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缝纫基础知识及品质标准000000

缝纫基础知识及品质标准000000

缝纫基础知识及品质标准000000
缝纫基础知识及品质标准000000

服装检验标准

--缝纫基础标准要求--

1、针距

①平车:针织3CM=13针,梭织3CM=14针

②锁边、坎车:针织3CM=13针,梭织3CM=14针

③下拦机:针织3CM=12针,梭织3CM=13针

④打枣:1CM长=42针,2CM长=64针

⑤锁眼:针织16针/眼1.2CM,梭织18针/眼1.2CM

⑥扣订:5针/孔

2、标准缝位=0.8~1CM

3、锁边线统一面朝上,左右对称,平针线需平服

4、平车拼接后再锁边,两线间距:0~0.2CM

5、高低压脚压线宽:针织=0.15CM,梭织=0.1CM

6、锁边五线,线迹宽:0.8~0.9CM

7、车摩术贴标准缝位:0.15~0.2CM

8、标准接线重叠长:1-1.5CM,不能双轨

9、针织产品:所有缝位拉不能断线

* 特殊产品和客户特殊要求除外。

石狮市友鹏服装有限公司-缝制质量标准

二、规格尺寸公差见表:

四、质量解释:工业产品品质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满足客户的要求)

五、缺陷划分:

1、严重缺陷: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称为严重缺陷。

2、重缺陷:不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严重影响产品外观,但不符合标准规

定的缺陷称为重缺陷。

3、轻缺陷: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但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影响较小的缺陷称为

轻缺陷。

服饰缝制工艺要求

A21服饰缝制工艺要求 一:缝份:正常缝份为1CM,如有剪口须按剪口大小缝份特殊要求要按规定执行。 线迹:正常为每3CM明线10---11针,暗线每3CM12---14针包缝9---10针。 商标:正常车线要顺色线,如有特殊要求须按客人规定执行。 洗涤:位置基本为两个位置侧缝和里兜方向要正确。# Syk1 2h8 a%| 做工:各部位线路要均匀不能有弯曲、断线、反线、上下线不和现象 兜子:方正顺平、剪口无毛漏、车线顺直、缝节标准、无反翘、左右高低位置要对称。拉练开线兜宽度要一致注意开剪手法兜牙不能有重叠或离缝现象,侧贴兜的兜口男装不能小于15.5CM ,女装不能小于14CM 肩缝:顺平、注意肩弧线的走向、不能有扭曲现象,特殊面料要加粘合衬。 袖隆:弧线部位剪口到位避免车线扭曲、缝份透影,上袖方法要正确:

袖子在袖隆上面注意吃势要正确保持袖山美观顺畅特殊面料要加粘合衬。袖口:平顺、不扭曲、袖叉开气长度要一致。 领口:不能拉伸、吃紧、肩缝里面要对齐,缝份不能过大,领口必须园顺 领子:领尖不能反翘反吐,大小左右要对称线路一致,领里领面松度要合适整烫顺畅后再使用开剪领接缝处缝份不能大于 门牌: 形状必须符合纸版长度要适宜,必须将门牌整体完成进行整烫,归整平顺后方可使用. 里襟: 形状必须符合纸版长度要适宜,必须将门牌整体完成进行整烫,归整平顺后方可使用. 下摆: 车线不能有扭曲\反线(要调整低线松度)现象. 里子: 行棉必须将棉花推进不能有棉紧现象羽绒服里逢必须码边. 扣子: 弹扣要牢固不能有脱落现象, 树脂扣要缠圈(特殊要求下面加垫扣)

罗纹: 注意其品质是否正确,成品半下摆规格可以下差1CM,松紧带成品半下摆规格可以上差1CM 罗纹领子成品上口必须投产前确定规格,领面有罗纹的款式罗纹不能过松或过紧

服装常规工艺要求

总体要求 1.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做工精良; 5.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二. 外观要求 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 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三. 做工综合要求 1.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4.电脑绣花、商标、口袋、袋盖、袖袢、打褶、鸡眼、贴魔术贴等,定位要准确、定位孔不能外露。 5.电脑绣花要求清晰,线头剪清、反面的衬纸修剪干净,印花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贴身的绣花,反面要加 衬布,以免导致穿着不舒服。 6.所有袋角及袋盖如有要求打枣,打枣位置要准确、端正。 7.拉链不得起波浪,上下拉动畅通无阻;隐形拉链链尾封口上量手工的针,连衣裙拉链隐形拉链则上下距封口处手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篇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篇 一、品管工作 1、检验工作--进料、制程、成品检验;计量工具、质量记录保存。 2、预防工作--缺点记录之分析、数据之分析、抽样计划的设计。 3、评价工作--顾客抱怨处理、全厂品质稽核、品质报告提出、改善对策的成效评估。 二、品管部机能 1、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 2、品质活动之制定与推动 3、品质规范之建立 4、制程能力之解析 5、异常之对策改善活动 6、提示管制图或品质报告 7、供料厂商之辅导 8、客户品质抱怨之处 9、品质成本核算 10、各种检查工作之执行 三、品管中英文表示 1、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巡检 2、IQC( 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检验 3、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终品质检验 4、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 5、QA(Quality Audit)--品质稽核 6、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 7、QE(Quality Engineering)-----品质工程

8、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 9、TQM(Total Quality Manaage)---全面品质经营 10、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品质经营 11、SPC(Statistics Proces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12、COQ(Cost Of Quality)----品质成本 13、AQL(Accept Quality Control)---允收品质水准 四、品管名词解释 1、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2、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滿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使人相信某一实体将会达到品质要求而所进行之系统性活动称为品质保证。 3、品质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品质,并将其结果与品质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4、全面品质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滿意的有效制度。 5、全面品质保证――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 6、质量――指某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之特徵,包括产品或服务明显和潜在之要求。 7、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再利用统计方法,判定以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为抽样检验。

服装加工质量检验办法及标准

服装加工质量检验办法及标准 第一章服装加工质量检验办法 一、质量控制流程 (一)产前确认 服装加工监区负责人、技术人员、监区科室质量检验人员以及客户技术人员等召开产前说明会,明确该批服装加工的类型、数量、交付批次、交付时间,学习该类服装加工的技术分解、工艺标准及具体工艺流程,以便对服装加工的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 产前说明会以后,相关单位要对服装加工的原辅材料进行检验,并填写好《服装加工原辅材料检验统计表》,以便加工管理,并预防与客户产生纠纷。 (二)过程跟踪 1、前期预防 产前说明会以后,监区根据客户提供的各项依据试生产,试生产各样式、尺码型号的服装一般不超过20件。生产时严格把关各工序流程,任何环节在查核时若发现工艺未按要求制作,尺寸误差超限,或穿着效果不好的,均应停止该工序,终止流向下一环节,立即找出问题进行整改,以形成正确、通顺的工艺流程。这样能更好的避免经济损失,预防生产中大货存在问题。 2、中期检验 试生产完成后,各条生产线正式开产。各条生产线每道工序高标准地进行半成品检验,对其尺寸、做工、工艺执行、物料使用、制程转移等进行全面核对,出具检验单(《服装加工流水线问题检验统计表》)及整改情况。经质检人员、监区生产负责人及客户现场人员签字确认后留给监区一份,客户一份。对需整改的问题要加紧跟踪力度,掌控加工的执行落实情况。不可将半成品问题留到成品再处理。 3、末期检验 车缝程序结束后,在制品进入手工或后整理工序流程时,需随时检查实际操作人员的锁眼、订扣、修线清理、整烫、包装等各制程的品质。并不定期抽验包装好的成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尽最大努力保证大货品质和交期。 4、终期检验 该批次制程全部结束的成品率在80%以上时方可进行终期检验,要按规定的验收标准/规则执行(或客户要求标准)抽验数和要求合格率。抽检数要全色、全码平均分配,不可断色或缺码。如不合格率超限则不可验收,并立即对该批服装进行100%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直至符合客户要求。检验过程中要填好《服装加工终期检验统计表》并编写终期检验报告(经质检人员、监区生产负责人及客户现场人员签字确认后留给监区一份,客户一份),要求及时,数据分析详实可靠。 (三)成品检验办法 1、待验收品必备的条件 该批次服装在制程完毕、包装完好、成品率在80%以上,并有终期检验报告且达标后方可进行成品检查。 2、检验依据提供 需求依据:客户提供的原样衣,产前共同确认的意见单,色卡,工艺说明指标书等相关资料。 3、检验办法 原则上尽可能在监区车间内验收,特殊情况可由客户带回检验。因为检验一直有跟踪检验,并有各方签字,成品验收采取抽样检验的形式,抽样检验一般不超过两次。

质量基础知识

质量基础知识 一、常用术语定义 质量的狭义定义: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质量的广义定义: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 质量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015年我司的质量目标是成品交付不合格率≤154PPM;外检进货检验拒收全年<28件;在工地出现AMT全年<26件;生产过程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 检验的定义: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检验的分类: 按检验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流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 按判别方法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按产品检验后产品是否可供使用来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请注意:抽样对象应为怀疑品。 成批进货检验:又称进厂检验。在供应商正常交货时对该批物资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的检验。 实施首件检验的前提:①采用工装、模具、程序进行加工的第一件合格品。 ②按照图纸进行组装的第一件合格品。 ③一模几件的第一模合格品 成品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或出厂检验。对完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入库,以确保用户利益和企业自身的信誉。 合格品: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5000,合格产品数量为4780,则其产品合格率=4780/5000*100%=95.6% 不合格品: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5000,不合格品数量为220,则其产品不合格率=220/5000*100%=4.4% 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A、B、C三类: A类不合格:根据判断和经验,易于对产品的使用者、维护者或产品有关人员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易于造成故障或大大降低单位产品预定实用性的缺陷。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缝制工艺品质标准--实用要求.doc

缝制工艺品质标准要求 工艺 质量标准 部位 根据布料的厚度归类:重磅面料三线五线每英寸9 针;平 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8 针;中磅三线五线每英 针 寸10 针;平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9 针;轻磅三 距 线五线每英寸11 针,平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 10 针;整件针距止口统一均匀. 整件产品线路针距统一调成面不见底,底不见面;勿抛面 线 路底线;勿跳断线,不许驳线接线而影响外观. 重磅面料用606#至608#,底线用604#;中磅面料,底线用 用604#;轻磅面料. 底线用 403#,具体用线按《制单》要 线 求来定. 重磅面料用16 至21 号针;中磅面料用14 号至16 号针;用 轻磅面料用12 号至14 号针. 针 卫工作人员和工作环境,机器. 工具都要保洁净,整齐无灰尘, 生 无油污等现象. 扫粉必须按缩水模板码数分配,并且粉位要清晰,位置按

扫 粉纸样要求做到准确,扫粉必须分面料用粉.

双针及单针表袋一定要对准粉位装,并且面线不许驳线; 表 弹力袋袋口要稍微紧些;两袋角口不能露止口;袋口与裤 袋 腰平行. 三线及代衬、弯贴、单双排前浪不许切止口,弧位圆顺 三 不能拉扯变形;三线边位不能留下毛须,三线线路根据线 面料厚薄来定. 落代衬、代弯贴要分码,袋布要分码,袋衬按编号顺序, 袋 面线同大货线色,底线配袋布色,车线要清晰的压在三线 衬 中间,剪袋衬、代弯贴对好编号. 平车落袋布要分码核对床号编号来车,袋布要分清底面, 袋 左右倒顺,止口要均匀,不能切除袋布裤身裁片,不能拉 布 扯变形. 平车车前代要对床号、对码、对编号、对粉位;左右袋口 前 要对称,走线位置不能超过1/4 英寸. 如需订尺码唛位置根 袋 据制单要求,成品后尺码唛外露英汉字体要完整. 四线五线包袋底线路要调好,松紧均匀;不能打拆起皱、 袋 爆口、漏包及乱切袋布、不许接包边条布;平车袋底内止 底 口1/4 不外露,压明线均匀,线路调好,回针牢固.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范围

一、PLC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常将PLC简称PC。 PLC的定义有许多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联为智能教育PLC工程师也非常认可上述的观点。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 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二、PLC的构成 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三、CPU的构成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

缝制工艺品质标准要求

缝制工艺品质标准要求工艺 部位 质量标准 针距根据布料的厚度归类:重磅面料三线五线每英寸9针;平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8针;中磅三线五线每英寸10针;平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9针;轻磅三线五线每英寸11针,平车、双针、裤头、碌脚等每英寸 10针;整件针距止口统一均匀. 线路 整件产品线路针距统一调成面不见底,底不见面;勿抛面底线;勿跳断线,不许驳线接线而影响外观. 用线重磅面料用606#至608#,底线用604#;中磅面料,底线用604#;轻磅面料.底线用403#,具体用线按《制单》要求来定. 用针重磅面料用16至21号针;中磅面料用14号至16号针;轻磅面料用12号至14号针. 卫生工作人员和工作环境,机器.工具都要保洁净,整齐无灰尘,无油污等现象. 扫粉扫粉必须按缩水模板码数分配,并且粉位要清晰,位置按纸样要求做到准确,扫粉必须分面料用粉.

表袋双针及单针表袋一定要对准粉位装,并且面线不许驳线;弹力袋袋口要稍微紧些;两袋角口不能露止口;袋口与裤腰平行. 三线三线及代衬、弯贴、单双排前浪不许切止口,弧位圆顺不能拉扯变形;三线边位不能留下毛须,三线线路根据面料厚薄来定. 袋衬落代衬、代弯贴要分码,袋布要分码,袋衬按编号顺序,面线同大货线色,底线配袋布色,车线要清晰的压在三线中间,剪袋衬、代弯贴对好编号. 袋布平车落袋布要分码核对床号编号来车,袋布要分清底面,左右倒顺,止口要均匀,不能切除袋布裤身裁片,不能拉扯变形. 前袋平车车前代要对床号、对码、对编号、对粉位;左右袋口 要对称,走线位置不能超过1/4英寸.如需订尺码唛位置根据制单要求,成品后尺码唛外露英汉字体要完整. 袋底四线五线包袋底线路要调好,松紧均匀;不能打拆起皱、爆口、漏包及乱切袋布、不许接包边条布;平车袋底内止口1/4不外露,压明线均匀,线路调好,回针牢固. 捆条包单双排止口要包满,不能爆止口,不许接包边布条,不能皱、打折、漏线、跳线.

缝纫产品制作工艺要求

缝纫产品制作工艺要求 一、原辅料 1.面料颜色与标准色板相符。 2.面料经、纬线无断裂,排列整齐。 3.面料无污渍和破损。 4.面料和无纺布料物理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5.缝纫用线优质100%涤纶线。 6.嵌线¢4,不松散,有一定有硬性。 二、裁剪 1.裁剪面料经、纬线方向正确,符合图纸要求。 2.裁剪要确保直线、不歪斜、弯曲度不大于3mm。 3.裁剪后的面料经、纬线断裂,一般在并排只能有一根断裂,允许抽去。并排二根断裂的属不合格品。 4.裁剪时面料和无纺布必须平整,不准有皱纹。 5.双人椅面料花纹保持一致性,分类堆放。 6.辅料裁剪要按图纸要求下料。 三、缝纫 1.缝纫线颜色与面料颜色一致。 2.缝纫线用100%涤纶线(优质)。 3.缝纫线直线误差不大于3mm。 4.压边线应缝在折边内,二条缝边线间距为6mm,压边线缝在折边外,属不合格品。 5.底线和面线要抽紧,不准浮在表面,二线接头应在面料厚度的中间。缝纫后面料不允许起皱,要平整。 6.针脚控制为单线8-10针/每寸,双线6-7针/每寸(1寸=33mm),检测值不在规定值内均视为不合格品。

7.缝纫线跳针只允许跳一针,连续二针属不合格品。一条线上不允许有间隔性跳三针以上。 8.嵌线后不准有明显的皱纹。缝纫线要在嵌线边,超过2mm,属不合格品。 9.面料缝纫完工,剪去全部的多余线头。 10.面料花纹必须保持一致性。 11.缝纫垫子要确保圆角一致,折褶要均匀。产品标签在上和警示标签“Notice”在下重叠后缝直,不歪斜,扎带应缝在指定位置。 12.扎带和尼龙搭口的缝制在垫子上需按要求缝制,确保有正反,扣住后是一个圆圈,保证外面是光面。 13.扎带缝制需按要求缝纫,不弯曲,不准有皱纹。 14.尼龙扣子缝纫在扎带上应是正反二片扎带。 四、垫子 1.无纺布必须平整,直线性要好,不歪斜,厚度一致。 2.铺在面料内四周要均匀饱满,不起皱。 五、包扎 1.用专用薄膜塑料袋平整套住垫子。 2.塑料袋口必须有透气孔,印有警示语。 3.塑料袋封口折二次(平直),用24mm胶带(50mm长)正面封三直条,二侧面各封一条。 4.垫子装塑料袋前必须要整洁,无污和灰尘。 5.所的成品必须整洁,无污、无破损和灰尘。 六、外包装 1.所有附件要齐全。 2.标签、合格证、扎带齐全。 3.纸箱唛头、文字、色标准确无误。箱外有装箱日期。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1、差不多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操纵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治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QA: (Quality Audit) 品质保证 QR: (Quality Record) 质量记录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P: (Quality Plan) 品质打算 2、差不多术语 2.1 品管: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与活动。 2.2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点和特性的总和。 2.2.1 实体是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能够是:A 活动或过程 B 产品 C 组织体系或人 D 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 ※讲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a.可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b.能够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 也能够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c.产品能够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2.2.2 明确或隐含之需要 a.明确的需要是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中列明的条件等, 隐含的需要则是相对明确的需要而言; b.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修理性、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性能:按照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专门性能、效率等。 合用性: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合度。 寿命(耐久性):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刻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性: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经济性: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 环保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修理性:产品故障修理之方便与可行性。 美观性:产品的外形、美学、造型、装璜、款式、色彩、包装等。 2.3 品质: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2.3.1 品质表示法 1.市场品质:消费者所需求的品质; 2.设计品质:公司所欲达到的目标品质,以蓝图或设计规格为准; 3.制成品质:以设计品质为目标,而实际上制造出来的产品品质; 4.等级概念: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褓所做的分类或排序(例如欧洲及德国客户要求较严,而美国客户要求相对较低等)2.3. 2 品质的表示是按照需要的项目分别予以评判,加以规整形成检验标准; 2.4 品质治理:系统地运用与品质有关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设备、原料及金钞票等)所进行的活动,使产品能经济有效地达成品质目标。 2.5 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形所进行的活动。

车缝工艺标准

车缝工艺标准 一、运边线操作流程: 1.)用604棉线:(1寸5针寸半) 2.) 150D、210D里用平车;18号车针单排牙齿、针板小孔、轮子压脚靠上定位、边距2.5MM。 3.) 420DPVC以上用DY车,21号车针,单排牙齿、针板小孔、左右单边 压脚、靠定位边距 2.5MM。 4.)如运有棉的运边止口3.5MM。 5.)缝纫车左边放面料、右边里布,如:加棉的棉放过道旁框子里面。 6.)拿货对准前下中位开始起针车转角根据料形状运止口一致,上下对齐、 牙位对准、线路不能太紧、松紧一致,不能起皱。 7.)面料大出规格范围布边靠活动方位。 二、车压线操作流程: 1.)面料、里布、统一边距 2.5MM。(1寸7针) 2.)压线必须对准牙位,线路松紧一致。(线要直,料要平。) 3.)如有特别要求两头回针必须倒一条线上重回3针,断线重线5针;但 针孔对准;如客人要求不能接线的,全部拆掉后在车线。 4.)压圆弧形的边线不能有角度,要圆弧。 5.)剪线干净、平放。 三、车么术贴操作流程: 1.) 平车、里布18号车针,面料20号车针;单排牙齿、针板小孔、平压 脚、边距2MM(1 寸7针)。 2.)么术贴放缝纫车右边用胶袋装好、放车头压住,左边放料。 3.)么术贴横放下方开始起针么术贴长度3CM结束回针车通么术贴长度 5CM以上;回针1寸结束,线路松紧一致,按针孔上下左右四方居中 放正,线头剪干净平放。 四、打叉操作流程: 1.)平车用21号,平压脚单排牙齿、单排针板,DY车用22号针左右压 脚单排牙齿,单排针板边距2.5MM(1寸7针) 2.)面料上手挽打叉、放补强、车线要直、看手挽止口方向,面料不能漏 针孔四方要直,打叉居中,回针重线一条线上如没里布补 强居中,补强正反放。 3.) D扣放车台前方空位胶袋装上织袋,织带耳放右边车头压住,面料放左边。 4.)放D扣打叉一定D扣推紧不能转动,塑胶D扣分清正反面,放补强料 分清正反,四方居中,车线四方要直,打叉居中,回针重一条线。 五、贴袋操作流程 1.)边距 2.5MM(1寸7针) 2.)平车,21号针,削高低压脚针板小孔、单排牙齿。 3.) DY车,22号针,左右高低脚,针板小孔、单排牙齿。 4.)机台右边放前片料,左边放前袋。 5.)从前下中点位对前代中牙位开始起针,四个角对画格形状,不能歪角 结束,重线五针对准针孔,并前片角位不能皱。

服装QC检验标准和成品基本品质要求

服装成品基本品质要求 一、规格不符序号缺陷产生原因 1、规格超差——样板不准;裁剪下刀不准;绗棉时缝位超差。 二、缝制不良 2、针距超差——缝制时没有按工艺要求严格调整针距。 3、跳针——由于机械故障,间断性出现。 4、脱线——起、落针时没打回针;或严重浮线造成。 5、漏针——因疏忽大意漏缝;贴缝时下坎。 6、毛泄——拷边机出故障或漏拷;折光毛边时不严密,挖袋技术不过关,袋角毛泄。 7、浮面线——梭皮罗丝太松,或压线板太紧。 8、浮底线——压线板太松,或梭皮罗丝紧。 9、止口反吐——缝制技术差,没有按照工艺要求吐止口。 10、反翘——面子过紧;或缝制时面子放在上面造成。 11、起皱——没有按照缝件的厚薄调换针线;或缝合件有长短。 12、起绺纽——由于技术不过关缝纽了;缝合件不吻合。 13、双轨——缉单明线,断线后,接缝线时不在原线迹上;缝制贴件下坎后,补线时造成两条线迹。 14、双线不平行——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操作马虎造成双线宽窄不匀。 15、不顺直——缝位吃得多少不匀造成止口不顺直;技术差缉明线弯曲。 16、不平服——面里缝件没有理顺摸平;缝件不吻合;上下片松紧不一。 17、不方正——袋角、袋底、摆角、方领没有按90度缝制。 18、不圆顺——圆领、圆袋角、圆袖头、西服圆摆,由于缝制技术不过关出现细小楞角。 19、不对称——由于技术差或操作马虎,必须对称的部位有长短、高低、肥瘦、宽窄等误差。 20、吃势不匀——绱袖时在袖山部位由于吃势不均匀,造成袖山圆胖,或有细褶。 21、绱位歪斜——绱袖、绱领、定位点少于三个或定位不准。 22、对条、对格不准——裁剪时没有留清楚剪口位;或排料时没有严格对准条格;缝制时马虎,没有对准条格。 23、上坎、下坎——缝纫技术低或操作马虎,没有做到缉线始终在缝口一边。 24、针孔外露——裁剪时没有清除布边针孔;返工时没有掩盖拆孔。 25、领角起豆——缝制技术低;领角缝位清剪不合要求;折翻工艺不合要求;没有经过领角定型机压形。 26、零配件位置不准——缝制时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缝钉零配件。 27、唛牌错位——主唛、洗水唛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要求缝钉。 三、污迹 28、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29、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 30、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31、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32、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缝件转移时沾染;操作工上岗前没有洗手。 33、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34、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四、整烫 35、烫焦变色——烫斗温度太高,使织物烫焦变色(特别是化纤织物) 36、极光——没有使用蒸气熨烫,用电熨斗没有垫水布造成局部发亮。

PLC控制柜基础知识

PLC控制柜是指成套的控制柜,可实现电机,开关的控制的电气柜。 PLC控制柜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功能。其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大小进行组合,既可以实现单柜自动控制,也可以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SC)控制系统,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被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PLC控制柜可完成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完美的网络功能,性能稳定、可扩展、抗干扰强等特点,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PLC控制柜、变频柜等,并可搭配人机界面触摸屏,达到轻松操作的目的。 典型应用有恒压供水、空压机、风机水泵、中央空调、港口机械、机床、锅炉、造纸机械、食品机械等等。 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 PLC控制柜的组成部分 1.空开 一个总的空气开关,这是整个柜体的电源控制,是每个柜子都必须要有的东西。

2.PLC 这个要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如果工程小,可以直接用一个一体化的PLC;如果工程比较大,可能就需要模块、卡件式的,同时还可能需要冗余(也就是两套交替使用)。 3.24VDC的电源 一个24VDC的开关电源,大多数的PLC都是自带24VDC的电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是否要这个开关电源。 4.继电器 一般PLC是可以直接将指令发到控制回路里的,但也可能先由继电器中转。如果你PLC的输出口带电是24VDC的,但是你的控制回路里画的图需要PLC供的节点却是220VAC的,那么你就必须在PLC输出口加上一个继电器,即指令发出时继电

器动作,让控制回路的节点接到继电器的常开或常闭点上。这也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继电器。 5.接线端子 这个肯定是每个柜子都必不可少的东西,根据信号数量可以配置。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PLC控制柜,基本就是需要这些玩意,如果你的控制柜内还需要有其他的设备,就看情况增加。比方说你有可能要对某些现场的仪表或者小控制箱供电,可能你就得要增加空开数量。或者你要PLC接至上位机,可能就需要增加交换机什么的。视情况而定。 PLC控制柜使用条件 供电电源:DC直流24V,两相交流220v,(-10%,+15%),50Hz 防护等级:IP41或IP20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在0℃-55℃,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震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震动。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 基本结构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 √ ) 15.5 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 ) 16.“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17.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18.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9.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20.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 检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DCS系统介绍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 第一节概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控制设备所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具有实现各种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 1、运算速度快,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2、容易实现各种控制规律(PID控制、串级控制、复合控制等); 3、将显示、打印、报警、给定参数等功能集中在控制台上,方便运行人员操作与监视; 4、指导运行人员正确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计算机在电厂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采集和处理 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定时采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经过一次测量仪表发送、统一信号、模/数转换后的过程参数信号,并按预定的要求对它们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最后进行CRT显示、报警、打印或储存。 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实线部分所示。 数据处理的另一种应用形式是操作指导。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寻找出生产过程的最优操作条件和数值,并CRT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或通过打印机打印给操作人员。由操作人员去改变模拟调节器的给定值或直接操纵执行机构,从而把生产过程控制在最佳状态。 操作指导属于计算机开环监控方式。

简图: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操作指导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DDC) 生产过程的被调参数通过模拟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按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并运算的结果由输出通道去直接控制执行机构,从而把被调参数保持在给定值上。这样的控制方式称为直接数字控制。 简图: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3、监督计算机控制(SPC) 监督计算机控制是指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的信息,按照过程的数学模型,求出生产过程最优运转的操作条件和数值,并直接去改变模拟调节器的给定值,由模拟调节器或DDC控制机实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从而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优化状态。 简图: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服装常规工艺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 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 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 做工精良; 5. 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二.外观要求 1. 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 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 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 开叉顺直、无搅豁。 4. 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 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 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 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 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 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 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 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 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 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 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 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 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三.做工综合要求 1. 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 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 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4. 电脑绣花、商标、口袋、袋盖、袖袢、打褶、鸡眼、贴魔术贴等,定位要准确、定位孔不能外露。 5. 电脑绣花要求清晰,线头剪清、反面的衬纸修剪干净,印花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贴身的绣 花,反面要加衬布,以免导致穿着不舒服。 6. 所有袋角及袋盖如有要求打枣,打枣位置要准确、端正。 7. 拉链不得起波浪,上下拉动畅通无阻;隐形拉链链尾封口上量0.3cm手工的针,连衣裙拉链隐形拉 链则上下距封口0.3cm处手工的针。 8. 若里布颜色浅、会透色的,里面的缝份止口要修剪整齐线头要清理干净,必要时要加衬纸以防透色。 9. 两头出绳的帽绳、腰绳、下摆绳在充分拉开后,两端外露部分最少应为10公分,若两头车住的帽绳、 腰绳、下摆绳则在平放状态下平服即可,不需要外露太多。 10. 鸡眼、撞钉等位置准确、不可变形,要钉紧、不可松动,特别时面料较稀的品种,一旦发现要反 复查看。 11. 四合扣位置准确、弹性良好、不变形,不能转动。 12. 所有布袢、扣袢之类受力较大的袢子要回针加固。 13. 所有的尼龙织带、织绳剪切要用热切或烧口,否则就会有散开、拉脱现象(特别时做拉手的)。 14. 上衣口袋布、腋下、防风袖口、防风脚口要固定。 15. 裙裤类:腰头尺寸严格控制在±1cm之内。 16. 裙裤类:后浪暗线要用粗线合缝,浪底要回针加固。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目的 ?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责任 ?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 ? 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 说明 评价标准 ? 假焊 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 气孔 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 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 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 咬边 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 允许 ? ?> ??不允许 ?烧穿 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 飞溅 金属液滴飞出 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 缝凸起 焊缝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位置偏离 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 配合不良 板材间隙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二、焊缝质量标准 ? 保证项目 ?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 ?、??、??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级焊缝不允许;???级焊缝每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 ??;气孔 个,气孔间距??倍孔径 ? 咬边:?级焊缝不允许。 ? ??级焊缝:咬边深度???????且 ???????连续长度??????,且两侧咬边总长????焊缝长度。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规范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 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 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 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