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维动画表现——制作卡通动画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9
卡通角色模型的创建本章将通过实例讲述卡通角色的制作全流程。
通过制作角色的头部、衣服和鞋子等来掌握卡通角色制作要领与规范。
卡通角色的制作要求严格对照参考图片,制作完成后的模型渲染图片保存成JPG格式与角色设计图一同导入到Photoshop软件中,作比例与造型对比。
卡通角色的制作分步明确,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通过卡通模型制作了解人物基本造型与布线的方法,为真实人物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卡通角色三视图的剪切和导入●卡通角色头部的制作●卡通角色身体的制作●对卡通形体整体结构的把握●对结构线段的加深理解●对造型能力的加强练习5.1.卡通角色三视图的剪切及导入本节将通过一个小例子教给大家将设计稿导入Maya软件的具体操作过程,这是做模型,特别是角色模型时必须牢牢记清的环节,请随本书认真学习。
【例5-1】卡通角色三视图的导入操作制作卡通模型之前,要有参考图片。
那么本节首先介绍如何正确导入制作卡通角色必备的参考图片。
5.1.1.卡通参考图片的剪切拿到卡通角色设计稿后,一般情况下是用二维软件绘画出的有正面、侧面、和背面的JPG格式的图片,在此统称为卡通角色三视图。
1)在Photoshop里打开光盘中的图片文件images\design\chapter5\boy.tif,现在进行图片的裁剪,以准备Maya软件中需用到的标准且合理的参考图,如图5-1所示。
图5-1卡通角色三视图2)用Photoshop软件将选好的卡通角色图片按正、侧、背视图切开,侧视图和背视图参照已经切好的正视图协调比例,如图5-2所示。
※注意:有时正、侧视图无法完全对齐,我们要以正视图为标准,侧视和背视图作为正视图的参考。
调整后,按正、侧、背三视图分开保存,保存为JPG格式即可。
图5-2卡通角色正、侧视图剪切5.1.2.卡通参考图片的导入3)打开Maya软件,在front视图和side视图中执行View >Image Plane >ImportImage…命令,分别将剪切好的卡通角色正视图和侧视图导入到其中,如图5-3所示。
三维动画制作的详细过程三维动画是指在计算机软件中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建模、材质贴图、动画渲染等过程,产生的具有视觉效果和动态特效的电影、电视、游戏等动画作品。
三维动画制作需要进行多个环节,比如前期计划、角色设计、场景建模、动画特效等。
下面对于三维动画制作的详细过程进行介绍。
1.前期计划在进行三维动画制作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规划。
包括故事板、角色设定、背景设计等。
故事板可以用草图或简单画面来表示出动画的剧情。
角色设定则是在制定人物角色、外貌、服装等特征,另外还要设计动画中所需的场景和特效要素。
2.角色设计角色设计是三维动画制作的重要环节,因为角色设计对于动画的风格和制作成本具有很大的影响。
角色设计通常包括造型设计、动画设计、材质细节等。
采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可以对于角色进行创作的构思进行更真实和具体的表现。
3.场景建模场景建模是三维动画制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场景建模通常包括环境设计,包括角色所处的场景,天气等。
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出更真实的环境,使动画更具有生命力。
通常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场景模型,包括地形、建筑、道路等。
4.动画特效动画特效是三维动画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包括火、烟、水、云等。
动画特效能够使动画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通常,使用专业的特效软件可以轻松制作出这些效果,包括Maya、Houdin等等。
5.贴图处理在三维动画制作中,贴图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包括光照、材质等效果的制作。
这些效果的制作都要依靠专业的绘图软件,比如Photoshop等。
在进行贴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效果的色彩和层次,使它更具有规模感和视觉效果。
6.动画导出动画导出是三维动画制作中最后的一步。
在导出的时候,需要进行格式转换,以便导入到其他应用程序。
比如,电影或电视广告需要进行DCP 格式的编码,游戏需要进行特殊的导出格式。
在导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件的大小和格式规范,以保证控制好三维动画的质量。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1.创意与预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需要确定项目的目标、风格和整体设定。
创意部分负责概念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
而预生产部分涉及到故事板、脚本撰写、角色设定和场景设定。
2.角色与场景建模:在这个阶段,角色和场景模型将被建立。
建模师将按照设定的概念设计,使用建模软件将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模型。
建模师还需要为角色和场景添加适当的细节,以便进一步的制作。
3.材质与纹理制作:模型制作完毕后,艺术家需要为模型添加合适的材质和纹理,使其更加逼真。
通过使用纹理绘制软件,艺术家可以给模型的表面增加纹理、色彩和细节等。
这个过程是为了增强模型的视觉效果。
4.灯光设置:灯光设置是为了控制场景的光照效果。
艺术家需要根据场景设定选择正确的光源类型,并设置光源的位置、强度和颜色。
通过灯光设置可以为场景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5.动画制作:动画师将角色和场景模型带入动画制作的过程中。
通过设置关键帧和补间动画,动画师可以使角色做出运动和表情。
此过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技巧,以确保动画的流畅性和真实感。
6.摄像机设置:摄像机设置是为了控制视角和角度。
摄影师通过调整摄像机的参数和运动路径来达到所需的画面效果。
摄像机可以随着角色的运动而移动,也可以固定在一些角度上。
7.特效制作:特效包括粒子效果、爆炸效果、烟雾效果等,可以增加动画的视觉冲击力。
特效艺术家可以使用专门的特效软件,如Houdini或After Effects,来制作各种特殊效果。
8.渲染与合成:渲染是将三维模型和动画转化为图像序列的过程。
渲染师负责确定适当的渲染设置,并使用渲染引擎生成最终的图像。
合成是将渲染的图像与其他元素,如特效、字幕和背景音乐等,结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将综合所有元素,制作最终的动画片段。
9.后期制作:后期制作主要是为了修正和优化之前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团队将对动画进行剪辑、调色和音效的制作。
此外,也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进行修正和添加一些场景、角色或特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维产品动画制作1. 介绍三维产品动画制作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将产品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过程。
它通过使用三维建模、材质贴图、光照渲染等技术,使产品在动画中展现出真实的外观和效果。
三维产品动画制作在产品设计、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制作流程三维产品动画制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2.1. 产品建模产品建模是三维产品动画制作的第一步。
它通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根据产品的实际尺寸和外观特征,创建一个虚拟的三维模型。
建模的过程中需要精确地还原产品的各个细节,包括外形、纹理、材质等。
2.2. 材质贴图材质贴图是将真实的材质贴到三维模型上,使其在动画中显示出真实感的过程。
材质贴图可以包括产品的颜色、纹理、反射等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标志、文字等元素。
通过合理应用材质贴图,可以使产品在动画中展现出细腻的质感。
2.3. 光照渲染光照渲染是为三维产品模型赋予合适的光照效果,使其在动画中更加真实。
光照渲染可以包括环境光、平行光、聚光灯等,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颜色和强度等参数,可以改变场景的明暗、反射和阴影效果,增强产品在动画中的立体感。
2.4. 动画效果制作动画效果制作是将产品模型在动画中进行运动和变换的过程。
通过调整产品模型的坐标、旋转、缩放等属性,可以实现各种动画效果,如旋转、平移、展开等。
同时,也可以添加特效、音效等元素,使动画更具吸引力和戏剧性。
2.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指对三维产品动画进行修饰和渲染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对动画的调整、剪辑、加速、减速等操作,以及对画面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进行调整,增强动画的视觉效果。
同时,也可以添加字幕、标题等辅助信息,使动画更具信息传递的功能。
3. 工具和技术三维产品动画制作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desk 3ds Max、Blender、Maya等,用于创建产品的三维模型。
•材质贴图软件:如Substance Painter、Mari等,用于制作和编辑产品的材质贴图。
三维动画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材质、动画和渲染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三维动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 三维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 建模技巧与方法4. 材质和纹理的应用5.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演示三维软件的操作过程和动画制作实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三维动画作品。
4. 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分享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资源1. 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软件(如Maya、3ds Max等)。
2. 教学课件和素材。
3. 网络资源:三维动画制作相关教程、作品展示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维动画制作基本概念和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材质、动画和渲染的技能水平。
3. 学生创作的三维动画作品的创新性、审美价值和完成度。
4.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结构:第1-4课时:三维动画制作基本概念和流程介绍第5-8课时:三维软件基本操作和功能学习第9-12课时:建模技巧与方法讲解与实践第13-16课时:材质和纹理的应用教学与练习第17-20课时: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第21-24课时:综合练习与创作指导第25-28课时:学生作品创作与交流第29-32课时:作品点评与总结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介绍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魅力。
2. 基本概念和流程:讲解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建模、材质、动画、渲染等环节。
3. 软件操作学习:教授三维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和编辑几何体、应用材质和纹理、设置动画参数等。
4. 建模技巧与方法:讲解建模的基本技巧,如多边形建模、NURBS建模等,并通过实践案例让学生熟悉操作。
卡通动画制作实用教程卡通动画是现代动画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夸张的形象、幽默的故事和艳丽的色彩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而Blender软件作为一款强大的3D建模和动画制作工具,也可以用来制作卡通动画。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Blender软件相关的卡通动画制作技巧和教程。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在Blender软件中,点击"File",然后选择"New"来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接下来,选择“General”选项,并设置好项目的名称和保存路径。
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卡通动画了。
其次,我们需要创建卡通角色。
在Blender软件中,通过使用建模工具可以创建各种形状和对象来构建我们的卡通角色。
可以使用基本的形状如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进行初步的建模,然后使用编辑工具来调整它们的形状和细节。
同时,Blender软件还提供了丰富的材质和纹理选项,可以为角色添加颜色和质感,使其更加生动和有趣。
接着,我们需要为卡通角色添加骨骼和动画。
在Blender软件中,通过使用骨骼工具可以为角色创建骨骼和关节。
首先,在3D视图中,选择角色的一个部位,点击"Add",然后选择"Armature"来创建骨骼。
接着,通过使用编辑工具来调整骨骼的位置和方向,以使其贴合角色的形状。
完成骨骼的创建后,我们可以使用动画编辑器来为骨骼添加关键帧和动画。
通过设置不同时间点的骨骼姿态和位置,可以实现角色的动画效果。
然后,我们可以为卡通角色添加场景和背景。
Blender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渲染选项和特效功能,可以为角色和场景添加各种光照效果、阴影和材质。
通过调整渲染设置和相机设置,可以创建出逼真和生动的卡通场景。
同时,可以使用特效工具如粒子系统和物理模拟来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最后,我们需要渲染和导出卡通动画。
在Blender软件中,点击"Render",然后选择"Render Animation"来渲染并导出动画。
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概念开发阶段,这是动画制作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动画制作团队通常会与客户或创意总监进行会议,讨论概念、故事情节、角色和风格。
在会议结束后,动画制作团队会开始制作概念艺术,以便给客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参考。
接下来是预制阶段,预制通常被认为是三维动画制作的“蓝图”阶段。
在这个阶段,动画团队会创建一个预制文件,通常包括场景、角色、摄像机等元素。
这个文件将帮助团队明确整个项目的结构,以及制作流程的指导。
在设计阶段完成后,团队开始进行建模。
建模是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创建角色和场景的三维模型。
建模师们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来创建模型,并确保它们与概念艺术和预制文件保持一致。
在建模完成后,团队开始进行材质与纹理的制作。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给角色和场景的模型添加颜色、质地和纹理,以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真实。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专业的纹理工具和软件,如Photoshop等。
接下来是动画阶段,这是三维动画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阶段,动画师们使用关键帧动画技术来为角色和场景添加运动和动作。
使用专业的3D动画软件,如Maya等,动画师们创造出流畅、逼真的动画效果。
完成动画后,团队进入到照明与渲染阶段。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为角色和场景设置灯光效果,并使用专业的渲染软件来创建真实的影像效果。
他们调整光线的方向、强度和颜色,以及自然阴影和反射等,以使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
最后是后期制作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渲染完成后。
在后期制作中,艺术家们会添加各种特效、音乐和声音效果,以及进行剪辑和调色等。
这些步骤可以进一步提升动画的整体观感,使其更加完整和引人注目。
1 绪论三维动画相对于二维动画来说,多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而要做到逼真和自然的感观效果,从纯粹的制作角度看,主要涉及几何造型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重点是运动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技术就是基于骨骼的控制来驱动模型跟随运动的一种技术。
骨骼技术是动画领域的一项比较高级的技术。
由于其生动、逼真的效果,在影视制作、动态仿真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使用骨骼技术,才能制作出更高级别的动画作品。
所以为了让画面的动作更加生动逼真,就必须在骨骼装配上面花费精力。
在屏幕上看到的多是角色或者场景在运动,并不是单纯的骨骼直观的在运动,因此大部分观众忽略了骨骼技术的存在重要性。
其实生动的角色动作表现是动画师通过激活具有大量骨骼关节的复杂模型,根据决定运动的几个主要骨骼的最终角度可以确定骨架的运动,从而创建精确灵活的人物动画。
通过毕业设计《小熊日记》的创作,了解与掌握三维动画的骨骼装配及动作调试各个技术要点,探讨骨骼装配及动作调试在三维动画创作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以及短片《小熊日记》中的骨骼装配技巧与运用。
2 《小熊日记》创作前期2.1 剧本创作2.2动画创意与制作流程小熊躺在床上看书,听到敲门声起身开门回来时手中提着塑料袋里面有一只红色的小鱼,小熊提着塑料袋走到桌子旁边左右看了一下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牙缸倒了里面的东西将小鱼放到里面,小熊坐在凳子上看小鱼但是小鱼在里面太小了,小熊想了一下一抬头看到柜子上面有一个空鱼缸,把鱼缸拿下来把小鱼放到鱼缸里,抱着鱼缸转身出了宿舍回来时鱼缸里多了一条小黑鱼还有些水草,小熊坐在桌前看小鱼。
有人敲门小熊转身看原来是另一只小熊她走到桌前和小熊说话,走的时候她带走了那只小红鱼,小熊看到小红鱼和小黑鱼依依不舍的样子,想了一下他抱起鱼缸去追赶那只小熊将小黑鱼和鱼缸一起送给了那只小熊,又回到宿舍看书2.2.1 动画创意本短片是以主人公小熊日记的形式展开的表现了小熊在不同的两天不同的地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表现了小熊的善良和好动。