品的调研方案设计得太长,其它竞争者就有可能用它自己的产品抢占了市场。 因此,费用――效益分析的结果或是得出设计方案在经费预算上是合

土地整理工程造价定额

名称:《土地整理工程造价定额与工程量清单报价手册》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全四卷+ 定价:1080 元 优惠价:45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土地整理工作政策指南 关于印发《实际耕地与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确定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开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规范》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典型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对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典型调查和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 关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第二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预算定额标准 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 第二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第三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 第三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4 建筑工程 5 安装工程 6 道路工程 7 农用井工程 8 其他工程 第四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 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第二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第三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第四章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第五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制图标准 第六章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一2007 第七章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 第八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区典型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第九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2007 第五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预算编制指南 第一章土地平整工程施工费预算编制指南 第二章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费预算缩制指南 第三章田间道路工程施工费预算缩制指南 第四章其他土地工程施工费预算缩制指南 第五章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预算编制指南第六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指南 第一章土地整理工程土方施工技术 第二章土地整理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三章土地整理工程砌体与脚手架施工技术 第四章土地整理工程渠系施工技术 第五章土地整理项目道路施工 第六章土地整理工程桥梁的施工 第七章土地整理工程线路及变配电施工技术 第八章土地整理工程设备、构件安装及防腐施工技才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六年九月

说明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九、本预算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其它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十、本预算标准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 (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 (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 (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

(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 (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 (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 (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 (1)总投资概况 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 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 ②土地调查经费 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 ④数据库建设经费 ⑤成果汇总经费 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 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 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二次调查经费预算标准

二次调查经费预算标准 [free][/free]类别:土地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单位:元 工作程序与内容计量单位困难类别总成本人员费(0.3683)能源材料费(0.1235)其他直接费(0.3088)其他相关费(0.1494)管理费(0.05)备注 一、城镇地籍调查(一)(1:500)km2 Ⅰ 150130.94 55293.23 18541.17 46360.43 22429.56 7506.55 0.1929 Ⅱ186012.81 68508.52 22972.58 57440.76 27790.31 9300.64 0.1929 Ⅲ230470.59 84882.32 28463.12 71169.32 34432.31 11523.53 Ⅳ274928.37 101256.12 33953.65 84897.88 41074.30 13746.42 0.1929 Ⅴ327962.05 120788.42 40503.31 101274.68 48997.53 16398.10 0.1929 1、工作准备资料收集与分析、编写工作方案、宣传动员、人员培训km2 Ⅰ 8467.39 3118.54 1045.72 2614.73 1265.03 423.37 Ⅱ10491.12 3863.88 1295.65 3239.66 1567.37 524.56 Ⅲ12998.54 4787.36 1605.32 4013.95 1941.98 649.93 0.0564 Ⅳ15505.96 5710.85 1914.99 4788.24 2316.59 775.30 Ⅴ18497.06 6812.47 2284.39 5711.89 2763.46 924.85 2、技术准备技术设计、工作底图准备、权属调查准备、地籍测量准备km2 Ⅰ 7941.93 2925.01 980.83 2452.47 1186.52 397.10 Ⅱ9840.08 3624.10 1215.25 3038.62 1470.11 492.00 Ⅲ12191.89 4490.27 1505.70 3764.86 1821.47 609.59 0.0529 Ⅳ14543.71 5356.45 1796.15 4491.10 2172.83 727.19 Ⅴ17349.19 6389.71 2142.63 5357.43 2591.97 867.46 3、外业调查权属调查、宗地用途调查、调查成果整理km2 Ⅰ 28239.63 10400.66 3487.59 8720.40 4219.00 1411.98 Ⅱ34989.01 12886.45 4321.14 10804.61 5227.36 1749.45 Ⅲ43351.52 15966.36 5353.91 13386.95 6476.72 2167.58 0.1881 Ⅳ51714.03 19046.28 6386.68 15969.29 7726.08 2585.70 Ⅴ61689.66 22720.30 7618.67 19049.77 9216.44 3084.48 4、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测量成果整理km2 Ⅰ

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4]192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 为加强对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00四年七月十二日 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为支持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第四条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必须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坚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讲求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财政部负责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确定年度经费总预算; (二)确定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原则; (三)核批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 (四)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和管理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编制国土资源大调查规划,提出年度项目立项指南,确定年度项目立项计划; (二)提出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建议; (三)对重大项目和组织实施单位承担的项目组织审查论证和验收; (四)会同财政部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七条资源部所属有关事业单位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组织实施单位(以下简称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的组织实施及项目日常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按照国土资源大调查规划和年度项目立项指南,组织编制项目计划建议,编报项目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建议; (二)组织项目论证、评估、评审,组织项目招投标; (三)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汇总报送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四)受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委托,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具体实施。具体职责如下:(一)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经费支出概算; (二)负责项目实施及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组织实施单位签订的项目合同或协议,提交项目成果及相关资料。

市场调研计划书范文

市场调研计划书范文 北京地区摇摆机市场调研计划书 目录 一.前言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对象及抽样 五.调查方法 六.调查程序及安排 七.调查经费预算 一.前言 健身器材市场是近一、两年新兴起来的消费品市场之一,摇摆机更是新兴之中的新兴者。据宏观预测,该市场成长曲线呈上升趋势。 为配合北京“三来”摇摆机进入北京市场,评估摇摆机行销环境,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及营销策略,预先进行北京地区健身器材市场调查大有必要。 本次市场调查将围绕策划金三角的三个立足点:消费者、市场、竞争者来进行。

二.调查目的 1.为该产品进入北京市场进行广告运动策划提供客观依据。2.为该产品的销售提供客观依据。 具体为: (1)了解北京地区摇摆机市场状况。 (2)了解北京地区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测算摇摆机的市场容量及潜力。 (3)了解北京地区消费者对健身器材的消费的观点、习惯。(4)了解北京地区已购买摇摆机的消费者的情况。 (5)了解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销售策略。 三.市场调查内容 (一)消费者 1. 消费者的统计资料(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家庭构成) 2. 消费者对健身器材的消费形态(健身方式、健身花费、健身习惯、健身看法等) 3. 消费者对健身器材购买形态(购买过什么器材、购买地点、选购标准、付款方式等) 4. 消费者理想的健身器材描述。 5. 消费者对健身器材类产品广告的反映。 (二)市场 1.北京地区健身器材种类,品牌,销售情况

2.北京地区消费者需求及购买力状况 3.北京地区市场潜力测评 4.北京地区健身器材销售通路状况 (三)竞争者 1.北京地区上有哪几类健身器材,摇摆机的品牌、产区、价格2.市场上现有摇摆机销售状况 3.个品牌、各类型摇摆机的主要购买者描述 4.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和销售策略 四.调查对象及抽样 因为摇摆机为新兴商品,目前北京市场上多以进口品牌为主,高档次、高价位,一时尚未能进入工薪阶层,购买者都位收入较高者,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时,适当针对目标消费者,点面结合,有所侧重。 调查对象组成及抽样如下: 消费者:300户其中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占50% 经销商:20家其中大型综合商场6家 中型综合商场4家 健身器材专业店4家 体育器材专业店4家 小型综合商场2家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 准》(地质调查部分) 财建【2007】52号 讲明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依照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方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治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治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依照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治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暂行方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治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1 / 97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爱护费、外协费、治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要紧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地区调整系数要紧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要紧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治理暂 2 / 9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